为什么夏天要泡脚
为什么夏天要泡脚
为什么夏天要泡脚?
我国民间自古就有“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丹田温灼”的说法。
夏天很多人贪图凉快,喜欢光脚穿鞋,更容易使脚后跟等常与鞋接触部位角质层越长越厚,脚背、脚趾等与鞋摩擦部位容易出现皮肤发红、丘疹、起水疱等症状。
此外,脚的脂肪层薄、保温差,又离心脏最远、供血差,因此脚掌皮肤温度低,极易受寒。
一旦脚部受凉,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毛细血管收缩,使抵抗力明显下降,空气中的病菌便会趁虚而入,引起热伤风等多种疾病。特别是下雨时,光脚更易受凉,会引起胃疼、腰腿疼。
泡脚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温阳暖体的功效,特别对于下肢缺血的人有不小的好处。而且,泡脚能减轻头部血管压力,缓解头痛。夏天用热水泡脚还有很好的祛湿效果。
夏天如何科学泡脚?
养成泡脚的习惯对身体有一定的益处,但也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夏季泡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温度不宜过高
水温太高,不仅对心脑血管病患者不利,且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让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
水温以40℃~45℃为宜。可以先用手试试,糖尿病人保险起见,可以用温度计做测量。
2、时间不要太长
每次泡脚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因为泡脚时人体血液循环和心率会加快,时间太长会增加心脏负担。
饭后半小时不宜泡脚,否则会影响消化吸收,建议饭后1小时再泡脚。
3、磨砂去死皮
趁泡脚后脚部死皮变软时,涂抹磨砂膏用手指打圈按摩,可以加强去死皮的效果。
想磨砂效果更好而又不想磨损肌肤,平时可以先用热毛巾包住脚,约5分钟后死皮会软化。
4、因人而异放草药
泡脚时根据自身特点适量放点中草药能事半功倍,但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添加。
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水泡脚,取15克左右的生姜煮沸晾凉后即可。
桂皮泡脚,对因肾病引起的浮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膝关节不好的中老年人,建议在泡脚的同时热敷膝盖,可以祛风寒,缓解风湿骨痛。
5、足部按摩不可少
泡脚后再稍加按摩对健康大有裨益。
按压涌泉穴几分钟(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可以更好地促进足底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还可以护肾。
患有高血压的人,泡脚时可以按压涌泉穴、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以及行间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具有一定调节血压的功效。
夏天备孕可以泡脚吗 夏天备孕泡脚要注意什么
泡脚时间过长的话,会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
夏天要避免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泡脚,因为沐足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每天用温水把脚好好洗洗就行,洗完后,可以轻轻捏捏脚,达到舒活筋骨的目的。
夏天如何养肾 泡脚护肾功效佳
不只冬天要泡脚,夏天也可泡脚。睡前用温水泡脚,有利于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同时,白天紧张了一天的神经,以及劳累了一天的肾脏,都可以通过泡脚得到彻底放松和充分的舒缓,人也会因此感到舒适。泡脚后,建议不再进行其他活动,隔数分钟即入睡,补肾效果更佳。还可放些连翘、金银花、板蓝根、菊花泡脚,可以起到降火清热的作用。
夏天泡脚的注意事项
睡前泡脚胜吃补药
泡脚也有讲究。“睡前洗脚,胜吃补药”,睡前用40℃左右温水浸泡双脚(水淹没踝关节处),每次浸泡20~30分钟(期间可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同时可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一般来说,每晚一次足浴即可达到保健目的,洗毕最好在半小时内就寝,亦可早晚两次(一般上午10点1次,晚上睡前1次)。每次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但对于如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高血压等要适当延长一些。具体时间需根据泡脚者的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及泡脚后的感受来逐渐调整。
不同中药足浴适应症不同
夏季祛除暑湿还可用中药藿香煎汁泡脚,取藿香30~50克放入2000毫升水中用武火煎煮40分钟,再用文火煎至1000毫升,取汁后再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将两份药汁放在盆中,浸泡双足,药液以泡过足踝为度。在浸洗过程同时进行足部按摩。
不同的中药煎汁足浴,有不同的适应症,如头晕、头痛、失眠、耳鸣、感冒、湿疹足癣、风湿性关节痛、足跟痛、腰痛及坐骨神经痛、高血压、糖尿病等,应结合自己具体情况请有临床经验的中医生开具足浴的中药处方。
家庭足浴也有宜忌
1、太饱太饿时都不宜泡脚
夏天要避免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泡脚,因为沐足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2、脚气患者要小心感染
患有脚气的人,病情严重到起疱时,就不宜用热水泡脚,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也不易泡脚。
3、泡脚不要泡太久
泡脚时间过长的话,会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
痛风怎么办快速止痛
一:冰敷止痛:可以减轻疼痛,但是不要直接拿冰块敷在皮肤上,最好的而方法是拿冷冻的冰袋来敷。二:药物缓解:如果疼的实在是受不了的话可以先采用一些消炎止痛类的药物进行快速的消炎和止痛,但是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适量的使用,不要自己擅自用药。三:睡前应该用温水泡脚,每天要泡30分钟左右,泡到身体微微出汗为止,这样可以缓解痛风发做疼痛。
三伏天泡脚的禁忌
不宜过久的泡。
三伏天的时候本身温度就比较高,如果在三伏天过久的泡脚,很容易出现头晕、眼花等不适反应,不过,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平时泡脚也不要泡得太久,以免泡得久了,反而引起体虚,泡脚的时候最好是泡15-30分钟即可,天气比较炎热的夏天最好是开个风扇或者空调泡,不要在常温环境下泡,以免中暑。
夏日泡脚养生4大注意
时间:避开太饱太饿时、饭后半小时内
夏天要避免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泡脚,因为泡脚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特殊人群:心脏病、低血压、糖尿病人群,脚气患者要小心
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压、经常头晕的人,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因为用热水泡脚,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再加上天气炎热,全身血液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这必将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对于有心脏病、低血压的人群来说,就会增加他们发病的危险。
糖尿病患者应特别留意水温的高低,因为这类患者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即使水温很高,他们也感觉不到,容易被烫伤,从而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
患有脚气的人,病情严重到起疱时,就不宜用热水泡脚,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也不易泡脚。
时长:泡脚不要泡太久,20分钟为佳
泡脚时间过长的话,会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
水温:泡脚水不宜过烫,45度比较合适
每天用温水把脚好好洗洗就行。水温宜控制在45摄氏度左右比较合适,过热、过凉都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泡一段时间后水温变凉时,要及时添加热水。刚开始泡脚时,不要添太多的水,刚没过脚趾就行,在泡脚的过程中还要不断添水。洗完后,可以轻轻捏捏脚,达到舒活筋骨的目的。
夏天如何泡脚 夏天泡脚的好处
夏天湿气最重,大家为了消暑会经常吃些生冷的食物,给身体带来寒气。湿、寒气阻塞在脾胃中,会出现食欲不振、胃口不佳等症状。夏天泡脚,有助于祛除暑湿,预防热伤风,让人精神振奋,增进食欲,促进睡眠。
脚是我们所有穴位最密集的地方,脚上穴位可以对应所有经络和器官,通过泡脚的方法,可以有效祛除身体中的寒气和湿气。
热天能泡脚吗 夏天能泡脚
我们知道泡脚对身体有很多的好处,因此夏天也是可以泡脚的,但不管什么时候泡脚都要保持脚步的清洁和干燥,尤其是夏天要注意水温避免烫伤。
夏天泡脚4禁忌
不同中药足浴适应症不同
夏季祛除暑湿还可用中药藿香煎汁泡脚,取藿香30~50克放入2000毫升水中用武火煎煮40分钟,再用文火煎至1000毫升,取汁后再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将两份药汁放在盆中,浸泡双足,药液以泡过足踝为度。在浸洗过程同时进行足部按摩。
不同的中药煎汁足浴,有不同的适应症,如头晕、头痛、失眠、耳鸣、感冒、湿疹足癣、风湿性关节痛、足跟痛、腰痛及坐骨神经痛、高血压、糖尿病等,应结合自己具体情况请有临床经验的中医生开具足浴的中药处方。
家庭足浴也有宜忌
1、太饱太饿时都不宜泡脚
夏天要避免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泡脚,因为沐足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2、脚气患者要小心感染
患有脚气的人,病情严重到起疱时,就不宜用热水泡脚,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也不易泡脚。
3、泡脚不要泡太久
泡脚时间过长的话,会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
4、泡脚水不宜过烫
每天用温水把脚好好洗洗就行,洗完后,可以轻轻捏捏脚,达到舒活筋骨的目的。
足浴的功效和禁忌
足浴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养生方式,现代生活中,足浴已经走进了私人会所,成为主流社会非常流行的养生方式。
一、足浴的方法和作用
夏季祛除暑湿还可用中药藿香煎汁泡脚,取藿香30~50克放入2000毫升水中用武火煎煮40分钟,再用文火煎至1000毫升,取汁后再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将两份药汁放在盆中,浸泡双足,药液以泡过足踝为度。在浸洗过程同时进行足部按摩。
不同的中药煎汁足浴,有不同的适应症,如头晕、头痛、失眠、耳鸣、感冒、湿疹足癣、风湿性关节痛、足跟痛、腰痛及坐骨神经痛、高血压、糖尿病等,应结合自己具体情况请有临床经验的中医生开具足浴的中药处方。
二、足浴的禁忌
1、太饱太饿时都不宜泡脚
夏天要避免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泡脚,因为沐足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2、脚气患者要小心感染
患有脚气的人,病情严重到起疱时,就不宜用热水泡脚,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也不易泡脚。
3、泡脚不要泡太久
泡脚时间过长的话,会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
4、泡脚水不宜过烫
每天用温水把脚好好洗洗就行,洗完后,可以轻轻捏捏脚,达到舒活筋骨的目的。
其实对于我们“第二心脏”,足部的保健还有很多,比如按摩,踩鹅卵石等。
温馨提示:足浴可以舒筋活血、松弛神经,散去一天的疲惫,给身体带来难得的放松。足浴所用的材料有多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观看相关文章加以研习。
夏季泡脚注意事项
1、太饱太饿时都不宜泡脚
夏天要避免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泡脚,因为沐足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2、脚气患者要小心感染
患有脚气的人,病情严重到起疱时,就不宜用热水泡脚,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也不易泡脚。
3、泡脚不要泡太久
泡脚时间过长的话,会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
4、泡脚水不宜过烫
泡脚注意事项
1、太饱太饿时都不宜泡脚
夏天要避免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泡脚,因为沐足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2、特殊人群泡脚时间长致晕厥
身体健康的人泡脚、泡温泉都没问题,但特殊人群要注意。例如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压、经常头晕的人,都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或长时间泡温泉。因为用热水泡脚或泡温泉后,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再加上天气炎热,全身血液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这必将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对于有心脏病、低血压的人群来说,就会增加他们发病的危险。
3、糖尿病人要留意水温
糖尿病患者应特别留意水温的高低,因为这类患者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即使水温很高,他们也感觉不到,容易被烫伤,从而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
4、脚气患者要小心感染
患有脚气的人,病情严重到起疱时,就不宜用热水泡脚,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也不易泡脚。
5、泡脚不要泡太久
泡脚时间过长的话,会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
6、泡脚水不宜过烫
每天用温水把脚好好洗洗就行,洗完后,可以轻轻捏捏脚,达到舒活筋骨的目的。
夏季元气大伤这些夏季补肾妙招你必备
泡脚护肾功效佳
不只冬天要泡脚,夏天也可泡脚。睡前用温水泡脚,有利于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同时,白天紧张了一天的神经,以及劳累了一天的肾脏,都可以通过泡脚得到彻底放松和充分的舒缓,人也会因此感到舒适。
泡脚后,建议不再进行其他活动,隔数分钟即入睡,补肾效果更佳。还可放些连翘、金银花、板蓝根、菊花泡脚,可以起到降火清热的作用。
注意避暑别贪凉
夏季天气炎热气压低,人的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容易导致感冒,若感冒为链球菌感染可能导致急性肾炎。因此切不可贪凉,使用空调需注意控制好温度,一般宜在26℃左右。
心态平衡合理运动
气温升高,有些人脾气也见长,压力太大,可以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可以导致肾脏损害。
保持乐观的情绪与豁达开朗的心态可提高免疫功能。而积极、持之以恒的有氧锻炼,既可提高心血管功能,也有利于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而保护肾脏。
少喝啤酒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冲淡尿液,让尿液快速排出,从而保护肾脏。大部分男性对此没有正确认识,不觉得喝水重要。
还有人认为喝水还不如喝啤酒,殊不知大量喝啤酒,会使尿酸沉积导致肾小管阻塞,造成肾脏损害,尤其是本来有肾脏疾病的患者病情会加重。饮水量一般宜保持在每天1500毫升左右,夏季出汗多时,还应酌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