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脂肪怎么形成原因 避免盐份的过量摄入
身体脂肪怎么形成原因 避免盐份的过量摄入
以免引发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每天500毫克就足够了。
生活中如何避免摄入过多隐性盐
隐形盐的危害.生活中如何避免摄入过多隐性盐
什么是“隐形盐”
隐形盐,就是除了我们炒菜做饭用的能够“看得见品尝得到”的盐之外,不知不觉甚至可能是是防不胜防就被摄入到身体里的盐。
限盐主要就是要限制钠离子的摄入。食盐的化学成分是氯化钠,钠元素是我们体内不可缺少的矿物质,有着很重要的生理功能。但是如果钠摄入过多,会引起体内水分滞留,血容量增加,从而引发高血压等病症。因此,凡是含有钠离子的食物都应该算入总盐量当中,而不仅仅是控制做菜用的盐。1克钠相当于2.5克盐,专家提醒,购买加工食品时要看下配料表和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看看食物中到钠的含量。
隐形盐的危害
隐形盐和食用盐对身体的作用是一样,主要是钠离子的作用,如果钠摄入过多,会使血压升高,还会导致血管狭窄、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也会给肾脏造成负担,还会导致钙离子的流失。会引起很多疾病,骨质疏松、肾脏疾病等,最主要的就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卒、心脏病、中风等疾病死亡的最大危险因素。所以限盐非常重要,尤其是盐敏感人群(身体排钠机制较弱,高盐饮食会使他们的血压明显升高,严格限制食盐摄入后,血压会随之下降,据调查,正常人群中15%-42%的成人可能属于盐敏感者,北方比南方多见、老年人多见、肥胖者多见)。而且会随着年龄变化。所以提倡限盐,而且要是全方位的,包括隐形盐和食用盐。
生活中如何避免摄入过多隐性盐.
尽量避开含有隐形盐的食品
1、调味品。
包括酱油、醋、味精、鸡精、蚝油、豆瓣酱、辣酱、韭菜花、腐乳等都含有盐。比如酱油,每5毫升酱油相当于1克食盐,所以做菜时放了以上这些调味品就更要减少食盐的量。
2、甜品。
也是大家比较容易忽略的,因为有些人认为没咸味就不含盐,不会把吃起来还甜甜的活着口味比较淡的食物与高盐联系到一起。比如面包、饼干、蛋糕、点心、冰淇淋、奶酪等。一方面这些食品的生产工艺需要加入含钠的辅料,如发酵粉(碳酸氢钠),另一方面为使口感更好需要盐的调味。早餐很多人喜欢吃面包,有数据说单是三四片含钠高的面包,就几乎占了每日摄入6g盐的四分之一左右。
3、速食品、快餐类。
如方便面、披萨、汉堡、油条、面条、早餐麦片、豆腐丝、素鸡、包子馒头等等。发面用的小苏打就是碳酸氢钠。其中吃一包的方便面,里面的含盐量相当于一天的总盐量了。
4、加工肉制品。
火腿、香肠、腌肉、扒鸡、午餐肉、松花蛋、肉松等。
5、很多零食。
如鱿鱼丝、牛肉干、海苔、薯片、瓜子等。还有蜜饯、饮料。因为零食添加剂比较多,很多添加剂都含有钠。(调节酸味的柠檬酸钠、防腐用的苯甲酸钠等)。
6、连天然食物中都含有钠,包括肉类、鱼类、虾贝等水产品;许多蔬菜,如空心菜、豆芽、紫菜里,也都含有天然的盐。
隐形盐排名鸡精高居榜首
众所周知,盐吃多了对高血压会有影响,影响微量元素吸收,破坏血管内壁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几率,长期高盐还会令食道癌、胃癌的患病几率增加。
相比盐、酱油、腐乳、蚝油、咸菜等大家看得见的盐,人们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控制,看不见的隐形盐危害更大。针对看不见的隐形盐做以排行,结果令人想象不到。
隐形盐排行第六位:加工肉制品
隐形指数:★★☆
每100克加工肉制品含盐2.75克。肉制品除了氯化钠外,还有很多含有钠的食品添加剂,比如用于防腐和增色剂的亚硝酸钠,作为品质改良剂和保水剂的偏磷酸钠、焦磷酸钠等。
隐形盐排行第五位:奶酪
隐形指数:★★★
奶酪营养丰富,对于补钙特别是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好处。然而,由于加工工艺的原因,奶酪加工过程中要放入大量的盐,每百克奶酪的含盐量超过日食用盐建议摄入量的一半。因此,特别提醒家长的是,在给婴幼儿购买奶酪产品时一定要看含盐量。
隐形盐排行第四位:方便面
隐形指数:★★★☆
很多人在出差旅游或在家时,图方便都会吃上一两桶方便面。然而,全作料的一桶方便面,大概含盐7克,一天一桶方便面,盐的摄入量就已经超过了每天推荐的食盐量。
隐形盐排行第三位:果脯、蜜饯
隐形指数:★★★★
果脯和蜜饯的制作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腌制。正是因为果脯蜜饯中加入了大量的糖,从而能够遮掩其内在的咸味,因此人们在食用时才不易觉察出盐的味道。事实上,每100克果脯中含盐量达7.7克。
隐形盐排行第二位:味精
隐形指数:★★★★☆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每100克味精含盐34克。人们做饭时,很少有人会想到添加了味精就不再放盐了,这样的做法令人体额外摄入了很多的盐。
隐形盐排行第一位:鸡精、蘑菇精
隐形指数:★★★★★
一袋鸡精半袋盐,这种说法一点没错。现在,很多人认为味精不够营养而改用鸡精、蘑菇精调味,感觉后者更健康。但翻看鸡精的配料表发现,其主要成分为鲜味核苷酸钠、谷氨酸钠、氯化钠以及各种含钠的添加剂,实属值得人们注意。
很多人说,鸡精、味精每天都吃,突然不吃了,做出的菜会不会感觉不香或者吃不下去呢.营养师特为家庭大厨们找到了几款鸡精、味精的替代品。比如虾皮,其含盐量也很高,因此处理时需要先浸泡3、4遍,然后用锅将虾皮焙干,放在搅拌机中打碎,后装瓶保存,使用时一次不要太多,用于烹炒蔬菜时味道最佳。再如干香菇,直接放入打碎机中打成粉末,炖汤时放入味道非常香美,而且香菇被誉为十大抗癌物质。
成人脂肪摄入量是多少
青少年期:青少年每天摄入的脂肪能量占总能量的25%至30%。
成人:每天膳食脂肪的摄入量比例不大于30%,一般以20%至30%为宜。
在摄人多少脂肪的问题上,我国的营养专家提出每天摄入的脂肪产热应占总产热量的20%。25%,也就是说,每个人应该摄入的脂肪是和他的一天总摄入的热量有关。我们在前面能量部分已介绍了每日每人能量供给量,如果一个人每天应摄入2000千卡热量,我们又知道每克脂肪产热是9千卡,那末这个人一天应摄入的脂肪是2000*25%/9=55克。
实际上一般正常人应摄入的脂肪在50克—80克之间。婴幼儿和儿童摄入脂肪的比例高于成年人,6个月婴儿脂肪产热量占45%,6~12个月婴儿脂肪产热量占40%,1~17岁儿童及青少年占25~30%,成年人脂肪产热量占20%~25%。在一般热量摄人情况下,一天除去摄入的动、植物食品中所含脂肪外,摄入25克左右为宜。
脂肪对于身体的作用就像汽油对于汽车的作用一样,可见,人们对于脂肪的依赖是很高的,适量的脂肪能够帮助人们生活的更加轻松,但是过量的脂肪会导致身体肥胖不堪,因此,人们在生活中应该注意成人脂肪摄入量,不能过量也不能缺乏。
脂肪肝者摄入脂肪的质与量
脂肪肝 患者该如何处理好脂肪的摄入问题?吃少?不吃?虽叫脂肪肝,但并不代表就是脂肪吃多了,以后就得吃很少。脂肪肝的脂肪摄入,要讲究质与量。
人体的三大产热营养素中,脂肪肝就占了其中之一,且产热比例是1:9,意味着少量的摄入脂肪,便可产生较高的能量,是人体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脂肪对于人体所需的脂溶性维生素而言,更是唇齿相依的关系。脂肪摄入过少,将严重影响着脂溶性维生素发挥其生理作用。此外,脂肪中的必需脂肪酸参与磷脂的合成,能使脂肪顺利从肝脏运出,对预防脂肪肝有利。脂肪的好处绝不仅仅于此,它对人体而言,绝对是个不可或缺的元老人物。即使是脂肪肝患者,也不能抹灭了脂肪的好处,过分限制饮食脂肪摄入。
脂肪可分为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两种,前者摄入过多将产生脂代谢紊乱、 动脉硬化 、 高血压 、 冠心病 ,后者摄入过多则可诱发脂肪肝、 胆石症 、 乳腺癌 及 结肠癌 的发生。因此,脂肪肝脂肪的摄入,应注意把握量的控制。建议每日每公斤标准体重的脂肪摄入量不超过0.7克,总共提供热量在总体能量的比例为20%,且以植物性脂肪为主。尽可能多摄取单不饱和脂肪酸,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其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1:1。
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有动物油及椰子油和棕榈油,经常食用可导致高胆固醇血症。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有玉米油、大豆油、棉籽油、芝麻油、 红花油 、鱼油和葵花籽油对于高胆固醇血症和脂肪肝均有防治作用。但不宜过多食用,以免机体摄入热量过多,导致肥胖。
常见的五种美食暗藏杀机
1、水煮鱼辛辣油腻
水煮鱼味重油多,高脂高盐。太过辛辣的食物对消化道有强烈刺激,严重时会诱发溃疡。
专家建议:
吃辣味食物前可先喝杯酸奶,这样可在胃里形成一层保护膜,避免辣椒刺激。吃时可放一片面包或馒头,先把鱼肉上的油吸出,避免摄入过量的脂肪。
2、骨汤拉面高油高盐
拉面味道浓郁、汤美味浓。其实高脂高盐,常吃会导致肥胖,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专家建议:
吃拉面最好不要喝汤,因为脂肪主要在汤中。点餐时可搭配一份绿叶菜,其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减少脂肪吸收。
3、日本寿司升糖快
日本寿司如果蘸太多酱油,会摄取额外盐分。做寿司用的日本珍珠米,升糖指数高于一般大米,糖尿病人不宜多吃。
专家建议:
用筷子蘸酱油抹在寿司上吃,能减少盐分摄入。寿司品种多样,含有沙拉酱的热量高、盐分大,最好不要选。
4、果粒酸奶含糖量过高
果粒酸奶中加入的多是罐头水果,含糖量高。
专家建议:
最好选购原味酸奶,如果喜欢喝有果粒的,可以自己加入一些新鲜水果。
5、珍珠奶茶添加剂多
珍珠奶茶的滑腻口感,是靠添加植脂末实现的,其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大量摄入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身体脂肪怎么形成原因 每天摄取足够的水
人体每天需要的水分是2000毫升,但并非每天一定要强迫自己喝下这么多水,而是尽量补充到差不多就可以了。因为人体也可以从其它的食物中摄取到部分水分,喝水的用意在于补充不足的水分。
当然,运动是必不可少的。但运动的同时饮食更加重要。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理想的腰围。
脂肪粒形成的原因
1、身体内分泌失调
身体内分泌当皮肤油脂无法均匀地分布,就会导致局部过盛现象,从而造成眼周小颗粒的产生。
2、不良化妆习惯
过度使用磨砂膏或是去角质产品,再加上手势不当,极容易在皮肤上产生微小的伤口,皮肤在自行修复的过程中,便会生成一个白色的小囊肿,即是脂肪粒。
3、不适当的护肤品
盲目使用质地很油的眼霜很难令皮肤吸收,会让多余的油脂都堆积在眼部周围形成脂肪粒。
让好脂肪帮助你减肥吧
脂肪“油“是减肥的大敌!
脂肪所谓的脂肪就是三大营养元素“脂类”“糖类”“蛋白类”中的“脂类”。脂类物质对我们的维持生命活动非常重要。
脂类物质的作用脂肪类物质中,含有在肉类、乳制品里的“动物性”,和橄榄油、芝麻油等油中的“植物性”。脂肪最主要的作用是“能量的贮存库“。与蛋白质和糖类物质1g产生4卡的能量相比较,脂肪1g产生9卡。需要能量时脂肪细胞就在荷尔蒙的作用下开始工作,向血液里释放能量和热量。然后被肌肉消耗。
另外脂类物质有利于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的吸收。脂溶性维生素不足的话就会造成骨质疏松、皮肤粗糙等症状。
人们为什么讨厌脂肪呢?
脂肪是身体必须的营养元素,可是为什么人们会觉得脂肪是“减肥的大敌“呢?
过量摄入脂肪的话脂肪是很重要的能量储存库,不被使用的话就会变成“中性脂肪“,成为肥胖形成的原因。
此外,动物性脂肪易氧化估量摄入就会妨碍血中的氧气流通、增加肝脏的负担,影响消化吸收等,对身体产生很坏的影响。
好的的脂肪摄入方法但是、脂肪过度不足的话对身体也不好。下面介绍一下好的脂肪摄入方法吧。
脂肪饱和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脂类物质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又进一步分为“一价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价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肉和黄油等含有动物性脂肪。常温下以固态形式存在、又是胆固醇增加何动脉硬化的原因。又因为消化需要时间容易被以脂肪形式积累起来。
一价不饱和酸使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减少,常温下以液态形式存在,有助于新陈代谢。
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是身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脂肪酸 ,被认为可以使人变聪明的“DHA”等也是多价不饱和酸。但是,摄入过量的话就会成为动脉硬化的原因。当然,什么样的脂肪酸是我们身体必需的,根据《第六次修订 日本人的营养需要量》资料,指导脂肪饱和酸、一价脂肪酸、多价脂肪酸以3:4:3的比例进行摄取。但是减肥的时候,从富含“一价不饱和脂肪酸“食品中摄取是效率最高的。
富含一价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橄榄油、杏仁(坚果类)、鳄梨。
身体脂肪怎么形成原因 脂肪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并不是说吃的一样就消耗的一样,胖瘦程度就一样。吃一样多的食物确实能量相同,但是有的人身体基础代谢比别人旺盛,所以消耗的能量比较多。
有的人身体更节省能量,日常活动消耗的能量少,吃进去的多余的食物和能量最终就会转化为了脂肪。再加上每个人身体中能量转化为脂肪的蛋白质水平不同,有的人吃的食物更容易转化为脂肪,有的人吃的很多,最终成为脂肪的食物也不多。而易胖体质的人,身体能量转化为脂肪的转化率和速度会比其他人高一些。这对人体来说并不是一个坏事,在闹饥荒的时候你的身体可以固定更多的能量,可以活的更久。但是在爱美的今天就不是好事情了。
内脏脂肪形成原因特征
减去内脏脂肪是健康减肥的根本内脏脂肪过多是身体代谢紊乱的表现,长期内脏脂肪会导致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身体器官机能下降等并发症,现代社会很多内脏脂肪多的人表面看起来可能是体型肥胖,但也很有可能是体型偏瘦,特别是上班族和中老年,很多都需要给自己的内脏脂肪"减减肥"!科研发现,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存在并发的关系,内脏脂肪很容易引发皮下脂肪增多,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肥胖人群通过减肥药剂等多种形式进行减肥,最后很容易反弹的根本原因,内脏脂肪不减,只减皮下脂肪相当于治标不治本,也是不健康的减肥方式。
内脏肥胖的原因
1. 容易被忽视人们减肥时只注重减掉"皮下脂肪",而忽视了"内脏脂肪"。因为皮下脂肪显然易见,只要囤积一点就会引起爱美女性的注意,马上将其消除。而内脏脂肪隐藏得深,有的体型偏瘦的人也会内脏脂肪多,所以内脏脂肪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2. 饮食不均衡早餐经常吃得很少或者不吃,午餐和晚餐却很丰富,还经常吃宵夜。偏食,爱吃油腻食品或者甜食,肉多菜少。
3. 动得少如今的人们尤其是白领一族,坐的时间远多于站着或走动的时间。外出不爱走路,不是开车就是坐公交。在公司就是黏在椅子上,一坐就是一天。体育运动少得可怜。内脏肥胖者的特征
1. 肚子凸起这是最简单的判断方法。临床经验显示,90%以上的"大肚子"都是内脏肥胖者。
2. 尝试了各种瘦腰的方法,腰围还是无法减下去因为内脏脂肪刚好位于腹腔之中,而人们所采取的各种瘦腰法都只是减腰腹皮下脂肪的方法,无法清除藏于内脏的脂肪,所以各种瘦腰法都无济于事。
3. 便秘常来光顾内脏脂肪囤积过多无法自然离开身体,严重影响消化功能,便秘现象也就随之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