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测定绒毛膜促激素

测定绒毛膜促激素

测定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技术近10多年来有了较大的改进。应用hCGβ亚单位放射免疫法能正确地测定早期妊娠,为诊断异位妊娠的较好方法。

绒毛中的合体细胞,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由于输卵管粘膜、肌层极薄,不能供给绒毛细胞所需的营养,异位妊娠在血浆中的β-hCG浓度较低,β-hCG放免法可测出第九天孕卵存在与否。

在正常妊娠早期,每1.2~2.2天β-hCG量增加1倍,而86.6%的异位妊娠,其倍增时间缓慢,且其β-hCG的绝对值亦低于正常妊娠。

胎停育的诊断

病人有停经史,无论有无见红,在孕早期均应行B超检查,以免漏诊胎停育。B超监测胚胎,胎儿发育,如≥6周无妊娠囊,或虽有妊娠囊但变形皱缩,当妊娠囊已≥4cm却看不到胎芽,胎芽(头臂长)≥4~5mm阴道超声无胎心博动,即可判定胚胎停育。另外血β-hcG测定也有助于胎停育的诊断。如≥5周,血β-hcG<100IU/L;≥6周,血β-hcG<2000IU/L,提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动态观察其值不再上升者,则可判定绒毛上皮衰退,胚胎异常。

流产孕妇做激素测定有何意义

(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G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母血中于精卵结合后的第8~9天即可测出(即月经周期第23天左右),孕卵种植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在母血中按一定的指数很快上升。正常妊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增长的速度,一般是以48小时内上升的百分比来衡量的,但也有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浓度倍增所需的天数来计算的。据统计,倍增时间为1.2~1.4天,在4~5周则为3.3~3.5天。另有报道,在末次月经后23~35天平均为1.4天。在35~42天为2天。在33~49天则为2.5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由合体滋养细胞分泌,在妊娠8~10周达高峰。在孕30天正常的β-HGG>100国际单位/升。孕40天β-HGG>2000国际单位/升。孕10周β-HGG>5000国际单位/升。14~16周后逐渐下降,如早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处于低水平或有下降趋势,提示有流产的倾向。但有时胚胎发育不良或死亡后,滋养细胞的功能却不一定立即停止,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不一定下降,故须结合临床做出判断。

(2)人胎盘泌乳素(HPL):孕妇血中人胎盘泌乳素的生理水平可以作为胎盘功能的标志,妊娠6~7周时正常生理水平是0.02微克/毫升,8~9周时为0.04微克/毫升,人胎盘泌素水平低常是流产的早期异常现象,如10~11周时人胎盘泌乳素小于0.05微克/升,12~16周时人胎盘泌乳素小于1微克/升则易流产。

(3)其他:除前面所述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人胎盘泌乳素外,还可测定母血中的雌激素、孕激素、促性腺激素等,在不同的妊娠时期具有一定的意义。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变化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药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受精后,就进入母血并快速增殖一直到孕期的第8周,然后缓慢降低浓度直到第18~20周,然后保持稳定。一般完整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至少升高到2.5MoM才与唐氏综合症有关。而实际完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在DS患者母血中平均水平只有1.3MoM,不能明显鉴别出DS患者。

用于DS检查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相关分子有游离b-hCG和高糖hCG(H-hCG)。H-hCG相关分子筛查唐氏综合症很敏感,而且可以尿液采样。DS患儿母亲血浆中H-hCG浓度比非感染孕妇高9.9-fold。

游离b-hCG是现在唯一知道的可以同时用于一期和二期筛查的标记物。DS综合症母血游离b-hCG平均水平为1.9MoM,健康母血为1.0MoM。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相关分子水平还与胎儿性别有关,女婴比男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显着提高。

完整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全部是由胎盘绒毛膜的合体滋养层产生。其主要功能就是刺激黄体,有利于雌激素和黄体酮持续分泌,以促进子宫蜕膜的形成,使胎盘生长成熟。现代认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由滋养层过渡型细胞和合体细胞产生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受孕后10-14天开始分泌,60-70天达到高峰。在妊娠的前8周增值很快,以维持妊娠。在大约孕8周以后,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逐渐下降,直到大约20周达到相对稳定。

胚胎停育的早期诊断

(1)症状:

大多数孕妇胎儿停止发育后无明显症状,部分孕妇可能见红,一般无腹痛,这与先兆流产不同。

(2)诊断:

病人有停经史,无论有无见红,在孕早期均应行B超检查,以免漏诊胚胎停育。B超监测胚胎,胎儿发育,如≥6周无妊娠囊,或虽有妊娠囊但变形皱缩,当妊娠囊已≥4cm却看不到胎芽,胎芽的头臂长度≥1.5cm却无胎心博动,即可判定胚胎或胎儿发育异常。后三种情况可以诊断为胚胎停育。另外血β-hcG测定也有助于胚胎停育的诊断。如≥5周,血β-hcG<100IU/L;≥6周,血β-hcG<2000IU/L,m提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动态观察其值不再上升者,则可判定绒毛上皮衰退,胚胎异常。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1、诊断早孕HCG在受精卵着床前即由滋养层细胞开始分泌,早期增长迅速,约1.7天增长1倍,至8~10周血液达最高峰。因此,用RIA法或ELISA法测定血及尿中的β-HCG水平,是较为准确的早孕诊断方法。

2、宫外孕的早期诊断异位妊娠时,HCC含量较正常妊娠时明显降低,因此,对疑有异位妊娠者,检测血清HCG有助于明确诊断。

3、先兆流产患者检测HCG,不仅有助于了解胎盘滋养层细胞的分泌功能,尚可为确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如血清HCG连续上升,则应采取积极的保胎措施,若HCG水平持续下降,则应考虑人流。

4、滋养叶细胞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滋养叶细胞疾病时血中HCG浓度显著上升,一般而言,HCG水平按良性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的顺序递增,HCC值与病情基本平行,动态监测可反映癌细胞生长、退化的动态过程。治疗后,HCG水平可下降或转阴,若转阴后又出现升高者,则应考虑复发或转移的可能。

5、肺癌、肝癌、乳腺癌、卵巢癌或睾丸肿瘤等皆可出现血清HCG水平升高。

结果阳性可能疾病:

早孕、宫外孕、先兆流产、恶性葡萄胎、习惯性流产。

hcg的变化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受精后就进入母血并快速增殖一直到孕期的第8周,然后缓慢降低浓度直到第18~20周,然后保持稳定。一般完整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至少升高到2.5MoM才与唐氏综合症有关。而实际完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在DS患者母血中平均水平只有1.3MoM,不能明显鉴别出DS患者。 用于DS检查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相关分子有游离b-hCG和高糖hCG(H-hCG)。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相关分子水平还与胎儿性别有关,女婴比男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显著提高。

完整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全部是由胎盘绒毛膜的合体滋养层产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由滋养层过渡型细胞和合体细胞产生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受孕后10-14天开始分泌。

胚胎停育的诊断

大多数孕妇胎儿停止发育后无明显症状,部分孕妇可能见红,一般无腹痛,这与先兆流产不同。

病人有停经史,无论有无见红,在孕早期均应行B超检查,以免漏诊胚胎停育。B超监测胚胎,胎儿发育,如≥6周无妊娠囊,或虽有妊娠囊但变形皱缩,当妊娠囊已≥4cm却看不到胎芽,胎芽的头臂长度≥1.5cm却无胎心博动,即可判定胚胎或胎儿发育异常。后三种情况可以诊断为胚胎停育。另外血β-hcG测定也有助于胚胎停育的诊断。如≥5周,血β-hcG<100IU/L;≥6周,血β-hcG<2000IU/L,m提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动态观察其值不再上升者,则可判定绒毛上皮衰退,胚胎异常。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高怎么办

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高怎么办

出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高的情况要去医院做个B超看是不是绒毛膜病变,然后在对症治疗的。

成熟女性因受精的卵子移动到子宫腔内着床后,形成胚胎,在发育成长为胎儿过程中,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产生大量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可通过孕妇血液循环而排泄到尿中。

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参考值

妊娠不同时期以及各孕妇之间血清HCG绝对值变化大,一般非孕妇女血HCG<100IU/L,妊娠期间血清HCG水平见下表。

在妊娠最初3个月,HCG水平每(2.2±0.5)天约升高一倍,尿HCG(HCG半定量法)非孕妇女L,孕40天>5000 IU/L,孕60~70天>(8~32)×104 IU/L(清晨尿HCG水平最高,接近血清水平)。

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偏高是怎么回事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检查对早期妊娠诊断有重要意义,对与妊娠相关疾病、滋养细胞肿瘤等疾病的诊断、鉴别和病程观察等有一定价。内分泌疾病中如脑垂体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妇科疾病如卵巢囊肿、子宫癌等也可增高。排卵期也可引起发烧、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增高现象。建议定期检查,排除心理因素。

一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高就是说明怀孕。一般正常人β-HCG放免测定值小于3.1, 如果超过5就可以考虑受孕可能, 如果超过10基本可以确定怀孕。建议你隔天在去测试血HCG如果HCG值呈翻倍升高则不是宫外孕 反之则宫外孕的可能比较大。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增高提示与妊娠有关,根据你提供的病史,考虑你已怀孕,但不能确定是否为宫内妊娠。

相关推荐

如何早期诊断胎停育?

如果发生胚胎停育,孕母的一切妊娠反应都会逐步消失。首先是不再有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乳房发胀的感觉也会随之减弱。然后阴道会有出血,常为暗红色血性白带。最后还可能出现下腹疼痛,排出胚胎。上述表现因人而异,有的甚至一点迹象都没有,就直接出现腹痛,然后流产,或胚胎停育后无症状通过常规B超检查发现。 有停经史,无论有无见红,在孕早期均应B超检查,以免漏诊胎停育。B超监测胚胎,胎儿发育,如≥6周无妊娠囊,或虽有妊娠囊但变形皱缩,当妊娠囊已≥4cm却看不到胎芽,胎芽的头臂长度≥1.5cm却无胎心博动,即可判定胚胎或胎

孕妇恶心的原因

1、怀孕早期,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水平的迅速升高。人们不知道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是否会直接导致恶心,但从时间上来看是非常吻合的:恶心最严重的时候,也是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水平最高的时候。 2、在怀孕早期,另一种激素——雌激素水平的迅速升高。雌激素也被认为是引起孕吐的一个主要原因,当然其他激素也可能有所影响。

绒毛促性腺激素的简介

绒毛促性腺激素(HCG)αβ,由合体滋养细胞合成。分子量为36700的糖蛋白激素,由α,β两个不同亚基组成,α亚基与垂体分泌的FSH(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和TSH(促甲状腺激素)等基本相似,故相互间能发生交叉反应,而β亚基的结构各不相似。 β-HCG于β-LH结构相近,但最后24个氨基酸延长部分在β-LH中不存在。所以在临床应用β-HCG亚基的特性做特异抗体用作诊断以避免β-LH的干扰。HCG在受精后第6日开始分泌,受精后第7日,就能在孕妇血清中和尿中测出,可用于早期妊娠的诊断。至妊娠8~

唐氏筛查需要空腹吗

筛查是为了评估你血液中各种不同的指标,包括: 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 甲胎蛋白(AFP) 雌三醇(uE3) 抑制素A(inhibin-A) 如果你怀的是唐氏儿,你血液中的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和抑制素A的水平会较高,而甲胎蛋白和雌三醇的水平则较低。 这种筛查包含的内容也会有以下不同: 两联筛查:评估2个指标,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和甲胎蛋白 三联筛查:评估3个指标,人绒毛促性腺激素、甲胎蛋白和雌三醇 四联筛查:评估4个指标,人绒毛促性腺激素、甲胎蛋白、雌三醇和抑制素A. 唐氏筛查的价格:一百元左右,不过

早早孕试纸什么时候用 早早孕试纸最早什么时候用

早早孕试纸测定的是人体胎盘绒毛产生的一种激素,这种激素在女性妊娠初期便会产生,起作用是刺激黄体,有利于雌激素和黄体酮的分泌,从而促进子宫蜕的形成,使胎盘生长成熟,在女性受精后的第6天便会开始分泌人绒毛促性腺激素,这个时候就能用早早孕试纸测出是否怀孕。

停胎的诊断

症状 如果发生胚胎停育,母体会出现一系列的改变以利其排出体外。首先是雌孕激素下降,机体对胚胎产生免疫排斥的效应,母体和胚胎之间的血管形成血栓发生离段,在这过过程中可能导致阴道出血。此时的出血表现我们称之为先兆流产,是胚胎要排出体外的信号。这需要和胚胎正常发育过程中的阴道出血相鉴别,胚胎正常发育过程中如果因为局部血管破裂可以表现为阴道出血,此时的出血不会导致胚胎排出体外因此不能称之为先兆流产。 在胚胎排出的过程中会出现短暂的下腹疼痛。胚胎停育后早孕反应可以会减轻,但早孕反应本身就会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因此不能

月经推迟几天验孕最准确 检测怀孕原理

如果受精成功,胎盘滋养层细胞就会分泌一种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它是由受孕妇女体内胎盘产生的一种糖蛋白类激素,在孕妇的尿液中大量存在,当这种人绒毛促性腺激素达到一定量时,我们就可以用验孕试纸检测出来。

胎停育的症状是什么

如果发生胚胎停育,孕母的一切妊娠反应都会逐步消失。首先是不再有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乳房发胀的感觉也会随之减弱。然后阴道会有出血,常为暗红色血性白带。最后还可能出现下腹疼痛,排出胚胎。上述表现因人而异,有的甚至一点迹象都没有,就直接出现腹痛,然后流产,或胚胎停育后无症状通过常规B超检查发现。[1] 大多数孕妇胎儿停止发育后无明显症状,部分孕妇可能见红,一般无腹痛,这与先兆流产不同。 病人有停经史,无论有无见红,在孕早期均应行B超检查,以免漏诊胎停育。B超监测胚胎,胎儿发育,如≥6周无妊娠囊,或虽有妊娠囊但

孕妇人绒毛促性腺激素的功能有哪些

绒毛促性腺激素是由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是由α和β二聚体的糖蛋白组成。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αβ,由合体滋养细胞合成。分子量为36700的糖蛋白激素,α亚基与垂体分泌的FSH(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和TSH(促甲状腺激素)等基本相似,故相互间能发生交叉反应,而β亚基的结构各不相似。β-HCG于β-LH结构相近,但最后24个氨基酸延长部分在β-LH中不存在。 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在受精后就进入母血并快速增殖一直到孕期的第8周,然后缓慢降低浓度直到第18~20周,然后保持稳定。

怀孕能抗癌哪里是关键

大约在20年前,医学界掀起了一个浪潮,讨论人体绒毛促性腺激素或其他孕期激素是否有抵抗艾滋病和癌症的效果。人体绒毛促性腺激素只有在怀孕期间会大量分泌。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研究者称,“临床级”的人体绒毛促性腺激素,即从孕妇尿液中天然获得的或只经过部分加工处理的人体绒毛促性腺激素可以缩小与艾滋病相关的肿瘤,但是他们后来又修改了自己的结论,认为起到抵抗卡波济氏肉瘤作用的并非人体绒毛促性腺激素本身。 新研究的主要参与人员说:“真正起作用的物质非常难以确定。”他带领团队经过12年以上的时间才得到最终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