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别早、中、晚期乳腺癌
怎样区别早、中、晚期乳腺癌
一、乳腺癌早期临床表现:乳癌最早的表现是患乳出现单发的无痛性并呈进行性生长的小肿块,肿块位于外上象限最多见,其次是乳头乳晕区和内上象限,因多无自觉症状,肿块常是病人在无意中(如洗澡更衣)发现的。少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刺激和乳头溢液。
二、乳腺癌中期临床表现:肿块的生长速度较快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的改变,可出现一系列体征,如: 肿瘤表面皮肤凹陷;邻近乳头的癌肿可将乳头牵向癌肿方向;乳头内陷等癌肿较大者可使整个乳房组织收缩肿块明显凸出癌肿继续增长形成所谓“桔皮样”改变这些都是乳腺癌的重要体征
三、乳腺癌晚期临床表现:乳癌发展至晚期表面皮肤受侵犯可出现皮肤硬结甚者皮肤破溃形成溃疡癌肿向深层侵犯可侵入胸筋膜胸肌致使肿块固定于胸壁而不易推动 乳癌的远处转移至肺时可出现胸痛气促胸水等;椎骨转移时出现患处剧痛甚至截瘫;肝转移时可出现黄疸肝肿大等乳癌的淋巴转移多表现为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初为散在无痛质硬数目较少可被推动;以后肿大的淋巴结数目增多互相粘连成团与皮肤或腋窝深部组织粘连而固定少数病人可出现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乳腺癌的八大预警症状
1、雌激素水平反常。生育期、更年期是女性乳腺癌的高发期间,运用雌激素代替医治超越10年以上妇女应亲近监测乳腺改变。
2、溃烂。乳头、乳晕区皮肤糜烂或溃疡,常为湿疹样癌的表现。
3、胸部概括的改动。正常乳腺具有完好的弧形概括,若此种弧形呈现任何残缺或反常,如肌肤某处拱起或洼陷,可能是早乳腺癌的体现。
4、乳头改动。乳头主要有两方面的改动,一是乳头回缩,加深,固定不动,或许略有举高;二是乳头溢液,可溢出纯血性、浆液血性、乳样或水样液。
5、疼痛感。多数患者开端并无疼痛感觉,只要少量患者有不相同程度的部分疼痛,主要是有隐痛,钝痛、牵拉痛或针刺样痛,多为阵发性,只要在晚期才呈现持续性疼痛。
6、皮肤卫星结节。乳腺癌发展至晚期时,进入淋巴管内的癌细胞会沿着皮下淋巴管向四周扩散,因而可在主癌灶周围皮内独自形成多个分散的转移结节,多呈色红,临床称其“卫星灶”。
7、炎症样改变。如属于炎性乳腺癌,则皮下淋巴管中的癌栓会造成皮肤水肿,会使患病乳房皮肤大片发红,酷似炎症,但无全身反应如发热、疼痛等。
8、菜花征。乳腺癌晚期,肿瘤侵犯皮肤,可呈现红色或暗红色样变;当肿瘤继续增大,癌灶处可溃烂呈菜花样改变,常伴有创面渗血甚至坏死感染,溃疡处常有恶臭,称为“菜花征”。
乳腺癌早发现早治愈
一.乳腺癌的筛查时间提前到25岁 在门诊中很多医生都曾接触过20多岁就患乳腺肿瘤的患者,所以建议乳腺普查年龄应提前,即25岁开始每3年进行1次乳腺专科检查;35岁以上每年进行1次乳腺检查。其中,有肿瘤家族史或者有癌前病变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该改为每半年检查1次。因为早期筛查可使年轻女性确诊乳腺癌的年龄提前2年.,目前,乳腺癌筛查主要有B超和钼靶检查。
二.乳腺癌按年龄选择检查方法 乳腺自检的方法只能作为辅助诊断,而且要以医生检查为主。年轻女性由于乳腺腺体致密,钼靶拍片容易漏诊,可能诱发乳腺癌,所以推荐35岁以下采用B超辅助检查。 35岁以上的女性应进行1次乳腺钼靶检查;40岁以上每年进出1次钼靶检查。
三.早期自我发现
1.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常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80%以上为患者自己偶然发现,只有一小部分是查体时被医生发现。 部位 肿块绝大多数位于乳房外上象限,其次为内上象限、上方及中央区,其他部位较少。 肿块形态、表面及边界 肿块形状多样,-般为不规则形,亦可见圆形、卵圆形等。肥胖者或肿块位于乳房后方部位较深者,肿块常呈扁片状或局限性腺体增厚,表面不光滑或呈颗粒感,边界不清楚。但应注意的是,肿块越小,上述特征越不明显、此外,有些特殊型癌,因浸润较轻,即使较大的肿块,也可表现为边界较清楚及活动度较好等。 肿块质地 其质地并不完全相同,大多为实性,较硬,甚至为石样硬。但富含细胞的髓样癌及小叶癌常较软,粘液癌质地韧,囊性乳头状癌则呈囊状有波动感。少数发生在脂肪型乳房(多见于老年)的小型癌,因被脂肪包绕,触诊时给人以表面柔软的感觉。 活动度 与良性肿块相比,其活动度较差。
2 乳头溢液 乳腺癌的乳头溢液发生率较低。但乳腺癌以乳头溢液为唯一症状者少见,多数伴有乳腺肿块。管内乳头状瘤恶变、乳头湿疹样癌亦可伴有乳头溢液。乳腺癌的溢液多见于单侧乳房的单个乳管口,溢液可自行溢出,亦可挤压而被动溢出,其性质多见于血性、浆液血性或水样溢液。
3 乳头和乳晕改变 癌灶侵及乳头或乳晕改变时,乳腺的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肿瘤侵犯而挛缩,牵拉乳头,使乳头偏向肿瘤--侧,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直至乳头完全回缩人乳晕下。
4 局部皮肤改变 根据乳腺癌病期的早晚可出现不同的皮肤改变。一些部位浅在的早期癌即可侵犯乳房悬韧带使其挛缩,或肿瘤与皮肤粘连使皮肤外观凹陷,癌细胞堵塞皮下淋巴管,可出现皮肤水肿。呈"橘皮样变"。肿瘤侵入皮内淋巴管,可在肿瘤周围形成小癌灶,称为卫星结节,如多数小结节成片分布,则形"铠甲样变"。晚期癌患者皮肤可出现完全固定甚至破溃,呈菜花样改变,经久不愈。炎性乳癌时局部皮肤呈炎症样表现,颜色由淡红到深红,开始时比较局限,不久即扩大到大部分乳腺皮肤,同时伴有皮肤水肿,触之感皮肤增厚、粗糙、皮温增高,酷似妊娠哺乳期乳腺炎,临床应注意鉴别。
5 乳房轮廓改变 由于肿瘤浸润,可使乳腺弧度发生变化,出现轻微外凸或凹陷。亦可见乳房抬高,令两侧乳头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6 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 乳房肿块,同时触及的腋窝及锁骨上窝淋巴结较大,质地较硬,活动性较差,或相互融合,则说明转移的可能性大。值得注意的是,隐性乳腺癌往往以腋下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而乳房内原发病灶很小,临床难以扪及。
雌激素高的病因有哪些
1、女性体内雌激素的增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饮食、生活方式等的改变。据统计,月经来得过早或绝经过晚的女性都是乳腺癌的高发人群。现在很多小女孩都吃一些含有激素的食品或保健品,促使青春期来得过早,乳房就会过早地接受雌激素的刺激。
2、成年女性出于保持青春活力等需要,经常吃一些激素类的保健品,促使体内雌激素过高,虽然对保持青春有一定作用,使绝经期推后,但过高的雌激素也会增大患乳腺癌的几率。另外据研究发现,肥胖也可能是乳腺癌高发的一个因素,肥胖易导致内分泌不平衡,雌激素偏高,增加乳腺癌患病几率。
3、现代女性生活工作压力日渐增大,压力大导致情绪低落、郁闷、愤怒、烦躁、恐惧、焦虑等,随之就会对饮食、睡眠、免疫力等产生很大影响,再加上周围环境中存在的一些有毒物质或污染,都有可能造成雌激素偏高。
早期乳腺癌
1、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虽然在乳房部尚未能够触摸到明确的肿块,但常有局部不适感,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有时会感到一侧乳房轻度疼痛不适,或一侧肩背部发沉、酸胀不适,甚至牵及该侧的上臂。
2、早期乳房内可触及蚕豆大小的肿块,较硬,可活动。一般无明显疼痛,少数有阵发性隐痛、钝痛或刺痛。
3、乳腺外形改变:可见肿块处皮肤隆起,有的局部皮肤呈橘皮状,甚至水肿、变色、湿疹样改变等。
4、乳头近中央伴有乳头回缩。乳房皮肤有轻度的凹陷(医学上叫做“酒窝症”),乳头糜烂、乳头不对称,或乳房的皮肤有增厚变粗、毛孔增大现象(医学上叫做“橘皮症”)。
5、乳头溢液:对溢液呈血性、浆液血性时应特别注意作进一步检查。
6、区域淋巴结肿大,以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最多见。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者已属晚期。
乳腺癌究竟有多可怕
可怕点之一:乳腺癌的病因还没有完全明确。虽然病因并没有完全明确,但可怕的是多方面的因素都直接影响到乳腺癌的发病率。生育年龄晚、生育胎数减少、丁克族的不育、初潮早、乳腺癌家族史、口服避孕药、放射线暴露、辐射等因素都已经被确认与乳腺癌有关。而流产、性生活过早、工作忙、精神压抑、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补品、含激素化妆品等因素已成为近年来乳腺癌在年轻女性中高发的主要原因。
可怕点之二:乳腺癌患病人群年龄的年轻化。之前乳腺癌的发病年龄多数为50岁左右,也就是更年期前后的女性,但如今乳腺癌发病日趋低龄化,现在中国女性乳腺癌平均发病年龄在35岁左右。
可怕点之三:乳腺癌患者增长速度过快。乳腺癌对女性的健康危害是最大的,已经被列为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20万名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且每年发病率以5%~20%的速度上升,国内每年有10万新发病例。
可怕点之四:治疗不当极易扩散。乳腺癌细胞的倍增时间平均为90天,在临床能发现肿块前,肿瘤的隐匿阶段平
乳腺癌都有哪些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一家族遗传因素乳腺癌家族史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家族集聚性的乳腺癌可分为两种形成机制,一种是由于多种基因的改变而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另一种则是由于某一单一基因突变而发生的遗传性乳腺癌。危险因素二生殖因素妇女的乳腺在青春期受卵巢激素的作用发育成熟,而乳腺细胞受每月体内激素水平的周期性变化以及妊娠期体内激素水平的升高而发生生理性的增生改变。这种细胞增殖分裂的形式于妇女绝经时终止。①初潮年龄早:初潮年龄小的妇女患乳腺癌的机率大。②停经年龄晚:停经每推迟一年则患乳腺癌的机率增加3%。③月经周期:20~39 岁期间月经周期短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大。④第一胎足月妊娠年龄:第一次足月妊娠年龄越早,乳腺组织受内外环境因素影响而导致突变的机率越小。⑤产次:高产次的妇女患乳腺癌的机率小,即乳腺癌的发病率随产次的增加而降低。⑥哺乳史:长时间母乳喂养可以减少的乳腺癌的危险性。危险因素三营养饮食因素①脂肪与高热量饮食:肥胖者易导致乳腺癌,以60 岁左右的妇女为甚;少年时期高热量饮食使生长发育加速以及月经提前,从而导致经期延长及中年以后体重的增加都最终会增加发生乳腺癌的风险。②酒精:每天饮酒3 次以上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度增加50%~70%,这可能与饮酒者体内雌激素水平上升有关。③纤维素:纤维素对乳腺癌和大肠癌发生都有抑制作用,每日摄入膳食中的纤维素增加到20g,乳腺癌的危险性将降低15%。④微量的营养素:维生素A 类物质对乳腺细胞有保护作用,而黄豆蛋白有明显的抑制乳腺癌发生的作用。危险因素四性激素绝经后妇女中患乳腺癌者较健康女性体内总雌激素水平平均高15%~24%。补充外源性雌激素会增加患乳腺癌的机会;绝经后妇女体内雄激素水平与乳腺癌危险性呈正相关性;高水平的催乳素会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早期乳腺癌要化疗吗 早期乳腺癌化疗好吗
对于早期乳腺癌的患者来说,手术治疗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是否需要化疗是很多患者开始犹豫的问题,因为化疗确实会对身体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使之产生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是如果不化疗,那么癌细胞可能通过血液循环造成淋巴转移,使得复发几率非常高。因此是否需要化疗,一定要在医生的建议下慎重选择。
乳腺癌的早期信号有哪些
乳头改动。乳头主要有两方面的改动,一是乳头回缩,加深,固定不动,或许略有举高;二是乳头溢液,可溢出纯血性、浆液血性、乳样或水样液。
胸部概括的改动。正常乳腺具有完好的弧形概括,若此种弧形呈现任何残缺或反常,如肌肤某处拱起或洼陷,可能是早乳腺癌的体现。
肿块。关于成年妇女来说,一旦发现乳腺中有能触及得到的任何肿块,有必要予以注重,以扫除癌的可能性。
乳腺癌的成长速度通常较慢,但又有快有慢,在妊娠期或哺乳期成长就较敏捷。肿块也有大有小,愈小则搬运的时机也愈少,而治好的时机则越多。所以,女同胞们在查看胸部时有必要细心,以防遗失。肿块的形状多呈不规则而偏于圆形或长圆形,与正常安排分界不清,质硬。前期乳腺癌的肿块,用手指能够自在推进,但若是它已侵略到胸大肌或胸壁时,则推进要受到限制。
雌激素过高的原因
雌激素过高的原因包括卵巢因素、下丘脑和垂体因素、非特异性增多、饮食因素、肥胖因素以及精神因素等。具体雌激素过高的原因有:
1、卵巢因素:女性卵巢功能亢进,导致雌激素分泌量增加,比如会引发卵巢肿瘤现象,
2、下丘脑和垂体因素:下丘脑垂体功能亢进,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卵巢分泌雌激素的增加,轻易引发腺垂体肿瘤、脑组织增生等现象,是与雌激素过低症状完全不一样的症状。
3、非特异性增多:非特异性增多发生甲亢或肝硬化现象,性激素结合蛋白的增多,都会导致雌激素总量的增加,服用过多雌激素的保健品,也会引发雌激素过高现象。
4、饮食因素:女性体内雌激素的增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饮食、生活方式等的改变。据统计,月经来得过早或绝经过晚的女性都是乳腺癌的高发人群。现在很多小女孩都吃一些含有激素的食品或保健品,促使青春期来得过早,乳房就会过早地接受雌激素的刺激。
5、肥胖因素:据研究发现,肥胖也可能是乳腺癌高发的一个因素,肥胖易导致内分泌不平衡,雌激素偏高,增加乳腺癌患病几率。
6、精神因素:现代女性生活工作压力日渐增大,压力大导致情绪低落、郁闷、愤怒、烦躁、恐惧、焦虑等,随之就会对饮食、睡眠、免疫力等产生很大影响,再加上周围环境中存在的一些有毒物质或污染,都有可能造成雌激素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