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鼓膜穿孔怎么治疗 实际有用的治疗方法
中耳炎鼓膜穿孔怎么治疗 实际有用的治疗方法
鼓膜穿孔手术治疗中耳炎鼓膜穿孔的患者可以通过鼓膜修补的手术方式治疗,其目的是为了封闭穿孔、防止外来感染的机会,使流脓、疼痛得到控制,挺高生活质量,例如:正常有用、洗澡、洗头等。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患者的听力。
针刺疗法取穴:翳风穴、外关穴、中渚穴
针法:进针用泻法,留针10分钟,隔日一次。
疗效:针刺4次,鼓膜能够得到很好的修复,听力逐渐恢复正常。
激光疗法将氦-氖激光光导纤维外端,佩戴消毒耳镜片指甲放入耳内进行照射,每日1次,每次10分钟。14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周。
疗效:大概治疗1-4个疗程,对于鼓膜穿孔有一定的疗效。
中耳炎不治疗有什么危害
1、中耳炎反反复复发作会使鼓膜穿孔增大、中耳粘连硬化,使听力下降。假设疗不当的话,还可能会引起内耳神经功能下降,在无形之中给医治难度加大。
2、中耳反反复复发作还可能会导致骨疡型或者是胆脂瘤型中耳炎,骨头受侵蚀的时候有可能导致面神经瘫、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外并发症的出现,甚至有的时候会有生命危险。
3、中耳炎还会感染临近的器官和组织,进而造成更多的并发症的出现,比方说像是咽喉炎,鼓膜穿孔,还会影响大脑的健康,威胁人的生命。
鼓膜穿孔的危害性都有哪些呢
专家说:鼓膜穿孔中较小的穿孔基本不用治疗就可以自动愈合,但如果是穿孔较大,会使声音的有效振动面积减小,引发听力问题,同时由于失去了鼓膜的屏障保护作用,不少的细菌、病毒、污水、真菌等有害物质就会长驱直入,爆发很多难以想象的健康危害。
发生鼓膜穿孔后,听力从正常到中度耳聋,自觉有阻塞感,甚至耳痛,数小时后由于渗出液产生,耳痛症状减轻,常伴有耳鸣。初起时仅见鼓膜单纯性充血,随着鼓膜内陷,出现点状出血,引起感觉神经性耳聋。
鼓膜穿孔使得中耳与外界相通,在游泳、洗头或挖耳时细菌容易进入引发中耳炎。反复中耳炎会使鼓膜穿孔增大、中耳粘连硬化,使听力进一步下降,甚至发生永久性的耳聋。而中耳反复发炎可导致骨疡型或胆脂瘤型中耳炎,骨头受侵蚀时有可能导致面神经瘫、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外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鼓膜穿孔一定要及时的就医检查治疗。
老年人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不同类型的中耳炎特点不同,非化脓性中耳炎如卡他性中耳炎可以有听力下降、堵闷感,自听过强等症状,化脓性中耳炎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可以有耳痛、听力下降、外耳道流脓等症状,慢性中耳炎分为慢性单纯性中耳炎、慢性骨疡性中耳炎和慢性胆脂瘤性中耳炎,都有长期外耳道流脓症状,听力下降症状,骨疡性和胆脂瘤性中耳炎脓液有臭味,可以引起脑脓肿。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一般是由于鼻粘膜水肿、充血导致的咽鼓管不通畅,而使中耳气压失衡(鼓室负压)所致。应该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呋麻液滴鼻,必要时行咽鼓管吹张,早期一般不难治愈。后期有时候可行鼓膜穿刺术(抽液)或者鼓膜置管术。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未穿孔者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耳内疼痛严重的使用酚甘油滴耳,伴有急性鼻炎的使用呋麻液滴鼻;鼓膜穿孔者则不能使用酚甘油滴耳,应该使用过氧化氢清洗外耳道和中耳,清洗干净后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滴耳,配合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一般不难治愈,穿孔的鼓膜也可以愈合。
慢性中耳炎分为慢性单纯性中耳炎、慢性骨疡型中耳炎和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慢性单纯性中耳炎的治疗要使用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外耳道和中耳,将外耳道和中耳的脓性分泌物清洗干净后,吸干或擦干,再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滴耳,配合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一般可以控制急性炎症,炎症控制后中耳内粘膜恢复正常,无分泌物,这时叫“干耳”,干耳后如果咽鼓管功能正常可行鼓膜修补术,以便达到治愈的目的;慢性骨疡型中耳炎和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治疗则必须行手术治疗才能彻底治愈
我们应该根据以上介绍的老年人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挑选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快的恢复自身的身体健康,同时日常也一定要多进行听力方面的检查,一旦发现了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耳炎鼓膜穿孔怎么治疗 药膜疗法
配方:板蓝根50g、青黛30g、冰片6g、薄荷冰1.2g
用法:先将板蓝根水煎两次,去渣取液,浓缩成50ml,加余药剂蜂蜜适量制成药膜,煎成圆片,贴敷穿孔处,5天后再贴。
功效:此方有清热解毒的疗效,对于治疗中耳炎鼓膜穿孔有一定的作用。
中耳炎的治疗应该避免哪些误区
1误区一
治疗中耳炎,只要吃抗生素就可以了.专家观点:抗生素仅是中耳炎的治疗方法之一。专家分析:这种观点比较片面,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很多,并非吃吃抗生素那么简单。比如,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主要针对病因(如鼻炎、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等)进行治疗,可选用滴鼻剂、中成药、抗生素等药物;急性中耳炎患者除用抗生素外,有耳痛的患者还需要用滴耳剂;慢性中耳乳突炎反复发作者、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应尽早手术。
2误区二
中耳炎屡治屡发,无法根治.专家观点:部分中耳炎可被根治。专家分析:中耳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是药物治疗不能彻底清除炎性病灶,鼓膜未修复导致中耳鼓室进水、继发炎症。随着耳科显微技术的发展,部分中耳炎,如慢性中耳乳突炎和胆脂瘤型中耳炎,可通过手术达到根治的目的。
3误区三
预防中耳炎,只要耳道防水就可以了.专家观点:预防耳道进水仅对鼓膜穿孔者有效。专家分析:预防耳道进水仅对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者有一定效果,对其他类型的中耳炎效果甚微。比如,分泌性中耳炎和急性细菌性中耳炎,由于其发生与连通鼻子和耳朵的结构——咽鼓管的阻塞有关,故一切易导致咽鼓管阻塞的疾病均需防治,如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腔肿瘤、儿童增殖体肥大等。另外,感冒鼻塞时尽量不要频繁、用力回吸鼻涕,气压急剧变化(如飞机下降时)时向耳内鼓气、嚼口香糖等,对预防中耳炎的发生也有帮助。
耳膜穿孔之后还能听见吗
1、鼓膜穿孔使中耳与外界相通,在游泳、洗头或挖耳时细菌容易进入引发中耳炎。如使用不当,还可引起内耳神经功能下降,更难医治。更为严重的是,中耳反复发炎可导致骨疡型或胆脂瘤型中耳炎,骨头受侵蚀时有可能导致面神经瘫、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外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
2、中耳的保护作用受到了损害,鼓膜是中耳的一侧门户,由它把外耳与中耳隔开,保护着中耳腔。穿孔后外界的细菌、污水、异物可经穿孔进行中耳引起感染流脓。
3、穿孔使听力下降:声音首先振动鼓膜,然后经中耳听骨链传到耳蜗,进而引起神经反射形成听力,鼓膜穿孔后,鼓膜有效振动面积减少,外界声波的能量传入内耳减弱,出现听力下降。
4、鼓膜穿孔中较小的穿孔基本不用治疗就可以自动愈合,但如果是穿孔较大,会使声音的有效振动面积减小,引发听力问题,同时由于失去了鼓膜的屏障保护作用,很多的细菌、病毒、污水、真菌等有害物质就会长驱直入,爆发很多难以想象的健康危害。
耳膜穿孔疼痛该怎么办
远离鼓膜穿孔危害,早诊早治是关键:
穿孔使听力下降:声音首先振动鼓膜,然后经中耳听骨链传到耳蜗,进而引起神经反射形成听力,鼓膜穿孔后,鼓膜有效振动面积减少,外界声波的能量传入内耳减弱,出现听力下降。
鼓膜穿孔怎么办 中耳炎鼓膜穿孔危害大,治疗不及时会对听力造成严重的影响。济南耳鼻喉眼科医院作为山东专业治疗耳病的专科耳鼻喉医院,率先采用耳内窥镜精细检查耳部病变,其中保障手术安全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利用耳显微技术,定位耳部深处、隐蔽处的病变,可有效降低治疗的难度风险,提高治疗精确率。在耳内窥镜及耳显微镜的导引下,通过进行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鼓室置管术等手术可以达到有效治疗鼓膜穿孔的目的。
鼓膜穿孔的病人应到医院耳鼻喉专科检查鼓膜穿孔的部位、范围、病因。必要时须做电测听及双耳乳突照片等检查。如果有骨疡型、胆脂瘤型中耳炎,须尽早做手术清除病灶,防止并发症;如果中耳仅为单纯性炎症,则须及时合理治疗,使之尽快干水。对鼓膜穿孔又无流脓的病人,经医生检查,看能否施行鼓膜修补术。如能修补好鼓膜,是最好不过的,它不仅可提高听力,还可重新建立一道屏障,防止中耳炎反复发作及避免长期使用滴耳药引起耳毒性损害。
1.药物治疗:一般药物疗法主要是通过抗菌、排脓、消肿以达到缩小穿孔的目的,但是单纯的药物治疗很难实现穿孔的愈合,极易复发。
2.传统手术治疗,需要在耳内或耳后开刀,取自体组织植入鼓膜位置,患者用此疗法治疗极易术后出血,还容易产生后遗症。
3.如果是因为外伤所致穿孔且无感染,可用消毒干棉球塞耳道,应用抗菌素预防感染,局部不用滴耳药;
4.如有中耳炎症流脓,应予抗炎治疗,急性阶段要全身应用抗菌素,局部用氯霉素滴耳液或氧氟沙星滴耳液作耳浴。
5.如果有胆脂瘤形成,则需要尽早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