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木姜子有什么好处 行气止痛

木姜子有什么好处 行气止痛

木姜子辛热,入胃、大肠二经,辛以行散,热能驱寒,擅于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可治畏寒冷痛、心腹卒痛。还可治牙齿浮热作痛,因为木姜子属于纯阳之物,散少阴沉寒,除上攻浮热,温通经脉,故治牙痛。

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行气止痛

莱菔子有行气止痛的作用,头风痛的人群用生莱菔子取汁滴鼻可止痛;偏头疼人群用莱菔子和生姜取药汁,入少许麝香,滴入鼻中,即可止痛;将莱菔子研磨成粉,以人乳调和,点入鼻中,有助于缓解牙疼。

关于木姜子的用途和知识

木姜子 即 山鸡椒 。

山鸡椒

山鸡椒其它中文名:木香子,木姜子,山苍子,青皮树,山苍树、过山香,山胡椒,野胡椒,大筑子皮,澄茄子,沙海藤。分布在我国除高海拔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以南部地区为常见;生于向阳丘陵和山地的灌丛或疏林中,适合生于海拔100—2900米,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较强,但在土壤酸度为5—6度的地区生长较为旺盛,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西南直至西藏均有分布。东南亚及南亚各国也产。根叶及果实等均可入药,有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的功效。

目录 :1形态特征

2地理分布

3主要价值

▪ 使用价值

▪ 药用价值

▪食用价值

4生长习性

5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造林技术

▪田间管理

▪病虫防治

1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10米;幼树树皮黄绿

山鸡椒

色,光滑,老树树皮灰褐色。小枝细长,绿色,无毛,枝、叶具芳香味。顶芽圆锥形,外面具柔毛。叶互生,披针形或长圆形,长4-11厘米,宽1.1-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纸质,上面深绿色,下面粉绿色,两面均无毛,羽状脉,侧脉每边6-10条,纤细,中脉、侧脉在两面均突起;叶柄长6-20毫米,纤细,无毛。伞形花序单生或簇生,总梗细长,长6-10毫米;苞片边缘有睫毛;每一花序有花4-6朵,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花被裂片6,宽卵形;能育雄蕊9,花丝中下部有毛,第3轮基部的腺体具短柄;退化雌蕊无毛;雌花中退化雄蕊中下部具柔毛;子房卵形,花柱短,柱头头状。果近球形,直径约5毫米,无毛,幼时绿色,成熟时黑色,果梗长2-4毫米,先端稍增粗。花期2-3月,果期7-8月。

植物形态

2 地理分布

产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

3 主要价值编辑

木材材质中等,耐湿不蛀,但易劈裂,可供普通家具和建筑等用。花、叶和果皮主要提制柠檬醛的原料,供医药制品和配制香精等用。核仁含油率61.8%,油供工业上用。根、茎、叶和果实均可入药,有祛风散寒、消肿止痛之效。果实入药,上海、四川、昆明等地中药业称之为“毕澄茄”(一般生药学上所记载的“毕澄茄”是属胡椒科的植物,学名为Piper cubeba Linn.)。近年来应用“毕澄茄”治疗血吸虫病,效果良好。台湾太耶鲁族群众利用果实有刺激性以代食盐。江西兴国群众反映,山苍树与油茶树混植,可防治油茶树的煤黑病(烟煤病)。

使用价值

山鸡椒

植物木材材质中等,耐湿不蛀,但易劈裂,可供普通家具和建筑等用。花、叶和果皮主要提制柠檬醛的原料,供医药制品和配制香精等用。核仁含油率61.8%,油供工业上用。[1]

台湾太耶鲁族群众利用果实有刺激性以代食盐。江西兴国群众反映,山苍树与油茶树混植,可防治油茶树的煤黑病(烟煤病)。

药用价值

山鸡椒

根、茎、叶和果实均可入药,有祛风散寒、消肿止痛之效。果实入药,上海、四川、昆明等地中药业称之为“毕澄茄”(一般生药学上所记载的“毕澄茄”是属胡椒科的植物,学名为Piper cubeba Linn.)。应用“毕澄茄”治疗血吸虫病,效果良好。

药理作用

1、平喘作用

离体气管平滑肌试验表明,山苍子油(毛叶木姜子果实提取的挥发油)10μl/ml能松弛豚鼠正常气管平滑肌及乙酰胆碱或组胺致痉的气管平滑肌。预先加入挥发油可阻断乙酰胆碱及组胺引起的收缩。用含1μl/ml挥发油的Locke液灌流,第3分钟开始就能增加正常豚鼠离体肺灌流量,给豚鼠灌胃300μl/kg,腹腔注射170μl/kg,对5%乙酰胆碱喷雾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豚鼠过敏性休克和豚鼠离体回肠过敏性收缩试验等,其挥发油均呈明显抗过敏作用,同时对慢反应物质所致豚鼠肠段收缩变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表明其平喘作用除扩张支气管,还与抗过敏介质的形成和释放有关。

2、

山鸡椒

抗心律失常

作用给小鼠灌胃毛叶木姜子油0.3ml/kg,连续3d,能明显降低氯仿引起的心室颤动的发生率,变能对抗氯化钡引起的心律失常,对氯化钡所致大鼠的双向性心动过速的心律失常迅速恢复为正常窦性心律,对乌头碱引起心律失常的剂量及致死量有所提高,但统计学不显着,对毒毛花苷G引起的心律失常无对抗作用。

3、抗真菌作用

0.005%-0.01%木姜子油能抑制试管内黄癣菌、断发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孢子菌等9种皮肤癣菌。0.033%-0.1%还能抑制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孢子丝菌及几种皮肤着色真菌(裴氏着色真菌、卡氏枝孢菌、茄病镰刀霉、粉绿木霉等)。唯对曲菌抑菌力较弱,直到浓度加大到1%,

山鸡椒

才能抑制黄曲霉和烟曲霉。除抑菌作用外,木姜子油尚有一定程度的杀菌作用。初步认为抑菌有效成分

附方

①治感寒腹痛:木姜子四至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②治水泻腹痛:木姜子研末,开水吞服一钱。[2]

③治发痧气痛:木姜子、青藤香、蜘蛛香各一钱。研末,酒吞服。[2]

④治消化不良,胸腹胀:木姜子焙干,研末,每次吞服三至五分。

山鸡椒

(②方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2]

⑤治关节痛:木姜子一两,雄黄五钱,鸡屎二两。捣烂,炒热,布包,揉擦痛处。(《湖南药物志》)[1]

⑥治疔疮:木姜子捣绒外敷。(《贵州民间药物》)

苦楝子的功效与作用 行气止痛

苦楝子中含有大量的苦楝子酮、苦楝子醇、苦楝子内酯等多种药理成分,使用后可以帮助缓解体内郁结之气,达到止痛的效果,所以苦楝子有行气止痛的功效,对腹部胀痛、疝痛等症都具有一定缓解的作用。

木姜子的附方

①治感寒腹痛:木姜子四至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水泻腹痛:木姜子研末,开水吞服一钱。

③治发痧气痛:木姜子、青藤香、蜘蛛香各一钱。研末,酒吞服。

④治消化不良,胸腹胀:木姜子焙干,研末,每次吞服三至五分。(②方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⑤治关节痛:木姜子一两,雄黄五钱,鸡屎二两。捣烂,炒热,布包,揉擦痛处。(《湖南药物志》)

⑥治疔疮:木姜子捣绒外敷。(《贵州民间药物》)

茉莉花的功效与作用 解郁散结

茉莉花所含的挥发油性物质,具有行气止痛,解郁散结的作用,可缓解胸腹胀痛,下痢里急后重等病状。

什么中药可以泡茶喝 木香泡茶行气止痛

木香性温,味苦,辛,有行气止痛,健脾止泻的作用。木香含挥发油,树脂,广木香碱,橘糖等成分。因为煎煮前后挥发油有所破坏,所以最适宜当茶剂饮服。由于木香气味芳香,行气止痛的效果颇佳,特别适宜于脘腹胀痛,食积不消的人饮用。

红豆薏米苦荞茶的功效 健胃消食

红豆薏米苦荞茶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服用后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帮助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而苦荞也有一股独特的香味,具有行气的作用,对于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的人群来说适量地喝一些具有行气止痛、健胃消食的作用。

外陵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外陵穴功效作用

功效:调理肠胃,行气活血,调经止痛。

作用机制:1.外陵穴属胃经,位于下腹部,内应肠腑,故可调理肠胃气机,具有行气止痛,利湿止泻之效,治疗各种肠胃疾患;2.阳明经多气多血,循经小腹,与胞脉之气血相通,内应胞宫,本穴又位于下腹部,故可行气活血,调经止痛,以治疗妇科疾患。

骨质增生偏方大全 桂圆丁香饮

桂圆肉50克,丁香10克,白糖2匙。将龙眼肉、丁香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大火煮沸5分钟,改小火煮30分钟,去丁香,分次饮服。桂圆肉,甘平质润,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能壮阳益气;丁香有行气止痛之功。本方可壮阳益气、行气止痛。

适用于骨质增生属阳虚型,症见关节疼痛伴畏寒怕冷者。

肋软骨炎患者的饮食调理

1、青果酒

青果50克,白酒500克。青果洗净,置瓶中,加入白酒,密封3周,分次饮用,每次10~15克。有行气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肋软骨炎,持续复发局部压痛,扪及增生组织者。青果有行气散寒止痛之效。

2、茯苓红枣粥

茯苓粉30克,红枣15枚,粳米150克。红枣洗净,加水煮至烂;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倒人红枣及汤,加入茯苓粉,再文火煮20分钟,加少许红糖,趁热服用。有活血消肿之功效。主治肋软骨炎局部肿胀疼痛显著者。

3、鲜香椿拌豆腐

鲜香椿100克,豆腐1块,精盐5克,香油5毫升。鲜香椿洗净开水烫一下,冷却后切成碎末,放在豆腐上,加入香油、盐后拌匀食用。有缓急止痛之功效。主治肋软骨炎疼痛急性发作,局部触痛,组织增厚者。鲜香椿味苦性平,消炎止痛。

4、海带茴香汤

海带15克,海藻15克,小茴香6克。海带、海藻、小茴香分别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煮开5分钟,去茴香,喝汤,连续服用10天。有清热止痛,软坚之功效。主治肋软骨炎,肋软骨处压痛、增生者。海带软坚化痰,利水泄热;海藻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5、金橘米酒

金橘1 000克,米酒500毫升。金橘洗净,置瓶中,加米酒,密封l周后,分次饮服。有健脾理气止痛之功效。主治肋软骨炎伴脾胃不和,胸肋压痛,胃纳差者。

6、佛手香薷饮

佛手50克,香薷50克,白糖3匙。将佛手、香薷分别洗净,切成片,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开3分钟,加白糖,分次饮服。有行气止痛之功效。主治肋软骨炎疼痛不愈数月,复发,局部增生者。佛手行气止痛,香薷化湿利水。

7、茄子根酒

茄子根100克,白酒500毫升。茄子根洗净,置瓶中,加白酒,密封3周,分次饮服。有清热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肋软骨炎疼痛剧烈,局部刺痛,咳嗽尤剧者。茄子根有清热消肿止痛作用。

8、橘皮米粥

橘皮30克,粳米50克。将橘皮洗净,晒干,碾为细末,粳米加清水500毫升,置锅中,急火煮开5分钟,加橘皮细末,文火煮30分钟,成粥,趁热食用。有行气止痛,健脾开胃之功效。主治肋软骨炎伴脾胃不和者。

相关推荐

止咳平喘的中药哪些

1、马兜铃 马兜铃为多年生的缠绕性草本植物,其根、茎、果实都称马兜铃,马兜铃清肺降、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的功效,其茎称天仙藤、祛湿、活血止痛的功效,其根称青木香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同时也强烈致癌物质成分,马兜铃酸可引发“马兜铃酸肾病”的发生。 2、苦杏仁 苦杏仁,别名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夏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主治功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杏仁分为甜杏仁及苦杏仁两种,苦杏仁毒,千万不要生吃哦。

合理饮食对治疗肋软骨炎很大帮助

1、青果酒:青果50克,白酒500克。青果洗净,置瓶中,加入白酒,密封3周,分次饮用,每次10~15克。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肋软骨炎,持续复发局部压痛,扪及增生组织者。青果散寒止痛之效。 2、茯苓红枣粥:茯苓粉30克,红枣15枚,粳米150克。红枣洗净,加水煮至烂。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倒人红枣及汤,加入茯苓粉,再文火煮20分钟,加少许红糖,趁热服用。活血消肿之功效。主治肋软骨炎局部肿胀疼痛显著者。 3、鲜香椿拌豆腐:鲜香椿100克,豆腐1块,精盐5克,香油5毫升。鲜香椿洗净开水烫一下,冷却后

慢性胃炎食疗偏方秘方 小茴香粥

食材:小茴香5g,梗米100g,红糖适量 用法:先将小茴香用盐在锅中炒至焦黄研成细末,然后将梗米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水熬成粥,撒入小茴香莫和红糖,再煮片刻即成。 功效:小茴香粥止痛,健脾开胃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疝,胃寒呕吐等疾病。

黄皮的功效与作用 利尿消肿

黄皮的果皮及果核皆可入药,果皮味苦,利尿和消肿的功效;果核止痛、健胃消肿的功效,主治胃痛、经痛和风湿骨痛。果皮可消风肿,去疳积;种子可治疝、蜈蚣咬伤和小儿头疮。

灵香草的营养价值 止痛

灵香草止痛的功效,可用于牙痛、咽喉肿痛、胸满腹胀等症。《开宝本草》:主恶疰,心腹痛满,下,和诸香作汤丸用之。

糖尿病泡脚药方 黄芪桂枝牛膝水泡脚

配方:生黄芪30克,桂枝50克,川牛膝40克,川芎15克。 做法:将四味药材放入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50°C热水倒入泡足器中,药液须浸至膝关节,每晚泡病足30分钟,20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此方止痛,活血通络之功效,适用于糖尿病足早期,下肢疼痛,感觉异常者使用。

骨裂吃什么助恢复 荔枝核粥

配方:荔枝核50克,粳米100克。 做法:荔枝核捣碎后,加水煎煮10分钟后,滤渣取汁;将汁液与粳米一并倒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熬粥即可。孕妇慎用。 功效:荔枝核止痛、散结功效。适用于骨裂,软组织损伤初期,局部肿胀明显或结块者。孕妇慎用。

外陵穴的作用哪些

外陵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天枢)1寸,距离前正中线2寸处。该穴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两点: 1.外陵穴属胃经,位于下腹部,内应肠腑,故可调理肠胃机,具止痛,利湿止泻之效,治疗各种肠胃疾患;2.阳明经多多血,循经小腹,与胞脉之血相通,内应胞宫,本穴又位于下腹部,故可活血,调经止痛,以治疗妇科疾患。

木姜子的形态

落叶小乔木,高3-10米;树皮灰白色。幼枝黄绿色,被柔毛,老枝黑褐色,无毛。顶芽圆锥形,鳞片无毛。 叶互生,常聚生于枝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4-15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膜质,幼叶下面具绢状柔毛,后脱落渐变无毛或沿中脉稀疏毛,羽状脉,侧脉每边5-7条,叶脉在两面均突起;叶柄纤细,长1-2厘米,初时柔毛,后脱落渐变无毛。 伞形花序腋生;总花梗长5-8毫米,无毛;每一花序雄花8-12朵,先叶开放;花梗长5-6毫米,被丝状柔毛;花被裂片6,黄色,倒卵形,长2.5毫米,外面稀疏

甘松的功效与作用 理止痛

甘松具散寒,缓急止痛之功,乃理止痛佳品,入脾、胃经,则善治脾胃虚寒之胃痛隐隐、喜食喜按及寒郁滞之胸闷不舒、胃脘胀痛等症。尤对恶卒中所致的心腹痛适宜,《本草汇言》讲:其治“心腹满者痛、散满下,皆取温香散之意。”故《开宝本草》曰:甘松“主恶,卒心腹痛满”。若配用驱风散寒药,则效果更妙,如《本草求真》载:“凡因恶卒中而心腹痛满,……不同白附子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