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包茎的种类
小儿包茎的种类
1、先天粘连型
阴茎头被包皮整个盖住,且包皮内层皮肤与龟头粘在一起,对生殖影响极大。主要是龟头无法与阴道直接接触,患者无法体验生殖快感,也就无法完成正常的生殖。这种情况很严重,应通过手术剥离开。
2、包皮嵌顿型
勉强可将包皮后翻,但包皮口较紧,当强行后翻时,使得狭窄的包皮口卡在龟头上,不能恢复,患者会出现撕心裂肺般的疼痛,阴茎头充血、水肿,甚至出现坏死,这就是常说的包皮嵌顿。
小儿包皮过长或包茎到底要不要割?
正确认识小儿包茎和包皮过长
小儿包皮过长与包茎是小儿外科中比较常见的小儿外生殖器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将来的生活质量。
包茎≠包皮过长
人们常常把“包茎”和“包皮过长”两者混为一谈。其实,这两者之间还是有明显的区别。包茎是指包皮外口狭小,使包皮不能上翻显露出全部阴茎头。包皮过长是指包皮遮盖于全部阴茎头与尿道外口,但包皮能向上翻转而露出阴茎头。孩子3~4岁以后,包皮仍遮盖于阴茎头与尿道外口,就称为包皮过长。
“生理性包茎”也会出问题
对大多数婴幼儿而言,从出生的“生理性包茎”到3~4岁,包皮能够自行上翻,是一个正常的生理发育过程。但是,少数宝宝的“生理性包茎”也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家长千万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医。
3岁之前是生理现象
男婴出生后,包皮不退下来,包住整个龟头是正常的现象。有人观察发现,3岁以前的小儿包皮可以完全上翻者仅为0.93%,而11~18岁的小儿,包皮完全上翻者达48.33%,阴茎头大部外露者占29.19%。也就是说,99%的男孩在3岁之前都是“包茎”。
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包皮会逐渐松开,多数小儿在3~4岁时由于阴茎生长,包皮会自行向上退缩,包皮外翻,显露龟头。所以,男孩3岁之前包皮完全覆盖龟头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我们把它称为“生理性包茎”,在临床上不具有任何的病理意义。
两个方面可以导致小儿包茎
专家指出导致小儿包茎的病因需从先天性和后天性两方面分析。先天性畸形是导致小儿包茎的病因,儿童时代每个人都呈包茎状态,龟头完全被包皮所覆盖。随着男孩成长,进入青春期,阴茎会出现勃起,在勃起时包皮就会向下拉平,龟头就会露出,包茎现象就会自动消失。但是有些患者成人后仍会出现包皮往往无法正常拉动,龟头被覆盖,无法露出的包茎现象,这就需要采取手术来治疗了。当男性的包皮和阴茎头出现炎症或者受到损伤后,可能导致包皮口出现狭窄,造成包茎,这是后天性小儿包茎的病因。
小儿包茎的种类
包茎的类型有很多种,常见的有:
1、先天粘连型:阴茎头被包皮整个盖住,且包皮内层皮肤与龟头粘在一起,对性生活影响极大。主要是龟头无法与阴道直接接触,患者无法体验性快感,也就无法完成正常的性生活。这种情况很严重,应通过手术剥离开。
2、包皮嵌顿型:勉强可将包皮后翻,但包皮口较紧,当强行后翻时,使得狭窄的包皮口卡在龟头上,不能恢复,患者会出现撕心裂肺般的疼痛,阴茎头充血、水肿,甚至出现坏死,这就是常说的包皮嵌顿。
3、半包型:日常龟头只露出1/2,龟头虽能保持干燥,但若包皮口过于狭窄,阴茎勃起时龟头充血胀大,不能穿过狭窄的包皮口,使包皮过度牵拉导致剧烈疼痛,即使穿过包皮口,但狭窄的包皮口被膨大的龟头胀得出现撕裂般的疼痛。
4、全包型:包皮将整个阴茎头盖住,但能后翻,露出龟头,包皮可复位,这种情况较常见,患者没明显柑橘,就会忽视治疗。全包型最容易导致龟头炎、尿道口炎,若炎症没及时治疗,向深部扩散以引发前列腺炎、输精管阻塞等,比半包型危害更大。
小儿包皮怎么护理
1、如果平时小儿包皮完全遮住阴茎头和尿道口,这种情况称为小儿包皮过长。可以用手轻易地翻开包皮,露出龟头,或者阴茎勃起的时候龟头会自然露出。不能露出龟头的称之为包茎。
2、婴幼儿期包茎很多属于生理状态,不需要人为将小儿包皮上翻清理包皮垢。由于一些部位包皮内衬还未与龟头分离,强行上翻包皮即可造成未分离部位撕脱样损伤。既可造成男孩经历极大的痛苦,还可造成创面,增加日后感染的危险。三周岁以后家长可以在医师指导下尝试轻柔扩张包皮口,但绝对不能暴力。
小儿包皮过长的表现
小儿包皮过长的表现
症状:包茎与包皮过长,会使包皮腺体的分泌物及污垢长期存留在包皮里,形成包皮垢,刺激包皮,发生包皮炎。
包皮充血水肿,阴茎头红肿疼痛,以致排尿困难。护理:包皮过长的男孩,要经常清洗,除去包皮垢。患包皮炎,感染消退后,可行包皮环切术。
小儿包茎或包皮过长是天生存在的,当小儿出生后开始正常代谢及分泌排泄时,包茎或包皮过长对排尿有一定影响。
特别是在包茎时,小儿排尿之际包皮会像气球般地鼓起,排尿后包皮腔内往往有少许遗留尿液,再加上积存的皮脂分泌物和上皮脱屑,将逐渐形成块状包皮垢,这是细菌繁殖生长的很好培养地。
长期存在的慢性刺激会使包皮腔内发生感染,形成包皮龟头炎,反复发作可使包皮腔粘连。有时还可以摸到包皮下的硬疙瘩。
由于包皮垢的存在和包皮与龟头的粘连,常造成排尿漩涡状,排尿不畅。局部还可出现红肿、分泌物多。
小儿包茎宜尽早治疗,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无粘连时,可用局部麻醉后的手术法治疗,人为扩张或充气扩张,将包皮口扩大。
二是在有粘连特别是粘连严重时采取包皮环切术。如果粘连,切除术后龟头外形会有凸凹不平现象和色素深浅不一的变化,影响外观。
因此,对于小儿包茎来说,为了不影响龟头的正常发育,可尽早进行包皮环切术。而包皮过长的患者则不必急于手术治疗,只要注意经常上翻和清洗即可,但要注意上翻清洗后应及时将包皮复位,以免形成包皮嵌顿。
包皮手术不大,但操作不慎也会对将来的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谨慎对待。
小儿包茎的最佳治疗时间
小儿包茎、包皮过长系先天存在的。当小儿出生后开始正常代谢及分泌排泄,而包茎或包皮过长对排尿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存在包茎时,小儿排尿之际包皮会像气球般地鼓起,排尿后包皮腔内往往有少许遗留尿液,加上积存的类脂质及上皮脱屑,将逐渐形成块状包皮垢,这是细菌繁殖的很好的培养基。长期存在的慢性刺激会使包皮发炎并形成包皮龟头炎,反复发作可致包皮腔粘连。
由于包皮垢的存在,尿常为旋窝状,缓慢细如发丝排出,随年龄增长往往造成排尿不畅。因此,小儿包茎切除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来说,包茎患者的包皮内板(即与冠状沟相连接的包皮部分)在3~1 5岁时常有炎性细胞浸润真皮浅层;在15~20岁时常有炎性细胞浸润真皮全层;20岁以后在出现炎症的同时可出现上皮细胞增生和乳头增加。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改变会越来越明显;而60岁以上的此类患者则表现为其包皮内板的上皮细胞增生活跃。
临床调查表明,20岁以前施行包皮环切术者的阴茎癌发病率与包皮正常者并无明显差异,再加上先天性包茎的包皮口在孩子出生后3~4年内由于不断受到牵拉会逐渐扩大,因此选择手术的时间不宜过早。由此可见,为了有效地治疗包茎,特别是为了预防阴茎癌的发生,小儿包茎手术应在病理改变未达到真皮全层、细胞结构未发生改变之前进行,即在孩子lO一14岁时进行。
小儿包皮过长和包茎的区别
小儿包皮过长和包茎的区别
小儿包茎的诊断需要和包皮过长进行区别。包茎是指包皮口狭小,包皮难以上翻者。判断是包茎还是包皮过长,可以通过自我检查进行确定,方法是:在阴茎部涂搽肥皂,使包皮内外润滑,左手固定阴茎,右手将包皮向后推并翻转,若能顺利将包皮上翻,为包皮过长;若包皮口太小不能上翻,即为包茎。包茎多数为先天性。有一部分是在包皮过长的基础上反复感染,造成粘连不能翻起所致。
小儿包皮过长和包茎的危害
包茎比起包皮过长来对人身体的危害要大得多。有些严重的包茎,包皮口窄如针孔,排尿时包皮鼓起如球,排尿不畅。由于包茎、尿道口狭窄,排尿时膀胱括约肌收缩,膀胱内压在克服尿道阻力之前或同时,也超过了膀胱毛氏鞘所能承受的压力,尿液沿输尿管返流,输尿管、肾盂扩张,引起上尿路细菌感染,疤痕形成,而导致继发性反流性肾脏病甚至肾功能损害。
小儿包皮怎么护理
1、如果平时小儿包皮完全遮住阴茎头和尿道口,这种情况称为小儿包皮过长。可以用手轻易地翻开包皮,露出龟头,或者阴茎勃起的时候龟头会自然露出。不能露出龟头的称之为包茎。
2、婴幼儿期包茎很多属于生理状态,不需要人为将小儿包皮上翻清理包皮垢。由于一些部位包皮内衬还未与龟头分离,强行上翻包皮即可造成未分离部位撕脱样损伤。既可造成男孩经历极大的痛苦,还可造成创面,增加日后感染的危险。三周岁以后家长可以在医师指导下尝试轻柔扩张包皮口,但绝对不能暴力。
3、学龄前儿童以及学龄期儿童,此时的包皮护理非常关键。特别有些明确的包茎患儿就需要采取手术环切。而有些包皮口尚有弹性、有扩张希望的,可以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包皮扩张术,也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4、如果小儿包皮下出现感染,首先在外用药物作用下控制感染,譬如硼酸粉溶液清洗等,待水肿消退后再行局部清理。由于感染期医师很难判断是否存在包茎,需要水肿消退后复查。
5、对于男孩的包皮,家长不要进行额外过多的清洗和护理。应根据孩子情况,在医生指导下接受必要的治疗。如果平日反复刺激包皮和阴茎,会引起孩子出现异样的感觉,增加孩子玩弄自己阴茎的不良习惯。
6、关于小儿包皮环切手术的几个须知
对于患有小儿包茎的儿童,3~4岁以后经治疗时若无明显改变,尤其经常红肿发炎者,建议行包皮环切手术,以免由于包皮反复感染、红肿,造成逆行感染,引起尿道或膀胱发炎。有些家长惧怕手术,希望能保守治疗。那么,对于患有包茎的孩子,包皮口尚有弹性、有扩张希望的,家长可以尝试在家进行清洗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