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携带者
肝炎携带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与乙肝患者的区别
感染乙肝病毒并非都需要治疗根据疾病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免疫清除期是抗病毒治疗最关键时期。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又称为免疫耐受期。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持续存在6个月以上,无肝病相关症状和体征,转氨酶基本正常。这一人群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载量很高,HBeAg阳性。此阶段不是抗病毒治疗的时机,但具有传染性,因此,有一些工种,如幼职、军人、餐饮业、野外作业,为限制性工种。但可以正常工作、生活,包括结婚生育等。免疫耐受期患者应每年随访1-2次。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又称为免疫清除期。处于这个时期的患者肝功能异常,ALT高于正常值的2倍,乙肝病毒载量很高,大于105拷贝/ml,这是抗病毒治疗的关键时期。经过正规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相当多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乙肝病毒载量明显下降,甚至达到检测不到的水平,实现了e抗原血清转换(e抗原转阴或产生了e抗体),ALT恢复正常。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又称表面抗原携带期。这类人群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载量正常,HBsAg阳性,HBeAg阴性或者e抗体(HBeAb)阳性。处于此期的患者基本没有传染性,但还存在病情反复的可能,故应该定期随访。
携带乙肝病毒怎么办 定期复查
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正常,没有肝炎发作的证据,暂时不需要治疗。然而,“暂时”真真不是永远,因为乙肝病毒是否会引起肝炎发作是动态变化的。而且,现在也没有办法预测哪些个体将来会发生肝炎,哪些个体永远不会发生肝炎。因此,只能定期检查,才能及早发现肝炎活动,从而及时开始抗病毒治疗。再者,同没有感染乙肝病毒的普通人相比,即使一生不出现肝炎发作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也有罹患肝癌的高风险。因此,定期监测肝癌的指标,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一般说来,对于暂时不需要治疗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应该每半年复查一次。每次复查项目应该包括:肝功能、HBV DNA、甲胎蛋白和肝胆脾超声。
肝癌的预防 积极预防阻断乙肝三部曲
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被称为“乙肝三部曲”,但只要乙肝患者提高自身健康意识,积极主动监视乙肝病情,肝癌是可以被预防的。
对于乙型肝炎携带者,建议进行常规肝癌筛查,每6-12个月定期就诊,掌握病情。对于高危群体也要积极参与进行乙肝五项检查,可快速准确地检测肝炎病毒标志物。
“癌”字三个口,肝癌与饮食的关系更为密切,一般发展为“肝炎--肝硬化--肝癌”。
如何区分病毒性肝炎和病毒携带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乙肝两个不同的阶段,两者的护理和治疗有极大的不同,认识和区分两者有重大的意义。
我国乙肝患者众多,绝大多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他们广泛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自身没有明显不适,往往是在偶然查体(入托、上学、招工、参军等等)时被发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呈阳性,如果不进行体检,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一生,也有可能在携带病毒多年后,突然发病,成为活动性的肝炎,甚至于肝硬化。
人体一旦感染乙肝病毒,后会产生多种结果,只有少部分表现为急性乙肝,出现明显的肝炎症状(乏力、食欲不振、尿黄、眼黄、皮肤黄染等等),但大部分感染者(80%~90%)并不出现症状,其中相当一部分机体免疫机制正常,凭借自身抵抗能力,逐渐清除乙肝病毒,这一过程基本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他们在日后偶然的抽血化验时发现乙肝病毒抗体系统呈阳性;还有一少部分人群感染乙肝病毒后,由于自身免疫系统不健全或不正常,没有办法彻底清除病毒,致使病毒遗留、扎根下来,尤其是幼小的感染者更是如此,他们以隐蔽的亚临床感染的形式存在,或呈慢性持续感染状态,多数长期携带病毒而无明显发病表现,这些人肝功检查正常,身体无明显不适,既往被称为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或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少数逐渐演变为显性慢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据世界卫生**(WHO)统计,全球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约2。8亿人,我国达1。3亿人。这种无症状或称之为健康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情况极为复杂,人数众多,影响较大,值得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一般认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形成主要与宿主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此外与年龄、性别、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分为两大部分:
一种是感染乙肝病毒早期即在潜伏期,其他症状和病毒学检查尚在阴性阶段,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临床无症状;或是感染乙肝病毒后,乙肝基本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只是部分病毒残留,血中可检出乙肝表面抗原,这种情况可称为"假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另一种情况是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真正的健康携带者为数较少,多数为隐蔽状态的亚临床型肝炎(身体无明显不适,但是肝脏内部的病变却在悄悄发生、发展)。真正的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性持续6个月以上。
2、无肝炎的临床症状、体征。
3、血清转氨酶正常。乙肝病毒复制指标(乙肝病毒e抗原、HBV-DNA、或DNAP活性)为阴性。
4、肝**病理检查基本正常或仅有轻度非特异性局灶性改变。
这种情况下才能确诊为健康携带者。在临床实际中,这种健康携带者极为少见,多数患者虽无明显不适,但是肝脏内部都有不同程度病变,据国内外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肝穿肝活体**检查报告表明,这些人中有27%左右肝细胞**完全正常,40%左右为非特异性炎症改变,5%左右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轻度肝炎),2%左右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中度或重度肝炎),0。7%左右为肝硬化。所以真正的处于健康状态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多见。
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不诊断为肝炎,也不按现症肝炎患者处理。但这些携带者仍是个传染源,尽管与慢性活动性肝炎相比传染性要小。一般说来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细胞内检出游离HBV-DNA,或血中检出乙肝病毒e抗原,HBV-DNA、DNAP活性增高时,为乙肝病毒增殖期,具有传染性,如果肝内无游离HBV-DNA,或只有与肝细胞DNA整合的HBV-DNA,血中末检出乙肝病毒e抗原、HBV-DNA、DNAP,则表明处于静止期,传染性很小或无传染性。
乙肝病毒携带者预后较慢性活动性肝炎要好。其转归与后果有以下几种:
1、痊愈,经过一段时期血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消失、自行转阴,有时甚至出现保护性抗体(抗-HBs)等。
2、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持续多年不变,甚至数十年。
3、转变成慢性显性乙肝,有急性发作的可能。
4、由于长期轻微的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而逐渐导致肝硬化,患者可在携带病毒多年后,突然出现肝硬化腹水或消化道出血等表现。
乙肝的症状有哪些
乙肝的症状,根据乙肝的临床分期不同而表现不同,如乙型肝炎携带者,临床没有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一个乙肝抗原的阳性,而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主要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腹胀,皮肤巩膜黄染等,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失代偿表现,如消化道出血、腹胀、蜘蛛痣等。
小三阳是不是肝炎
肝病专家指出,小三阳有两种状态,即携带者和小三阳病毒活跃期,小三阳携带者并不能算是肝炎,而小三阳病毒活跃期确实是肝炎。
临床上小三阳有两种状态,即小三阳病毒携带者和慢性肝炎小三阳,而携带者和肝炎是有区别的,其中肝炎就是患者感染了乙肝病毒且出现了肝炎的临床症状如肝损伤之类的现象,而携带者就是患者感染了乙肝病毒但是却没有任何的肝炎症状显示。而小三阳就是乙肝两对半中145阳性,即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可以是小三阳携带者,也可以是小三阳肝炎患者。
小三阳的慢性肝炎病情隐蔽,病变逐渐积累,可在“无症状”或“轻度肝炎”的过程中逐渐进展为晚期肝病, 发生肝硬化,当前住院的晚期肝病患者大多是小三阳。小三阳患者治疗一定要去大型专业医院,及时接受专科医生的专业治疗,这样才不会耽误病情。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加号 表面抗原阳性就一定是乙肝吗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只能说明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可能是乙肝患者,也有可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在乙肝五项检查中如果是只有单独乙肝病毒抗原阳性,并且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身体没有任何肝炎症状和体质者,我们称之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认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属于肝炎病人,可以照常工作和学习。
肝炎的危害有哪些
肝炎不仅对患者的身体甚至生命造成危害,而且对患者心理上的打击也是十分沉重的。无论是肝炎患者还是病毒携带者,在生活、社交、求职、升学等方面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由此改变一生的命运,这样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因此,无论是肝炎发病者还是病毒携带者,都应该积极、主动、彻底地治疗。
肝炎病毒可侵犯其他器官,如乙肝病毒标志亦可在肾,胰,骨髓,甲状腺找到。肝炎不仅对患者的身体甚至生命造成危害,而且对患者心理上的打击也是十分沉重的。无论是肝炎患者还是病毒携带者,在生活、社交、求职、升学等方面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肝炎携带者饮食
一、不宜吃太多高糖和高热量的食物:这是由于高糖会在肝内合成一些低密度的脂类物质,从而使得血液中的甘油三脂等脂类物质增多,而体人的甘油三酯一旦增高其会使血流速度减慢,血粘稠度增加,微血管中红细胞和血小板发生聚集和阻塞现象。此外,有些乙肝病毒携带者休息较多,体力活动少,高糖,高热量的饮食造成营养过剩,促使体内脂类物质增多而易发生高血脂与脂肪肝,从而加重肝炎病变,使之迁延不愈。
二、应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喝牛奶、多吃胡萝卜、金针菜、动物肝脏、青蒜、空心菜等;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豆芽、豌豆、花生、全麦、新鲜蔬菜、水果等等。此外,因为患肝病时胆汗分泌受到障碍,因此对维生素k的吸收有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应多供给菠菜,圆白菜,菜花,花生油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
三、应吃高蛋白食物:蛋白质是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物质基础;在患肝病的时候,由于肝脏内的细胞受到损害,机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等,需要蛋白质进行修复,并增强免疫功能,因此要求在保肝疗法中给予高蛋白饮食,若有血氨增高者,则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还应注意供给蛋氨酸,胆碱,卵磷脂等抗脂肪肝物质,故每天要适量进食含量丰富的动物蛋白和蛋氨酸的食物,如淡菜,鱿鱼,瘦肉,蛋,鱼,豆类及豆制品等。
乙肝病毒携带者饮食注意什么,除了以上的注意事项外,乙肝病毒携带者还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心态,生活中注意饮食保健习惯、坚持锻炼身体,这都有利于病情的恢复。不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定期检查,一般3-6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乙肝五项,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防止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生!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治疗,专家推荐了抗hbv三氧自体血回输技术,比起其它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技术更简便、高效、彻底,特别对隐匿性肝炎、耐药性肝炎和肝炎病毒携带状态具有非常好的疗效。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该技术的普及推广,有望取代干扰素和药物治疗,成为肝病治疗的首选方案。
哪些因素容易影响肝脏的健康
一.病毒
肝炎病毒是肝脏健康的首要大敌,在各种各样的肝炎中,以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最为常见和凶险。乙型肝炎病毒进入肝细胞后,会在肝细胞内持续复制,不断破坏肝细胞的结构,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成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有5%-10%和会转变为慢性乙型肝炎,其中大约15%会发展为肝硬化或者肝癌。我国是乙型肝炎大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占全球总数的1/3以上,据估计大约有1.2亿乙型肝炎携带者深受其害。
二.脂肪
脂肪肝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常见肝病,我国大中城市成人脂肪肝的平均患病率高达10%。正常情况下,肝脏本身只含有少量脂肪,约占肝脏的4%-7%,如果肝脏内脂肪含量过多,脂肪会在肝细胞内沉积,导致肝细胞变性,形成临床上称为的脂肪肝,倘若脂肪肝进一步发展恶化,就会演变为肝硬化,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脂肪肝的形成与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富贵病”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人的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富贵病”的患病率急剧上升,与之相关的脂肪肝发病率居高不下。
肝掌、蜘蛛痣出现在什么时候
蜘蛛痣是严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才会出现的。
一般携带者是不会有的,如果有那么你肯定是重型慢性乙型肝炎。
但是蜘蛛痣一般是出现在头颈部。胸部,手臂,手掌。没见过出现在脚上的。
所以脚上的肯定不是蜘蛛痣。
不管他大三阳小三阳,只要你肝功能正常,你就是乙型肝炎携带者。
不需要任何治疗。只要3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一直正常一直不管他。一旦肝功能不正常了,你就要抗病毒治疗了。
肝炎详细分类有几种
常见的五大类肝病当中,危害性最大最为广泛的是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我国是一个肝病大国,特别是乙肝(HBL)病毒在我国人群当中约有1.3%人口感染,对于肝病患者来说,对亲情、婚情、入学、就业、出国、社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甚至歧视,对生命无可避免地蒙上了悲哀的色彩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非常重要,对于这一群弱势群体来讲更为重要,他们对于治病、对于健康无所适从到处求医,什么新法从太空到地球应有尽有,到头来都是无奈和失落而告终,广泛地认同“乙肝无治论”。因为是这样,失去了治疗的信心,就是这句话好多患者丧失了治疗时机,但是,受害的都是患者,由于长期来不治疗,工作的繁忙,心理的压力,病毒不断地发展,延误了治疗时间,发展到肝硬化、肝腹水、肝癌。形势越来越严重,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近年来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害及肝硬化,肝癌等肝病是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最新统计病毒性肝炎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我国人群当中有14%以上人口感染。正因为这两种病毒性肝炎携带者在生活当中对亲情,爱情,入学,就业,出国,社交都爱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甚至歧视。正因为这样让患者病急乱投医,不但没得到最佳治疗效果,反而延误了治疗时间,至使病情加重,发展到肝纤维化,肝腹水,肝腹化和肝癌的发生。更有认同(乙肝无治论)之说,因为这句话让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失去治疗信心,使病毒在体内反复复制,产生病变。这也是转化肝纤维,肝硬化,肝癌的发病原因。至使每年死于肝硬化,肝癌的患者就是就有一百多万的悲剧发生。
病毒性肝炎有哪些传染源
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病毒 主要通过类便排出体外,唾液、胆汁及十指肠液亦有传染性。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病毒 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及各种体液中。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及体液中。丁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HB- sAg携带者是HDV的保毒宿主和主要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