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在年轻化要加强自我管理
高血压在年轻化要加强自我管理
一高血压年轻化的原因
1 心理压力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年轻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很大,人在紧张时,会大量分泌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导致血压升高。
2 饮食不科学 摄入盐、动物肉类、油脂类食物过多,均可使血压升高。很多年轻人长期在饭店吃饭,摄入过多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高胆固醇的食物,同时缺乏运动,脂肪消耗少,堆积在体内,体重增加,是导致高血压低龄化的重要因素。
3 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父母一方患有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是28%;父母双方均患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高达45%。
二年轻人高血压的特征
年轻人的高血压,一半以上是没有明显症状表现的。即使有症状也只是一些轻微表现,如头晕、头痛,并无特异性,经常得不到重视。很多患者认为自己还年轻,高血压对自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缺乏自我保健意识。
三年轻人高血压的自我管理
心理均衡 年轻人高血压首先要注意保持心态平和乐观。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易怒、情绪容易激动,这些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日常中尽量减轻压力,心情愉悦,不要悲观,不要生气,可防止血压升高。
胎盘早剥出血如何护理
1、心理护理
胎盘早剥的护理常规首先要了解重型胎盘早剥患者多数起病急、发展快,对母婴危害大,确诊胎盘早剥,抢救时须沉着镇定,与家属做好沟通,缓解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
2、及时发现胎盘早剥的征象
对于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IUGR、糖尿病、胎膜早破等孕妇应警惕胎盘早剥的发生。
3、做好孕期保健
加强产前检查,积极预防与治疗妊高征。对合并高血压病、慢性肾炎等高危妊娠应加强管理,加强围产期健康知识宣教,使孕妇认识到高危妊娠的危害性,妊娠晚期避免仰卧及腹部外伤,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是预防胎盘早剥的关键。
4、重度胎盘早剥的抢救
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以至面色苍白、出汗、脉弱及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可无阴道流血或仅有少量阴道流血,贫血程度与外出血量不相符。这时要及时抢救。
年轻人也要提防高血压
在以前谈起高血压,就会跟老年人连到一起,但如今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会有高血压,很多的朋友更是身患高血压不自知。即使是知道患了高血压,觉得只要注意休息饮食会自愈,也不去看医生,其实这就是一种误区,那么还有哪些误区是需要大家注意的呢?
误区一:有遗传史未必早发病
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人常认为,父母有高血压,可他们到老了才发病,足以证明高血压对年轻人没有危害。有些人更觉得,即使有遗传倾向,也未必会发病,不用那么担心。然而,和普通人相比,有家族遗传史的人发病率确实要高出很多。目前高血压年轻化趋势愈演愈烈,其中60%的患者就有家族遗传史。这和以前是不能比的。上一辈的人生活相对简单,压力小,血脂血糖高的也不多,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相对要低得多,即使有家族遗传史,可能也会在中老年发病。从现有的情况来看,作为一个出生在高血压家庭的孩子,对高血压的防治决不能不重视,最好从小预防、长期坚持,否则高血压就会趁机侵袭。
误区二:高血压会有头痛头晕症状
头痛头晕、心慌胸闷是比较典型的高血压症状,此外,有些人一到下午就头痛,像被施了紧箍咒一样,没有精神,还呕吐,有些人头发胀,突然眼朦,看东西模糊不清,有些人脖子僵硬痛,整个硬得像块板,都可能是高血压的早期表现。然而,有症状毕竟是少数,大部分高血压都是无声无息的。70%-80%的患者没有不舒服,就是量血压高一点。有些人完全不知道自己高血压,等到中风被送到医院才发现。
所以,单从症状来判断高血压,很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和病情延误。最好的办法是定期量血压,有问题及时看医生。切忌发现血压高也不重视,虽然没有症状,但血管的损害每天都在发生,伴有生活方式不良的人血管损害更厉害,长此以往,中风、肾功能不全、心衰、心梗等并发症都会随之而来,这才是高血压最可怕的地方。
误区三:饮食运动能控制血压
查出高血压未必要吃药,有些人属于一级高血压(140-159/90-99/140-150毫米汞柱),通常是先做2-3个月的饮食运动调节,包括少吃盐、多运动、生活规律不熬夜、减轻压力等,再来复查评估血压(最好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如果血压正常了,可以不用吃药,继续调节,但要是不正常,再调节也不能逆转,那就必须吃药了。对二级(160-179/100-109毫米汞柱)以上的高血压一般都要给药,否则血管损害更严重,随时都可能出意外。中风患者里超80%有高血压病史,用药比不用药中风的概率减少40%。不及时用药也会耽误治疗,病情越发展越难以控制。即使有些人暂时通过生活方式调节使血压恢复正常了,也必须长期监测血压,因为人是有惰性的,一旦不监测了,饮食运动也就乱七八糟了,血压水平也随之升高。
高血压年轻患者要注意两大变化
1、若某段时间要冲击考试或完成重要的工作任务,常常会熬夜、休息不好、失眠等,要警惕血压升高,可能需要加药。
2、周一往往开会多,挨批也多,焦虑之下血压也可能升高。最好在办公室放一台血压计随时测量,血压一高可临时加用某些短效降压药物。
高血压年轻化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现在很多年轻人是继发性高血压,原因是现在生活方式改变以后,吃得多,吃得好,高血压都提前发病。高血压提前发病跟代谢综合症合在一起,一做血糖测定就是糖尿病前期。高压150,低压110,也不是很高,或者150、100,老是处在中度或者轻度以上。有些病人接受治疗,有些病人不接受治疗,病人以症状来看病,有头疼,才来治,不头痛就停药了。有的人认为吃药是不是不能停了,其实有些年轻人不一定吃药不能停,是可以停的,其实生活方式一改善,体重降低十公斤,血压马上就正常。
第二,有些病人是因为心理抑郁加速血压升高,或者是焦虑症导致血压升高。所以我们就建立了这样的一种专业门诊,叫双心门诊。其实高血压合并这种心理问题的病人很多,一些年轻病人血压到了200多了,可是一检查所有的地方都正常,最后发现他就是心理问题,高度紧张,晚上不能睡觉,而这种人自杀率还很高,他不是死于躯体疾病,而是死于精神疾病,这也是一个社会化的问题。社会的这种竞争状态,或者是婚姻的变化,过去离婚的少现在离婚的越来越多,而且年轻人越来越多,这种紧张焦虑影响至发病。实际上这样的病人有时用一点抗抑郁的药,用一点抗焦虑的药,他的血压就能好,不一定要用好多的降压药。
第三,由于高血压是一个沉默的疾病,很多人忽略治疗,一来到医院就发生比较重的症状,包括一些年轻人。我们高血压病房现在住着三个病人,都是30岁和31岁,严重的心衰和肾衰。一来就是左室肥厚,肾衰竭,血压达到200他自己都不知道。类似于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就是说合并疾病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高血压年轻化 熬夜喝酒是诱因
年轻人患高血压 与生活习惯有关
杨晓滨告诉记者,虽然高血压的成因现在尚无定论,但从调查研究显示的共同特征可以看出一些引发高血压的因素。
环境污染与高血压有一定的关联,长期生活在被污染的环境下,有可能导致高血压。杨晓滨说,“以前我科室来了一名女患者,30多岁,在化工厂工作,她没什么不良嗜好,家族也没有遗传病史,我们推测她患病的原因可能和她的工作环境有关。”
现在的年轻人工作紧张、压力大,精神容易压抑,同时,快节奏的生活、熬夜、喝酒等生活习惯也会引发高血压。
宜宾人口味偏重,年轻人就更喜欢重油、重盐的食物。摄入过量的盐也会导致高血压。除此之外,高血压还有遗传等因素的影响。
年轻人高血压的自我管理
1. 心理均衡 年轻人高血压首先要注意保持心态平和乐观。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易怒、情绪容易激动,这些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日常中尽量减轻压力,心情愉悦,不要悲观,不要生气,可防止血压升高。
2.均衡膳食
3. 限盐低脂WHO建议每人每日盐的食用量在5克以下,少吃加工食物如罐头肉或汤、腊肉和腌肉。多在家中用膳,这样你就能控制盐的用量。低脂饮食(节制蛋黄、肥肉、动物内脏等摄入)。
4.增加钾的摄入 在限盐的同时增加钾的摄入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含钾高的蔬菜水果包括:芹菜、韭菜、西瓜、橙子等。
5.增加钙的摄入 钙可降低血压,我国人群普遍摄入不足,富含钙的食物包括:牛奶、豆制品、海产品等。
6.增加优质蛋白质 优质蛋白质一般是指动物蛋白质和豆类蛋白质。
7.保持脂肪酸的良好比例 饮食中使脂肪保持在总热量的30%以下,保持以植物油为主的食用油,减少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的肥肉和肉类食品。
8.不吸烟、少喝酒 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吸烟促进高血压的发作,因此高血压的患者应戒烟。可饮少量葡萄酒,少量酒可改善动脉硬化,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降低血粘度,对高血压有益,但一定要限量,国内推荐的饮酒限量为:每日白酒一两,或红葡萄酒二两,或啤酒一瓶。假如超越推荐量,则超越越多,危害越大。
9. 坚持运动 运动应该是很放松、很享受的一件事情,在运动中不仅锻炼身体,还能精神减压,使身心都处于放松状态。对于平日久坐不动的办公室人员,建议工作时每隔一小时就站起来走走,甚至可多上下爬几趟楼梯,年轻人还要避免无度的活动,应根据个人喜好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每周最好保持4小时的运动时间,以加强血管的舒缩有利于降压,也有利于保持体重、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能力。可选择游泳、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强度适中的有氧运动。
10.定期检查、及早治疗 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中青年人,最好定期检查身体,每年至少一次;血脂高的,更要检查血压;确诊高血压的,定期测量血压非常重要,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早进行药物干预。
管控区解封后可以自由出入吗
需要按照规定出入。
一般来说管控区在解封之后就可以出入了,但是根据“解封不解防”的原则,所以在解封之后仍然还是需要加强管理,所以需要按照相应的规定来有序出入。
在出入期间需要严格落实好进出人员查证、测温、扫码、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而且居民也应该要继续实行健康管理监测,避免去人多聚集的地方。
高血压年轻化的预防方法
血压持续升高有什么不好呢?在医学上的观测,血压的持续增高,特别对于心脑肾,眼底动脉,有很大的破坏性。另外还容易造成中风偏瘫,脑梗塞老年痴呆,以及白内障心脏病等等。
目前尚无特效治愈高血压的药物,我们能做的仅仅是把血压控制下来。高血压病的表现是头晕头痛,视物昏花,眼冒金星,有的患者躺在床上会感觉到天旋地转,同时伴有心慌心悸、面部通红、记忆力减退、少尿,严重者还会伴有一侧上,下肢不听使唤,就是通常说的偏瘫。
既然高血压病有这么大的危害性,那么预防就显得很重要。在这里,我与大家分享几个预防方法。
第一点,戒烟限酒。
第二点,限制钠盐,每天吃的食盐小于六克。
第三点,饮食作息规律。少吃动物类类食品和肉类油脂。多吃一些绿色食品。
第四点,适当运动,但不激烈。
第五点,保持心情开朗,情志舒畅。
第六点,定期检查血压,建议50岁以上的中老年朋友,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第七点,如患有高血压病的朋友,建议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搭配用药。不宜中途突然停药,血压返弹,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
上班族体检必做的一些项目
普通内外科查体、五官科、妇科检查
先看看这个吧。我国高血压的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30岁左右的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而不加以控制的高血压,容易损害心、脑、肾、血管等器官。学会测量血压的方法,有助于筛查出没有症状的高血压。
测量体重及体重指数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肥胖是心血管病的最主要发病因素之一,建议每个青年人,都管理好自己的体重。体重指数(BMI)是肥胖的可靠指标之一。具体计算方法: BMI=体重(kg)/身高x身高(m)。正常值18.5-23.9,≥24即为超重,≥28即为肥胖。
抽血项目
别忘了这些: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肾功;血脂;空腹血糖;尿酸。
可常规检查胸片。建议吸烟者、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直接检查肺CT。
早产儿定义是怎样的
早产儿定义
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为差者,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凡因胎盘功能不足等因素而出生体重减轻到该胎龄正常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或较平均数低两个标准差以下者称为小于胎龄儿(小样儿,成熟不良儿)。亦把出生体重2500g以下的统称为低体重儿,把出生体重低于1500g者称为极低体重儿,其中都包括早产儿和小于胎龄者
预防
1.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在发生早产的各种原因中,大部分为母亲因素,其中除了先天性生殖畸形外,大都可以通过孕期保健来预防。
2.产前检查应予重视,尤其对那些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和适宜的围产期保健。例如预防和控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降低胎盘早期剥离发生率,发现前置胎盘后要及早治疗,纠正贫血。对于有心脏病的孕妇要加强管理,普及孕期保健常识,有避免感染等预防措施。
3.使用分娩松解法阻断早产,并提供足够的时间,以便在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促进肺成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