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手有什么保健要点
鼠标手有什么保健要点
治疗及预防
此类损伤需要休息静养,使用消炎镇痛药物,配合理疗,若症状还不能消失,只有通过手术治疗将腕管内的腕横韧带切断,解除正中神经受压,症状才可好转。
为避免腕管综合症的出现,积极预防非常重要。预防的关键是营造健康的工作环境和正确的操作,避免手腕过度弯曲紧绷,让系统能够适合人的生理解剖特点。有关研究发现,腕部在保持0度时,操作者的腕部可处于自然平伸状态,这时操作者感觉最舒服,腕部症状的发生率也最低。键盘摆放的高度以及与人体平行距离应调整到一个感觉舒服自如的位置,在桌子与鼠标或键盘之间垫一块木版或软垫,使之处于水平状态,这样就预防了腕部损伤。同时,每操作1小时应休息10分钟左右,并最好甩动手指,对腕部、肩部进行按摩,让双手得以适当放松休息。
健康小贴士:
1.调整电脑桌上的键盘和鼠标的高度,最好使其低于采取坐姿时肘部的高度,最多和肘部等高。
2.手腕保持自然姿势,尽量养成习惯靠臂力来移动鼠标而不用腕力。
3.购买鼠标时,选用弧度高、接触面宽的款型,不要贪漂亮选择过小的鼠标。
4.尝试左右手交换使用鼠标,减少单手使用鼠标的时间和压力。
5.尝试变换输入方式,用写字板代替键盘输入。
6.生活中注意保健, 每天洗澡或采用温热水泡手腕、泡脚,以利血脉保持通畅,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坚持补充钙质,多去户外晒太阳,多做锻炼,增强手腕局部的抵抗力。
对付鼠标手的妙招
鼠标手不是健康的手,但却是可治疗可预防的。鼠标手没有引起重视,未得到有效治疗而导致病情严重甚至恶化的,只能选择手术治疗了。所以上班族对于在工作中出现的任何不适都不要置之不理,提高保健的意识,做好预防措施。
使用适合手掌大小的鼠标。大小合适的鼠标能够有效地消除因鼠标过小手指屈曲时间过长而导致的紧张状态,也可以避免鼠标过大手部多余的活动量,减轻手部的负担。
使用垂直鼠标。这算是一种新型的鼠标,符合人体工程学,让手掌与桌面平行转换成与桌面垂直,使手臂更加自然放松,能够有效地预防鼠标手。
保持正确的坐姿。坐姿不合适会影响手臂放置在办公桌上的角度,和手握鼠标的姿势,腕部角度出现异常就会是手部神经受到压迫,引起不适。
适当减少鼠标使用量。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上班族在工作之余爱好浏览网页,或是看新闻,或是逛淘宝,这些事都需要右手单纯地运用鼠标,徒增手部负担。
每天只需五分钟防治鼠标手
生活中有很多用电脑的工作者会得上鼠标手,有时会感到手掌发麻,或者食指在拖曳鼠标时容易抽筋,这些症状都是“鼠标手”。这是由于长期使用鼠标、键盘造成的腕部神经压迫,导致肌肉或关节麻、胀、疼、痉挛。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个治疗鼠标手的动作,每天只需五分钟防治鼠标手效果好!
这些动作主要训练腕部力量和手指灵活性,以缓解肌肉持续的僵硬。当然,患“鼠标手”一侧的肩部比另一侧肩部有劳损、酸痛等症状,因此肩部训练也必不可少。
动作1,用手表做辅助器械,按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手腕25次。功效:缓解手腕肌肉酸痛感觉。
动作2手握带有负重的水瓶,首先手掌向上握水瓶,做从自然下垂到向上抬起动作,然后是手掌向下握水瓶,做从下到上的运动各25次,锻炼腕屈肌。功效:防治腕关节骨质增生,增强手腕力量。
动作3舒展身体各部位时,也要用力展开双手的五指,每次20至30秒钟,做2至3次。功效:增强关节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
动作4吸足气用力握拳,用力吐气,同时急速依次伸开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左右手各做10次。功效:锻炼手部骨节,舒缓僵硬状态。
鼠标手有哪些危害
有人将这种不同于传统手部损伤的症状群称为“鼠标手”。其早期的表现为手指和手关节疲惫麻木,有的关节活动的时候还会发出轻微的响声,类似于平常所说的“缩窄性腱鞘炎”的症状,但其累及的关节却比腱鞘炎要多。
手外科专家认为鼠标比键盘更容易造成手的伤害,因为人们使用鼠标时,总是反复集中机械地活动一两个手指,而配合这种单调轻微的活动,还会拉伤手腕的韧带。其他可能造成类似影响的职业,如音乐家、教师、编辑记者、建筑设计师、矿工等,都是和频繁使用双手有关。
据来自新加坡的调查,女性是腕管综合症的最大受害者,其发病几率比男性高3倍,其中以30岁至60岁者居多,这是因为女性手腕管通常比男性小,腕部正中神经容易受到压迫。此外,一些怀孕妇女、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失调的人,也可能患上腕管综合症。
专家提醒:要使用多种不同的输入方法,不要连续在电脑前工作过长的时间,在连续使用鼠标一个小时之后就需要做一做放松手部的活动。一位手外科专家说,一个经常事业电脑的吉他手是不会患“鼠标手”。
腕管综合症属于“累积性创伤失调”症,病情较轻者可采用药物或使用腕背屈位夹板法治疗。病情较重者可施行腕管切开术。
鼠标放桌面上有害健康
医生发现,鼠标的位置越高,对手腕的损伤越大;鼠标的距离距身体越远,对肩的损伤越大。因此,鼠标应该放在一个稍低位置,这个位置相当于坐姿情况下,上臂与地面垂直时肘部的高度。键盘的位置也应该和这个差不多。很多电脑桌都没有鼠标的专用位置,这样把鼠标放在桌面上长期工作,对人的损害不言而喻。
鼠标和身体的距离也会因为鼠标放在桌上而拉大,这方面的受力长期由肩肘负担,这也是导致颈肩腕综合征的原因之一。上臂和前身夹角保持45度以下的时候,身体和鼠标的距离比较合适,如太远了,前臂将带着上臂和肩一同前倾,会造成关节、肌肉的持续紧张。
升高转椅也可防“鼠标手”
如果调节鼠标位置很困难,可以把键盘和鼠标都放到桌面上,然后把转椅升高。桌面相对降低,也就缩短了身体和桌面之间的距离。
用科学的方法放置鼠标,会大大降低“鼠标手”的发病几率,让每一名常坐在电脑前的上班族轻松、愉快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鼠标手”:长时间使用电脑鼠标或其他原因出现的手指麻木-不能伸展自如,手腕疼痛-麻木。
“显示颈”:长时间观看屏幕或颈部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出现的强直疼痛。
以上两中情况是由于血液流通不畅所至,长期如此容易引起大脑缺痒,记忆力减退,头脑反映慢,严重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电脑族怎么应对鼠标手方法
鼠标腕垫+保健小技巧减轻“鼠标手”
合适的鼠标腕垫可以使上述情况大大减轻,选择时应选用棉布质地的、稍微矮一点、使手臂不会悬空的鼠标腕垫。与其他材质的腕垫相比,它的好处在于:吸汗且手感舒适,能减轻腕部所受的压力。腕垫面积最好也不要太小,以手腕能在上面灵活移动为佳。
此外,要想保护手腕,在使用鼠标时还有一些保健小技巧:移动鼠标时不要使用腕力,而尽量靠臂力做,这样能够减少手腕用力;每工作40分钟到1个小时,就停下手中工作做一些握拳、手指用力张开等动作,可以大大降低“鼠标手”的患病几率。
温馨提示: 至于本病的治疗,虽然局部封闭能暂时缓解症状,但多不能根本解除。应找出发病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风湿治疗或手术松解等。
白领职业病按4个穴位能缓解
眼疲劳:承泣穴
无论是因为脾胃失调所致的眼病,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眼病,或是日常对眼的保养,我们都可以通过按摩承泣穴来解决。这是因为中医里讲“穴位所在,主治所及”,所以经常按摩承泣穴,会使眼部气血旺盛,眼睛得到足够的血液滋养。而目得血能视,它有了血才能看东西。经常揉这个穴位,可预防近视眼,缓解眼部疲劳。
腰背痛:腰眼穴
腰眼穴位于背部第三椎棘突左右各开3-4寸的凹陷处。腰眼穴居“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之中。中医认为,按摩腰眼穴是防治腰背痛的一个不错的方法。另外,按摩腰眼穴除了可防治腰背痛外,还具有聪耳明目、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功效。
穴位按摩方法: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长强穴)。每次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1次。
鼠标手:鱼际穴
鼠标手多是腕关节劳损,这是因工作性质所引起的慢性劳损,或因直接、间接暴力引起腕关节外伤的后遗症,为职业病的一种。鼠标手主要表现为腕关节经常疼痛,用腕稍多则疼痛加重,甚至腕部肿胀、活动受限、关节无力、关节弹响、局部压痛等。按摩鱼际穴,对因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职业病“鼠标手”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按摩时,可以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在鱼际穴附近上下推动,或双手鱼际穴互相敲击,至掌侧发热即可。按摩的次数根据身体状况决定,一般每天1—2次,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颈椎病:大杼穴
大杼穴位置,找到第七颈椎(颈椎下部最高的骨头尖),再往下的一个骨头尖是第一胸椎的棘突,从第一胸椎棘突下骨头缝之间旁开大约两横指的肌肉凹陷处。
鼠标手有哪些危害
现代越来越多的人每天长时间的接触、使用电脑,这些上网族多数每天重复着在键盘上打字和移动鼠标,手腕关节因长期密集、反复和过度的活动,以至逐渐形成腕关节的麻痹和疼痛,使这种病症迅速成为一种日渐普遍的现代文明病。
有人将这种不同于传统手部损伤的症状群称为“鼠标手”。其早期的表现为手指和手关节疲惫麻木,有的关节活动的时候还会发出轻微的响声,类似于平常所说的“缩窄性腱鞘炎”的症状,但其累及的关节却比腱鞘炎要多。
手外科专家认为鼠标比键盘更容易造成手的伤害,因为人们使用鼠标时,总是反复集中机械地活动一两个手指,而配合这种单调轻微的活动,还会拉伤手腕的韧带。其他可能造成类似影响的职业,如音乐家、教师、编辑记者、建筑设计师、矿工等,都是和频繁使用双手有关。
据来自新加坡的调查,女性是腕管综合症的最大受害者,其发病几率比男性高3倍,其中以30岁至60岁者居多,这是因为女性手腕管通常比男性小,腕部正中神经容易受到压迫。此外,一些怀孕妇女、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失调的人,也可能患上腕管综合症。
专家提醒:要使用多种不同的输入方法,不要连续在电脑前工作过长的时间,在连续使用鼠标一个小时之后就需要做一做放松手部的活动。一位手外科专家说,一个经常事业电脑的吉他手是不会患“鼠标手”。腕管综合症属于“累积性创伤失调”症,病情较轻者可采用药物或使用腕背屈位夹板法治疗。病情较重者可施行腕管切开术。
鼠标放桌面上有害健康
医生发现,鼠标的位置越高,对手腕的损伤越大;鼠标的距离距身体越远,对肩的损伤越大。因此,鼠标应该放在一个稍低位置,这个位置相当于坐姿情况下,上臂与地面垂直时肘部的高度。键盘的位置也应该和这个差不多。很多电脑桌都没有鼠标的专用位置,这样把鼠标放在桌面上长期工作,对人的损害不言而喻。
鼠标和身体的距离也会因为鼠标放在桌上而拉大,这方面的受力长期由肩肘负担,这也是导致颈肩腕综合征的原因之一。上臂和前身夹角保持45度以下的时候,身体和鼠标的距离比较合适,如太远了,前臂将带着上臂和肩一同前倾,会造成关节、肌肉的持续紧张。
升高转椅也可防“鼠标手”
如果调节鼠标位置很困难,可以把键盘和鼠标都放到桌面上,然后把转椅升高。桌面相对降低,也就缩短了身体和桌面之间的距离。用科学的方法放置鼠标,会大大降低“鼠标手”的发病几率,让每一名常坐在电脑前的上班族轻松、愉快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鼠标手”:长时间使用电脑鼠标或其他原因出现的手指麻木-不能伸展自如,手腕疼痛-麻木。
“显示颈”:长时间观看屏幕或颈部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出现的强直疼痛。
以上两中情况是由于血液流通不畅所至,长期如此容易引起大脑缺痒,记忆力减退,头脑反映慢,严重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鼠标手治疗常识
计算机是现代办公人员必不可少的办公设备。然而临床发现,目前越来越多操作电脑的办公人员,因长期经常过度地活动腕部及手指,而造成手腕麻木或手腕关节扭曲、肩部酸痛等诸多病症,最为典型的就是被称为腕管综合征的“鼠标手”。
不过“鼠标手”也不是一天练成的,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经常使用电脑的人,以下措施对避免鼠标手有一些帮助;
1.键盘应放置在身体正前方中央位置,避免把键盘斜摆在一边,以与肘持平高度靠近键盘或使用鼠标,可以预防腕管受到过度牵拉;最好选用弧度较大、接触面较宽、有助于力分散的鼠标;
2.手腕尽可能平放姿势操作键盘,既不弯曲又不下垂; 打字时要正对着键盘,否则容易引起手腕过度紧绷;
3.肘部工作角度应大于90度,以避免肘内正中神经受压;
4.前臂和肘部应尽量贴近身体,并尽可能放松,以免使用鼠标时身向前倾;
5.确保使用鼠标时手腕伸直,手臂不要悬空,移动鼠标时尽量使用臂力,避免使用腕力。坐姿挺直并最好使用背垫,应坐硬椅后背紧靠椅背,双脚应平放地面或脚垫上;
6.显示屏放置在身体前面的高度以不使头部上下移动为宜,当坐正之后,双眼应与屏幕处于平行直线上,确保显示屏的亮度适中;
7.操作鼠标30分钟,即应该休息片刻。工作期间经常伸展和松弛操作手,可缓慢弯曲手腕,每小时反复做10秒钟;也可每小时持续做10秒钟的握拳活动;
8.坐时要注意挺胸,不要含胸驼背,背部最好紧靠在椅背上。双腿不要交叉或跷二郎腿,以免使血液循环受阻,影响局部血液供应;
9.使用快捷键等小技巧,左右手替换着使用鼠标,使用灵活轻快的鼠标,笔记本和台式机换着用等也是权宜之计。
怎么正确使用鼠标垫
“办公族”经常在电脑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殊不知,这已经为腕管综合征埋下隐患,俗称“鼠标手”。然而很多人并不在意这一细节,专家提醒,“办公族”应在工作细节上多加注意,对自己好一点。
专家说,手腕处有9个肌腱和1个神经,长期使用鼠标,手腕要承受密集、反复、过度的活动,局部的肿大会使腕管的容积减少,正中神经受到卡压,就导致了“鼠标手”。据调查,“鼠标手”多见于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主要症状有,食指或中指关节疼痛、麻木,拇指肌肉感觉无力,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导致手部功能受损、力量减弱。
不过,合适的鼠标腕垫可以使上述情况大大减轻,选择时应选用棉布质地的、稍微矮一点、使手臂不会悬空的鼠标腕垫。与其他材质的腕垫相比,它的好处在于:吸汗且手感舒适,能减轻腕部所受的压力。腕垫面积最好也不要太小,以手腕能在上面灵活移动为佳。
此外,专家说,要想保护手腕,在使用鼠标时还有一些保健小技巧:移动鼠标时不要使用腕力,而尽量靠臂力做,这样能够减少手腕用力;每工作40分钟到1个小时,就停下手中工作做一些握拳、手指用力张开等动作,可以大大降低“鼠标手”的患病几率。
告别鼠标手处方
1、少用电脑少用鼠标
平时除了上班需要的话用电脑,尽量不要太频繁使用电脑使用鼠标。
2、使用笔记本
平时除了台式电脑外,可以偶尔换笔记本电脑避免用到鼠标。
3、活动手腕
平时要多注意手的休息,有时间或者停下手上的事情几分钟,活动下手腕关节,也可以缓解鼠标手。
4、电脑护手
因为我们平时使用鼠标手臂所有的力度都靠手腕支撑和压着,所以才导致鼠标手,所以亲们也可以利用电脑护手,支撑手臂力度,缓解鼠标手。
5、直立鼠标
有条件的亲们可以选择直立的鼠标,这样的鼠标因为采用的是垂直的设计,手腕也不会扭曲和受压,可以很有效的缓解鼠标手。
6、护腕鼠标垫
鼠标手的亲们赶紧换掉平时用的鼠标垫吧,改用护腕鼠标垫,使用鼠标的时候可以手腕垫在海绵上,不会受压,可以很有效的缓解鼠标手。
让电脑族告别鼠标手的方法
“鼠标手”即“腕管综合症”,是指人体的正中神经在进入手掌部的经络中,受到压迫所产生的症状,主要会导致食指和中指疼痛、麻木与拇指肌肉无力感。现代越来越多的人每天长时间的接触、使用电脑,这些上网族多数每天重复着在键盘上打字和移动鼠标,手腕关节因长期密集、反复和过度的活动,导致腕部肌肉或关节麻痹、肿胀、疼痛、痉挛,使这种病症迅速成为一种日渐普遍。
预防“鼠标手”有哪些招数呢?
方法1 保持正确的坐姿。键盘应该摆在用户的正前方位置,键盘和鼠标的高度也不宜过高,在手臂自然下垂时,肘关节的高度就是键鼠摆放的高度。
方法2 建议有条件的用户使用人体工学键盘,并且使用大小适合自己手型的鼠标,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使用舒适度,避免患上“鼠标手”。
方法3 用手表做辅助器械,按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手腕25次。
功效:缓解手腕肌肉酸痛感觉。
方法4 手握带有负重的水瓶,首先手掌向上握水瓶,做从自然下垂到向上抬起动作,然后是手掌向下握水瓶,做从下到上的运动,各25次,锻炼腕屈肌。
功效:防治腕关节骨刺增生,增强手腕力量。
方法5 舒展身体各部位时,也要用力展开双手的五指,每次20至30秒钟,做2至3次。
功效:增强关节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
关于鼠标手有什么常识
【何谓“鼠标手”】
“鼠标手”即“腕管综合症”,是指人体的正中神经在进入手掌部的经络中,受到压迫所产生的症状,主要会导致食指和中指疼痛、麻木与拇指肌肉无力感。现代越来越多的人每天长时间的接触、使用电脑,这些上网族多数每天重复着在键盘上打字和移动鼠标,手腕关节因长期密集、反复和过度的活动,导致腕部肌肉或关节麻痹、肿胀、疼痛、痉挛,使这种病症迅速成为一种日渐普遍的现代文明病。有人将这种不同于传统手部损伤的症状群称为“鼠标手”。
【“鼠标手”的易发人群】
鼠标手早期的表现为手指和手关节疲惫麻木,有的关节活动的时候还会发出轻微的响声,类似于平常所说的“缩窄性腱鞘炎”的症状,但其累及的关节却比腱鞘炎要多。腕管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器官,特指在腕关节处,掌侧由腕横韧带,背侧由桡尺关节远端,组成的一个近似管状的结构,通往手掌的血管神经大部分由此结构通过。手外科专家认为鼠标比键盘更容易造成手的伤害,因为人们使用鼠标时,总是反复集中机械地活动一两个手指,而配合这种单调轻微的活动,还会拉伤手腕的韧带。其他可能造成类似影响的职业,如音乐家、教师、编辑记者、建筑设计师、矿工等,都是和频繁使用双手有关。据来自新加坡的调查,女性是腕管综合症的最大受害者,其发病几率比男性高3倍,其中以30岁至60岁者居多,这是因为女性手腕管通常比男性小,腕部正中神经容易受到压迫。此外,一些怀孕妇女、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失调的人,也可能患上腕管综合症。
【如何预防“鼠标手 ”】
要使用多种不同的输入方法,不要连续在电脑前工作过长的时间,在连续使用鼠标一个小时之后就需要做一做放松手部的活动。一位手外科专家说,一个经常事业电脑的吉他手是不会患“鼠标手”。 腕管综合症属于“累积性创伤失调”症,病情较轻者可采用药物或使用腕背屈位夹板法治疗。病情较重者可施行腕管切开术。 医生发现,鼠标的位置越高,对手腕的损伤越大;鼠标的距离距身体越远,对肩的损伤越大。因此,鼠标应该放在一个稍低位置,这个位置相当于坐姿情况下,上臂与地面垂直时肘部的高度。键盘的位置也应该和这个差不多。很多电脑桌都没有鼠标的专用位置,这样把鼠标放在桌面上长期工作,对人的损害不言而喻。 鼠标和身体的距离也会因为鼠标放在桌上而拉大,这方面的受力长期由肩肘负担,这也是导致颈肩腕综合征的原因之一。上臂和前身夹角保持45度以下的时候,身体和鼠标的距离比较合适,如太远了,前臂将带着上臂和肩一同前倾,会造成关节、肌肉的持续紧张。 升高转椅也可防“鼠标手” 如果调节鼠标位置很困难,可以把键盘和鼠标都放到桌面上,然后把转椅升高。桌面相对降低,也就缩短了身体和桌面之间的距离。 用科学的方法放置鼠标,会大大降低“鼠标手”的发病几率,让每一名常坐在电脑前的上班族轻松、愉快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鼠标手”的运动疗法】
动作1 用手表做辅助器械,按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手腕25次。 功效:缓解手腕肌肉酸痛感觉。
动作2 手握带有负重的水瓶,首先手掌向上握水瓶,做从自然下垂到向上抬起动作,然后是手掌向下握水瓶,做从下到上的运动,各25次,锻炼腕屈肌。 功效:防治腕关节骨刺增生,增强手腕力量。
鼠标手怎么缓解
减少握鼠标的时间如果你喜欢长时间的玩电脑,而你握住鼠标的那只手已经有僵硬,发麻等症状。那么可以初步断定:你得了轻微的鼠标手。别急,人体的自恢复能力是很强大的,你只需要少玩几天电脑,让手部得到放松即可。
提高使用鼠标的舒适度如果你是上班族,因为工作的关系不得不面对电脑。那么你要做的就是选择一款好的键鼠。不要觉得几块钱和几十块钱的鼠标用起来是一样的。好的鼠标设计更加合理,对手部的负担小。另外,好的手腕垫也是能够缓解鼠标手的,建议选择一个相对好点的。
多按摩僵硬的手部如果鼠标手已经比较严重了,那么可以使用敷药+按摩的方式缓解疼痛。自己不懂按摩也没关系,找到手上疼痛的位置,把药敷在上面,慢慢地摩擦,挤压,直到敷药的位置发热发烫为止。
固定手部进行治疗鼠标手比较严重的人,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每上网一段时间后就要起来活动,如发现手部僵硬疼痛,可以把自己的手固定在木板或者别的地方,使其伸直,血液充分流动,缓解病情。
去医院封闭治疗得了鼠标手怎么办?鼠标手怎么治疗?怎么缓解?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解决鼠标手,那么只有去医院看医生了。如果鼠标手很疼难以忍受,还必须要打封闭针。封闭针能够减少疼痛,但是并不治本,想要远离鼠标手还是得靠健康的生活方式。
警惕鼠标手,严重必须手术鼠标手是一种病程很长的疾病。前期的鼠标手可以自愈,如果得了鼠标手却满不在乎,那么拖到后期了,就会变成一种顽症,想要彻底治愈,只能通过手术的方式了。
白领保健按摩防职业病“来袭”
一、鼠标手
穴位:鱼际穴
鼠标手多是腕关节劳损,这是因工作性质所引起的慢性劳损,或因直接、间接暴力引起腕关节外伤的后遗症,为职业病的一种。鼠标手主要表现为腕关节经常疼痛,用腕稍多则疼痛加重,甚至腕部肿胀、活动受限、关节无力、关节弹响、局部压痛等。按摩鱼际穴,对因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职业病“鼠标手”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按摩时,可以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在鱼际穴附近上下推动,或双手鱼际穴互相敲击,至掌侧发热即可。按摩的次数根据身体状况决定,一般每天1—2次,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二、颈椎病
穴位:大杼穴
大杼穴位置,找到第七颈椎(颈椎下部最高的骨头尖),再往下的一个骨头尖是第一胸椎的棘突,从第一胸椎棘突下骨头缝之间旁开大约两横指的肌肉凹陷处。
腰眼穴位于背部第三椎棘突左右各开3-4寸的凹陷处。腰眼穴居“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之中。中医认为,按摩腰眼穴是防治腰背痛的一个不错的方法。另外,按摩腰眼穴除了可防治腰背痛外,还具有聪耳明目、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功效。
穴位按摩方法: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长强穴)。每次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1次。
鼠标手的治疗方法
鼠标手手套和夹板:起固定作用,让手腕不能随意活动。这对于由弹钢琴,打电钻引起的腕管综合症有一定效果,但对于鼠标手毫无效果。因为它不能改变手腕压迫在桌面上而产生的压力。而且由于其绑在手及手臂上,阻碍了血液流通,甚至起到了加重鼠标手症状的反作用。
鼠标手治疗仪:这个产品是针对鼠标手发病的机理来设计的。根据中医按摩和热敷的原理,通过对手部以及腕管部位的按摩和热敷来起到放松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压力的效果。相比较其它方法,是较为合理、科学和有效的。
鼠标手腕垫:这种方法不但不能预防和治疗鼠标手,还会使其病痛更严重。因为腕托虽然平坦了部分手腕的压力,但托高了手腕,使腕管部位受压更重,手掌肌肉更僵直,反而不利于血液的循环,使病症加重。
人体工程学鼠标:也叫垂直鼠标,这种鼠标就是避免了腕部受压,形状多样,使用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款式。保持手臂完全放松。手指弯曲的程度保持在半握拳状态。以确保手臂的垂直。将会舒缓屈肌和伸肌紧张状态。建议用此鼠标比较适合用来预防和治愈后的人使用。
鼠标手肘托:这种方法对于预防鼠标手和调理轻度的鼠标手患者有着一定的功效。但是对于中后期的患者不能起到什么作用。因此鼠标手肘托和异型鼠标一样,可以作为预防鼠标手和治愈鼠标手后的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