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避孕药预防不孕
如何用避孕药预防不孕
一般避孕针剂都属长效激素类,对新婚夫妇也是不适宜的。若使用口服避孕药也应选择短效药物,并且服用时间不宜过长,最长一年,最好3-6月之内就换用其它避孕措施,否则会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而致闭经或不排卵。
尤其对有些婚前本来月经就不规律者,服药后更可加重病情,从而导致不孕。宫腔放置节育器的方法,新婚及未育过的妇女不宜采用,因其脱落率及感染率高。脱落导致避孕失败,感染则是今后不孕的隐患。药流及人工流产术是非意愿妊娠的有效补救措施。
但是,若多次之,则会造成月经失调、宫颈或宫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附件炎、盆腔炎等症,导致继发不孕或习惯性流产。因此,避孕措施是严谨的,补救措施是慎重的。
婚后采用何种避孕措施最佳不能千篇一律,要因人而异,不明之处请专职人员给予指导,尽可能避免因不合理选用造成不孕的发生。
女性不孕有哪些症状前兆
1、第二性征的发育是为生育能力奠定基础,在一般情况下,女性12-14岁时月经就会初潮,之后体毛开始生长,乳房逐渐发育隆起,倘若到了发育年龄而没有生理发育方面的变化,本人及家长就应该引起重视,特别身体方面还有其他异常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妇科检查,以及早预防不孕症的发生。
2、当身体过于瘦或者肥胖时,应该引起结婚后不能顺利怀孕者的注意。有的少女月经初潮时间较晚,身体瘦弱,月经16岁之后来潮,月经量少、色淡、质稀,或者是节食、减肥的女性,容易发生不孕症;而过于肥胖的女性,结婚后长时间不怀孕时,要排除肥胖生殖无能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可能。推荐阅读:无痛人流会导致不孕吗
3、女性过早的进行性生活,不仅容易导致生殖系统感染,也会因服用避孕药(包括紧急避孕药)、人工流产或者药物流产等引起内分泌失调,使排卵受到影响。凡是有性经历较早而结婚后又发生不孕症者,应该尽快系统检查看看,以耽误病情,影响治疗效果。
4、月经是反映女性生内分泌情况的晴雨表,月经来潮过晚,往往提示生殖系统发育出现问题。月经来潮后又停止,往往说明内分泌出现异常。如果出现严重的痛经,可能存在子宫发育、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问题。如果月经稀发甚至闭经,另外有肥胖、多毛等,很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些疾病,往往是女性不孕症的常见相关疾病。
你不知道的避孕药5大好处
在一些国家,口服避孕药是首选的避孕方法,科学家们对避孕药的研究不断深入,探索它的优缺点,如今人们已知道,口服避孕药对一些疾病有预防或保护作用。有人估计,在美国,每年因使用避孕药而使住院病人减少了5万。
一、保护子宫内膜,防治月经病
服用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复合剂,能减少子宫内膜的生长和戒断性出血失血20毫升,而未使用者失血35毫升。又由于避孕药能抑制排卵,故服用后能消除或改善痛经、月经紊乱及经前紧张症,且因用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从而便妇女常见的贫血发生率降低。
二、预防子宫内膜癌
美国亚特兰大疾病防治中心对经常服用避孕药妇女(25-54岁)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有明显预防子宫内膜癌的作用。因该药可减少子宫内膜增殖,且药一年者发生子宫内膜癌危险性可减少一半。美国僵疾病控制、儿童保健和人类发展协会对3500名妇女调查后得出结论是:在口服避孕药的妇女中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降低了50%。美国波士顿大学医疗中心收集了三年半资料,对60岁以下15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与从未使用过口服避孕药的女性相比,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是1:2。该避孕药预防效果的特别仍能维持5-10年,研究认为这是由于孕激素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防治卵巢囊肿和卵巢癌
口服避孕药能减少滤泡和黄体的囊肿,这些囊肿的破裂可使病人遭致腹腔镜检查和剖腹术。卵巢囊肿在5-6厘米时,约70%口服避孕药的病人连续服用6周后囊肿消失。据研究观察15年的结果,口服避孕药与未服者相比,卵巢上皮会发生囊肿,这些囊肿就是上皮性卵巢癌的前驱病变。口服避孕药抑制了排卵,故可减少卵巢癌的发生。
四、预防异位妊娠
近年来因而服用避孕药的育龄妇女日益增多,异位妊娠率明显降低,服药都仅为不服药者的1/10,这也是由于药物抑制了排卵而使滤泡囊肿减少,已有滤泡囊肿者也会很快地退化;避孕药还有防御盆腔炎的作用。英国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药可减少盆腔疾病50%,故能起到预防宫外孕作用。
五、减少关节炎的发生
口服避孕药有抑制自身免疫性反应的作用,服用者不仅可使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大减轻,发生率明显减少,且该病的急性患者仅为有服药者的50%。
药剂师温馨提示尽管避孕药有上述这些好处,但也是在正常剂量下服用,切忌过量服用,带来的副作用也不要忽视了。
女性不孕前兆你占了几条
1.第二性征的发育是为生育能力奠定基础的阶段,在一般情况下,女性12-14岁时月经就会初潮,之后体毛开始生长,乳房逐渐发育隆起,倘若到了发育年龄而没有生理发育方面的变化,本人及家长就应该引起重视,特别身体方面还有其他异常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妇科检查,以及早预防不孕症的发生。
2.当身体过于瘦或者肥胖时,应该引起结婚后不能顺利怀孕者的注意。有的少女月经初潮时间较晚,身体瘦弱,月经16岁之后来潮,月经量少、色淡、质稀,或者是节食、减肥的女性,容易发生不孕症;而过于肥胖的女性,结婚后长时间不怀孕时,要排除肥胖生殖无能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可能。
3.女性过早的进行性生活,不仅容易导致生殖系统感染,也会因服用避孕药(包括紧急避孕药)、人工流产或者药物流产等引起内分泌失调,使排卵受到影响。凡是有性经历较早而结婚后又发生不孕症者,应该尽快系统检查看看,以免病情加重,影响治疗效果。
4.月经是反映女性生内分泌情况的晴雨表,月经来潮过晚,往往提示生殖系统发育出现问题。月经来潮后又停止,往往说明内分泌出现异常。如果出现严重的痛经,可能存在子宫发育、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问题。如果月经稀发甚至闭经,另外有肥胖、多毛等,很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些疾病,往往是女性不孕症的常见相关疾病。
口服避孕药也能有效预防卵巢癌
现代医学认为卵巢癌是由于“持续排卵”造成的,是因为排卵会使卵巢上皮破坏,而破损的上皮异常修复可以造成细胞变异,最终导致卵巢癌?
对抗卵巢癌:2008年发表的迄今为止短效口服避孕药预防卵巢癌最权威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
1.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对卵巢癌具有长期预防作用;
2.服用时间越长,卵巢癌患病风险越低;
3.在停药30年后,该保护作用仍然持续存在。
我国女性普遍认为是药三分毒,口服避孕药对人体危害大,会导致不孕不育,但是服用新型短效口服避孕药不仅不会增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以及乳腺癌的风险,甚至还能降低相关肿瘤的发生率。
凡能减少排卵的情况,如多产和母乳喂养等都可以降低卵巢癌的风险?研究表明,具有抑制排卵作用和以孕激素为主要成分的口服避孕药也能有效预防卵巢癌?
关于口服避孕药和癌症关系的研究,对74.4万例曾经或目前使用口服避孕药者和33.9万例未使用口服避孕药者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显示,口服避孕药使用者较未使用者,癌症总发生率显着下降12%。
避孕药能预防子宫癌吗
避孕药是20世纪女性健康方面最大的进步之一,并且让女性拥有了控制自己生育权的机会。而子宫癌(通常发生于子宫内膜,其最常见的症状是阴道异常出血,影响女性的生殖系统,多见于50至60岁的妇女)却是现代女性健康最大的威胁之一,位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避孕药能够降低子宫癌的发生率,预防了成千上万例子宫癌的发生。
子宫癌在发达国家发病率远低于经济不发达国家(80%以上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子宫癌是全球第十大常见癌症,是欧洲女性第四大常见癌症。在美国每年约新增54870例子宫癌患者,约10170人死于子宫癌。我国每年约新增病例13.15万,死亡率最高的是山西,最低的是西藏。
为了研究避孕药和子宫癌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对36项研究中的数据(研究人员认为就避孕药对子宫癌的影响而言,这些几乎全是有效数据)进行了分析,数据共包含27276名子宫癌女性患者和115743名正常的女性。他们发现在过去50年间,服用避孕药预防了大约40万子宫癌病例的发生,包括近十年间的20万例。服用避孕药每超过五年便会降低子宫癌发生率的四分之一,而那些服用避孕药超过10年的人患卵巢癌的风险则会减少一半。
虽然研究人员尚不确定避孕药能够预防子宫癌的确切机制是什么,但是他们认为避孕药在月经周期的卵泡期阶段,能够有效减少无害雌激素的暴露,这可以预防诱发雌激素细胞的快速增长。
即使在停药后,口服避孕药抗子宫癌的效果仍然能持续几十年。这意味着如果女性在20岁甚至更年轻时服用它,那么在她们50岁后(容易患癌的年纪)仍然能享受到当年药物的抗癌效果。
研究人员称,尽管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含量已经下降(例如20世纪60年代的药片中雌激素含量是20世纪80年代的两倍),但是这种预防的效果却保持不变甚至更好。当然,研究人员也警告称不同剂量和品种的避孕药也有一些风险,如会引起血栓、中风和心脏病等。
即使最终研究表明避孕药预防癌症的作用并不如上文所描述的那样好,但是像这样的研究仍然是很重要的。女性同胞们需要了解口服避孕药的风险和这种意料之外的效果,这样可以为她们决定是否服用(避孕药)提供更全面的参考和帮助。
如何用避孕药预防不孕
在当今社会上,许多年青夫妇由于学习、工作、住房、经济等原因,婚后1-5年内不想要孩子,采取了各种各样的避孕措施,但有些人因避孕方法不当导致不孕。那么婚后采用什么方法避孕最好,就成为这一避孕族最关心的问题。对于新婚夫妇来说,避孕套是最安全、最简便、副作用最小的避孕方法,此法应该作为首选措施。
但新婚期间夫妇多因性兴奋很强、性生活较频、不规律、麻烦为由,不能坚持,亦不按正规要求使用,射精时才匆忙套上,往往措手不及,导致避孕失败。
那么避孕药和避孕针能否使用呢?
一般避孕针剂都属长效激素类,对新婚夫妇也是不适宜的。若使用口服避孕药也应选择短效药物,并且服用时间不宜过长,最长一年,最好3-6月之内就换用其它避孕措施,否则会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而致闭经或不排卵。
尤其对有些婚前本来月经就不规律者,服药后更可加重病情,从而导致不孕。宫腔放置节育器的方法,新婚及未育过的妇女不宜采用,因其脱落率及感染率高。脱落导致避孕失败,感染则是今后不孕的隐患。药流及人工流产术是非意愿妊娠的有效补救措施。
但是,若多次之,则会造成月经失调、宫颈或宫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附件炎、盆腔炎等症,导致继发不孕或习惯性流产。因此,避孕措施是严谨的,补救措施是慎重的。
婚后采用何种避孕措施最佳不能千篇一律,要因人而异,不明之处请专职人员给予指导,尽可能避免因不合理选用造成不孕的发生。
有效预防不孕症措施常见有哪些
1、消除不良生活因素预防不孕症:如嗜烟酗酒,乱服用药品(尤其是安眠药和雌、雄性激素等),是诱发婚后不孕症及胎儿畸形和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男女双方都应戒烟少饮酒,不乱吃药。
2、积极预防和治疗生殖器官炎症预防不孕症:阴道、宫颈的炎症可以影响精子的活动造成不孕症,同时也可以向上逆行感染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和盆腔炎。在急性期如能得到彻底的治疗就不会变成慢性盆腔炎和输卵管梗阻。男性患腮腺炎往往会引起睾丸炎,如能及早治疗,注意休息,可避免睾丸炎的发生和导致不育。
3、保持愉快心情,减少精神紧张预防不孕症:生儿育女是人生的希望,但有时盼子太心切,反而不会怀孕。特别是高龄者或结婚数年未孕者心情更加紧张,从而干扰了神经内分泌功能,影响受孕。因此切忌急躁、自卑及精神紧张。
4、做好婚前检查预防不孕症:这是确保生育和优生优育的第一关。如果通过检查,发现男女一方或双方生殖器官有先天畸形、疾病或影响生育的内分泌失调、结核病等全身性其他疾病,就应治好病再结婚,以免婚后不孕症出现。
5、做好避孕,避免人工流产预防不孕症:手术可引起生殖器官的损伤和感染,导致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宫腔粘连等而致不孕症。
治疗不孕症三餐饮食要低糖
专家表示,给自己制定一份科学的饮食计划可对不孕症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比如,年龄介于15至45岁的女性会受多卵巢综合症影响,患者常常表现为月经异常、多毛、痤疮、肥胖等,并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脂血症。由于种种原因,治疗这种女性不孕相对来说比较困难。通常采用口服避孕药的手段来治疗这种不孕症,对于那些想生育的女性来说是很不理想的。但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低糖饮食可以有效地治疗这种不孕症,使此类疾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另外,在进行不孕症的预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普及科技卫生知识,掌握受孕道理。
随着医学的进步,性方面的知识已不再是神秘羞耻之事。应向人们作广泛宣传,使之了解性知识,减少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减少性器官方面疾病的发生,为妊娠创造有利条件。
有病早治,预防为先。这些疾病能早期发现,早期得到彻底的治疗,就有理由不孕的预防。如男性患腮腺炎往往会引起睾丸炎,如能及早治疗,注意休息,可避免睾丸炎的发生,就不会影响精子的发生,有利于受孕。
减少手术,重视第一胎孕育。有些因手术不洁,或术后调理不慎均会引起感染,出现发热,以致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或形成附件炎性包块,而致不孕。有些不孕患者曾因诊刮、人流或子宫颈息肉摘除等手术,而引起月经不调或宫腔粘连等,这些病证均影响生育。减少手术,重视第一胎,对预防不孕是有积极意义的。
心情开朗,减少精神紧张也会减少不孕发生的概率。夫妇双方婚后生儿育女是人生的希望,但往往盼子太心切,反而不会怀孕。特别高龄者或结婚数年未孕者心情更加紧张,从而干扰了神经内分泌功能。
注意自我保护,最好不孕预防准备。某些人从事一些特殊工作,如接触放射线、某些有毒物质,从事高温工作等,应按照劳动保护条例的规定,认真采取措施,自我保护,使不孕的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
孕育种子,应知晓聚精之道。节制性生活有利于种子,对预防不孕是极为重要的。
预防不孕不育避免传播性疾病
不孕不育困扰着很多的女性朋友,其实不孕不育是可以进行预防的,如何预防不孕不育呢?预防不孕不育有哪些措施呢?
1、适度减压
有些压力是正常的,但是压力过大,或者不懂得如何应对压力都可能引起不孕不育。如果因为压力而吃得太少或者吃得太多,你的身体状况也会变坏,因而更难受孕。如果靠抽烟喝酒减压的话,那么你的生育能力会受到额外的破坏。
2、避免性传播疾病
要么节欲,要么用安全套。每个人都应该避免性传播疾病,包括HIV/AIDS、淋病、衣原体感染、梅毒、疱疹以及生殖器疣等。
3、避免药物滥用
几乎形式的药物滥用都能影响精子产生、卵子释放以及胚胎发育。这些滥用的物质包括软性毒品、酒和烟。
4、.冷冻精子、卵子、卵巢及睾丸组织
如果要很晚才生孩子,或者很可能丢失精子或者卵子(比如化疗或者要做手术的病人),那么就应该要考虑冷冻精子或者卵子(要先做检查)。
5、早点生孩子
由于越来越多已经到了结婚生育年龄的男性推迟了婚育时间,因而他们的伴侣有着更高的不育风险。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息肉或者子宫纤维瘤等妇产科疾病会越来越多,而且她们的生育能力也随着年龄增长显着下降,尤其是在30奔40和40岁时。而男性产生精子能力并不会随着年龄而下降。
6、保持最佳体重
体重相关的生育因素已经很明确了。肥胖、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都能影响射精、精子产生、排卵、流产几率和增加胚胎发育不良的机会。均衡饮食对于很多健康问题包括生育问题都是很重要的。
7、某些激素类避孕药可能预防疾病
激素类避孕药似乎可以降低某些性传播疾病的几率。此外,激素类避孕药也可以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癌症的形成。
8、保持健康
很多明显的身体问题,尤其那些没有受到严格控制的问题迟早都可能损伤生育能力。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糖尿病。尽可能的保持健康,并且尽早有效的处理已经出现的身体问题。记住分娩就像一个小型的马拉松,如果你身体状态不好的话,那会是个艰难的旅程。
激情之后5天避孕黄金期
担心受孕!事后5天快求助医师
台湾“国民健康署”表示,有性伴侣或将进行约会而有可能发生性行为,但不希望怀孕的话,要做好事前避孕措施。如果在没有充份的事前避孕措施下发生性行为,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紧急避孕建议,要尽快在性行为之后(最多不能超过5天),寻求医师协助;经医师评估有怀孕可能时,开立医嘱,服用事后避孕药,预防怀孕的 效果为52%至94%。
不充分的事前避孕措施包括:保险套破裂、滑脱或没有全程使用;口服避孕药有连续3天,或3天以上忘了吃;性交中断;或是排卵期计算错误。
事前避孕成功率高4方法可参考
不过,比起事后补救,最好还是事前做好保护措施。台湾“国民健康署”表示,事前避孕方式可因个人体质、需求及时间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选择,建议可以向专业人员咨询,采取对本身适合的避孕方式。
常用的事前避孕方式有口服避孕药、保险套、子宫内避孕器、输精(卵)管结扎手术等几种。其中,保险套是随时可用,并同时能预防性病传染的简便方式;但缺点是使用与否,往往较取决于男性一方。
【事前避孕4方法】
1.口服避孕药:利用荷尔蒙控制排卵周期,而达到避孕的目的。须经医生诊断并开立处方后再服用,按规定正确服用时,避孕效果可达99%以上。但罹患心脏病、糖尿病及正在哺喂母乳的妇女不宜使用。
2.保险套:藉由阻止精子与卵子的结合,而达到避孕的目的。正确使用时,效果可达87%以上,并可以避免感染性病及艾滋病。
3.子宫内避孕器:利用如铜T、铜7、母体乐等装置,干扰受精卵着床,而达到避孕的目的。避孕效果可达95%以上。
4.输精(卵)管结扎手术:以阻断精子与卵子的结合途径,而达到避孕的目的。适用于不再生育者,效果几乎可达100%。
激情之后的意外怀孕,很多人都会选择中止妊娠,也就是俗称的流产。流产对女性身体伤害性大,可能会造成不孕,也对以后的生活造成不幸。做好避孕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小心擦枪走火,那么要尽快在性行为之后(最多不能超过5天),寻求医师帮助,及时采取避孕措施。
不孕不育症患者日常如何保健
一、注意饮食
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不孕不育不育的预防也是有着很好的作用的,少吃辣的、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多喝水等都是在准备开始怀孕前要注意的,并且还需要注意补充叶酸。饮食要清淡而又富有营养,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如钙、磷、铁、锌)等营养物,保证膳食营养更合理。
二、注意避孕
女性朋友们在性生活之前是需要考虑避孕的问题的,不论是避孕药还是其他的各项避孕措施的注意事项都是需要了解的,并且在怀孕之前需要调整自己的身体。
三、注意经期卫生
在月经来潮期间,如不讲究卫生,那是很容易得各种妇女病如月经不调、痛经、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等、这些病症均会妨碍婚后受孕。在月经期间应讲究卫生,在精神上要保持乐观舒畅;在身体上要注意适当休息避免劳累;在饮食上宜温热,忌寒凉;在起居上宜规律、舒适忌坐卧湿地或冒雨涉水,另外,月经带要勤洗内裤和卫生纸要勤换)全身淋浴不宜过频,以免着凉感冒。如不注意会导致不孕不育的。
四、减少人流手术,重视第一胎孕育
有些因手术不洁,或术后调理不慎均会引起感染出现,以致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或形成性包块,而致不孕不育。有些不孕不育患者曾因诊刮、人流或子宫摘除等手术,而引起宫腔粘连等,这些病症均影响生育。减少手术,重视第一胎的孕育,对预防不孕不育是有积极意义的。
五、注意自我保护,减少不孕不育的发生
某些人从事一些特殊工作,如接触放射线、某些有毒物质,从事高温工作等,应按照劳动保护条例的规定,认真采取措施,自我保护,使不孕不育的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
六、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状态
要尽量放松自己的心态,及时调整和转移产生的不良情绪,如夫妻经常谈心,共同欣赏音乐、必要时还可找心理咨询,进行心理治疗。良好的心情可预防不孕不育。
避孕药能预防子宫癌
避孕药是20世纪女性健康方面最大的进步之一,并且让女性拥有了控制自己生育权的机会。而子宫癌(通常发生于子宫内膜,其最常见的症状是阴道异常出血,影响女性的生殖系统,多见于50至60岁的妇女)却是现代女性健康最大的威胁之一,位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最近,在医学权威学术杂志柳叶刀上发表的一篇研究称,避孕药能够降低子宫癌的发生率,预防了成千上万例子宫癌的发生。
子宫癌在发达国家发病率远低于经济不发达国家(80%以上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据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称,子宫癌是全球第十大常见癌症,是欧洲女性第四大常见癌症。美国癌症协会估计,在美国每年约新增54870例子宫癌患者,约10170人死于子宫癌。我国每年约新增病例13.15万,死亡率最高的是山西,最低的是西藏。
为了研究避孕药和子宫癌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对36项研究中的数据(研究人员认为就避孕药对子宫癌的影响而言,这些几乎全是有效数据)进行了分析,数据共包含27276名子宫癌女性患者和115743名正常的女性。他们发现在过去50年间,服用避孕药预防了大约40万子宫癌病例的发生,包括近十年间的20万例。服用避孕药每超过五年便会降低子宫癌发生率的四分之一,而那些服用避孕药超过10年的人患卵巢癌的风险则会减少一半。
经期保健预防不孕
很多女性受到不孕的困扰,所以很多人都想知道该怎么预防不孕,而你知道吗?注意经期重保健,也能预防不孕。
女性不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器质病变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 ,但有时这三类或其中的两类原因可能是并存的。如何预防该病的发生,如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当然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其实,许多女性不孕,的确是可以有效预防的。
我们知道,临床除少数女性是因为先天生理缺陷发生不孕外,大多数不孕症是后天疾病所引发的。这些后天的疾病因素,都是可以有效预防的,只要在青春期、在婚前婚后注意防护,只要做到关心、呵护生殖系统,只要及时发现不孕不育的蛛丝马迹,就完全可以将女性不孕症的发病率降低下来。
性经历过早者易患不孕症。大量的临床资料证实,女性过早的进行性生活,不仅容易导致生殖系统感染,也会因服用避孕药(包括紧急避孕药)、人工流产或者药物流产等引起内分泌失调,使排卵受到影响。凡是有性经历较早而结婚后又发生不孕症者,应该尽快系统检查看看,以免病情加重,影响治疗效果。
第二性征发育迟缓者常常易患不孕症。要注意观察自身发育状况,一旦第二性征的发育迟缓,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到医院检查。第二性征的发育是为生育能力奠定基础的阶段,在一般情况下,女性12-14岁时月经就会初潮,之后体毛开始生长,乳房逐渐发育隆起,倘若到了发育年龄而没有生理发育方面的变化,本人及家长就应该引起重视,特别身体方面还有其他异常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妇科检查,以及早预防不孕症的发生。
不注意经期保护者容易发生不孕症。
月经来潮期间应该特别呵护,注意适当休息,不可剧烈活动,不宜进食生冷食物,如果没有做到经期呵护,发生生殖系统感染的概率会大大增加,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发病率常常增多,一些不注意经期卫生者,还有可能发生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等,发生输卵管阻塞、通而不畅的可能性增加。在打算怀孕而不能怀孕时,应该尽快到医院检查。
及时发现内分泌方面的问题。
月经是反映女性生内分泌情况的晴雨表,很多内分泌疾病常常表现在月经上,从月经周期、月经颜色、月经量等方面,可以判断内分泌的情况。如果月经稀发、闭经、痛经、月经不止时,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月经来潮过晚,往往提示生殖系统发育出现问题;月经来潮后又停止,往往说明内分泌出现异常;如果出现严重的痛经,可能存在子宫发育、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问题;如果月经稀发甚至闭经,另外有肥胖、多毛等,很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些疾病,往往是女性不孕症的常见相关疾病。
身体过于瘦或者过于胖易发不孕症。当身体过于瘦或者肥胖时,应该引起结婚后不能顺利怀孕者的注意。有的少女月经初潮时间较晚,身体瘦弱,月经16岁之后来潮,月经量少、色淡、质稀,或者是节食、减肥的女性,容易发生不孕症;而过于肥胖的女性,结婚后长时间不怀孕时,要排除肥胖生殖无能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可能。
避孕药的好处有哪些
一、保护子宫内膜,防治月经病
服用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复合剂,能减少子宫内膜的生长和戒断性出血失血20毫升,而未使用者失血35毫升。又由于避孕药能抑制排卵,故服用后能消除或改善痛经、月经紊乱及经前紧张症,且因用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从而便妇女常见的贫血发生率降低。
二、预防子宫内膜癌
美国亚特兰大疾病防治中心对经常服用避孕药妇女(25-54岁)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有明显预防子宫内膜癌的作用。因该药可减少子宫内膜增殖,且药一年者发生子宫内膜癌危险性可减少一半。美国僵疾病控制、儿童保健和人类发展协会对3500名妇女调查后得出结论是:在口服避孕药的妇女中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降低了50%。美国波士顿大学医疗中心收集了三年半资料,对60岁以下15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与从未使用过口服避孕药的女性相比,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是1:2。该避孕药预防效果的特别仍能维持5-10年,研究认为这是由于孕激素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防治卵巢囊肿和卵巢癌
口服避孕药能减少滤泡和黄体的囊肿,这些囊肿的破裂可使病人遭致腹腔镜检查和剖腹术。卵巢囊肿在5-6厘米时,约70%口服避孕药的病人连续服用6周后囊肿消失。据研究观察15年的结果,口服避孕药与未服者相比,卵巢上皮会发生囊肿,这些囊肿就是上皮性卵巢癌的前驱病变。口服避孕药抑制了排卵,故可减少卵巢癌的发生。
四、预防异位妊娠
近年来因而服用避孕药的育龄妇女日益增多,异位妊娠率明显降低,服药都仅为不服药者的1/10,这也是由于药物抑制了排卵而使滤泡囊肿减少,已有滤泡囊肿者也会很快地退化;避孕药还有防御盆腔炎的作用。英国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药可减少盆腔疾病50%,故能起到预防宫外孕作用。
五、减少关节炎的发生
口服避孕药有抑制自身免疫性反应的作用,服用者不仅可使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大减轻,发生率明显减少,且该病的急性患者仅为有服药者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