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四种低血糖症的治疗方法

四种低血糖症的治疗方法

1、酒精性低血糖症

对于酒精性低血糖症的治疗,首先要严禁酗酒。之后如果静滴葡萄糖液后尚未能迅速恢复者,可加用氢化可的松100~300mg,静滴。

2、反应性低血糖症

治疗反应性低血糖症,我们要选择含低碳水化合物及高蛋白的食物,并注意少量多餐的进食方法;果胶可减轻胃手术后反应性低血糖。可用普鲁本辛15mg,3/d口服。

3、胰岛素瘤

专家介绍,对于胰岛素瘤性低血糖症,外科手术仍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无法手术的癌肿患者,可选择化疗,但疗效并不理想。

4、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如果是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引起的低血糖症,可用激素替代治疗,常用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点滴,能快速有效地恢复正常血糖水平。

反复低血糖的原因是什么

复低血糖要警惕胰岛素瘤:

在正常情况下,健康人发生低血糖的频率不高,所以一旦较频繁出现低血糖症状,就会去就医,也就能及早发现胰岛素瘤。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特别是注射胰岛素的患者,低血糖本来就如影随形,一旦发生,第一反应便是自己的治疗方案出现了问题,比如吃得太少、运动太多或者胰岛素注射过量等,进而不断调整治疗方案,以致于不易早期发现胰岛素瘤,使得胰岛素瘤兴风作浪。

有些胰岛素瘤病人是家族性的1/3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约2%先后或同时发生低血糖,且以反复发作的空腹时低血糖症为特征应高度怀疑本病可合并存在甲状旁腺腺瘤及重体肿瘤(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Ⅰ型,MEN-1)病程可从2周至14年,平均2.8年,长期反复出现低血糖,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

以上就是出现反复低血糖的根本原因,反复低血糖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症状较集中出现在餐前,生活中各种因素都容易引起低血糖的病发,疾病、情绪、生理现象等都会引起血糖降低,所以患者需要引起重视,积极配合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找到原因并对症治疗。

低血糖和功能性低血糖有什么区别

凡是因功能性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了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一组临床表现,称功能性低血糖。 低血糖多发生以早餐后2~4h临床表现以肾上腺素分泌过多综合症为主病人感心悸、心慌、出汗、面色苍白、饥饿、软弱无力、手足震颤、血压偏高等。一般无昏迷或抽搐,偶有昏厥、午餐及晚餐后较少出现。每次发作约15~20min,可自行缓解,病情非进行性发展,空腹血糖正常,发作时血糖可以正常或低至 2.8mmol/L(50mg/dl),但不会更低。血浆胰岛素水平,空腹血糖正常,发作时血糖可正常或低至2.8mmol/L(50mg/dl),但不会更低。血浆胰岛素水平、胰岛素释放指数均在正常范围。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在服糖后2~4h其血糖可下降至过低值,然后恢复至空腹时水平。病人能耐受 72h禁食。糖尿病家族史常缺如。 出现低血糖的原因:

吃甜食本来就会使体内血糖升高。但若是空腹吃甜食,有的时候则会使胰岛素过度释放,使血糖快速下降,甚至形成低血糖,从而迫使肌体释放第二种激素———肾上腺素,以便使血糖恢复正常。这两种激素的作用会使人头晕、头痛、出汗、浑身无力,这就是反应性低血糖症,对症状较轻者可服葡萄糖水或白糖水,以补充生命必需的葡萄糖。荔枝病的实质也是一种“低血糖症”。

还有一种禁食性低血糖症,通常在禁食8小时后发生,症状比反应性低血糖症更严重,包括头晕、记忆力丧失、中风和慌乱。爱美的女士常常因禁食减肥导致低血糖症。在极少的病例中,禁食性低血糖症还可能是严重的身体失常的结果,如胰脏B细胞肿瘤以及全身的肿瘤。

是什么原因造成低血糖呢

低糖血症是一个综合征,其特征是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引起低血糖症的原因常见的有:饥饿、应用胰岛素及磺脲类降糖药物过量;因神经调节失常,迷走神经兴奋过度,体内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的功能性低血糖症;胃大棘切除、胃空肠吻合手术后,由于食物迅速进人空肠,葡萄糖吸收太快、血糖增高、刺激胰岛素分泌过量而引起;因胰岛B细胞瘤,严重肝病、垂体前叶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所致的器质性低血糖症;某些人在持续剧烈运动时(如长跑),也会出现低血糖症。

低血糖患者还因注意以下几点:

(1) 控制每日的进食量和进食时间,

(2) 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在运动量增加时要注意能量的补充。

(3) 糖尿病病人及家属应该充分了解低血糖反应的常见症状;

(4) 学会血糖的自我监测,掌握一些低血糖的自救方法,

(5) 选择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低的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华止))也是很重要的。

(6) 保持健康的心理,正确面对疾病

只要多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这种低血糖的症状还是很容易避免的,如果已经很不幸的有了低血糖那就要好好进行康复治疗。多注意日常的饮食,还有作息时间。定期要去医院进行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工作,才能早日恢复到健康的身体。希望通过此篇文章可以让大家对于低血糖是怎么形成的有所了解。

荔枝吃多了会得荔枝病吗

过量食用易得荔枝病。

荔枝是无患子科、荔枝属常绿乔木的成熟果实,味甘酸、性温;入心、脾、肝经,其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过量食用是可能会得荔枝病的。

“荔枝病”指的是大量食用新鲜荔枝之后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是一种低血糖病,严重者会突然昏迷、惊厥、血压下降,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休克。

低血糖症状

低血糖呈发作性,时间和频率随病因不同而异,症状千变万化。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自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表现

低血糖发作时由于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临床表现为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

2.脑功能障碍的表现

是大脑缺乏足量葡萄糖供应时功能失调的一系列表现。初期表现为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躁动、易怒、行为怪异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出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低血糖的原因

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于2.8mmol/l的现象。一般情况下,低血糖患者会出现心慌、无力、手足颤抖、出汗、心律增加、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

引起低血糖的原因有很多,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药物因素

1、胰岛素:胰岛素注射过量或注射后摄食量过少而活动量相对过度,可能产生典型的急性低血糖反应。

2、磺脲类药物:这些药物引起低血糖的程度与药物半衰期、代谢速度等有关。当患者有饮食减量、肝肾病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时,即有出现低血糖的可能。

3、口服降糖药尤其优降糖也容易引起低血糖。

二、疾病因素

1、严重肝病时,肝脏不能有效地调节血糖,当糖摄入不足时易发生低血糖。

2、肾上腺、甲状腺、垂体等内分泌疾病都有可能造成低血糖症。

三、生活习惯

1、长期进食不足,过度消耗,如神经性厌食、慢性吸收不良、慢性腹泻、肾陛糖尿等,会促使血糖下降。

2、空腹过量饮酒刺激胰岛索大量分泌引起低血糖症。

3、持续剧烈运动、长期饥饿或高烧病人团血糖消耗过多,也可引起低血糖症

四、功能性

一类原因不太明确的功能性低血糖多发生在一些较胖的中年女性身上。这种低血糖的特点是常发生在餐后三四小时左右,并且饭吃得越多,越容易出现。目前认为,其原因是患者吃进肚里的食物刺激了肠道内的多肽激素,而这种激素能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从而将血糖降得很低,导致低血糖。

什么情况会出现低血糖反应

1、胰岛素瘤引发低血糖

胰岛素瘤可产生过多的胰岛素,使血糖降低。几乎所有的胰岛素瘤都位于胰腺内,肿瘤均匀的分布在胰头、胰体、胰尾部,肿瘤一般很小,位置又很隐蔽,不易找到。大多数的胰岛素瘤是良性,但也会发生恶变。患者起病很慢,经常是发病很多年也没有察觉。症状主要是反复发作性低血糖,大多见于清晨早餐前,少数也可见于午饭、晚饭前。饥饿、劳累、精神刺激、饮酒、月经来潮、发热等均可诱发低血糖症,病情由轻渐渐变重,发作次数也越来越频繁,从一年发作一、两次渐渐增加至一天几次,发作时间长短不一。食用糖以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最好的治疗办法是将肿瘤切除。

2、肝病性低血糖引发低血糖

肝脏是存储、转运和调节糖的主要器官,就像人体的“糖库”一样,当葡萄糖多的时候肝脏就将其储存起来,不足的时候再将库存拿出来使用。如果肝细胞大面积损伤、功能不足,就会引起低血糖。肝脏疾病引起低血糖有急有慢,多见于空腹、饥饿、运动时,肝病好转后低血糖症也自然减轻或消失。

3、早期糖尿病引发低血糖

Ⅱ型糖尿病在发病早期反应性地引起低血糖,低血糖症状一般在进食3~5个小时以后出现,患者的空腹血糖值略高或是正常值的高限,很难被患者发觉,必须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诊。

4、功能性低血糖引发低血糖

功能性低血糖的患者在检查后没有发现任何疾病,可能是糖代谢调节不够稳定的缘故。患者以中年女性多见,病情与情绪不稳定、精神受刺激、焦虑有很大关系。低血糖症状多在早餐后2~4个小时出现,而午餐和晚餐后很少会出现,每次发作持续15~20分钟后自行缓解,病情也不会继续发展,食用糖以后症状立即消失。这种低血糖不需要特殊治疗,但一定要排除其他原因以后才能认定是功能性低血糖。

怎么才能低血糖

1、如果长时间不吃早餐,就会形成低血糖。2、但若是空腹吃甜食,有的时候则会使胰岛素过度释放,使血糖快速下降,甚至形成低血糖,从而迫使肌体释放第二种激素———肾上腺素,以便使血糖恢复正常。这两种激素的作用会使人头晕、头痛、出汗、浑身无力,这就是反应性低血糖症,对症状较轻者可服葡萄糖水或白糖水,以补充生命必需的葡萄糖。荔枝病的实质也是一种“低血糖症”。3、还有一种禁食性低血糖症,通常在禁食8小时后发生,症状比反应性低血糖症更严重,包括头晕、记忆力丧失、中风和慌乱。爱美的女士常常因禁食减肥导致低血糖症。在极少的病例中,禁食性低血糖症还可能是严重的身体失常的结果,如胰脏B细胞肿瘤以及全身的肿瘤。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有:1、低血糖时,体内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激素等升糖激素增加,导致反应性交血糖(苏木杰效应),造成血糖波动,病情加重。2、长期反复严重的低血糖发作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引起病人性格变异,精神失常、痴呆等。3、低血糖还可以刺激心血管系统,促发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脑卒中等。4、低血糖昏迷过久未被发现可造成死亡。低血糖的预防措施:(1)合理应用胰岛素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或调整胰岛素,同时进行血糖监测。(2)选择适当的口服降糖药因格列本脲(优降糖)降糖作用较强,作用日寸间较长,故应慎用,尤其合并肾功能不全或70岁以上患者禁用格列本脲。其他如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吡嗪(美吡达)也可能引起低血糖,应用时需注意。(3)按日寸进食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后一定要进食。做到空腹不饮酒。(4)适时加餐经常发生低血糖者,宜少食多餐,即将一天的摄入总量分成5~6餐,这样可避免餐前低血糖(中、晚餐前),而晚上加餐可有效预防清晨低血糖的发生。(5)运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消瘦患者空腹时不宜进行剧烈的运动。

相关推荐

常见的几种低血糖

1、胰岛素瘤 胰岛素瘤可产生过多的胰岛素,使血糖降低。几乎所有的胰岛素瘤都位于胰腺内,肿瘤均匀的分布在胰头、胰体、胰尾部,肿瘤一般很小,位置又很隐蔽,不易找到。大多数的胰岛素瘤是良性,但也会发生恶变。患者起病很慢,经常是发病很多年也没有察觉。症状主要是反复发作性低血糖,大多见于清晨早餐前,少数也可见于午饭、晚饭前。饥饿、劳累、精神刺激、饮酒、月经来潮、发热等均可诱发低血糖症,病情由轻渐渐变重,发作次数也越来越频繁,从一年发作一、两次渐渐增加至一天几次,发作时间长短不一。食用糖以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最好的

糖尿病低血糖有多可怕

糖是构成人体重要的生命物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比较重视血糖过高,即糖尿病的治疗,却往往对低血糖症知之甚少。其实,低血糖症有时比糖尿病更可怕,因为发生低血糖症时,机体缺乏糖提供能量,很多代谢活动受到抑制,特别是发生严重低血糖时,大脑由于缺乏糖提供能量,会造成脑细胞的损害,甚至会出现昏迷。 在社会、经济、环境及遗传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糖尿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如果血糖控制欠佳,容易并发多种急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到正规医院就诊,并按照医生的要求规范科学地服降糖药物,切忌

新生儿高血糖症治疗方法

1.医源性高血糖症 治疗措施包括降低葡萄糖溶液输注的速率同时将浓度从10%改为5%,或减慢静脉输注速度,通过静脉输注改善由于渗透性利尿导致的液体和电解质的丧失。在低速如每分钟4mg/kg输注葡萄糖时而持续有高血糖症,提示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耐受。 可在10%葡萄糖溶液中加入人胰岛素,按正规速度0.01~0.1u/kg.h输注,直至血糖水平正常。胰岛素可加入另外的10%葡萄糖溶液中,然后与维持输注的10%葡萄糖溶液一起使用,这样就可调节输注速率而不改变总体静脉输液的速率。 对胰岛素治疗的反应无法预计,故监

低血糖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专业医师告诉我们,低血糖给患者带来的危害也是很严重的,常见的有:首先,经常性的血糖过低会损害脑细胞,糖是构成人体重要的生命物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比较重视血糖过高,即糖尿病的治疗,却往往对低血糖症知之甚少。其实,低血糖症有时比糖尿病更可怕,因为发生低血糖症时,机体缺乏糖提供能量,很多代谢活动受到抑制,特别是发生严重低血糖时,大脑由于缺乏糖提供能量,会造成脑细胞的损害,甚至会出现昏迷。 其次,在社会、经济、环境及遗传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糖尿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如果血糖控制欠佳,容易并发多种急慢性并发症,如糖

低血糖的治疗

1、一般治疗: 通常急性肾上腺素能症状和早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给予口服葡萄糖或含葡萄糖食物时能够缓解。胰岛素或磺脲药治疗病人若突然出现意识混乱,行为异常,建议饮用一杯果汁或加3匙糖的糖水,应告诉病人家属这些处理办法。一杯牛奶亦可奏效。 建议胰岛素治疗病人随时携带糖果或葡萄糖片。磺脲药治疗病人,尤其是长效药和氯磺丙脲,若饮食不足,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反复低血糖发作。 2、静脉推注: 当症状严重或病人不能口服葡萄糖时,应静脉推注50%葡萄糖50~100ml,继而10%葡萄糖持续静滴(可能需要20%或30%葡萄糖)

低血糖症

对于有低血糖的患者,这是不可怠慢的,症状也是很明显的,会出现眩晕,恶心,甚至身体虚脱,心慌等迹象伴随着的,在发现后及早的进行调理是很重要的,一般低血糖的患者会出现一系列身体不适的表现,对于低血糖的患者来说要及早的进行改善的,避免导致其他的病症出现就不好了。 1,低血糖的患者在发病的时候会出现心慌的情况,而且还会伴随着饥饿的感觉,经常会伴随着软弱,而且还会手脚会有颤抖的情况,面色也变的很苍白,尤其是患者还会经常的出现大汗淋漓的情况,心率是比较快的,血压也会有轻度的升高的情况。 2,尤其是患者因为一些葡萄糖的

低血糖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不论急性或慢性的低血糖症,尤其反复出现低血糖,则提示有某种疾病存在,尽可能及早明确病因,这是治疗的关键。为避免严重后果,预做如下处理: 1.急性低血糖症的处理 (1)葡萄糖应用:对急重症的低血糖伴昏迷者,为避免病情进行性变化,必须快速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50~100ml,必要时重复1~2次,直至患者神志清醒后,继之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使血糖维持在8.3~11.1mmol/L(150~200mg/dl),观察12~48h,以利脑细胞的恢复和防止再度昏迷。如不具上述条件时,对低血糖昏迷者,又不

怎么引起低血糖的

临床上反复发生空腹低血糖症提示有器质性疾病;餐后引起的反应性低血糖症,多见于功能性疾病。 1、空腹低血糖症 (1)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过多:常见的有胰岛素瘤、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等。 (2)药物性:如注射胰岛素、磺脲类降糖药物、水杨酸等。 (3)重症疾病:如肝衰竭、心力衰竭、肾衰竭、营养不良等。 (4)胰岛素拮抗激素缺乏:如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缺乏。 (5)胰外肿瘤。 2、餐后(反应性)低血糖症 (1)糖类代谢酶的先天性缺乏:如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等。 (2)特发性反应性低血糖症。 (3)滋养性低血糖症(

荔枝病怎么缓解 荔枝病是什么

荔枝病指某些人进食大量鲜荔枝后,出现头晕、出汗、面色苍白、乏力、心慌、口渴、饥饿感等症状,重者可有四肢厥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甚至抽搐和突然昏迷等症状。荔枝病的实质是一种“低血糖症”,荔枝中含大量的果糖,果糖经胃肠道黏膜的毛细血管很快吸收入血后,必须由肝脏内的转化酶,将果糖转化为葡萄糖,才能直接为人体所利用。

患上低血糖要咋办

1、急性低血糖症的处理 (1)葡萄糖应用:对急重症的低血糖伴昏迷者,为避免病情进行性变化,必须快速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50~100ml,必要时重复1~2次,直至患者神志清醒后,继之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使血糖维持在8.3~11.1mmol/L(150~200mg/dl),观察12~48h,以利脑细胞的恢复和防止再度昏迷。如不具上述条件时,对低血糖昏迷者,又不宜饮糖水而引起窒息,此时可用蜂蜜或果酱等涂抹在病人的牙齿、口腔黏膜,或鼻饲糖水亦是急救措施之一。 (2)胰高糖素应用:可在发病后和50%葡萄糖液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