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选象鱼
如何挑选象鱼
体形巨大,成体长度可超过2、5米,最长达3米,重量归高达200千克。长形,稍侧扁。头部骨骼由游离的板状骨组成。口大,无须。无下颌骨,舌上有坚固发达的牙齿。鳔四周富有血管,内表呈蜂窝状,常有特殊的鳃上器。鳞片大且硬,呈嵌镶状。背鳍和臀鳍位于体的后部,互为相对。胸鳍位低。腹鳍位腹部之后。尾鳍圆形。体灰绿色,背部颜色深,腹部较淡,尾鳍及体后部红色。
怎样挑选鱼
我们在买鱼的时候,首先要挑选活蹦乱跳的鱼,因为鱼如果是活蹦乱跳的,说明于是鱼是健康的,并且买鱼的时候,我们要尽量挑选鱼鳞完全的,没有缺损的,因为这种鱼比较新鲜。
我们在买鱼的时候,还要注意看一下鱼鳃,如果鱼鳃是鲜红色,说明鱼比较新鲜,不缺氧,如果鱼鳃是暗红色的,说明鱼已经有些缺氧了,不是太新鲜,在鱼死后,鱼鳃的颜色会反白色。
我们在买鱼的时候,尽量要挑选活鱼,如果我们在购买活鱼的时候,发现鱼的身上或其他地方有小虫子,这样的鱼我们最好不要购买,因为这样的鱼身上有可能有血吸虫一类的寄生虫,如果我们在煮鱼的时候,煮鱼的时间不够或是没有把鱼煮熟,在进食后,很有可能会患上血吸虫病或其他的疾病。
我们在挑选活鱼的时候,要尽量挑选鱼的颜色比较发亮的,因为这样的鱼生活的水质比较好,污染比较少,鱼的身体中含有的对我们人体有害的物质少,在我们人食用的时候比较放心。
如果我们在买鱼的时候,没有活鱼了,我们可以从一些死去的鱼中挑选比较新鲜的鱼,首先我们要用鼻子闻一下鱼的气味,如果是死去时间较长的鱼,特别是在夏天,会发出非常难闻的臭味,这样的鱼我们最好不要买,因为的鱼可能已经感染上腐败菌了。
我们在购买死鱼的时候,要尽量买一些接近新鲜的鱼,我们可以用手指按下鱼的身体部位,如果鱼肉比较硬,说明鱼刚死不久,如果鱼死去太长的时间,我们还可以看到鱼肉和鱼刺分开的现象,这样的鱼我们最好不要购买,否则在我们使用后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鱼胶和花胶怎么挑选 鱼胶怎么挑选
平时购买鱼胶时最好看一下它的年数,那些年头较长的老鱼胶是鱼胶中的精品,它们的颜色多为暗黄或者金黄,而且腥味比较淡,那此新颜色比较白的新鱼胶腥味重,保健功效也没有老鱼胶那么出色。
平时挑选花胶时还可以看它炖制以后的汤色,那些质量的好的鱼胶在炖制以后汤色是清澈的,如果花胶在炖制以后,发现汤色变得浑浊,就说明它的质量不好,不适合购买和食和。
正常情况下,鱼胶和花胶可以分为粗肉和柔肉两种,柔肉鱼胶是质量出色的存在,在挑选的时候可以把鱼胶拿起来放到光线好点的地方去看,这样可以看出它里面的线条和肉质,容易让人们挑选到质量较好的鱼胶。
如何挑选象拔蚌干
1、看肉色
虽然新鲜的象拔蚌看不出老嫩,但制作成象拔蚌干后颜色就有所不同了。较嫩的象拔蚌制作的干品肉身颜色较浅、偏浅褐色,而肉色深、偏黑色的象拔蚌干就是较老的象拔蚌了。
2、看大小
象拔蚌干过大或过小都不是最佳的,15到20厘米长的干品才是大小最适中的。
3、看肉的厚薄程度
象拔蚌干的肉身越厚实,管子越粗,做成的菜肴吃起来口感越是饱满。肉身较薄,管子较细的象拔蚌干口感就差了。
4、看干爽程度
摸起来比较干爽的象拔蚌干是保存完好、没有受潮的上等品,摸起来非常粘手的干品有可能是添加了糖,这样的象拔蚌干自然就没有原汁原味的好了。
5、分清产地
挑选象拔蚌干还要分清产地,我国象拔蚌干主要来自于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三个国家,其中以加拿大象拔蚌的口感最好,制作成的干品也是品质最好的。
怎样挑选墨鱼
一看体表:背面全白或骨上皮稍有紫色的,为质量上乘的墨鱼;背面全部深紫色或稍有红色的,为质量差的墨鱼。
二看肌肉:去皮后,肌肉呈白色为质量上乘的墨鱼;去皮后,肌肉呈微红色的为质量较差的墨鱼。
三闻气味:具有墨鱼固有的淡淡的腥味或海水气味的,是质量好的墨鱼;闻之有强烈异臭的,是质量差的墨鱼。
如何挑选甲鱼
1.看主要看甲鱼的各个部位。凡外形完整,无伤无病,肌肉肥厚,腹甲有光泽,背胛肋骨模糊,裙厚而上翘,四腿粗而有劲,动作敏捷的为优等甲鱼;反之,为劣等甲鱼;
2.抓用手抓住甲鱼的反腿掖窝处,如活动迅速、四脚乱蹬、凶猛有力的为优等甲鱼;如活动不灵活、四脚微动甚至不动的为劣等甲鱼;
3.查主要检查甲鱼颈部有无钩、针。有钩、针的甲鱼,不能久养和长途运输。检查的方法:可用一硬竹筷刺激甲鱼头部,让它咬住,再一手拉筷子,以拉长它的颈部,另一手在颈部细摸;
4.试把甲鱼仰翻过来平放在地,如能很快翻转过来,且逃跑迅速、行动灵活的为优等甲鱼;如翻转缓慢、行动迟钝的为劣等甲鱼。
鱿鱼如何挑选
具体的方法如下
1,眼看优质鱿鱿鱼、章鱼等则应皮肤光滑、爪弯曲,斑纹清晰。 鱼体形完整坚实,呈粉红色,有光泽,体表面略现白霜,肉肥厚,半透明,背部不红。
2,手摸用手按鱿鱼肉质,若肉质坚实有弹性,按之不会深陷,即表示新鲜。再摸摸看肉表面有无粘液,无粘液表示新鲜度高。 按压一下鱿鱼上的膜,新鲜鱿鱼的膜紧实、有弹性。还可扯一下鱿鱼头,新鲜鱿鱼的头与身体连接紧密,不易扯断。
3,鼻嗅用鼻子闻一闻,如果是一般海鲜特有的鲜味,表示新鲜。反之,若有腥臭与腐败之味则应避免购买。
如何挑选梭鱼
优质梭鱼鱼眼睛略凸,眼球黑白分明,鱼鳞光滑不易脱落,肉质紧实。
挑选到新鲜和美味的食物吃起来也能够让心情变得更好,上面就是对什么样的梭鱼好的一些介绍,这样喜欢吃梭鱼的朋友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去购买了,其实也是非常的简单的。
不过人们之所以喜欢吃梭鱼是有很多原因的,首先是因为它的味道非常的鲜美,梭鱼比一般的鱼类要鲜很多,因此特别适合做汤来饮用,最重要的是梭鱼本身所含的营养也是比较多的。具体梭鱼的营养价值有:梭鱼- 热量(119.00千卡)蛋白质(18.90克)脂肪(4.80克)胆固醇(99.00毫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13毫克)尼克酸(2.30毫克)维生素E(3.34毫克)钙(19.00毫克)磷(183.00毫克)钾(245.00毫克)钠(71.40毫克)镁(25.00毫克)铁(0.50毫克)锌(0.82毫克)硒(16.80微克)铜(0.03毫克)锰(0.02毫克)
如何挑选沙丁鱼
1.挑选沙丁鱼需要看它的颜色,一般新鲜的沙丁鱼表面光亮,整个身体颜色都是鲜亮透白的,如果表面暗淡就证明放了很长时间。
2.挑选沙丁鱼还可以看眼睛,新鲜的沙丁鱼眼睛澄清明亮,而且非常饱满有神,如果颜色浑浊就不要购买。
3.还可以看一下它的鳞片,如果它的鳞片是非常整齐的,就好像是特意排好的一样,而不新鲜的沙丁鱼会出现鳞片脱落现象,而且鳞片显得非常的乱,这种沙丁鱼也不要挑选。
4.挑选沙丁鱼也可以闻一下它的味道,一般靠近会有一些腥味,但并不是很重,如果闻到的是腥臭味道,而且很恶心,就证明鱼已经不新鲜了。
5.挑选沙丁鱼的时候还需要看一下它的鱼鳃部位,如果沙丁鱼是新鲜健康的,那么腮盖打开以后,腮丝非常的清晰呈现鲜红色,这种沙丁鱼营养价值很高,一般肉质也非常鲜美,而不新鲜的沙丁鱼,鱼腮呈现松弛的状态,证明已经放了一段时间就不要再挑选了。
鱼皮的挑选
鱼皮的质量优劣鉴别方法,主要是观察鱼皮内外表面的净度、色泽和鱼皮的厚度等。
鱼皮内表面
通称无沙的一面,无残肉,无残血、无污物,无破洞,鱼皮透明,皮质厚实,色泽白,不带咸味的为上品。如果色泽灰暗,带有咸味,则为次品,因泡发时不易发涨。如果色泽发红,即已变质腐烂,称为油皮,不能食用。
鱼皮外表面
通称带沙的一面,色泽灰黄、青黑或纯黑,富有光润的鱼皮,表面上的沙易于清除,这种皮质量最好。如果鱼皮表面呈花斑状的,沙粒难于清除,质量较差。
如何挑选鲳鱼
鲳鱼体近菱形,扁侧,口小,背部青灰色,体两侧银白色,体背小圆鳞,背鳍和臀鳍较长,且对称,胸鳍大,无腹鳍,尾鳍深叉形,下叶长于上叶。
怎么辨别鲳鱼的好坏
拿起一条鲳鱼,首先就要先用手指按按鱼身,感觉一下鱼肉的弹性好不好,越新鲜的鱼水分流失的越少。
鱼肉的弹性自然也越好,按起来感觉硬硬的,手指移开后也能马上恢复外形,不会留下按过的压痕。
体表
质量好的鲳鱼,鳞片紧贴鱼身,鱼体坚挺,有光泽;质量差的鲳鱼,鳞片松弛易脱落,鱼体光泽少或无光泽。
鱼鳃
质量好的鲳鱼,揭开鳃盖,鳃丝呈紫红色或色清晰明亮;质量差的鳃鱼,鳃丝呈暗紫色或灰红色,有混浊现象,并有轻微的异味。
鱼眼
质量好的鲳鱼,眼球饱满,角膜透明;质量差的鲳鱼,眼球凹陷,角膜较混浊。
肌肉
质量好的鲳鱼,肉质致密,手触弹性好;质量差的鲳鱼,肉质疏松,手触弹性差。
性别
雌者体大,肉厚;雄者体小,肉薄。
清洗
先刮除鲳鱼两面的银鳞,再从胸鳍下方的腹部划上一刀,约 5—— 8 厘米长挖出内脏,割除鱼鳃。然后将鱼放在清水盆中,用手指搓去鱼腹内的污秽物后,即可进行烹调。
如何挑选鱼
小心有毒鱼。
1.看形体。受污染的有毒鱼眼睛浑浊,无光泽,有的甚至向外鼓出。
2.看鱼腮。有毒的鱼腮不光滑,较粗糙,呈暗红色。
3.闻气味。正常的鱼有明显的腥味,受污染的鱼则气味异常。不新鲜的鲤鱼,鱼眼混浊、眼球下陷、掉鳞、鳃色灰暗污秽,鱼体松软、弹性差或没有弹性、腹部膨胀、肛门突出,这类的鱼不要购买。
如何挑选象拔蚌
购买象拔蚌的手,一定要选择虹管看起来新鲜,而且肉多且结实的象拔蚌。如果购买回来之后想要当天就制作美味的象拔蚌,则可以在售货员那里让他将象拔蚌从壳子里面取出来,去出来之后就可以看到深色的大小犹如鸡蛋的象拔蚌了,回家后还需要自己去皮,下面介绍象拔蚌的去皮方法。
从某种角度说,象拔蚌在离开海水后的生命特征不是很明显,我们海鲜市场购买象拔蚌,挑选的时候,惟有看它两个壳能否有力地闭上,若用手轻轻一掰就裂开那种,肯定是不新鲜的了。再有,如果是活的象拔蚌,用手轻轻触及蚌身的时候,蚌身会有明显的收缩。
将象拔蚌放在砧板上,用刀剔除两个蚌壳。剔壳的时候先用刀翘一边,另一半用手按住,如果怕打滑,可以用块湿毛巾按住。剔壳的时候,刀要紧贴着蚌壳,以免将肉剔坏。蚌和肉分离后,用清水分别洗净。
了。锅中烧开水,水温在80度左右的时候,将蚌肉放入锅中约10秒,略烫一下蚌肉后迅速将蚌肉取出,这时候你会发现,蚌肉身体上,也就是如“象鼻子”的部位会有一层如丝袜般的膜已经有点与蚌身脱离,此时你要从蚌身的底部往上,也就是从“象鼻子”的根部往“象鼻子”尖部一点点将这层膜掀下来,掀下来的膜会很完整,如果系住一头往里面灌水的话,这层膜甚至可以做一个贮水袋。
取下的膜丢掉。这时候,用刀将蚌身与蚌胆轻轻分离。蚌身外部也就是刚才撕下膜的部位可以用刷碗用的钢丝球轻轻的擦拭一下,擦拭的过程中,会有些许黄色以及污物被褪下,此时再用清水将象拔蚌冲洗一下就干净了。
象拔蚌去皮之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首先需要将去皮的象拔蚌的胆去除,注意,象拔蚌的胆在去除的过程中容易被弄破,会流出黄色的胆汁,所以一定要小心操作。去除胆之后再沿着去胆的切开慢慢切开,这时会露出象拔蚌的肉了,切开后整个象拔蚌就处理好如何挑选鱼
1、观鱼形。污染重的鱼,形态异常,有的头大尾小,脊椎弯曲甚至出现畸形,还有的表皮发黄、尾部发青。
2、看鱼眼。饱满凸出、角膜透明清亮的是新鲜鱼;眼球不凸出,眼角膜起皱或眼内有淤血的则不新鲜。
3、嗅鱼鳃。新鲜鱼的鳃丝呈鲜红色,黏液透明,具有海水鱼的咸腥味或淡水鱼的土腥味;不新鲜鱼的鳃色变暗呈灰红或灰紫色,黏液腥臭。
4、摸鱼体。新鲜鱼的表面有透明黏液,鳞片有光泽且与鱼体贴附紧密,不易脱落;不新鲜鱼表面的黏液多不透明,鳞片光泽度差且较易脱落。
5、掐鱼肉。新鲜鱼肉坚实有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消失,无异味;不新鲜鱼肉稍呈松散,指压后凹陷消失得较慢,稍有腥臭味。
6、看鱼腹。新鲜的鱼腹部不膨胀,肛孔呈白色、凹陷;不新鲜的鱼肛孔稍凸出。
另外,在挑选淡水鱼时,专家建议尽量选择“小”鱼,即生物链底层的鱼类,比如草鱼、大头鱼等,它们一般靠吃水草生存,相对于石斑鱼、鲈鱼、鳜鱼等凶猛吃肉的鱼类,体内有害物质含量更低。
活鱼买回家后,可用清水养上一两天;如果是已经杀死的鱼,至少用清水浸泡1个小时左右。洗的时候鱼鳃部分一定要去掉、洗净。烹饪时应煮透、蒸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