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切除后遗症
扁桃体切除后遗症
1、扁桃体窝内若有血块,应予取出,用纱布球加压10~15分钟。检查出血点时应注意扁桃体窝上下方隐蔽处,下方近舌根处及舌腭弓后面有出血点,较难看到。若有明显出血点,用血管钳夹住结扎止血。
2、弥漫性渗血,可用止血粉,明胶海绵贴附压迫于出血处。无效时可用消毒纱球填压在扁桃体窝内,将舌腭弓及咽腭弓缝合3~4针,纱布留置在扁桃体窝内24小时。
3、有时病人将血咽下,积存于胃内未被察觉,到达相当数量后有时可突然呕出大量血性物,病人脉搏频数,面色苍白,出冷汗等早期休克现象,应采取补液,输血及止血等措施,积极抢救。
4、手术损伤颈内动脉,极少见,如处理不及时可导致大出血死亡。 主要预防手术中剥离扁桃体时应紧贴扁桃体被膜外剥离,分离不宜过深,对粘连组织切忌用刀、剪切割。一旦不幸发生,立即压迫止血,并自颈外行颈内动脉缝合术。
成人的扁桃体有什么作用
以前由于对扁桃体的功能不够了解,被视为如阑尾一样,是人体中没有作用的器官,因而有些医生主张普遍把小孩的扁桃体割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扁桃体内有淋巴组织、浆细胞和参与细胞免疫的T细胞、B细胞;能产生各种免疫球蛋白和特殊抗体;还能分泌干扰素,抑制细菌生长。因此,它是人体的防御器官,参与人体免疫功能网络,其免疫力在3~5岁的儿童身上表现最为活跃。因此对5岁以下儿童,切除扁桃体要慎重。从免疫理论看,扁桃体确实很有用。但是从治疗角度看,若扁桃体有严重感染,反复发炎,影响咽鼓管功能,使听力受影响;或引起反复发作的关节炎、风湿病、哮喘等疾病。这时,扁桃体对身体健康不但无益,还给人体带来更多痛苦,那就应该施行扁桃体切除术。一般而言,儿童时期的扁桃体多呈生理性肥大,是正常现象,当这种生理性肥大影响到呼吸、吞咽和发音时,则应将扁桃体手术切除。下列几种情况之一者,也应施行扁桃体切除手术。一是反复发烧、咽痛,同时扁桃体出现脓点。每年发作3~4次以上,并连续发作2~3年的患者。二是患急性扁桃体炎时,出现了张嘴困难,在扁桃体周围形成脓肿的患者,即使只出现过1次也要手术。三是对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关节炎及肾小球肾炎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尽管如此,近年来医学界对扁桃体的割除手术越来越持慎重态度,特别对年幼儿童更为谨慎。此外,对扁桃体切除也不要有太多顾虑,因为目前还没有发现扁桃体切除后对成人或儿童产生什么明显的不良后果。
扁桃体切除后如何护理
扁桃体切除后如何护理?扁桃体炎是一种发福发作的咽喉疾病,扁桃体炎是因为链球菌感染造成的。扁桃体炎发作的时候会伴随喉咙的肿痛,扁桃体切除是彻底治疗扁桃体炎的做好方法。那么扁桃体切除后如何护理?
1、扁桃体一般3~10岁时最大, 10岁以后逐渐萎缩,因此儿童时期的扁桃体炎是防治的重点。
2、加强锻炼,特别是冬季,要多参与户外活动,使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增强,减少扁桃体发炎的机会。
3、保持口腔清洁,吃东西后要漱口。
4、急性扁桃体炎多为细菌感染所致,特别是化脓菌,如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因此必须使用抗生素,其中青霉素类最有效,根据炎症的轻重程度可选择口服或静脉注射。
5、慢性扁桃体炎或扁桃体肥大可作扁桃体切除,现在多采用扁桃体快速挤切术,手术时先在病儿嘴内喷表面麻醉药,稍等一会儿,病儿的咽部感觉就会迟钝,再让他躺在床上,医生使用一种叫挤切刀的器械,在病儿张口的一瞬间就能将扁桃体全部切除。手术十分迅速,病儿还未感觉疼痛,手术就完成了,病儿一直清醒,所以能马上吃冷食,目的是促进血管收缩,预防术后出血。手术不需住院,术后门诊观察1~2小时便可以回家。
6、术后1~2周内吃半流质饮食,如面片,鸡蛋糕。
7、手术切除以后并非完事大吉,还能再得咽炎。所以理想的方法是尽量不切除。
以上是针对“扁桃体切除后如何护理”的相关介绍,由于篇幅的限制很多内容没有办法为您一一介绍,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要了解,可以点击在线咨询医生,在线专家将为您免费提供就医指导和诊疗意见。
扁桃体切除后遗症
一、出血
手术后24小时内的出血为原发性出血,较多见,多发生在术后6小时内,可能是手术欠细致,遗留残体或止血不彻底,或是麻醉剂中肾上腺素的血管收缩作用消失后血管扩张之故;也可能是原已出血的小出血点,因咽部活动,咳嗽或血压一时性增高等原因引起出血,缺乏维生素C,凝血酶元含量降低,天气骤然变化,也可促进术后出血。继发性出血,常发生于手术后5~6天,主要是白膜开始脱落时,因咽下硬食擦伤发生出血,若加注意可以防止。如属继发性感染性出血,则应加强处理,如抗感染等。
1、扁桃体窝内若有血块,应予取出,用纱布球加压10~15分钟。检查出血点时应注意扁桃体窝上下方隐蔽处,下方近舌根处及舌腭弓后面有出血点,较难看到。若有明显出血点,用血管钳夹住结扎止血。
2、弥漫性渗血,可用止血粉,明胶海绵贴附压迫于出血处。无效时可用消毒纱球填压在扁桃体窝内,将舌腭弓及咽腭弓缝合3~4针,纱布留置在扁桃体窝内24小时。
3、有时病人将血咽下,积存于胃内未被察觉,到达相当数量后有时可突然呕出大量血性物,病人脉搏频数,面色苍白,出冷汗等早期休克现象,应采取补液,输血及止血等措施,积极抢救。
4、手术损伤颈内动脉,极少见,如处理不及时可导致大出血死亡。 主要预防手术中剥离扁桃体时应紧贴扁桃体被膜外剥离,分离不宜过深,对粘连组织切忌用刀、剪切割。一旦不幸发生,立即压迫止血,并自颈外行颈内动脉缝合术。
二、伤口感染
病人抵抗力低下,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或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可合并伤口感染。表现创面不生长白膜,或白膜污秽而不完整,咽部充血、肿胀、咽痛较重,有时伴有发烧。应用足量抗生素及0、5~1%双氧水漱口。
三、创伤
用手术进行切除扁桃体,一般都会对患者造成很多大创伤,并且还会一些症状,如疼痛、水肿等等。
扁桃体切除后注意事项
(1)注意进食技巧,避免使用吸管,可用小勺喂食,颌下置冰袋,使局部血管收缩起到止痛作用。
(2)多鼓励、多赞美,充分夸大其能力,增强患儿自信心。
(3)如果患儿切除扁桃体的话,则家长们这个时候需要满足患儿的一些要求。并且多跟患儿进行交流。
(4)尽量选择患儿平时喜欢的口味,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刺激患儿的食欲。
(5)做好家长的饮食宣教,以便协助护士做好患儿的饮食指导工作。
扁桃体发炎到底该如何对待
扁桃体为什么会发炎
扁桃体是呼吸道的防卫机关之一,可以过滤病菌并产生抗体,保护呼吸道和食道不受病菌侵入,而在三到五岁时正是扁桃体最发达的时期。如同其他的淋巴腺体一样,若有病菌入侵,扁桃体就会有增生肿大的现象,所以很多的呼吸道感染都会有扁桃体和咽喉淋巴腺体红肿发炎的现象。若扁桃体发炎特別严重,就会有化脓的现象。
扁桃体发炎很严重吗
扁桃体炎本身是良性疾病,如果致病菌只是造成扁桃体的局部感染,感染病程过去就没事了。但有的致病菌会有全身性的影响,就可能有较复杂的病程或不好的后遗症,如关节炎、肾炎、心肌炎、心内膜炎。
何时需要切除扁桃体
发生下述情况时有必要切除扁桃体:频繁发作的扁桃体炎、扁桃体病变影响儿童健康或使儿童中断学业、影响听力或呼吸。
扁桃体切除术的适应症包括:扁桃体炎一年发作四次或四次以上;扁桃体炎两年内每年发作三次或三次以上;扁桃体肿大引起上呼吸道阻塞,造成严重打鼾、吞咽不畅、发音不清等;有过一次或一次以上扁桃体脓肿;扁桃体炎引起了全身疾病,成为病灶性扁桃体;扁桃体反复发炎引起鼻炎、中耳炎、气管炎等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
扁桃体切除手术是在全麻下进行,当患者进入深睡眠状态并且丧失痛觉时,将扁桃体剥离切除。大多数切口无须缝合,可自然愈合,患者一般术后住院观察24小时以上。一般认为扁桃体切除不会对以后的生活有任何不良影响。
摘除扁桃体有利也有弊
扁桃体是咽部最大的淋巴组织。在儿童时期,它是个活跃的免疫器官,含有各个发育阶段的淋巴细胞,所以它既具有体液免疫作用,产生各种免疫球蛋白,也有一定的细胞免疫作用。扁桃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IgA免疫力很强,可抑制细菌对呼吸道黏膜的粘附,并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和扩散,对病毒也有中和与抑制作用,IgA还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扁桃体的这些功能在儿童两岁至五岁时表现最为活跃。
从免疫的观点来看,由于其对身体有免疫作用,不应随便将扁桃体摘除。儿童扁桃体肥大是正常生理现象,如果肥大但未影响呼吸和吞咽,没有产生较重的临床表现,不应摘除。因为切除后可能会影响局部的免疫反应,降低身体抗感染的能力。如果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妨碍呼吸和吞咽,引起风湿及肾炎等疾病时,应及时切除。一般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应在四岁以后进行,而且要等炎症消退后两周至三周切除比较适宜。
小孩扁桃体肿大怎么消肿 儿童扁桃体反复发炎肿大可考虑摘除扁桃体
儿童扁桃体发炎肿大且反复发作,且严重影响到儿童的睡眠质量、呼吸困难、儿童听力等问题,可以考虑摘除扁桃体手术,但是没有影响到儿童正常生活的请鲁昂下,是不建议采取手术的形式,因为扁桃体切除后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局部免疫力,使儿童的身体抗病毒能力降低。
扁桃体发炎切除好吗 扁桃体切除手术有什么禁忌
扁桃体对5岁以下儿童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切除后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因此不建议儿童做扁桃体切除手术。
某些慢性全身性的疾病,在发病期间不宜做手术,比如肺结核、糖尿病、精神病、血液病等等,应等病情稳定后再手术。
女性怀孕期间、哺乳期、经期不宜进行手术。
扁桃体术后注意事项 注意不要用力咳嗽
便逃离切除后难免会有点咳嗽反应,所以在扁桃体切除术后一定要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等,如果有打喷嚏的感觉时,可以张口深呼吸或舌尖部抵住上腭,以防出血。
另外,手术后当天尽量少说话,以后可尽量说话,以减少扁桃体窝瘢痕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