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危害有哪些
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危害有哪些
1、胎儿水肿:由严重溶血所致,少数可致死胎,存活儿可全身水肿,皮肤苍白,胸腹腔积液,并有心力衰竭表现,如心率增快、心音低钝、呼吸困难等,此常发生在严重的Rh溶血病儿,ABO溶血发生较少。
2、黄疸:最常见,多于出生后24小时出现,尤以Rh溶血出现早,多在生后6~12小时内出现,48小时迅速加重。
3、贫血:轻者不易察觉,重者可因贫血引起心力衰竭,ABO溶血早期少有血红蛋白低于120g/L,而Rh溶血者出生后48小时内常降至120g/L以下,大部分Rh溶血及少数ABO溶血者可在出生后3~6周出现后期贫血。
4、肝脾肿大:发生在较大量溶血时,由髓外造血增生所致,以Rh溶血较常见。
5、全身表现:溶血重者可有精神萎靡、嗜睡、吃奶少、少哭。
血型不合溶血的原因
母婴血型不合溶血性疾病是一种与血型有关的、因孕妇和胎儿之间血型不合而发生的疾病,往往发生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早期,可使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是引起胎儿或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的重要病因。
胎儿由父亲遗传而获得的血型抗原如果正是孕妇所缺少的,一旦进入母体,母体会产生抗体,这种抗体可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免疫反应,使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发生溶血,导致流产、死胎,死产率高,即使幸存,患儿智力发育也会受影响。
90%以上的婴儿患者母亲的血型为O型,婴儿为A型或B型。这种母子ABO血型不合在所有的妊娠中并不少见,约占20%。但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则很少,仅约1/150,而且症状大多很轻,常常被忽视。但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
血型检查应对措施
孕妈妈在做血型检查时,若出现溶血的情况,应该怎样去治疗和预防呢?
1、 一般治疗:
诊断为血型不合溶血病者,在妊娠早、中、晚期各进行10天的综合治疗,以提高胎儿抵抗力,还可补充铁剂、叶酸、其他维生素。
2、 中医、中药治疗:
血型检测中检查出可能怀有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妈妈,如在孕前已检查出为血型抗体效价高者,可通过中药治疗来降低抗体;孕期检查出血型抗体效价高,可予孕妇口服中药茵陈蒿汤,每日一剂至分娩,有抑制抗体的作用。
3、 孕妇血浆置换:
Rh血型不合孕妇,在妊娠中期(24~26周),抗体滴度高,但是胎儿水中尚未出现时,可以进行血浆置换,每周需10~15L的血浆,这个方法比胎儿宫内输血或新生儿换血安全,但费用较高。
4、 宫内输血:
途径为胎儿腹腔内输血和脐静脉输血,需要一定的技术,具有一定的风险。
5、 终止妊娠时间和方式:
妊娠期越接近预产期,体内的抗体会越多,对胎儿的危害也越大。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各方面来确定分娩方式,轻度患者原则上不超过预产期等可阴道分娩。重度患者则需要保守治疗到32~33周时可剖宫产终止妊娠。
6、 宝宝刚出生就要做好各项治疗工作:
首先在分娩时就应该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准备;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娩出就应该立刻剪断脐带,以免抗体进入宝宝体内;同时保留脐带,以备严重溶血病患儿换血用。
7、 新生儿治疗:
ABO溶血病患儿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贫血。新生儿出生后要严密观察黄疸出现时间,一般第2~3天,严重者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ABO溶血病患儿要尽早治疗。可采用光照疗法、药物治疗、补充铁剂或输血、换血等方法。
8、Rh母胎血型不合母亲,可分别于妊娠28、34、产后72小时内,肌肉注射抗体D免疫球蛋白。如果条件不允许,可在产后注射一次。进行羊水穿刺或流产、早产后也应该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这样能保护母亲和下一次妊娠。
熊猫血型和什么样的血型产生溶血病
人类血型系统有26个但最常见的新生儿溶血病是由ABO和RH血型系统的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的血型是由父母双方遗传的以ABO血型系统为例若母为O型血父为A型血则子代血型可能为O型也可能为A型如果为O型则母婴血同型不会发生溶血如果为A型则母婴血型不合可发生溶血母婴血型不合为什么会发生溶血病呢?当胎儿由父亲方面遗传来的显性血型抗原恰为母亲所缺少此抗原即侵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免疫抗体(这种抗体O型的母亲在孕前也可自身产生抗A或抗B抗体)此抗体通过胎盘绒毛膜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引起胎儿溶血使胎儿红细胞破坏使体内胆红素增加引起新生儿黄疸、贫血严重者出现胎儿水肿、核黄疸、出血倾向一般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症状较轻RH血型不合溶血病症状较重有的需换血治疗
母婴血型不合有什么危害
造成新生儿溶血症如果发生ABO或Rh血型不合,导致红细胞破坏过多,则可能会造成新生儿溶血症,轻者表现为黄疸、贫血和水肿等,重者发生核黄疸,使脑神经核受损,出现抽风、智力障碍等症状,更为严重者,胎儿会在母体内死亡。
严重可致胎儿死亡当母亲体内存在与其胎儿血型不相溶的血型抗体时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黄疸是新生儿溶血病最常见的症状,多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皮肤黄染,逐渐加重,严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溶血严重者可发生胎儿水肿,部分出生时可为死胎。幸存者全身水肿,苍白,皮肤有淤斑,呼吸困难,肝脾肿大,如不及时治疗常于生后不久死亡。
母婴血型不合致习惯性流产由母婴血型不合所导致的流产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指孕妇在自然情况下出现3次以上流产。出现自然流产,尤其是已经发生过多次自然流产的孕妇,应去医院做全身检查。许多特殊血型的孕妇因血型不合导致习惯性流产,但是由于重视不够,始终未查明病因,导致好不容易顺利出生的婴儿却被查出有溶血症,存在先天性的智力缺陷和运动障碍。
母婴血型不合怎么办
出现母婴血型不合怎么办呢?
若出现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溶血症,那母体产生的这种抗体会通过胎盘带给胎儿,进而与胎儿红细胞发生作用,尤其在有较多的抗体进入胎儿体内时,便会破坏红血球,这就造成了新生儿溶血症,也就是ABO溶血症。除了ABO溶血症外,还可发生其他血型系统的溶血症,但在中国以ABO溶血症最为常见。
新生儿溶血症,轻者表现为黄疸,使脑神经核受损,出现抽风、智力障碍等症状,更为严重者,胎儿会在母体内死亡。
凡过去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或有新生儿溶血病史的孕妇,如再次妊娠仍可能产生母婴血型不合性溶血。这类孕妇要及早检查,如初次怀孕就怀疑母婴血型不合性溶血,也要及早检查,做好监护,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医生要详细询问既往病史,测定夫妇双方的血型和RH因子。
倘若孕妇血型为O型,丈夫为A型,B型或AB型,则胎儿有可能发生ABO的血型不合症,此种情况较多见,其病情轻危害较小,如果夫妇一方为RH阳性,另一方为RH阴性,则可能发生RH型血型不合症,这在我国较少见。这种情形病情重,常致胎儿宫内或新生儿黄疸。如果准备好新生儿的抢救工作,通常可以分娩出一个健康的宝宝。
防止母婴血型不合怎么办好?
(1)按医嘱服中药:黄疸茵陈冲剂以及一些活血化淤理气的药物可以对血中免疫抗体的产生起到抑制作用。
(2)在适当时机终止妊娠:妊娠越近足月,产生的抗体就越多,对胎儿的影响越大。因此,在妊娠36周左右就可酌情终止妊娠。
(3)提高胎儿抵抗力:在妊娠24、30、33周各进行10天左右的综合治疗,每日静脉注射25%的葡萄糖40毫升,加维生素C1000毫克,同时口服维生素E30毫克,每日3次:间断吸氧,每日3次,每次20分钟。
专家提醒各位准妈妈,一旦发现母婴血型不合,应该及时去寻求医生的帮助,千万不要自行医治,更不能随便用药,否则只会耽误病情。
为什么要做血型检查
1、必要性
产前检查时,不少孕妇对于进行血型检测这一项存在疑惑。其实这是一项在第一次产检时必须要进行的产检项目,能为输血和避免母婴溶血做准备和监测。
一旦发生ABO溶血和Rh溶血这两种免疫性的溶血,对孕妇的影响虽然不大,但Rh溶血对胎儿或者新生儿的影响和危害是极大的。孕期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等;此种新生儿可因严重贫血、心力衰竭而死亡,也可因大量胆红素侵入脑细胞引起核黄疸。对于ABO血型为O型或Rh血型为阴性的孕妇,医生还会要求对其丈夫的血型进行检查,通过二者的血型判断胎儿发生溶血病的几率。
但并非所有O型血的准妈妈生出来的宝宝都会发生ABO溶血病,ABO溶血病的发生率相对比较低,一般症状表现为溶血性黄疸或溶血性贫血,在极少数情况下,比如孕妇体内的抗体非常多,并且大量进入宝宝体内,与宝宝的红细胞结合较多时,胎儿在子宫内就有可能出现显著的贫血和水肿,情况严重时,可能会损害宝宝的大脑和心脏。
所以,为了能生育健康的宝宝,孕期一定要按医生的要求进行血型检查。
2、作用
血型是对血液的分类方法,通常指的是红细胞的分型。血型一般分为A、B、AB和O四种,还有Rh阴性血型、MNSSU血型、P型血、和D缺失型血等极为稀少的10余种血型系统。血型系统对输血具有重要的意义,不相同的血型进行输血的话可能造成溶血反应,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影响。孕期产检中进行血型检测非常重要,应该得到重视。孕期检查血型主要有以下作用。
(1)为治疗孕产期发生的出血性疾病做好准备。
受到身体条件等其他方面的影响,孕期会发生各种流产、早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症,这些症状都会引起大量出血,而分娩过程中的产后出血更是出现率相当高,这些都有可能危及产妇的生命。产前,根据孕妇的血型准备好相同血型的血液,能在发生以上的疾病或者产后出血时得到输血,进行及时抢救。尤其是RH阴性血源比较短缺,而提前做好血型鉴定,有助于准备血源。
(2)便于及时发现母婴血型不合。
产检进行血型检测还能发现准妈妈的血型和胎儿是否发生母儿血型不合导致胎儿或者新生儿发生溶血现象。母胎血型不合溶血性疾病是一种与血型有关的同种免疫性疾病,发生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早期,是引起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的重要病因。人类红细胞血型有26种,能引起母胎血型不合溶血性疾病的血型以Rh血型、ABO血型最为常见。
O型血的孕妇,如其配偶为A型、B型或AB型者;孕妇为Rh阴性,而其配偶为阳性者,均可能发生母婴血型不合及新生儿溶血症。妊娠期间溶血可导致胎死宫内或发生习惯性流产,严重的新生儿溶血则容易发生核黄疸等影响。尽早检测血型,及早发现母胎血型不合溶血性疾病是防止胎儿宫内死亡,缓解新生儿溶血症,减少核黄疸发生的最佳措施。能更好地做好孕期中的母婴监测,以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
怀孕多久做血型检查
血型检测通常是指通过抽血检测所属血型。孕期血型检测主要是测出孕妇ABO血型或Rh血型,看是否会发生ABO血型不合溶血或Rh血型不合溶血现象。那么,怀孕多久做血型检查?
孕期血型检测尤其是血型抗体检测一般在孕前和初诊各检查一次,后每隔2~4周复查。但临床上可根据血型不合类型、孕龄以及母亲孕产史等具体情况调节检测的时间间隔。
一般来说,有分娩过黄疸或水肿新生儿史,有过流产、早产、胎死宫内史;母亲曾接受过输血的,夫妇俩都必须在妊娠前进行血型和血型抗体检查,以便肯定或排除母婴血型不合。无高危因素的孕妇在第一次产检时就需进行血型检查,如果孕妇血型为O或者Rh阴性的,还需进行配偶的血型检查。
胎儿溶血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造成的一种溶血病。人类的血型系统有26种之多,虽然有多种系统可发生新生儿溶血病,但ABO、RH血型系统的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最常见。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人的ABO血型系统中,有A型、B型、O型和AB型四种血型。A型血的人血中有“A”抗原;B型血的人血中有“B”抗原;AB型血的人血中有“A”和“B”两种抗原;只有O型血中无抗原。假如母亲和其腹中胎儿的ABO血型不合,如母血型为O型,而胎儿为A型或B型,则胎儿血液中的A抗原或B抗原在妊娠中晚期或分娩时有少量地进入母体血中,刺激母体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抗体,这些抗体以后在母亲再次怀孕时就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而胎儿的血型又恰为A型或B型,抗体就会与胎儿红细胞膜上的抗原发生作用而发生凝集,即可引起胎儿红细胞的溶解与破坏,发生ABO溶血。临床上主要发生在O型产妇,A型或B型胎儿。产妇A型,胎儿B型或AB型;产妇B型,胎儿A型或AB型时同样可发病。ABO溶血大多发生在第二胎,但由于自然界心中广泛存在ABO抗原因子,所以ABO溶血也可以发生在第一胎。
ABO血型不合是怎么回事
母婴血型不合溶血性疾病是一种与血型有关的、因孕妇和胎儿之间血型不合而发生的疾病,往往发生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早期,可使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是引起胎儿或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的重要病因。胎儿由父亲遗传而获得的血型抗原如果正是孕妇所缺少的,一旦进入母体,母体会产生抗体,这种抗体可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免疫反应,使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发生溶血,导致流产、死胎,死产率高,即使幸存,患儿智力发育也会受影响。90%以上的婴儿患者母亲的血型为O型,婴儿为A型或B型。这种母子ABO血型不合在所有的妊娠中并不少见,约占20%。但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则很少,仅约1/150,而且症状大多很轻,常常被忽视。但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ABO血型不合产生的抗体分子质量小,可以通过胎盘。ABO血型不合导致溶血往往在第一胎就可能发生,因为O型血孕妇在妊娠前就有机会接触ABO血型抗原,如:肠道寄生菌中有血型抗原;某些免疫疫苗含有ABO血型抗原;自然界中动植物含有ABO血型抗原。第一胎血型不合可以产生抗体,发生胎儿或新生儿溶血。但临床症状较轻,虽然ABO溶血的发病率高,但新生儿溶血病只有10%。ABO溶血病表现为轻、中度贫血及黄疸,极少发生核黄疸和水肿。为了预防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孕期可以进行实验室检查。首先要做血型鉴定,还要做ABO血型抗体及效价测定,测定孕妇血清中IgG性质的抗体及测定抗A(B)IgG抗体效价,可以预测ABO溶血病的发生。患新生儿溶血症的宝宝,会出现逐渐加重的黄疸、贫血、精神萎靡、不吃奶、呕吐等症状,有的甚至发生惊厥、抽搐,医学上称为核黄疸,严重者会于生 后3~5日内死亡。发生核黄疸,经救治幸存的婴儿也多数留有智力和运动功能不全等后遗症。胎儿时期若溶血严重可引起流产、早产或死胎。也不是所有母婴血型不合的孩子体内都会发生冲突,因为等到孩子出生之后,婴儿体内来自母亲的带有抗体的血液就会在一定时间内代谢耗尽,孩子很快 会恢复正常。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也不用太担心,一般情况下ABO血型溶血症状很轻,孩子出生后大多不需要特殊治疗,只要及时进行蓝光照射和药物治疗,孩子病 情都可以缓解。即使是严重的Rh溶血病、核黄疸,如果能及时进行换血,绝大多数宝宝都能转危为安。为加强孕期保健,怀孕前夫妇双方一定要查血型,以便早期发现血型不合,预防治疗。现在很多医院开展中药预防和治疗母婴血型不合,效果都很好。
abo溶血是什么意思
ABO溶血是因母子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称为“新生儿ABO溶血病”,这是一种同族免疫性溶血。我国所发生的新生儿溶血症病例多数属于ABO溶血。新生儿溶血病属于同族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一种,是指由血型抗体所致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它是由母婴血型不合所致,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且发病早,进展迅速,严重者可致核黄疸,故是一种很值得重视的疾病。由血型抗原所致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往往多见于几种抗原性强的血型,如ABO系统及Rh系统等,由ABO血型抗体所致者为ABO溶血病,由Rh血型抗体所致者为Rh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