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该如何锻炼
心脏病该如何锻炼
一、锻炼宜晚不宜早
“闻鸡起舞”是大多数人的健身习惯,但对于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这个习惯却很容易引发危险。清晨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在一天24小时中,每天上午6——9时为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心绞痛和猝死都多在上午9时左右发生。鉴于此,心脏病患者进行体育锻炼最好避开心脏病发作的“清晨峰”,以安排在晚上或下午为好。因为从人体生理学的角度看,无论是体力的发挥,还是身体的适应能力和敏感性,均以下午或黄昏时分为佳。全身肌肉、关节的协调能力最强,尤其是心率与血压都比较平稳,更适合参加体育锻炼。而在早上,不仅感官不敏感,运动协调能力较差,心率与血压的波动也比傍晚大得多,这对健康会构成威胁。所以,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不宜晨练。
二、锻炼全身忌局部
研究表明,一些心脏病人在做全身性活动时心脏病不易发作,而在做局部性肌肉活动时,尽管没有全身性活动量大,反而容易诱发心脏病,这是由于机体供血方式的改变而引起的血压变化导致的。全身性肌肉活动时,血压在运动开始后有轻微的升高,随着全身性肌肉血管舒张而恢复至正常水平。这样的活动既没有加重心脏负担,又达到了锻炼目的。局部肌肉活动(如上肢或下肢的运动)时,活动部位的肌肉血管舒张,大部分不活动的肌肉血管收缩,解酒,引起血压显著升高,加重了心脏负担。在心脏病患者心脏功能本来就弱的情况下,极易发生心肌严重缺血,诱发心脏病。
建议老年人和心脏病人进行局部肌肉活动时必须得到医生的批准。老年人和心脏病人宜进行一些轻松愉快又不致于增加心脏负担的全身性活动,如跳交谊舞、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这样既能促进新陈。
心脏病人锻炼要注意哪些
有些中老年人爬山存在攀比心理,看见别人走在自己前面,心里就开始着急,想要超过他,结果超速前进。这种突然超速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乃至缺血,引起心脏突然停跳,对心脏不好的人很危险,特别是冠心病人,更是不宜爬山。
心脏就像汽车的发动机,一旦停止运动,不能向其它部位供油,这部车就跑不起来了。如果心脏停跳4~6分钟,不能向身体各个器官输送血液,尤其是大脑细胞缺氧超过4分钟,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病变。要是抢救不及时,造成植物人状态,很难恢复。所以,有心脏疾病的中老年人,如果特别喜欢爬山,应选择坡度较为平缓,高度别太高的山,最好爬山地点附近有医院或急救中心。这样,一旦出现意外,可以得到及时的抢救。
爬山时,当身体开始出冷汗、面色苍白、心跳减慢、呼吸困难时,这种旁人难以察觉的体征,只有自己感觉得到,应立即停下休息。需要注意的是,爬山时一定要随身携带心脏的急救药物。同时要随时根据身体状况调整爬山的速度,不要把登顶作为唯一的目的。
游泳:游前试水温,不忘做热身
很多人都把游泳当成健身运动,对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主任万峰认为,心脏病人在选择运动时,一定要谨慎,最好不要游泳。心脏病人在游泳的过程中,往往还感觉不到累时,其实已经是过度劳累。如果下水前准备活动不够,水中温度与地面温度温差过大,突然进入凉水里,容易引起肢体血管和心脏血管痉挛,导致心动过速、喘不过气来,容易出现生命危险。
国家体委运动创伤医学专家李家盈教授认为,心脏不好的人在游泳时热身运动不要少,同时选择的水温最好和室温接近。游时速度不能太快,应慢慢地凫水,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就要上岸休息。
运动处方:练前要评估,中间需调整
北京医院康复医学科陈刚大夫告诉记者,比如一个冠心病人,做完支架或冠脉搭桥以后,是可以去运动的。但是,他采取何种运动方式?运动量应多大?每周几次?应该先对他的心脏功能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给他开出“运动处方”。目前,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体疗科,都能开这种“运动处方”。有心肌梗或心脏做过搭桥手术的病人,运动前一定要做心脏功能的评测。
心脏病该怎么办
治疗方式
虽然年龄、性别、家族遗传病史等危险因素难以改变,但是如果有效控制其余危险因素,就能有效预防某些心脏病。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我管理,建立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脏病患者而言,至关重要。
1954年,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患了严重的心力衰竭。他的私人医生怀特博士建议他改变某些生活方式,如减肥、戒烟,并坚持锻炼等。虽然政务繁忙,艾森豪威尔还是接受了医生的建议并坚持不懈。不久后,居然恢复了全日制工作,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由此可见,科学的生活方式,不但会预防疾病,还可能减轻疾病程度,病人的生活质量也完全有可能恢复到患病前的水平,甚至比以前更健康。
建议大家注意事项可包括:
1.控制体重
研究表明:体重增加10%,胆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险增加38%;体重增加20%,冠心病危险增加86%,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比没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
2.戒烟
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过量吸烟又可使血压下降)、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血液流动异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这些不良影响,使30—49岁的吸烟男性的冠心病发病率高出不吸烟者3倍,而且吸烟还是造成心绞痛发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3.戒酒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实验证实乙醇对心脏具有毒害作用。过量的乙醇摄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缩能力。对于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酗酒不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会导致心律失常,并影响脂肪代谢,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
4.改善生活环境
污染严重及噪音强度较大的地方,可能诱发心脏病。因此改善居住环境,扩大绿化面积,降低噪音,防止各种污染。
5.避免拥挤
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无论是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还是冠心病、风心病,都与病毒感染有关,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因此要注意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尤其是在感冒流行季节,以免受到感染。
疑似先天性心脏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疑似先天性心脏病需要做的检查有:
疑似先心病该应检查心电图
在没有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条件时,心电图可提示某些心脏病的特征性改变,如电轴重度左偏提示心内膜垫缺损;电轴左偏并左心室肥大提示三尖瓣闭锁,或右心室发育不良和肺动脉闭锁等。
疑似先心病该应检查胸部X光片
如果怀疑新生儿存在心脏病,可去拍摄胸部X光片。通常,蛋形心脏提示大动脉转位,靴形心脏提示法洛四联症。
疑似先心病该应检查超声心动图
包括M型超声、二维超声、多普勒超声,近年发展的三维超声,这是新生儿期心脏病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对于新生儿来讲,由于显示的图像清晰,可对各种心脏、大血管和冠状动脉畸形均能诊断,并能判断心功能及肺动脉压力。而且。这种检查没有创伤,容易被家长和患儿接受,还可用来动态观察心脏变化。
疑似先心病该应检查心脏磁共振显像
这也是一种无创性检查,主要用于超声心动图不能诊断的畸形先心病,如周围肺动脉畸形和内脏异位等。
疑似先心病该应检查心导管和心血管造影术
随着超声心动图的发展,心导管的诊断价值退居次位,主要用于超声心动图不能见到的动静脉旁路、远端肺动脉发育不良等。但对于复杂的心脏畸形,在手术前还需进行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术,进一步明确心脏畸形和各项生理指标。目前,心导管和心血管造影术更多的是用于治疗,如新生儿早期房间隔造瘘术和动脉导管堵闭。
体育锻炼防治心脏病
在各种常见的防治心脏病的方法中,体育锻炼是比较有效的防治心脏病的方法,对患者是十分有益的。那常见的防治心脏病的体育锻炼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常见的防治心脏病的体育锻炼方法。
一般,常见的防治心脏病的体育锻炼方法有:
1、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具有增强心功能,降低血压,防治心脏病的效果。对于参加运动时会引起心绞痛的人来说,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坚持20分钟至1小时,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身体状况允许者可适当提高步行速度。
2、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对防治心脏病十分有益。至于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时间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必强求。
3、太极拳:对于高血压病、心脏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是常见的防治心脏病的方法。一般而言,体力较好的患者可练老式太极拳,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式太极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体弱和记忆力差的可以只练个别动作,分节练习,不必连贯进行。
心脏病康复的锻炼方法
很多患者在得了心脏病时候就是基本上用药物来去维持的,而且身上要随时带着药,在平时的生活中更是很小心对于刺激性的东西一般不去尝试,但是有很多患者也想通过锻炼的方式进行辅助性的康复,那么心脏病的锻炼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专家的解答;
1.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具有增强心功能,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的效果。对于参加运动时会引起心绞痛的人来说,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坚持20分钟至1小时,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身体状况允许者可适当提高步行速度。
2.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至于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时间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必强求。
3.太极拳:对于高血压病、心脏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体力较好的患者可练老式太极拳,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式太极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体弱和记忆力差的可以只练个别动作,分节练习,不必连贯进行。
先天性心脏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疑似先心病该应检查心电图
在没有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条件时,心电图可提示某些心脏病的特征性改变,如电轴重度左偏提示心内膜垫缺损;电轴左偏并左心室肥大提示三尖瓣闭锁,或右心室发育不良和肺动脉闭锁等。
疑似先心病该应检查胸部X光片
如果怀疑新生儿存在心脏病,可去拍摄胸部X光片。通常,蛋形心脏提示大动脉转位,靴形心脏提示法洛四联症。
疑似先心病该应检查心脏磁共振显像
这也是一种无创性检查,主要用于超声心动图不能诊断的畸形先心病,如周围肺动脉畸形和内脏异位等。
疑似先心病该应检查心导管和心血管造影术
随着超声心动图的发展,心导管的诊断价值退居次位,主要用于超声心动图不能见到的动静脉旁路、远端肺动脉发育不良等。但对于复杂的心脏畸形,在手术前还需进行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术,进一步明确心脏畸形和各项生理指标。目前,心导管和心血管造影术更多的是用于治疗,如新生儿早期房间隔造瘘术和动脉导管堵闭。
心脏病如何锻炼更好
心脏病的治疗要每天坚持锻炼30分钟,保证每周至少有3次因运动引起的轻微气喘。已有研究结果证明,运动至少可以给心脏带来以下好处:改善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防止血液凝结;维持较低血压并预防高血压;保持健康的体重;有利于心脏病后的及早恢复。
一般来说,心脏不好的人总是过于小心而有恐惧运动的倾向,结果反而使体力更加退化,所以患心脏病的人务必要督促自我多做运动,感觉累了时就稍作休息,之后继续进行。
如果身体可以,心脏病的治疗可以通过跳绳来锻炼,或者尽量挺直膝关节大步地走路,这都有利于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
很多的心脏病患者也是为了尽快的恢复健康,会进行更加激烈的运动,这样是不好的,运动的时候心脏的心跳会不断的加快,时间长了对心脏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时间长了还会诱发心脏病的产生,所以运动的时候要小心和适当。
锻炼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而且使对健康有帮助的,但是心脏病患者要注意,运动的方式要选择比较轻松一些的,比如什么跳绳和太极一类的,而是要选择在旁晚的时候来进行锻炼,可以和家人一起进行锻炼,一个人是比较危险的。
心脏病人不宜局部锻炼
适当的活动包括合适的运动量和运动方式。临床医生发现,一些心脏病人在做全身性运动时心脏病不易发作,而在做局部性肌肉活动时,尽管运动量并不比全身性活动大,反而容易诱发心脏病。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是由于机体的供血方式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血压变化决定的。机体的血液供应有一个“多劳多得”的原则。某部肌肉活动量越大,该部肌肉血管扩张的程度也越大,获得的血液越多。体内流动的血量是一定的,为了供应活动肌肉增大的需血量,不活动的肌肉血管就收缩。全身性肌肉活动时,血压在运动开始后有轻微的升高,随后由于全身肌肉血管舒张而恢复至原来水平。这样的活动既没有加重心脏负担,又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局部性肌肉活动(如上肢或下肢的运动)时,活动部分的肌肉血管舒张,大部分不活动的肌肉血管收缩,引起血压显着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在心脑功能本来弱的情况下,病人极易发生心肌梗死。
美国生理学家阿斯特朗的研究表明,在同样输出量的情况下,上肢活动时的血压比下肢活动时高,下肢活动时的血压比全身活动时高。因此,他建议,老年人和心脏病人进行局部肌肉活动必须得到医生的批准。
可见,老年人和心脏病人在室内活动时,不宜进行局部肌肉活动,如用哑铃、拉力器、单双杠等进行锻炼。可进行一些轻松愉快又不至于增加心脏负担的全身性活动,如跳交谊舞、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
心脏病人锻炼要先评估
一般来说,医生首先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如果状态稳定,就会根据年龄、病情和生活习惯制定出适合的运动处方。运动处方通常包括运动强度、运动频率、运动时间和运动类型。一般来说,运动强度最关键,也最需要个体化评估,医生会依据运动测试时所监测到的吸入氧气或呼出二氧化碳情况、患者运动中的心率反应,以及在运动中自我感觉劳累程度等给出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运动强度建议,比如推荐步行的速度为每分钟50米还是80米。运动的类型可以为步行、慢跑、踏车、游泳等有氧运动。运动时间开始每次可能仅5分钟~10分钟,随着心功能的恢复,您可以运动30分钟或更长时间;运动频率则是每周至少应运动3天~5 天,上下午各一次效果更好。
怎样能锻炼不易患心脏病
散步:散步事宜各类人群进行的运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舒展筋骨,还能促进我们的肠道吸收,关键是对我们的心肌收缩力有这明显的提高,这就帮助我们的外周血管有效扩张,给我们的心功能带来增强,防治心脏病的效果。还可以帮助心绞痛患者们改善病情。我们每日取出些时间溜达一次就可以了。保持20分钟的时间,对于身体状况不错的人群可适当提高步行速度。
慢跑:慢跑是一种有氧运动,长期的锻炼能够帮助我们控制体重,很好的改善心功能,对预防疾病有这关键的作用。每次慢跑的时间需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而定,不能勉强自己过分运动,让身体透支。
太极拳:这种运动是一种慢性运动,既可以陶冶情操。还能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在这里专家建议:体力较好的患者可练老式太极拳,大家日常的联系中可以采用分节练习,不必连贯进行。这也是常见的防治疾病发生的锻炼方法之一。
哪些锻炼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心脏病?根据专家的介绍,相信大家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希望大家在锻炼的过程中强健自己的身体,预防疾病的发生。
心脏病锻炼方法有哪些
慢跑
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至于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时间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必强求。
散步
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具有增强心功能,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的效果。对于参加运动时会引起心绞痛的人来说,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坚持20分钟至1小时,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身体状况允许者可适当提高步行速度。
太极拳
对于高血压病、心脏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体力较好的患者可练老式太极拳,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式太极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体弱和记忆力差的可以只练个别动作,分节练习,不必连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