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硬化症常会出现雷诺现象
系统性硬化症常会出现雷诺现象
系统性硬化症也就是大家通常所熟悉的硬皮病。系统性硬化症起病隐袭,系统性硬化症的症状常先有雷诺现象,手指肿胀僵硬或关节痛、关节炎。雷诺现象可先于皮肤病变几个月或几年出现,表现为寒冷或情绪紧张诱发血管痉挛,引起手指发白或紫绀发作,通常累及双侧手指,有时是足趾。
关节炎与腱鞘炎可能是早期系统性硬化症的症状,晚期由于皮肤和腱鞘纤维化,发生挛缩使关节僵直固定在畸形位置。主要表现在手指关节,但大关节也可发病。
系统性硬化症的症状在肺部病变主要表现为间质纤维化。心脏受累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导致肺心病。指端由于缺血发生指垫组织丧失,指端有下陷区、溃疡、瘢痕。
在看过上面专家们的介绍之后,相信大家对系统性硬化症有哪些症状表现,都有所了解了吧。希望大家能够对系统性硬化症多重视,在此也祝愿硬皮病患者们能够早日治疗,早日康复。
系统性硬化症的护理是什么
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症)是一种全身性结缔组织病,在临床上以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一级内脏器官受累(包括心、肺、肾和消化道)为特征。在我国,硬皮病的发病率在结缔组织病中仅仅次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而位居第三。应该早起积极正规治疗和系统规范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预后也是非常的重要的。
病因与遗传和免疫异常有关,多发于育龄妇女。其病变的特点是胶原增生,炎症细胞浸润,血管阻塞,缺血性萎缩,免疫异常。最初命名为硬皮病,突出其皮肤受损的特征,其后改名进行性系统硬化症,但病情未必都是进行性,故现称系统性硬化症。临床表现为硬皮、雷诺现象、关节痛和内脏损害。本病有自行好转或稳定的可能。
治疗的原则为:早期保暖、抗炎、抗凝和护血管。常见的护理问题有:①周围组织灌注改变;②关节疼痛;③关节强直;④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⑤有口腔粘膜改变的危险;⑥疲乏;⑦潜在并发症--肾危象。
这种系统性硬皮病,有一些表现,可能您平时特别容易忽视。如果您经常感觉您的关节痛,去医院检查并不是关节炎,而且皮肤还有变硬的现象就可能是得了这种病。这种疾病是可以让它自己减轻的,建议平时您要多多注意保暖,保护好您的血管。
硬皮病的治疗
部分病例治疗后可停止发展或缓解。两型在治疗上无大的差别。
1.一般治疗
去除感染病灶,加强营养,注意保暖和避免剧烈精神刺激。
2.血管活性剂
主要用于扩张血管,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
(1)丹参注射液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内静脉滴注,对皮肤硬化、张口和吞咽困难、色素沉着、关节僵硬和疼痛以及雷诺现象等有一定效果,但有出血倾向或肾功能不良者不宜采用。
(2)胍乙啶对雷诺现象有效(有效率约50%)。
(3)甲基多巴能抑制雷诺现象。
3.结缔组织形成抑制剂
(1)青霉胺 能干扰胶原分子间连锁的复合物,抑制新胶的生物合成,对皮肤增厚和营养性改变疗效显著,对微循环和肺功能亦有改善,并能减少器官受累的发生率和提高存活率。在服药过程中,本药对肾可有刺激,并能抑制骨髓,可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若同时伴服左旋合酰胺,其疗效较单服青霉胺为佳。
(2)秋水仙碱 能阻止原胶原转化为胶原,抑制胶原的积贮。对皮肤硬化、雷诺现象及食管改变均有一定疗效。用药期间如有腹泻可减量或给予半乳糖甙酶。
(3)积雪甙 为中药积雪草中提取的一种有效成分,实验证明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活性,软化结缔组织。对外国老化硬皮、消除组织水肿、缓解关节疼痛、愈合溃疡等均有相当效果(有效率约80%)。
4.抗炎剂糖皮质激素
对系统性硬皮病早期的炎症、水肿、关节等症状有效。如有蛋白尿、高血压或氮质血症存在应避免应用。
5.免疫抑制剂
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等均可选用对关节、皮肤和肾脏病变有一定疗效。与糖皮质激素合并应用,常可提高疗效和减少皮质激素用量。
临床表现
1.局限性硬皮病
部分(约1/3患者)局限性硬皮病可以转化为系统性硬皮病,故需要定期复查。
(1)硬斑病 多发生在腰、背部,其次为四肢及面颈部,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水肿性斑片,初呈淡红或紫红,经数周或数月逐渐扩大硬化,颜色变为淡黄色或象牙色,局部无汗、毛发脱落,数年后转化为白色或淡褐色萎缩性瘢痕。
(2)带状硬皮病 好发于儿童和青年,女性多于男性,病变沿肋间和一侧肢体呈带状分布,可为单条或数条,病变演变过程同硬斑病。
(3)点滴状硬斑病 多发于颈、胸、肩背等处,为绿豆至五分硬币大小,呈集簇性线状排列,其演变过程似硬斑病。
2.肢端硬皮病与弥漫性硬皮病
肢端硬皮病有雷诺现象,皮损从远端向近端发展,躯干、内脏累及少,病程进展慢,预后好;弥漫性硬皮病病变由躯干向远端扩展,雷诺现象少,内脏受累多。病情重,病变进展快,预后差。
(1)雷诺现象 为多数患者的首发症状,表现为指(趾)端遇冷或情绪波动时出现发白→青紫→变红三相改变,经保暖后可缓解;
(2)皮肤 病变过程可分为水肿,硬化和萎缩三期。
系统性硬化症是一个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病,除有皮肤特征性改变外,还可累及内脏,其中最常受累的是消化道,几乎整个消化道均可受累,比如食管、胃、肠道均可发生病变,其次是肺脏,可发生不同程度的间质纤维化,另外,心脏、肾脏、肝脏、甲状腺、神经系统也可受累。
硬皮病的分型有哪些
临床上把硬皮病分为二大类型。
①局限型硬皮病:皮肤变硬开始于手足远端,渐延伸到四肢、面部、颈部,不累及胸腹部和背部:该型病人病情较轻,早期只有雷诺现象,可持续5~10年后才逐渐出现手指与面部肿胀,压之通常不凹陷,指端皮肤发紧、变薄,易破溃、感染,溃疡不易愈合。面颈部可有毛细血管扩张(红色细网状,压之退色)。病人常有吞咽困难,内脏受累少见,病情进展较慢,病程较长,预后较好,10年生存率≥70%;
②系统性硬皮病又分为肢端硬皮病和弥漫性硬皮病。系统性硬皮病的皮肤变硬不仅累及面部、颈部和四肢,而且累及胸腹部和背部。发病早期可有炎症表现,如皮肤肿胀、关节肌肉疼痛,有些病人可以听到肌腱吱嘎的摩擦声。
发病数月皮肤病变进展迅速,皮肤极硬巳紧张,可有皮肤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皮肤变硬持续2~3年后逐渐变软、变薄,部分病人皮肤可以恢复正常,严重的皮肤纤维化可引起不可逆的皮肤萎缩,甚至累及深层组织。病人可有雷诺现象,且常出现雷诺现象后很快出现明显内脏损害,少数病人可以没有雷诺现象。该型病人内脏损害较多较重,病情进展较快,预后较差,10年生存率为40~60%,此外还有一些中间型,如局限性硬皮病中的泛发性硬皮病,系统性硬皮病中的crest综合征。
系统性硬化症的分类
根据皮肤受累的情况不同,系统性硬化症可分为:
1.弥漫性硬皮病
除面部、肢体远端和近端外,皮肤增厚还累及躯干。
2.局限性硬皮病
皮肤增厚限于肘(膝)的远端,但可累及面部和颈部。
3.无皮肤硬化的硬皮病
临床无皮肤增厚表现。但有特征性的内脏表现和血管及血清学异常。
4.重叠综合征
上述3种情况中任一种与诊断明确的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和(或)皮肌炎同时出现。
5.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雷诺现象伴系统性硬化症的临床和(或)血清学特点,但无系统性硬化症的皮肤增
硬皮病有几种呢
1、弥漫性硬皮病
较为常见,表现为对称性的四肢,面部皮肤变紧,变硬,变厚,可累及四肢近端及颈部,躯干,同时伴有胃肠道,肾脏,肺部,心脏等内脏损害.本型的特点是发病迅速,皮肤损害进展较快,内脏损害出现较早,预后较差;实验室检查可见抗Scl-70抗体阳性,抗着丝点抗体也可呈阳性.
2、肢端硬化症
本型的皮肤改变局限于肢体远端如手指.前臂.下肢远端及颜面,出现上述部位对称性的皮肤变紧.变硬.变厚,可伴有雷诺现象,并且在疾病后期可出现肺动脉高压和截指样改变,其中部分患者表现为以皮肤和皮下组织钙化和毛细血管扩张为突出表现的CREST综合症.本型预后相对良好,10年存活率大于70%;实验室检查可见抗着丝点抗体阳性.
3、重叠综合征
弥漫性或局限性系统性硬化症合并有一种或多种其他结缔组织病时,称为重叠综合征.
4、无皮肤硬化的系统性硬化症
本型患者仅见内脏病变而无皮肤硬化表现,可表现为:
1、食管活动障碍、十二指肠扩张、结肠袋形成
2、雷诺现象、甲皱毛细血管扩张、食管活动障碍及少尿性肾衰
3、以上症状伴有肺动脉高压或肺间质病变.本型患者少见,不到1%.
了解硬皮病的类型,如果患有类似症状,大家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治疗,正确的辨别硬皮病的类型,以便于更好的治疗,让身体早日摆脱他的威胁,恢复健康。
硬皮病诊断鉴别
诊断
1.硬皮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雷诺现象,疲劳和骨骼肌痛,这些症状可持续数月,难以确诊,这类病人常被诊为“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但如这类病人伴有以下特点则对硬皮病的诊断有早期提示作用:雷诺现象出现于年龄较大的病人,雷诺现象较严重,甲皱毛细血管检查异常,硬皮病相关抗核抗体阳性(如抗拓扑异构酶或抗着丝点抗体),通常提示硬皮病诊断的第一个线索是皮肤增厚,常从手指和手的肿胀开始,系统性硬化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硬皮,雷诺现象,内脏受累及特异性抗核抗体的出现。
目前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1980年制定的硬皮病分类标准,见表3,该标准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99%,凡具备以下1个主要标准或2个次要标准者可以诊断为系统性硬化病。
主要标准:
近端硬皮如手指,掌指或跖趾关节近端皮肤的对称性增厚,绷紧和硬化。
这类变化可累及四肢,面部,颈部和躯干(胸部和腹部)。
次要标准:
(1)硬指:上述皮肤改变仅限于手指。
(2)手指凹陷性瘢痕或指垫变薄:缺血所致的指尖凹陷或指垫组织丧失。
(3)双肺基底部纤维化:无原发性肺疾患者双肺底部出现网状,线形或结节状密度增高影,亦可呈弥漫斑点状或蜂窝状。
2.CREST综合征具有5大特征性表现:皮下钙质沉积,雷诺现象,食管蠕动异常,指(趾)硬化和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具备其中3条或3条以上的特征性表现,再加上抗着丝点抗体阳性,可以确定诊断。
鉴别诊断
(一)局限性硬皮病需与下列诸病鉴别:
1.斑萎缩早期损害为大小不一,呈皮色或青白色,微凹或隆起,表面起皱,触之不硬。
2.萎缩性硬化性苔藓皮损为淡紫色发亮的扁平丘疹,大小不一,常聚集分布,但不互相融合,表面有毛囊角质栓,有时发生水疱,逐渐出现皮肤萎缩。
(二)系统性硬化症需与下列诸病鉴别:
1.成人硬肿病:皮损多从头颈开始向肩背部发展,真皮深层肿胀和僵硬,局部无色素沉着,亦无萎缩及毛发脱落表现,有自愈倾向。
2.混合结缔组织病:患者具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等病的混合表现,包括雷诺氏现象,面,手非凹陷性浮肿,手指呈腊肠状肿胀,发热,非破坏性多关节炎,肌无力或肌痛等症状,浸出性核抗原(ENA)和RNP的抗体均可呈高滴度阳性反应。
3.化学物,毒物所致硬皮病样综合征接触聚氯乙烯,苯等化学物,以及食用毒性油或某些药物和接受硅胶乳房隆起术的人可以出现硬皮以及硬皮病的某些其他症状,但这些人临床无典型的硬皮病表现,血清中无特异的自身抗体,停止接触,症状可渐消失,易与硬皮病鉴别。
系统性硬化症需多注意
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以皮肤各系统胶原纤维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以女性较多,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3∶1。发病年龄以20~50岁多见。
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有明显家族史,所以系统性硬化症也遗传因素有关。不少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发病前常有急性感染,包括咽峡炎、扁桃体炎、肺炎、猩红热、麻疹、鼻窦炎等。
此外,系统性硬化症患者还显示广泛的结缔组织病变。对患者的成纤维细胞培养显示胶原合成的活性明显增高。多有雷诺现象,不仅限于肢端,也发生于内脏血管。免疫异常。
经过上面的简单介绍,大家对系统性硬化症有所了解了吧。希望在生活中大家能够对系统性硬化症更多地关注。也欢迎大家向我们的在线专家咨询更多的信息。
系统性硬皮病的症状表现
1、系统性硬皮病的前驱症状
可有雷诺现象、关节痛、神经痛、不规则发热及食欲减退等。 约70%的系统性硬皮病患者以雷诺现象为首发症状,可于皮损发生前1~2年或与皮损同时出现。
2、系统性硬皮病的皮肤症状
分为三期即水肿期、硬化期和萎缩期。初期多见于双手,以后逐渐扩至前臂、面部及躯干;颜面有浮肿发紧感。水肿期后进入硬化期,皮肤变硬、变紧,有蜡样光泽,手指形如腊肠,两侧对称。肢端型常白手指开始,逐渐累及前臂、上臂、周围远端波及。面部典型表现为表情丧失呈假面具样,鼻尖似鹰嘴,口唇变薄,口周皮肤皱褶呈放射状沟纹,张口受限。手呈爪形,指尖皮肤可形成溃疡,指端皮肤可有钙化,可发生坏死和溃疡,不易愈合。晚期皮肤硬化减轻,但皮肤、皮下组织及肌肉明显萎缩,犹如一层皮肤紧贴于骨而,色素弥漫增加,问有色素脱失斑,毛细血管扩张。 皮肤干燥,指甲易碎、变薄或脱落。
3、血管损害
血管特别是动脉内膜增生、管腔狭窄,对寒冷及情绪刺激的舒缩反应异常。双手常出现阵发性苍白,发冷、麻木,其后变青紫,再转为发红,称雷诺现象,为系统性硬皮病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与雷诺腹部及颜面等处。有的自躯干开始发病,亦可发生于内脏,严重时可出现肾脏危象、肺动脉高压、心肌缺血等。
4、骨、关节和肌肉损害
主要为指、腕、膝和踝关节对称性疼痛、肿胀和僵硬;近端肌肉无力和肌痛。晚期可出现肌肉失用性萎缩、骨质吸收等。 与雷诺现象相似的血管反应亦可发生于内脏,严重者可出现肾脏危象、肺动脉高压、心肌缺血等。
5、内脏损害
半数以上系统性硬皮病患者食管受累,发生吞咽困难,胃肠蠕动功能常低下。约2/3患者肺部受累,出现肺纤维化等多种改变。肺部病变是系统性硬皮病的主要死因。心脏、。肾脏、内分泌、神经系统均可受累。有些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皮肤出现钙质沉着、雷诺现象、食管受累、指硬皮症和毛细血管扩张症状,称为CREST综合征;属系统性硬皮病的一种亚型,预后较好。
有些患者皮肤出现钙质沉着(calcinosls,C)、雷诺现象(Raynaud phenomenon,R)、食管受累(esophagus,E)、硬皮症(sclerodactylia,S)和毛细血管扩张(tetangieetasis,T)症状,称为CREST综合征,属系统性硬皮病的一种亚型,预后较好。
6、消化道病变
多数患者可出现吞咽干食困难,少数有胸骨后烧灼感、伴反酸,食管造影提示食管蠕动和排空减慢,尤其是食管的中、下段明显,同时管壁张力减低而呈扩张状或僵硬状。十二指肠、结肠均可受累。约20%患者小肠出现蠕动减慢和扩张,导致食物在局部滞留和细菌过度繁殖,引起消化不良、腹泻、吸收不良等一系列症状,结肠受累则出现憩室、腹胀、便秘和腹泻交替。
7、肺部病变
肺功能的检测中以弥散功能异常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最多见,X线片中常见的病变是非特异性的、对称性肺间质纤维化。其他改变有胸膜炎、胸腔积液、肺动脉高压等。晚期常有气短和活动后呼吸困难,如肺动脉高压严重者,往往会发展为肺心病,预后较差。
8、肾脏病变
肾脏受累导致的“肾危象”是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表现为恶性高血压,特点为:①发病较急骤;②血压显著升高,舒张压≥130mmHg;③表现为严重的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眼底渗出、出血和视乳头水肿;④持续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和(或)急性肾功能衰竭,⑤进展迅速,治疗不及时预后差。
9、其他脏器的损害
约30%的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合并有口干、眼干的表现。神经系统受累可表现为三叉神经痛、腕管综合征、周围神经病变等。累及肝脏可表现为胆汁性肝硬变等,甲状腺受累表现为甲状腺炎。
硬皮病的分类有哪些
专家介绍硬皮病的分类有局限性硬皮病和系统性硬化症2种。局限性硬皮病又包括硬斑病、带状硬皮病、点滴状硬皮病、片状硬皮病。而系统性硬化症则包括肢端硬皮病、弥漫性硬皮病、CREST综合征。
在临床上系统性硬皮病的分类又有以下4种:
1、肢端硬化症:本型的皮肤改变局限于肢体远端如手指、前臂、下肢远端及颜面,出现上述部位对称性的皮肤变紧、变硬、变厚,可伴有雷诺现象。并且在疾病后期可出现肺动脉高压和截指样改变,其中部分患者表现为以皮肤和皮下组织钙化和毛细血管扩张为突出表现的CREST综合症。
2、无皮肤硬化的系统性硬化症:本型患者仅见内脏病变而无皮肤硬化表现,可表现为:①食管活动障碍、十二指肠扩张、结肠袋形成②雷诺现象、甲皱毛细血管扩张、食管活动障碍及少尿性肾衰③以上症状伴有肺动脉高压或肺间质病变。本型患者少见,不到1%。
3、弥漫性硬皮病:较为常见,表现为对称性的四肢,面部皮肤变紧,变硬,变厚,可累及四肢近端及颈部,躯干,同时伴有胃肠道,肾脏,肺部,心脏等内脏损害。本型的特点是发病迅速,皮肤损害进展较快,内脏损害出现较早,预后较差;实验室检查可见抗Scl-70抗体阳性,抗着丝点抗体也可呈阳性。
4、重叠综合征:弥漫性或局限性系统性硬化症合并有一种或多种其他结缔组织病时,称为重叠综合征。
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患者的自我护理和注意事项
硬皮病是一种仅累及皮肤和皮下组织或可能呈全身性受累。当同时存在特征性皮肤病变和内部器官受累时,称为系统性硬化症。
根据皮肤受累程度和分布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皮肤系统性硬化症。系统性硬化症的全身性表现多种多样。最突出的是循环系统异常(最显著的是雷诺现象)和多器官系统受累(包括肌肉骨骼、肾脏、肺脏、心脏和胃肠道系统),可伴有纤维化或血管并发症。
饮食注意
低热量、优质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少食多餐,进易消化、质软食物,忌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避免进硬的食物,餐后不要立即卧床,取立位或半卧位。戒烟和禁饮咖啡。
口腔黏膜的注意事项
口干或唾液分泌不足者,建议使用无糖的冰块、不含糖的口香糖或饮料来湿润口腔,刺激唾液分泌,唾液可保护牙齿,促进消化。口唇干燥者抹润唇油。张口困难者,指导患者做张口锻炼。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餐后刷牙,使用软毛牙刷,防止损伤牙龈。
肺动脉高压的注意事项
部分患者尤其是局限性硬皮病容易出现肺动脉高压,如果症状比较明显,出现活动后气促、胸闷,有条件者家中可放置制氧机,给予低流量吸氧;保持情绪稳定及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避免劳累。
雷诺现象的注意事项
系统性硬化症显著的症状是出现雷诺现象,严重者可能出现指端溃疡、坏疽。而且目前针对雷诺现象尚无特效药,因此雷诺现象的护理尤为重要。最重要的是注意保暖,尤其在冬天。
冬天外出时戴口罩、帽子、耳套和手套。着厚棉袄、厚袜子等,避免待在过冷的环境中。避免直接接触刺激性强的化学物品,需在冷藏室或冷冻室取物品时,应先戴好手套。戒烟、忌咖啡,以及其他导致血管痉挛、收缩的食物和药物。
系统性硬化症的分类
根据皮肤受累的情况不同,系统性硬化症可分为:
1.弥漫性硬皮病
除面部、肢体远端和近端外,皮肤增厚还累及躯干。
2.局限性硬皮病
皮肤增厚限于肘(膝)的远端,但可累及面部和颈部。
3.无皮肤硬化的硬皮病
临床无皮肤增厚表现。但有特征性的内脏表现和血管及血清学异常。
4.重叠综合征
上述3种情况中任一种与诊断明确的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和(或)皮肌炎同时出现。
5.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雷诺现象伴系统性硬化症的临床和(或)血清学特点,但无系统性硬化症的皮肤增厚和内脏异常。
其中,CREST综合征是指钙化、雷诺现象、食管运动障碍、硬指和毛细血管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