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儿童保健 小儿上火怎么办

儿童保健 小儿上火怎么办

清晨一杯白开水

很多宝宝是因为喝奶粉造成上火的情况,这种情况的话,可以在每天早上给宝宝喝上一杯温热的白开水,可以清理掉宝宝肠道里的废物,帮助排毒,缓解宝宝上火。

如果孩子已经上学了,那么就给孩子准备一个水杯带着,告诉孩子一定要多喝水,可以购买一个孩子喜欢的水杯款式,孩子就会比较有印象。

加强宝宝身体锻炼

实际上,我们通常所看到的宝宝喝奶粉上火,原因并不一定是奶粉的问题,也有可能受宝宝体质所影响。

如果宝宝的体质特别容易上火,那么,宝宝一定是喝上奶粉就上火。因此,妈咪们可以加强对宝宝身体素质的锻炼,带宝宝多到户外去走一走,呼吸新鲜空气,做多运动,从而预防宝宝喝牛奶上火。

让宝宝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如果孩子有便秘的情况,总是好几天才上一次大号的话,那么也是比较容易上火的。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帮助孩子缓解便秘情况。

包括让孩子每天固定的时间去上厕所,还有给孩子吃一些粗纤维的东西,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都能帮助缓解便秘,从而降低上火的可能性。

儿童春季养生保健小常识

儿童春季养生保健小常识一:保护皮肤

春季气候多变,儿童皮肤中的水分散失较多,皮脂腺分泌较少,皮肤容易出现干裂发痒,要让儿童多吃蔬菜、水果,多喝开水,并常用热水洗手、脚、脸,再适当搽点护肤霜。

儿童春季养生保健小常识二:坚持户外活动

有些父母惟恐孩子冻着,天气一凉,就不让小儿出屋,小儿呼吸道长期不接受外界空气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锻炼,接触了感冒病人后,因对病原菌抵抗力差,很易患病。

所以,应该坚持让小儿做户外活动,天气冷可选择太阳光充足、风较小的时候,让小儿在大自然中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可提高小儿的体质。

同时不坐凉地:春季地面温度相对很低,儿童坐在上面,体内的热量就会大量散失,容易感冒、腹泻。

儿童保健 小儿感冒咳嗽食疗

1.萝卜葱白汤

首先准备一根葱白,一个白萝卜,少许姜片,其次将锅里的水烧开,加入切好的葱白和萝卜片,最后加入姜片,放入少许盐巴即可。孩子出现感冒问题时,还是可以选择葱白帮助身体除菌,另外姜片能够帮助宝宝驱除身体中的寒气。白萝卜能够缓解宝宝的感冒咳嗽问题。

2.红糖姜汤

首先将老姜切成片状,放入锅中熬水,其次加入准备好的红糖,最后熬煮五分钟即可。红糖姜汤具有驱寒气保暖的效果,对于一岁宝宝来说,比较适合汤类或者是流食类型的食物。在冬季,让宝宝饮用适量的红糖姜汤还是很不错的,红糖还具有补血的效果,一举两得。

3.蜂蜜萝卜汤

首先将萝卜切成块状,放入水中熬煮十分钟,最后加入少许蜂蜜。不过在加入蜂蜜的时候,我们要等到萝卜水温度降一些的时候再放,这样才不会让高温破坏蜂蜜中的营养成分。萝卜水具有缓解咳嗽的功效。蜂蜜功效多,具有化痰的效果。因此,让一岁宝宝饮用蜂蜜萝卜汤还是很不错的选择。。

4.贝母梨子汤

首先,将贝母清洗干净,将准备好的梨子去除外皮,将梨子的芯去除干净,将准备好的贝母放入梨子中,放在碗中将萝卜水蒸熟即可。贝母具有止咳润肺的效果,为了提高贝母梨子汤的效果,我们还是建议宝宝在早晚的时候食用贝母梨子汤。

儿童保健小儿厌食症的食疗方法

1.韭菜籽面饼 将韭菜籽9克研末,调入面粉制成饼,蒸熟食用,每日3剂,连用3-5日,有健脾益胃之功。

2.番茄汁 将番茄1000克洗净,开水泡过去皮,用干净纱布绞汁,每次50-100毫升饮食,日3-4次,有健脾开胃之功。

3.萝卜馅饼 鲜萝卜250克切丝,加瘦猪肉100克剁馅,再加葱、姜等少许及各种调料拌馅,面粉适量和成面团,做成馅饼,油锅烙熟即可。有行气、开胃、消食之功。

4消食导滞饼 炒二丑、酒炒川军,炒莱菔子,焦山楂、鸡内金各30克,研末过筛,加芝麻、红糖适量,白面0.5千克,加水和面,烙焦饼30克/张。小于3岁患儿每次食用1张;3-6岁每次2张,6-10岁每次3张,10-15岁每次4张,每日3次,一周为1疗程。

5.肥儿饼 党参、云苓、厚朴、苍术、陈皮、甘草、焦山楂、焦麦芽,槟榔各15克,鸡蛋5个,白糖50克,面粉300克。将上药研末过筛与面粉加水和面,再将鸡蛋、白糖加温水少许,加苏打粉少量,再加入面团中和匀,使面团较硬,分为20个,压成薄饼,文火15分钟,3-5岁患儿每次食一个,多2个,每日2次,饭前食,3-5周见效。

儿童保健小儿风疹的预防与调护

1.风疹流行期间,不要带易感儿去公共场所。

2.小儿若有与风疹病人密切接触,应检疫观察21天。

3.饮食应清淡、易消化,不宜吃辛辣、煎炸油腻等食物。

4.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5.注意休息与保暖,多饮开水,体温较高者可予物理或药物降温。

6.接种风疹疫苗,对适龄儿童及婚前女子进行接种可起预防作用。

7.保护孕妇,特别是在孕早期应严格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

8.风疹为丙类传染病,患儿在出疹期间不宜外出,可在家中隔离,隔离至出疹后五天。

9.皮肤瘙痒者,尽量勿用手挠,防止损伤皮肤导致感染。可外抹炉甘石洗剂以止痒,衣服宜柔软宽松。

儿童保健小儿风疹的治疗

中医称本病为“风痧”,乃感受风热时邪所致。时邪自口鼻而入,郁于肺卫,蕴于肌腠,与气血相搏,发于皮肤。多数邪毒较轻,病情轻浅,只在卫分,少数患儿邪势较盛,可内犯气营,形成燔灼肺胃之重症。但只要治疗及时,也能祛邪而安。

中成药疗法

1.板蓝根颗粒、银翘散颗粒 每服2.5-5克,每日2次,温水送服,或芦根煎汤送服。用于邪郁肺卫证。

2.双黄连口服液、双花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黄栀花口服液清开灵口服液(颗粒)均为每支10毫升。每服10-20毫升,每日2-3次。

3.小儿羚羊散、紫雪散 每服1.5-2克,每日2-3次,温水送服。用于热邪炽盛。

外治疗法

荆芥穗洗剂 荆芥穗24克,艾叶、防风各10克,花椒6克,水煎外洗,一日数次。

儿童保健 小儿便秘中医如何治疗

便秘是小儿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疾病,让父母担心不已。中医常将小儿便秘分为实热、阴虚、食积三种类型。现将各类型的症状特点及饮食原则介绍如下。

中药治疗便秘4妙方

1、小儿化食丹

消食导滞作用比较强,适合用于食积便秘。本药为小蜜丸,1岁以内每次服半丸,2~3岁每次服1丸,每日2次。

2、麻仁润肠丸

主要作用是润肠通便,适合用于阴虚便秘。本药为蜜丸,2~3岁每次服半丸,每日2次。

3、一捻金

具有泻热通便作用,适合用于实热便秘和食积便秘,排便作用发挥比较快。本药为散剂和胶囊两种剂型,服用起来比较方便。1岁以内每次服0.5~1.0克,2~3岁每次服1.5克,最好用蜂蜜水调服,每日2次。

4、保和丸

具有消食导滞作用,作用比较缓和,可以连续服用,适合于食积便秘,便秘程度不重的小儿。本药为小水丸,2~3岁每次服半袋,每日2次。

足疗法

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中药外治疗法疗效明显,且药源方便,作用平稳,副作用少,使用方便。现介绍几则足疗效方,供选用。

1、清热导滞:芒硝5克,研为细末,置伤湿止痛膏中央,外敷双足心涌泉穴处,每日1换,连续3~5天。

2、清热导滞,消积化食:生大黄、焦山楂各等量。将二药择净,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10克,用米醋或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儿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1换,连续3~5天。

3、清热消积,导滞通便:大黄5~10克,研为细末,醋调为稀糊状,置伤湿止痛膏中心,贴双足心涌泉穴,10~15小时后取下,-般用药一次即效。

儿童保健小儿便秘应该吃什么

何首乌粥

原料何首乌30克,粳米100克,大枣3枚,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何首乌洗净,用布包扎,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煮取浓汁,去渣,再放入粳米,红枣、冰糖同煮为粥。每日服1-2次。

功用何首乌能养血润肠,红枣、粳米养胃和中。此粥适用于虚证便秘,血虚者用之更加。

核桃芝麻粥

原料黑芝麻30克,核桃肉50克,粳米150克。

做法将黑芝麻、核桃肉、粳米洗净入锅,加入适量的水烧煮成粥。

功用芝麻、核桃具有养血润肠、补益肝肾的功效。此粥适用于虚证便秘或习惯性便秘。

杏仁酪

原料黑芝麻30克,杏仁15克,大米60克,白糖适量。

做法黑芝麻、杏仁、大米分别用水浸泡4小时,将杏仁捞出去皮尖,然后捞出芝麻、大米,与杏仁混合入搅拌器搅拌成稠糊;锅内放入水置火上烧沸,先加白糖,溶化后,缓缓倒入芝麻、大米、杏仁糊,搅成面糊至熟,离火即成。

功用润肠通便。适用于各型便秘。

儿童秋季保健技巧

秋季儿童保健小常识有哪些

秋季儿童保健常识一、强化营养

秋季是儿童机体逐渐恢复到良好的运作状态,食欲与消化功能自动调节到最佳水平的时候,是补偿夏季损失的良机,所以应强化营养供给,为孩子的生长加“油”。肉、蛋、奶等固不可少,多补充玉米、全麦面包、小米、黑米等五谷杂粮,以防秋季便秘。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菠菜、萝卜、胡萝卜、芹菜、花菜等。做到主食与副食、荤与素、粗与细、干与稀的合理搭配。同时也可补充富含铁和钙的营养品,促进营养的吸收。

秋季儿童保健常识二、多喝白开水

宝宝应该多喝白开水,不宜喝饮料。如果宝宝排斥白开水,可以试着喝些菊花茶、乌梅汤、金银花露等。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汤可以稀释菜肴的盐分,并保持宝宝体内水分平衡。

秋季儿童保健常识三、及时驱虫

专家认为秋天打虫效果最佳。从蛔虫的生活史看,虽然孩子一年四季均可遭受虫卵感染,但夏天机会最多。如吮手指,致使虫卵进入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最后变为虫定居于小肠。正值秋天,此时服用打虫药可将其一网打尽,不留后患。

秋季儿童保健常识四、防范腹泻

入秋后是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高峰期,又称秋季腹泻,主要累及3岁以下宝宝。妈妈一定要把住“入口关”,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品,定期给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如果在幼儿园发现宝宝有腹泻症状,应立即隔离治疗并处理好粪便

秋季儿童保健常识五、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能耐寒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秋季对夏和冬来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季节,是一个耐寒锻炼的时候。为了提高孩子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增加机体的耐寒力,进而减少冬季易发的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冷水擦洗包括冷水洗手、洗脸、擦身、冲淋和游泳。冷水锻炼要循序渐进,先用与体温接近的水,然后逐渐降低水的温度。洗完后用干毛巾擦干。冷水冲淋适合3岁以上的儿童,动作要迅速,浴后用干毛巾擦至皮肤轻度发红为止。

秋季儿童保健常识六、及时打预防针

秋天要打好预防针,以防范冬春季节的传染病,如流脑等。因为疫苗注射后至少也要一个月,体内才能产生抵抗传染病的抗体,故秋季不可忘了预防接种,漏掉者应及时补上。

上面就是对秋季儿童保健小常识有哪些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秋季一定要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并且要多给孩子喝些白开水,同时也经常给孩子进行洗手等保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出现拉肚子等现象。

儿童保健小儿呕吐的常见疗法

食疗法

1.炒焦米或锅巴手掌大小一块,煎服或焙焦研末姜汤送下。适于伤食呕吐。

2.黄芩、竹茹各9克,水煎频服。适用于胃热呕吐。

3.青、陈皮各4.5克,干姜3克,水煎服。适用于肝气犯胃的呕吐。

4.红糖两匙,将姜汁一匙,炖温服。适于胃寒呕吐。

外治法

1.大黄、胡椒、枯矾,共捣烂,炒热敷脐。

2.吴茱萸、盐,共研细末,与葱、姜共捣烂,敷脐上,以艾灸之,每次10壮,每日一次。

推拿治疗

1.寒吐 补脾经横纹推向板门,揉外劳宫,推三关,推天柱,揉中脘。

2.热吐 清胃,补脾土,清大肠,退六腑,运内八卦,挤揉天突,推下七脊骨。

3.食吐 清板门,逆运内八卦,清补脾土,分腹阴阳揉小天心,摩腹(顺时针方向)。

儿童保健小儿哮喘的治疗

哮喘是一种以发作性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严重者不能平卧、胸闷和(或)咳嗽,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为特征的疾病。本病属于中医哮喘、哮证,在中医历代文献中,被称作“喘鸣”、“哮吼”等。哮喘常反复发作,难以根治。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及学龄儿童常见。好发于春、秋两季节交换之时,有的一年四季均发。

中医将哮喘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又有热哮和冷哮之分。

热哮

呼吸气急,喉中痰鸣如吼声,烦闷不安,咳嗽阵法,咳痰色黄或白,炭质稠厚,咳出困难,多汗,口干渴,喜饮水,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

冷哮

呼吸气急,喉中哮鸣,胸闷憋气,咳嗽,咯白色泡沫样痰或白粘痰,或清稀痰,咳吐不爽,口不干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风遇寒容易发作,怕冷形寒,舌质淡,苔白滑或白润。

缓解期有肺气虚弱、脾气虚弱、肾虚不足3个证型。

肺气虚弱型 面色晄白,气短懒言,自汗,怕冷,四肢不温,舌质淡,苔薄白。

脾气虚弱型 平时食量少,腹胀,大便稀薄,或者进食油腻后易于腹泻,哮喘常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体倦乏力,气短,舌苔薄腻或白滑。

肾虚不足型 平时气短,呼吸急促,稍微活动后表现更甚,吸气不顺畅,心慌,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劳累后哮喘容易诱发或者怕冷,下肢不温,自汗,面色晄白,大便稀薄,夜间遗尿,舌质胖嫩,苔白。

中医对本病发作期、缓解期分别施治。发作期当攻邪以治其标,治肺为主,分辨寒热虚实而随证施治。缓解期当扶正以治其本,调其肺脾肾等脏腑功能,消除伏痰夙根。哮喘属于顽疾,宜采用多种疗法综合治疗,敷贴,膏方等可供选择应用。

儿童保健小儿感冒注意事项

1、让宝宝多喝水

增加宝宝的饮水量,最好是温开水,如果宝宝本来就不爱喝水,只要能维持不错的吃奶量(或适当调配的果汁),那就不要强求喝水。

2、让宝宝多休息

睡眠对宝宝的成长很重要,感冒导致身体不舒服,宝宝一定比较容易哭闹,家长应该尽量分散其注意力,或是利用一些轻柔的音乐舒缓其情绪,帮助宝宝入睡。

3、多观察宝宝表现

家长应随时注意宝宝,是否有任何不同于平常感冒的表现,例如眼神是否灵活、口鼻有没有不正常的声音、皮肤颜色及温度有无异常等,这些都是观察的重点,对于疾病的正确诊断非常重要。

泪道堵塞别误为秋季上火

有的宝宝出生后即使不哭,眼睛里也总是充盈着泪水或有不少分泌物,家长以为孩子是上火了,赶紧滴眼药水,结果,问题越来越严重。近日,医生针对这一病例较多的现象提

醒家长,儿童泪道堵塞切不可当作“秋季上火”。

记者在某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眼科,刚进门就看到医生拿着长长的探针,在给一个宝宝做泪道冲洗。孩子的爸爸说,6个月大的宝宝出生后就经常两眼泪汪汪,眼角经常出现眼屎,有时候一天要为孩子清理十几次,刚开始以为是秋季上火造成的,送到医院检查后才知道宝宝是泪道堵塞。

该院眼科医生介绍,一般婴儿在出生后泪道都是通的,但是有不少婴儿上面长了一层膜,导致泪道堵塞,眼部流泪、分泌物增多。如果孩子眼泪汪汪或是眼睛分泌物过多,家长应到医院,让眼科医生为孩子进行检查,发现泪道堵塞应及时进行泪道冲洗,否则有可能引起泪囊组织发炎或其它病变。

相关推荐

夏季儿童保健

1、预防幼儿中暑 幼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或因体弱抵抗力差,不能耐受外界的炎热天气。当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无风、汗蒸发困难、体内热量积蓄过多时容易发生中暑,轻则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皮肤多汗,重则甚至出现高热、呼吸浅、脉搏弱、血压下降、意识不清等症状。若幼儿出现轻微中暑症状可将其安置到凉爽处,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同时饮用些淡盐水、或5%糖开水等,休息后症状可缓解并消失,若症状严重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预防幼儿中暑的关键是平时应注意做好预防中暑的措施。户外活动时,要避免强烈阳光的直接照射

预防小儿斜弱视做好五点很重要

1、早期治疗斜视或弱视:因弱视和斜视可以相互影响。只有提高弱视或斜视眼视力,早期治疗弱视或斜视,才能预防小儿斜弱视。 2、避免儿童长时间看电视或玩游戏:家长应有选择性地让儿童看一些有益的节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一次半小时,如需连续看,中途必须休息10min~20min。 3、早期矫正屈光不正:患近视或远视的儿童,宜及早散瞳验光,佩戴合适的眼镜。近年来,许多眼科文献报道,小儿斜弱视患儿不仅大多数合并屈光不正,而且立体视觉发育不健全。 4、加强体育锻炼,做好眼睛卫生保健:小学应增设眼卫生保健课程,加强对儿童

儿童保健 小儿腹泻三大误区家长要避开

小儿腹泻是常见症状,尤其是在夏季、秋季,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就很容易发生腹泻。对于小儿腹泻,家长朋友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孩子身体比较脆弱,需要好好呵护。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儿腹泻的常见误区有哪些,顺便检查自己有没有走进误区,或是为自己的将来做功课。 误区1只要排便次数多就是腹泻 有的妈咪常在这种情况下急着服用止泻药,可这个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因为,6个月内的宝宝在生后不久,可能经常会在喂奶后就排出黄绿色稀便。每天少则4—6次,多则达到10余次,便中还有奶块或少许透明黏液。 这种情况多见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其实它是

儿童保健 婴幼儿湿疹怎么

两个月的宝宝本身就非常的幼小,建议大家不要使用药物治疗,在家我们可以更多的关注皮肤的清洁。如果宝宝本身就是母乳喂养,那么妈妈们在日常的饮食中也应该特别的注意,最好是选择清淡的饮食,不要吃一些会引起过敏的食物,湿疹本身就是因为过敏而形成的一种反应,两个月的宝宝如果出现湿疹的现象,可以使用金银花藤煮水来给宝宝进行洗澡,同时也应该保持时刻的干爽。 在治疗宝宝湿疹的过程中可以使用2%的硼酸,用开水冲开,然后放在干净的纱布上涂抹在湿疹部位上,也可以将金银花,蒲公英熬成水。之后使用毛巾蘸湿一点涂抹在患处。在日常的饮食

夏季儿童该如何养生

儿童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之忌大量吃油腻食物 儿童夏季应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能力。吃大量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便相对减少,人体会感到疲倦加重,更易引起消化不良。 儿童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之注意卫生 儿童胃肠抵抗力差,病邪容易从口而入,所以必须注意食物新鲜、清洁,同时养成小儿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细嚼慢咽,不宜用手抓饭或口对口喂食,此外,防止进食时嬉闹。 内容来自中医养生保健儿童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之用金银花水洗澡 夏季孩子出汗多,每天可以多

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 症状一:身高体重头围不达标

每一次做儿童保健,医生总会测量孩子的身高、体重、头围。这三项指标是小儿体格生长发育正常与否的重要参考标准。 在3岁前,如果营养没有跟上去,孩子的身高、体重就会相对滞后一些。同样,头围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宝宝做儿保时要测头围,头围偏大或者偏小可能都是疾病的信号。所以,爸爸妈妈应该定期带宝宝去医院给孩子做儿童保健,如果发现孩子在体格生长发育上落后于同龄人时,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

儿童保健 小孩儿得了慢性胃炎怎么

小孩儿的身体本来是脆弱的,不适宜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会造成小孩儿得慢性胃炎,那么小孩儿得胃炎了该怎么呢?下面跟大家分享小孩儿得了慢性胃炎食疗的法。 饮食调理小儿慢性胃炎总的原则是食物需细、软、嫩、烂,小儿是生长发育的个体,因此食物还要富有营养,如牛奶、炖蛋、鱼、豆制品、面条、粥、新鲜蔬菜、水果等。另外可以吃一些对胃消化功能有帮助的食品,如山药、扁豆、莲子、鸡肫、猪肚、米仁等。不宜多吃的食品有芹菜、竹笋、肥肉、各种油炸食品等。 4种食疗法治儿童胃炎 1、白萝卜500克,蜂蜜150克。将萝卜切丁,放于沸水中

儿童保健中医治疗小儿癫痫病

关于癫痫病的治疗,现在依然是医学界的难题,目前,对于继发性癫痫主要对病因进行治疗,包括手术在内,但是大多数时候,主要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对于癫痫的诊断,应该到相关的医院检查科学的检查,一旦癫痫诊断成立,应该进行规范持续的抗癫痫治疗。 中医治疗癫痫就目前而言,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和案例。中医认为癫痫的发病原因有:血滞心窍、先天因素(胎中受惊,元阴不足)以及惊风之后,其中瘀阻窍道是最主要的发病原因。内伤饮食、惊骇恐惧以及外感风邪等都可诱发癫痫病, 小儿癫痫,是一种不容小视的疾病,为了确保孩子健康成长,一定要及时

儿童保健 如何治疗小儿便秘

①改变饮食结构 健康的饮食也是一种缓解孩子疾病情况的重要措施,尤其是从饮食中也是有缓解便秘的效果的。主张母乳喂养,乳母应注意饮食均衡,不宜过食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肉、虾、蟹等,应尽可能多吃青菜和水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现便秘时,可另加润肠食物,如加糖的菜汁、橘子汁、蜜糖水、甜炼奶等。 ②人工喂养儿易发生便秘,可适当减少牛奶的喂入量,添加辅食 发生便秘就是孩子的肠胃蠕动慢慢,因此,。建议大家多给孩子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如牛奶中加糖,喂食蜂蜜、梨汁、橙汁、番茄汁、菜汁等,以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幼儿可多进食蔬

儿童保健 小儿脑瘫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脑瘫其实属于一种天生的脑部疾病,这种疾病最大的影响就是会对儿童的大脑组织产生破坏作用,尤其是会严重破坏儿童的小脑。众所周知,小脑主要是管肢体运动的,当小脑受到损伤时,那么人就会失去部分运动功能。因此,在生活中大部分患有脑瘫的少年儿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行动障碍。小孩子在得了脑瘫之后,最关键的是护理,尤其是在饮食方面应该特别注意,下面就详细的为各位脑瘫患儿家长朋友介绍一下小儿脑瘫在饮食方面要注意的问题。 1、不要偏食,因偏食会造成营养不良。 2、不要过多食用姜、葱、味精、胡椒、酒等调味品。 3、不要过多食糖,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