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节草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
节节草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
节节草味甘苦,性平。甘可补益润燥,苦能通泄降火,入肝胆二经,有凉血止血之效。如《本草纲目》曰:“节节草止血。”《本草经疏》曰:“节节草疗肠风,止痢,及妇人月水不断,崩中赤白,痔疾出血者,皆入血益肝胆之功,肝藏血故也。”
青蒿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
青蒿用于鼻衄、紫斑,治鼻衄可用鲜品捣汁加开水冲服,治紫斑可与生地黄、赤芍、牡丹皮、当归等同用。
大蓟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
大蓟有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血热妄行所致出血症,如吐血、衄血、崩漏、尿血等。可单味应用或配伍其他止血药。可配黄柏,均入下焦,既可清除湿热,也能凉血止血,可用于妇人下焦湿热亢盛,灼伤血络之崩漏不止。《药性论》:根,止崩中血下。
蔷薇花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
蔷薇花性凉,味甘、酸,入血分,有凉血、收敛、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腹泻、痢疾、疟疾、吐血、外伤出血、月经不调等症。
酸模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
酸模对于一些血液偏热的人,酸模有凉血的作用。还有止血的作用,可用于吐血、便血、月经过多、内出血、内痔出血等各种出血症。
栀子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
栀子在中药材里面是性质偏寒凉的药材,服用栀子能够清热凉血止血,因此可用于治疗血热妄行的多种出血症状,如血热吐血、衄血等症,夏季高温时,天气比较炎热,也可以适当的喝一些栀子泡制的茶水来进行清热,有利于身体的保护。
黄根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
黄根食用之后还能起到凉血止血,散瘀强筋等功效。对于牙龈肿痛引起的出血、肠胃内热导致的便秘出血等症状都可以起到调理效果,通过食用黄根可以有效的降低身体内热,从而调节机体平衡。
槐角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
槐角为苦寒纯阴之药,为凉血要品,故能除一切热,散一切结,清一切火,如上诸病,莫不由斯三者而成,故悉主之。下焦痔瘘肠风,风热便血,年久不止者,用此一味熬膏,炼蜜收服。故槐角有凉血止血的作用。《滇南本草》:止血散疽。治五痔肠风下血,赤白热、泻痢疾。
枫香脂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
枫香脂有凉血止血之功,用治吐血、咯血、衄血,单用为散调服有效;若治血热出血证,常配生地黄、玄参、赤芍等药用。
中药茜草可抑制癌细胞增生
茜草:有强烈抑制癌细胞增生作用,明显升高白细胞,治疗绒毛上皮癌。
功效分类:化瘀止血类中药
中药茜草为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茜草的根。南北各地均产。春秋两季采挖、去掉茎苗,洗净晒干。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经。
茜草功效:凉血止血,活血化瘀。
茜草主治:用于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滞经闭,跌打瘀痛,风湿痹痛。
中药茜草作用
1、抑制血小板聚集
2、抗肿瘤作用
3、改善心功能
4、止血作用
功效作用的应用参考
1、中药茜草苦寒泄热,既能凉血止血,又能化瘀,尤多用于血热妄行之各种出血证,用于血热吐衄,可与阿胶、黄芩、侧柏叶等同用;用于湿热蕴结大肠,损伤血络,下痢赤白者,可与黄连、白芍等同用。
2、中药茜草有活血祛瘀作用,可用于瘀血阻滞诸证。用于血滞经闭,常与当归、赤芍等同用;用于跌打损伤,瘀滞作痛,常与当归、川芎、红花等同用;用于风湿痹痛,可与延胡索、海风藤、鸡血藤等祛风活血之品同用,以增强其祛瘀止痛之功。
中药茜草用法参考:脾胃虚弱、精衰血少、阴虚火旺者慎用,无瘀滞者忌服。服用茜草煎剂偶有恶心、血压轻度升高等不良反应。孕妇忌服。用量:10-15克。
节节草的功效与作用 月经不止
月水不断多因素体阴虚或产乳过多,耗伤阴血,阴虚生内热,热扰冲任,血海不宁,以致月经当断不断或断而复来,可用节节草凉血止血。如《圣惠方》载:“治月水不断,节节草(炒)三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日一服。”
瓦松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
瓦松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身体出现伤口时,使用瓦松,可立即止血,并起到抗炎效果。《唐本草》:"主口中干痛,水谷血痢,止血。"
木贼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
木贼味甘苦,性平。甘可补益润燥,苦能通泄降火,入肝胆二经,有凉血止血之效。如《本草纲目》曰:“木贼止血。”《本草经疏》曰:“木贼疗肠风,止痢,及妇人月水不断,崩中赤白,痔疾出血者,皆入血益肝胆之功,肝藏血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