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消除癌痛有多种手段

消除癌痛有多种手段

癌痛是种类最多、类型最全、机制最复杂的一类疼痛,严重伤害患者心身健康。随着癌瘤生长、扩散,压迫周围神经等组织,患者会逐渐产生疼痛等不适,但此时疼痛往往相对集中和单一。随着病情加重,癌瘤向骨骼、神经及内脏等组织扩散、转移,晚期患者往往难以说清疼痛的具体位置和程度,只是感觉疼痛难忍,而且是成片甚至全身疼痛,有时连喘气、翻身都会带来难忍的剧痛。慢性剧烈疼痛得不到缓解,往往会发展成为顽固性癌痛,这也是导致患者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显示,近25%的癌痛病人有严重抑郁倾向。

药物治疗可使70%~90%的癌痛患者得到比较好的缓解。如果癌痛缓解不好,还可采取微创介入、神经阻滞等治疗,可以与镇痛药物配合使用,给予病人更好的治疗结果。据调查,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的10万名病人中,只有4个病人在病情不需要继续服药镇痛或者减量使用的情况下,出现了精神依赖症状。有些癌症病人停用止痛药,也会出现依赖症状,但这属于正常的躯体依赖,根源是肿瘤引起的疼痛没有消除,不是上瘾。

疼痛对于癌症患者是雪上加霜,止痛治疗则是雪中送炭。事实上,对癌症患者进行疼痛治疗,就像人饿了要吃饭一样,是患者最基本的一种需求。早期、持续、有效地消除疼痛刻不容缓,力争达到“睡眠不受疼痛影响、白天安静时无疼痛、站立活动时无疼痛”的标准,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新一代化疗药物、内分泌治疗、新一代双磷酸盐的临床应用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癌痛,新一代放疗技术和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癌痛;结合新一代口服吗啡缓释片和多瑞吉贴片,可以做到让绝大多数癌痛患者不疼痛。特别是新一代有效的物理治疗手段和化学药物、靶向药物还可以使止痛药逐渐减量,直至停药。

癌痛需要包括肿瘤科、麻醉科、神经科、康复科、中西医等多学科的协同努力。另外,晚期癌痛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疾患,精神科和心理医生的密切合作将给予癌痛患者细致的心理治疗和干预。

生物抗癌家庭护理

1、心理护理: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支持。由于病人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俱心理,有的对治疗失去信心、悲观失望,甚至产生轻生念头。这些情绪不但无助于机体调动自身能动性与疾病作斗争,反而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要及时了解病人的真实思想,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2、癌痛护理:疼痛一直是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缓解癌痛也成为了癌症患者护理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癌症患者常要经历较长的病程及难以控制得疼痛,可通过药物对症治疗癌痛。赵进明主任提醒,患者在使用止痛药前一定要咨询专科医生,合理用药。此外还可以采取心理疗法来减轻癌痛。例如通过听音乐、看电视、读书、读报等方法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消除不良情绪。

3、家庭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发生并发症。晚期肿瘤病人全身营养差,有时合并水肿,极易产生褥疮.要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经常给病人翻身。鼓励病人起床活动,天气变化时注意保暖以防止呼吸道、泌尿道等系统的感染的发生。

化症回生片到底有无疗效

肿瘤患者的癌肿块逐渐增大变硬,并伴随愈来愈严重的疼痛,是众多癌症者面临的痛苦。中医中药提倡治疗过程中采用软坚散结的方法来消除癌痛。化症回生片的第二大功效就是:“软坚散结消癌痛”。

化症回生片中采用鳖甲胶、水蛭、阿魏、虻虫等软坚散结、破血化瘀的中药,配合没药、苏木、姜黄等止痛良药,在缩小肿块软化肿块的同时消除癌痛。其中阿魏经实验验证:对癌细胞有效杀伤率高达91%,含有的126种活性成分可破坏癌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直接杀死癌细胞,并且有良好的镇痛功效。

临床证明:化症回生片具有特殊的消癌痛的疗效。上海中山医院中医科对本品止痛作用进行了专门临床验证,证明了本品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中药。一般患者服用化症回生片后三至五天即可达到明显止痛效果。

中医偏方治疗肉瘤

1、阴寒凝滞证。主证:骨瘤初起,酸楚轻痛,遇寒加重,局部肿块,皮色不变,压痛 不著,甚至不痛,病程较长。舌淡、脉细沉迟。治法:温阳开凝、通络化滞。

方药:熟地30g,肉桂3g,鹿角胶10g,麻黄1.5g,白芥子6g,炮姜1.5g,生甘草3g, 威灵仙30g,补骨脂20g,透骨草15g,路路通10g,川乌2g,草乌2g。

2、毒热蕴结证。主证:骨瘤迅速增大,疼痛加重,刺疼灼痛,皮色紫暗红瘀,肢体活 动障碍,有时伴有发热,大便干秘。舌暗红有瘀点,脉细数或弦数。治法:清热解毒,化瘀 散结。

方药:肿节风30g,龙葵30g,忍冬藤30g,蒲公英30g,威灵仙30g,透骨草30g,徐 长卿20g,天花粉20g,黄柏15g,刘寄奴15g,黄芩10g,地鳖虫10g,赤芍10g,乳香5g, 没药5g,生甘草3g。

袁希福教授提醒,尽管很多偏方对于治疗骨肉瘤曾经起到过有效作用,但是针对于每个患者的体质不同,治疗效果也会出现不同,因此不能作为正规的治疗方法进行使用,尽量配合正规的中医药辅助食用,例如三联平衡疗法,可有效缓解某些患者对于一些偏方的不适用症状。同时,患者在进行食用时,一定要经过主治医生的建议后,再进行服用,以免造成不良作用。

"三联平衡疗法"是著名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经过三十余年的临床经验所研究出来的一套新型有效的治疗癌症的中医疗法。此疗法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实现患者自身机体的“自主抗癌”。并且还能够解决肿瘤治疗中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晚期肿瘤和难治性肿瘤的治疗、肿瘤的复发与转移的难题。

三联平衡疗法有哪些优势?

1、能够准确识别精确遏制癌细胞,减少并发症。在人体内准确识别癌细胞与正常细胞,在对癌细胞实施精确遏制的同时,还能加速正常细胞的生长和代谢速度,产生多种蛋白质,全面改善体内环境,消胸水、腹水,降低癌症并发症的发病率。

2、无毒副作用,纯天然的中药材,不会刺激胃肠道,也不会损害骨髓的造血功能,适合体质虚弱的肺癌患者服用。这是中医治疗癌症的优势之一。

3、抑制癌细胞扩散途径,切断癌细胞供养源。抑制癌细胞周围新生血管的生成,切断癌细胞的营养源,降低癌细胞生长速度。

4、防止复发:改善微循环,使血管壁光滑,降低癌细胞的着床率。

5、杜绝转移:降解癌细胞膜的酸化环境,引起癌细胞表面负电荷降低,增加静电吸附作用,使原有癌细胞紧紧粘附在原发病灶上,无法脱离原发病灶而发生转移。

6、消除癌痛: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阻断痛觉神经传导,消除癌痛。

7、供养、减毒、增效:提供多种营养物质,保护消化及造血系统不受伤害,提高骨髓细胞及白介素的数量,对放化疗有减毒增效作用。

专家提醒,对于骨肉瘤的治疗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的原则,才有完全治愈的希望。希望上述治疗方法能够帮助广大患者更好的摆脱疾病的干扰,确保生命质量。

九成癌痛患者可有效止痛

九成晚期肿瘤患者会出现疼痛

林丽珠介绍,我国目前有癌症病人超过700万,各期癌症患者中有一半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40%为轻度疼痛,30%为中度疼痛,30%为重度疼痛, 晚期患者中出现疼痛的比例更高,可高达60-90%。在癌痛患者中,有四分之一的人未得到任何治疗,大约每天有100万癌症病人在忍受着痛苦的折磨。国内 最新资料指出:我国肿瘤疼痛的病人中仅有41%得到有效缓解,而晚期癌痛仅有25%得到有效缓解。

据了解,引起癌痛的原因有很多种,包 括肿瘤侵犯、肿瘤治疗、肿瘤相关及其他因素等等,其中肿瘤侵犯所致的疼痛约占癌性疼痛的80%。癌痛不仅是躯体受到有害刺激的结果,而且患者的精神、心理 状态和社会、经济因素也能加重患者的疼痛程度。大多癌痛的常常是一种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九成癌痛患者可有效止痛

其实,这些癌症患者本无需受到癌痛折磨。林丽珠介绍,癌痛患者通过三阶梯镇痛法是可以将疼痛有效控制。三阶梯镇痛法是根据疼痛的不同程度,单独或联合应用固醇类抗炎药、弱阿片类药物和强阿片类药物,配合其它辅助药,按阶梯给药。

林丽珠介绍,三阶梯癌痛给药的五个重要原则:按阶梯给药、优先考虑口服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和注重实际效果。只要正确遵循该方案的基本原 则,90%的癌痛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最常见的止痛药物有塞莱昔布、芬必得、曲马多、路盖克、泰勒宁、颅痛定、可待因、吗啡、羟考同、芬太尼等等,其中有 针剂、片剂、贴剂,有即释剂、缓释剂、复合剂等等。

针对有些患者担心止痛药副作用大的问题,林丽珠解答,癌症患者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时,多数都会受到便秘等副作用困扰。其实可以配合中医药来治疗,一来提高患者的体质,增强患者的耐受性;二来缓解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走出癌痛控制的误区

20世纪后半叶起,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癌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迅速增高。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世界癌症年死亡已经超过700万,我国卫生部2000年统计,城市中癌症死亡已占首位,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超过140万。

由于很多癌症病人在发现时常常已不能进行根除性治疗,因此,who将姑息治疗列为癌症规划中4个重点之一。上海市恶性肿瘤防治规划也已把“癌症三阶梯止痛”及“癌症姑息治疗”列入规划,并把晚期肿瘤的收治列为上海市十大实事之一,在全市每区设立晚期肿瘤收治定点病房。日前,上海市抗癌协会还专门成立了“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进行经常性的学术交流,推广新技术,不断提高在姑息治疗领域中学术水平。

姑息治疗中又以癌症疼痛的治疗为突破口。为此,本刊特约专家撰文介绍有关癌痛控制问题。

癌症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70-80%的恶性肿瘤病人到了晚期,疼痛成了他们的主要症状。持续剧烈的疼痛常使病人睡眠不安,食欲减低,情绪低下,以致极度疲乏,全身衰竭,加重了肿瘤病情的不断恶化,形成恶性循环,不但给病人带来严重的痛苦,同时对家属、朋友乃至社会都造成极大的负担。由于不能忍受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接受抗癌治疗的意志。所以,控制疼痛可使肿瘤患者在有限的宝贵生命中,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而活得有价值。

资料显示:癌痛得不到控制是普遍现象,世界上每天至少有500万癌症患者忍受着癌痛的折磨,每年全世界接受抗癌治疗的成年人和儿童中50%的人有疼痛,而其中50%的人达到中到重度疼痛,30%的人为难以忍受的疼痛。我国现有癌症病人约240万人,每年新发癌症病人约180万人,因癌症而死亡的人约有140万人,其中有近100万人遭受着癌痛的折磨,因此癌痛的控制是个全球性的问题。

癌痛是怎么产生的呢?

这是由于癌细胞向周围浸润性生长以后侵犯了神经组织以及癌细胞扩散转移到神经干、神经根、神经末梢等部位或侵犯了神经末梢的骨膜等组织引起的,另外,癌肿使肠道、胃等空腔脏器梗阻,造成张力增高,或者癌组织感染、溃疡、坏死等。肿瘤压迫、牵拉肌肉、肌腱等组织,也会引起疼痛。

根据引起癌性疼痛的原因可分为:直接由癌症本身引起(骨受累、神经受累、内脏器官受累):肿瘤压迫骨、神经、内脏,皮肤和软组织的肿瘤浸润或转移都可引起疼痛,其中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约占80%。

由癌症治疗引起的疼痛:外科治疗后如手术后瘢痕痛、幻肢痛等;化疗后静脉炎、神经病变、溃疡等;放疗后纤维化、神经损伤、放射性脊髓炎等。

间接与癌症相关的疼痛。如便秘、褥疮、肌痉挛等引起的疼痛。

与癌症无关的疼痛:由并发症引起或病人原来就有的疾病如痛风、关节炎等。

癌痛有办法治疗

癌性疼痛不同于一般的疼痛,引起癌痛的原因常较复杂。因此癌痛的治疗也不同于一般的急性疼痛,需要依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计划。通常,无论是原发性肿瘤或转移性肿瘤所引起的疼痛,既能控制肿瘤又能缓解疼痛的方案常是首选的方法。根据目前癌痛治疗的经验,治疗手段常分为两大类,即针对肿瘤本身的治疗和针对肿瘤并发症的治疗,而无论是选择什么样的方式,都有赖于各种疗法或综合疗法的有效性。

一、针对肿瘤本身的治疗: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可将大块肿瘤切除,从而可以解除压迫、梗阻等;达到止痛的目的。

放疗:对放射线敏感的肿瘤所产生的压迫与浸润,通过放疗有些甚至可达到根治的目的;而一些对放射线不敏感的肿瘤通过放疗可使部分肿块缩小,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化疗:一些对化疗敏感的肿瘤如:绒毛膜上皮癌、淋巴瘤、小细胞肺癌、白血病、卵巢癌、睾丸癌、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通过化疗可以缩小或消除肿块,从而解除压迫和梗阻,迅速缓解疼痛;对于一些晚期肿瘤病人,一般情况差,按规定没有化疗指症的,可采取小剂量分次给药的方法,尽可能适应病人的承受力,部分也可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同位素治疗:同位素治疗在癌性疼痛的治疗中有一定的作用,但不作为常规的首选。目前应用同位素治疗的肿瘤有:骨转移、甲状腺癌、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肝转移癌、慢性白血病。

内分泌治疗:通过内分泌治疗可以改变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从而控制甚至消灭肿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或全部消除癌痛。内分泌治疗对激素依赖性肿瘤的疗效较确切,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甲状腺癌、睾丸癌等。但由于内分泌治疗起效时间往往较长,应配合其他治疗方法。

二、癌痛的药物治疗止痛药物配合其他辅助用药是控制癌症疼痛的主要手段,药物应用得合理,可使90%患者的癌痛得到较满意的缓解。因此who在80年代初即建立并推行了“癌症三阶梯止痛法”,经过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这一方案已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我国也在90年代起开始引进三阶梯止痛法,其具体原则是:

口服给药:在可能的情况下,力争口服给药,因为口服给药方便、经济;既可避免创伤给药的不适,又能增加患者的独立性。阿片类药物有多种剂型,若患者不能口服,则可选择直肠或经皮的无创的给药途径。只有在上述方法都无效时才考虑肠道外给药。阿片类药物口服时吸收慢,峰值较低,不易产生药物依赖性。

按阶梯给药:在正确评估疼痛的基础上,根据疼痛程度的不同,按顺序选择不同程度的止痛药。

一阶梯止痛药物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阿片类药物为主,用于转至中度疼痛的患者;如果不能很好止痛,则升高到第二级,即在非阿片类药物的基础上加上弱阿片类药物。如疼痛仍未控制或继续加剧,则应用以吗啡为代表的强阿片类药物,也可同时加上非阿片类药物,后者还可增加阿片类药物的止痛效果,并减少其用量。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加上辅助用药,如抗惊厥药、抗癫痫药、抗抑郁药物等。

按时给药:即有规律地按规定的时间间隔给药,而不是只在有疼痛时给药,这样可以保证疼痛治疗的连续性,使患者避免不必要的疼痛。同时,应采用个体化原则,阿片类药个体差异大,用药应根据每一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分别给予,而没有统一的标准剂量,能使疼痛缓解的剂量就是最适剂量。此外,要注意具体细节,及时处理止痛药物的副反应,以获得最佳疗效及最小的副反应。

癌症止痛时的障碍因素

国际上以一个国家吗啡的消耗量作为判断这个国家疼痛控制的水平的标志。从我国麻醉药品的消耗量来看,与过去相比,虽然近12年来麻醉药品的医疗消耗量有了显著增加,但仍处于较低水平。1999年全国的吗啡消耗量是140kg,只占全球总量的0.7%,平均每人0.11mg,只有发达国家人均用量的0.6%,并且只有发展中国家的28.6%,在全球118个国家中麻醉药品医疗消耗量排名第102位。2000年和2001年吗啡的消耗量分别为162kg和213kg,虽然有了明显的增加,但增加的主要是用于手术后止痛用药,而用于癌痛的吗啡量并没有显著的增加,作为癌痛治疗的主要药物——吗啡用量的增减,无疑反映了我国癌痛治疗的进展状况,以上情况也说明癌痛治疗水平及麻醉药品的医疗消耗在我国仍亟待提高。目前在癌痛控制方面仍存在很多障碍因素。

医务人员方面的障碍主要是:对癌痛治疗的知识缺乏或重视不够,担心药物成瘾,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担心药品流失。

患者方面的障碍是:对疼痛的程度报告不准确,担心药物成瘾,经济原因,害怕副作用。

同时,麻醉药品供应和管理过严,对癌痛的治疗重视不够,宣传力度不够、培训面窄,生产、供货渠道少等,也成为癌痛治疗的障碍。

随着治疗模式的转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qol),已经越来越成为目前肿瘤学家们密切关注的问题。qol的评估也日益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qol的改善不仅要包括改善患者的躯体症状、心理痛苦,同时还应该包括各种治疗为患者带来的临床受益,即尽可能的使病人在获得最有效治疗的同时使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从而使患者得到最大的受益。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癌痛治疗的重要性;认真实施三阶梯止痛方案,走出癌痛控制的误区,让癌症患者无痛。

目前癌痛治疗有十大“手段”

第一是外科手术。外科手术可以有效治疗癌痛,比如肺癌锥体转移的癌痛,通过手术,切除病变锥体,置换人工锥体和填充骨水泥,既可以有效缓解骨痛,改善生活质量,也可以减缓癌症发展、防治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如病理性骨折或截瘫。

第二是化学治疗。大多数实体瘤都可以通过有效化疗缓解癌痛,晚期癌症的治疗目的不是为了根治疾病,而更多的是为了降低肿瘤细胞负荷,减轻癌痛,保证患者生活质量。我们应当相信,化疗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癌痛,特别是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抗癌新药。

第三是放射治疗。放疗止痛勿庸置疑,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现在精确放疗技术,使放疗定位越来越精确,只精确放射有损害的骨痛部位,周围的健康组织不受损伤。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目前放射治疗技术可以保证做到精确放疗、有效止痛。

第四是分子靶向治疗。典型的癌症就是晚期非小细胞癌,晚期非小细胞癌发生骨转移出现癌痛,通过有效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同样可以有效缓解癌痛。近年来上市的易瑞沙和特罗凯等分子靶向药物可以有效治疗肺癌、缓解癌痛、显著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五是内分泌治疗。典型的癌症是乳腺癌,晚期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几率很高。有效的内分泌治疗治疗原发病灶,同样也可以缓解骨痛。在医生的科学指导下,结合化疗等其他治疗手段,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可以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第六是双磷酸盐药物治疗。肺癌骨转移出现骨痛是因为骨组织的溶骨性破坏,导致一系列的骨相关事件,如骨痛和病理性骨折。双磷酸盐药物减缓骨溶解代谢,增加成骨代谢进程,阻碍骨的溶骨性破坏,减缓骨痛,避免骨折。目前。有效的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双磷酸盐药物治疗已经使成千上万的癌性骨痛患者获得了好的生活质量。

第七是止痛药物治疗。我们强调的治疗原则就是“三阶梯止痛”。建议止痛药能口服尽量口服,而且按照疼痛分级口服弱或强的吗啡药物。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是缓释吗啡片剂,每12小时口服一次。强调一定要按时定时给药。同时也有芬太尼贴剂,临床应用吗啡类药物止痛时要注意恶心、呕吐和便秘副作用,给予对症处理。

第八就是物理治疗。除了放射治疗外,还有射频消溶、介入治疗和神经损毁术都属于局部物理治疗,冷冻和热疗也都属于物理治疗,对于缓解癌痛临床效果肯定。目前物理治疗手段越来越多,介入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好。但是都要强调积极治疗原发病,综合地应用上述的各种治疗手段和药物治疗癌痛。

第九个治疗是中医药治疗。传统的中医药治疗和活血化淤的理论同样可以缓解癌痛,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模式已经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

最后一个是“话疗”——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结合有效的治疗癌痛的手段,对于真正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很有帮助。

如何正确认识癌痛的治疗

门诊时经常碰到一些肿瘤患者因癌痛面临用药时拒绝和纠结的场景,有时是疼痛已经影响到生活质量,但仍然通过“熬一熬”来维持质量不高的睡眠、食欲和日常活动。癌痛究竟是否需要用药,怎样的情况下必须用药以及怎么用等是很多患者、家属甚至是医生都可能有的疑惑。上海龙华医院肿瘤科祝利民

癌痛在晚期肿瘤患者中属常见症状,持续的顽固性疼痛会使患者的一般状况迅速恶化,免疫功能低下,食欲睡眠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假如不能及时消除,对癌症的治疗十分不利。患者中相当多认为使用止痛药容易成瘾,很多患者甚至直接联想到诸如杜冷丁一类的药品,加之部分非肿瘤专科的医师对癌痛的治疗认知不足,缺乏足够的使用经验,故在我国癌痛治疗普遍存在止痛治疗不充分,患者宁愿忍受痛苦亦不愿接受规范化治疗的认识误区。那么究竟该怎样正确认识癌痛呢?随着我院国家中医肿瘤研究基地的建设,在前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治疗晚期癌痛上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面就癌痛的治疗给大家做一个概述:

癌痛的规范化治疗,首先强调的是对癌痛的评估。门诊时我们很强调疼痛与患者睡眠的关系。将疼痛按由轻至重分为0~10分,0代表无痛,1~3代表轻度疼痛(睡眠不受干扰),4~6代表中等度疼痛(睡眠受到干扰),7~10代表重度疼痛(睡眠受到严重干扰)。癌症疼痛的治疗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此外还可以采用姑息性放疗、姑息性化疗、外科手术治疗、神经阻滞疗法、神经毁损疗法、神经刺激疗法及心理治疗等。药物治疗和其它治疗方法可以互相结合。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如下:

按阶梯给药 根据患者疼痛的轻、中、重程度把的不同止痛药物分为三个阶梯。第一阶梯用药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阿片类药物。目前临床较常用的是消炎痛栓剂。第二阶梯用药是以可待因为代表的弱阿片类药物。目前较常用的为奇曼丁。第三阶梯用药是以吗啡为代表的强阿片类药物。目前较常用的为美施康定及奥施康定。

不同阶梯的止痛药物可以联合使用。另针对疼痛性质不同各阶梯可加用皮质类固醇、抗抑郁药、抗惊厥药、NMDA受体拮抗剂、催眠及镇静药等辅助用药以增加镇痛效果。

按时给药 癌痛使用止痛药,必须有规律地规定间隔时间给药,如每6小时服一次、每12小时服一次,而不能出现疼痛才给药,以保证疼痛连续缓解。

口服(无创)给药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口服(无创)给药。只有在口服(无创)方法不合适或无效时,才考虑其它途径给药。

个体化给药 对阿片类药物没有标准量或最高限量。应该说凡能使疼痛得到缓解,并且没有不可耐受的副作用就是正确的剂量。

对用止痛药的患者要注意监护,密切观察其反应,目的是要患者能获得最佳疗效而发生的副作用最小。针对较为常见的副作用可以及时给予有效预防性治疗。在使用止痛药或更换止痛药的初期患者没有找到合适剂量时可能仍然会有疼痛,此时要耐心配合医生服药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剂量。

总之,患者无需担心药物“成瘾”强忍癌痛;通过癌痛的规范化治疗,大部分患者可达到满意的止痛效果,使患者达到“无痛睡眠,无痛休息,无痛活动”,生活质量得以大大改善。

骨癌治疗手段

1、初期骨癌联合手术后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可以新鲜蔬菜,如胡萝卜、苋菜、油菜、菠菜、韭菜、芹菜、芦笋、菜花、南瓜、西红柿、红薯等为食。

2、中期骨癌联合手术后患者的饮食:饮食当以清淡,偏于温补,如气虚者宜食用大枣、莲子;血虚者宜食用花生、核桃;阴虚者宜食猕猴桃、芦笋;阳虚者宜食用长刀豆子、生姜等。宜多吃具有抗骨癌作用的食物:山羊血、鲎、蟹、羊脑、海参、牡蛎、鳖、龟、沙虫、鹿血、大叶菜、麦片、小苋菜、油菜籽、沙枣、香芋、栗、野葡萄。

3、晚期骨癌患者联合手术后的饮食:饮食当以大剂滋补为主,可采用蚕蛹、猕猴桃、大枣、香菇、猴头菇、海带、带鱼、银耳、牛奶等。宜吃具有止痛消肿作用的食物。

所以说,虽然手术切除普遍为大家所接受,但不是所有骨癌患者都可以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如果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其他的骨癌治疗方法也是可供选择的,只要依据骨癌的具体病程和自身的具体状况,一定可以做到选择正确的骨癌治疗方法。

癌痛到底有多痛

据媒体报道,5月14日,成都一位74岁的老人因不堪癌症之痛,跳河自杀,被人发现后及时送往医院治疗。老人女儿说:“父亲2010年查出患有前列腺癌,长期受病痛的折磨,情绪变得十分压抑悲观,觉得生不如死。”事实上,随着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癌症患者在不断增加,其中不少癌症晚期患者因疼痛失去了求生的欲望。那么,癌痛到底有多痛呢?记者采访了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杨振玲。

癌痛比生孩子还痛

杨振玲讲,在疼痛专科领域,为了便于衡量,医生给疼痛划分了不同等级。其中,0级无痛,3级以内属于轻度疼痛,4~6级是中度疼痛,达到7级以后则是重度疼痛。

网络上曾传闻说女性分娩属于10级剧痛。对于这一说法,杨振玲表示并不准确。她说:“一般刀割皮肤的疼痛可达到6级,古代“竹签钉手指”的酷刑能达到7级,女性在分娩过程中最痛时则可达到8级,但有些癌痛却能达到10级。”

“根据疼痛分级的描述,癌痛已经强烈到超过了语言能表达的程度,此时患者已经无法入睡,剧痛可能导致思维不清。”杨振玲讲。如果无法止痛,有些患者可能采取轻生行为,因为死亡反而是解脱。所以,肿瘤所带来的癌痛,在某些时候可能比死亡更令人畏惧。

疼痛别默默忍受

目前,控制癌痛已成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无可争议的事实。杨振玲表示,疼痛作为癌症常见症状之一,被称为第五大生命特征,所以患者要像关注脉搏、血压、体温那样去关注它。但事实上,由于多种因素,如使用吗啡类药物会“成瘾”等,使许多癌症患者未得到合理止痛治疗。

对此,杨振玲讲,现在癌痛治疗中使用的阿片类药物(俗称“吗啡”)是非常有效的治疗癌痛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根本不会“成瘾”。而且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对癌痛治疗的手段也越来越多,包括口服、经皮和直肠用药,静脉和皮下用药,硬膜外和鞘内止痛药,以及神经阻断、神经毁损等。同时,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减少有害刺激、给予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疼痛。所以,肿瘤患者出现癌痛时一定不要默默忍受,应尽早在医生的帮助下,持续、有效地消除疼痛与恐惧。追求生命的尊严,提高生活的质量。

相关推荐

治疗直肠癌需要注意什么

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中晚期的症状主要以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为主。早期直肠癌癌肿较小,未发生扩散转移,其最为效的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早期直肠癌切除后的5年,术后可中医药等治疗等手段以防止复发。 直肠癌的治疗是个系统的过程,涉及到很多因素,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治疗方法是否得当以及病人的身体机能。直肠癌患者及家属应多了解直肠癌的治疗知识,多和主治医师交流,对直肠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帮助。得了直肠癌能活多久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治疗方法和患者身体情况。 直肠癌饮食原则是远离刺激性食物,辛辣最好不要吃,多摄入营

缓解癌痛的心理疗法

缓解癌痛的心理疗法 癌性疼痛是疼痛部位需要修复或调节的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后引起的感觉,别名,癌痛,晚期癌痛,是造成癌晚期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 缓解癌痛的心理疗法如下: 缓解癌痛的心理疗法一:心理暗示止痛法 主要是增强病者自身战胜疾病的信心。可结合各种癌症治疗方法,暗示病员如何进行自身调节,告诉他如果配合治疗就一定能战胜疾病,认真完成一日三餐和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以此充分调动自身最大歼灭癌细胞的能力,达到止痛目的。 缓解癌痛的心理疗法二:放松止痛法 全身松弛可给人轻快感,同时肌肉松弛可阻断疼痛反应。可叫病

胃窦癌严重吗

胃窦癌主要腹部肿块,时压痛,贲门癌时不易摸到,远处淋巴结转移时,可在左锁 骨上内侧摸到质硬的结节、不能移动。些胃癌患者,常伴癌综合症,如反复发作性血栓性静脉炎,黑棘皮病、皮肤皱褶色素 沉着,皮肌炎等。但些则是癌前先伴癌综合症,应提高警惕和提高自查能力。 早期胃窦癌的症状多不明显,的可轻度的消化不良,经常被忽视,由于无症状,很难归咎到胃癌中。早期胃癌主要由胃镜发现,如未做胃镜普查,早期胃癌进一步发展,成为进展期,此时经常胃纳差,食无味,饱腹感、贫血,腹痛以隐痛不适为主,体重减轻,以及全身

子宫癌能治好吗

子宫癌的治愈率一直是患者和家属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就目前治疗现状而言,子宫癌仍是医学上未被攻克的一大难题,但是这也并不等于得了子宫癌就被宣判了死刑,临床上亦不少治疗后长期生存的病例。 专家指出早期子宫癌治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是否及时采取了恰当的治疗手段。早期子宫癌癌肿较小,未发生扩散转移,其最为效的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是早期子宫癌最主要的手术方法,通常配合盆腔淋巴结清除术以消除邻近的癌变组织。术后可一定时间内采取放化疗、生物治疗等治疗等手段以防止复发。

大肠癌的治疗方法都哪些呢

(1)外科治疗。大肠癌的惟一根治方法是早期切除癌肿。探查中如发现已癌转移,但病变肠曲尚可游离时,原则上即应将大肠癌切除,以免日后发生肠梗阻;另一方面,癌肿常糜烂、渗血或伴继发感染,切除后能使全身情况获得改善。对广泛癌转移者,如病变肠段已不能切除,则应进行造瘘或捷径等姑息手术。 (2)化学药物治疗。大肠癌根治术后,仍约50%病例复发和转移,主要是手术前未能发现隐匿转移灶或术中未能将病灶完全切除。因此在剖腹手术前,先进行肿瘤肠腔内化疗或直肠癌术前灌肠给药,可阻止癌细胞扩散,杀伤和消灭癌细胞。 (3)

黑色素瘤还得治吗

1、大块切除肿瘤及区域淋巴结清扫术。 2、在指端或足趾者应作截指(趾)术。 3、化疗一定效果,可作手术要前后综合治疗。 4、放疗不敏感,仅作术手辅助治疗或晚期患者姑息治疗。 5、抗癌中药治疗:可作为综合治疗的措施之一,适用于一些不适合手术和放、化疗或手术后复发的患者。细胞分子调节剂抑癌中药和抑癌针剂,其克癌原理是:抑制癌瘤新生血管网的形成,阻断癌细胞的营养供应,切断癌细胞的新陈代谢渠道,造成癌瘤得不到营养来源而逐渐枯萎,废物不能排出而逐渐变性坏死,而且不伤害正常细胞。在增强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促进机体抗

输卵管癌患者的家庭护理

家庭的支持和辅助作用:良好的治疗、休养气氛和环境,对病人的康复十分重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规律的生活起居,形成良好的适合输卵管癌患者具体情况的生物钟。 饮食输卵管癌护理:饮食上尽量做到色、香、味、形俱佳,少量多餐,平衡膳食、适当增加营养,避免盲目忌口。避免过多烟酒及辛辣油煎等刺激性饮食。疼痛的护理:药物镇痛是目前治疗癌痛的主要手段,心理护理可缓解病人的疼痛。 癌痛的心理护理:心理暗示疗法:暗示输卵管癌病员如何进行自身调节,此法主要是增强患者自身战胜疾病的信心;放松止痛法:全身松驰可以轻快感,肌肉松

胃间质瘤能活多久呢

胃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危害最大的是它的侵袭性和转移性,一般手术治疗、放疗及化疗等手段不但达不到治愈效果,而且可能加速病情进一步发展。建议采用中医动态的疗法服中药治疗,通过中药杀死癌细胞,消除肿瘤,调整阴阳平衡,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消除癌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从根本上使人体不再产生癌细胞,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胃癌早期包括0期及1期的a、b期,均属预后较好的时期。大多数病人还是一定的异常感觉,主要是一些常见消化道疾病的反应,特别是类似一般胃炎的反应。如:1、心窝部空心痛,这种痛不严重,可忍

得了肝癌应该选择哪种方法治疗较好

1、肝切除术治疗肝癌 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肝切除术是除肝移植以外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只要病人全身情况允许(心、肺、肾等器官功能良好),肝癌局限于肝脏一叶或一段,估计切除术后残存的肝脏功能足以维持病人生命,就可以行根治性切除。 2、肝移植术治疗肝癌 肝移植是目前可能治愈肝癌的唯一手段,肝移植同时解决了三个问题,(1)肝癌;(2)肝硬化;(3)慢性乙型肝炎。肝移植术后病人可恢复正常的生活,较高的生活质量,但肝移植手术费用较高,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是其缺点。适应证:肝癌病灶局限于肝内、无远处

肝癌的治疗方法

1、肝脏移植手术 肝脏移植手术是治疗肝癌中晚期唯一的根治性外科手段,通过手术植入一个健康的肝脏到患者体内,使中晚期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水平。简言之,就是切除患者病 肝后,按照人体正常的解剖结构将供体肝脏植入受体(患者)原来肝脏所处的部位。肝移植在海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开展19年里,成功为1952名晚期肝癌患者带来再生的希望。 2、肝脏切除手术 肝脏切除手术是海军肝胆专家针对肝癌患者的根治 性治疗手段,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仍是医学界根治早中期肝癌的首选方法,肝脏切除手术是以患者最佳预后期为出发点,术中精准的切除肝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