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前列腺癌有哪些绝对危险因素

前列腺癌有哪些绝对危险因素

年龄:年龄是前列腺癌主要的危险因素。前列腺癌在小于45岁的男性中非常少见,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急剧升高,绝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大于65岁。

人种:前列腺癌的发生率与人种有关系,数据表明,黑人群体里,前列腺癌每年新发病率为10万人里高达300人,欧美国家为200人,中国目前的发病率为10万人里有4至5人,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家族史:真正在直系亲属中发生的前列腺癌遗传的情况很少见,但是前列腺癌有聚集发生在某些家族中的现象,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在作怪,也可能是同一家族人员中由于共同的生活习惯,同样的生活环境,受到同样的外界干扰所致。

病理改变:患有前列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男性,其前列腺癌的发生率明显升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是一种癌前病变,它在显微镜下呈现出细胞生长形态的异常,虽并不属于癌,但往往提示前列腺癌的存在,只是尚未检测出。

老年人前列腺癌的预防

1.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又叫病因预防。是针对恶性肿瘤的病因和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膳食和营养因素,就成为人们严密注视的诱发肿瘤的焦点。减少高脂肪饮食,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纤维素食物,会减少前列腺癌的发生率。化学预防是由Dr.Michael,Sporn始创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化学预防的定义就是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化合物进行药物干预,使癌瘤在其临床前期或早期出现癌变逆转或抑制,从而防止浸润癌的发生。Finasteride是一种5α还原酶抑制剂,它能阻断睾酮逆转成活跃的代谢物二氢睾丸酮,它在前列腺癌的发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制剂曾被前列腺癌预防实验组(PCPT)在美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庞大的临床Ⅲ期实验。卫生工作者协会进行的调查人们膳食摄入为期1年的随诊研究,发现以番茄为基础的食物和草莓是番茄色素的主要来源(一种非原维生素A的类胡萝卜素,有抗氧化作用),它可以降低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每周用餐中加有番茄制品多于10次者,和少于1.5次的相比,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率恰成反比。硒是一种必需的非金属微量元素,有抗氧化、抗增生的特性,它能诱发细胞凋亡和促分化。Clark等曾对人体中硒的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经过随诊观察,可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生率。

二级预防:由于前列腺癌临床前期的时间较长,50岁以上男性的发病率很高,开展前列腺癌的普查很有必要。普查方法有3种:物理检查,即直肠肛指检查——DRE;血清学检查,即判断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水平;影像学诊断,即经直肠超声波检查——TRUS。美国癌症协会前列腺癌检查研究计划的资料表明,DRE的敏感性为50%,特异性为94%,有人建议50岁以上的或有高危因素的男性每年都要做DRE;与癌胚抗原不同,PSA仅是前列腺产生的,PSA的水平越高,它就对前列腺癌越有特异性。PSA的水平大于10ng/ml,它的特异性超过了90%。如将PSA与DRE结合,会比单用任何一种方法都好。

三级预防:是在疾病确诊后,根据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期,体力状况,并考虑到病人实际寿命预期是否比肿瘤病人自然寿命更长等问题,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以延长生存期。对晚期病人采取姑息性治疗,缓解疼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2.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 许多学者对与前列腺癌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尚未得出肯定的结论。一般认为前列腺癌较多发生于性生活频繁和多生育的男性,但仅个别报道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疱疹病毒Ⅱ型、Simian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曾被认为可能是致癌因素,这些都是性接触传染的病原体,但前列腺癌患者的配偶却很少发生子宫颈癌。职业和环境研究提示镉和锌可能是本病的化学致癌剂,但仍未获得结论。有关饮食的研究提示进食过多脂肪与前列腺癌发病呈正相关。日本的一项报道提示多进绿色和黄色蔬菜可减少前列腺癌发病率。教育程度调查发现受初等教育发病率高,受大学教育者低,早婚者发病率高,晚婚者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者发病率高,可能与基因的易感性和同一生活环境有关;患者中生男孩子的较多。针对危险因素,提倡晚婚、少育、注意生殖器官卫生及适度性生活,可减少老年后前列腺癌的发生。

3.社区干预 根据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老年人前列腺癌有逐年上升趋势。肿瘤正在成为越来越大的社会问题,它是当代主要的医疗负担之一。为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许多国家已开展了前列腺癌的普查工作。社区卫生站有义务为高危人群,老年男性每年开展1次普查工作,做好防癌的宣传工作,对康复期间的病人给予护理指导及治疗。

爸爸得前列腺癌会遗传吗

目前医学界已经公认,遗传是前列腺癌发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

如果某人的一个一级亲属(父亲或亲兄弟)患有前列腺癌,他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会增加1倍以上。如果有2个或2个以上的一级亲属患前列腺癌,他本人换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会增加5~11倍,而且发病年龄相对于那些没有亲属患前列腺癌的患者,也会提早大约7年。

虽然知道前列腺癌会遗传,但是有亲属患前列腺癌的男性也不必过于担忧,因为遗传只是前列腺癌多种危险因素之一(没有人可以改变自己的遗传),只要针对其他危险因素做好预防工作,并提高健康意识定期体检,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是完全可以将前列腺癌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的。

导致前列腺癌的原因有什么啊

1、性活动因素。青春期性活动开始较早、性活动次数频繁者,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大,而失去性生活能力的年龄越晚越危险。手淫与前列腺癌也有相关性。另外,有性传播疾病或性伴侣过多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更高。2、荷尔蒙因素:绝大部分的前列腺癌细胞表面有男性荷尔蒙的接受器,而失去男性荷尔蒙的刺激,前列腺癌细胞就会萎缩退化。可以这样说,男性荷尔蒙分泌越多的人,罹患前列腺癌的机会也就越多。也因为这个原因,从小被阉割或睾丸发育不良的人不会得前列腺癌,但是相信没有男人愿意用这种代价来换取自己远离前列腺癌。3、营养因素。高脂肪饮食是诱发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尤其是红色肉类的危险最大。亚油酸常与前列腺癌有关,而来源于鱼和奶制品的脂肪则影响较小。前列腺癌与总脂肪、胡萝卜素、硒、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摄人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特别是视黄醇可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率。4、年龄因素。前列腺癌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高。前列腺癌的发生与年龄呈正相关,95%的前列腺癌患者年龄在45~90岁,平均是70岁。从50~85岁,每增加5岁为年龄段的发病率比前一年龄段升高21%~65%。前列腺癌正趋向年轻化发展。5、遗传因素:血亲中有前列腺癌的人,得前列腺癌的机会就比一般人高;换句话说,约有9%的前列腺癌患者有家族病史。6、化学因素。前列腺癌与镉元素有关。镉元素是工业污染中常见的重金属,导致前列腺癌的原因主要是吸烟和职业接触,长期从事化工、染料、橡胶及印刷等职业者,接触镉元素的机会增多,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也较大。7、感染因素:长期、慢性的细菌或病毒的感染,也会大大增加前列腺癌光顾的机会。

中老年人怎样预防前列腺癌

一级预防:又叫病因预防。是针对恶性肿瘤的病因和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膳食和营养因素,就成为人们严密注视的诱发肿瘤的焦点。减少高脂肪饮食,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纤维素食物,会减少前列腺癌的发生率。化学预防是由Dr.Michael,Sporn始创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化学预防的定义就是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化合物进行药物干预,使癌瘤在其临床前期或早期出现癌变逆转或抑制,从而防止浸润癌的发生。Finasteride是一种5α还原酶抑制剂,它能阻断睾酮逆转成活跃的代谢物二氢睾丸酮,它在前列腺癌的发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制剂曾被前列腺癌预防实验组(PCPT)在美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庞大的临床Ⅲ期实验。卫生工作者协会进行的调查人们膳食摄入为期1年的随诊研究,发现以番茄为基础的食物和草莓是番茄色素的主要来源(一种非原维生素A的类胡萝卜素,有抗氧化作用),它可以降低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每周用餐中加有番茄制品多于10次者,和少于1.5次的相比,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率恰成反比。硒是一种必需的非金属微量元素,有抗氧化、抗增生的特性,它能诱发细胞凋亡和促分化。Clark等曾对人体中硒的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经过随诊观察,可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生率。

二级预防:由于前列腺癌临床前期的时间较长,50岁以上男性的发病率很高,开展前列腺癌的普查很有必要。普查方法有3种:物理检查,即直肠肛指检查——DRE;血清学检查,即判断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水平;影像学诊断,即经直肠超声波检查——TRUS。美国癌症协会前列腺癌检查研究计划的资料表明,DRE的敏感性为50%,特异性为94%,有人建议50岁以上的或有高危因素的男性每年都要做DRE;与癌胚抗原不同,PSA仅是前列腺产生的,PSA的水平越高,它就对前列腺癌越有特异性。PSA的水平大于10ng/ml,它的特异性超过了90%。如将PSA与DRE结合,会比单用任何一种方法都好。

三级预防:是在疾病确诊后,根据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期,体力状况,并考虑到病人实际寿命预期是否比肿瘤病人自然寿命更长等问题,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以延长生存期。对晚期病人采取姑息性治疗,缓解疼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2.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 许多学者对与前列腺癌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尚未得出肯定的结论。一般认为前列腺癌较多发生于性生活频繁和多生育的男性,但仅个别报道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疱疹病毒Ⅱ型、Simian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曾被认为可能是致癌因素,这些都是性接触传染的病原体,但前列腺癌患者的配偶却很少发生子宫颈癌。职业和环境研究提示镉和锌可能是本病的化学致癌剂,但仍未获得结论。有关饮食的研究提示进食过多脂肪与前列腺癌发病呈正相关。日本的一项报道提示多进绿色和黄色蔬菜可减少前列腺癌发病率。教育程度调查发现受初等教育发病率高,受大学教育者低,早婚者发病率高,晚婚者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者发病率高,可能与基因的易感性和同一生活环境有关;患者中生男孩子的较多。针对危险因素,提倡晚婚、少育、注意生殖器官卫生及适度性生活,可减少老年后前列腺癌的发生。

3.社区干预 根据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老年人前列腺癌有逐年上升趋势。肿瘤正在成为越来越大的社会问题,它是当代主要的医疗负担之一。为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许多国家已开展了前列腺癌的普查工作。社区卫生站有义务为高危人群,老年男性每年开展1次普查工作,做好防癌的宣传工作,对康复期间的病人给予护理指导及治疗。

前列腺癌的病因

1、年龄:前列腺癌的发生与年龄呈正相关,95%的前列腺癌患者年龄在45~90岁,平均是70岁。从50~85岁,每增加5岁为年龄段的发病率比前一年龄段升高21%~65%。前列腺癌正趋向年轻化发展。

2、性活动:青春期性活动开始较早、性活动次数频繁者,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大,而失去性生活能力的年龄越晚越危险。手淫与前列腺癌也有相关性。另外,有性传播疾病或性伴侣过多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更高。

3、化学:前列腺癌与镉元素有关。镉元素是工业污染中常见的重金属,导致前列腺癌的原因主要是吸烟和职业接触,长期从事化工、染料、橡胶及印刷等职业者,接触镉元素的机会增多,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也较大。

4、营养:高脂肪饮食是诱发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尤其是红色肉类的危险最大。亚油酸常与前列腺癌有关,而来源于鱼和奶制品的脂肪则影响较小。前列腺癌与总脂肪、胡萝卜素、硒、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摄人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特别是视黄醇可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分析几点比较常见的临床前列腺癌的原因

1.导致前列腺癌的原因之年龄:与前列腺增生症一样,前列腺癌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高,美国前列腺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的发生与年龄呈正相关。95%的前列腺癌患者年龄在45~89岁,其中位数是72岁。从50~85岁,每5岁为年龄段的发病率比前一年龄段升高21%一62%。但目前资料显示前列腺癌正趋向年轻化,且年轻患者的肿瘤较老年更易转移。

2. 食物营养:高脂肪饮食是诱发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尤其是红色肉类危险性最大,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亚油酸常与恶性程度大的前列腺癌有关,而来源于鱼和奶制品的脂肪则影响较小。我国12省市协作组调查结果显示,前列腺癌与总脂肪、胡萝卜素、硒、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摄人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有报道维生素A特别是视黄醇可以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大家应该尽量避免这些引起前列腺癌的原因,如果发现得了前列腺癌也千万不要惊慌,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根据前列腺癌的原因,相信一定可以治愈的。

前列腺癌是如何引起的

目前认为,发生前列腺癌的先决条件是男性、年龄增加和雄激素刺激,其他如遗传倾向、接触化学物质、饮食因素等。新近有人提出性传播疾病、输精管结扎术和前列腺癌有关。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肿瘤中最重要的一种。在北欧各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占男性肿瘤的第一位,美国占第二位,西欧、南美的发病率低些,东欧和亚洲发病率最低。且不同种族的发病率相差很大,黑人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白人次之,黄种人最低。

已报道的与前列腺癌相关的危险因素令人困惑,因为其中几乎无一因素能够恒定地重现。其中因素之一是在排除年龄及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后,有生育能力的前列腺癌的患者子女数明显高于正常及前列腺良性增生的患者,但有孩子并不是前列腺癌的诱因。此外尚有多种相关因素,如前列腺曾有淋球菌、病毒及衣原体感染、性活动增强及激素水平改变。

研究发现前列腺癌发病与接触镉有关。在美国农民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此外饮食因素(如脂肪)也曾被认为是诱发因素。从这些不同有时甚至相反的研究结果看,前列腺癌的发病可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强调某一单独因素的意义是很困难的。

前列腺癌患者还能有自己的孩子吗

1、合理饮食:前列腺癌发生与膳食结构及使用频率有密切关系。医学研究表明,高脂饮食是较公认的危险因素,饮用水含钙高的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也较高。因此,日常饮食中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以减少便秘的发生,降低前列腺出现充血的风险。另外还需注意的是,喝水不宜喝太多,晚上七八点以后到临睡前尽量少喝或不喝水,不要吃西瓜或喝含咖啡因的饮料,以免憋尿而使充盈的膀胱压迫前列腺,使其出现充血和不畅通的负担。

2、戒烟:烟草是前列腺癌另一重要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首先树立不吸烟的榜样,劝告戒烟,减少烟草对人体的危害。

3、加强性教育:研究表明,前列腺癌的危险性增加与性传播疾病有关,尤其是淋病,尖锐湿疣等。虽然未能明确前列腺癌发病机制,一般认为与性激素调节失衡有关,但最近提示一些炎症与前列腺癌有相关性。因此,树立健康向上的性道德观、节制性生活,且有稳定的性生活伴侣,保障婚姻美满。医护人员应积极宣传、引导,以严肃、科学的态度开展性教育工作,从而提高人们对性的正确认识能力,懂得性卫生,保持正常健康的性生活,预防前列腺癌的发生。

4、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生活规律,起居定时,每餐定量,对前列腺具有保护作用。多饮水多排尿,通过尿液经常冲洗尿道可帮助前列腺分泌物排出,以预防感染。不能过度憋尿,因为憋尿会导致前列腺包膜张力的增高,长此以往会加重前列腺增生。精神压力也不要过大,养成积极合理的生活态度。

前列腺癌的病发与哪些因素有关

1、潜在危险因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金属镉及输精管结扎术等。

2、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食物脂肪,甾体类激素、催乳素及雌激素等对于正常前列腺及前列腺癌的生理变化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患前列腺癌危险性的相关性尚不明确。

3、明确的危险因素包括:

(1)家族史:前列腺癌患者的男性亲属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增高。

(2)年龄:前列腺癌流行病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与年龄呈明显的正相关,50 岁以后,其发病率及死亡率接近呈指数增长。其发病率在小于39岁时为1/10万,40-59岁期间为1/103而60-79岁期间则为1/8。

(3)种族: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不同人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别。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由高至低依次为黑人、白人、黄种人。

导致前列腺癌的六大的原因

性活动因素

青春期性活动开始较早、性活动次数频繁者,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大,而失去性生活能力的年龄越晚越危险。手淫与前列腺癌也有相关性。另外,有性传播疾病或性伴侣过多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更高。

荷尔蒙因素

绝大部分的前列腺癌细胞表面有男性荷尔蒙的接受器,而失去男性荷尔蒙的刺激,前列腺癌细胞就会萎缩退化。可以这样说,男性荷尔蒙分泌越多的人,罹患前列腺癌的机会也就越多。也因为这个原因,从小被阉割或睾丸发育不良的人不会得前列腺癌,但是相信没有男人愿意用这种代价来换取自己远离前列腺癌。

营养因素

高脂肪饮食是诱发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尤其是红色肉类的危险最大。亚油酸常与前列腺癌有关,而来源于鱼和奶制品的脂肪则影响较小。前列腺癌与总脂肪、胡萝卜素、硒、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摄人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特别是视黄醇可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年龄因素

前列腺癌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高。前列腺癌的发生与年龄呈正相关,95%的前列腺癌患者年龄在45~90岁,平均是70岁。从50~85岁,每增加5岁为年龄段的发病率比前一年龄段升高21%~65%。前列腺癌正趋向年轻化发展。

遗传因素

血亲中有前列腺癌的人,得前列腺癌的机会就比一般人高;换句话说,约有9%的前列腺癌患者有家族病史。

化学因素。

前列腺癌与镉元素有关。镉元素是工业污染中常见的重金属,导致前列腺癌的原因主要是吸烟和职业接触,长期从事化工、染料、橡胶及印刷等职业者,接触镉元素的机会增多,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也较大。

为何会得前列腺癌

引起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尚未完全明确,但是其中一些已经被公认。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遗传。如果一个一级亲属(兄弟或父亲)患有前列腺癌,其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会增加1倍以上。2个或2个以上一级亲属患前列腺癌,相对危险性会增至5~11倍。

高动物脂肪饮食(吃油腻的食物)、缺乏运动、过多摄入腌肉制品等也是得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多晒太阳可降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因为阳光可增加维生素D的水平,可能可以预防前列腺癌。还有人发现,在前列腺癌低发的亚洲地区,绿茶的饮用量相对较高,因此多喝绿茶也可能可以预防前列腺癌。

总之,遗传是前列腺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动物脂肪摄入及增加水果、谷类、蔬菜、绿茶的摄入量)可能可以降低发病风险。

导致前列腺癌的四大诱因

1、年龄

与前列腺增生症一样,前列腺癌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高,美国前列腺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的发生与年龄呈正相关。95%的前列腺癌患者年龄在45~89岁,其中位数是72岁。从50~85岁,每5岁为年龄段的发病率比前一年龄段升高21%一62%。但目前资料显示前列腺癌正趋向年轻化,且年轻患者的肿瘤较老年更易转移。

2、食物营养

高脂肪饮食是诱发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尤其是红色肉类危险性最大,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亚油酸常与恶性程度大的前列腺癌有关,而来源于鱼和奶制品的脂肪则影响较小。我国12省市协作组调查结果显示,前列腺癌与总脂肪、胡萝卜素、硒、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摄人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有报道维生素A特别是视黄醇可以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3、化学因素

前列腺癌与镉有关。镉是工业污染中常见的重金属,导致前列腺癌的原因其来源主要是吸烟和职业接触,长期从事化工、染料、橡胶及印刷等职业者,接触镉的机会增多,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也较大。国外文献报道农民发生前列腺癌机会较多,与养鸡、牲畜、杀虫剂、除草剂等有关。

4、性活动

前列腺癌患者的性活动高于对照组,青春期性活动开始较早、性交次数频繁者患前列腺癌危险性增大,而失去性生活能力的年龄越晚越危险。手淫与前列腺癌也有相关性。患有性传播疾病、性伙伴过多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越高。这是导致前列腺癌的原因之一。

前列腺癌会遗传吗

很多男性在得知亲属患上前列腺癌后,会非常担心自己将来也会得前列腺癌,进而终日茶饭不思,郁郁寡欢。那么这种忧虑到底有没有根据呢?前列腺癌到底会不会遗传呢?

目前医学界已经公认,遗传是前列腺癌发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

如果某人的一个一级亲属(父亲或亲兄弟)患有前列腺癌,他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会增加1倍以上。如果有2个或2个以上的一级亲属患前列腺癌,他本人换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会增加5~11倍,而且发病年龄相对于那些没有亲属患前列腺癌的患者,也会提早大约7年。

虽然知道前列腺癌会遗传,但是有亲属患前列腺癌的男性也不必过于担忧,因为遗传只是前列腺癌多种危险因素之一(没有人可以改变自己的遗传),只要针对其他危险因素做好预防工作,并提高健康意识定期体检,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是完全可以将前列腺癌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的。

为何会得前列腺癌

为何会得前列腺癌?

引起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尚未完全明确,但是其中一些已经被公认。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遗传。如果一个一级亲属(兄弟或父亲)患有前列腺癌,其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会增加1倍以上。2个或2个以上一级亲属患前列腺癌,相对危险性会增至5~11倍。

高动物脂肪饮食(吃油腻的食物)、缺乏运动、过多摄入腌肉制品等也是得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多晒太阳可降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因为阳光可增加维生素D的水平,可能可以预防前列腺癌。还有人发现,在前列腺癌低发的亚洲地区,绿茶的饮用量相对较高,因此多喝绿茶也可能可以预防前列腺癌。

总之,遗传是前列腺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动物脂肪摄入及增加水果、谷类、蔬菜、绿茶的摄入量)可能可以降低发病风险。

相关推荐

导致前列腺癌的八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导致前列腺癌的八大主要原因:家庭收入低、出生于农村、吸烟、饮酒、离婚(丧偶)、经常饮牛奶、多吃蛋类和猪肉,是我国居民患前列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多吃绿菜、水果和豆类食品则是重要的保护因素,我国居民对前列腺癌的预防应采取以饮食和行为干预为主的综合性措施。

如何减少前列腺癌发病率

1.普查 目前普遍接受的效方法是用直肠指检加血清PSA浓度测定。 用血清PSA水平检测40~45岁以上男性公民,并每年随访测定一次。这一普查方法经济效,如PSA超过4.0ng/ml再做直肠指检或超声波检查,如果阳性或可疑再做针刺活检。这一方法能十分效地查出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瑞典的一个人群为基点的普查发现从血清PSA浓度增加高于3ng/ml到临床诊断为前列腺癌的时间跨度为7年。因此对人群做PSA普查可以早期诊断前列腺癌并早期治疗。因为PSA血浓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日本Gunma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发现

哪些因素诱发前列腺癌

一.绝对危险因素: (1) 家族史:当家族中直系男性亲属患前列腺癌时,该家族中男性发病率明显增高。直系男性亲属一般指父亲和兄弟。如果亲属中1个直系亲属患前列腺癌,那么患前列腺癌的概率就会比普通人群高1倍;如果2个,将会高3倍。这表明前列腺癌的发生可能与体内的一个或是一组基因相关,只是这些基因到目前为止还没被科学家完全鉴定出来。 (2) 年龄:年龄是前列腺癌主要的危险因素前列腺癌在小于45岁的男性中非常少见,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急剧升高,绝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大于65岁。基本上,

引起前列腺癌的各种因素

前列腺癌的确切病因至今尚不明确,前列腺癌是人类特的疾病,欧美男性发病率较高,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人群,那么引起前列腺癌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很多人表示可能与基因的改变相关,如雄激素受体相关基因的改变会导致前列腺癌的患病风险增高,基因的改变也可能与饮食等环境因素相关,基因改变越多,患前列腺癌的危险越大。在少数情况下前列腺癌可能具遗传性。那医学界的调查中,最可能的前列腺癌的发病原因是什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引起前列腺癌发病的原因: 1.绝对危险因素: (1) 年龄:年龄是前列腺癌主要的危险因素前列腺癌

威胁男人健康的因素哪些

危险因素一:长时间骑车。很多男性会选择骑车来锻炼身体,但是经常骑车也会给前列腺带来不利影响,身体与硬车座间发生的连续摩擦或震动,会破坏前列腺组织结构,造成损伤。专家建议,每次骑行不宜超过半小时,尤其是前列腺疾病患者,应该尽量避免骑车。散步、跑步、爬山、游泳等其他运动方式都利于预防前列腺炎。 危险因素二:超重。体重是影响前列腺健康的重要指数,超重越多,体内的睾丸素水平越高,就越容易诱发前列腺癌。此外,超重甚至会损坏自身的生殖系统健康,这是因为体重过大的人坐下来后,臀部和大腿内侧的肉都集中在私处,相当于给睾

引起前列腺癌的原因哪些

1.绝对危险因素: (1) 年龄:年龄是前列腺癌主要的危险因素前列腺癌在小于45岁的男性中非常少见,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急剧升高,绝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大于65岁。基本上,在40岁以后年龄每增加10岁,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就几乎加倍,50~59岁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为10%,而80~89岁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陡增至70%。 (2) 家族史:当家族中直系男性亲属患前列腺癌时,该家族中男性发病率明显增高。直系男性亲属一般指父亲和兄弟。如果亲属中1个直系亲属患前列腺癌,那么患前列腺癌的概

前列腺癌不可忽视年龄因素

1、年龄因素 前列腺癌患者主要是老年男性,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在5O岁以后,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以近似指数的比例增加,年龄小于39岁以下的个体,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为O.o05,4O~49岁年龄段增至2.2,6O~79岁年龄增至l3.7。 2、家庭因素 前列腺癌阳性家族史的患者比无家族史的患者发病率高,这种遗传性前列腺癌占所前列腺癌的9,现已知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性取决于在前列腺癌诊断时的年龄和亲属中患前列腺癌的人数。 3、种族因素 东方人发病率低,加勒比海及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最高,美国黑人发病率为全世

前列腺癌不可忽视年龄因素

前列腺癌发生不可忽视年龄因素: 1、年龄因素 前列腺癌患者主要是老年男性,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在5O岁以后,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以近似指数的比例增加,年龄小于39岁以下的个体,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为O.o05,4O~49岁年龄段增至2.2,6O~79岁年龄增至l3.7。 2、家庭因素 前列腺癌阳性家族史的患者比无家族史的患者发病率高,这种遗传性前列腺癌占所前列腺癌的9,现已知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性取决于在前列腺癌诊断时的年龄和亲属中患前列腺癌的人数。 3、种族因素 东方人发病率低,加勒比海及斯堪的纳维

前列腺疾病的原因

1.前列腺炎 Ⅰ型前列腺炎病原体感染为主要致病因素。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毒力较强的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前列腺并迅速大量生长繁殖而引起,多为血行感染和经尿道逆行感染。病原体主要为大肠埃希菌,绝大多数为单一病原菌感染。Ⅱ型前列腺炎致病因素亦主要为病原体感染,但机体抵抗力较强或/和病原体毒力较弱,以逆行感染为主,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属。Ⅲ型前列腺炎发病机制未明,病因学十分复杂,多数学者认为其主要病因可能是病原体感染、炎症和异常的盆底神经肌肉活动等的共同作用。 2.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必须具备年龄的增长及

改变不良生活行为预防前列腺癌

1、合理饮食:前列腺癌发生与膳食结构及食用频率密切关系。医学研究表明,高脂饮食是较公认的危险因素,饮用水含钙较高的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也较高。 2、加强性教育:学者认为:传统的婚姻观、性关系严谨可能是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低的原因。研究表明,前列腺癌的危险性增加与性传播疾病关,尤其是淋病,尖锐湿疣等,虽然未能明确前列腺癌发病机制,一般认为与性激素调节失衡关,但最近提示一些炎症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 3、戒烟:烟草是前列腺癌另一重要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首先树立不吸烟的榜样,劝告戒烟,减少烟草对人体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