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擦破皮怎么处理 消毒上药
孩子擦破皮怎么处理 消毒上药
清洗伤口后,使用棉签蘸碘伏(或碘伏棉签)进行消毒处理,然后贴上透气的创可贴,避免伤口再接触其他污物。如果伤口稍有红肿,怀疑会感染的,可在伤口处涂抹一些消炎类软膏。
水泡如何处理
1、 不要弄破水泡的表皮,弄破不但会使痛疼加重,而且易感染。处置方式:在创可贴的中央剪出一个和水泡大小及形状相同的洞,套贴在水泡上,如此垫平水泡四周,然后再在水泡及剪孔的创可贴面上再封上一层创可贴,这样就能让水泡不再受摩擦了。
2、 较大的水泡痛楚令你忍无可忍,那就把积聚于患处的液体排出来,以缓解水泡所构成的压力。标准的做法是:首先用消毒酒精洗净患处,再用消毒后的钢针在水泡的边缘位置刺一小孔,轻轻把水泡内的液体挤出。然后涂上消毒药水或软膏。最后用胶布或敷料把伤口遮盖起来。要注意的是,切忌剪去泡皮。
3、 如果水泡已经弄破,形成开放性创伤,那就要进行消毒、包扎,并垫上清洁的软布。4、时间长水泡中的液体会被肌肤慢慢吸干。大部分的水泡会在一到二星期内被完全吸收。新的皮肤长出后,旧的皮肤会自动脱落。一般无需特别的护理就能自行痊愈。 一般性水泡的处理方法:用消过毒的针,扎破,然后包上就行了。
水泡应该如何预防与治疗:
当孩子皮肤上出现有水泡时,家长一般可以做以下一些工作:
不要以为将水泡刺破,水泡里的液体流出来,水泡就好了。相反,应当尽量保持水泡的完整,让水泡内的液体自行吸收,水泡表皮自行干枯、结痂、脱落为好。
如果孩子的水泡是因为鞋子太紧或孩子穿的是新鞋,被鞋边磨起了水泡,就应当帮孩子在患处用纱布垫保护好水泡,并让孩子换上合适的鞋袜。
万一水泡在下层皮肤还没有再生好之前,就被弄破了,应当马上对患处加以清洁、消毒,并且用干净的纱布包扎好。
如果水泡的产生是因为烧伤或烫伤形成的,或是水泡较大,应当带孩子去医院请医生进行处理。
如果水泡周围的皮肤出现了红肿或水泡变成脓性,说明水泡处的皮肤已经发生感染,应当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医治。
小孩额头长痱子怎么办呢
如果痱子生在头颈部,就应把孩子的头发剪短,或改变一下发型,把头发往后梳,不要留在前额上,如果是婴儿,应将头发剃光。如果痱子长在身上,就应常给孩子洗澡,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洗澡最好用温水,洗澡时不要用肥皂,以减少刺激。如一定要用,可选择碱性小的肥皂。如在洗澡水中加几滴花露水效果会更好。洗澡过程中要避免用力擦有
痱子的部位,防止擦破皮肤引起感染。洗完后用毛巾轻轻擦干,再涂些爽身粉或痱子粉,以减轻刺痒。衣服要轻薄、柔软、肥大,以减少对皮肤的摩擦。不要让孩子在太阳底下玩耍,并经常给孩子擦擦汗水。对1岁以内的婴儿,家长不要整天抱着,可以在凉快通风的地方铺一张席子,让孩子自由地玩耍。
在饮食上,应多喝清凉饮料,如绿豆汤,多吃青菜和瓜果,这样既可以消夏解暑,又可以补充水分及维生素,增加凉爽感,以减轻刺痒等症状。只要做好家庭护理,孩子的痱子很快就会好的。
宝宝烫伤起泡怎么处理呢
1、远离热源:首先快速远离热源,并且小心脱掉烧烫伤处衣物,让伤口裸露;如果衣物粘在皮肤上不能脱下,可以用剪刀剪开,不要强行脱下,以免对伤口造成损伤。
2、降温散热:刚被烧伤、烫伤伤口处会有大量余热,需要作降温散热处理,否则会烫伤深层皮肤,造成更深程度的烧烫伤。可以用食用白酒(20~50多度白酒,不可用酒精)或大米第二遍淘米水(如果自来水质量不好,可以用纯净水或者凉开水淘米,取第二遍淘米水)冲洗伤口降温,也可以用药棉浸湿白酒敷在患处降温,这样可以快速吸收烧烫伤处余热,有缓和痛感和防止起泡的作用。
注意:不要用生冷水冲洗伤口降温,否则会热毒内浸,造成伤口发炎感染,肌肤溃烂,大大增加留疤几率。
3、水泡处理:烧烫伤引起的水泡是需要挑破的,否则容易化脓感染,还会影响创面对药物的吸收,对伤口恢复不利。小水泡用消毒针头低位挑破,把水放干;大水泡可用消毒剪刀剪开一个口,把水放干。水泡挑破后泡皮不要剪掉,更不能用手撕掉,泡皮能够保护创面,防止伤口感染发炎。
4、创面上药:水泡挑破后在烧烫伤处用药,如果没有烧烫伤药,可以用万花油或芦荟汁均匀涂在伤处;如果有烧烫伤药,如:完肤油烫伤药,可以直接涂抹烫伤药,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上药后伤口尽量不要包扎,如果必须包扎,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不能包得太厚太严,注意透气,不然会影响伤口恢复速度,造成烧烫伤久治不愈。
5、注意事项:烧烫伤伤口尽量不要包扎,使用湿润暴露疗法能使伤口快速愈合,伤口恢复平整,避免留疤;伤口愈合前严禁接触生冷水,否则会热毒内浸,引起伤口感染发炎,肌肤溃烂,留下疤痕;饮食方面注意忌食腥辣易上火的食物,以清淡为主。
当宝宝被烫伤了之后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处理来预防宝宝的换成会有起跑脱皮的现象,这样给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孩子烫伤了之后也不要马上给孩子擦药膏,要及时给孩子消毒处理,然后进行包扎,如果是夏天的话,遇到宝宝被烫伤的时候不要包扎,不然会溃烂。
孩子擦伤破皮了怎么办
止血对于擦伤后出血明显的,洗净双手后,用消毒纱布紧按伤口 5~15 分钟。
清洗伤口止血后,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如果是没有条件的,可用流动的自来水冲走伤口表面的污物。
消毒上药清洗伤口后,使用棉签蘸碘伏(或碘伏棉签)进行消毒处理,然后贴上透气的创可贴,避免伤口再接触其他污物。如果伤口稍有红肿,怀疑会感染的,可在伤口处涂抹一些消炎类软膏。
严重擦伤需要就医如果出现以下任一情况则需到急诊科就诊:
1、出血呈喷射状或经按压无法止血;
2、擦伤的伤口较深或伤口处露出脂肪、肌肉;
3、伤口处的污物无法去除;
4、伤口长时间不愈合或者出现红肿疼痛。
皮肤擦伤处理的常见误区 用红药水、紫药水消毒红药水含有汞离子,对于汞过敏的人可能出现接触性皮炎;红药水使用过多还可能导致汞中毒等问题。此外,紫药水有一定潜在的致癌性,同时还会因伤口结痂过快而影响较深伤口的愈合。
擦伤后可供选择的药水有,酒精、双氧水、碘酒、碘伏。但综合考虑到刺激性、色素沉着等问题,对于较表浅的擦伤,碘伏是最好的选择。
在伤口处涂抹盐、面粉、牙膏等很多人在孩子擦伤皮肤后都习惯的给孩子涂抹一些盐、面粉、牙膏或者酱油等,认为可以消炎止痛。但是事实上这些东西并不能起到止血、杀菌的作用,反而会刺激伤口、造成进一步的污染,影响伤口愈合,甚至导致感染。
怎么预防孩子擦伤孩子成长过程,有点小嗑小碰是在所难免的,但是这并意味着爸妈就什么都不能做了,比如在运动前指导孩子做好热身运动,避免摔倒;注意室内装饰,避免因地滑所致的摔倒等。
孩子擦破皮怎么处理 怎么预防孩子擦伤
孩子成长过程,有点小嗑小碰是在所难免的,但是这并意味着爸妈就什么都不能做了,比如在运动前指导孩子做好热身运动,避免摔倒;注意室内装饰,避免因地滑所致的摔倒等。
擦破皮怎么处理
擦伤属于比较常见的外伤,如果伤口不是很大,可以不用处理。用双氧水或者是清水将伤口清洗干净保持伤口处的清洁。让伤口自行愈合就可以。但在恢复的期间要注意不要沾水要保持伤口的干燥。
2如果只是简单的擦伤的皮肤更没有伤到骨头那就并没有大碍只是需要用酒精或者是碘酒消毒,如果怕碰到伤口小伤口可以用创可贴,比较大的伤口可以用医用纱布把伤口处缠绕一下保护好受伤的地方以免二次受伤。
3伤口处理好后不要碰水,不然很容易感染。尽量多休息饮食要清淡些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利于伤口的愈合,会导致伤口发炎的时候尽量的也不要吃。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注意事项:处理好的伤口要保护好避免二次受伤,尽量的不要拉扯到伤口。不要做容易出汗的运动那样,会导致伤口发炎,多注意伤口处的卫生。受伤的地方,经常给伤口透透气。不透气的话也很容易导致伤口发炎。
伤口不同处理方法不同
擦伤
擦伤只是表皮受伤,伤势一般比较轻微。对于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碘伏、酒精涂抹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涂上抗菌软膏,或暴露,或用干净的消毒纱布包扎好,小的创口也可贴上创可贴。如果擦伤面积大、伤口上沾有污物,则必须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如果没有生理盐水,可用清水冲洗干净伤口,然后用碘伏涂抹伤口及周围组织,再涂上抗菌软膏。
裂伤
小的裂伤,如果无明显出血,伤口干净,可以外涂碘伏,然后用消毒纱布包扎或贴上创可贴。至于有明显出血的大的裂伤、割伤或是脸上的伤口,按上述方法初步处理后还应及时到医院外科门诊就诊,尽早进行清创缝合,以减少感染发生的机会。
砸伤或挤伤
如果孩子被重物砸伤或挤伤后,只出现轻度的皮肤红肿疼痛,并无皮肤破损,可先观察,暂时不需处理。如果砸伤后出现皮肤破损,可按擦伤进行处理;如果出现皮肤淤紫、破裂甚至疼痛剧烈等重度砸伤和挤伤,则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
刺伤
孩子被细长的玻璃片、针、钉子、刺刀、木刺等所刺后留下的伤口一般较小且较深。有感染破伤风的风险,因此应尽早到医院处理。
送孩子去医院前,父母可先做一些简单的处理。如果没有刺伤物,可以首先挤压伤口,让它流出一些血液,再外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外涂碘伏。如果仍有残留的刺伤物,可以用消毒后或火烧后的镊子取出,再按上述方法处理伤口。
冻疮破皮了怎么办
温水清洗:冻疮破皮后需要对患处进行清洗,防止外界感染。可用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早晚各清洗一次最好,温度不宜过高防止伤口烫伤。
碘伏消毒:碘伏能对大多数的细菌和霉菌具有杀灭作用,用于皮肤,粘膜等消毒。早晚各一次在冻疮破皮处用碘伏消毒,防止伤口感染。
擦消炎药:一旦冻疮泡破皮需要提防伤口感染情况。清洗后需要涂上消炎药物如红霉素膏,最好再用创可贴或无菌纱布覆盖保护伤口防止感染。每次清洗后都需重新换药。若情况加重需要去医院寻求治疗。
口服消炎药:冻疮破皮的范围大或者出现破皮后溃烂情况,可以遵医嘱口服消炎药。
婴儿马牙如何治疗
“马牙”不能擦更不能挑,年轻父母要做的是注意新生儿的口腔卫生,切不可以为孩子擦什么“马牙”,这样做不利于保护孩子的健康。
用针挑,用布蘸盐水或淘米水擦破马牙,这些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因为新生儿口腔粘膜很娇嫩,粘膜下血管丰富,而全身抵抗力极低,如果用针挑破或用布擦掉“马牙”以后,会引起粘膜损伤很可能使细菌从破损处侵入,引起炎症。口腔炎症不仅使孩子受罪,而且局部繁殖的细菌会进入血液循环中,严重的可能引起新生儿败血症。有些人不知道“马牙”的来历,以为是一种病,拿针去挑,或用布去擦,这都是很危险的,因为婴儿口腔粘膜非常薄嫩,粘膜下血管丰富,而婴儿本身的抵抗力很弱,针挑和布擦损伤了口腔粘膜,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发生口腔炎或凳骨髓炎,甚至发生败血症,危及婴儿生命,如果“马牙”过大,影响婴儿吸奶,可用2%红汞消毒,用消毒针挑破“马牙”,放出内容物,即可愈合。
如何处理小伤口
如何处理小伤口?
对于较小的伤口可自行处理,方法大致如下:
第一步:冲洗清创——有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最好,不然用饮用水也行。特别遇到擦伤碰伤后表面有明显污垢,甚至有嵌入皮肤的粉尘或其他杂物时,更要及时洗净。
第二步:消毒止血——可用碘酒或碘伏,以防止伤口出现感染。
第三步:包扎——如果只是擦破皮流了点血,贴个创可贴就行了;而相对大一点的小伤口,则可用消毒过的透气纱布包扎,注意伤口不要碰到水,防止细菌感染。渗出液多时,纱布要勤换,伤口结痂后,可不再包扎,遇到痛痒时莫用手挠,要耐心等痂自行脱落。
对于比较深的伤口,即使再小,建议还是到外科医院处理,必要时需注射防破伤风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