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用荆芥、赤芍治疗沙眼有什么方法

用荆芥、赤芍治疗沙眼有什么方法

采用荆芥、赤芍、苍术、丹参各9克,玄参、 连翘各12克,防风、厚朴、蝉蜕各6克,陈皮3 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备注:凉血活血、滋阴清热、祛风明目。主治 沙眼眼痒、视物模糊。

中医辩证治疗角膜病

1.外感风热证

主症:见眼睑红肿,抱轮红赤,黑睛生翳如星或如片状,畏光流泪,伴发热恶寒、头痛、咽痛鼻塞,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宜疏风清热,调和胃气。

方药:白术、羌活、防风、柴胡、桔梗、白芷、黄芩、荆芥穗、独活、木贼、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薄荷、甘草。

2.寒热错杂证

主症:见眼睑轻度发红,白睛红赤,血丝黯紫,黑睛点片状混浊;伴头痛额痛,鼻塞流清涕,便结尿赤,舌苔薄白兼黄,脉濡数。

治法:宜内清外解。

方药:当归尾、赤芍、黄芩、羌活、大黄(后下)、桔梗、川芎、黑栀子、荆芥穗、枳实、连翘、麻黄、细辛、甘草。

3.肝胆实火证

主症:见胞脸红肿,白睛混赤,黑睛溃烂,呈浸润状,或瞳神紧小,甚或有少量前房积脓,头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宜清肝泻火。

方药:生地黄、当归、赤芍、泽泻、龙胆、木通、车前子、黄芩、柴胡、山栀子、木贼、蝉蜕、金银花、蒲公英、水牛角、甘草。

4.肝脾湿热证

主症:见白睛红赤,睛珠痛如针刺,黑睛生翳陷下;伴胸闷胁胀或纳呆,尿黄,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治法:以祛热利湿,升发阳气。

方药:苍术、柴胡、蔓荆子、茯苓、羌活、桔梗、白芷、黄芩、龙胆草、川芎、独活、枳壳、薄荷、甘草。

5.肝肾阴虚证

主症:病程较长,抱轮红赤,黑睛溃烂久而不愈;伴倦怠乏力,失眠健忘,眼目干涩,舌红少苔,脉细弦。

治法:以养阴祛风退翳。

方药:熟地黄、生地黄、牛膝、当归、麦冬、石决明、决明子、石斛、羌活、防风、杏仁、枳壳、木贼、蝉蜕。

荆芥临床应用

1、荆防败毒散(《外科理例》)治疮疡时毒,肿痛发热,左手脉浮数者:荆芥、防风、人参、羌活、独活、前胡、柴胡、桔梗、枳壳、茯苓、川芎、甘草各3g。水煎。食远服。

2、荆芥解表汤(时逸入方)治风寒感冒:荆芥、防风、苏叶、白芷、杏仁各6g,赤苓9g,陈皮6g,神曲9g,生姜2片,葱白2段。水煎,日服1剂。

3、荆芥连翘汤(《回春》)治鼻渊:荆芥、柴胡、川芎、当归、生地黄、赤芍药、白芷、防风、薄荷叶、栀子仁、黄芩、桔梗、连翘各1.5g,甘草1g,锉作1服,水煎服。

药理作用

用人工发热的家兔,口服荆芥煎剂与浸剂2克(生药)/公斤,无甚解热作用。

附方

1、治风热头痛:荆芥穗、石膏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永类钤方》)

2、治头目诸疾,血劳,风气头痛,头旋目眩:荆芥穗为末。每酒服三钱。(《眼科龙木论》)

3、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或如有物哽:荆芥穗半两,桔梗二两,甘草(炙)一两。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去渣,食后温服。(《局方》荆芥汤)

4、治一切风,口眼偏斜:青荆芥一斤,青薄荷一斤。一处砂盆内研,生绢绞汁于磁器内,煎成膏;余滓三分,去一分,将二分滓日干为末,以膏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早至暮可三服。忌动风物。(《经验后方》)

5、治大便下血:

(1)荆芥,炒,为末。每米饮服二钱,妇人用酒下。亦可拌面作馄饨食之。(《经验方》)

(2)荆芥二两,槐花一两。炒紫为末。每服三钱,清茶送下。(《简便单方》)

6、治产后血晕,筑心,眼倒,风缩欲死者:干荆芥穗,捣筛。每用末二钱匕,童子小便一酒盏,

荆芥调热服,口噤者挑齿,闭者灌鼻中。(《本草图经》)

7、治小便尿血:荆芥、缩砂,等分。为末。糯米饮下三钱日三服。(《濒湖集简方》)

8、治痔漏肿痛:荆芥煮汤,日日洗之。(《简便单方》)

9、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肛门肿疼,无问新久:大黄(小便不通减半)、荆芥穗(大便不通减半),等分。各别为末。每服一、二钱,温水调下,临时加减服。(《宜明论方》倒换散)

10、治一切疮疥:荆芥、金银花、土茯苓,等分。为末,熟地黄熬膏为丸,梧子大。每旦、晚各服百丸,茶酒任下。(《本草汇言》)

11、治风毒寡疬、赤肿痛硬:鼠粘子一升(微炒),荆芥穗四两。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搅匀服之,日三服。(《圣惠方》)

12、治脚桠湿烂:荆芥叶捣敷之。(《简便单方》)

皮肤瘙痒中医怎么治疗

1、外搽验方。成分:薄荷、冰片、龙骨、煅田螺、百部、七星剑、金银花、铁冬青、樟脑、黄连、黄柏、地肤子、苦参、蛇床子、麝香、草苯、蝉蜕、等三十多种名贵中草药。名称:神农草本霜。主治:各种皮炎、皮肤瘙痒、皮肤癣。

2、外洗验方。生大黄、苍术各100克,赤芍、荆芥各50克,煎水洗患处,每晚洗1次。艾叶90克,花椒、雄黄各6克,防风30克,加水煎沸15分钟,趁热熏患处,待水温适宜时洗患处,每日2次。生地、何首乌各15克,艾叶90克,防风30克,加水煎沸15分钟,趁热熏洗患处,每日1次。苍术、生地黄各100克,荆芥、赤芍各50克,水煎洗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或将药液浓缩,再加老醋适量,外搽患处,每天1次。

3、内服验方。生地、何首乌各15克,当归、槐花各10克,胡麻仁5克,丹参12克,全蝎、蝉蜕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当归、生地各15克,赤芍、川芎各12克,防风、荆芥、蒺藜、何首乌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总的说来,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中医方法比较多,小编建议患者最好是同时采用外用和内服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这样能够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彻底性缓解的目的。另外,患者在治疗时也要注意患处的卫生保持,要经常用温水清洗。

中医治疗沙眼的偏方

患上沙眼的朋友,一般只要坚持一段时间的治疗都是会康复的。但是,也有部分人群治疗一段时间之后都不见好转。这时很多人就会找一下偏方来治疗沙眼了。其实,也有不少偏方对于治疗沙眼这种疾病是有很有帮助的。现在介绍中医治疗沙眼的偏方。

方法一:外敷

1、制甘石9克、海螵蛸3克、地力粉15克、青鱼胆4个、蕤仁霜9克、月石3克、梅片7.5克、珍珠3克、麝香0.45克。各药细研。用时点眼,一日3次,每次似粟米粒大小点眼后闭眼数分钟。

2、硫酸黄连素0.5g、西瓜霜5.0g、月石0.2g、硝苯汞0.002g、蒸馏水100ml。亦可用 10%--30%磺胺醋酰钠、 1%利富平眼药水点眼。

3、野菊花、桑叶各10克,白朴硝5克。水煎后澄清,每日3次点眼。

4、晚蚕砂30克,夏枯草50克。水煎去渣,澄清后洗眼,每日2-3次。

方法二:内服

1、赤芍、玄参、连翘、防风、荆芥各10克,白鲜皮15克,甘草5克。水煎,每日1剂,3次分服。

2、栀子、桃仁、红花、赤芍各10克,当归、生地各15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这两种中药偏方是治疗沙眼最常见的两种方法。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适合用这两个偏方来治疗沙眼。所以,如果各位朋友采用这两个办法对沙眼没有什么效果的时候,各位朋友就应该去正规的医院做沙眼治疗。

小儿荨麻疹偏方

偏方一:荆芥10克,防风10克,紫草30克,黄芪30克,苦参20克,地肤子20克,蒲公英20克,水煎服。

偏方二:麻黄10克,蝉蜕10克,连翘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白藓皮20克,水煎服。

以上两方可任选一方内服。

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可导致血虚,血虚生风,形成恶性循环,中医理论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因此治疗应加用养血滋阴的中药。

偏方一:生地20克,首乌2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防风10克,丹皮10克,玉竹10克,荆芥10克,大枣30克,人参叶30克,水煎服。

荨麻疹的中药治疗主要采用内服法,如皮肤瘙痒难忍,也可用紫背浮萍、苍耳草、荆芥、紫苏叶、百部等中草药任选1~2种,各120克煎汤外洗。

黑芝麻30克,黄酒15——30克。芝麻打碎,放杯中,加入黄酒,加盖。放锅中隔水蒸15分钟。每晚睡前1次服食芝麻酒。每日1剂, 连食1周。

偏方二:当归15g、丹皮9g、赤芍9g、生地20g、荆芥6g、防风6g、薄荷3g、蝉衣4.5g、红花9g、麻仁15g、生甘草3g。

偏方三:药用黄芪、首乌、白术各15克,当归、白藓皮、丹参(后下)各12克,赤芍、防风、蝉蜕各10克,鸟梢蛇(研冲)9克,川芎、甘草、全蝎(研冲)各6克。蜈蚣(研冲)2条。儿童用药酌减。风寒胜加麻黄、桂枝、透骨草,去丹参、赤芍;风热胜加青蒿、牛蒡子、薄荷,去当归;湿热胜加黄芩、苦参、地肤子,去黄芪;热毒甚加金银花、大青叶、黄连,去川芎;血瘀重加桃仁、红花、泽兰,偏血热加紫草、槐花、丹皮,去白术;气血两虚加党参、白芍、熟地、大枣,去全蝎、蜈蚣:瘙痒剧烈加白蒺藜,浮萍、荆芥、苍耳子;疹块难消加皂角刺、秦艽、路路通:病程冗长加三棱、莪术;反复发作加地龙、僵蚕、水蛭;久治不愈加白花蛇、穿山甲、地鳖虫。每天1剂,水煎4次,分早中晚及睡前温服。药渣加水浓煎,滤液擦洗患部再浸泡15分钟,早晚各1次。3周1个疗程,直至疹消痒除。避风寒、忌生冷、香燥、煎炸、海鲜、蛋品、牛奶、饮料、酒类、辛辣之品。孕妇、月经过多者及有出血性疾病禁服。

角膜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1.地丁、公英、银花各20克,赤芍、菊花、车前子(包煎)、决明子和12克,柴胡、薄荷、木通、蝉蜕各6克,黄精15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并用复煎药液熏洗眼部15-20分钟,每日2-3次。

2.银花、连翘各12克,桑叶、菊花各6克,荆芥、防风、赤芍各6克,甘草3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3.夏枯草、大青叶各15克,黄芩、连翘、防风、茺蔚子、蔓荆子、柴胡各10克,车前子、赤芍各12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4.刺蒺藜、谷精草各9克,青葙子6克,桑叶、黄芩各5克,薄荷、甘草各3克,蝉蜕7只。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5.黄芪、党参各30克,黄精18克,女贞子、菟丝子、枸杞子各15克,山茱萸12克,丹皮10克,川芎、五味子、陈皮、柴胡、升麻各9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6.板蓝根、决明子各12克,柴胡、荆芥、防风、银花、连翘、黄芩、赤芍、龙胆草、栀子、蔓荆子各9克,黄连6克,甘草3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7.生地24克,玄参18克,地骨皮12克,蓖麻子、槟榔各9克,熟大黄6克,元明粉,炒枳壳各4.5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冬季瘙痒症的中医治疗妙方

中医治疗冬季皮肤瘙痒症,多以养血润肠,熄风止痒为法,内治外治相结合。内服药可选用当归饮、地黄饮、归脾汤等加减。皮肤干燥瘙痒处可涂搽润肤止痒药,如无极膏、甘油擦剂、苦参止痒霜。

皮肤干裂处可涂搽愈裂霜、天麻膏等。在秋冬季节选用橘皮、莲子、大枣、当归等健脾养血的中药做成药粥,坚持食用,对防治过敏性皮肤病益处大。临床实践证明,中药治疗冬季皮肤瘙痒症效果良好,对此,医生推荐了几副治疗的药方。

·生地、何首乌各15克,当归、槐花各10克,胡麻仁5克,丹参12克,全蝎、蝉蜕各3克。用水煎服,早晚各1次,每日1剂。

·当归、生地各15克,赤芍、川芎各12克,防风、荆芥、蒺藜、何首乌各10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适用于血虚生风之其痒游走、头部与上身尤甚者服用。

·生大黄、苍术各100克,赤芍、荆芥各50克,煎水洗患处,每晚洗1次,止痒效果佳。

·艾叶90克,花椒、雄黄各6克,防风30克,加水煎沸15分钟,趁热熏患处,待水温适宜时洗患处,每日2次,能止痒。

·苦参12克,黄柏30克,车前子、地肤子各15克,赤茯苓20克,甘草3克。用水煎服,早晚各1次,每日1剂。

·沙参15、太子参15、麦冬10、玉竹10、当归10、熟地10、白蒺藜10、蝉蜕10、防风10,每日1剂。

相关推荐

黄连怎么喝 黄连清火汤

食材:黄连5分,玄参1钱5分,归尾1钱5分,赤芍1钱,丹皮1钱5分,贝母2钱,荆芥1钱,防风1钱,桑叶1钱,蝉衣1钱,前胡1钱,菊花2钱,竹叶10张,灯心3尺,芝麻3钱。 做法:将所药材兑上适量的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煲至汤浓即可食用。 功效:风火盛,目睛红肿,眵泪多而目中如沙子者。

沙眼是怎么回事 沙眼要如何治疗

治疗沙眼的外用药很多,可选用:30% 磺胺醋酰钠眼药水( 斑马眼药水),0.1%肽丁胺眼药水,0.25% 氯霉素眼药水,0.1%利福平眼药水等。每日3~4 次,晚上涂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眼药膏。 治疗沙眼多以局部给药为主,但对症状较重的活动性沙眼或并发角膜炎、角膜溃疡者,可配合口服长效磺胺、土霉素、四环素等控制病症。 除药物治疗外,治疗沙眼还可根据需要采取1%硝酸银局部涂布,沙眼滤泡压出术,沙眼摩擦术,沙眼并发症的手术治疗治疗方法。 由于沙眼是一种慢性、顽固性眼病,治疗上必须做到长期不间断给药,白天点

肛门瘙痒止痒小妙招 生地黄当归内服

配方:生地黄12g,当归身,赤芍药各6g,荆芥、薄荷、蝉蜕各4.5g,柴胡、川芎、黄芩各3.6g,生甘草3g。 用法:将上药水煎,内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此方能够养血润燥、祛风止痒,对于治疗血虚生风型肛门瘙痒能起到快速止痒的效果。

什么好处 川芎还能和什么一起同用

1、川芎配防风、细辛、白芷、荆芥等。能祛风散寒,帮助治疗风寒头痛。 2、川芎配当归、熟地、白芍,是中药汤剂“四物汤”,能活血调经,帮助治疗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等症。 3、川芎配红花、赤芍、丹参等中药,可活血通络、止痛,能帮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胸闷憋气等症。 注意:以上所药材的用量及配伍均应咨询医生后,不能自己盲目服用。

角膜炎用什么眼药水

专家表示,用眼药水治角膜炎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我们不提倡用眼药水。但如果在急性发作期,可以配合一些滴眼液,如:病毒性的可以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滴眼液;细菌性的可以用左氧佛沙星滴眼液;真菌性的可以用佛康唑滴眼液。 总之,想靠眼药水治角膜炎是不现实的。下面推荐几款治疗角膜炎的中医疗法: 1、银翘荆防汤治角膜炎 处方组成:银花、板蓝根、蒲公英,连翘、荆芥、防风、柴胡、黄芩、桔梗,薄荷等。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清热解毒。用治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浅表型,证见黑睛生翳如点状、黑

中医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方法

中医辨证治疗,风湿热证患者表现为丘疹成片,局部皮肤肥厚、伴皮肤潮红、糜烂、血痂、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以消风散加减;血虚风燥证表现为病程较长,局部皮肤干燥肥厚、脱屑者选用当归饮子加减。成药可选用当归片、清解片、乌梢蛇片或地龙片等。 中药治疗方法方剂: 方剂1 何首乌18克,当归、荆芥各5克,胡麻、苦参、生地各15克,白芍12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0剂。 方剂2 生韭菜、大蒜各30克 制用法:共捣成糊状,微热。用力搽患处,每日2-3次,连用1周。 方剂3 鲜丝瓜叶适量 制用法:洗净捣烂。搽患

儿童荨麻疹的类型都些什么呢

丘疹型荨麻疹:丘疹型荨麻疹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对于皮肤瘙痒应采用养血、止痒、祛风的方法进行治疗。一般用药为沙棘果、当归、陈皮、黄芩各10g,香附8g,艾叶5g、麻黄、细辛各3g,大枣5枚。如患者为湿热型需加入茵陈,若寒热错杂患儿应用新开苦降和半夏,若虚寒者加入建中、理中,阳气不伸、中虚渲滞加入升阳益胃肠,便秘者宜表里双解加防风。 风团型荨麻疹:风团型荨麻疹临床表现为荨麻疹多、瘙痒、湿盛疱大且多、热盛皮疹红赤等。临床中一般以祛风、透疹、解毒的方式进行治疗。一般用药为赤小豆、荆芥各10g,

白内障中医到底能治好吗

白内障中医能治好吗 1、气血不足 治法:益气补血。 方药:益气聪明汤(《东垣试效方》)加减。黄芪15g,党参9g,葛根15g,蔓荆子9g,炙甘草6g,当归9g,拘杞子15g。心虚惊悸,头晕少寐,加五味子、远志、茯神以养心宁神;若纳滞无味,加枳壳、焦三仙以利气和胃。 2、肝热上扰 治法:清热平肝。 方药:石决明散加减。石决明12g,草决明12g,赤芍12g,青葙子12g,木贼12g,荆芥12g,麦冬12g,栀子9g,羌活9g,大黄6g。肝火不盛或脾胃不实者,酌去大黄、栀子;无外邪者,去荆芥,羌活;头痛目涩,

沙眼如何进行治疗

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1.局部治疗 (1)点眼药,磺胺及多种抗生素对沙眼衣原体均抑制作用。其中以四环素、磺胺类药效果较好。常用滴眼液10%~30%磺胺醋酰钠滴眼液,0.1%利福平滴跟液,0.05%~1%酞丁胺滴眼液,0.5%红霉素眼药水,点跟每日3~4次。睡前涂四环素、红霉素或金霉素眼药膏。要坚持3~6个月。 (2)乳头较多者,可用海螵蛸棒或消毒纱布磨擦破坏乳头,促进瘢痕形成。如滤泡较多者,可作沙眼滤泡挤压术,术后继续点药。 2.全身治疗 急性期或严重的沙眼应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目前阿奇霉素

角膜炎的食疗

1、银花、连翘各12克,桑叶、菊花各6克,荆芥、防风、赤芍各6克,甘草3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2、夏枯草、大青叶各15克,黄芩、连翘、防风、茺蔚子、蔓荆子、柴胡各10克,车前子、赤芍各12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3、刺蒺藜、谷精草各9克,青葙子6克,桑叶、黄芩各5克,薄荷、甘草各3克,蝉蜕7只。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4、黄芪、党参各30克,黄精18克,女贞子、菟丝子、枸杞子各15克,山茱萸12克,丹皮10克,川芎、五味子、陈皮、柴胡、升麻各9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5、板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