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宝宝超重了吗
你的宝宝超重了吗
宝宝的体重是否正常?这个问题看似很小,但很多妈咪真的不是很清楚。实际上宝宝已经超重了,然而妈咪却没有意识到,直到被“吹”成个小胖墩。看来,妈咪最好对这个问题做到胸中有数——
宝宝体重的判断:
判断宝宝的体重是否正常有两种方法,即年龄体重和身高体重。前者主要是根据宝宝的实际月龄或年龄,运用计算公式计算出的体重,或根据宝宝生长速度的规律推算出来的,如出生后的最初3个月,每周体重增加180-200克,3-6个月每周增加150-180克,6-9个月每周增加90-120克,9-12个月每周增加60-90克;第2年平均增加2500-3000克,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加2000克左右;后者是根据宝宝的身高、性别来判断,年龄并不是关键因素,因为两个年龄相同的宝宝,体重也许有很大差别,但如果各自与自己的身高相称就不是异常,因此,判断宝宝是否超重一定要对照同性别者身高体重的正常标准。
体重测量方法:
每次测量要在宝宝排去大小便后及空腹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后减去衣服、尿布的重量即是。1岁以内最好每月测量一次。
身高(长)计算方法:
宝宝出生时平均身长50厘米,1-6个月每月平均长2.5厘米,7-12个月每月平均长1.5厘米,周岁时比出生时增长25厘米。
1-10岁=年龄×7+70厘米
身高(长)测量方法:
测量时要脱去鞋、帽、袜子,最好在上午测量,3岁以下的宝宝可躺着测量,但膝关节要伸直,头部要有人两手扶定;3岁以上可站立测量,测量时两脚靠拢直立靠门,枕后部、肩、臀、足跟要与门接触。
肥胖儿判定标准:
医学认为,当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儿童标准体重的20%者,即可认为是肥胖儿。因此,判断宝宝是否肥胖要以身高体重的标准来衡量。据超重不同程度可分为:
轻度:超过标准体重的20%-29%
中度:超过标准体重的30%-49%
重度:超过标准体重的50以上
宝宝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宝宝肥胖危害大
1、影响骨骼生长
胖宝宝因为不够灵活、身体太重,稍做运动就气喘吁吁,所以胖宝宝大多不爱运动,但这样不利于骨骼的生长,而且影响认知和运动的发育。
2、心肺功能差
肥胖所造成的呼吸困难、肺泡换气不足会促使红细胞增多,甚至发生心脏增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危险。
3、远期危害大
可能导致一些其他的并发问题,如肥胖症、睡眠呼吸中止症,高血压,皮肤感染等,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增加。而且随着宝宝的不断长大,肥胖也容易使宝宝的自尊心降低,缺乏自信。此外,肥胖儿童很可能长大后依旧保持肥胖。
胖子都是一口一口吃成的,喂母乳的妈妈大量补充营养、日常的饮食习惯不规律、辅食添加不当,都可能会导致宝宝肥胖,而想要宝宝保持良好的体型和健康的身体,主要是要调整好喂养的心态和不良的习惯。
1、转变旧观念
不要担心宝宝营养不良,也不要担心宝宝过瘦,而是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宝宝的精神、运动、活力、免疫力这些方面。同时,要争取所有家庭成员的支持,尤其是要纠正家中老人认为“宝宝吃的越多越健康”的旧观念。
2、注意肠胃平衡,控制进食量
肠胃工作效率低是导致宝宝超重的重要原因,爸爸妈妈要改变过量喂宝宝的习惯,杜绝宝宝暴饮暴食,防止给宝宝的肠胃增加负担。不要看到宝宝喜欢吃什么就无限量地让宝宝吃,以免宝宝的胃容量增加,习惯性的吃得更多。
3、营养均衡是关键
宝宝超重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偏食。有很多的宝宝爱吃肉、精米白面、多糖多油,而不喜欢吃蔬菜,摄入的食品热量密度很高,而营养素缺乏严重。爸爸妈妈要注意给宝宝平衡膳食,尽量让宝宝可以均衡获取:蛋、奶、果、谷、脂、蔬,这6大营养,逐渐培养宝宝均衡进食的好习惯。
4、适当增加宝宝得运动量
很多胖宝宝吃得多,但是不爱活动。因此,妈妈们要注意控制宝宝的饮食与活动量的平衡,适当增加宝宝的运动时间以及运动量,时常可以和宝宝一起做些亲子游戏。
N种错误喂奶术易致宝宝超重
很多当父母的都把“吃得多、长得壮”视为育儿的“宗旨”,给宝宝充足的营养补充,誓不让宝宝落入“营养不良”的红灯区。但营养不良不仅是指宝宝营养摄入不足,还包括营养过剩。营养不足的宝宝发育迟缓、体弱易病,而营养过剩的肥胖婴儿同样会有发育上的障碍。
肥胖的婴儿虽然看着“长势喜人”,但却会给后天成长买埋下健康的隐患。
1.影响骨骼发育。婴幼儿时期是宝宝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手脚的的运动能力都是从此时开始培养,肥胖宝宝由于体重太大,运动起来就会更吃力,学爬、走、跑等都会明显迟缓,如此不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
2.潜在病症危害。肥胖宝宝成年后,发生肥胖症、高血压等症的几率远高于正常体重。
错误喂奶术 养成超重娃
宝宝为什么会超重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妈妈的喂奶方法失当所致。
1、0-6个月婴儿
母乳喂养:母乳是宝宝最好的“口粮”,营养均衡符合宝宝成长需求,而且母乳营养容易消化吸收。因此母乳喂养宝宝比奶粉喂养宝宝出现超重的几率要低得多。但如果妈妈过分的“大补特补”,就会导致母乳中的营养过剩,尤其是脂肪含量增加。这必然会导致母亲和宝宝都有超重的危险。
混合喂养或奶粉喂养:有些父母总是担心宝宝营养不足,频繁大量的给宝宝喂食奶粉,宝宝一哭一闹就以为是饿了。结果把宝宝的胃口“撑大”了,而食入的奶量超过身体的实际营养需求,就会导致肥胖了。
2、7-12个月婴儿
这一阶段的宝宝已经开始添加辅食了,大部分结束了母乳喂养,转为配方奶粉喂养。此阶段宝宝出现超重的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配方奶粉喂养方式不当,这包括喂食量和冲调方法的不当。半岁后的宝宝胃口也比以前大了,有些妈妈就担心宝宝吃不饱,就会把奶粉冲得过浓,或者喂奶的次数过于频密,导致宝宝营养过剩。
二是辅食添加不当。半岁的宝宝对于辅食的口味已有明显的喜好,特别喜欢甜食。有些妈妈没有节制的给宝宝添食含糖量较高的辅食制品,如果汁、果泥等,这不仅使宝宝摄入过多的热量,还容易养成挑食偏食的坏习惯,更会成为今后宝宝肥胖的潜在因素。
小编谏言:
宝宝长得胖不等于身体棒,摄入营养均衡合理才能保证宝宝健康成长。在喂养过程中,爸妈切勿给宝宝“滥补”营养,避免过犹不及。要严重遵循奶粉的正确冲调方法冲调和喂食,还要学会“读懂”宝宝的意思,切勿强迫宝宝进食。
宝宝体重超重怎么护理
1.哺喂母乳:许多研究显示母乳哺喂的宝宝可以预防肥胖,而婴儿配方奶粉容易让宝宝肥胖。
2.两餐间不应补充糖水:因为甜味容易满足食欲,使宝宝正餐的奶水不愿意吃,容易提早进入“厌食期”,而糖水的营养成分远不及正常的奶水。而且糖水在口腔内容易造成蛀牙,一旦幼时吃惯了甜食后,日后很难再戒除,长期下来较容易变成肥胖儿。
婴儿肥胖影响健康吗
要正确判断宝宝是否超重肥胖,必须根据宝宝的身高来评估
传统观念中,胖乎乎、肉嘟嘟、笑眯眯的孩子是安乐幸福、美满健康的象征。现实生活中,胖宝宝也总是比瘦宝宝更讨人喜爱。然而,随着超重肥胖人群的增加,随着人们对儿童超重肥胖所引起的长期健康危害的认识,宝宝太胖终于引起人们的警觉,部分妈妈也开始为宝宝太胖而发愁。但是,很多人心存疑惑:婴儿期肥胖必然影响将来健康吗?看上去胖的宝宝一定超重吗?应该让早产儿快点胖起来吗?母乳喂养的胖宝宝需要断母乳吗?
婴儿肥必然影响将来健康吗?
宝宝超重肥胖是否会对儿童生长发育或长期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目前还不能完全肯定。因为2岁以下的宝宝超重肥胖,与成人时的超重肥胖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也有一些证据支持,婴儿期体重增加过快会造成Ⅰ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升高。
看上去胖的宝宝一定超重吗?
说到超重肥胖,人们马上联想到宝宝的体重。然而,宝宝是否超重肥胖并不只能按体重来评判,必须同时结合宝宝的身高。有些宝宝是很重,但同时身高也明显超过同年龄的孩子,这样的宝宝并不算超重肥胖;相反,有些宝宝比别人矮一截,妈妈还在为宝宝“不够分量”而发愁,结果宝宝却已经属于超重肥胖儿。因此,要正确判断宝宝是否超重肥胖,必须根据宝宝的身高来评估。
Tips:定期测量体重和身高以及健康检查,对判断宝宝生长是否正常非常有帮助。
将宝宝定期的体重和身高测量值,标点在儿童标准生长曲线图上,可以连接成宝宝的生长曲线。如果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宝宝的生长曲线在正常范围内并且增长趋势与标准曲线一致,那就说明宝宝的生长是平稳和正常的。
应该让早产儿快点胖起来吗?
最早证实婴儿期体重增加过快可能导致代谢性疾病增加的证据,实际上是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中发现的。或许大家很难想象,看上去如此羸弱、瘦小的早产宝宝怎么会超重肥胖?然而事实的确如此。
长期观察发现,早产/低出生体重宝宝比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宝宝,在中年以后更容易发生超重肥胖并罹患各种代谢性疾病。这可能与宝宝宫内生长不良以及出生早期过快的体重增长有关。随后,在足月正常出生体重的宝宝中也发现,出生后最初几个月体重增长过快可能造成儿童期血压偏高等,不利于长期健康。
然而,出生早期的宝宝也正处于脑发育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对于早产宝宝来说,必须保持与宫内生长同样的速度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脑发育。因此,是为了保证脑发育而促进宝宝生长还是为了减少代谢性疾病而控制宝宝生长,成了两难之选。通常,对于早产/低出生体重的宝宝,建议在出生早期尽量采用营养强化等措施促进宝宝生长,尽早赶上正常生长水平,特别是希望宝宝的头围能在6个月内赶上正常水平;而对于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宝宝,则建议保持适度生长,让宝宝的体重和身高按正常的生长速度平稳适度增长。
胖宝宝需要断母乳吗?
有些妈妈很委屈,自己完全以纯母乳喂养宝宝,但宝宝就是长得飞快,难道为此而不得不断奶吗?当然不必。因为到目前为止,在这些纯母乳喂养的超重肥胖宝宝中没有发现任何影响生长发育或长期健康的证据。这些宝宝在一岁多断奶以后会逐渐恢复正常体重,妈妈可以继续放心喂奶。宝宝出生后的4~6个月内以纯母乳喂养一直被认为是预防肥胖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婴儿肥嘟嘟就是好吗
1、婴儿期肥胖必然影响将来健康吗?
宝宝超重肥胖是否会对儿童生长发育或长期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目前还不能完全肯定,因为2岁以下宝宝的超重肥胖,与成人时的超重肥胖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也有一些证据支持,婴儿期体重增加过快会造成1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升高。
2、看上去胖的宝宝一定超重吗?
说到超重肥胖,人们马上联想到宝宝的体重。然而,不少体重远超过同年龄孩子平均体重的宝宝似乎并不那么胖,而有些看上去肥肥的宝宝似乎体重也不是那么重。确实,宝宝是否超重肥胖并不只能按体重来评判,必须同时结合宝宝的身长。有些宝宝是很重,但同时身长也明显超过同年龄的孩子,这样的宝宝并不算超重肥胖;相反,有些宝宝比别人矮一截,妈妈还在为宝宝“不够份量”而发愁,结果宝宝却已经属于超重肥胖儿。因此,要正确判断宝宝是否超重肥胖,必须根据宝宝的身长来评估。
3、母乳喂养的胖宝宝需要断母乳吗?
有些妈妈很委屈,自己完全按照最健康的方式以纯母乳喂养宝宝,但宝宝就是长得飞快。难道为此而不得不断奶吗?当然不必。因为到目前为止。在这些纯母乳喂养的超重肥胖宝宝中没有发现何影响生长发育或长期健康的证据,这些宝宝在一岁多断奶以后会逐渐恢复正常体重,妈妈可以继续放心喂奶。宝宝出生后的4~6个月内以纯母乳喂养一直被认为是预防肥胖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判断宝宝肥胖的方法主要有这几种:
(一)根据体重评估
肥胖度=(实测体重一平均体重)÷平均体重
在±10%的平均体重的范围中为正常,大于平均体重10%~19%之间的为超重。
(二)根据体重和身高评估
体重和身高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关因素,身材高的人体重亦重。有的小儿身材很高,体重超过了标准,如单根据体重来评定可以评为肥胖,但如结合身高来评定却在正常范围内,因此结合身高来评定肥胖更为准确,而且可以不考虑年龄的因素,应用更为方便。如果小儿的体重大于同性别小儿相应身高体重的第97百分位数(将100个相应身高的小儿的体重从最轻的排队排到最重,第97个小儿的体重即为第97百分位数),那么可以认为这小儿是肥胖。同样,根据上述标准,也可根据相应身高的体重,或相应年龄的体重来评价小儿肥胖的程度。
(三)根据皮褶厚度和中上臂围评估
由于小儿肥胖是体内的脂肪超过了标准水平,因此测量小儿身体内的脂肪是一个最精确的方法。但要测量小儿全身脂肪比较困难,测量时又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不可能广泛应用。目前常用的一种方法是通过测量小儿皮褶厚度来评价,即测量小儿上臂三头肌的皮褶厚度。
(四)根据体块指数(BMI)评估
小儿体块指数是根据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千克/米2)所得。在成人超过25千克/米z为超重,超过30千克/米2为肥胖。
(五)腰围与臀围比
腰围与臀围比是表明脂肪分布类型的指标。腰、臀比高为中心性肥胖,肥胖的并发症如冠心病等发生率高;腰、臀比低则为周围性肥胖。一般男性>1.0、女性>0.85为中心性肥胖,但该指标主要作为成年人的诊断标准,目前还缺乏作为小儿的诊断标准。
宝宝体重超标喂养遵循原则
一、婴幼儿体重超标原因全解析
1.喂养方式不是肥胖主因
问:不是说奶粉喂养的宝宝才容易得肥胖症吗?我家宝宝是母乳喂养,可看起来还是胖乎乎的,长得好快,这是要断了母乳?我要怎么喂养才不会让宝宝得肥胖症呢?
A:喂养方式(母乳还是人工)不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过度喂养和进食,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偏差,运动量不足,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才是儿童肥胖主要原因,因此,纠正不良饮食行为和生活习惯,尽早培养宝宝独立进食的能力,合理膳食,营养搭配,不强迫进食,不在进食时训斥孩子,加上适当运动的习惯,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机、看书等静坐活动,可以预防肥胖发生。
2.内分泌、遗传代谢疾病等都可以造成儿童肥胖
问:我住的小区里有个小孩,他每顿都只能吃一小碗饭,家族里也没有肥胖病人,可是他长得好胖。请问医生,他吃得那么少为什么还是会发胖啊?这是一种病吗?
A:肥胖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过度喂养和进食,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偏差,运动量不足,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等都可以造成儿童肥胖。针对这个孩子需要到儿童保健门诊做进一步检查和问诊,在确诊肥胖的基础上找出肥胖的原因来加以干预。
3.肥胖症会遗传,要控制宝宝饮食与运动
问:医生您好,宝宝现在6个月了,刚体检的结果是身高:68.5厘米、头围:42.5、体重:9.6公斤,他的爸爸有点胖,宝宝他会不会也有肥胖症的可能?宝爸的肥胖是不是更容易遗传给孩子?为什么?
A:不知道宝宝是男孩还是女孩?按照男孩评价标准宝宝为超重,按照女孩评价标准为轻度肥胖。小儿肥胖症与遗传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肥胖具有一定的家族倾向,大约有1/3左右的肥胖症者与父母肥胖有关。如果父母两人都超过正常体重,子代中2/3出现肥胖。不过,后天饮食及运动也是决定宝宝是否肥胖的关键,妈妈们可不能忽略这一因素。
小宝宝过早使用大奶瓶易发胖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查珀尔希尔分校的研究人员追踪了386名吃奶粉的宝宝,最终收集到了298名宝宝的数据,其中44%的宝宝一直使用容量在6盎司(约为180毫升)以上的大奶瓶。研究人员分别在这些宝宝两个月大和半岁时,对他们体重的增长情况进行了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宝宝在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2公斤,两个月时的平均体重为5.3公斤,半岁时的平均体重为8公斤。而使用大奶瓶的宝宝在两个月时的平均体重为5.4公斤,半岁时的平均体重为8.2公斤。
领导研究的查尔斯·伍德指出,和吃母乳的宝宝相比,经常使用大奶瓶吃奶粉的宝宝很容易吃过量,时间一长,就易导致宝宝超重。
别纵容宝宝用奶瓶喝水
有时候,身为家长的你听到别人叫你家宝宝为“小胖子”时,是不是会有点不是滋味?你是不是总在担心孩子的体重增加得太快。怎样定义宝宝是否超重?该如何从饮食入手控制他们的能量摄入?为什么鼓励孩子用杯子喝水而不是用奶瓶有助于他们控制饮食量?来听听宝宝村的专家们是怎么说的吧。
首先,你应该确定你的宝宝是不是真的超重了。这可以通过测量他的身高和体重,并在记录本上绘制百分位点来看。如果你想了解得更为准确,建议你去医院请儿科医生来做。因为儿科医生可以用为小孩子特别设计的测量仪器来测量,数据会更准确。
如果医生告诉你宝宝超重了或者有超重的可能,那你也不必太过着急。因为这是可以通过调节饮食和鼓励他多运动来解决的。宝宝会超重的原因在于他摄入的卡路里比消耗的要多。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每天运动,大多数初学走路的宝宝一整天都不会闲着。但作为家长还需要督促一下他们多动动才行。带你的宝宝去公园散散步,或一起走路去商店都是不错的方法。
除此之外,医生还可能需要让你对宝宝的日常饮食作一个记录,这对你计算宝宝吃的食物量和摄入的卡路里非常有用。记得要把所有宝宝喝的东西,例如可能使他摄入大量卡路里的果汁也包括进去。如果你的孩子在上托儿所或幼儿园,那你就一定要向老师了解他白天的活动量有多少。
有些宝宝常要抱着奶瓶也许并不是因为他们饿了,而是他很享受吸奶瓶的感觉。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喝的奶可能比身体所需要的量要多。这样的话你就应该多鼓励宝宝用杯子喝水,尽量不用奶瓶。一旦你的宝宝把一天需要的奶喝完了却还要喝,你就可以给他喝稀释过的饮料。宝宝在2岁之前应该喝全脂奶,2岁之后你可以给他换成半脱脂奶。因为半脱脂奶所含的脂肪量和卡路里要少一些。
如果你的宝宝喜欢在两餐之间吃点零食的话,你可以给他吃一些开胃的东西,像燕麦饼干或面包棒等。每天尽量让宝宝吃5份水果和蔬菜,因为它们不仅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所含卡路里也很低。但要是他不接受,你可以试着将蔬菜做成汤或打成汁来给他喝。
孕吐什么时候结束 孕期有孕吐反而是好事
或许很多孕妇只是把孕吐当做一种没有任何意义的反应,甚至是不好的反应,其实这就大错特错了。科学证明,孕吐其实是胎儿在向你传递信息,源于胎儿的一种自我保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孕早期妊娠反应越严重,呕吐越厉害的准妈妈,流产的可能性就越小。
比如孕中后期后宝宝会通过胎动来引起母亲的注意,但是孕初期正处于胚胎发展阶段,是完全没能力抵抗外界有害物质的,为了表达不适。因此产生反应导致孕吐,也有某些原因也会增加孕吐的症状,如宝宝超重或多胎妊娠等。
怎样预防宝宝肥胖
研究发现,现在出生6个月左右的宝宝,超重比例竟达60%,而20年前只有3%左右。
有时宝宝已经进入梦乡了,爸爸妈妈还是硬生生地把他(她)叫醒喂奶。很多年轻的爸爸会经常问:“我的宝宝营养够吗?”其实,一个不满10个月的宝宝,如果营养过剩,以后得肥胖症的几率将达到4%。
以下是一些小窍门,可以帮助宝宝即能均衡营养,又能“保持身材”。
喂奶要定时。有些宝宝胃口好,总是吃不饱,爸爸妈妈要根据不同月龄给宝宝安排喂奶的时间,并且时间要相对固定,这样可以监测宝宝的进食量。
用小勺喂食。爸爸妈妈在给宝宝喂辅食时,最好用小勺,这样可以适当锻炼宝宝的咀嚼和吞咽能力,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让宝宝运动。妈妈不要总是抱宝宝,可以经常让宝宝翻翻身,7、8个月大时就可以练习爬,如果宝宝开始出汗了,说明运动的目的达到了。 最后祝各位准妈妈生出一个漂亮健康的小宝宝。
冲调美国奶粉要注意什么
在国内中高端婴幼儿奶粉市场上,美国品牌占据了很高的份额。很多中国妈妈们都在给宝宝食用美国奶粉,美赞臣、雅培、雀巢都是大家熟知的大品牌。
据美国某知名品牌奶粉企业营养顾问透露,美国原装奶粉在蛋白质、脂肪以及含糖量上,全部是
按照标准的最上限进行添加
的。很多宝宝喝了美国奶粉后容易发胖,因此,妈妈们在冲调美国奶粉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
为了避免宝宝超重,在喂美国奶粉时,
应取推荐奶量的最小值
,比如奶粉包装上建议每次80100毫升,取用80毫升即可。另外在冲调奶粉时还需要注意消毒,掌握奶和水的比例、水温以及冲调的方式等,详情请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