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如何检查出来 腹部平片
胰腺炎如何检查出来 腹部平片
腹部平片可见十二指肠充气,表示近段空肠麻痹扩张;还可见结肠中断征,表示横结肠麻痹扩张;脾曲结肠和远段结肠内无气体影或可见到胆结石影和胰管结石影,及腰大肌影消失等是急性胰腺炎的辅助诊断方法.。
预防胰腺炎牢记十一诫
1。即使不是因胰腺问题而到医院作b超、ct或腹部平片检查,也应顺便检查一下胰腺是否正常。如果怀疑胰腺有问题,应作胰胆管造影检查。
2。有胆石症者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3。胆囊、胆管有炎症者,应进行及时、足量的抗炎、利胆治疗。
4。胆道或肠道有蛔虫者,要尽早进行驱虫治疗。
5。不饮酒或少饮酒,尤其不要饮用高度白酒。
6。不可暴食,特别是不应一次进食大量高脂肪、高蛋白质食物。
7。采用胃镜或钡餐造影检查十二指肠肿瘤、息肉、炎症或畸形等病变者,若发现其病变与胰腺炎发病有关,应及早治疗。
8。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及早、彻底治疗可能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感染性疾病,如伤寒、肝炎、败血症、肠病毒感染等。
9。降低高血脂,积极防治动脉硬化。
10。谨慎用药。激素、双氢克尿噻、硫唑嘌呤、雷米封、消炎痛、雌激素等药均可以诱发胰腺炎。
11。进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注射药物时,要严格控制造影剂的剂量和注射时的压力,术后要对病人严密观察。
结肠肝脾曲综合征误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病例1 女,46岁。以上腹部持续性疼痛2天入院。外科检查:腹稍膨隆,中上腹部压痛阳性,以左侧为重,无反跳痛级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高调。腹部平片显示肠管充气,无气液平面,无膈下游离气体。血常规:WBC13.2*109/L,中性粒细胞0.88血淀粉酶210IU(正常值51-183 IU),尿淀粉酶420IU(正常值0-340 IU)。初诊为:急性胰腺炎,经预防感染、禁食、补液及抑制胰腺分泌等治疗3天无缓解。追问病史,既往有便秘史,此次发病后未排气及排便。再次行腹部平片及全腹部CT检查发现结肠脾曲充气明显并呈折叠状,疑为该病,遂给予反复多次灌肠机口服泻药后,排出大量气体及粪便块后缓解。
1.2 病例2 男,56岁。以右上腹部阵发性疼痛1周入院。既往有胆囊炎病史。查体:腹平坦,右上腹压痛阳性。Murph征阴性,肠鸣音活跃,无气过水音。B超示胆囊壁增厚。拟诊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并行保守治疗,腹痛不缓解并逐渐加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天后行腹部平片检查示结肠肝曲充气且位于右膈下,修改诊断为结肠肝曲综合征,给予灌肠导泻后缓解。
1.3 病例3 男,40岁。以左中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重2天入院。外科检查:腹部膨隆,全腹轻压痛,无反跳痛级肌紧张,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音,腹部平片示多个气液平面,结肠部分充气,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1天症状及体征日趋加重,再次行腹部平片及CT检查显示气液平面增大,且肠管胀气明显,为防止形成较窄遂于入院后第3天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肠管无粘连及索条压迫,升结肠及横结肠扩张明显,内可触及大量粪便。远端结肠、直肠未触及肿块。结肠脾曲位于左膈下成角扩张。经游离结肠脾曲周围韧带及侧腹膜后,推挤近端肠内容物进入远端并经肛门排出减压。术后肠蠕动恢复后排出大量粪便,于术后一周出院。
2 讨论
2.1 误诊原因①对病史未做细致的询问及综合分析,对于常见病、多发病有一个先入为主的主观印象,忽视了对罕见病的诊断,仅仅满足于病人的主诉和基本体征。本组例1由于有上腹痛加之血、尿淀粉酶轻度升高即误诊为胰腺炎;例2系由于患者右上腹痛且有轻度腹部阳性体征,加之B超检查示胆囊慢性炎症改变而使误诊似乎变得合乎情理;例3呈现出肠梗阻的典型表现,诊断似乎无可非议,但却忽略了导致肠梗阻的真正原因。该病特点为突发腹部剧痛,可以左侧或右侧,伴有深吸气加重表现,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肠鸣音多活跃、亢进表现,其症状与急腹症酷似,但体征轻微,即症状和体征相分离,此特点为该病与急腹症的重要鉴别点之一。②临床及放射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因该病的发病率较低,低年资医生所见甚少,在鉴别诊断时很难想到该病,加之各种文献对该病报道较少,亦使低年资医生在学习中缺乏强化认识。③未及早行腹平片或X线钡灌肠检查以明确诊断,对有长期便秘的患者,如出现呕吐、腹痛及腹胀、停止排气级排便等肠梗阻症状应常规行腹平片或X线钡灌肠检查,该病在X线征象上具有特殊的表现,病变侧结肠曲充气明显,呈折叠状,几乎180度角,如辨别不清可行钡灌肠即可明确结肠肝脾曲的确切部位及形态,以免误诊。④老年人结肠肝脾曲综合征无特异性症状及体征,临床少见,易误诊、漏诊[2]。
2.2 误诊预防 ①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在急性腹痛患者体征轻微不支持各种常见急腹症时应想到该病的可能,并适时行腹透及腹部平片以明确诊断;②如在辅助检查中发现还有其他疾患征象而难以明确时可行实验性治疗,如灌肠、导泻后患者排便后症状明显缓解即可诊断。
胰腺炎检查
检查胰腺炎的方法有很多种,一般会检查白细胞数量来做诊断,如果急性胰腺炎发作的时候,血白细胞就会升高,各种胰酶活性也会随着增高。
粪便检查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初次筛查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通过检查脂肪滴和肌肉纤维的情况来辨别是否患病。
糖耐量检查、血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都可以诊断出慢性胰腺炎,同时可以全面的了解肝脏功能的情况。
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查:这个检查可以直接了解到脂肪酶和蛋白酶的分泌情况,具体书用脂肪及氮做一个平衡试验。
血液化学检查:当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是,二氧化碳的结合能力就会下降,从而导致血尿素氮升高,这时候就说明他的肾脏已经有损伤,当胰岛受到破坏,血糖就会升高,但一般都是一次性。
腹腔穿刺术、X线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等都可以检查出胰腺炎的存在。
淀粉酶同工酶检查:现在已经确定的淀粉酶同工酶有两种,一种是胰型同工酶,另外一种是唾液型同工酶。但患有急性胰腺炎的时候,胰型同工酶就会明显的增高,如果该患者有胰腺炎的症状,但是淀粉酶正常,可以通过测定其同工酶来判断是否患有胰腺炎。
放射免疫胰酶测定:一般的淀粉酶测定对胰腺炎的诊断没有特异性,因此有很多医学者寻找出一些更加精确判断的方法,就是胰酶的放射免疫测定法。
老年人急腹症检查
1.血液检查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总数的测定对有无贫血或内出血,有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白细胞的测定对于感染的判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2.尿液检查 测定尿内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和无形成分(蛋白、糖、酮体、淀粉酶、pH)等,对于急腹症的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识别、肾功能的判断,均有一定意义。
3.大便检查 大量红细胞,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结直肠癌等。大量白细胞,见于肠道细菌感染,潜血试验阳性提示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如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
4.生化检查 血清淀粉酶增高,血钙降低,提示急性胰腺炎,AFP增高提示原发性肝癌。
5.X线检查 包括透视、平片和造影等项检查,它对于急腹症,尤其是某些外科急腹症可以显示出特殊的征象,在急腹症中它可以确诊的疾病是:①梗阻性疾病:各种类型的肠梗阻、胆石病、胰腺结石、泌尿系结石、胃扭转、幽门梗阻等。②损伤破裂性疾病:腹部外伤与腹内异物、肝或脾破裂、肾或膀胱破裂、急性胃肠道穿孔等。③炎症性疾病:急性胰腺炎、急性腹膜炎、结肠憩室炎等。④可辅助诊断的疾病: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脾栓塞或急性脾大等。虽然X线检查是诊断急腹症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而言,通过透视、腹部平片及造影观察病变的直接和间接征象,结合临床可对多数急腹症做出正确诊断。但对于某些缺乏典型临床症状和明显X线征象的病例术前确诊率仍较低,需引起重视。
6.超声波检查 此项检查是最常见的无创性检查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X线、CT、MRI、核素、超声四大影像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在疾病的诊断中各有优点互相补充。在急腹症的超声检查中有着不同的声像图表现,对肝脏肿瘤、胆囊结石、胆囊坏疽和穿孔、急性梗阻性化脓胆管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胃扩张、胃十二指肠穿孔、幽门梗阻、肠梗阻、腹部大血管破裂、栓塞及腹部外伤等都有很特异的诊断价值。
7.内镜检查 包括胃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腹腔镜及纤维结肠镜等,对消化系统病变的诊疗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对年老体弱、血红蛋白低于5g、患有严重的全身疾病如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检查,以及疑有胃、肠道穿孔和有腹膜炎的病人则为禁忌,临床医师可根据病情需要和病人一般状况选择检查。
8.CT、MRI 对一些检查尚不能确诊的病例可进一步提供诊断依据。
这些检查可看出急性胰腺炎
1.X线检查
摄腹部乎片的目的是排除其他原因的急腹症,如排除胃肠道穿孔时存在腹腔游离气体;提供支持胰腺炎的间接证据,如邻近胰腺的小肠服气、横结肠服气等,胰腺钙化提示慢性胰腺炎,胰区气泡影提示胰腺脓肿。
由脑片可能见到一例或双侧横厢抬高或胸腔积掖。由胸部乎片还可以看到有肺水肿和左肺盘形肺不张。
2.B超检查
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表现为胰腺呈明显弥漫性肿大,可看到胰腺呈低回声图像,往往与相接近的门静脉和脾静脉难以鉴别。
胰腺肿大可超过正常胰腺的3—4倍,胰管都有扩张.直径常达到3—4mmo超声检查急性胰腺炎有约38%的患者得不到满意的诊断,
其原因是患者有剧烈腹痛常不能配合检查,外胰腺周围肠管由于炎症波及肠胀气而干扰超声探测,难以清晰地描绘出胰腺的形态。
另外,常可发现胆系异常如胆结石、胆褒炎等。患酒精性胰腺炎时可显示胆囊肿大或胆管扩张。在某些病例中可见到腹水、胸腔积液。
3.血糖
患急性胰腺炎时暂时性血糖升高,可能与胰岛素释放和胰高血糖素释放增加有关。持久的空胺血糖高于10mmol/L,提示胰腺坏死,预后严重。
4.血钙
暂时性低血钙常见于急性胰腺炎。但很少出现手足抽搐。低血钙程度和临床严重程度相平行。血钙低至2mmol/L以下,常提示坏死型胰腺炎。
通过B超检查能够检查出来胰腺癌吗
胰腺癌是恶性癌症,对人们的身体伤害很严重,需要尽早的检查出来,并及时的治疗。但是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很难察觉,因此很少能在早期检查相出来,一般检查出来都是晚期了,这是胰腺癌治疗弊端,也是胰腺癌难治的原因之一。B超是检查胰腺癌的一种方法,具有无创性。B超检查出胰腺癌的几率可达80%。一般是能检查出来的,但是有一些人B超无法确定诊断,可结合CT、ERCP等联合检查,免得误诊,延误治疗时机,增加病人经济和身体上的痛苦。目前显示胰腺癌的最好方法是螺旋CT,应用广泛,使胰腺癌的发现率有所增加。CT诊断胰腺癌的阳性率可达90%_95%,在胰腺癌的检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CT图像上可发现增大的胰腺组织,胰腺轮廓不规则,有缺损;在胰头癌中可发现扩张的胆道、胰管以及肿大的胆囊。但是CT对胰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异性不高,有时和f曼性胰腺炎不易识别,对于一些小胰腺癌也难以检出。因此,b超和ct结合运用。因而,B超对于胰腺癌,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b超能检查出胰腺癌吗?答案是能的,但是可以和别的方法综合使用,那么胰腺癌的诊断率就很高了,胰腺癌是难治愈的疾病,大家要及时的诊断,B超是最基本的一个初步诊断,对胰腺癌有很大的帮助。
慢性阑尾炎疼痛什么症状 慢性阑尾炎检查什么项目
慢性阑尾炎的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计数胰腺淀粉酶、小便常规、大便常规很重要。大多数的慢性阑尾炎在白细胞计数中是增高的,通过胰腺淀粉酶、小便常规、大便常规,可以鉴别出是否有其他原因而引起了右下腹的疼痛,像胰腺炎、泌尿系结石、肠炎等。
在辅助检查中,B超和腹部X线平片很重要,慢性阑尾炎时,B超下面可以看到阑尾腔壁的增粗,增厚,粪石的梗阻和阑尾的粘连,通过腹部X线平片可以鉴别出是否有肠梗阻,而引起了右下腹的活动疼痛。
怎么才能治疗肚子疼呢
1.急性腹痛者,应根据腹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及有无放射痛等特点,并结合随之产生的伴随症状以及腹部体检的结果,初步作出可能的诊断。
2.根据初步诊断的结果,应及时进行必要的化验或特殊检查。如三大常规、血、尿淀粉酶、肝肾功能、腹部或下腹部B超检查(包括泌尿系统及盆腔)、腹部平片、胸片,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老年人还应作心电图等检查,以便及时明确诊断。
3.对急性腹痛者,还应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其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尿量变化等。
4.对急性腹痛者,只有当诊断初步确立后,始能应用镇痛药或解痉药,缓解患者的痛苦。
5.已明确腹痛是因胃肠穿孔所致者,应禁食,补充能量及电解质,并应及时应用广谱抗生素,为及时手术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6.腹痛是因急性肠梗阻、肠缺血或肠坏死或急性胰腺炎所致者,应禁食并上鼻胃管行胃肠减压术,然后再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何诊断急性腹膜炎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1.病史:
由于腹膜炎的病因不周,病史也不一样,常见病因如阑尾炎穿孔,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穿孔,结肠癌穿孔,创伤性小肠、胃、结肠穿孔等都有其原发疾病的进程和受伤病史。必须仔细加以询问。
2.腹痛与呕吐:
炎症性穿孔腹痛有一定时间,数小时至数十小时;结肠、胃癌或溃疡病穿孔以往均有数月到数年的腹痛病史;创伤性腹内空腔器官穿孔则外伤后即有腹痛。腹膜炎的腹痛剧烈,呈绞痛状;弥漫性者全腹均有疼痛,伴恶心、呕吐,有不同程度的休克。
3.体检:
腹部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以原发病灶处最明显。如胃、结肠穿孔者,叩诊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呈现急性病容,体温升高,脉快而弱。
(二)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均显著增高。
(三)x线检查:
根据病史所怀疑的病因,选择性地进行x线检查,如疑为胃、肠穿孔,腹部高位照片膈下有游离气体,腹膜炎晚期则腹部平片因肠麻痹而有大,小肠胀气、肠间隙增宽以及腹膜外脂肪线模糊甚至消失,
(四)诊断性腹腔穿刺:
对疑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或腹部创伤,穿刺抽出血性液体,可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