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倾诉会导致抑郁症
过度倾诉会导致抑郁症
我们通常会庆幸,但你感觉孤单寂寞难过的时候,身边还有一位朋友可以倾诉,可以让你任意倾吐苦水。但是,新的科学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可能你会在倾诉的时候得到心灵上的缓解和舒适,但是长此以往将会造成你和闺蜜的抑郁倾向!到底怎么回事,你还是快来看看吧。近日,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女性朋友之间苦水倒得过多的话,对于解决问题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甚至会导致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的产生。
研究人员用“共同反刍”形容过分沉迷和讨论同一个问题的行为。心理学家表示,这种行为在女性特别是年轻女孩当中非常普遍,她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为什么他不打电话来?”“我该和他分手吗?”之类的情感问题。而短信、电邮等现代沟通手段更是大大方便和强化了女性朋友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但是这种讨论却常常给他们惹来抑郁的后果。
原因:不健康情绪可“传染”
专家警告说,“共同反刍”行为带有潜在的传染性,导致不健康的情绪在女性朋友之间互相传染。专家指出,“共同反刍”与“分享”在本质上截然不同,后者能够促进正面的情绪和健康的友谊。女性原本就比男性容易抑郁和焦虑,而“共同反刍”会将女性困在负面的思维模式中无法自拔。不过,专家也指出,“共同反刍”也可能会加深友谊,而这种亲密友谊对于人加强自信也有好处。专家表示,男性朋友之间这种感性的对话发生得比较少,而且也不会加重他们焦虑或者抑郁的情绪。专家说:“当女孩们互诉心中烦恼时,她们可能会因为得到支持和肯定而感觉好些。但由于她们不是在就事论事,因此她们可能会聊得越多心情越糟。”
进入青春期的少女更容易有“共同反刍”的行为,也更容易抑郁或者焦虑。她说:“青春期少女面临很多压力源,其中很多模棱两可,例如开始与异性约会,担心自己是否受别人欢迎等。”据报道,目前,有关“共同反刍”的研究仅停留在其在短期内造成的负面效应。但是专家指出,心理学上有一种“情绪传染”或者“传染性焦虑”的现象,有时候可能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
应对措施:应专注于解决问题
专家表示,要走出“共同反刍”带来的负面作用,其中一个关键是要专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沉溺在问题本身。专家表示,其中的界线很微妙。我们希望鼓励女孩子交朋友、寻求朋友的支持,但是我们也希望她们能够学会更正面的技巧,学会如何解决问题。还有专家建议,女性在遭遇烦恼时,应该试图把焦点从问题本身转移到好的经验和解决方法上面去。
坚持减肥一年多,琳琳成功甩掉37公斤肥肉
为了保持体形,她曾连续几天不吃饭
去年中秋之后,她的饭量变得出奇的大,每天吃到呕吐才会满足
昨日上午,29岁的琳琳(化名)打开家里的月饼盒,吃了一块蛋黄馅月饼,接着吃了一块云腿馅月饼,随后又拆开一个豆沙馅的月饼……琳琳的妈妈李女士赶紧抢走她手上的月饼盒。
两年了,琳琳一直无法控制自己的食量,暴饮暴食到胀肚、呕吐,仍然会接着吃……这都是因为她疯狂减肥后,患上了“贪食症”。
无奈之下,李女士只得寻求华西都市报记者的帮助。
拒绝一切主食一年瘦了37公斤
琳琳身高1米62。5年前生了孩子后,她的体重从50公斤飙升至82公斤。看着镜子里走形的身材,琳琳不知哭了多少回。
从那时开始,她每天少吃、多运动,什么减肥药都吃,还坚持每天1小时的快走。她每天早餐只吃鸡蛋,中午吃定量的素菜,完全拒绝米饭和一切主食;晚上就吃黄瓜片、黄瓜条、黄瓜粒……这样的减肥计划进行了一年多,琳琳成功甩掉了37公斤肥肉。
虽然身材恢复了原样,但琳琳仍不甘心,她还想再减一些。为此,她没事的时候就不停地走,饿的时候就抱着肚子看电视,远离一切会让自己变胖的东西。
瘦身之后暴食吃到吐也不停嘴
儿子2岁时,琳琳为了照顾好孩子,运动的时间少了,身材开始反弹。为了保持体形,她开始尝试3天不吃饭,光吃苹果,然后发展到几天不吃饭,饮食开始出现紊乱。
去年中秋,看着自己最喜欢的蛋黄馅月饼,琳琳第一次放开肚子吃。可吃完想到这些会让自己变胖,她很快又去厕所学着明星抠喉减肥的方法,把吃进肚子的月饼全部吐了出来。吐完后想到自己一直以来为了减肥错过的好吃的,她又放开吃,形成了恶性循环。
从此,琳琳的饭量变得出奇的大,一顿能吃三四顿的量;一日三餐后,还可以一顿吃下2公斤的月饼。现在,琳琳觉得所有东西都好吃,不吃东西,人提不起精神,每天吃到呕吐才会满足……
李女士说,女儿的突变,源于那次疯狂的减肥经历。
昨日,瘦得皮包骨头的琳琳告诉记者,她最疯狂的一次,是把家里的馒头、饼干、零食吃光后,晚上11点又给杂货店打电话让送吃的,然后一直吃到凌晨3点多,吃到不想睡。
对食物异常的“贪念”,让家人都感到不安,可他们每次阻止琳琳暴饮暴食或劝说其就医,都会发展为争吵。
激素因素
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会发生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怀孕期间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逐渐增高到峰值,分娩后的3~5天内逐渐降至基础水平。研究显示,孕激素下降幅度越大,产后抑郁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研究发现,临产前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达到最高值,患者表现为情绪愉快,分娩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时患者表现为抑郁。
躯体因素
产时及产后并发症、难产、滞产、手术产等是产后抑郁症不可忽视的诱因。由于分娩带来的疼痛与不适使产妇感到紧张恐惧,出现滞产、难产时,产妇的心理准备不充分,紧张、恐惧的程度增加,产程持续时间更长,导致躯体和心理的应激增强,从而诱发产后抑郁的发生。其次,有躯体疾病或残疾的产妇易发生产后抑郁,尤其是感染、发热对产后抑郁的促发有一定影响。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精神障碍的潜在因素。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较高。此外,过去有情感性障碍的历史、经前抑郁史等均可引起产后抑郁症。而患有产后抑郁症的妇女如果再次怀孕分娩,则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其比率可高达50%,过去任何时候有过重度抑郁症的妇女,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危险性可增加30%~40%。
社会因素
支持系统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因素,它包括丈夫、家人的支持及其本人对婚姻的满意度等。产后抑郁症患者多存在支持系统不利、夫妻关系不合、产后亲属关心较少、居住环境恶劣等因素,这些都是促发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不良的分娩结局,如死胎、死产、畸形儿及产妇家庭对婴儿性别的反感等,是产后抑郁症的诱发因素。产妇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诸如失业、夫妻分离、亲人病丧、家庭不和睦等,是促发产后抑郁症的重要诱因。同时,低龄、单亲、低社会地位、多子女的母亲、父母早年离异、低学历、低收入、新移民等因素均可增加产妇产后抑郁的易感性。此外,产后抑郁症还与产妇的年龄、职业、孕产期保健服务的质量、产后的母乳喂养、产妇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幸事件等因素有关。
心理因素
产后抑郁症多见于以自我为中心、成熟度不够、敏感、情绪不稳定、好强求全、固执、社交能力不良、与人相处不融洽和内向等性格特点的人群。产前情绪不稳定、有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者发生产后抑郁症情况的较多。产褥期妇女情感处于脆弱阶段,特别是产后1周情绪变化更为明显,心理处于严重不稳定状态。由于产妇对即将承担母亲角色的不适应,造成心理压力而出现抑郁焦虑情绪。而产妇的过度焦虑和抑郁可导致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反应,如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以及其他内分泌激素的改变,可致子宫收缩减弱、疼痛敏感、产程延长、出血增多,进一步加重产妇的焦虑、不安情绪,成为产后抑郁症的促发因素。
怎么样预防抑郁症 要设法睡好觉
只要能睡好觉,就能预防抑郁症。长期失眠可能会导致抑郁症,如有失眠的困扰,要设法解决。
抑郁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导致抑郁症的原因一、遗传基因
假使一个人的家族中有抑郁症史,那么他们患有抑郁症的可能性就远高于正常的人。研讨显现,父母其中1人得忧伤症,子女得病几率为25%;若双亲都是忧伤症病人,子女患病率进步至50%~75%。环境诱因,如在生活中一些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情及失落感都有可能会招致一个人患有抑郁症。
比方说丧偶(特别老年丧偶,简直八、九成的人会得此病)、离婚、丢掉工作、财务危机、失去安康等。药物要素,假使一个人长期的在生活中服用一些高血压药、治疗关节炎或帕金森症的药,那么就大大增加了患抑郁症的风险性。
导致抑郁症的原因二、环境诱因
如在生活中出现一些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都有可能会导致一个人患有抑郁症,比如说丧偶(尤其老年丧偶,几乎八、九成的人会得此病)、离婚、丢掉工作、失去健康、财务危机等。疾病因素,常见的有糖尿病、心脏病、中风、癌症等患者,都易患抑郁症。像甲状腺机能亢进,即使是轻微的情况,也会患上忧郁症。忧郁症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前兆,如帕金森症、胰脏癌、脑瘤、阿兹海默症等。
导致抑郁症的原因三、家族遗传性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家庭中有抑郁症的患者,那么其他家庭成员患病的危险性就会增高,这可能是遗传导致了抑郁症易感性升高,其中双相抑郁症的遗传性更高些,这是一种抑郁症的发病原因。社会环境因素,人际交往、工作压力、家庭矛盾等等诸如此类的社会心理因素都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除此之外,一些严重的躯体疾病,如脑中风,心脏病发作,激素紊乱等常常引发抑郁症,并使原来的疾病加重。另外,抑郁症患者中有1/3的人有物质滥用的问题。
抑郁症为什么会自杀
抑郁症的发作最终会酿成恶果,其中最为严重的抑郁症危害就是抑郁症的发作会导致患者走上自杀的道路,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之所以会受到自杀的困扰就是因为对其病因不太了解,在生活中没有做好抑郁症的防治。我们只有清楚抑郁症的病因才可以做好抑郁症的防治,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抑郁症为什么会自杀?导致抑郁症患者走上自杀道路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种:
一、环境因素和应激:经济困难,人际关系紧张或是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都会促发抑郁症。有时抑郁症的原因和疾病有关,一些严重的疾病,像脑中风,心脏病,激素紊乱等常常会引发抑郁症,并使原来的疾病加重。另外,抑郁症患者中有1/3的人有物质滥用的问题。
二、生物化学因素:一个人患有抑郁症时,大脑中往往有某些被称为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出现减少。人们认为,如果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神经递质之间不平衡,就可以导致抑郁症或焦虑症。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减少常常导致情绪低落、动力下降以及食欲和性欲改变。
三、遗传因素也是导致抑郁症患者走上自杀道路的原因之一:如果家庭中有抑郁症的患者,那么患上抑郁症的危险较很高了,这可能是因为遗传导致抑郁症容易感性升高,是常见的引起抑郁症的原因。其中双相抑郁症遗传性较高一些。然而,并非有抑郁症家族史都会得抑郁症的,而且并非得了抑郁症都有家族史,这表明遗传因素并不是抑郁症的唯一因素。
抑郁症为什么会自杀?抑郁症发作所导致的这样一种结果不论对患者来说,还是对患者的家属来说都属于一种巨大的打击,因此重视对抑郁症的原因进行了解,在生活中注意全面防治抑郁症病情加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希望以上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抑郁症患者可以及早康复。
减肥过度会导致抑郁症吗
减肥过度是有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的。
很多人为了追去瘦身而拼命的减肥,但是当身体摄入的营养不能满足日常消耗时,不仅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上好,同时也有可能损害精神健康。
发现了抑郁症该怎么进行自我调节
1.学习心理卫生知识 可通过心理卫生课或讲座,通过阅读心理卫生书刊等途径接受心理卫生教育,并把知识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去。提高自己的耐受挫折的能力,努力保持心理健康,从而能很好的预防抑郁症。 2.运动 运动时一味良药,是百病的克星。运动能加强人体的新陈代谢,疏泄负性心理能量,有效防止抑郁症的发作,运动还有助于增强体质,产生积极的心理感受,能较快地提高情绪、消除抑郁的一系列症状。抑郁症的预防应避免不良事件影响。 3.人际交往 很多的忧郁症患者都是孤独的,寂寞的。因此想要预防忧郁症就要扩大朋友圈子,增强交流。 4.睡好觉 失眠也是导致抑郁症患者的主要原因,只要能睡好觉,就能预防抑郁症。 5.自我心理调节 自我心理调节包括调整认知结构,完善自我意识,塑造健全人格,抑郁的预防还要学会情绪控制,提高适应能力,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例如:写日记、倾诉、运动、转移等。
手机也会导致抑郁症的出现
研究显示,有抑郁症状的人平均每天手机使用时间达68分钟以上,而使用时间为17分钟的人没有出现抑郁症状。研究团队成员、芝加哥西北大学费恩伯格医学院行为介入技术中心主任大卫 莫尔表示:专注在手机上时间越多的人,患抑郁症的几率越高;喜欢宅在的家里要比喜欢外出的群体更容易患上抑郁症。而且有抑郁症状的人生活起居缺少规律,比如他们每天出门上班的时间都不一样。据悉,通过用户手机数据分析预测抑郁症状的准确率可达87%。
老年抑郁症病因有什么
1.年纪增大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生物化学变化: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中枢神经系统会发生各种生物化学及神经内分泌,神经递质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可能会导致老年期抑郁症的发病。
2.心理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压力的加大,年轻人都在外奔波,这就导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老年人对精神挫折的承受能力开始减退,这种孤独、寂寞可能很容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另外,一旦受到各种刺激,如老伴亡故,子女的分居,地位的改变,经济的困窘,疾病缠身,居住地动迁等等,都可能刺激到老年人,从而导致抑郁症的发病。
3.脑组织结构的退行性改变:有学者通过对晚发病的老年性抑郁病患者与早发病的抑郁症患者进行比较,发现玩发病的老年抑郁症患者脑室扩大和皮质萎缩更明显,因此脑组织退行性改变可能对晚发病的老年抑郁症病因学意义更为重要。
4.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基因有可能是老年抑郁症的潜在病因,有家族史的家庭成员,老年更容易患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