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黄疸的饮食

黄疸的饮食

1鸡骨草煲红枣:鸡骨草60克,红枣8枚,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阳黄、急黄。

2溪黄草煲猪肝:溪黄草60克,猪肝50克,水煎服。适用于阳黄、急黄。

3丹参灵芝煲田鸡:丹参30克,灵芝15克,田鸡青蛙250克。将田鸡去皮洗净同煲汤,盐调味饮汤食肉。适用于阴黄。

黄疸吃什么对身体好?

应吃营养价值高的牛奶、蛋、果汁、冰淇淋等食品,每次的次数要多。

黄疸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1、 忌食辣叔、榨菜、大蒜、肉桂、丁香、茴香、葱、韭、生姜等辛辣之品。

2、 忌食糯米、大枣、荔枝等黏糯滋腻之物;

3、忌食马铃薯、豆瓣等易致胀气的食物;

4、 忌食动物油、肥肉、狗肉、海鱼、虾子、以及黄芪、紫河车、黄精等补益之品。

5、 阴黄之人还应忌食螃蟹、螺蛳、蚌肉、柿于、香蕉、莼菜、生地瓜、生菜瓜、苦瓜等生冷性凉食物。

黄疸肝炎饮食治疗

(1)保证充足的热量供给,一般每日以8400~10500千焦(2000~2500千卡)比较适宜。过去提倡的肝炎的高热量疗法是不可取的,因为高热量虽能改善临床症状,但最终可致脂肪肝,反而会使病情恶化,故弊大于利。

(2)碳水化合物,一般可占总热能的60~70%。过去采用的高糖饮食也要纠正,因为高糖饮食,尤其是过多的葡萄糖、果糖、蔗糖会影响病人食欲,加重胃肠胀气,使体内脂肪贮存增加,易致肥胖和脂肪肝。碳水化合物供给主要应通过主食。

(3)为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应增加蛋白质供给,一般应占总热能的15%,特别应保证一定数量优质蛋白,如动物性蛋包质、豆制品等的供给。

(4)脂肪摄入一般可不加限制,因肝炎病人多有厌油及食欲不振等症状,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脂肪摄入过多的问题。

(5)保证维生素供给。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等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C,对于改善症状有重要作用。除了选择富含这些维生素的食物外,也可口服多种维生素制剂。?

(6)供给充足的液体。适当多饮果汁、米汤、蜂蜜水、西瓜汁等,可加速毒物排泄及保证肝脏正常代谢功能。

黄疸性肝炎饮食

黄疸肝炎患者的生活注意事项

1、忌劳累,中医认为,人动血分经络,人卧血归肝脾。这可说明肝硬化病人应多休息。卧床休息,能减少肝代谢的需要量,增加肝的血流供应量,有利于肝细胞的营养与再生,促进病情稳定。如不仅不休息,而且劳累过头,则情况恰恰相反,肝细胞还会再次出现坏死,从而加重病情。

黄疸肝炎患者的饮食和生活注意事项有哪些

2、忌情绪悲观,过于忧郁和懊丧会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失调,加重疾病的发展。肝硬化病人应象那些以精神力量战胜晚期癌症20年仍健康地活在世上的人那样,坚信自身机体能战胜病魔。

3、忌滥服药物,由于肝硬化时肝功能降低,药物在肝内的解毒过程大大减慢,药物可在体内蓄积,特别是麻醉药和镇静药不仅对肝脏有直接毒性作用,而且会诱发肝昏迷。所以,要尽量少用药,所用药物必须是非用不可才用。

4、慎过性生活,肝硬化病人不节制性生活,可诱发肝昏迷和上消化道出血。代偿期肝硬化病人的性生活次数要有相当程度的减少,而失代偿期则应禁止。

5、少喝或不喝咖啡,因为咖啡因会加快胃酸的产生,而胃酸进入肠道内容易产生气体发生腹胀。不嚼口香糖,因为口香糖内添加的人工糖料无法被肠道吸收,在肠内经过发酵会产生气体。尽量少用吸管喝水或饮料,不饮用碳酸饮料。因为腹水而腹胀者按照相关腹水的护理进行。

黄疸型肝炎的食疗方:

黄疸肝炎患者的饮食和生活注意事项有哪些

1、如果人们患上黄疸肝炎后,表现为乏力、烦躁、厌油腻、食欲不振等情况,可以吃些南瓜、糯米、杏仁、橘红、莱菔子等食物,并可以饮用芦根、麦门冬泡的茶。

2。如果黄疸型肝炎患者出现了黄色昏暗、口淡不渴、腹胀胸闷的症状,应该多食些乳类、鱼类、蛋类、莲子粥、蔗糖、葡萄糖之类的食物。

3。如果黄疸型肝炎患者出现的黄疸色泽鲜明,并伴有口渴、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则吃一些干凉的食物比较好,比如冬瓜、西瓜、绿豆粥、水果、蜂蜜等。

4。如果黄疸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加重,并且黄疸现象迅速加深、高热或腹水、口干舌燥等症状,应该食些黄瓜、木耳汤、山楂片、绿豆粥等,还可以进食含有各种维生素的食物,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为主。

黄疸患者的饮食疗法

1、湿热阳黄型:此型多因情志抑郁,或嗜酒过度,或饮食不节而伤脾胃。其黄如橘色,伴发热,口苦,心烦,胁胀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此类患者宜进清热利湿之品,如西瓜,冬瓜,绿豆以及润肠通便之物(如新鲜水果类);还应注意营养供给以优质蛋白为主,多食蔬菜及摄取维生素B,宜进清淡易消化饮食,中药以凉服为宜。此型应忌用辛辣,肥甘厚味等助热生湿之品。

2、寒湿阴黄型:因患者中焦虚弱,湿从寒化而见黄疸晦暗,头痛,纳少,乏力,便溏伴恶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而滑,脉细缓。此类患者宜温中散寒,健脾祛湿。宜进食富含蛋白质,易消化之品,如豆类,精牛,羊肉,乳类,蛋类等,且宜热食。忌食生冷瓜果等助生寒湿的寒凉之品以及黄豆,土豆,红薯等易胀气之品,以避气阻中焦。中药水煎剂应少量温服。

 3、热毒急黄型:因热毒盛,入营血分,邪陷心包,证见全身深黄,高热烦渴,或有神昏,口臭,有出血倾向,舌红绛,苔黄厚燥,脉弦滑数。饮食应用清热凉血,解毒开窍之品(如西瓜,绿豆,蕃茄,黄花),配以润肠通便之品(如水果类)。还可用芦根,麦冬,黄等泡水饮用益养阴津,清宣头目,利湿退黄。高优蛋白不可缺少,但有肝昏倾向者应限制蛋白的摄入,伴腹水者应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必要时应喂食或鼻饲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中药煎剂宜凉服。

病理性黄疸的饮食

病理性黄疸饮食吃什么1、田基黄煮蛋

鲜田基黄100克(或干品50克),鸡蛋2~3个。鸡蛋煮熟后去壳,再与田基黄同煎煮,饮汤食鸡蛋,每日分次服食。有清热解毒,舒肝利胆退黄的作用。

病理性黄疸饮食吃什么2、牡蛎肉玉米须汤

鲜牡蛎肉100克,玉米须150克。先将玉米须洗净,切成碎小段,放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备用。将鲜牡蛎肉洗净,用快刀斜剖成片,与玉米须药袋同放入砂 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待牡蛎肉熟烂,取出药袋,滤尽药汁,加葱花、姜末、精盐、味精各少许,拌匀,再煨煮至沸,即成。分2 次服食,吃牡蛎肉,饮汤汁。有敛阴潜阳、滋阴养肝、清热退黄之功效。

病理性黄疸饮食吃什么3、苦瓜猪肝汤

苦瓜200克,猪肝200克,黄酒少许,加盐、酱油,腌15分钟,冷开水冲淋后,加水共煮。具有清热利胆养肝的作用。相关推荐:母乳性黄疸的食疗保健

母乳性黄疸饮食原则

一、食疗方

茵陈鲫鱼汤:退黄疸、清湿热、健脾和胃

原料:茵陈30克 鲫鱼300克 葱末5克 姜片5克

调料:盐3克 料酒10克 植物油20克

做法:

1、锅内倒入适量清水,放入洗净的茵陈,大火煮开后,改用小火煮约20分钟,去渣取汁备用;

2、将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在鱼身上划上花纹,抹上少许盐和料酒,腌制片刻;

3、炒锅加油烧热,将鲫鱼入锅,煎至两面金黄;

4、将药汁倒入锅内,放入姜片,用中火煮约10分钟,加入盐,撒上葱花即成。

二、患者不适宜吃什么?

黄疸患儿应忌食油腻、辛辣等助热生湿的食物,如肥肉、辣椒、韭菜、大蒜、生姜等;

忌食粘糯滋腻的食物,如糯米、桂圆、大枣、荔枝等。

三、患者可多食:

黄疸患儿可适当地多吃冬瓜、西瓜、茭白、田螺、泥鳅、番薯等;

应积极地补充适量的脂溶性维生素,可适当地多吃胡萝卜、菠菜、麦芽、西兰花等。

黄疸的饮食

(1)鸡骨草煲红枣:鸡骨草60克,红枣8枚,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阳黄、急黄。

(2)溪黄草煲猪肝:溪黄草60克,猪肝50克,水煎服。适用于阳黄、急黄。

(3)丹参灵芝煲田鸡:丹参30克,灵芝15克,田鸡(青蛙)250克。将田鸡去皮洗净同煲汤,盐调味饮汤食肉。适用于阴黄。

新生儿黄疸的饮食

1、西瓜

患黄疸者小便发黄,宜多吃西瓜,或每日2~3次,每次饮西瓜汁1碗。西瓜能清热解毒,利小便。

2、梨子

梨子能清热、解毒、消痰。它含有维生素C1、B1、B2、烟酸和糖,据马文飞《食物疗法》中介绍:“治黄疸病:雪梨,洗净切片,浸入食醋中,每次吃梨2个,1日3次。”

3、猕猴桃

性寒解热,适宜阳黄者服食。崔禹锡《食经》云:“和中安肝,主黄疸。”

4、山楂

用北山楂治疗黄疸17例,均收到良好的退黄效果。具体方法是:全部采用单味北山楂肉,开始1~2日内,日用量为60克,第3天起减少,以开水浸泡当茶饮服。

黄疸的饮食

(1)鸡骨草煲红枣:鸡骨草60克,红枣8枚,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阳黄、急黄。

(2)溪黄草煲猪肝:溪黄草60克,猪肝50克,水煎服。适用于阳黄、急黄。

(3)丹参灵芝煲田鸡:丹参30克,灵芝15克,田鸡(青蛙)250克。将田鸡去皮洗净同煲汤,盐调味饮汤食肉。适用于阴黄。

黄疸吃什么对身体好?

应吃营养价值高的牛奶、蛋、果汁、冰淇淋等食品,每次的次数要多。

黄疸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1、 忌食辣叔、榨菜、大蒜、肉桂、丁香、茴香、葱、韭、生姜等辛辣之品。

2、 忌食糯米、大枣、荔枝等黏糯滋腻之物;

3、忌食马铃薯、豆瓣等易致胀气的食物;

4、 忌食动物油、肥肉、狗肉、海鱼、虾子、以及黄芪、紫河车、黄精等补益之品。

5、 阴黄之人还应忌食螃蟹、螺蛳、蚌肉、柿于、香蕉、莼菜、生地瓜、生菜瓜、苦瓜等生冷性凉食物。

黄疸的饮食

黄疸食疗方

(1)鸡骨草煲红枣:鸡骨草60克,红枣8枚,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阳黄、急黄。

(2)溪黄草煲猪肝:溪黄草60克,猪肝50克,水煎服。适用于阳黄、急黄。

(3)丹参灵芝煲田鸡:丹参30克,灵芝15克,田鸡(青蛙)250克。将田鸡去皮洗净同煲汤,盐调味饮汤食肉。适用于阴黄。

黄疸吃什么对身体好?

应吃营养价值高的牛奶、蛋、果汁、冰淇淋等食品,每次的次数要多。

黄疸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1、 忌食辣叔、榨菜、大蒜、肉桂、丁香、茴香、葱、韭、生姜等辛辣之品。

2、 忌食糯米、大枣、荔枝等黏糯滋腻之物;

3、忌食马铃薯、豆瓣等易致胀气的食物;

4、 忌食动物油、肥肉、狗肉、海鱼、虾子、以及黄芪、紫河车、黄精等补益之品。

5、 阴黄之人还应忌食螃蟹、螺蛳、蚌肉、柿于、香蕉、莼菜、生地瓜、生菜瓜、苦瓜等生冷性凉食物。

黄疸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1.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低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素流质或半流质为主。

2.宜少量多餐,切忌饱食,忌肥厚、荤油、糖类、燥热、辛辣、刺激、生冷及黏腻食物,戒烟、酒;避免吃油炸、坚硬、不易消化的食物,适当控制禽畜类高蛋白类食物。

3.鼓励病人多饮开水和果汁,可取鲜芦根、麦冬煎水代茶饮,并逐渐增加粗纤维食物入量,如芹菜、菠菜、苋菜、香蕉、雪梨等。

患黄疸的饮食禁忌

黄疸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1、保证充足的热量供给,一般每日以8400~10500千焦(2000~2500千卡)比较适宜。

2、碳水化合物,一般可占总热能的百分之六十。过去采用的高糖饮食也要纠正,因为高糖饮食,尤其是过多的葡萄糖、果糖、蔗糖会影响病人食欲,加重胃肠胀气,使体内脂肪贮存增加,易致肥胖和脂肪肝。碳水化合物供给主要应通过主食。

3、为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应增加蛋白质供给,一般应占总热能的15%,特别应保证一定数量优质蛋白,如动物性蛋包质、豆制品等的供给。

4、脂肪摄入一般可不加限制,因肝炎病人多有厌油及食欲不振等症状,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脂肪摄入过多的问题。

5、保证维生素供给。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维生素C,对于改善症状有重要作用。除了选择富含这些维生素的食物外,也可口服多种维生素制剂。

6、供给充足的液体。适当多饮果汁、米汤、蜂蜜水、西瓜汁等,可加速毒物排泄及保证肝脏正常代谢功能。

7、注意烹调方法,增进食物色、香、味、形,以促进食欲。忌油煎、炸等及强烈刺激性食品,限制肉汤、鸡汤等含氮浸出物高的食品,以减轻肝脏负担。

相关推荐

黄疸性肝炎饮食注意事项

黄疸性肝炎就是由于肝炎病毒使肝细胞破坏、肝组织破坏重构、胆小管阻塞,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部份发黄的症状。通常,血液的胆红素浓度高于2-3mg/dL时,这些部份便会出现肉眼可辨别的颜色。 黄疸性肝炎饮食注意事项 1、保证充足的热量供给,一般每日以8400~10500千焦(2000~2500千卡)比较适宜。过去提倡的肝炎的高热量疗法是不可取的,因为高热量虽能改善临床症状,但最终可致脂肪肝,反而会使病情恶化,故弊大于利。 2、碳水化合物,一般可占总热能的60~7

急性黄疸肝炎饮食原则

黄疸型肝炎的饮食重在养肝保肝。在食物的选择上也应以能够起到该疗效的食物为主。 养肝护肝的食物中首选就是海鲜类。例如白带鱼、黄鱼、银鱼、及甲壳类如牡蛎、蟹等能增强免疫功能,修复破坏的组织细胞、不受病毒侵犯。但要注意防止食物中毒的现象。 对海鲜过敏的人可多食西瓜。西瓜有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利尿降压之用,富含大量糖、维生素及蛋白酶等。蛋白酶可把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可溶性蛋白质,对肝纤维化的预防很有好处。 谷类也是必不可少。如糯米、黑米、高粱;红枣、桂圆、核桃、栗子等。大豆及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磷、维生

母乳性黄疸妈妈不能吃什么 重点:母乳性黄疸妈妈需忌口的食物

凡湿热型黄疸之人忌食之。如果妈妈喂奶也需要忌口。据《本草纲目》云:“胡椒,大辛热,纯阳之物。辛走气,热助火,此物气味俱厚。”《随息居饮食谱》也认为:“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对湿热型黄疸之人来说,多食则易增剧病情,助长湿热之邪,黄疸不易退去。 甘温果品。《本草汇言》说它“甘温而润,恐有滞气”。湿热性黄疸应多食清淡利湿之物,龙眼肉滋腻助热,不利湿热之邪的排泄,故阳黄与阴黄之人皆不宜食,所以为了保证宝宝喝奶正常,妈妈也需忌口。 民间视为大发之物。唐代食医孟诜认为“多食令人发痼疾”。明·李时珍也指出:“鹅,气

黄疸食疗

折叠食疗 (1)鸡骨草煲红枣:鸡骨草60克,红枣8枚,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阳黄、急黄。 (2)溪黄草煲猪肝:溪黄草60克,猪肝50克,水煎服。适用于阳黄、急黄。 (3)丹参灵芝煲田鸡:丹参30克,灵芝15克,田鸡(青蛙)250克。将田鸡去皮洗净同煲汤,盐调味饮汤食肉。适用于阴黄。 折叠适宜食用应吃营养价值高的牛奶、蛋、果汁、冰淇淋等食品,每次的次数要多。 折叠不宜食用1、忌食辣叔、榨菜、大蒜、肉桂、丁香、茴香、葱、韭、生姜等辛辣之品。 2、忌食糯米、大枣、荔枝等黏糯滋腻之物; 3、忌食马铃薯、豆瓣等易致胀气

新生儿黄疸饮食注意事项

多喂糖水可使黄疸加快消退,不必治疗。但遇黄疸较严重时应予光疗并作进一步检查,以防夹杂病理性黄疸。 湿热型黄疸可见到小儿皮肤黄而鲜明,其色如枯色,伴见发热、烦躁、啼哭、口渴、呕吐、尿黄、便秘等症状,常用茵陈、栀子、大黄、黄芩、车前子、竹茹、陈皮等中药治疗,伴见高热、烦躁喘促,或抽搐、或昏迷,并且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此型—般病情较重,多为核黄疸病人。中成药可灌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汤药可用水牛角、生石膏、炒栀子、黄连、茵陈、菖蒲、大黄、钩藤等药,水煎服。若患儿已昏迷则中药灌不进去时,可用茵陈、栀子、大

治疗黄疸可从正确饮食出发

茵陈鲫鱼汤 退黄疸、清湿热、健脾和胃。 原料:茵陈30克,鲫鱼300克,葱末5克,姜片5克。 调料:盐3克,料酒10克,植物油20克。 做法: 1、锅内倒入适量清水,放入洗净的茵陈,大火煮开后,改用小火煮约20分钟,去渣取汁备用。 2、将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在鱼身上划上花纹,抹上少许盐和料酒,腌制片刻。 3、炒锅加油烧热,将鲫鱼入锅,煎至两面金黄。 4、将药汁倒入锅内,放入姜片,用中火煮约10分钟,加入盐,撒上葱花即成。 白茵奇金烫 药物:绵茵陈12克,陈皮5克,白茅藤、金钱草、奇良各7克。此为10

母乳性黄疸妈妈的饮食

母乳性黄疸分为两类,一类是早发性母乳性黄疸,还有一类是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早发性母乳性黄疸见于早期的新生儿,一般是生后一周以内的新生儿,是由于母乳的喂养量不够,导致胎便排出延迟,使得肠肝循环增加,从而使胆红素水平高于正常的范围,这时候妈妈要加强营养,可以适当吃一些高蛋白食物,促进乳汁的分泌,适当地增加哺乳的频次,必要的时候补充配方奶的喂养,从而使他的营养跟的上,然后大小便排的出,次数增多,有助于黄疸的减轻。 另外一类晚发性母乳性黄疸,它的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这个跟妈妈的饮食是没有很大的关系的,它通常是发生在生

母乳性黄疸饮食保健

在新生儿黄疸中,有一种称为母乳性黄疸,极其容易与其他新生儿黄疸混淆。母乳性黄疸见于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生后3-4天出现黄疸,高峰时间一般在生后5~7天、迟发型于6~8天出现,黄疸高峰时间为生后数周至数月。母乳性黄疸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近来多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一般认为,新生儿小肠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经过检测确认),活性高。这种主要来源于母乳的酶,可催化结合胆红素变成未结合胆红素,此过程在新生儿小肠内进行,加上小儿肠蠕动相对慢,使大量应排泄的胆红素被这种酶解离成未结合胆红素,

溶血性黄疸饮食宜忌

溶血性黄疸,主要是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或红细胞受外源性因素损伤,使红细胞遭到大量破坏,释放出大量的血红蛋白,致使血浆中非脂型胆红素含量增多,超过肝细胞的处理能力则出现黄疸。另外,脾脏机能亢进时,使红细胞破坏破坏,由于大量红细胞的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泌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性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正常的水平而出现黄疸。 溶血性黄疸饮食宜忌: 孕妇在月子里忌生冷硬辣。麦乳精、咖啡、人参、

小儿黄疸饮食注意事项

1、胡椒:凡湿热型黄疸之人忌食之。《本草纲目》云:“胡椒,大辛热,纯阳之物。辛走气,热助火,此物气味俱厚。”《随息居饮食谱》也认为:“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对湿热型黄疸之人来说,多食则易增剧病情,助长湿热之邪,黄疸不易退去。 2、龙眼肉:甘温果品。《本草汇言》说它“甘温而润,恐有滞气”。湿热性黄疸应多食清淡利湿之物,龙眼肉滋腻助热,不利湿热之邪的排泄,故阳黄与阴黄之人皆不宜食。 3、鹅肉:民间视为大发之物。唐代食医孟诜认为“多食令人发痼疾”。明·李时珍也指出:“鹅,气味俱厚,发风发疮。”《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