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用于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控制与口服降糖药失效者,以及严重合并症、严重感染、重大手术及妊娠分娩等。用量根据病人的血糖水平由医生掌握使用。
双胍类降糖药
苯乙双服(降糖灵):开始时一次25mg,一日2—3次,饭前服用,可逐渐增量至每日
50—100mg,但每日最大量不超过0.15g。老年糖尿病人以不超过75mg为宜。
二甲双胍(降糖片)6每次口服0—25—0.5g,一日2—3次,以后根据血糖、尿糖情况适当调整剂量。
磺脲类降糖药
格列齐特(达美康,甲磺毗腮):一般患者每日口服40—80mg,需要时可增加至每次80mg,一日3—4次。极量一日320mg,老年患者一日用量不超过80mg。
格列喹酮(糖适平):每日口服60一120mg,分1—3次服用,宜餐前服用。可根据血糖水平酌情调整剂量。
格列吡嗪(美毗达):初用者早餐前30分钟服用2.5—5mg,老年糖尿病人从2.5mg开始,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每日用量超过10mg时可分为2—3次,在餐前30分钟口服,每日极量为30mg。
格列本脲(优降糖):一次口服2.5一10mg,一日量超过10mg时应分早晚两次服用。出现疗效后逐渐减至维持量,每日2.5—5mg。
拜糖平
一般成人开始剂量每次50—100mg,一日3次,每日就餐前吞服,或与第一口食物一起嚼服。由于个体间药效或耐受性差异,应由医生确定病人个体化剂量。严格控制饮食,疗效会更好。
糖尿病药物
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
第一大类:双胍类药物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双胍类药物主要是盐酸二甲双胍。苯乙双胍基本淘汰,可能在一些边远地区还在使用。它可以有不同的剂型,有普通的、缓释的、肠溶的等等。双胍类药物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推荐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和联合用药中的基础用药。 临床试验显示,二甲双胍可以使HbA1c 下降1%-2%,并可使体重下降。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类药物不容易导致低血糖,但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
常见副作用: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等。 双胍类药物罕见的严重副作用是诱发乳酸酸中毒,多见于苯乙双胍,盐酸二甲双胍少见。因此,双胍类药物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男性>1.5mg/dL,女性>1.4mg/dL或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2)、肝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缺氧或接受大手术的患者。在作造影检查使用碘化造影剂时,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很多人认为二甲双胍有肝肾的损害,所以不愿使用二甲双胍类药物,这是存在认识的误区,只有肝肾功能不全、有心衰、呼吸衰竭、或年龄过大(大于70岁)等患者不能使用或慎用。
注意事项:该药可以餐前、餐中、餐后服用,为减少药物副作用,多于餐后服。从小剂量开始,有助于缓解胃肠道反应。
第二大类: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属于胰岛素促分泌剂,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临床试验显示,磺脲类药物可以使HbA1c降低1%-2%,是目前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推荐的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主要用药。磺脲类药物种类较多,有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之分,现在后两代的药物用的较多,而D860基本停用,主要是由于容易出现低血糖。
常见副作用:易出现低血糖,体重增加。
注意事项:磺脲类药物如果使用不当可以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磺脲类药物还可以导致体重增加。有肾功能轻度不全的患者,宜选择格列喹酮。为了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药物做成缓释片或控释片,每天仅需服用一次,大大减少了服药次数,方便了患者。但是由于药物本身的局限性,如果每天一次血糖控制不满意,有些药物也可服用2次。常用的药物有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吡嗪控释片等。
第三大类: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主要通过增强胰岛素对骨骼肌、肝脏和脂肪组织的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纠正糖及脂质代谢异常,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其对胰岛素分泌没有影响,因此要求患者必须有胰岛素存在,单独使用不容易出现低血糖。但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该药物在使用上一直有些争议,主要是增加心衰和膀胱癌的风险,目前研究认为这些风险不大、可控,但还需更多循征医学的证据。该药是目前针对胰岛素抵抗最有效的药物,也可用于预防糖尿病,但需严格选择适应症。目前主要使用的有两种药物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常见副作用:体液储留、诱发或加重 心力衰竭、肝毒性、肥胖和增加 骨折风险(尤其髂骨和腕骨)。因此在有心衰(纽约心衰分级II以上)、有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增高超过正常上限2.5倍的患者、以及有严重骨质疏松和骨折病史的患者中应禁用本类药物。现有或既往有膀胱癌病史的患者或存在不明原因的肉眼血尿的患者禁用吡格列酮。
第四大类:格列奈类药物(非磺脲类促泌剂)
为非磺脲类的胰岛素促泌剂,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具有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具有“快进快出”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其可直接促进胰岛素早时相(第Ⅰ时相)分泌缺陷恢复正常,从而对降低餐后血糖具有独特优势,并且不容易出现低血糖。主要药物有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常见副作用:低血糖和体重增加,但低血糖的发生频率和程度较磺脲类药物轻。
另外,文献报道在血糖控制相近的前提下,瑞格列奈导致严重低血糖发生率比磺脲类药物低,同时还有研究发现,瑞格列奈不增高心血管死亡风险。瑞格列奈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瑞格列奈是第一个由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欧洲药品评价机构(EMEA)和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去除肾功能不全禁忌证的口服降糖药。即使是肾功能不全较严重,内生肌酐清除率<30 ml/(min·1.73m2)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瑞格列奈,仍不会使低血糖发生率升高 。
第五大类:α-糖苷酶抑制剂
α-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而不抑制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一般不引起营养吸收障碍,几乎没有对肝肾的副作用和蓄积作用。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α-糖苷酶抑制剂不增加体重,并且有使体重下降的趋势,单独服用本类药物通常不会发生低血糖;可与磺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或胰岛素合用。如与磺脲类、胰岛素等药合用出现低血糖时,治疗时需使用葡萄糖或蜂蜜纠正低血糖,而食用蔗糖或淀粉类食物纠正低血糖的效果差。目前常用的药物有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
常见副作用:胃肠道反应,肠鸣,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偶有腹泻,一般两周后可缓解。服药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是减少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
第六大类:二肽基肽酶-4 抑制剂(DPP4 抑制剂)
DPP4 抑制剂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而减少GLP-1 在体内的失活,增加GLP-1 在体内的水平。GLP-1具有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加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它具有双激素调节的作用,因此DPP4抑制剂单独使用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不增加体重,并且很少引起低血糖。正是因为其具有这些优点,近几年糖尿病治疗指南逐渐提高了该类药物的使用地位,甚至可作为一线用药的备选之一。目前应用于临床的DPP4抑制剂有西格列汀(Sitagliptin)、 维格列汀(Vildagliptin)、 沙格列汀(Saxagliptin)、阿格列汀(Alogliptin)和利格列汀(linagliptin)。
注意事项:有胰腺炎、肾功能不全者愼用。
第七大类:SGLT2抑制剂
SGLT2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降糖药,主要作用于肾脏近端小管钠葡萄糖转运体2,通过抑制这些转运体,防止已滤过的葡萄糖在肾脏内重吸收。简单的说就是减少肾小管的葡萄糖重吸收,增加葡萄糖从尿中排除,达到控制高血糖的目的。SGLT2抑制剂不依赖于胰岛素,可以在2型糖尿病进展的不同阶段使用。目前有几个SGLT2抑制剂正在研发中。dapagliflozin(达格列净)已经在欧洲获得批准,canagliflozin获得美国批准。目前在我国正在做上市前的临床试验。
所有药物都有副作用,有些副作用可能还没有发现,还没有写在说明书上,因此药物的选择、使用需通过医生根据病史、药物特点、参考药物说明书、慎重合理选择。
治疗糖尿病要怎么做才能好的
1、药物治疗糖尿病:
在治疗上,患者可以选择药物控制,选择如何药物根据糖尿病类型来选择合适的药物,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终生使用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运动及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效果不好、出现急性合并网膜病变、尿毒症等应激状态、大中型手术围手术期及围孕产期也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能有效的缓解糖尿病的症状。
2、中药治疗糖尿病:
中医认为,生地、熟地可治疗糖尿病,地黄的降糖成分为地黄素,具有降低血糖作用,并能抑制实验性高血糖。
治疗糖尿病要怎么做才能好的快?中医认为,黄精能治糖尿病,成分为粘液质、淀粉及糖等,具有抗脂肪肝、降低血糖及降压作用,并能降脂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糖尿病的症状。
3、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
运动可以增强糖尿病患者的心肺功能,长期坚持有规律的运动,可以让患者全身代谢旺盛,肺的通气、换气功能增加,肺活量也会逐渐增加,肺泡与毛细血管接触面积加大,同时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会循环加速,能加强心肌收缩力及冠状动脉供血量,心搏出量也增加,对治疗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有利而无一害。
4、饮食疗法辅助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可以多食用一些大豆及其制品、畜禽鱼类、蛋类等食物,大豆及其制品除了富含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外,还有较多的w-3多不饱和脂肪酸。畜禽鱼类均含丰富的蛋白质,一般在20%左右,含碳水化合物极少。蛋类主要含优质蛋白质,一般为13%,含碳水化合物很少,这些都是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
山药粥的功效与作用 降低血糖
山药粥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可以配合糖尿病药一起服用效果更佳。
哪些治疗糖尿病药物会导致阳痿
药源性阳痿是由药物所致,但其根本问题却是出在所患的某种疾病上。因此,要解决药源性阳痿的心理问题,首先必须了解患者所患的疾病是什么,也必须由患者提供全部药物的使用情况。只有这样,医生才能有针对性地给病人实施治疗计划。
比如说,阳痿是由糖尿病用药所引起,那么就应该先解决糖尿病的心理问题,然后,告诉他们阳痿的真正原因可能是降糖药物所致,之后,再从药物使用上作些调整,大多都可获得康复。
还有高血压患者,虽然,高血压本身通过破坏血管也会导致血管性阳痿的产生,但毕竟为数不多,约80%以上都是由降压药的副作用带来的。
因此,通过运动和饮食调理,以及放松自己紧张的情绪控制血压的升高,以此来减少药物的使用是明智的。告诉患者降压药引起的阳痿不是不治之症,只要选择了副作用少的药物,或者停止使用药物一段时间后,大部分阳痿患者都可康复。
相反,也不要对药物引起的阳痿可能性夸大其辞。专家指出,从临床实践看,有许多长期服用降压药、降糖药、利尿药、安眠药等药物的患者,有50%左右并不出现明显的阳痿症状。
而当这些患者被告知,所服药物有引起阳痿的副作用时,很快就觉得自己“不行了”。由此可见,“药源性阳痿”有时也是心理暗示的结果。对于他们而言,重要的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如果他们在夜间,阴颈依然存在自发勃起,就可大胆地去过性生活。
药物治疗糖尿病
药物种类
口服降糖药分为如下几种:( 1)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如磺脲类药物, 有格列本脲( 优降糖) 、格列吡嗪( 美吡达, 优哒灵、瑞易宁) ;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或称苯甲酸类促胰岛素分泌药物( 格列奈类) , 如瑞格列奈( 诺和龙、孚来迪) 、那格列奈( 唐力) 。( 2)非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如双胍类( 二甲双胍、格华止、迪化糖锭、美迪康等) ;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拜唐苹、卡博平、倍欣) 。( 3) 胰岛素增敏剂: 噻唑烷二酮类, 包括吡格列酮( 艾汀) , 罗格列酮( 文迪雅) 。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只有在胰腺还有分泌胰岛素功能的情况下才可选用。因此, 1 型糖尿病患者不选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选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还要了解患者有无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 如果有, 则不可选用。肝、肾功能不良者忌用。
服药时间
某糖尿病患者, 一直口服降糖药, 药是大医院专家开的, 服药量也无错误, 但血糖始终控制不好, 有时还出现低血糖, 这是为什么呢? 经笔者详细询问, 得知患者服降糖药均生产批号: 2004101313 唐胰安苦荞降糖茶在餐后 1 小时左右, 这时血糖已很高, 再降血糖效果就比较差, 还有可能出现下一餐前的低血糖。
绝大多数降糖药应在餐前20~30 分钟服用, 其目的是在体内营造一个药物环境, 进餐后药物就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药尽其用,使血糖不升高。如餐后服药, 由于药物吸收需要一定时间, 往往是餐后血糖先升高, 药物吸收后再去降已升高的血糖。相比较, 前者降糖效果要好于后者。举个简单的例子, 就可能更好地理解了。我们把降糖药视为“ 突击队”, 血糖为“ 敌人”。突击队预先埋伏好, 当敌人来时, 进行包围, 敌人被全部歼灭。如果先放走了敌人, 突击队在后面追杀, 消灭敌人的效果肯定不如包围方式好。当然也有些药在餐后即时服用, 是因该药胃肠反应较大, 如二甲双胍等。另外有些药物要求进餐开始同时服用, 是因该药物吸收快, 用餐结束后葡萄糖被吸收到血液中时正是药物发挥降糖作用的时间, 如那格列奈( 唐力) 等。
对症用药
众所周知, 血糖高应服用降糖药, 但是否对症往往被忽视, 从而造成治疗过错。例如优降糖, 属磺脲类药, 可刺激胰腺分泌更多胰岛素, 从而降低血糖含量。如果你伴有高胰岛素血症, 服用优降糖则是错误的。服用磺脲类药可刺激胰腺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 本来体内胰岛素就多, 如继续分泌的话, 将会使胰岛素更多, 而且会加重胰腺负荷,长此以往可导致胰腺功能衰竭。如果胰岛细胞已丧失分泌胰岛素功能, 此时再选用磺脲类药是毫无作用的。因此, 建议在决定选用磺脲类药时, 应监测空腹胰岛素水平。在确定有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时应选用胰岛素增敏剂, 如罗格列酮( 文迪雅) 等。
胰岛素治疗
选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疗效好, 副作用小。有些患者误以为用胰岛素治疗会上瘾, 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用胰岛素治疗不会上瘾。胰岛素治疗可长可短, 根据病情,可随时选用胰岛素或改用口服降糖药。对无明显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的初期轻型糖尿病患者,可采取早期胰岛素治疗。据报道,初期轻型糖尿病患者采用 4 周的胰岛素治疗, 使胰岛 β 细胞功能得到恢复然后仅采用饮食、运动治疗, 可在 2~3 年内不用服降糖药。
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可使每单药的选用剂量减少, 副作用也减小。有的单药间有互补性, 能更好地适应患者多变的病情。常用的联合疗法, 如磺脲类+ 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 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 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等。联合用药的一般原则是: 两种降糖作用机制不同的药联合选用,不提倡三类降糖药联合选用。
治疗糖尿病一般要怎样降糖
控制饮食治疗糖尿病: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由于饮食问题引起的,因此,在治疗糖尿病主要是降血糖,药物的选择很重要,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实非常多,虽然都是治疗糖尿病的,但是每种药物的治疗目的和是否对症都有讲究,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进行饮食控制、适当的运动,降低自身的体重等治疗方式后,如果治疗的效果不满意,都可以使用磺脲类药物来进行进一步治疗糖尿病。因降糖机制主要是刺激胰岛素分泌,所以对有一定胰岛功能者疗效较好。
降糖药物控制糖尿病:
生活中,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以降糖药物为主,治疗糖尿病主要是降血糖,药物的选择很重要,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实非常多,虽然都是治疗糖尿病的,但是每种药物的治疗目的和是否对症都有讲究,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进行饮食控制、适当的运动,降低自身的体重等治疗方式后,如果治疗的效果不满意,都可以使用磺脲类药物来进行进一步治疗糖尿病。因降糖机制主要是刺激胰岛素分泌,所以对有一定胰岛功能者疗效较好。
降糖药物控制糖尿病效果不错,例如肠促胰岛激素。主要有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升血糖激素的分泌,调节摄食中枢等作用。是一种胰升血糖激素样肽类药物,也被称之为人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如: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等。能较好的控制血糖和降低体重,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和腹痛等。
心理治疗糖尿病:
治疗糖尿病一般要怎样降糖?其实心理治疗对糖尿病的控制非常重要。乐观稳定的情绪有利于维持病人内在环境的稳定,而焦虑的情绪会引起一些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拮抗胰岛素,引起血糖升高,使病情加重。正确的精神状态和对疾病的态度应该是在医生正确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防治糖尿病知识。
绿萝花的功效与作用 降血糖
绿萝花在经过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后获得的物质有很强的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可作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因此,喝绿萝花茶能有很好的降血糖的作用。
罗汉果泡水喝能治糖尿病吗 罗汉果泡水喝治糖尿病效果好吗
搭配药物等方法一起治疗糖尿病效果很好。
如果单独用罗汉果泡水喝治疗糖尿病,只能从小基础上避免糖尿病人不再严重,也不能当作治病药物单独使用;但若配合药物,如:口服磺脲类药物、双胍类降糖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可在短期内看到糖尿病人有明显的病情好转,因为通过药物可起到控制血糖升高的作用,再加上喝罗汉果可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双管齐下,自然治疗效果会好很多。
糖尿病最好的治疗方法
药物疗法
治疗糖尿病,药物是少不了的。但是,现在市场上的好多降糖药,对身体肝脏等器官有很大的副作用,而日常的偏方也只能暂时的稳血糖。糖尿病的药物选择成为了患者们最为头疼的事情!而最新的足底治疗方法,已经帮助患者们摆脱了,糖尿病副作用的困扰
运动治疗
运动治疗是患者们在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结合下,辅助治疗的不二之选!专家给患者们的建议,每天要适当中等量有氧运动的步行、慢跑、游泳、爬楼、骑自行车、高尔夫球、跳舞、打太极拳等。不适合参加主要是靠肌肉爆发力完成的无氧运动,如举重、跳高、跳远等。避免赤足行走和倒行,因可能导致足部损伤或跌倒。
神经炎的治疗师从
应以预防为主如加强劳动保护预防金属和农药中毒尽量少用呋喃类药物(如需要服用时可创始人同时加服维生素B族药物)等
如发现年青有神经症状和体征时应尽快解除病因改善神经营养功能并增强体质
如重金属所致者可使用解毒剂如二巯基丁二酸钠(~g加入注射用水ml静注/日)~次为一疗程;营养代谢障碍所致者应寻找营养障碍原因并予以相应处理;由糖尿病引起者应有着同时最早治疗糖尿病药物美国治疗可使用神经营养代谢药和血管扩张药以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