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高热惊厥的处理 解开衣扣

高热惊厥的处理 解开衣扣

惊厥发作时,家长不要惊慌,保护患儿,以防抽搐跌倒引起外伤;尽快将患儿平卧在通风凉爽处,解开衣扣和包被;并将小儿头部歪向一侧,以便口腔内的分泌物流出,防止误吸入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口腔有呕吐物或分泌物,应及时消除干净,有条件的可给患儿吸氧。

怎么样防止高热惊厥

小儿高热惊,是单纯指体温突然升高时所致的惊厥,高热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往往是较轻的上呼吸道感染。多见于6个月-3岁小儿,3岁以后发作减少,小于6月大于6岁罕见。其实当小儿高热时,家长如给予恰当的护理,将大大减少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率,现在许多家长认为小儿发烧就要捂,从头到脚捂得严严实实,这使得原本发烧的小儿体温越来越高,从而引发惊厥的发生。

当患儿体温大于39℃ 时,尤其是发生过高热惊厥的患儿非常容易在下次高热时再次发作,应立即给予退热,脱去多余的衣服,松开衣扣,头置冷毛巾或将家中水枕置冰箱冷却后置小儿头下或腋下,置小儿于通风阴凉处,如家中有退热药,可按医嘱或说明服用,并多次饮水。一旦在家中或就诊路上发生惊厥,应让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除鼻腔及口腔分泌物、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并指压人中,切务用力摇晃患儿,同时拨打120救护车转送医院救治。

小儿惊厥牙刷帮忙

小儿惊厥牙刷帮忙

惊厥也叫惊风、抽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性病症,特别是3岁以内的小儿更为常见。小儿惊厥的发病率是成人的10倍,尤以婴幼儿多见。幼儿发生高热惊厥家长该怎么办呢?

首先,家长要保持镇静,迅速将小儿抱到床上,使之平卧,解开衣扣、衣领、裤带,采用物理方法降温,如让孩子躺在阴凉通风处,使体温很快下降。

第二,用纱布或手帕裹在筷子或牙刷上,塞在小儿上下牙齿之间,以防止咬伤舌头,保障呼吸畅通。

第三,解开小儿的领口,头偏向一侧,以免痰液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呕吐物吸入肺内。及时清除患儿口腔内分泌物,防止分泌物堵塞气管引起窒息。

第四,针刺穴位如人中、合谷,高热时配以曲池穴很快奏效。

第五,由于高热抽风容易反复发作,因此,有过高热惊厥的孩子一旦发烧,应赶快吃些退热药和镇静药。

第六,止抽后,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便明确诊断。

孩子发烧抽筋怎么办

一、平稳

1、出现高热惊厥的症状后,应马上将孩子平卧,将头偏向一侧,避免口腔唾液及呕吐物进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也可以将头稍后仰,不用枕头。

2、将孩子领口解开,以免颈部被勒太紧影响呼吸道畅通;注意观察小儿口鼻,如有呕吐物要及时处理,防止窒息。

3、用家里备用的纱布包住压舌板,放在小儿上下牙齿咬合面,避免小儿咬伤自己的舌头;同时用手绢或纱布及时清除小儿口、鼻中的分泌物。

4、用大拇指按压孩子人中穴、合谷穴、内关穴等穴位两三分钟,达到控制抽搐的作用。这时候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二、降温

1、抽搐时不能给孩子口服退热药。

2、解开衣领,松开衣服给小儿散热;如果小儿发烧汗较多,可给孩子换干净的衣服。

3、将凉水毛巾或冰袋敷在孩子额头,再用温毛巾擦拭孩子颈部、腋下、大腿根部等处;如果还没有好转的话就要采用35%左右的酒精擦洗腋下及大腿根部等大血管处降温。

4、给小儿测量体温,稍好转后给小儿喂些白开水,避免脱水。

5、平稳后可以适当采取药物降温。例如服用口服退烧药,或将退热栓塞到肛门,来帮助孩子尽快退热止惊。

6、多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三、就医

小儿高热惊厥的症状通常在3-5分钟就能缓解,而且好转以后跟正常孩子无异。不过,家长在这个时候也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在患儿惊厥症状完全停止以后,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查明惊厥的真正原因。 如果患儿持续抽搐5-10分钟以上都不能缓解、或短时间内反复发作,那说明病情较重,此时必须急送医院。

注意事项

以上是宝宝发烧抽搐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在宝宝发烧抽搐时,如果父母能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可避免或减少因为高温惊厥而造成的并发症发生。如果痉挛发作的时间超过4分钟,应立刻上医院就诊;如不到4分钟,则可以等孩子感觉舒服些并稍稍休息后再上医院。

当孩子高热惊厥怎么办

1.急救措施

(1)一般处理,①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必要时做气管切开。②防止意外损伤。③防止缺氧性脑损伤。

(2)控制惊厥 ①针刺法 针人中、合谷、十宣、内关、涌泉等穴。2~3分钟不能止惊者可用下列药物。②止惊药物 安定常为首选药物。但应注意本药对呼吸、心跳有抑制作用。水合氯醛配成10%溶液,保留灌肠。苯巴比妥钠肌内注射。氯丙嗪肌内注射。异戊巴比妥钠(阿米妥钠)用10%葡萄糖稀释成1%溶液静注,惊止即停注。

2.一般处理

使患儿侧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呕吐物,以防吸入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在上、下磨牙间安放牙垫,防止舌咬伤。严重者给氧,高热者物理降温或给解热药物。

3.控制感染

感染性惊厥应选用抗生素。

4.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惊厥持续状态的处理:

(1)立即止惊,同一般惊厥处理。

(2)控制高热,可用物理降温(头部冰帽或冷敷)和药物降温或人工冬眠配合降温。

(3)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肤色、瞳孔大小和尿量。

(4)降低颅内压,抽搐持续2个小时以上,易有脑水肿,应采用脱水疗法以降低颅内压。

(5)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无严重体液丧失者按基础代谢补充液体,保持轻度脱水和低钠状态,以利控制脑水肿。

(6)神经营养剂与抗氧化剂治疗,应用维生素A、E、C与甘露醇等抗氧化剂可防治惊厥性脑损伤。同时可并用维生素B1、B6、B12、脑复康等神经营养药物。

2岁小孩高烧惊厥怎么办

高热惊厥是指宝贝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高于39℃时发生的惊厥。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最为常见,一般患儿体温急剧升高之际,体温越高越容易发作。

除新生儿,其他年龄的宝贝均可发生高热惊厥,90%发生于6个月至3岁,6个月前发病占4%,3岁后发病占6%,平均发病年龄为18-22个月。

也就是说幼儿在少有的高热中,很可能会发声惊厥状态,但是不会危害身体,家长要正确处理和应对,那么宝宝热惊厥怎么办呢?

高热惊厥的表现

表现于高烧(体温39℃以上)出现不久,或体温突然升高之时,发生全身或局部肌群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可停止呼吸1-2分钟,重者出现口唇青紫,有时可伴有大小便失禁。

一次热病过程中发作次数仅一次者为多。历时大约3-5分钟,长者可至10分钟。

紧急应对高热惊厥Step by Step

Step1 侧卧或头偏向一侧

立即帮宝贝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或去除枕头,让宝贝平卧,头偏向一侧。这样舌根不会阻塞呼吸道,呕吐也不会引起窒息。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宝贝灌药,否则有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

Step2 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开衣领,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同时用手绢或纱布及时清除宝贝口、鼻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Step3 控制惊厥

用手指捏、按压宝贝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两三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Step4 降低体温

在宝贝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经常更换;保持毛巾的温度不要过高,或将热水袋中盛装凉水或冰水,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宝贝的枕部、颈部、大腿根处。

有条件的话及时测量体温,这对疾病的诊断很有帮助。

爱心提示:

* 即便经过紧急方法处理后,宝贝的惊厥已经停止,也要到医院进一步查明惊厥的真正原因。

* 宝贝抽搐5分钟以上不能缓解,或短时间内反复发作,预示病情较重,必须急送医院。

* 就医途中,让宝贝暴露在外,伸直颈部保持气道通畅。切勿将宝贝包裹太紧,易使口鼻受堵,造成呼吸道不通畅,甚至窒息死亡。

* 一般来讲,出现高热惊厥的宝贝对很多疫苗有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在打疫苗前向保健医生说明,通常出现高热惊厥后1年内不会进行免疫。

* 宝贝高热时常处于嗜睡状态,此时父母要注意变换宝贝体位,并经常按摩背部、臀部,促进血液循环。

* 如果宝贝能够进食,要及时哺喂母乳,较大儿童可给予流食,并鼓励多饮水,避免脱水,

如果不能进食,则需鼻饲或静脉补液,应当遵医嘱而定

预防高热惊厥应注意如下几方面:

1.提高免疫力:加强营养、经常性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提高免疫力功能的药物。

2.预防感冒:天气变化时,适时添减衣服,避免受凉;尽量不要到公共场所、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去,如超市、车站、电影院等,以免被传染上感冒;如家中大人感冒,需戴口罩,尽可能与小儿少接触;每天不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家中空气流通。

3.积极退热:曾经发生过高热惊厥的患儿在感冒时,家长应密切观察其体温变化,一旦体温达38℃以上时,应积极退热。退热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物理退热;二是药物退热。物理退热包括:1)温水擦浴:水温应微高于体温,主要擦洗小儿的手心、足心、腋下、腘窝、腹股沟等处,但时间宜短,以防再次受凉,加重病情。2)冰枕:用冰袋枕在小儿头部,同时用冷水湿毛巾较大面积地敷在前额以降低头部的温度,保护大脑。

4.正确应用抗惊厥药物:1)间歇使用抗惊厥药物:即平时不用药,只在每次患发热性疾病的初期,当体温升高达37.5℃时,立即将安定溶液直肠注入或给口服安定,也可用安定栓剂;2)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对每年发作5次以上的高热惊厥小儿、每次高热惊厥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者,可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同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高热惊厥及其分型

在日常生活中,像帅帅这种突然体温增高引起的高热惊厥经常可见。高热惊厥(俗称高烧抽风,简称FC)是儿科最常见的急诊,约2%~4%的孩子出现过发热惊厥,2岁以内的幼儿最容易发病。典型病例都是先热(体温38.5℃~40℃或更高)后惊厥(在发热初体温上升时出现),这种病很可能有家族史。据统计,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是导致高热惊厥的主要疾病(占70%以上)。

高热惊厥临床上分为两型:

简单型高热惊厥 多见于出生后6个月至3岁体质较好的孩子,惊厥发作为全身性,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0分钟,一日内仅发作一次,抽风后孩子很快清醒,恢复知觉后昏睡,但神经系统无异常,惊厥发作两周内做脑电图结果正常。

复杂型高热惊厥 多见于半岁以内或4岁以上孩子,一日内发作多次,持续15分钟以上、已有4次以上的高热惊厥,少数人非全身性发作,呈部分性发作(如单侧肢体抽风)。发作后有暂时性麻痹等神经系统异常。发作后两周内做脑电图检查有局灶性癫痫放电改变。此外,多有癫痫家族史。

高热惊厥的复发问题

大量临床研究资料显示,高热惊厥患儿中,1/3有第二次惊厥,其中1/2有第三次惊厥,大约1/10有3次或3次以上的复发。高热惊厥复发均发生于首次发作3年内。影响再发的危险因素有:(1)首发年龄小于1岁;(2)首次发作为复杂型高热惊厥;(3)有家族阳性癫痫或高热惊厥史。

高热惊厥会不会转变成癫痫

国内多数小儿神经内科专家认为,高热惊厥属于癫痫特殊综合症。许多研究表明,简单型高热惊厥长期预后良好,对孩子智力、学习、行为等多无影响,不会转变成癫痫。但复杂型高热惊厥预后不良,约有2%~3%发展成癫痫;约15%患儿可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低下、行为异常等)。专家们还指出,高热惊厥转变成癫痫的危险因素有:①出生缺陷——原有神经系统发育异常;②有惊厥和癫痫家族史;③第一次高热惊厥发作有复杂型高热惊厥的表现。如果只有一项危险因素,孩子到7岁时有1%~2%转变成癫痫,有2~3项危险因素时约有10%转变成癫痫。

高热惊厥的治疗

高热惊厥约半数发生在家中,患儿的样子可怕,大多数家长都感到束手无策,尤其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时更是如此。

在孩子第一次发作惊厥时,家长首先要镇静,不要大喊大叫,乱摇患儿。家庭急救要点是:将患儿放在没有硬物的地板或床上,不要垫枕头,把头偏向一侧,以便唾液或呕吐物可以顺利流出口腔,快速解开衣服扣子,然后用大拇指按压孩子“人中”穴位(在鼻唇沟中点),较强刺激1~3分钟,直到患儿发出哭声。待抽风停止患儿清醒后,喂退烧药一次,再喂一杯冷开水,急送附近医院做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面对高烧抽搐的孩子,有些家长和医生还会强行撬开孩子的口腔,迅速将压舌板放入口腔上下牙之间,其目的是防止孩子咬伤舌头。一些教科书也提倡这样做。殊不知,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这是因为抽风的孩子已经不省人事,此时舌头不能吞咽,强行将压舌板或缠上布条的筷子硬塞到孩子上下门牙之间,反而易造成其口舌损伤。

高热惊厥怎么

幼儿处于身体发育阶段,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健全,机体的散热差,很容易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如果发热较轻,对患儿的精神状态影响较小,家长就不必要大惊小怪。但是如果是高烧,发热体温在40℃以上时,就很容易引起患儿大脑皮层的过度兴奋,引发全身或局部的肌肉痉挛或抽搐,即小儿惊厥。小儿高热惊厥大部分发生在家中,此时家长需要掌握一定的急救处理方法,迅速给患儿退热,并及早送医院治疗。那么家长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要给孩子降温。发现孩子惊厥症状,家长要及时打开房间的窗户,保持室内通风和空气新鲜。患儿出汗多时可用毛巾擦干身体,换一套贴身衣服。多喝白开水或果汁对降低体温有帮助。

其次,采取冷敷。家长可采用冷湿毛巾置于患儿液窝、腹股沟、腘窝(膝关节后面)等处,每3-5分钟更换一次。这些部位血管比较丰富,并且离体表近,易于散热。

第三,采用温水擦浴。家长可将孩子放到约32-34℃的温水中,浸浴10-15分钟,然后用毛巾包裹擦干身体。

第四,口服退烧药。如果采用上述物理降温措施患儿仍高热不退,家长可给患儿服用适量的退烧药,如阿苯片等。

第五,惊厥时的处理。孩子惊厥发作时,家长要及时解开孩子的衣扣,以免影响呼吸。用干净的纱布或手绢,叠放在上、下齿之间,防止咬破舌头。但不要塞入过猛,或把口腔塞得过满,避免造成窒息或阻碍呼吸。让孩子头歪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利于呕吐物排出。用手指压人中,促使孩子清醒。若体温在39℃以上,可采取降温措施。

总之,小儿高热惊厥非常危险,家长要做好退热措施,并在惊厥发作时及时处理,及时送患儿到医院就诊。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

高热惊厥是儿科临床常见的急症。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小儿,常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初期,体温骤然升高的时候,一般表现为全身性抽搐,持续时间短,恢复快,大都预后良好,一般到学龄期后不再发生,但约40%的患儿会复发。孩子反复抽搐发作对大脑会有损害,所以父母和幼儿园的老师都应该学习掌握一些这方面的知识,防止发生惊厥性脑损伤,减少后遗症。孩子一旦在家中发生高热惊厥,不要惊慌,可按以下步骤急救:

1、要保持安静,立即让小儿平卧

脸向右边,解开衣扣以利呼吸,及时清除口鼻中黏液,防止吸入呕吐物或其他分泌物而窒息。

2、防止孩子咬伤舌头

把筷子缠上布垫放在上下磨牙之间,如果牙关紧闭不必强行内插。立即用手指压住人中、合谷。

3、进行物理降温

解开孩子的领口、裤带,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头颈部、两侧腋下和大腿根部,也可用凉水毛巾较大面积地敷额头部降温,但一定不要湿敷胸腹部。

4、送医看诊

待孩子停止抽搐,呼吸通畅后再送往医院。如果抽搐5分钟以上不能缓解,或短时间内反复发作,预示病情严重,必须急送医院。在运送途中,注意将口鼻暴露在外,伸直颈部保持气道通畅。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面色有无发青、苍白,呼吸是否急促、费力甚至暂停。应注意,有的父母缺乏医学知识,一见孩子抽风便不知所措,慌忙用衣被包裹孩子前往医院,而且包得很紧,很容易使孩子口鼻受堵,呼吸道不通畅,甚至窒息死亡。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1)控制惊厥:立即按压或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强刺激。根据医嘱给予镇静物。如鲁米那钠、安定肌注或水合氯醛灌肠。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解开衣扣,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于上下齿之间,以防唇舌咬伤,必要时用舌钳将舌拉出,以免后坠,引起窒息;有分泌物及时清除。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3)吸氧。惊厥发作时及时吸氧。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4)降温。体温升高明显者,头部给予湿冷敷,有条件者加冰袋或冰枕置于头部,同时用冰水或30%~50%酒精擦浴颈、腋下、肘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向处,避免擦前胸后背。亦可用物降温。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5)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病因治疗,如控制上呼吸道感染。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6)减少刺激,避免再次抽搐。各种治疗操作尽量集中进行,房间环境要安静,减少噪音。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7)做好口腔护理。高热时口腔粘膜干燥,易受损发生口腔炎症,所以要做好口腔保健,常用生理盐水轻拭口腔。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8)注意安全,必要时加床挡,防止患儿坠床。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9)饮食。给予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避免因降温过快、出汗过多引起虚脱。高热惊厥症状重、病情急、危险性大,原因复杂。因此,临床工作中要详细了解病情,询问有无家族史,观察发作年龄及发作持续时间,24h内是否复发并配合脑电图检查来确定病因,护士应协助医生做出正确诊断并进行有效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宝宝高烧惊厥的护理方法

一、宝宝发烧惊厥紧急护理

1、呼吸通畅

立即帮宝宝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或去除枕头,让宝宝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及时清除宝宝口、鼻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宝宝灌药,否则有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

2、控制惊厥

用手指捏、按压宝宝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两三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宝宝,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3、进行体温

在宝宝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经常更换;保持毛巾的温度不要过高,或用热水袋装凉水或冰水,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宝宝的枕部、颈部、大腿根处。

那么,宝宝发烧惊厥的不良后果是什么呢?要如何才能避免发生高烧惊厥呢?

二、宝宝发烧惊厥的不良后果

高热惊厥是指由于高热而引起的惊厥,一般初次发作在小儿1个月至5-6岁之间,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体温在38℃以上时,多突然出现,发作往往短暂,发作后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高热惊厥是小儿最多见的惊厥类型,在5岁以下小儿中约2%-3%曾有过1次以上的高热惊厥。那么高热惊厥会留下后遗症吗?一般来说,大多数预后是好的,6岁以后不再发作,不会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但有一部分患儿(约5%-15%)可后遗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等神经功能障碍。

小儿热性惊厥的对症处理

小儿惊厥可分为热性惊厥和无热惊厥。热性惊厥突发时表现为高热,头部后仰,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全身骨骼肌不由自主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双手握拳肢体抖动,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严重者可见口唇青紫,大小便失禁等。惊厥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发作后意识恢复迅速,惊厥停止后多入睡。

引发热性惊厥最重要的原因是感染,分为颅外感染和颅内感染。颅外感染是引起热性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多由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颅内感染可见病毒,细菌,原虫,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脑炎、脑膜炎、脑膜脑炎、脑脓肿等。

本病常发生在6个月至3岁间体质较好的小儿,其发作机制认为,高热时大脑发生异常放电现象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的结果,只发生在大脑已成熟或基本成熟阶段,因此新生儿和未成熟儿,特别是在出生后1~2周的婴儿,是很少发生热性惊厥的。

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1.主要标准:(1)首次发生惊厥年龄在4个月至3岁之间,最后发生年龄不超过7岁。(2)发热在38.5℃以上,先发热后惊厥,惊厥在发热后的24小时内。(3)惊厥是全身性抽搐,伴有意识丧失,持续不超过数分钟。(4)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其他脑损伤。(5)可伴有呼吸,消化等系统感染。2.辅助标准:(1)惊厥发作后两周,脑电图检查正常。(2)脑脊液常规检查正常。(3)体格及智力发育正常。(4)有遗传倾向。值得注意的是当小儿惊厥发生时四肢冰凉,腋窝处体温正常,但肛表温度可达39度以上,当疑为热性惊厥而体表温度正常时,应测肛温。此外,惊厥反复发作时,体温可由初始发作时的39℃以上,逐渐下降至38.5℃以下便可引起发作。高热惊厥的部分患儿,还可能转变为癫痫,以下情况的患儿转化为癫痫的可能性较大:(1)发病前有神经系统疾患或神经系统发育异常。(2)严重的全身或局限性惊厥,惊厥时间一次超过15分钟,或呈惊厥持续状态。(3)首次发作年龄小于1岁或大于3岁。(4)复发性高热惊厥在一年内多于5次。(5)在惊厥发作后两周脑电图明显异常。(6)有癫痫家族史者。

高热惊厥的处理:1.一般处理:(1)保持安静,减少刺激。(2)保持呼吸道畅通。(3)可给氧,减少缺氧性脑损伤。(4)高热者可用药物及物理降温。2. 控制惊厥:(1)针刺人中穴(2)地西泮:0.3~0.5mg/kg/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静注。(3)苯巴比妥钠:8~10mg/kg/次,肌注或静注。(4)水合氯醛:每次50~60mg/kg,配成5%溶液,保留灌肠。(5)苯妥英钠:适用于惊厥持续状态,当地西泮无效时可用苯妥英钠 15~20mg/kg静脉注射,速度为1mg/(kg.min),同时应予心脏护监。3.护脑治疗:(1)如惊厥时间长,有脑水肿者可静滴甘露醇。(2)惊厥反复发生在抗惊厥处理同时,或惊厥持续状态控制后,可试用高压氧加脑活素护脑治疗。

当小儿体温尤其是4个月至3岁小儿体温超过38℃时,应积极降温处理,以防止发生高热惊厥。当有过热性惊厥史的患儿,再次感冒发热时,更要注意体温变化,及时降温。部分高热惊厥的患儿,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进行预防,但要严格掌握预防性药物的指征,及选择好药物和用法,以达到较好预防效果与药物不良反应最小程度的出现。1.预防性服药的指征是:(1)高热惊厥反复发作,1岁内发作5次以上;(2)高热惊厥持续状态以后;(3)高热惊厥后转为无热惊厥且反复发作;(4)高热惊厥2周以后脑电图有特异性癫痫波型。2.药物选择及用法:首选苯巴比妥,每日2~5mg/kg,药物血浓度应维持在15ug/ml以上。如不宜用苯巴比妥,也可选用其他抗癫痫药物,每日连续服药,发作停止后至少服药2年,然后逐渐停药。

小儿惊厥的护理要点

惊厥是大脑神经元暂时性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发作时,孩子会失去知觉,全身抽动发挺、两眼上翻、牙关紧咬、头向后抑,甚至大小便失禁。

惊厥以4岁以下儿童多见,可分为有热惊厥和无热惊厥两类。小儿以高热引起的惊厥较多见,常常发生在体温骤然升高的第一天,39℃以上的高热最易发生。

碰到孩子抽筋,家长往往惊恐万分、束手无策。下面简要介绍发生惊厥时的紧急处理方法,可使你摆脱困境。

先把发生惊厥的孩子放到平坦、较宽敞的地方,如大床上或地板上,使其头偏向一侧,同时解开衣领,以使其呼吸道通畅。

用拇指掐压患儿的人中穴,同时取一筷子,外面包一层清洁的布或纱布,插在两侧或一侧上下大牙之间,以防止舌咬伤以及舌后坠引起的窒息。但如果患儿已咬紧牙关,则不宜强行撬开。

取冷湿毛巾大面积敷于额头,5至10分钟换一次,如有冰敷带或酒精则更好。冰带敷额,酒精擦额部、腋下、大腿内侧等大血管处,以利迅速散热降温。

及时清除患儿口腔内分泌物,防止分泌物堵塞气管引起窒息。

经经上降温上痉处理后,惊厥多会很快停止。当然上述这些措施都只是权宜之计,经过紧急处理之后,家长应立即把患儿送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及早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小儿高热惊厥处置流程

常见的儿童高热惊厥多发于2~5岁小儿,多于发热早期(一般为12小时内,不超过24小时)、体温急剧上升时发生抽搐。发生惊厥前后,患儿一般状态良好,发作后意识很快恢复,不伴有其他神经精神症状。 郑州大学三附院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心刘锋伟

1、一般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鼻咽部的分泌物。病儿头应转向一侧,以防误吸引起窒息防止舌咬伤和关节损伤。

(2)常规给氧,以减少缺氧性脑损伤。

(3)保持安静,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静脉补充液体。

(4)物理降温。

2、药物治疗

处方一

地西泮(安定)针 0.3-0.5mg/kg iv,必要时15min后重复(也可保留灌肠,最好不用肌注)

处方二

苯巴比妥钠(鲁米那)针5-10mg/kg im st或10mg/kg iv 必要时20-30min后重复1次。

处方三

10%水合氯醛0.5ml/kg 保留灌肠

小儿高热怎么办

首先,要给孩子降温。发现孩子惊厥症状,家长要及时打开房间的窗户,保持室内通风和空气新鲜。患儿出汗多时可用毛巾擦干身体,换一套贴身衣服。多喝白开水或果汁对降低体温有帮助。

其次,采取冷敷。家长可采用冷湿毛巾置于患儿液窝、腹股沟、腘窝(膝关节后面)等处,每3-5分钟更换一次。这些部位血管比较丰富,并且离体表近,易于散热。

第三,采用温水擦浴。家长可将孩子放到约32-34℃的温水中,浸浴10-15分钟,然后用毛巾包裹擦干身体。

第四,口服退烧药。如果采用上述物理降温措施患儿仍高热不退,家长可给患儿服用适量的退烧药,如阿苯片等。

第五,惊厥时的处理。孩子惊厥发作时,家长要及时解开孩子的衣扣,以免影响呼吸。用干净的纱布或手绢,叠放在上、下齿之间,防止咬破舌头。但不要塞入过猛,或把口腔塞得过满,避免造成窒息或阻碍呼吸。让孩子头歪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利于呕吐物排出。用手指压人中,促使孩子清醒。若体温在39℃以上,可采取降温措施。

总之,小儿高热惊厥非常危险,家长要做好退热措施,并在惊厥发作时及时处理,及时送患儿到医院就诊。

如果宝宝发生高热惊厥你会处理吗

宝宝高烧时,如果出现高热惊厥,常常会令爸爸妈妈手足无措。别慌!此时你的每一步护理对宝宝都很重要。 高热惊厥分为单纯性高热惊厥和复杂性高热惊厥两种。各年龄期(除新生儿期)小儿均可发生,以6个月至4岁多见,单纯性高热惊厥预后良好,复杂性高热惊厥预后则较差。

高热惊厥多发生在宝宝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通常是39℃的高烧出现不久,或体温突然升高时,发生全身或局部肌群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甚至伴有意识丧失。历时大约3~5分钟,长的可达10分钟。 惊厥发作时 特别注意: 立即帮宝宝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或去除枕头,让宝贝平卧,头偏向一侧。这样舌根不会阻塞呼吸道,呕吐也不会引起窒息。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宝贝灌药,否则有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

解开衣服: 特别是胸口部分,加强散热保持呼吸通畅:用消毒纱包裹压舌板或把消毒纱布搓成筷子的宽度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宝宝咬伤自己的舌头。但不要把勺子、筷子、手指等直接放入宝宝口中。这样做有时会导致不能呼吸,或者损坏牙齿,或吞入咬碎东西等情况。同时要用手绢或纱布及时清除宝宝口、鼻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 在宝宝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经常更换;保持毛巾的温度不要过高,或将热水袋中盛装凉水或冰水,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宝宝的枕部、颈部、大腿根处。

及时送医

及时就医: 经过上述方法处理后,即使宝宝惊厥已经停止,也要带他到医院进一步查明惊厥的真正原因。就医途中,应该将宝宝的头暴露在外,伸直颈部保持呼吸通畅。切勿将宝宝包裹太紧,易使宝宝口鼻受堵,造成呼吸道不通畅。 如何预防 1、由于高热惊厥常见于体质较差的小儿,因而平日要加强体质锻炼,增强肌体免疫力。 2、注意及时增减衣服,预防上呼吸道感染。3、常备退热药,观察测量体温,一旦达38℃即口服退热药物,以防高热引起抽搐。4、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复发。

相关推荐

宝宝发生高热惊厥你会处理

高热惊厥多发生在宝宝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通常是39℃的高烧出现不久,或体温突然升高时,发生全身或局部肌群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甚至伴有意识丧失。历时大约3~5分钟,长的可达10分钟。 惊厥发作时 特别注意: 立即帮宝宝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或去除枕头,让宝贝平卧,头偏向一侧。这样舌根不会阻塞呼吸道,呕吐也不会引起窒息。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宝贝灌药,否则有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 解开衣服: 特别是胸口部分,加强散热保持呼吸通畅:用消毒纱包裹压舌板或把消毒纱布搓

癫痫发作时怎么救治 解开衣扣

对于癫痫发病的患者,要立即解开衣扣,防止因为发病时出现呼吸窘迫,甚至窒息的现象。

小儿惊厥的急救措施

孩子在家庭出现高热惊厥时,家长必须沉着镇静,不要大声喊和晃动孩子,更不要将婴儿紧紧抱在怀里,应立即将患儿平放于床上,不用枕头,解开衣服。 1.止惊:家长可用拇指尖紧压“人中穴”(鼻唇沟中点)及合谷穴(手背部的虎口处)。 2.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将患儿头颈后仰,头偏向一侧,以免堵塞咽喉。口中如有糖果等异物,应及时从口中取出,防止吸入气管。惊厥发作时不要喂药,以免吸入气管。 3.防止意外发生:对已出牙的患儿要防止咬破舌头,家长可用干净的手帕或布包裹筷子或牙刷把,放在孩子的上下牙齿之间,但在孩子牙关紧闭时不可强

新生儿发热应该如何及时退热

由于宝宝大脑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高热是小儿急症中最常见的症状。小儿高热好发年龄为6个月至3岁,是临床各种疾病的严重反应,护理治疗不当会引起各种严重并发症(如高热惊厥等)。小儿高热一般发作突然,来势凶猛,父母容易手忙脚乱,同时也可能因为处理不恰当而加重或掩盖病情,造成不良后果。所以,了解小儿高热,并掌握正确的应急措施和得当的护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高热可使大脑皮质过度兴奋,由于婴幼儿的大脑发育不完善,高热的刺激更易导致宝宝惊厥。高热惊厥在婴幼儿中的发生率占4%-5%,常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

孩子抽搐如何应急处理

孩子抽搐如何应急处理 孩子抽搐时如何应急处理?孩子如果在家出现抽搐症状,家长不要慌,一定要注意预防二次伤害,并保持孩子气道畅通。 防止二次伤害:孩子发生抽搐时,应首先将孩子顺势躺倒,移开周围的硬物和尖锐物品,避免孩子伤到自己。可以使用不锈钢、塑料调羹(不主张用陶瓷调羹,以防孩子将调羹咬碎)用布包裹好让孩子咬在上下牙之间,预防孩子咬伤舌头。 保持气道畅通:松开衣领,将头转向一侧,并清除口腔内的异物,保持气道畅通。 别乱服药:病因不明时,家长不要自作主张让孩子服退烧药,以免耽误病情。如果是发烧引起的高热惊厥

小孩中暑发烧怎么办 找阴凉

把孩子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少穿衣服,也可解开衣扣,保持环境凉爽。

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止惊、退热和治疗原发病。安定为首选药,剂量为0.3-0.5mgAg/次,最大剂量不超过l0mg,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15-20分钟后可重复。10%水合氯醛0.5ml/kg每次,口服或灌肠。苯巴比妥(鲁米那钠)5-8mg/kg每次,肌肉注射,6-8小时可重复一次。应注意呼吸抑制。氯硝基安定0.3-0.5mg/kg每次,缓慢静脉注射。苯妥因钠15-20mg/kg每次,静脉注射。退热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治疗原发病如上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等。一般治疗患儿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腔及咽喉部分泌

小儿惊厥怎么急救处理 什么是小儿惊厥

小儿惊厥其实是由大脑异常放电而引起的阵发性短暂肌肉抽搐,又分高热惊厥和无热惊厥。 高热惊厥一般是由孩子高烧后引起,体温超过38.5℃容易发作,而当体温超过39.5℃时则容易引起严重的抽搐,常见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 无热惊厥的诱因则比较多,例如尿毒症、低血糖、婴儿痉挛都可能导致出现无热惊厥,而且无热惊厥比高热惊厥更容易出现抽搐。 然而小儿惊厥中又以高热惊厥最为常见,所以我们今天重点说说高热惊厥的家庭急救处理方法。

小儿抽风家长如何应对

下面介绍的是小儿抽风时的家庭紧急处理办法,倘若经过处理后抽风已止,仍应送小儿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当孩子发生抽风时,家长必须镇定。首先应立刻将孩子放在床上或地板上,把头偏向一侧,以免痰液或呕吐物吸入呼吸道而致窒息。然后,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用手帕缠住竹筷或匙柄后置于上下门齿之间,以免咬伤舌头。用手指甲重按人中穴,以达到止抽的目的,如有条件还可针刺合谷、涌泉、十宣等穴位。 抽风时还伴有高热,应积极采取降温措施。可根据条件不同选用不同的方法,如家中备有酒精的,可加等量水稀释酒精配成约30%浓度的酒

高热惊厥对大脑到底有影响吗

1高热惊厥会造成严重的后遗症,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高温不退,随着病症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危害,治疗不及时对病症了解,危及到脑部发育,从而导致癫痫病的发生。其实值得家长关注的是,在体温不很高(38℃以下)时也发生惊厥,所以临床上的护理尤为重要,千万要提高警觉性。 2有的孩子大多数在首次高热惊厥后10年内转为癫,而高热惊厥的直接影响就是对脑部的危害,他们在持续的高温下,持续时间长、频繁发作、又出现昏迷等,所以临床症状表面大约有13畅6%高热惊厥的病儿可以留下不同程度的智能落后,因此防止高热惊厥才能减少后遗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