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道穴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水道穴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水道的作用与功效
水道,“道”指道路,通道,肾主水,膀胱属水,三焦者水道出焉,穴主肾,膀胱,三焦之疾,通调水道,其穴在脐下 3寸,关元穴旁开2寸,正当膀胱出水之道。本穴具有通调水道,清利下焦湿热,导邪从小便而出之效,用于治疗小腹胀满,疝气,膀胱有寒,三焦结热,小便不利,腰背强急,痛经,月经不调,不孕诸病。
水道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快速取穴法:
1.仰卧位,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按压有酸胀感。
2.仰卧位,从肚脐沿正中线向下量4横指(即3寸),再水平旁开约2横指,按压有酸胀感。
保养卵巢艾灸哪里 艾灸保养卵巢怎么取穴
神阙穴为任脉经腧穴,居于任脉,任脉为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二者均经过肚脐,艾灸该穴位有温阳固脱,理气化滞的功效,有助于恢复卵巢功能,辅助治疗盆腔炎。
艾灸水分穴有助于调和气血,行气利水,提升泌尿生殖系统的免疫力,有效恢复卵巢功能,防治膀胱炎,子宫内膜炎,月经不调等症。
水道穴位于脐下三寸,再旁开2寸,艾灸该穴位可以起到利水消肿,通经活络的作用,可以调节痛经,对盆腔炎,卵巢炎,子宫脱垂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艾灸天枢穴有温痛气机,行气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能有效调节卵巢功能,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等症。
女尿频最简单的偏方 刮痧法
1、找到肾俞穴、膀胱俞穴、次膠穴,涂上经络油,用面刮法刮拭患者腰部肾俞穴,再经膀胱俞穴至次膠穴10~ 15遍,力度微重由上至下刮拭以出痧为度。
2、找到水道穴、中极穴,涂上经络油,用角刮法,刮拭水道穴至中极穴,由上至下刮30次,可不出痧。
3、找到三阴交穴,然后用刮痧板角部边缘重刮三阴交穴30次,以出痧为度,对侧以同样的方法操作。
功效:以上穴位的配伍可治疗尿频、尿急、排尿痛的症状。
备注:上述偏方均采集于专业医书典籍,使用前要咨询专业医师,并在医师的操作或指导下使用。
水道在肚子什么位置 水道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小腹胀满、小便不利、遗尿、便秘、月经不调、痛经、疝气等。
2、按摩水道穴的功效:传输胃经的地部经水;利水消肿、调经止痛、痛经活络、利尿通淋。
维道的作用与好处 维道穴的作用机制
维道穴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少腹,为足少阳与带脉交会穴。少阳经循少腹抵阴部,带脉环循腰胁一周,制约经带,故维道能调经止带,治疗各种妇科疾患,及少腹腰胁疼痛,另外该穴还具有较强的通调下焦经气,通利三焦水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
水道的作用与功效 水道穴常用配伍
1.配膀胱俞,中极,阴陵泉,三阴交,针刺泻法,清利湿热,治疗湿热蕴结膀胱之尿频,尿急,尿痛,小便不利,小腹急痛等。
2.配关元,中极,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针刺补法,可灸,补肾健脾,温阳行水,治疗脾肾阳虚之水肿,尿闭,气淋,劳淋等。
3.配肾俞,关元,气海,复溜,太溪,针刺平补平泻法,宜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治疗阳虚水泛之面肿,肢体浮肿,心悸,喘逆,腹部胀满,大便溏泻等。
4.配水分,气海,足三里,三阴交,针刺补法,可灸,化气行水,治疗阳虚水泛之腹水。
5.配中极,次髎,地机,三阴交,针刺平补平泻法,可灸,调经止痛,治疗寒湿阻胞之痛经。
6.配归来,关元,三角灸,足三里,针刺补法,灸关元,三角灸,益气提升,治疗中气下陷之狐疝。
水道的意思是什么 水道的配伍功效
1、水道穴配三阴交穴、中极穴:缓解治疗痛经;
2、水道穴配三焦俞穴、关元俞穴:可以缓解治疗尿痛、尿急;
3、水道穴配筋缩穴:具有通经活络的功效,主要缓解治疗脊强。
水道的意思是什么
1、水道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
2、穴义:胃经经水在此循经下流。
3、名解:水道,即水液通行的道路。本穴物质为大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由本穴循胃经向下部经脉传输,本穴为胃经水液通行的道路,故名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