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冬季防寒保暖小常识 适度的户外运动和锻炼
幼儿冬季防寒保暖小常识 适度的户外运动和锻炼
户外活动和锻炼可增强幼儿体质,增强自身免疫力,才能抵御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蚀。
幼儿冬季防寒保暖小常识 保证孩子的饮水量
水是人体新陈代谢必不可少成分。孩子代谢旺盛,需水量大,特别是孩子活动后要让孩子喝水,个别特异性体质的孩子还要视情况增加饮水的次数。
幼儿冬季防寒保暖小常识 外出最好戴口罩
特别是室内外温差较大的的情况下,避免着凉。夜间盖好被褥,家长应勤查看,幼儿登被褥时要及时盖好,以免孩子着凉。不然,会引起其它大病发生,如肺炎、心肌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炎。
幼儿冬季防寒保暖小常识 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特别是长时间生活在门窗紧闭、有暖气和空调环境下的孩子,空气不流通,不利小儿的健康。在有空调的环境中,应视情况调节室内的湿度。
冬季防寒保暖小贴士
一. 颈部保暖可防颈椎病、咳嗽。
随着年龄增长,颈部长期承受压力过大,椎间盘退化、变窄,或者突出,影响局部神经和血管的功能而出现症状。有的人在冬季持续咳嗽且不易治愈,仔细观察一下,原来是因为穿开领服装暴露颈部,使寒冷的空气直接刺激气管所造成的,而佩戴高领服装并加用毛围脖后症状便消失了。
二. 头部保暖是防止感冒的要素。
中医认为,"头是诸阳之会"。体内阳气最容易从头部走散掉,如同热水瓶不盖塞子一样,所以,冬季如不重视头部保暖,很容易引发感冒、头痛、鼻炎、牙痛、三叉神经痛等,甚至引发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所以冬天选戴一顶合适的帽子是很必要的。
三. 背部保暖对患有心脑血管病及高血压的老人而言,尤为重要。
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风寒等邪气极易通过背部侵入而引发外感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注意背部保暖,宜穿棉背心,睡时也要保暖背部,避免寒邪侵袭,以免损伤阳气。
四. 脚的保暖不当易发病。
常言道"寒从脚下起",因脚远离心脏,供血不足,热量较少,保温力差,所以脚的保暖很重要。除了白天注意对脚的保暖外,每晚坚持用热水洗脚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可以增强机体防御能力、消除疲劳和改善睡眠的作用。
冬季防寒保暖 冬季防寒保健的误区
冬季,用热水洗脸,会感觉特别舒服,有些人更是觉得水越烫越“过瘾”。
解析:冬天,人的面部在冷空气刺激下,汗腺、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遇上热水时则迅速扩张,但热量散发后又恢复低温时的状态。毛细血管这样一张一缩,易使面部产生皱纹。
冬季,有些人喜欢用电热毯驱寒,尤其是整晚开着电热毯睡觉。
解析:整夜使用电热毯,很容易导致鼻部干燥,鼻腔黏膜脆性增强,引发鼻出血。老年人使用电热毯睡觉时尽量不要整宿使用,可以先开一段时间,上床后再关闭,温度也不宜过高。
为了防寒,很多中老年人晚上会穿着厚睡衣和袜子睡觉。
解析:冬季穿厚衣穿袜子睡觉不利于身体健康。穿厚衣服睡觉,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和汗液蒸发,衣服对肌肉的压迫和摩擦还会影响血液的循环,造成体表热量减少,即使盖上较厚的被子也会感到寒冷。
冬天睡觉,晚上会感觉冷。很多人习惯用被子蒙住头睡觉。
解析:这种做法是决不允许的。人靠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来生存,被窝空间狭小,氧气量也小。人长期窝在被子里,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高,会导致第二天起床头晕、精力不集中、全身乏力……长期这样,可能损伤肺功能。
很多人觉得泡脚当然是水温越高越好,其实不然。
解析:首先,水温高容易被烫伤,其次,冬天由于天气寒冷,水温太高会让人出汗,当身体热起来后又遇冷就容易引发感冒或风湿等疾病。而且脚上的皮肤相对也是比较脆弱的,千万不要用力去搓,以为搓出一层皮就干净了,其实这是在损害脚的保护层。
寒冷的冬天该怎么运动减肥
1、 冬季减肥首选有氧运动
冬天运动因为外部环境温度低,出汗少,因此运动起来更舒适(身体不需要想办法散热),可以稍微增加运动强度,选择动作幅度小、热量消耗大的有氧运动最宜。
年轻人可以选择跑步等高强度的有氧运动,这样可消耗更多热量,锻炼的时间应该比春夏季多出10-15分钟。爆发性强的无氧运动则不太适宜,寒冷气候下可能会引发身体不适。
中年人可选择快走、慢跑、爬楼梯等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中年人身体状况一般都处于下降趋势,不要因为忙于工作就放弃健身。
对于老年人来说,冬季心血管疾病高发,锻炼一定要掌握“度”,最好选择太阳出来或比较暖和的时候出门,如果运动量大出汗了,应解开衣扣慢慢降温。运动后,人体耗氧增加,心脏供血需求也要增加,老年人因血管狭窄或动脉硬化,导致血液供应减少,也会增加发病危险,所以冬季老人应适当减少运动量。
2、 冬季运动做好保暖防冻
晨起室外气温低,宜多穿衣,待做好预备活动,身体暖和,再脱去厚重的衣裤进行锻炼。锻炼完以后则要及时穿好衣裤,注意保温,尤其是冬泳后,宜立即用柔软、干燥的浴巾迅速擦干全身,擦红皮肤,穿衣保暖,避免寒邪入侵。
有人认为,锻炼本身就是产生热量,所以没必要防寒了,这显然是不对的,运动会加快循环,身体处于散热状态,的确感觉不到寒冷,但此时毛孔张开,冷空气很容易刺激身体,造成隐形伤害,等到“感觉冷”时,身体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损害。
低温环境易造成“风邪”伤害,导致伤风感冒,也可能引发关节疼痛,甚至胃痛。身体外露的部位,如手、脸则易形成冻伤,等太阳出来半小时后,晨寒的伤害就可以得到缓解。
3、 户外锻炼防寒小贴士
1、选择适宜的锻炼时间和锻炼环境。阴雨雾雪天不适宜户外锻炼(可改在室内或阳台上);晴日时,必须日出之后再出门;有风之时,应注意选择向阳、避风的地段。
2、锻炼前注意“热身”。尤其是大运动量锻炼前,可通过慢跑、徒手操和轻器械的少量练习,使身体发热微微出汗后,再投身到正式锻炼中去。
3、穿着要适宜,除汗要及时。刚出门,要多穿些衣服;热身后,可脱去厚衣;锻炼后,应及时把汗擦干,随即穿好厚衣。衣服要轻软,不能过紧。
4、在户外使用健身器材锻炼,应避免直接跟皮肤接触。因为气温降至零下后,人体皮肤接触到冰冷的金属,很可能造成粘连,直接带来伤害。此时,应戴上手套。
5、锻炼间隙要适当短一些,避免长时间站立于冷空气中,从而造成体温下降,肌肉也会跌入疲惫状态,粘滞性增大,不但影响接下来的锻炼效果,也容易受伤。
4、 冬季户外锻炼最要防扭伤
冬季户外锻炼尤其是滑雪,最要当心扭伤,扭伤发生后可能诱发韧带断裂、半月板碾压老化等其他疾病,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有些扭伤发生后,可能并未造成骨折,疼痛症状也不严重,很多人因此会忽视治疗,譬如韧带损伤,因无痛感就最易被忽视,但往往其结果就是导致半月板损伤。单纯韧带重建术后3-5周即可正常活动,半年后可进行一般性运动,但是切除部分半月板后,依然有很大的概率会患骨关节炎和关节增生。
所以锻炼前,不妨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具,如护膝等,并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避免受伤。一旦受伤,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预防冬季感冒八项措施
冬季,天气冷,孩子们变得更容易生病,最常见的当属感冒。为此,幼儿园建议父母做好宝宝的冬季感冒的防护的八项措施。
1、合理饮食冬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合理的饮食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应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及时添加辅食,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蛋鱼及肉类,均衡营养,防止偏食及挑食,以防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使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适量补充水分,防止呼吸道干燥,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2、注意节制饮食
现在有些父母总担心孩子吃得少,吃不饱,总想让孩子多吃一点儿。孩子吃多了,几天下来就容易形成食积便秘。大肠的粪食燥结,能够引起巨噬细胞死亡率增高,肺组织抵抗力下降,进而引起反复的肺及呼吸道感染。
3、保护皮肤
冬季寒冷干燥,幼儿皮肤中的水分散失较多,皮脂腺分泌较少,皮肤容易出现干裂发痒,要让幼儿多吃蔬菜、水果,多喝开水,并常用热水洗手、脚、脸,再适当搽点护肤霜。
4、坚持户外活动
有些父母惟恐孩子冻着,天气一凉,就不让小儿出屋,小儿呼吸道长期不接受外界空气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锻炼,接触了感冒病人后,因对病原菌抵抗力差,很易患病。所以,应该坚持让小儿做户外活动,天气冷可选择太阳光充足、风较小的时候,让小儿在大自然中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可提高小儿的体质。同时不坐凉地:冬季地面温度很 低,幼儿坐在上面,体内的热量就会大量散失,容易感冒、腹泻。
5、多晒太阳
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灭人体表面的病毒和细菌,帮助幼儿对钙、 磷的吸收,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此外,阳光也能提高红细胞含氧量和增强皮肤调温作用,以及能增强神经系统的活动技能和幼儿的体质。
6、定时通风换气
定时通风换气,注意室温 冬季对人体的适宜温度是20摄氏度,如高于23摄氏度时,人会感到头晕、疲倦。另外,如果室内外温差大,则容易感冒。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冬季由于供暖,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在北方更为突出,室内温度高,湿度相对较低,加上窗门紧闭,室内空气流通差,居室内的微生物密度较高,一些致病菌和病毒易侵袭小儿体内。所以,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要定时开窗换气,加大室内湿度。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可在暖气片上放上湿毛巾,或在暖气旁边放一盆清水。
7、减少病源感染机会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电影院、聚会场所、大商场等。注意督促好小儿的手不要乱碰脏东西,及要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8、注意保暖
冬日寒潮多,气温变化大,幼儿易着凉、感冒、常会引起许多大病,如肺炎、心肌炎、急性肾炎,因此冬季要给幼儿保暖,避免着凉。特别是在儿童玩耍出汗以后,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冬季防寒保暖小常识
医学研究发现,静止状态不戴帽的人,在环境气温为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4℃时散失总热量占60%。此外,天气寒冷令血管收缩,人们就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对于脑血管病人来说,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病。由此可见,头部保暖非常重要。
老话常说在冬天里戴个围脖好比多穿件衣服,胸腹部受寒之后,易折伤体内阳气,从而引发心脏病的发作。此外,还可以诱发胃肠病的发生,所以,胸腹部保暖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
中医认为背为肾脉所居,感冒受风寒多从背部起始。所以保持背部温暖,不仅可防感冒、固肾强腰,而且可防旧病复发、加重。因此,老年人冬季最好增添一件背心。以棉或丝绵为宜,保温隔寒性能好。夜间起床时应披衣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