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不宜食用生地黄
哪些人不宜食用生地黄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每一个人都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所以饮食上我们也要做好适当的调整,并不是任何食物都会对身体健康有帮助,下面一起看一下哪些人不适合吃生地黄呢!
副作用
生地黄属于中药,中药类食物都有一定副作用,要适量吃,是药三分毒。
禁忌人群
虚泄泻、胃虚食少、胸膈多痰者慎服生地黄。
任何一种事物都有自己不同的营养价值和属性,根据身体的情况搭配好食物我们能变得更加的健康,上面就是对哪些人不适合吃生地黄的介绍,通过了解以后我们就能够让自己拥有健康年轻的身体。
哪些人不宜食用熟地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饮食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熟地黄虽然是比较常见的食物,但是有的时候使用起来也会容易导致身体有些不适,因为每一个人的身体情况也是有区别的,下面一起看一下哪些人不适合吃熟地黄。
副作用
它的副作用是相对体质虚寒的人,手脚发凉,大便偏虚,肚胀等虚寒夹湿,吃了生地怕冷会加重。
禁忌人群
凡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脘腹胀满及食少便溏者忌服熟地黄。
虽然能够吃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也是一件让人心情很好的事情,但是一旦身体出现疾病就会有很多的困扰,通过对哪些人不适合吃熟地黄介绍以后,希望大家能够及时的调整好自己的饮食。
生地黄禁忌
生地黄是新鲜的块根,有清热凉血、生津润燥的功效。新鲜的生地黄可以治疗急性发热、中暑等症状。生地黄性寒,脾胃虚寒的人士是不宜食用的。生地黄对治疗热病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将生地黄切碎后榨汁,将生地黄汁和大米煮成粥后,给发热、口干舌燥的人食用最好,但是服用生地黄粥时,不要吃葱白、韭菜、薤白和萝卜。或是将生地黄和枸杞、大米等煮粥,可以治疗阴虚火旺、头晕耳鸣的症状。
生地黄禁忌:
一般来说,生地在作为中药煎服的时候,用量是10到30克,鲜地黄的量会加倍。不过需要注意鲜地黄性寒,脾虚湿滞的人,不能使用。
生地性寒,所以脾胃有湿邪及阳虚者应忌服生地。《雷公炮炙论》:勿令犯铜铁器,令人肾消,并白髭发、损荣卫也。生地黄性寒而滞,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所以脾胃虚寒(虚弱)、大便溏薄、胸闷食少、气滞痰多者不宜应用。《药性论》:忌三白,指生地与萝卜、葱白和薤白相克。
生地黄的药用价值比较高,将生地黄取汁和益母草汁在一起煎煮后服用,能治疗女性的月经量多的症状。因为生地黄有止血的作用,因此用来治疗女性月经量多问题比较好。生地黄寒性大,要注意用量,过量饮用,会引发痛经的。
生地的功效与作用
《药性赋》里对生地的形容是——味甘。苦、性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四:凉心火之血热,泻脾土之湿热,止鼻中之衄热,除五心之烦热。依此看来,生地的作用是非常多的。
1、鲜地黄和生地黄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鲜地黄清热生津,可以止血和凉血,经常是用于热病伤阴,吐血、咽喉肿痛、舌绛烦渴、发斑发疹以及衄热等病症。相对于鲜地黄,生地黄是凉血清热,也可以生津,还可以养阴,多用于治疗阴虚内热、骨蒸劳热、舌绛烦渴、发斑发疹等问题。
2、生地性寒,功能为滋阴补肾。不只生津止渴和凉血清热,还对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便秘等有作用,凡是血分有热伤阴的人,都可以经常服用。如果想要治疗温热病,可以用生地做清营汤;如果是治疗温病的后期,由于余热还没消尽,应该把生地用来煮青蒿鳖甲汤;另外,针对血热毒盛,斑疹紫黑,温热病严重热入营血的症状,可以服用生地制成的四生丸;一般要养阴生津来治疗内热消渴和便秘的,应该食用生地煮的曾液汤。
3、一般来说,生地在作为中药煎服的时候,用量是10到30克,鲜地黄的量会加倍。不过需要注意鲜地黄性寒,脾虚湿滞的人,不能使用。
使用生地,除了了解它所具备的功效和治疗病症,还应该注意到它和什么东西相克或者它不适用什么人群,量不求多,但求有用。
生地黄的药用价值
生地黄又名干地黄,性味甘、苦、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为清热凉血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绛或红等症状,如清营汤;用于热在血分,迫血妄行的吐血、尿血、崩漏下血等症状,如四生丸、犀角地黄汤;用于热病伤阴,舌干口干或口渴多饮以及消渴症的烦渴多饮等症状,如益胃汤、玉泉散;此外,还可用于热甚伤阴劫液而至肠燥便秘,如增液汤。常用剂量为10g~30g。生地黄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用。
〖药理作用〗: 生地黄有一定的强心、利尿、升高血压、降低血糖等作用。生地黄的提取物能促进血液的凝固。小鼠口服生地炭,能缩短出血时间。地黄煎剂还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的作用。并有一定的抗辐射损伤作用。对多种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性味归经〗..
三款女人滋阴补血粥
一、生地黄粥
材料:粳米100克,生地黄30克
调味料:白糖
做法:
1、粳米洗净备用,生地黄用温水浸泡下备用;
2、将适量清水倒入砂锅里,加入生地黄,煮沸15分钟,撇去药渣,倒入粳米,煮成粥,也可加白糖调味。
功效:滋阴养血,止血凉血,女性月经过多、听哪个班、低热不退、阴虚内热、阴虚血亏者都可以食用,经常喝吃粥能补五脏、利耳目、长肌肉,但是不宜月葱白、萝卜、韭白一起吃。
二、干贝粥
材料:粳米150克,猪肉丝50克,干贝100克
调味料:生油、味精、盐、葱花
做法:
1、粳米洗净。利水,用盐、生油拌腌下;干贝用温水浸泡,撕碎备用;
2、锅倒入清水,煮开,加粳米、猪肉、干贝,再次煮开后该小火慢煲,粥熟后加味精、盐,撒葱花即可。
功效:滋阴补血,补肾。体弱者、病后体虚者、肾阴亏虚者、肾虚尿频者适宜食用。
三、皮蛋瘦肉粥
材料:粳米200克,猪瘦肉100克,皮蛋1个
调味料:味精,香油,葱花,盐
做法:
1、粳米洗净沥干,猪肉洗净切片,皮蛋去壳切块;
2、锅捣水,烧开,加粳米熬粥,快熟时倒入皮蛋、猪肉,加盐、味精调味,煮熟后撒葱花、淋香油即可食用。
功效:滋阴补血,生津润燥,肺燥干咳者、病后虚弱者、阴血亏虚者适宜食用。
血热的人吃什么好 饮食原则
血热的人,在饮食方面,应多吃清热凉血的食物,如鸭肉、螃蟹、绿豆、丝瓜、雪梨、西瓜、荸荠、黑芝麻、生地黄、茯苓、鲜茅根等。不宜食用羊肉、韭菜、辣椒、瓜子、荔枝、桂圆、火锅等性温燥烈、上火的食物,不宜饮酒。
食用生地黄的日常注意事项
哪些体质的人适宜吃生地黄?
湿热体质
哪些体质的人不适宜食用生地黄?
痰湿体质,阳虚体质,瘀血体质
食用禁忌
本品与萝卜葱白、韭白、薤白相克。
哪些人不宜食用生菜
副作用
菜不宜与积雪草同食,会影响积雪草的药效。
禁忌人群
尿频、胃寒的人少食生菜
我每天要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食物,难免会被食物所诱惑,但是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去选择食物,了解了哪些人不适合吃生菜以后,希望我们都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这样才能让生活品质得到保证。
女人总是腰痛,背后定藏着大麻烦 吃什么?用地黄
地黄是补益滋肾很好的中药,而且常见于山坡及路旁荒地等处。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熟地黄则为补益药。
将地黄作为食品,在民间已有悠久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原地黄产区群众就将地黄“腌制成咸菜,泡酒、泡茶而食之。”至今人们仍把地黄切丝凉拌,煮粥而食。
地黄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凡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此外,地黄有强心利尿、解热消炎、促进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咽喉肿痛。
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发斑发疹。
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食方不是药物,使用3月后仍不见缓解,建议就医。
原料:生地、熟地、蜜枣、扇骨、生姜
做法:
1、生地熟地洗干净,将生地熟地切成小块;生姜连皮洗干净,拍扁。
2、汤煲里放2/3满的水,将生地熟地及姜片倒入。
3、扇骨洗干净,在开水中氽烫一下,去掉血腥,然后夹入汤煲中。
4、生地熟地汤药材味较浓,故加入两颗蜜枣。
5、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2小时即可。
食方不是药物,使用3月后仍不见缓解,建议就医。
原料:羊肉、熟地黄、当归、黄芪、大枣、生姜
1、将羊肉洗净后切成小块,然后用开水焯一下,去掉血沫;再将其余材料洗干净备用。
2、将所有材料放入煲内,加清水,用文火煲3小时。
宜食
1、阴虚发热、口干渴、阴伤便秘、肾阴不足、虚火上火之咽喉干痛、湿疹、神经性皮炎。
2、妇女月经不调、血崩、胎动不安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
忌食
1、脾虚腹泻、胃虚食少者,不适宜食用。
2、地黄不宜与薤白、韭白、萝卜、葱白一起食用。
3、在煎服时,不宜用铜铁器皿。
吃什么增强记忆力
1、地黄乌鸡
原料:雌乌骨鸡1只(重约1000克),生地黄、饴糖各150克。
做法
将乌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备用。生地黄洗净,切成条状,加饴糖拌匀,装入鸡腹内,将鸡仰置瓷盆中,隔水用文火蒸熟即成。分2日食用,吃肉喝汤。
提高记忆力功效:填精添髓,补脏益智。适宜于用脑过度、脑髓不足而见头转耳鸣、记忆力减退、腰膝酸痛、神疲气短等症者食用。常食能收到填精补脑、益智健身的功效。
宜忌:感冒发热,或湿热内蕴而见食少、腹胀、便溏者,均不宜食用。
2、黄精蒸鸡
原料:黄精、党参、山药各30克,母鸡1只(重约1000克),生姜、川椒、食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将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剁成1寸见方的块,放入沸水锅烫3分钟捞出,洗净血沫,装入汽锅内,加入葱、姜、食盐、川椒、味精,再加入黄精、党参、山药,盖好汽锅盖,上笼蒸3小时即成。空腹分顿食用,吃鸡喝汤。
提高记忆力功效:益气补虚。适宜于体倦无力、精神疲惫、体力及智力下降者服食。
宜忌:湿热内盛者不宜食用,感冒时暂停。
3、莲子鸡丁
原料:净鸡脯肉250克,莲子60克,香菇10克,火腿肉10克,蛋清、淀粉、调料适量。
做法
将鸡脯肉切丁,用蛋清、淀粉拌匀,香菇泡软,同火腿肉切成小菱形块,莲子去心,蒸熟备用。先将鸡丁在油锅中煸至七成熟,沥去油,加入莲子、香菇、火腿及适量调味品,翻炒几下出锅即成。分数次佐餐食。
提高记忆力功效:健脾补肾,养心强身。适宜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肢软无力、眩晕健忘、心烦失眠、遗尿、遗精者食用。健康人常食,能增强体质、益智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