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电图T波改变别恐慌

心电图T波改变别恐慌

“心电图T波改变的原因有很多,不要一听说心电图T波改变就紧张。”专家说,心电图T波在心电图上来说,代表快速心室复极的电位变化,受供应心脏的血管、神经和心肌本身的影响。导致心电图T波改变的原因,既可以是病理性变化,也可以是生理性变化;既可以是缺血性因素,也可以是神经性因素。简单地说,就是有意义的异常和无意义的异常。像心电图T波轻微改变就可能意义不大,也没必要非去查明原因。

另外,因为睡眠不好、压力大等非心脏因素也会引起T波改变,所以年轻人出现T波改变,而本人又没有什么感觉,就不需要大惊小怪了。建议积极调节心态,劳逸结合,平衡膳食。还有就是成年人正常心率在60~100次/分,而一部分长期锻炼的年轻人和老年人,心率会在58~60这个临界值上,尽管心电图体检结果也是T波改变,但这是正常的。

应该说,多数T波轻微改变是无意义的。但如果T波显著增高,则可能是心肌梗塞早期或高钾血症。如果T波低平或倒置,多见于心肌劳损、心肌缺血、低钾血症。T波倒置明显的,可见于心肌梗塞急性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左心室肥大。建议去心内科做进一步检查,以便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普通心电图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大部分冠心病病人,没有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都是正常的,或基本正常。所以,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冠心病。那么,冠心病心绞痛的心电图特点是什么呢?——当出现心绞痛症状时,发生暂时的T波倒置,或ST段压低(下移);当症状消失后(经过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片),心电图恢复正常。当然,少数情况下发生较严重的缺血(如时间超过十五分钟),心电图异常可以持续较长时间(数天)。

相反,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心电图长期的异常(多数为T波倒置,或伴ST段压低),多数不是冠心病,可能为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也常见于正常人。有些人心电图T波倒置30多年,也没有发现什么器质性的心脏疾病。

一些基层医院,把体检发现的心电图的轻微异常(T波的低平或倒置)诊断为“心肌缺血”。如果这些所谓的异常与胸痛、胸闷症状没有关联,一般没有临床意义。千万不能随意扣帽子“心肌缺血”。

窦性心律心电轴右偏是什么意思

正常人的心电图是窦性心律,心电轴轻度左偏左偏和右偏都可以见于正常人,是心脏转位的结果;右偏多见于心脏呈横位的人,如体型较矮、或稍胖一点。老年人因为肺功能差,往往有右心大,也会出现心电轴右偏;

正常心电轴在0℃~~+90℃之间.

心电轴显著右偏+120℃~~+180℃及重度右偏+180℃~~+270℃ 多为病态可见于右心室肥大,左束支后分支传导阻滞等. 大多为肺部的慢性病变导致的右室心肌肥厚

窦性心律是正常心率。电轴重度右偏:正常的平均电轴为0---+90度,超出0度水平线以上到-90度间为电轴左偏.超出+90度或者在+90度----+180度,-90----180度范围之内者,叫电轴右偏。超过+110度时有时见于右心室肥厚或左束支后半支阻滞所引起。根据临床经验,这种简单的划分,有时尚能符合事实。

目前以心电图T波低平、浅倒置作为诊断心肌缺血依据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多病人和家属,一听说心电图检查发现T波改变就感到紧张。事实上心电图T波改变受很多因素影响,仅以它来诊断冠心病,往往造成误诊。如用12导联做的心电图,T波普遍低平或浅倒置,导致这种原发性T波普遍改变的原因是女性雌激素、孕激素降低,也可能与一些内分泌功能异常有关。因此遇到心电图上T波普遍低平或浅倒置,尤其是无症状女性患者,诊为冠心病、心肌缺血要特别慎重。

电轴右偏是心电轴在90-110°,属“电轴轻度右偏”,见于正常垂位心、右室肥厚及左束支后分支阻滞等。心电轴右偏在小于+110°的时候没有多大意义,年轻人、儿童等都可以出现。 垂位心多见于体型瘦高的人,没有病理意义。

如右偏大于+110°则可见于右室肥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后分支传导阻滞,但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很少见,右室肥大及右束支传导阻滞在心电图上还有其他的表现,诊断上应该明确提出来。

看了上述对于窦性心律心电轴右偏是什么意思的介绍后,我想大家应该已经有所了解了吧。窦性心律是心脏正常的跳动,而心电轴偏右是心电轴转位的结果。我们要明确了解和掌握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并根据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和治疗

为什么三叉神经痛会导致生理变化

●三叉神经痛不断发作性地疼痛刺激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表现为儿茶酚胺分泌增加,糖原分解作用加强,加之很多三叉神经痛病人不敢进食,机体呈现负氮平衡状态。

●三叉神经痛引起交感神经系统活动性增强,使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冠心病病人甚至可以出现心电图T波改变,受刺激部位可以有大量化学物质地释放。

●三叉神经痛病人在进行射频治疗后,疼痛部位可以出现血管扩张,皮肤潮红。

Tips--什么是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是人体地第V对脑神经,亦是人体最粗大地一对脑神经。作为混合脑神经,它含有感觉纤维(通常躯体传人纤维)和运动纤维(特殊内脏传出纤维),是头面部地主要感觉神经,亦是咀嚼肌地运动神经。三叉神经地周围支分为三支,分别称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眼神经由眶上裂进入颅腔,上颌神经有圆孔人颅,下颌神经由卵圆孔入颅。

心肌劳损的易发群体

一般老年人,从事职业需要精神高度紧张,而运动量较少的人群,肥胖高脂血症患者中如出现T波改变应怀疑有心肌缺血的病变,尤其以往曾有心绞痛发作的患者更应警惕。

年轻人,工作不需要过度精神紧张,血脂水平正常的人群,出现T波改变可以与以往心电图对比,如无明显改变并无太大意义。

症状

心肌劳损是一个心电图的诊断,心肌劳损本身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是也可以出现在象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状况下,治疗取决于基本的病因。如果是冠心病或心绞痛引起的,适当应用硝酸甘油等扩血管药即可。

预防和注意事项

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改变工作生活方式,适当锻炼,节制饮食,控制血脂,减轻体重,必要时去医院检查,并服用相关药物。

心肌劳损是一个心电图的诊断,心肌劳损本身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是也可以出现在象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状况下,治疗取决于基本的病因。如果是冠心病或心绞痛引起的,适当应用硝酸甘油等扩血管药即可。

心电图ST段改变有什么临床意义

心电图ST—T段改变包括T波改变和ST段改变。

心电图T波改变的原因很多。但如果仅仅是单纯的T波改变而没有其他心电图的异常,有无症状,并且以往没有“心脏病”史和别的健康问题,不必太紧张。当然,慎重起见,去检查一下电解质(验血)、动态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经常有病人自诉胸闷、心慌,而给予心电图检查,常发现“ST—T”改变,,当医生密切给合临床进行评价时,ST—T改变是诊断心绞痛、心肌缺血的重要指标。于是,心电图ST—T改变和冠心病密切相连在一起,但是,心电图ST—T改变并不等于是患上了冠心病。ST—T改变本身并不具有诊断的特异性,影响ST—T改变的疾病与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包括:检查技术上的原因,如心电基线不稳,上下飘移;呼吸与进餐的影响;药物如洋地黄等的影响;电解质影响,如血钾过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心理状态的压抑与焦虑;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左心室肥厚、二尖瓣脱垂、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心肌炎、心肌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意外、脑肿瘤、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还应注意的是,健康人中也可出现ST—T改变,正常人中有ST段异常的约占10—30%,T波改变者约占15—20%,尤以女性、特别是中青年女性(尤其绝经期前)更为多见。因此,评价ST—T改变,需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排除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当心电图出现ST—T改变时,不应认为自己就是患上了冠心病,而应认真听取医生的意见,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心脏瓣膜病的检查

一、X线

胸片检查则能提供患者必要的有关心腔大小、肺动脉血流、肺循环和体循环压力以及心脏、大动脉钙化程度的初步资料。

二、心电图

大部分冠心病病人,没有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都是正常的,或基本正常。所以,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冠心病。那么,冠心病心绞痛的心电图特点是什么呢?——当出现心绞痛症状时,发生暂时的T波倒置,或ST段压低(下移);当症状消失后(经过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片),心电图恢复正常。当然,少数情况下发生较严重的缺血(如时间超过十五分钟),心电图异常可以持续较长时间(数天)。相反,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心电图长期的异常(多数为T波倒置,或伴ST段压低),多数不是冠心病,可能为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也常见于正常人。有些人心电图T波倒置30多年,也没有发现什么器质性的心脏疾病。

一些基层医院,把体检发现的心电图的轻微异常(T波的低平或倒置)诊断为“心肌缺血”。如果这些所谓的异常与胸痛、胸闷症状没有关联,一般没有临床意义。千万不能随意扣帽子“心肌缺血”。

三、彩色血流和多普勒频谱超声心动图

作为了解瓣膜形态及功能、心腔大小、室壁厚度、心室功能、肺静脉和肝静脉血流以及肺动脉压力的一项重要的方法,彩色血流和多普勒频谱超声心动图对于病情的评估(特别是瓣膜性心脏病)显得尤为重要,是诊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 "大部分冠心病病人,没有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都是正常的,或基本正常。所以,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冠心病。那么,冠心病心绞痛的心电图特点是什么呢?——当出现心绞痛症状时,发生暂时的T波倒置,或ST段压低(下移);当症状消失后(经过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片),心电图恢复正常。当然,少数情况下发生较严重的缺血(如时间超过十五分钟),心电图异常可以持续较长时间(数天)。

相反,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心电图长期的异常(多数为T波倒置,或伴ST段压低),多数不是冠心病,可能为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也常见于正常人。有些人心电图T波倒置30多年,也没有发现什么器质性的心脏疾病。

心电图T波倒置是什么意思

心电图T波倒置是什么意思

其实,心电图T波异常不都是心脏病的表现。

1、心外膜缺血—T波倒置

心外膜下缺血时T波向量背离心外膜面,背向V4、V5导联,这些导联及其邻近导联出现T波倒置,呈双支对称及箭头样改变。T波倒置可以单独出现,或者与ST段及U波异常同时出现。即当同一导联(V4、V5)中,如果ST段下降和T波的对称性倒置同时存在,说明既有心内膜下损伤又有心外膜下缺血。V5导联的T波倒置常常出现较晚,一般在运动试验完毕后几分钟出现,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有时长达40分钟且伴有Q—Tc延长。

2、单独的T波倒置出现在下列情况时常提示冠状动脉机能不全:

①倒置T波呈明显箭头状、对称,并且ST段停留在等电位线上较长时间(>0.12秒);

②Q—T间期延长;

③运动后T波倒置的程度大于立位及安静时过度通气30秒的心电图记录;

④运动后T波倒置伴有相对缓慢的心率;

⑤在Ⅰ导联发生T波倒置(说明QRS—T夹角增大),当倒置的T波伴有ST段下降时,这种倒置T波常常出现较晚,即T波倒置发生于ST段下降之后,即运动后ST段下降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之时,T波倒置才出现。

3、生理性T波倒置

T波倒置有时是运动引起的正常生理反应,其特点是:

①T波为不对称的箭头样改变;

②无Q—T间期延长;

③ST段停留在基线上的时间不长;

④T波倒置的深度<0.2mV。

生理性T波倒置见于以下因素:

①通气过度;

②交感神经张力增加;

③心动过速对心肌的影响;

④正常宽大的QRS—T夹角更加增宽,此时心电图有以下特征:平静心电图为较高的R波伴有较低的T波;运动时T波更低或倒置,尤其心动过速时;口服钾盐可以预防发生;多见于瘦长无力型体型,T波倒置也可见于肥胖的青年人。

相关推荐

心肌劳损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心肌劳损就是指心肌长期在高负荷下过度工作,比如过度肥胖,高血压,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导致心肌受损,此时心肌可能缺血,也可能供血正常。如确诊心肌缺血,长期发展可能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心功能衰竭等情况。 心肌劳损是一个心电图的诊断,心肌劳损本身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是也可以出现在象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状况下,治疗取决于基本的病因。如果是冠心病或心绞痛引起的,适当应用硝酸甘油等扩血管药即可。 心肌劳损是一个心电图的诊断,心肌劳损本身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是也可以出现在象冠心

老人患心绞痛有哪些信号

1、劳累性:劳累性心绞痛的特征是由运动或其它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的短暂胸痛发作,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常可迅速消失. 2、自发性:自发性心绞痛的特征是胸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这种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重,且不易为硝酸甘油缓解,未见酶变化.心电图常出现某些暂时性的S-T段压低或T波改变.自发性心绞痛可单独发生或与劳累性心绞痛合并存在. 自发性心绞痛患者因疼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有时,患者可有持续时间较长的胸痛发作,类似心肌梗塞,但没有心电图及酶的

心脏神经官能症病因

临床表现 青壮年女性多见,出现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多种多样,时轻时重但多不严重,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但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存在或在后者的基础上发生。病史应详细询问有无焦虑、情绪激动、精神创伤或过度劳累等诱因,是否曾被诊断为“心脏病”,心慌、气短或心前区不适等感觉与活动、劳累和心情的相关关系,睡眠状况如何等。 检查 心电图常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部分患者出现ST段压低或水平性下移,T波低平、双相或倒置,多在II、III、aVF或V4-6导联出现,并经常发生变化,心得安试验阳性。运动试验阳性者亦不少见。Beta

冠心病心肌缺血症状

关于心肌缺血:“心肌缺血”通常是心电图报告中,对心脏有ST-T改变的一个诊断术语,ST段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等,如为青年人,以心肌炎、心肌病等较为多见,而中老年人则以冠心病多见。另外,中医的诊断与西医在概念上有很大的不同,目前,诊断心肌缺血还应以心电图(动态或静息)或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影诊断为准。 你近段时间感到胸闷,心慌,时有头晕,以前无此症状,仍应进一步做检查,如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心脏B超等;另外贫血、甲亢等也常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 如果经检查仍无明显异常发现,则说明你的主观症状多是

心肌劳损恢复怎么做

心肌劳损就是指心肌长期在高负荷下过度工作,比如过度肥胖,高血压,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导致心肌受损,此时心肌可能缺血,也可能供血正常。 心肌劳损就是指心肌长期在高负荷下过度工作,比如过度肥胖,高血压,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导致心肌受损,此时心肌可能缺血,也可能供血正常。如确诊心肌缺血,长期发展可能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心功能衰竭等情况。 心肌劳损是一个心电图的诊断,心肌劳损本身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是也可以出现在象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状况下,治疗取决于基本的病因。如

心肌劳损的jj

“心肌劳损”不是疾病的名称,而是心电图检查时发现的指标的异常,主要指心电图中ST-T段异常改变。是指心肌长期在高负荷下过度工作,比如过度肥胖,高血压,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导致心肌受损,心肌劳损是一个心电图的诊断,心肌劳损本身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是也可以出现在象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状况下,治疗取决于基本的病因,如果是冠心病或心绞痛引起的,适当应用硝酸甘油等扩血管药即可。一般老年人,从事职业需要精神 高度紧张,而运动量较少的人群,肥胖高脂血症患者中如出现T波改变应怀疑有心肌缺血的病变,尤其以往曾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1.心脏症状 心前区不适、心率加快、心跳加强、早跳、憋气、呼吸不畅,症状常在受惊、情绪激动后首次出现,有濒死感。心电图常表现为ST-T波改变,疑为“心肌缺血”,但按心肌缺血治疗往往不见效。 2.胃肠症状 咽堵如球、腹部胀满、肠鸣、叹息、食少、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这些症状常在精神紧张、压力过重时发作,并随情绪变化而波动等。 3.泌尿生殖系症状 精神紧张时,尽管积存很少尿液也要排尿,有尿急、尿频、下腹疼痛、夜尿增多、月经不调、痛经、遗精早泄等症。

心肌劳损怎么调理

心肌劳损就是指心肌长期在高负荷下过度工作,比如过度肥胖,高血压,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导致心肌受损,此时心肌可能缺血,也可能供血正常。如确诊心肌缺血,长期发展可能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心功能衰竭等情况。 一般老年人,从事职业需要精神高度紧张,而运动量较少的人群,肥胖高脂血症患者中如出现T波改变应怀疑有心肌缺血的病变,尤其以往曾有心绞痛发作的患者更应警惕。 年轻人,工作不需要过度精神紧张,血脂水平正常的人群,出现T波改变可以与以往心电图对比,如无明显改变并无太大意义。 在日常生

心梗心电图如何解释

(1)缺血型T波改变:正常T波前肢长,后肢短,顶部圆钝,基底较宽.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缺血型T波高耸,双肢对称,波形变窄.在V1~V6导联,高耸的T波可高于QRS波.超急性期呈高尖T波或原为倒置的T波突然变为直立(伪改善). (2)损伤型ST段移位:正常ST段位于基线水平.急性心肌梗塞时,ST段移位通常表现为ST段抬高与T波融合成单向曲线,有时亦表现为严重的ST段压低,见于心内膜下心肌梗塞.ST段升高01~1mV不等,同时伴有对侧面ST段下降.损伤型ST段移位是急性心肌梗塞最重要的心电图特征. (3)坏死

什么叫心肌劳损呢

心肌劳损就是指心肌长期在高负荷下过度工作,比如过度肥胖,高血压,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导致心肌受损,此时心肌可能缺血,也可能供血正常。如确诊心肌缺血,长期发展可能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心功能衰竭等情况。 一般老年人,从事职业需要精神高度紧张,而运动量较少的人群,肥胖高脂血症患者中如出现T波改变应怀疑有心肌缺血的病变,尤其以往曾有心绞痛发作的患者更应警惕。 年轻人,工作不需要过度精神紧张,血脂水平正常的人群,出现T波改变可以与以往心电图对比,如无明显改变并无太大意义。 心肌劳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