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易感染水痘
学龄前儿童易感染水痘
冬去春来,一些儿童容易感染的呼吸道传染病,如风疹、水痘、“流脑”等也开始悄然肆虐。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给易感儿童注射减毒风疹疫苗是预防的关键,一定不要拖延。患儿在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进食流质及半流质食物,可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如果患儿出现头痛、嗜睡、抽风、高烧不退、呕吐,或有心悸、胸痛、乏力、精神萎靡等严重情况,应立即到医院检查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较长,通过空气水沫传播,患者以3-15岁儿童多见。患病的孩子需隔离至肿大的腮腺(颌下腺)完全消退为止。患儿宜卧床休息,进食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腮肿局部可用“如意金黄散”“青黛散”或“六神丸”碾成粉加食醋调成糊状直接外敷。如有个别患儿皮肤对食醋过敏,可改用淡茶调制。如果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头痛、呕吐、排大小便异常及腹痛、浮肿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易感儿应按规定,接种流腮减毒活疫苗进行预防。居室要经常打开门窗充分换气,幼儿园等公共场所要采用紫外线照射,有效预防和减少流腮的流行。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流脑经呼吸道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6岁以下儿童患病率最高。家长要注意,每年的11、12月按时带孩子去注射流脑疫苗加强预防。另外,春季要避免带孩子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家中也要定时打开门窗通风。在疾病流行季节,可每天给孩子用2%-3%黄连素溶液或0.2%呋喃西林溶液滴鼻,或多吃一些大蒜。
从出生6个月以上的婴儿到学龄期前后的儿童,都容易感染水痘。水痘俗称出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来说,水痘患儿必须隔离至疱疹完全结痂(一般至少6天)。水痘患儿的家庭护理非常重要。患儿高热瘙痒明显的,要采取适当退热措施,应用抗组胺药物或镇静剂,保证孩子睡眠,防止过度抓挠引发感染。如水疱破溃有黄色痂皮,则表示已继发感染,须使用有效抗生素加以抑制。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或因慢性病正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孩子,要避免同水痘患儿密切接触。
关于水痘的一些常识
水痘解释
水痘(chickenpox,varicella)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临床以皮肤粘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病原学
水痘的病原是人类疱疹病毒第三型,属疱疹病毒科,为双链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直径为150~200nm,为有包膜的三维对称20面体。病毒糖蛋白至少有8种,包括gE,gB,gH,gI,gC,gL,gK及gM,主要存在于病毒包膜和感染细胞的胞膜中,与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原性有密切关系。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生活力很弱,能被乙醚灭活。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疱疹的疱浆而传染,传染性很强。在集体小儿机构中易感者接触后80%~90%发病。
(三)易感性:任何年龄均可感染,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发病较多,6个月以下的婴儿较少见。孕妇患水痘时可感染胎儿,形成胎儿水痘综合征。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药物的患者感染本病后病情严重可致死。
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较多见。水痘在易感人群中的播散主要取决于气候、人口密度和医疗卫生条件等因素。
带状疱疹
水痘VZV经呼吸道和口咽粘膜进入机体后,在局部粘膜组织短暂复制,经血液和淋巴液(原发性病毒血症)播散至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经多个繁殖周期后,再次进人血液(第2次病毒血症)而播散到全身各器官,特别是皮肤、粘膜组织,导致水痘。由于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第2次病毒血症仅持续3日左右,局部的病损由VZV感染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开始。感染后有时以静止状态存留于神经节,复发感染时可表现为带状疱疹。
病理生理
水疱是由于皮肤棘细胞肿胀变性所致,同时还有核内嗜酸性包涵体的多核巨细胞形成,肿胀细胞或多核巨细胞裂解及组织液渗入后,即形成疱疹。水疱液中含有大量的感染性病毒颗粒。水疱也常见于各处粘膜表面,如口咽部、呼吸道、胃肠道、眼结膜和阴道粘膜等。在罕见的成人水痘,疾病症状常较严重,多并发有双肺弥散性结节性肺炎,病死率高达10%~40%。在免疫功能不足或无免疫力的新生儿,水痘是一种严重的、涉及多器官的致死性感染。儿童水痘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少见,水痘脑炎的发病率仅为水痘患儿的1%,水痘脑炎与麻疹脑炎和其他感染后脑炎相似,表现为血管周围的脱髓鞘改变。孕妇在怀孕前20周患水痘有2%的胎儿发生畸胎。在妊娠3个月后感染水痘易致胎儿死亡。VZV特异性IgG、IgM和IgA效价的升高见于水痘发病后5日左右。特异性细胞免疫的出现和水疱液及血清中IFN的出现,可限制VZV感染并促进水痘的痊愈。水痘过后,患者获得对VZV的终身免疫,再次感染者极为罕见。
小孩出水痘会传染给大人吗 水痘的易感人群
1、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被水痘病毒感染。
2、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发病较多,6个月以下的婴儿较少见。
3、孕妇患水痘时,胎儿也可被感染,以至形成先天性水痘综合征。
4、成人发生水痘在近年也较多见。
5、如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的病人,被水痘感染后,其病情严重,甚至可引起死亡。
什么是水痘疫苗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好发于春冬两季。主要多见于1-6岁的学龄前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方法,预防效果以主动免疫最好。水痘疫苗是经水痘病毒传代毒株制备而成,是预防水痘感染的唯一手段。接种水痘疫苗不仅能预防水痘,还能预防因水痘带状疱疹而引起的并发症。
长水痘的原因有哪些
1水痘(chickenpox, varicella)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临床以皮肤粘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西医学名:水痘所属科室:内科 -主要症状:皮疹,发热主要病因:病毒感染多发群体:儿童传染性:有传染性
2.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至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瘙痒。疱疹破溃或继发感染时局部可涂1%甲紫,未破溃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抹
只有提前了解了长水痘的原因有哪些我们才能够更有效的采取治疗方法避免给我们设计的那个都不必要的伤害,同时水痘的治疗也不是一两天就能治疗好的,可以采用内服药物和外用药物涂抹的方式配合治疗,效果非常不错。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手足口病好发的年龄
人对手足口病的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
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占发病数85%~9 5%。
水痘儿当心传染
在水痘流行季节,家长应尽量少带儿童到人群密集、通风不畅的场所和地方;意保持居家、托幼机构、小学等环境卫生和环境整洁。
家长应主动给10岁以下、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儿童接种水痘疫苗,但过敏体质和近期出现流感过高热的儿童不宜接种水痘疫苗。对于已发水痘的患者,要严密管理好传染源,隔离到患者皮疹全部结痂为止。特别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能用激素治疗,否则会使病情激化,即使原有疾病在激素治疗中,也应视病情而酌情减少激素剂量。
此外,春季天气反复多变、时暖时冷有利于水痘病毒侵袭人体,如果成年人对病毒免疫力低,再接触这个病毒就可能发病。特别是孕龄妇女更应注意,怀孕3个月内的孕妇感染水痘可致胎儿先天畸形;而临近产期的孕妇感染水痘,会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发生先天性水痘。
防治水痘的常见3种误区
误区一:成年人不生水痘
水痘主要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容易在幼儿园、学校等场所流行传播,但成年人患水痘者临床并不少见。成人水痘往往病情较重,皮疹多而密集,可有高热,瘙痒明显,易出现大疱、血疱及继发细菌感染。妇女孕期感染水痘还能引起胎儿畸形或新生儿水痘,病程可以长达数周。
误区二:生水痘不能用药
儿童被感染后,约70%发生水痘,其余呈隐性感染,病毒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的神经细胞内。如果不进行积极有效治疗,单凭人体产生抗体是不能清除潜伏病毒的,多年以后当免疫功能减低时,潜伏病毒仍可再次激活,引发神经节炎症坏死及皮肤黏膜带状疱疹,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误区三:生水痘不用治疗
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后,再经血液散布至全身,除皮肤黏膜发生水痘外,同时对食管、肺、心、肝、肾等内脏器官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只不过大部分情况下人体免疫力较强,内脏损害轻微罢了。如果患者免疫力低下,则易形成播散性水痘,病情较重者还可导致水痘肺炎、水痘脑炎、水痘肝炎、间质性心肌炎等甚至死亡,所以水痘患者应及早就医用药。
水痘的病因
该病是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所致。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疱疹病毒科,为双链的脱氧核糖核酸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病毒糖蛋白至少有8种,决定了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原性。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生存力很弱,不耐热和酸,能被乙醚等消毒剂灭活。人类是该病毒惟一宿主,患者为惟一传染源,传染期一般从皮疹出现前1~2天到疱疹完全结痂为止。免疫缺失患者可能在整个病程中皆具有传染性。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因二者病因相同。
水痘传染性强,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病毒感染人体后,先在鼻咽部局部淋巴结增殖复制4~6天,而后侵入血液并向全身扩撒,引起各器官病变。本病病变主要是在皮肤棘状细胞层,细胞肿胀变性形成囊状细胞,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细胞裂解及组织液渗入后即形成疱疹。水疱液中含有大量的感染性病毒颗粒。水疱也常见于口咽部、呼吸道、胃肠道、眼结膜和阴道黏膜表面。
任何年龄人群均可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发病较多,6个月以下的婴儿较少见。水痘在易感人群中的播散主要取决于气候、人口密度和医疗卫生条件等因素。
怎么预防冬季传染病 水痘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任何年龄人群均可感染,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冬季高发。
1、隔离患儿:对可疑或确诊为水痘的患者应进行隔离。其中上学或入托的小儿,一般可在家中隔离;
2、避免用手抓破疱疹,要把指甲剪短,保持双手清洁;衣被不宜过多过厚过紧,同时还要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
3、注意消毒与清洁,定时开窗通风。
水痘通过什么方式传染 什么人容易传染水痘
水痘具有易感性,任何年龄都可能感染,主要以婴儿和学龄前、学龄期儿童为多见,如果是孕妇感染了水痘也会传染给胎儿,形成胎儿水痘综合征。而对于使用了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药物的患者在感染水痘后有致死的可能。
水痘的基本知识
水痘传染性强。病人为唯一传染源,传染期一般从皮疹出现前1-2天到疱疹完全结痂为止。免疫缺失患者可能在整个病程中皆具有传染性。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因二者病因同一。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也可接触污染的用物间接待染。该病以冬春季发病为主,主要为2~10岁的儿童发病。人群普遍易感,但一次发病可终身免疫。
1、传染源水痘患者为唯一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也可发生水痘,但少见。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
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获得母体抗体,发病较少,妊娠期间患水痘可感染胎儿。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
4、流行特征 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该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2%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儿童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
春季水痘高发要注意什么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临床以皮肤黏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春季水痘高发要注意什么
1、水痘的传染性很强,孩子患病后,应尽量不要与其他儿童发生接触,避免传染给其他儿童,直至疱疹全部结痂脱落后。
2、谨防病儿用手抓破痘疹,特别是面部的痘疹,以免化脓感染,而留下疤痕。要避免病儿用手揉眼,从而感染眼睛,形成角膜炎,以致留下疤痕,影响视力。故要剪短孩子的指甲,保持手的清洁并戴上手套。
3、病儿的被褥要勤晒,衣服要清洁宽大,防止因穿过紧的衣服和盖过厚的被子,而造成过热引起疹子发痒。
4、温水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减少感染危险。
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四: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
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临床以皮肤黏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注意事项:
1、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地方。
2、增强儿童自我防护能力,让家长及学生知道要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常通风的知识。
3、防寒保暖最重要。特别是儿童、老人等体质较弱的人群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注意不要因环境温度变化大造成机体着凉。
诊断患者是否患上水痘的依据是什么
对冬春季有轻度发热及呼吸道症状的学龄前儿童,应注意仔 细查体,询问有无与水痘患者的接触史。根据皮疹的特点:呈向 心性分布,分批出现,各种疹型同时存在,出现粘膜疹,全身症 状轻微或无;多能确立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