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的其他形态
红细胞的其他形态
人的正常红细胞的直径为6-9微米,在此以上的为大红细胞(macroc-yte),以下的为小红细胞(microcyte),小红细胞正常人偶见。大红细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及巨幼细胞贫血。
在15微米以上的为巨红细胞(mega1ocyte),最常见于缺乏叶酸及维生素B12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大小不均(anisocytosis)是指在同一张血片上红细胞之间直径相差一倍以上而言。
另外红细胞呈球形的称为球形红细胞(spherocyte),这种细胞直径小于正常。厚度增加常大于2μm。无中心浅染色区,似球形。
呈椭圆形的称为椭圆红细胞(elliptocyte),细胞呈卵圆形、杆形、长度可大于宽度3-4倍,最大直径可达12.5μm,横径可为2.5μm。
显畸形的叫畸形红细胞(poiki-locyte)。在畸形红细胞里有有棘红细胞(burr ce-ll,acanthocyte)该红细胞表面有针尖状突起,其间距不规则。突起的长度和宽度右不一、口形红细胞(stomatocyte)红细胞中央有裂缝,中心苍白区呈扁平状,颇似张开的口形或鱼口。以及星状红细胞(star cell,astro-cyte)等。
红细胞的断片为分裂红细胞(schistocy-te)、红细胞碎片或不完整的红细胞。大小不一。外形不规则,有各种形态如刺形、盔形、三角形、扭转形等。
地中海贫血所多见的于红细胞中央呈浓染的称为靶红细胞(target cell,leptocyte),靶红细胞中心部位染色较深,其外围为苍白区域,而细胞边缘又深染,形如射击之靶。
中央部淡染的称为平皿形红细胞(anulocyte)。也有起源于HgbS的镰状红细胞(sickle cell,drepanocyte)形如镰刀状。
另外在红细胞内,有可呈柏林蓝反应的铁颗粒的称为铁红细胞(siderocyte),也有发出卟啉原荧光的荧光红细胞(fluorocyte)。呈现半月状的淡染脱色红细胞(achroma cyte),脱色网状红细胞(achromo-reticulocyte)是人为
地从红细胞溶出血色素的细胞。
红细胞形态不整(poikilocytosis)指红细胞形态发生各种明显改变的情况而言,可呈泪滴状、梨形、棍棒形、新月形等。
正常色素性(normochmic)是指正常红细胞在瑞特染色的血片中为淡红色圆盘状,中央有生理性空白区,通常呈
正常色素性。
低色素性(hypochromic)是红细胞的生理性中心浅染色区扩大,甚至成为环圈形红细胞,提示其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
在恶性贫血等所见到的红细胞是高血色素性(hyperchromic)的,指红细胞内生下性中心浅染区消失,整个红细胞均染成红色,而且胞体也很大。
嗜多色性(polychromatic)多见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故细胞较大,由于胞质中含人多少不等的嗜碱性物质RNA而被染成灰色、蓝色。
碱性点彩红细胞(basophilic stippling cell)简称点彩红细胞,指在瑞吉氏染色条件下,胞质内存在嗜碱性灰蓝色颗粒的红细胞,属于未完全成熟红细胞,其粒颗大小不一、多少不等、正常人血涂片中很少见到,仅为万分之一。
染色质小体(howell jollys body)位于成熟或幼红细胞的胞质中,呈圆形,有1-2μm大小,染紫红色,可1至数个。
卡波环(cabot ring)在嗜多色性或碱性点彩红细胞的胞质中出现的紫红色细线圈状结构,有时绕成8字形。
有核红细胞(nucleated eryhrocyte)即幼稚红细胞,存在于骨髓中。正常成人外周血液中不能见到。
尿隐血两个加号是什么疾病造成
首先,就你说的尿潜血2+的问题,我不知道尿检的其他化验结果如何,你不说所以就当是正常的;
1,尿潜血最多见于泌尿系的结石、泌尿系的肿瘤,少见与一些肾炎;
2,建议做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如果红细胞形态异常占多数,那么,血尿的来源是肾源性,也就是从肾脏挤压过来的;如果红细胞大部分是正常形态,那么血尿来源于肾脏一下,结石和肿瘤的机会就比较大;
3,如果是女性,尿红细胞形态没有异常,可以视为正常;
4,如果是年轻人且身体瘦长,可能为一特殊肾炎类型,身体发育成熟后会消失。
5,尿潜血一般来说要对病因治疗,也就是你要找到病因,不能乱服药。
如果你在生活当中做检查的时候,也发现自己存在这样的现象,那么你就需要了解一下,到底,是什么样一个疾病,还有存在哪些影响,以及最科学的应对和解决方法,这样才可以减少更多疾病带来的影响。
血虚的几种检查项目
外周血涂片进行红细胞形态学观察,主要观察外周血红细胞大小、染色性、中心淡染区等,对鉴别贫血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常红细胞直径6~9 μm,大小相差不大(RDW<15%),呈现为圆形双凹状,中心区域淡染,约为红细胞直径的1/3,但在疾病时,红细胞形态、大小、染色以及内部结构均可发生变化,出现异常改变。例如球形红细胞形态呈小球状,直径<6 μm,厚度>2.6 μm,主要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而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大小不一,中心淡染区增大,红细胞边缘不整,红细胞内可见嗜碱性点彩、卡波氏环、豪-乔氏小体等改变,某些血红蛋白病、肝病及脾切除后红细胞也可发生结构上的改变。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等也可见病态造血的特征。
通过红细胞形态学分类,可以对贫血的类型做出诊断,通过以下三个参数,即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进行分析,对贫血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见表1。 表1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及常见疾病在红细胞形态学分类时,还应结合红细胞直方图分析,正常的红细胞直方图其峰值所对应的是红细胞平均容积(MCV),其底线宽度基本代表RDW,基本上呈现一个正态曲线,从直方图形态变化上可得到不同贫血的诊断。例如,缺铁性贫血为小细胞性贫血,直方图曲线左移;而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为营养不良性大细胞性贫血,直方图曲线右移,另外直方图曲线还可帮助临床医生观察贫血的治疗效果。例如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在治疗前红细胞中可能存在小红细胞与正红细胞和大红细胞与正红细胞两个群体,因此在直方图上可能有两个峰值,随着治疗红细胞形态逐渐趋于一致,直方图逐渐变成一个峰。
地中海贫血应该做哪些检查
概 述地中海贫血应该做哪些检查? 向您详细介地中海贫血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地中海贫血检查项目有哪些,地中海贫血应该如何鉴别诊断?下面就不同种类的地中海贫血应该做什么检查和大家分享?
步骤/方法:1β地中海贫血 重型 外周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浅染区扩大,出现异形、靶形、碎片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点彩红细胞、嗜多染性红细胞、豪-周氏小体等;网织红细胞正常或增高。骨髓象呈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占多数,成熟红细胞改变与外周血相同。红细胞渗透脆性明显减低。HbF含量明显增高,大多>0.40,这是诊断重型β地贫的重要依据。颅骨 X 线片可见颅骨内外板变薄,板障增宽,在骨皮质间出现垂直短发样骨刺。 轻型 实验室检查:成熟红细胞有轻度形态改变,红细胞渗透脆胜正常或减低,血红蛋白电泳显示HbA2含量增高(0.035~0.060),这是本型的特点。HbF含量正常。 中间型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和骨髓象的改变如重型,红细胞渗透脆性减低,HbF 含量约为0.40~0.80, HbA2含量正常或增高。
2α-地中海贫血 静止型 红细胞形态正常,出生时脐带血中Hb Bart's含量为0.01~0.02,但3个月后即消失。 轻型 红细胞形态有轻度改变,如大小不等、中央浅染、异形等;红纽胞渗透脆性降低;变性珠蛋白小体阳性; HbA2和HbF含量正常或稍低。患儿脐血Hb Bart's含量为0.034~0.140,于生后6个月时完全消失。 中间型 外周血象和骨髓象的改变类似重型β地贫;红细胞渗透脆性减低;变性珠蛋白小体阳性;HbA2及HbF含量正常。出生时血液中含有约0. 25Hb Bart's及少量HbH;随年龄增长,HbH逐渐取代Hb Bart's,其含量约为0.024~0.44。包涵体生成试验阳性。 重型 外周血成熟红细胞形态改变如重型β地贫,有核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血红蛋白中几乎全是 Hb Bart's 或同时有少量HbH,无 HbA、 HbA2和HbF。
注意事项:若夫妻均为带因者,每胎怀孕第12周以后即应抽取胎儿检体检,若确定为地中海型贫血重型胎儿即可予人工流产,以免将来照顾上的负担
地中海贫血的检查
展开实验室检查
(一).β地中海贫血
1、重型 外周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浅染区扩大,出现异形.靶形.碎片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点彩红细胞.嗜多染性红细胞.豪-周氏小体等;网织红细胞正常或增高。骨髓象呈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占多数,成熟红细胞改变与外周血相同。红细胞渗透脆性明显减低。HbF含量明显增高,大多>0.40,这是诊断重型β地贫的重要依据。颅骨 X 线片可见颅骨内外板变薄,板障增宽,在骨皮质间出现垂直短发样骨刺。
2、轻型 实验室检查:成熟红细胞有轻度形态改变,红细胞渗透脆胜正常或减低,血红蛋白电泳显示HbA2含量增高(0.035~0.060),这是本型的特点。HbF含量正常。
3、中间型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和骨髓象的改变如重型,红细胞渗透脆性减低,HbF 含量约为0.40~0.80, HbA2含量正常或增高。
(二)α-地中海贫血
1、静止型红细胞形态正常,出生时脐带血中Hb Bart's含量为0.01~0.02,但3个月后即消失。
2、轻型红细胞形态有轻度改变,如大小不等、中央浅染、异形等;红纽胞渗透脆性降低;变性珠蛋白小体阳性; HbA2和HbF含量正常或稍低。患儿脐血Hb Bart's含量为0.034~0.140,于生后6个月时完全消失。
3、中间型外周血象和骨髓象的改变类似重型β地贫;红细胞渗透脆性减低;变性珠蛋白小体阳性;HbA2及HbF含量正常。出生时血液中含有约0. 25Hb Bart's及少量HbH;随年龄增长,HbH逐渐取代Hb Bart's,其含量约为0.024~0.44。包涵体生成试验阳性。
4、重型外周血成熟红细胞形态改变如重型β地贫,有核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血红蛋白中几乎全是 Hb Bart's 或同时有少量HbH,无 HbA. HbA2和HbF。
如何检查地中海贫血
检查地中海贫血一般都要结合家族遗传病史,如果家族里没有地中海贫血遗传基因,就不可能患有这种疾病;如果父母都患有地中海贫血,你患这种疾病的几率就高达75%;如果父母一方患有地中海贫血,则得地中海贫血的可能性为50%。因此,凡是家族中有地中海贫血患者的人一定要重点检查。
一、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1、重型
外周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浅染区扩大,出现异形、靶形、碎片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点彩红细胞、嗜多染性红细胞、豪-周氏小体等;网织红细胞正常或增高。骨髓象呈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占多数,成熟红细胞改变与外周血相同。红细胞渗透脆性明显减低。HbF含量明显增高,大多》0.40,这是诊断重型β地贫的重要依据。颅骨X线片可见颅骨内外板变薄,板障增宽,在骨皮质间出现垂直短发样骨刺。
2、轻型
成熟红细胞有轻度形态改变,红细胞渗透脆胜正常或减低,血红蛋白电泳显示HbA2含量增高(0.035~0.060),这是本型的特点。HbF含量正常。
3、中间型
外周血象和骨髓象的改变如重型,红细胞渗透脆性减低,HbF含量为0.40~0.80,HbA2含量正常或增高。
二、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1、静止型
红细胞形态正常,出生时脐带血中HbBarts含量为0.01~0.02,但3个月后即消失。
2、轻型
红细胞形态有轻度改变,如大小不等、中央浅染、异形等;红纽胞渗透脆性降低;变性珠蛋白小体阳性;HbA2和HbF含量正常或稍低。患儿脐血HbBarts含量为0.034~0.140,于生后6个月时完全消失。
3、中间型
外周血象和骨髓象的改变类似重型β地贫;红细胞渗透脆性减低;变性珠蛋白小体阳性;HbA2及HbF含量正常。出生时血液中含有约0.25HbBarts及少量HbH;随年龄增长,HbH逐渐取代HbBarts,其含量为0.024~0.44。包涵体生成试验阳性。
4、重型
外周血成熟红细胞形态改变如重型β地贫,有核红细胞计数和网织红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血红蛋白中几乎全是HbBarts或同时有少量HbH,无HbA、HbA2和HbF。
贫血的分类
贫血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根据红细胞形态的特点可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及失血3大类;按骨髓增生情况分为:增生性贫血、增生不良性贫血及骨髓细胞成熟障碍性贫血。
(1)根据红细胞形态分为:
1)大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是指红细胞平均体积MCV>100fl,形态上红细胞体积增大(直径>10微米)的一类贫血。这类贫血大多数是正常色素性的。引起的原因主要是:叶酸和(或)维生素B2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增多时,有些肝脏疾病、甲状腺机能减退者亦可出现大细胞贫血。
2)正常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是指MCV为85~90fl,红细胞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为32%-36%,红细胞形态、大小正常的一类贫血。引起此类贫血的主要疾病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及肾功能衰竭性贫血等。
3)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中伴低色素性贫血时,MCV<80fl,MCHC<30%,血涂片中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区扩大。缺铁性贫血属于此类贫血。
(2)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将贫血分为:
1)红细胞生成减少:常见的原因是:①造血原料(主要是铁、叶酸或维生素B2)缺乏或补充不足,见于慢性失血、月经过多、消化道疾病及膳食摄入不足,如缺铁性贫血及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②骨髓造血功能障碍:骨髓受到化学、物理或毒素的损伤,癌细胞侵犯影响造血功能,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及骨髓病性贫血。
2)红细胞过度破坏:见于先天性及后天获得性的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等。
肾小球性血尿的症状有哪些
引起血尿的原因是多种的,尿路感染、肾结石、肾炎等均可引起。可以进一步做B超、尿红细胞形态明确血尿来源,如果异常的红细胞形态比例超过70%可以诊断肾小球性血尿,或比例如果达不到异常的红细胞形态超过三种以上也可以诊断肾小球性血尿。同时其它的原因,比如尿路感染、结石等都可以引起血尿,您进一步做B超等相关检查明确血尿的来源。应该注意其伴随的症状,血尿常见的病因顺序为: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症、损伤及结核等。血尿根据排尿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分为:初血尿、终末血尿和全程血尿
血沉的三大影响因素
1、血浆因素:
纤维蛋白原是最强有力的促红细胞形成缗钱状聚集的物质,其次为γ、β球蛋白和胆固醇等。
2、红细胞因素:
(1)红细胞数量:越多,血沉越慢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红细胞形态:球形、镰形或红细胞严重大小不均时,血沉不快。
(3)红细胞的聚集状态:病毒、细菌等会使红细胞表面电荷减少,血沉会明显增快。
3、技术因素:
(1)血沉管的位置:血沉管倾斜时比垂直时块。
(2)温度:血沉测定规定在18~25℃范围内进行,超过此温度可影响测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