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茶的创始
凉茶的创始
上溯中国信史,凉茶发明人之一乃中华凉茶始祖成汤,凉茶并不是茶而成汤仍称谓为茶-荼,是指药食同源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植物饮品;成汤凉茶药食同源君一臣三佐九之配伍和炮制,制之大也,计九鼎;何以君一而臣三佐用九耶,是一方之中计止十三味,乎名为大而非大也;不知大方者,非论多寡,论强大耳;成汤凉茶以君臣扶正,佐使去邪,味甘、微酸、略辛、咸苦不察,这是中华凉茶始祖丁成汤的功德,其军中实践上溯中国信史计3629年以上(=公元前1617年之前+公元2012);其保密措施比可乐要早3504年以上(=3629年以上-可乐125年);中华凉茶发明人先驱三皇五帝,其单方(君)上溯伏羲,与“羲皇故里”有关;凉茶历史大于5000年;这也是炎黄子孙应该知道的药食同源之历史传承和真相。
葛洪 凉茶的历史悠久,公元306年,东晋道学医药家葛洪南来岭南,由于当时瘴疠流行,他得以悉心研究岭南各种温病医药。葛洪所遗下的医学专著以及后世岭南温派医家总结劳动人民长期防治疾病过程中的丰富经验,形成了岭南文化底蕴深厚的凉茶,其配方、术语世代相传。关于凉茶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在岭南和海外广为流传,经久不衰。数百年来,林立于广东、香港、澳门的凉茶铺,形成了一条中国岭南文化的独特风景线。凉茶独特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具有持久的扩张力,这是世界上任何饮料都无法比拟的优势。
凉茶历史,上溯中国信史的开端商朝。汤字从水从昜。“昜”意为“播散”、“散开”。“水”与“昜”联合起来表示“溶化了固体成分的水”、“溶液”,本义:汁水;(名词)汤药;汤,是中医学最常用的剂型,古称汤液,现称汤剂,民间则叫作汤药;凉茶并不是茶,而是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汤;商太祖履死后,他的子孙因为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汤,成就了商朝,而纪念其丰功伟业,被尊为“成汤”。
禁方,珍秘的药方或其他配方;黄帝谓雷公曰:此先师之所禁,割臂歃[shà]血之盟也。故黄帝有兰台之藏,长桑君有无泄之戒,古圣皆然;早在公元前1617年原文汤曰:非汝所知也—因商汤所继承的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汤黄帝处方是禁方,祖训要求毋泄,所以不是彭家的儿子有资格知道的;原文汤曰:今有药于此——完完全全是肯定的语气,没有半点如果的意思;第一个译者,强加了如果二字,很多学者附和,人云亦云,这是不对的;自从神农尝百草,三皇五帝到商汤,这样的药(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在《神农本草经》早就有,还有必要在翻译成白话文时,强加如果二字吗?
词语“于此”解释,在此、如此;原文汤曰: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欲说(悦)而强食之——远祖轩辕黄帝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商汤继承了黄帝的主张,耳未病而加聪,目未病而加明,耳、目并非仅仅实指耳、目,而是泛指人体的整体;本句两个则字,均表示因果关系,则,就,便:闻过~喜,今有药于此则强食之;伊尹,实有其人;今有药于此,实有其药;这个药,就是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汤;以伊尹之实,比药之虚,有什么意义呢;原文汤曰: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善药就是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汤。譬之,把它比方作;比方:用容易明白的甲事物来说明不容易明白的乙事物;比,甲骨文比字本义为王者姬妾(相当于隶定字“妣”),而王者姬妾合于“等列”、“同美”之义。隶定字形改为从二比,即从二美食,亦合于“等列”、“同美”之义;伊尹,实有其人;今有药于此,实有其药;“同美”也;汤征《汤誓》誓师完毕,商汤照例委托老师伊尹宣布,给全军传派预先用汤鼎锅熬好的中草药汤,每人一份;用药汤代酒,以示关怀;伊尹照例讲话要点:效法大禹禁酒令/远祖轩辕黄帝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即预防疾病/国王恩徳/激励……
三军饮毕,士气高涨,直扑夏桀军队;商汤于汤征、汤誓战前将凉茶先驱之北良茶处方已作了调整、完善,君臣扶正不变,更适应中原作战;商朝立国稳固后,商汤又将南凉茶、养生茶调整、完善,君臣扶正均不变。后来,商汤又多次改进确立九鼎汤禁方。佐证,宋朝陆游诗有之谓;凉茶历史再溯源:源于神农尝百草,神农一世、二世炎帝均生活于宝鸡也(北良茶处方);并辐射至两湖(南凉茶处方/远古湖南、湖北瘴疠流行较岭南有过之而无不及);祝融炎帝司南土,此花()无乃群芳主(南凉茶处方);又源于神农八世炎帝生活于湖南炎陵县也(南凉茶);源于养生茶,炎黄养生方剂也;涿鹿之战前夕,炎帝与黄帝合作,共同完成他们的首创凉茶处方——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汤-荼处方;其单方(君方)上溯伏羲;这是炎黄子孙应该知道的历史传承和真相。
山茶花的药用价值
山茶花的药用价值,始见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清乾隆名医吴仪洛的《本草从新》中已有详述:“山茶花微辛、甘寒、凉血。治吐衄肠风下血,汤、火伤灼(麻油调涂)用红者。子、妇人发直,研末掺之。”
吴其浚(1849)的《植物名实图考》卷三十五中述:“山茶,本草纲目始录,救荒本草,叶可食及作茶饮,其单瓣结实者,用以榨油,山地种之。花治血症。”
在西南地区,民间常取山茶花花蕾供药用,视红色宝珠茶花为药用茶花。其他山茶花也有类似的作用。山茶花含有花白甙及花色甙等敛止血剂,有止血、散瘀消肿之功用,主治咳血、鼻出血、肠胃山血、子宫出血以及烧伤、烫伤、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等症。泡酒成茶花酒,或煮糯粥时加入成茶花糯米粥,以治痢。
玉屏风散风散创始人危亦林
危亦林(1277-1347)字达斋。祖籍抚州,后迁南丰(今江西南丰县)(属江西)。医学家。与陈自明、崔嘉彦、严用和、龚廷贤、李梴、龚居中、喻昌、黄宫绣、谢星焕并列为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在行医和任州医官时,继承和发展危氏本家四代医学经验,积五世医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分成大方脉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眼科、口齿兼咽喉科、正骨兼金镞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科,历时10年,于至元三年(1337)著成《世医得效方》20卷50余万字。
全书编次有法,科目无遗,论治精详,是上承唐宋,下启明清的一部重要方书,依当时医学13科分类,多选载前代医学文献及家传验方,在骨伤科证治方面载述尤详、书中翔实和突出地记述了关于麻醉药物的使用,有世界上较早的关于全身麻醉的记载。对于骨折、脱臼、跌打损伤、箭伤等整复治疗也有精辟的论述,特别是首创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椎骨折更是珍贵。对今天的临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世医得效方》的骨伤科成就,代表了金元时期中国骨伤科的发展水平,居于当时世界医学的前列。
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总结了他家五代行医的经验,“所载良方甚多,皆可以资考据”。其中正骨的医术尤为独创。书中对各种骨折和脱臼整复方法以及处理原则有详细的记述。其整复脊椎骨折“悬吊复位”法,比英国达维斯1927年提出的悬吊法早 600多年。有关用麻醉药物──草乌散(用蔓陀罗花配制),进行全身麻醉的记录,比日本人华冈青州早450年。该书被清朝收入《四库全书》子部,称其“载古方甚多,皆可以资考据”。数百年来,一直被医家推崇,在国外也有相当影响。
口苦口臭喝什么茶好啊
根据美国太平洋中医学院的研究成果,红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能够阻止口腔细菌的生长,这就会导致斑块堆积减少,口气更为清新。红茶有祁门红茶、荔枝红茶、大吉岭红茶、锡兰高地茶、滇红工夫。其中比较有名的是祁门红茶。甘草可治风火牙痛、口臭、火眼、感冒咳嗽等症,能增强肝脏的解毒作用,并增强免疫力、抑制炎症。取甘草5g、绿茶3g,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竹叶茶,竹叶有清热解毒,清除口臭的作用,适用于因为湿热、肝郁引发的口臭患者,同时伴随咽喉痛者治疗效果尤其好。取15g鲜竹叶,9g绿茶放进砂锅中用水煎煮,每天一剂分次饮用。柠檬水,加拿大多伦多“清新呼吸”医院的创始人之一艾恩·波乌吉建议喝柠檬水,它可以使唾液腺活动增强。柠檬切片,每片最好控制在3-4毫米的厚度。切好后就可以把柠檬片放入茶壶中。泡4-5分钟左右即可。也可以加蜂蜜调味,或者等茶凉一点再加,会更健康。薄荷茶,薄荷辛凉,有行滞消积的作用。
虽然通过喝茶能够改善口臭的情况,但是想要从根本上改善口臭,建议最好还是要到医院去找中医调理一下身体,有的时候有一些胃火重也会口臭,还需要注意口腔卫生哦,牙结石,牙菌斑,还有其他的口腔问题,也是导致口臭的重要原因。
易上火又不能喝凉茶怎么办
什么人不能喝凉茶?凉茶不能随便喝
虽然凉茶是自古传下来的中医法宝之一,喝一点凉茶,清火的作用很好,但是凉茶却不是每个人都喝得的,因为凉茶是一种“药茶”,而不是普通的饮料。
我们知道,中药是讲究对症下药的,不同的人,体质不同,如果食不对症,就容易产生副作用。但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凉茶却只有一种配方,所以凉茶不适合每个人服用。
我们的体质,有阴阳、表里、虚实之分,而凉茶性寒,有些人的确不宜服用:
1、体虚和患有慢性肠胃炎、关节炎者不能喝凉茶
体质虚弱的人平时较怕冷、怕风、多汗,喝凉茶后会加重,严重者还会伤及脾胃,会出现拉肚子的情况。
2、受风寒而感冒的人不能喝凉茶
本来就已经受寒了,再喝凉茶就雪上加霜了。
3、经期女性不可以喝凉茶
来月经的时候抵抗力降低,此时若喝寒性的凉茶,极易导致气血受寒而凝滞、经血排出不畅,引发痛经,严重者可造成月经不调。
4、孕妇和新产妇不能喝凉茶
刚生完宝宝的新妈妈身体极为虚弱,喝凉茶不仅不利于产后脏腑功能恢复,还会伤及脾胃,引发天后的腹部冷痛。产后妇女应该喝有温度的温水或者营养汤,绝对不能碰凉茶。
5、老年人和孩子不要喝凉茶
老年人的脾胃功能相对减弱,婴幼儿脾胃功能尚未健全,凉茶过于寒凉,会进一步损伤他们的脾胃,引起消化不良、厌食、腹泻等。
6、体质偏寒的人要慎选凉茶
如果您受点儿凉就容易腹胀,面色发黄,没有食欲,用暖水袋等捂着肚子就会感觉好一点的话,就属偏寒体质。
什么样的人适合喝凉茶?凉茶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喝
经以上一说,好像喝凉茶也是一种讲究。那么什么情况下喝凉茶,才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呢?
凉茶起源于广东一带,因为广东地属南方,气候偏热多湿,所以广东人嗜好喝凉茶来祛暑败火气。这是和地理属性有关系的。就好像湖南人爱吃辣子一样。
在夏天喝一些凉茶,的确有助于消火。凉茶适宜用来降肠胃实火,比如有上火、口舌生疮、咽喉肿痛、食欲不佳等症状,可以适当喝一些凉茶。
1、什么是虚火,什么是实火
如果一个人本身体质比较好,但最近却有明显的发热、喉咙红肿、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症,这种是“实火”。对于“实火”可以喝点凉茶,天天都能喝凉茶无可厚非。
和实火不同,出现虚火的人的体质相对差一些,且虚火又分为阴虚和阳虚两种。
阴虚的人容易出现小便黄短,还老会感到口干、口渴,这类人适宜喝一些滋阴润燥的凉茶,比如雪梨炖川贝、南北杏炖雪梨雪耳。这些茶的性质比较平和,阴虚的人即使没有上火症状出现,也可以适当喝一些作为保健之用。
而阳虚的人由于体内阴气偏盛,常表现为长痘、喉咙痛、口腔溃疡等各种腹部以上的不适,还常常失眠、多梦。这类人喝凉茶会凉上加凉,导致阴气更盛、身体更虚,因此任何时候都不适合喝凉茶,并不是什么凉茶天天都能喝。
2、凉茶最好一天不超过两罐
但凉茶之所以有去火功效,因为其中所含清热解毒的中药材,吃什么过量都是不好的,凉茶也一样。正常人一天最好不要喝超过两罐的凉茶。
喝凉茶前后不宜吃其他冷饮或性凉的水果,比如梨、香蕉、西红柿等,否则更会增加腹泻的几率。商店里,凉茶一般是冷藏销售,建议您最好放至常温后再喝。
易上火又不能喝凉茶怎么办?不能喝凉茶可以喝什么
那么,体质虚寒的人,老年人和小孩,孕妇、新妈妈们,出现了上火、怕热气的情况,但又因为体格限制,不能喝凉茶,怎么办?
1、老年人喝红茶代替凉茶
夏天老年人最好喝一些温性的茶,如红茶。红茶性温,且具有暖胃作用,比较适合老年人。身体虚弱、体内无火的老人可以喝点参茶;如果上火则可适当喝点西洋参(花旗参)。
2、淡盐水也有解暑气作用
对于孩子、孕妇、经期女性,如果确实觉得身体有点燥热,可以尝试喝点淡盐水,让体内的毒素和热气随小便排出来。
由此可见,把凉茶当做饮料喝的方法是不正确的。凉茶可以喝,但也要讲究方法,在夏天喝一点凉茶无可厚非,但最好将冰冻的凉茶放至常温,或者凉茶热饮,也是一种保养身体的好方法。
绿茶有哪些品种
一、龙井
产地:龙井属于炒青绿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翁家山,虎跑,梅家坞,云栖,灵隐一带的群山之中。杭州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记载,龙井茶则始产于宋代。
品质特点:龙井茶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于世,素有“国茶”之称。成品茶形似碗钉,光扁平直,色翠略黄呈“糙米色”,滋味甘鲜醇和,香气优雅高清,汤色碧绿清莹,叶底细嫩成朵,一旗一枪,交错相映,大有赏心悦目之享受。
二、毛峰
产地:毛峰属烘青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黄山产茶的历史可追溯至宋朝嘉佑年间。至明朝隆庆年间,黄山茶已经很有名气了。毛峰始创于清代光绪年间。
品质特点:特级毛峰堪称我国毛峰之极品,其形似雀舌,匀齐壮实,峰毫显露,色如象牙,鱼叶金黄,香气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醇,醇厚,回甘,叶底嫩黄成朵。“黄金片”和“象牙色”是毛峰的两大特征。
三、猴魁
产地:猴魁产于安徽省的太平县猴坑村。猴魁为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太平为县名,产茶可追溯到明朝以前,猴魁始创于清朝末年。
罗汉果五花茶
材料金银花15克,槐花15克,葛花15克,鸡蛋花15克,木棉花15克,罗汉果1/4个,红糖20克做法1.把所有的材料都倒入沙煲里,没有沙煲可以用电饭煲代替。
2.用清水淘洗两遍之后加入6碗水。
3.用中火加热至沸腾后,小火继续加热20分钟即可。
4.煲好后放冷即可饮用。如觉喜欢甜一些可以放点蜂蜜,还可以放入冰箱冷藏一会,更加冰爽。小诀窍茶虽好,但春秋冬季节每周尽量保持在2杯以内,避免降火过度,特别是女性。 所谓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广州的凉茶历史悠久,凉茶品种甚多,有王老吉凉茶、三虎堂凉茶、黄振龙凉茶、大声公凉茶、石岐凉茶、廿四味凉茶、葫芦茶、健康凉茶、金银菊五花茶、苦瓜干凉茶等;甚至连龟苓膏汤、生鱼葛菜汤、红萝卜竹蔗水等,也成为广州人喜爱的传统老牌凉茶。同时凉茶铺也以铺天盖地之势不断增加,在广州的大街小巷,几乎百米之内即可见一家装修精美的凉茶铺。而最著名的当属老牌王老吉凉茶,历来为广州人所推崇。上世纪80年代以后,各种凉茶冲剂及软包装凉茶应运而生,如神农凉茶、夏桑菊茶等,已成为许多家庭夏季里的一种时尚饮料。广州人往往以“饮咗茶未”(意即“你喝茶了吗”)作为问候,可见对饮茶的喜好。饮凉茶是广州人常年的一个生活习惯。民间流传着“饮一杯凉茶,不用找医家”的谚语。
吸烟的人喝什么茶好
1.爱抽烟的人应多喝凉茶,有抽烟喝酒习惯,容易上火及体形较胖的人喝凉性茶;凉茶,也叫青草茶或百草茶,是一种在中国南方(广东、福建等地)流行的一种饮料,取材自多种所在地唾手可得的药草组合而成的饮料。因为广东地处之岭南,天气炎热,多雨地湿,自古多有瘴气。
因此民间流行以药性寒凉,消暑解热的中草药,熬水来喝,称为各式各样的“凉茶”。(和聚堂敬上)2.肠胃虚寒,平时吃点苦瓜、西瓜就感觉腹胀不舒服的人或体质较虚弱者,应喝中性茶或温性茶,温性的茶是完全发酵的茶,比如红茶、普洱茶和黑茶。中性的茶是半发酵的乌龙茶和黄茶、白茶。3.老年人适合饮用红茶及普洱茶。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苦丁茶凉性偏重,清热解毒、软化血管、降血脂的功能较其他茶叶更好。
芽菜的营养价值
芽菜所含的营养较丰富,每100克中含:蛋白质4.9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35.7克,热量174千卡,钙660毫克,磷146毫克,铁27.7毫克。芽菜中无机盐,微量元素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含量也很丰富。
芽菜特有品种:芽菜是用芥菜的嫩茎划成丝腌制而成,分咸、甜两种。咸芽菜产于四川的南溪、泸州、永川、巴中,创始于1841年;甜芽菜产于四川的宜宾,古称“叙府芽菜”,创始于1921年,现畅销于四川及京、津、沪等地。
凉茶的发展
凉茶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底蕴。“宝芝林”因黄飞鸿早就饮誉海内外;“王老吉”的创始人王泽邦被称为“药侠” ,与慈禧太后、洪秀全、太平军、林则徐等历史人物及事件紧密相连;“岭南药谷”因坐落在岭南仙山罗浮山脚,自有草药种植基地,秉承道家凉茶创始人葛洪传承地道配方而享誉岭南。名扬中外的“李众胜堂”药店的著名产品保济丸,远销东南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地。
凉茶配制技艺以家族世袭传承下来,已有数百年历史。“文革”中,凉茶文化虽遭到了严重破坏,不仅凉茶铺关门,有关凉茶的制作器具、遗址、遗迹、史料、照片等文物也所剩无几,但其在港、澳地区仍经久不衰。岭南药谷、加多宝、和其正、广贝、王老吉、上清饮、安方、健生堂、邓老、白云山、黄振龙、金赛、徐其修、春和堂、金葫芦、星群、润心堂、沙溪、李氏、清心堂、杏林春、宝庆堂、福庆堂、黄福兴等22个凉茶品牌的54个配方及其所构成的凉茶文化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
凉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广泛的民间性、公认的有效性、严格的传承性及巨大的发效应,使其成为世界饮料的一匹“黑马”。2006年,凉茶销量已超过可口可乐在中国大陆的销量。2007年产销量达600万吨,销售范围已覆盖全国及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近二十个国家。在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中华药茶文化的组成部分,保护和发扬凉茶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