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葵花籽毒性是砒霜68倍
坏葵花籽毒性是砒霜68倍
很多人都很爱吃瓜子,尤其是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嗑着瓜子,那种悠闲和放松是件惬意的事情,而瓜子大都是是向日葵籽,也是一种坚果类的食物,这种食物的营养价值非常的丰富,葵花籽还可以榨成油,它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如果常吃这些坚果类食物,有助于保护我们的心脏和强身健体。
但是在瓜子加工的过程中我们是看不见的,如果自己加工还会略好一些,但是现在的人们很少自己加工的,因为商场上的各种瓜子琳琅满目,想要什么口味的都可以找到,五香的、绿茶的、原味的,应有尽有。但是,这个的背后却有很多人们想不到的,因为,在制作瓜子的过程中,很难做到人工认真的筛选,因此,坏的瓜子也会混入其中,当人们吃瓜子的时候才能感觉到。
可是这种坏瓜子是非常毒的,对健康的伤害非常大,因为这种坏瓜子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一提起砒霜,就会想起在很多电视剧和电影中看到的那些画面,用砒霜下毒,导致人死亡。因此,砒霜是一种毒性非常强的毒药,达到一定的量就会让人丧命。
那为什么毒瓜子比砒霜还毒?因为坏瓜子里是黄曲霉素,而黄曲霉毒素在自然界中多来自于谷物、坚果中的霉变成分,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在自然界所有物质中毒性名列第一。是强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共分为17种,其中致癌作用最强的是黄曲霉毒素B1,大家应该都知道氰化钾,这是一种剧毒而且速度非常快,在看谍战片的时候,被抓住的间谍将其抹一点在嘴唇上就能丧命,可是,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它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
专家告诉我们,黄曲霉素来自黄曲霉菌,而这种细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6℃~28℃,温度越高,黄曲霉菌生长越快,而一旦在温度28℃~33℃、湿度80%~90%的环境中,黄曲霉菌很快能分泌毒素。所以说,这种毒素适宜在温度高又非常潮湿的南方生存。另外,黄曲霉毒素的稳定性很强,一般温度难以将其杀灭,真的是就算用100℃的温度进行20个小时的灭菌,也不一定将其彻底去除。因此,这种细菌的存在实在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但是,我们吃到的加工好的瓜子里,通常都会有这些花瓜子的存在,可能一不小心就会被我们吃到,当然人们可以感觉到瓜子的变质,但是有的时候吃的数量多的时候却很难分辨出来了,或许吃一次没什么大事,但是如果长期吃这样的瓜子,那就会诱发癌症。
松子吃着有点苦是不是坏了
是的。
正常情况下松子应该是酥脆香甜的味道,若是带有苦味,说明松子可能是发霉或变质了,这种的松子中可能含有细菌毒素或霉菌毒素,如黄曲霉菌污染的松子,会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毒性仅次于肉毒霉素,是砒霜的68倍。
如误食了带有黄曲霉毒素的食品,轻则可能出现发热、腹痛、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重则可能出现肝区疼痛、下肢浮肿及肝功能异常等中毒性肝病症状,因此松子吃着有点苦是坏了的现象,一定不能吃。
致癌食物有哪些 霉变食物
一些食品如玉米、花生、豆子、米等很容易受潮霉变,从而会产生黄曲霉菌素这种强致癌物,它的毒性比砒霜还要毒68倍,
是现在知道的致癌性最强的化学物质,且极易在玉米、坚果、花生中滋生,很耐热,还不易溶于水,即使烹调、水洗也很难除去。
哪些坚果不能吃 霉变的坚果不能吃
如果坚果表面或果仁出现霉斑一定要丢掉,有些人可能觉得可惜,把表面的霉斑处理掉晒一晒继续食用,但这种坚果是坚决不能吃的。因为霉变的食物很可能出现一种对健康危害风险最好的有毒物质——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钾的11倍,0.36毫克/kg体重的量就可致死,是目前发现的最强致癌物质。食用受到黄曲霉毒素侵染的坚果会引发中毒,损害肝脏,诱发肝坏死、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葵瓜子嘌呤高吗痛风可以吃吗 葵瓜子吃多了会致癌吗
不会,但若是食用发霉变质的瓜子可能会致癌。
瓜子一旦发霉,其中可能含有毒性十分强的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氰化钾的10倍,它是目前发现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的物质之一,而且黄曲霉毒素的稳定性很强,一般温度难以将其杀灭,进入人体后,在肝脏中存留最多,因此对肝脏的损害也最大。人如果误食了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轻则可能出现发热、腹痛、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重则可能出现肝区疼痛、下肢浮肿及肝功能异常等中毒性肝病症状。
嗑瓜子应该注意什么
俗话说,人生在世谁无死,休闲哪能没瓜子?嗑瓜子这事逢年过节,聚会消遣,娱乐休闲,茶余饭后几乎是喜闻乐见。那么问题来了,你到底会不会嗑瓜子呢?
所以,在选瓜子时要注意,如果瓜子外壳光滑,则极有可能是商家在炒制瓜子时添加了明矾等含铝物质。平时尽量选择购买原味瓜子。此外,有些瓜子生产企业为了使瓜子颜色光亮,会在炒制中添加着色剂。
选瓜子时容易中招,在嗑瓜子时也得当心。你是否都吃到过"苦籽"?这种瓜子可能导致肝癌!瓜子一旦发霉,其中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它是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物质之一,毒性可是砒霜的68倍!常摄入可能增加患肝癌风险。所以,大家嗑瓜子时,如果感觉到有苦味,赶紧吐掉,并用清水漱口。嗑瓜子虽然不能帮你磕出个瓜子脸,但却能磕出个瓜子牙。如果你老用牙齿以一个部位嗑瓜子等,时间长了,牙上就可能会形成一个小凹槽,使得牙齿的弧形缺损,不平整,这就是传说中的瓜子牙。对爱美的女生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但对女生来说,瓜子还有个神奇的作用——治痛经!新西兰营养学专家指出,补充B族维生素有助于缓解腹胀、痉挛、疲劳和以及类似痛经带来的情绪波动等,而葵花籽也就是瓜子,正好是维生素B1的重要食物来源。瓜子其实还不止是能用来吃。比如,这名摄影爱好者在朋友聚会之余,在白色卡纸上画出30×35cm的框框,直接用瓜子壳拼出了两个“蒙娜丽莎”!
末了,还是那句话,瓜子虽好,可不要贪吃哦。别随便给小孩吃瓜子,也别在课堂、地铁上等场合吃,一开心也别吃得过分多,吃完瓜子壳也别乱扔,这些大家应该都懂的。
网传苦瓜子毒性是砒霜68倍 专家释疑
微博盛传,黄曲霉毒素的稳定性很强,一般温度难以将其杀灭。进入人体后,在肝脏中存留最多,因此对肝脏的损害也最大。人如果误食了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轻则可能出现发热、腹痛、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重则可能出现肝区疼痛、下肢浮肿及肝功能异常等中毒性肝病症状。1984年印度曾经发生过黄曲霉毒素中毒,致使十几个孩子死亡。
“黄曲霉毒素是霉菌代谢的产物,它确实是致癌率最强的毒素。”不过,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副主任朱家进表示,这并不是意味着,每颗坏掉的苦瓜子都含有黄曲霉毒素,这需要检测。目前就我们所知,花生霉变坏掉后,极易产生黄曲霉毒素而已。
所以,在朱家进看来,不管黄曲霉毒素有多强,偶尔吃到苦瓜子或者误吞问题也不大,一是苦瓜子未必都含有黄曲霉毒素,二是它真要导致人中毒还要有两个条件:或者一次性进入人体的量比较大,或者长期误食。
多种食品霉变后
都可能含“毒”
黄曲霉毒素既然是霉菌代谢的产物,那么它还可能存在于其他一些霉变的食物中。朱家进说,除了花生、瓜子外,其他坚果类食品如核桃、开心果、榛子、松仁,及大米、玉米(2396, 12.00, 0.50%)、小麦等粮食作物中,都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
要避免接触黄曲霉毒素当然是要避免食物发霉。比如控制湿度、低温保存、保证通风等。像花生保存湿度要控制8%以下的,大米是13%以下,玉米12.5%以下。可能大家对这种数据没什么概念。但大家平时在选购、食用这些食品中,可以注意以下——
尽量买新鲜的,生产日期近的食品;
瓜子等坚果类食品最好选原味的,放久了更加不要吃;
吃坚果的时候,不要一次性吃太多,毕竟油脂含量高,吃多了也不好;
如果发现霉变食物一定要剔除,吃到了也不要偷懒,吐掉以后再用清水漱漱口。
有丁点烂的水果最好也别吃
在提起瓜子食用安全时,朱家进还想提醒钱江晚报读者,烂的水果,即便是丁点烂的,也最好不要吃。
估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发现水果烂了一点点,就会先用刀切掉烂掉部分,再把剩下的吃了。因为他们觉得,吃掉的那部分,看起来并没有任何损坏。
没有损坏就代表没问题了吗?就在前几天,福州的李先生吃了一颗在冰箱放了半个月的桃子,不仅发了烧,还剧烈咳嗽。最终,医生发现,他把隐藏在烂桃子里的隐球菌吃进了体内,患上了肺隐球菌病。
砒霜中毒的解毒药是什么
砒霜的毒性很强,进入人体后能破坏某些细胞呼吸酶,使组织细胞不能获得氧气而死亡;还能强烈刺激胃肠粘膜,使粘膜溃烂、出血;亦可破坏血管,发生出血,破坏肝脏,严重的会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
1.砒霜中毒后,能否作适当的急救处理,这是决定病人生与死的关键。而后应快速送往医院,因为现代医学对砒霜中毒已有了特效解毒剂——二巯基丙醇,它进入人体后能与毒物结合形成无毒物质。
2.预防砒霜中毒主要是防止误食。用砒霜制毒谷、毒饵和拌种子时,要根据需量配制,剩下后要埋掉,禁止人、畜食用。用来加工粮食的磨、碾子不得磨压砒霜制剂。
葵花籽的功效与作用 抗感染
葵花籽是一种极好的维生素E来源,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维生素E具有中和自由基,防止脂肪结构和分子遭到破坏。葵花籽的抗感染作用可以缓解哮喘、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
生活中多吃水煮花生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
水煮花生保留了花生中原有的植物活性化合物,如植物固醇、皂角甙、白藜芦醇、抗氧化剂等,对防止营养不良,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病、肥胖具有显著作用。尤其是β—谷固醇有预防大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及心血管病的作用。此外,其中的白藜芦醇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不仅能抵御癌症,还能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心肌梗死与脑梗塞。花生集营养、保健和防病功能于一身,对平衡膳食、改善中国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在享用花生美味的同时,也要注意安全。花生是最容易感染黄曲霉菌的农作物。据专家研究,花生在生长的全过程中,都有可能感染黄曲霉菌,包括在地里生长期。世界各国科学家公认,黄曲霉菌毒素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尤其是黄曲霉菌毒素B1,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它的理化性质相当稳定,在人体内不能降解,只能沉积在肝细胞中。当黄曲霉菌毒素沉积量超过人体的耐受力,便会引起肝脏的损伤,甚至诱发肝癌。相对来说,吃水煮花生是比较安全,也易于消化吸收的,水煮花生经过漂洗、水煮等过程,花生所污染的黄曲霉菌毒素基本上能溶到水里去,因为黄曲霉菌毒素有水溶性,即使加温到 200℃,也不能破坏黄曲霉菌毒素。
黄曲霉素中毒的毒理和危害
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其基本结构中都含有二呋喃环和双香豆素,根据其细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B1、B2、G1、G2、M1、M2等多种,B1、B2在紫外光照射下为蓝色,G1、G2为绿色荧光。其中黄曲霉毒素B1毒性最强,且具有强烈致癌性。黄曲霉毒素主要损害肝脏,表现为肝细胞核肿胀、脂肪变性、出血、坏死及胆管上皮、纤维组织增生。同时肾脏也可受损害,主要表现为肾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有管型形成。黄曲霉素为分子真菌毒素。我国规定大米、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允许量标准为10ug/Kg,其他粮食、豆类及发酵食品为5ug/Kg。婴儿代乳食品不得检出。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品、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最高允许量标准为15ng/kg。30~50ua/kg为低毒,50~100ug/kg为中毒,100~1000ug/kg为高毒,1000ug/kg以上为极毒。,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为砒霜的68倍。此外,黄曲霉毒素有很强的致癌性。
警惕坚果里隐藏的致癌物质
很多坚果容易受到霉菌的侵染,如:花生,腰果。其对人的健康危 害风险最高的是黄曲霉引发的霉变。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的代谢产物,最重要和毒性最大的是黄曲霉毒素Bl,其半数致死量仅为0。36毫克/公斤体重,属特 剧毒的毒物范围。它的毒性比氰化钾大10倍,比砒霜大68倍。
黄曲霉毒素引发的急性中毒,主要是损害肝脏,诱导发生肝炎、肝硬变、肝坏死等。临床表现有胃部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及肝区触痛等;严重者出现水肿、昏迷,以至抽搐而死。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能诱使动物发生肝癌,也能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的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