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热惊厥怎么办
孩子高热惊厥怎么办
水儿惊厥是大脑运动神经异常放电引起的肌肉抽动,伴意识状态,为儿科常见疾症。约40%-50%的水儿至少发生过一次惊厥,5岁以下尤为多见。
症状表现:水儿惊厥以高热惊厥最为常见,发作之前有发热,多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体温在38.5-40摄氏度之间惊厥发作多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同时伴意识失。最初患者呼吸暂停而有青紫,随后呼吸逐渐恢复,伴口唾白沫唾液。发作持续1-3分钟,苏醒后头痛乏力。如果反复发作,会引起脑水肿甚至脑疝,造成永久性脑损害或生命危险。因此对水儿高热惊厥要积极做好防护,避免发作。
控制发热。当水儿呼吸道感染并有38.5以上发热时,除针对原发病予以对应治疗,如抗生素、抗病素药物外,还要积极控制发热。降温措施首选物理降温,把体温控制在38℃以内。
具体方法:用棉毛巾轻擦颈部两侧、腋窝、腹股沟等体表有大血管处。擦至皮肤发红,时间为15-20分钟。禁擦胸前区、腹部、后颈,以防不良反应。如果体温还没下降,可在头部放置冰袋或配合药物降温。
加强护理。5岁以下水儿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最好住院治疗,并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做好生命体征监护。在护理上应做到:
保持安静,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家长不要搂抱或晃动小儿。
让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及时清理口鼻咽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护理和治疗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准确、敏捷、避免刺激患儿。
给予清淡饮食,补充营养。专人护理,防止婴儿坠床或碰伤
注意事项
惊厥发作停止后仍需观察,防止再次发作
多让小儿锻炼,锻炼时要做好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
当孩子高热惊厥怎么办
1.急救措施
(1)一般处理,①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必要时做气管切开。②防止意外损伤。③防止缺氧性脑损伤。
(2)控制惊厥 ①针刺法 针人中、合谷、十宣、内关、涌泉等穴。2~3分钟不能止惊者可用下列药物。②止惊药物 安定常为首选药物。但应注意本药对呼吸、心跳有抑制作用。水合氯醛配成10%溶液,保留灌肠。苯巴比妥钠肌内注射。氯丙嗪肌内注射。异戊巴比妥钠(阿米妥钠)用10%葡萄糖稀释成1%溶液静注,惊止即停注。
2.一般处理
使患儿侧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呕吐物,以防吸入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在上、下磨牙间安放牙垫,防止舌咬伤。严重者给氧,高热者物理降温或给解热药物。
3.控制感染
感染性惊厥应选用抗生素。
4.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惊厥持续状态的处理:
(1)立即止惊,同一般惊厥处理。
(2)控制高热,可用物理降温(头部冰帽或冷敷)和药物降温或人工冬眠配合降温。
(3)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肤色、瞳孔大小和尿量。
(4)降低颅内压,抽搐持续2个小时以上,易有脑水肿,应采用脱水疗法以降低颅内压。
(5)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无严重体液丧失者按基础代谢补充液体,保持轻度脱水和低钠状态,以利控制脑水肿。
(6)神经营养剂与抗氧化剂治疗,应用维生素A、E、C与甘露醇等抗氧化剂可防治惊厥性脑损伤。同时可并用维生素B1、B6、B12、脑复康等神经营养药物。
孩子高热惊厥时你该做什么
1.移开周围的危险物品,如果是在公共场所,还要疏散人员,尽量避免人群的围观,保持空气流通。
2.扶患者侧卧,头偏向一侧,这样有利于呕吐物及粘液等自然流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3.无需将毛巾或硬物等塞至上下牙之间,以免造成小儿窒息或造成牙齿的损伤。
4.不要强行按压患者肢体,以免造成扭伤。
5.不要给患者强行喂水或任何药物,以免造成误吸。
6.发作期间家属可利用手机等录像来记录下患者发作时的状态,包括眼球、面部、肢体活动等情况,以便就诊时提供给医生作为参考。
7.发作后,患者在未清醒期间,一定要有家属陪同在旁边,以免因患儿意识模糊、自动症等而造成意外事故。
8.送医院进一步诊治明确病因,尤其是病因未明的首次发作。
由于热性惊厥是孩子日后出现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在第一次热性惊厥前就已经存在有异常的神经系统症状或发育迟缓的状态,或是小儿出现复杂性热性惊厥,或者是没有热性惊厥家族史而出现热性惊厥的患儿等,更是日后出现癫痫发作的高危因素。因此,对于有反复热性惊厥发作的儿童,有必要在发热性疾病的初始就给予积极的退热治疗,并进行适当的药物预防,以减少高热惊厥的发生机会。
小儿高热引起惊厥怎么办
小儿高热惊厥是因其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所致,主要发生在6个月到3岁的小儿,可有家族史,一般多在疾病初起、体温上升的时候发生,发热伴四肢发凉,面色发灰时易发生,可反复发作,多次惊厥后引起脑缺氧,可影响小儿智力发育,以后发热时应注意:
1.及时发现小儿发热,并及时服用退热药,如小儿体质好,也可配服镇静、止惊、降温的中药,如猴枣散、清开灵等。
2.家中可备一些镇静药如鲁米那、水合氯醛等,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小儿四肢发凉,说明末稍循环不好,可用温热水泡脚,用手揉搓脚底部。
4.家中备针灸针,家长要学会急救时针刺人中、合谷穴等。
5.必要时可配物理降温。
6.惊厥发生,必须去医院诊治,以防中毒性痢疾、脑部疾病等。
单纯高热惊厥,一般3岁以后好转,如反复发作,有1/3可发展成为癫痫。注意孩子精神状态及智力发育情况,如有必要,可查脑电图或进一步检查。
高热惊厥属于中医的急惊风范畴。中医认为,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是由于感受外邪,入里化热,热极生风所致。中医治疗小儿高热惊厥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在惊厥发作之时,急于针刺人中、涌泉等穴位,以尽快控制抽搐,然后再行中药治疗。
小儿高热惊厥发作之时,热势较高,四肢抽搐,两目直视。大约持续3~5分钟后一般能够缓解。抽搐缓解后,患儿发热仍很高,这时如不积极退热,可能还会再次发生惊厥。在这种情况下,中医治疗应采用清热解毒,平肝熄风的方法。中药可选用羚羊角、生石膏、钩藤、菊花、生地、桑叶、寒水石、黄芩、郁金等。也可以选用牛黄镇惊丸、救急散、小儿牛黄散等中成药。还可以用水牛角粉冲服。
小儿高热惊厥缓解后,发热渐退,病情平稳之后,中医应根据患儿所患疾病,临床主要证候特点,进行辨证治疗。如果是因为一般感染性疾病导致的惊厥,中药治疗应侧重清热解毒。如果是某种传染病导致的惊厥,中药应针对不同的传染病进行治疗。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中药应加用平肝熄风之品,如钩藤、生杜蛎、僵蚕、地龙、全蝎、蝉蜕等,这样可使肝风平熄,阴阳平衡,避免惊厥再度发作。
有的孩子高热惊厥反复发作,这是因为惊厥缓解后脏腑功能没有得到调理,或者余邪仍然存在。因此,提醒家长们注意,孩子高热惊厥以后应该用中药进一步调理,以防惊厥反复发作。
发烧处理不当,会持续高烧,引起高热惊厥(抽风),损害小儿的神经系统。 发烧体温在38.5度以下可以做家庭处理。首先松解衣服,有的小儿会体温下降。还可以用35%的酒精或温水擦澡,包括颈部两侧、腋窝,大腿根部、胸窝及手足心等部位,约2-4分钟,使血液循环加快,促进热量散发。但切忌擦前胸和腹部。30分钟后再测一次体温。
体温在38.5度以上或持续发热,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请医生查明发烧原因,做检查。退热药应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宝宝突然高烧惊厥怎么回事
其实,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一种急症,是没有生命危险的,也不会对孩子智力造成影响。我们家长需要知道并了解这个疾病,掌握这个疾病的一些知识后,知道该如何预防发作,或者抽风后该如何应对,不至于盲目惊慌,这是最主要的目的。
孩子高烧后(大多高于39度以上)发生一次突然的抽风,我们称之为高热惊厥。表现为意识丧失、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四肢抽动。一般多见于6个月~5岁的婴幼儿。惊厥多发生于高热时,持续时间比较短,约2~3分钟,惊厥停止后,患儿也随之清醒。一般情况下,在患病的过程中只抽一次。
惊厥时,家长错误的做法:孩子惊厥发生时,家长常常十分惊慌,不知所措。一些家长用力掐孩子的人中,这样做是不合理的,因为常常没有效果,而且还会把孩子幼嫩的皮肤掐破。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宝宝突然高烧惊厥怎么回事,这样的情况在出现了后我们要避免上述错误的做法,需要及时的和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而且还要注意孩子的体温和惊厥等情况,和医生要把孩子的身体情况介绍清楚。
发烧抽搐的后果是什么
有的孩子身体发烧,并且体温在40℃以上,这个时候就很容易产生高热惊厥症状,孩子会翻白眼,并且四肢不停的抽动,甚至比较严重的患者意识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住院治疗,并且及时采用各种方法降低孩子的体温,现在人们知道,10岁以下的孩子出现高热惊厥的可能性更大,下面来看一下高热惊厥可能存在的影响。
高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根据统计,3%~4%的儿童至少生过一次高热惊厥。小儿惊厥的发生率是成人的大脑发育不完善,刺激的分析鉴别能力差,弱的刺激就可使大脑运动社经元异常放,引起惊厥。简单型的特点:1、年龄:半岁至4岁之间,5岁以后少见。 2、发热:一般是由于感冒初的急性发热,惊厥大都发生在体温骤升达到38.5℃至39.5℃时。3、发作形势:意识丧失,全身性对称性强直性阵发痉挛,还可表现为双眼凝视、斜视、上翻。
简单型的高热惊厥长期预后良好,对智力、学习、行为均无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大脑发育逐步建全,一般不会再发生高热惊厥。厥。复杂型的特点:年龄>6岁,惊厥发作时体温<38.5℃,发作形势为局限性,抽搐可持续15分钟以上,24小时内有重复发作,体温正常2周后脑电图仍异常。预后较差,约有1%~2%可转为癫痫。
一定要注意,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一生当中都可能出现一次高热惊厥现象,并且有很多孩子一生中只出现一次。高热惊厥这种症状属于小孩子比较常见的疾病,当病情发作的时候,应该及时为孩子宽衣解带,让孩子处于通风的环境当中。
宝宝高烧惊厥有后遗症吗
1、小儿高热惊厥在临床上很常见.而且比较容易有咬伤舌头的伤害,而且甚至会有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有的人甚至有智力发育障碍的问题的。一两次发作不需要做任何检查.如果平时小孩的精神也正常,那么可以认为没有后遗症。
2、岁小儿高热惊厥需要积极的治疗,不治疗会有后遗症的,而且孩子在高热惊厥发作之前有发热的症状,大部分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而且孩子体温在38、5℃到40℃之间.需要物理降温的。
3、大约有百分之二十的高热惊厥的孩子不仅仅会有高热惊厥反复发作的症状,而且很容易因为有身体抽搐、口吐白沫的症状,甚至会因为高热惊厥而变成癫儿,而且这些人的高热惊厥有发作持续时间较长的趋势。
小儿高热惊厥后遗症
小儿高热惊厥留下后遗症吗?高热后发生抽风,医学上称为高热惊厥,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其临床上特点是:年龄多在6个月~3岁,惊厥多在病初突然高热时发生,特点是全身性,次数少,时间短,神智恢复快。但是,患高热惊厥的孩子约有1/3以后会反复发生,因此务必引起家长和临床医生的重视。
具备以上3~5条者,复发率为80%~100%,有2条者为50%,有1条者为25%.一般在初次发作后的两年半内要注意防止复发。
频发的高热惊厥对脑部可以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大约有20%的孩子会变成癫儿,他们高热惊厥持续时间较长,发作又频繁,发作后会出现昏睡,有的则在体温不很高(38℃以下)时也发生惊厥。有的孩子大多数在首次高热惊厥后10年内转为癫。大约有13畅6%高热惊厥的病儿可以留下不同程度的智能落后。因此只有防止惊厥发生才能减少后遗症。
如1年内发生高热惊厥5次以上,每次发作时间超过20分钟,低热也导致惊厥,发作一周后脑电图持续异常或有癫家族史等情况的孩子,可以请医生配些药物作预防性治疗。
如苯巴比妥,每日每千克体重5毫克,分2次口服,坚持服两年或服到4~6岁。家庭药箱可以多配备些酒精,在孩子出现高热时,配成30%~40%酒精作擦浴,口服少量退热片或镇静药,然后立即带孩子去医院诊治,并说明用药情况,以便医生掌握已用药情况,及时处理。
小儿惊厥怎么急救处理 什么是小儿惊厥
小儿惊厥其实是由大脑异常放电而引起的阵发性短暂肌肉抽搐,又分高热惊厥和无热惊厥。
高热惊厥一般是由孩子高烧后引起,体温超过38.5℃容易发作,而当体温超过39.5℃时则容易引起严重的抽搐,常见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
无热惊厥的诱因则比较多,例如尿毒症、低血糖、婴儿痉挛都可能导致出现无热惊厥,而且无热惊厥比高热惊厥更容易出现抽搐。
然而小儿惊厥中又以高热惊厥最为常见,所以我们今天重点说说高热惊厥的家庭急救处理方法。
中医如何对付小儿高热
高热惊厥属于中医的“急惊风”范畴。中医认为,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是由于感受外邪,入里化热,热极生风所致。中医治疗小儿高热惊厥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在惊厥发作之时,急予针刺人中、涌泉等穴位,以尽快控制抽搐,然后再行中药治疗。
小儿高热惊厥发作之时,热势较高,四肢抽搐,两目直视。大约持续3-5分钟后一般能够缓解。抽搐缓解后,患儿发热仍很高,这时如不积极退热,可能还会再次发生惊厥。在这种情况下,中医治疗应采用清热解毒,平肝熄风的方法。中药可选用羚羊角、生石膏、钩藤、菊花、生地、桑叶、寒水石、黄芩、郁金等。也可以选用牛黄镇惊丸、救急散、小儿牛黄散等中成药。还可以用羚羊角粉冲服。
小儿高热惊厥缓解后,发热渐退,病情平稳之后,中医应根据患儿所患疾病,临床主要证候特点,进行辨证治疗。如果是因为一般感染性疾病导致的惊厥,中药治疗应侧重清热解毒。如果是某种传染病导致的惊厥,中药应针对不同的传染病进行治疗。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中药应加用平肝熄风之品,如钩藤、生牡蛎、僵蚕、地龙、全蝎、蝉蜕等,这样可使肝风平熄,阴阳平衡,避免惊厥再度发作。
有的孩子高热惊厥反复发作,这是因为惊厥缓解后脏腑功能没有得到调理,或者余邪仍然存在。因此,提醒家长们注意,孩子高热惊厥以后应该用中药进一步调理,以防惊厥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