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孩子夏天手凉,是不是正常的?老年人老说孩子冷

孩子夏天手凉,是不是正常的?老年人老说孩子冷

请稍等

如果经常手凉,首先考虑是否有脾胃虚寒,即胃口不好

判断宝宝冷热摸后脖子更准确

通常家长都会摸摸孩子的小手小脚来判断他们是冷还是热。其实要判断宝宝冷热,摸宝宝的后脖子会更准确。

由于宝宝的体温调节功能比大人差,所以怕孩子受凉就成了家长们的通病:冬天,怕风吹着,从头到脚捂起来;夏天,也怕肚子着凉,多热的天都把上衣掖到裤子里。其实,只要学会把握孩子的冷热指标,家长大可不必这样紧张:即判断冷热,摸后脖子!

通常家长都会摸摸孩子的小手小脚来判断他们是冷还是热,可是,手和脚反映的却不是准确数据。睡觉时,孩子的手脚不会老老实实呆在被子里,若在冬季,即便身上盖得再多,也会因室内温度低而有一丝微凉的感觉;而在夏季,则有可能因为温度高而显得有一些热乎乎的。若家长按这个感觉给孩子添加衣物,肯定就会出错。

而且,手脚属于循环的末端,反映的数据也会因为传输路程过长而导致一些信号损失。相对地,后脖子所反映的温度数据会更准确一些。因此,平时只要摸摸孩子的后脖子,即可判断出他们所穿衣物是否合适。当然,还要保证孩子露在外面的手脚不能是冰凉的。

一般来说,活动能力差一点的婴儿,只要比大人多穿一件就可以了;好动的大孩子,则要根据他们的活动量进行调整。此外,让孩子多吃富含蛋白质、脂肪的食物,通过饮食让他们自身产热,抵御寒冷;同时,让孩子多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温调节功能。

靠摸手判断宝宝冷不冷是误区

“哎!我前几天总是感觉宝宝手脚凉凉的,所以多加了两件衣服,晚上盖得也比较多,谁知道宝宝还是感冒了,真郁闷!”市民吴女士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门诊旁一脸后悔地对记者说,到这里我发现不少家长也是跟她一样,刚从门诊出来的那个家长说医生让他们以后不要给孩子穿太多,但是怎么去判断孩子到底是冷还是热!

该院儿科专家崔倪主任医师介绍说,很多80后的年轻父母总怕孩子冻着,因而让孩子裹得像个粽子似的,家长一摸宝宝小手觉得冷就给宝宝加衣裳,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中医育儿养生经自古就有“若要小儿保平安,常带三分饥和寒”的忠告。冬季里,不少孩子的衣着过暖,这些温室里的“花朵”反而更容易生病。实际上,孩子的基础代谢率比成人要高10%左右,学龄前儿童穿衣数量跟成人大致相当,婴幼儿一般比大人多穿一件即可。儿童末梢循环比较差,冬天手脚冰凉是比较正常的,如果继续添衣,等手心暖了,孩子的实际体温也偏高了,反而更容易着凉诱发感冒。崔倪主任医师介绍说,判断孩子到底冷不冷,家长可摸摸孩子的额头及后颈,看是否干爽温暖,如果出汗需及时擦干,如果温度低则需适当增加衣物,特别是孩子的胸部、背部、双肩部以及肚脐和双脚要护好,不要经常露在外面以免受风寒引发疾病。

什么人容易得冻疮

冻疮由寒冷而导致的皮肤病,所以像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户外工作者在冬天天气比较寒冷的情况下工作的话就很容易发生冻疮。

局部血液循环不好的人有一个典型的特点,那就是四肢手脚冰凉,因为手足部位的血液循环状况比较差,所以血液流经此处时速度比较慢。特别是在冬天,手足部位经常就会处在比较不温的状态,这样就会容易导致冻疮的发生。

小孩子相比于中青年人来说会更容易发生冻疮,因为小孩子接受寒冷刺激之后,皮下血管的收缩反应会比中青年人以及老年人要强的多,在寒冷刺激下,小孩子的皮下血管就会发生痉挛性收缩,从而导致血液淤滞,使得局部组织营养不良从而容易发生损伤出现冻疮。

中医老偏方:夏天宝宝易热伤风

去年6月份的时候,常与笔者一起下棋的老徐对笔者说,他孙子这两天感冒了,每年夏天第一次开空调时孩子都这样。“这咋回事啊,老王?”老徐的孙子笔者见过,孩子妈妈经常带他出来玩,小孩子看起来蛮结实的。其实哪怕是平时身体底子还不错的孩子,在炎热的夏天里,不良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还是会让很多孩子纷纷中招感冒的!

其实不光是孩子,我们大人在夏天也常有这种情况,在天气炎热时,人皮肤上的毛孔因为要散热处于张开状态,此时如果冲凉水澡或进入冷气过低的房间、睡觉不盖被子、长时间吹风扇等过冷的刺激都会使皮肤毛孔闭合,不能通过出汗来散热!所以一觉起来之后就感觉自己全身不对劲(发热、头痛、腹泻、全身没力气等),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热伤风。特别是在南方地区,夏季炎热又潮湿,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有的孩子在户外活动后,进屋马上大量吃冷饮,或者进入冷气温度过低的室内都可能直接引发热伤风。

笔者听完叙述提醒老徐在孩子的饮食上注意不要给孩子吃生冷刺激的食物而是尽量以清淡的食物为主。他焦急的跟笔者说:“小孙子平日里就爱吃冰激凌那样的生冷食物,这几天我给他熬了姜汤喝,但是也没见好啊!”笔者告诉他热伤风喝姜汤是万万不可的,要以清凉解表为主,饮食上也一定也要控制,而且要多休息,多喝水,空调不要打得太低,维持在25℃以上。热伤风是夏天特有的病症。所以我们用平时在秋冬季节患感冒用到的葱姜糖来熬汤喝是万万不可的,因为这老三样只是对风寒感冒有效,对热伤风就是火上浇油了。姜、葱都是辛温食物,能发汗,然而热伤风在治疗上应以清暑解表为原则。所以,这类可以助长热势的食物要忌掉。

最后笔者给老徐提供了一个很简单的方法,让他回去给孙子试试,就是藿香烧水擦风池穴与迎香穴,藿香用于暑湿证,不论偏寒、偏热,都适用。在300毫升水里放入15克藿香,烧煮5~8分钟即可,等水放温,然后用纱布蘸水来擦风池穴、迎香穴,1日3~4次。风池穴在项部枕骨下的两个凹陷处,左右各一个。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鼻唇沟中。另外,在中医的实践中,藿香和佩兰常常是搭配在一起使用的,有时孩子由于暑湿感冒高烧,单用清凉的藿香不管用,这个时候就可以搭配佩兰一起对付暑湿感冒,佩兰能够解暑化湿,用这两味煎水给孩子泡脚就可以了(具体内容请参见前面“老偏方”)!需要注意的是,藿香也好、佩兰也好,都是挥发性的,煮煎时间不宜过长。

老偏方:① 藿香15克左右,放入300毫升水,加盖煮5~8分钟即可,晾温擦风池穴、迎香穴,1日3~4次。② 藿香、佩兰各15克,加盖煮5~8分钟,待水温自然冷却至40℃左右,给宝宝泡脚20分钟左右,水淹没至宝宝脚踝处,每晚坚持,直到痊愈。

判断孩子冷热摸摸后脖子

由于宝宝的体温调节功能比大人差,所以怕孩子受凉就成了家长们的通病:冬天,怕风吹着,从头到脚捂起来;夏天,也怕肚子着凉,多热的天都把上衣掖到裤子里。其实,只要学会把握孩子的冷热指标,家长大可不必这样紧张:即判断冷热,摸后脖子!

通常家长都会摸摸孩子的小手小脚来判断他们是冷还是热,可是,手和脚反映的却不是准确数据。睡觉时,孩子的手脚不会老老实实呆在被子里,若在冬季,即便身上盖得再多,也会因室内温度低而有一丝微凉的感觉;而在夏季,则有可能因为温度高而显得有一些热乎乎的。若家长按这个感觉给孩子添加衣物,肯定就会出错。

而且,手脚属于循环的末端,反映的数据也会因为传输路程过长而导致一些信号损失。相对地,后脖子所反映的温度数据会更准确一些。因此,平时只要摸摸孩子的后脖子,即可判断出他们所穿衣物是否合适。当然,还要保证孩子露在外面的手脚不能是冰凉的。

一般来说,活动能力差一点的婴儿,只要比大人多穿一件就可以了;好动的大孩子,则要根据他们的活动量进行调整。此外,让孩子多吃富含蛋白质、脂肪的食物,通过饮食让他们自身产热,抵御寒冷;同时,让孩子多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温调节功能。

孩子这四个表现说明他冷了

1、蜷缩着身体

大人冷的时候会本能的蜷缩身体,减少散热面积。孩子也是一样,如果你发现孩子总是蜷缩着身体,而且脑袋总是缩在小襁褓或衣服里,就说明孩子冷了。

2、鼻子塞塞的

孩子感到冷的时候,刚开始并不会流鼻涕,而是出现鼻塞、呼吸不畅,如果你发现孩子哭闹、呼吸不畅,就要考虑给孩子是不是冷了,该添加衣服了。

3、脸色发青或苍白

脸色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体温,温度高时,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脸色会显现的比较红润、有气色。温度低时,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脸色会黯淡无光。如果你发现孩子的脸色发青或苍白,就说明孩子已经很冷了,需要添加衣服增加温度。

4、后颈和上背心处有些微凉

曾经听儿科专家说,判断孩子冷暖最科学的方法,就是摸孩子脖子和背部交界的部位皮肤。如果感觉发热就说明穿多了,温暖就说明穿的正适合,如果有些微凉就说明穿少了,需要添加衣服。

另外提醒妈妈摸孩子手脚判断冷暖是不正确的方式,孩子末梢循环比较差,冬天手脚冰凉是比较正常的。如果妈妈依照这样穿衣,等孩子手脚暖了,体温升高了,反而容易着凉诱发感冒了。

坐月子注意事项 相信封建迷信

老人常说不能刷牙,这实际是错误的,月子里要选择比较柔软的牙刷,配合温热的水,一天至少两次。月子里洗澡要特别注意不能吹到风,在产后五六天就可以洗了。但是要注意保暖。

另外很多年轻人坐月子都不在意,经常碰冷水,尤其是夏天坐月子的,觉得用凉水洗个脸,或者给孩子洗个尿布没啥问题,要真这样想可就错了,月子期间碰凉水后期很容易得风湿病、关节痛等病症。

冬天宝宝手凉正常吗 怎么辨别孩子冷不冷

了解孩子的冷热情况,应该摸孩子的后背或者前胸这些躯干部位:温热但没出汗,就是最恰当的。而当孩子手脚发热的时候,这反而意味着你给孩子穿多了,应该适度减少衣服。

暑气来袭宝宝夏天如何过

炎炎夏日,开空调降温是很多家庭的必然选择。不过,在婴幼儿的抵抗力还不是很强的时候,如何正确使用空调,避免因忽冷忽热导致宝宝身体不适,这是很多宝爸妈当前最需要了解的问题之一。

空调使用中应注意几点:

1.使用前清洗空调的滤网。每年在使用空调前,一定清洗空调的滤网,以免积存的灰尘、霉菌等播散于室内的环境中。对孩子、老人,乃至全家所有人的呼吸道造成极大的挑战。

2.保持室内温度恒定,可以保持在24~26度之间。千万不要频繁开启,导致室内温度变化过大。

3.空调排风口不要直吹孩子。同时宝宝的餐椅、爬行垫、婴儿床等物品也要避开出风口摆放。最好借用隔壁空调调节孩子室内温度。

4.出汗后不要马上进入空调房间。孩子大汗后一定要在室外阴凉地方停留至少30分钟,同时要补充温水。等孩子落汗后,回家先洗热水澡,再进入空调房间,还需注意千万不要立刻吃冷饮。

5.空调房间内最好穿着长袖薄衣服。

6.宝宝不能直接睡在凉席上,可以在上面铺一层薄薄的毛巾被,既可以隔绝凉气也可以帮助吸收汗液。

夏天宝宝穿衣服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夏天天气炎热,容易出汗,大人都觉得无法忍受,更别说小宝宝们了。

家长们会给给宝宝们置备各式各样的夏装,尤其是女宝的家长特别喜欢给孩子穿纱裙,蕾丝裙,紧身裤袜之类的夏装,殊不知这些衣服透气性并不好,反而更容易给宝宝捂出痱子,也不利于宝宝体格发育。

应该给宝宝提供棉、麻质地较为宽松的夏装,如果担心蚊虫叮咬或者防晒的话也可以穿宽松轻薄的长袖上衣和长裤。衣服颜色最好也是浅色的。

小编叨叨:

吹空调时,爸妈不要让宝宝整天都待在空调房间里。每天清晨和黄昏室外凉爽时,带他到外面逛几圈,呼吸新鲜空气,可让他适应室内外的温度差,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

如果可以,坚持每天早上和傍晚给宝宝测一次体温,一旦发现体温上升,立即给他进行简单的物理降温,防止宝宝发生感冒发烧后措手不及。

相关推荐

冬季穿多少要结合宝宝体质

BB穿太多得肺炎!如何看宝宝冷or热 包得太严得肺炎,刚治好又重感冒 一名5个月的宝宝,因为室外天气寒冷但家里供暖温度很高,担心宝宝会冻着,就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结果宝宝反而凉着了。经过几天治疗后宝宝病情好转,已经基本可以出院了。 在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反复对家长讲,宝宝其实没那么怕冷,不要再包得太严实,但家长就是不听,觉得宝宝病了更要注意保暖,结果孩子又因“闪汗”着凉了,导致重感冒。 医生,目前在小儿内科住院的患儿中,差不多有一半是小儿憋喘性肺炎患者,他们患病的原因大都和这个孩子差不多。 憋喘性肺炎又称

孩子脾胃弱、身体差?那是家长常犯这6个饮食禁忌! 让孩子吃寒凉食物

夏天,不少家长带孩子出去都会给孩子买冰棍、冰淇淋、凉茶等十分凉性的东西。虽然可以解暑,但是却会加重孩子的肠胃负担。经常喝冰冷的,会让孩子肠胃更加娇嫩,着凉易引起腹泻。 常见的情况是,有的父母看到孩子便秘、口气重,就以为是上火所致,于是给孩子喝凉的或吃冷的来清火。然而,这样做,只会让孩子的肠胃更受刺激。 其实,在孩子正在长身体的阶段,脾胃功能没发育好,是很正常的。需要注意的是,少吃寒凉的食物,比如西瓜、螃蟹、雪糕、冰冻饮料等。多吃温性食物,比如苹果、桃子、猪肉、鱼虾等。

秋季小孩怎么增强免疫力

秋季小孩怎么增强免疫力?最近气温变化大,不少家长帮小孩穿上厚厚的衣服。不过专家表示,小孩在秋季应适当冻一下,提高其环境适应能力。下面告诉你秋季小孩怎么增强免疫力。 俗话‘春捂秋冻’,秋天冻一冻,不是对身体有好处吗?怎么我的小孩还没冻一天,就冻出感冒发烧了?”南宁市民韦女士带着孩子到医院看病时这样询问医生。近日,天气转凉,在南宁市中医院新华分院的儿科诊室里,不少小孩由于感冒发烧而来到医院。众家长认为,老话的“春捂秋冻”能增强孩子体质,因此即使天气渐凉,仍旧给孩子穿着短袖、裙子。儿科专家提醒道,秋天虽然是

盛夏清凉装扮让宝宝易中暑

如果气温超过35℃,皮肤裸露在外不仅不凉爽反而会吸热,容易导致孩子中暑,夏天小儿因衣着太过单薄而着凉已成为儿科常见现象。 此外,暑假将至,因小儿衣着"清凉"更容易烫伤烧伤、跑跳摔伤。专家提前给父母们打预防针:幼儿"身娇肉贵",还望细心看护,万一发生意外,也要镇静处理,不可用"土方子"乱来。 夏天着凉多是因为室内外温差太大,孩子满头大汗从屋外跑入空调房猛吹,毛细血管经历"冰火两重天",轻易就会患上感冒。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超市、地铁、公共汽车以及儿童游乐场所等室内环境几乎都有空调,孩子穿得

小孩舌苔厚白是怎么回事

进入夏天,炎热的天气不但让大人上火,一些孩子也加入到上火的队伍,出现了口舌生疮、牙龈咽喉肿痛、呼吸道感染、大便干燥等多种症状。 首都儿科研究所主任医师陈永辉表示,孩子最常见的疾病病因都比较单一,像夏天常见的孩子上火,除了外界环境比较燥热,更多的是因为饮食不当引起的,要想孩子少生病,中医自古就有“若要小儿安,需得三分饥与寒”的法。 “孩子不知道冷暖饥饱,全靠大人的观察,孩子的健康,关键还是看家长是不是用心、细心、耐心。” “但是,对待孩子生病的事儿上,家长也无需过于担心,像常上火等体质问题引起的,适当地吃

老人的坑娃育儿法麻麻一定要制止

对于八零后九零后夫妻来,大多都奋斗在事业一线,而孩子则由父母帮忙照看,一些不健康育儿方式也就容易进入到现代家庭。老人家给孩子“把尿”“咀嚼食物喂食”等现象都普遍存在,而这些行为都非常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1.老人习惯给孩子“把尿” 因为工作忙碌等原因,很多小夫妻家庭都请父母帮忙照看年幼的孩子。老人家觉得孩子还小,抱在上把尿他们更舒服一点,也就养成了把尿的不良习惯。育儿专家提醒家长们,孩子应该从小养成自己上厕所的好习惯,这有助于他们排便能力,促进消化系统循环,避免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长时间的把尿不利

让宝宝安度夏天的关键点

宝宝断奶在1岁~2岁半都可以,夏季最好不给孩子断奶,因为夏季孩子情绪不好,体内水分流失也比较多,很容易出现腹泻、感冒、脱水等疾病,而母乳中的抗体能提高孩子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断奶后孩子的营养只能靠辅食供应和补充,孩子很容易因为吸收不好而导致营养不良,因此断奶最好选择在气候适宜的春秋季节。 断奶时要循序渐进,通过延长哺乳的间隔时间、逐渐添加辅食等方式给孩子自然断奶,而不能一下子就断掉,以免让孩子心理上产生不适应。 ●保持胃肠良好方能防病 每年夏天,各个医院儿科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和胃肠道疾病了,河南省

儿童夏季保 健有“四不宜”

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日炎炎,家长怕孩子上火,往往只给孩子吃些清淡饮食,实际上这样做并不好,因为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对营养的需求量较大,过于清淡的饮食,会导致孩子出现营养障碍。夏季孩子的饮食,仍应多样化,新鲜的鱼、肉、鸡蛋、猪肝等,都是应该吃的,可做成粥,这样既便于孩子消化,又有营养。饮料不宜多喝。各种饮料,如汽水、果汁、可乐等,由于含有较多的糖分及电解质,孩子过多摄入,会影响其食欲和消化功能,而且过多糖分也会使孩子发胖,因此夏季儿童出汗较多时,最好多喝白开水,给其补充水分。生冷食物不宜多吃。夏季各种瓜果

炎夏用对方法打开孩子的胃口

去积滞还是健脾?要对症下“药” 入夏后,4岁的小欢欢食欲一日不如一日,苦无办法的妈妈想着给孩子煲山楂水开开胃。开始时山楂水似乎起了作用,当晚欢欢就吃下了大半碗饭。可没多久,欢欢就又回复到之前不愿意吃饭的状态,此时再喝山楂水就好像效果不那么明显了。这是为什么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胡小英表示,当孩子不开胃时,许多家长都会给孩子喝山楂水或者做一些带酸的食物,希望促进孩子的食欲。但如果不对症,往往不能起到积极的效果。 “岭南多湿,很容易对脾胃产生影响。而夏季暑热重,广州人往往习惯煲凉茶、冬瓜汤

夏季贪凉有四个误区

夏天气温正高,很多人都十分贪凉,虽能享一时的凉爽,却不知道这样损害健康,以下这些方式便是最常见的消暑误区。 误区一:大量吃冷食。炎热的夏季,吃冷食是人们最常用的消暑方法,尤其是冰淇淋、冷饮和冰镇西瓜,因为清凉爽口备受欢迎。很多人夏天胃口不佳,常捧着一大个冰镇西瓜,用来代替晚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老年病科医师姜良铎指出,西瓜本身性偏寒,且体积大,通常人们一次吃的量也比较多,因此对人体阳气的耗损也更大。姜良铎认为,夏季,人体的阳气呈向外扩散的趋势,体内阳气比起其他时期相对不足。这时,如果摄入过多的生冷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