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儿血型不合应该怎么办
母儿血型不合应该怎么办
母儿血型不合,发生在孕妇为0型,丈夫为A型、B型或AB型;或孕妇为RH阴性,丈夫为RH阳性时。母儿血型不合时,胎儿从父方遗传下来的红细胞血型抗原,为其孕母所缺乏,这一抗原在妊娠分娩期间可进入母体,激发产生相应免疫性抗体。当再次妊娠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可使该抗体的产生迅速增加,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结合产生免疫反应,使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而发生溶血,造成胎儿宫内溶血。母儿血型不合主要威胁胎儿、婴儿的生命,对孕母有时因胎盘过大可引起产后出血,应予预防。
母儿血型不合有两大类,即ABO型不合和RH型不合。ABO型不合较多见;而RH型不合少见,但胎、婴儿危险性大、ABO血型不合99%发生在孕妇O型血者,O型血者产生的抗体以抗A(B)IgG占优势。自然界广泛存在于A(B)抗原相类似的物质,接触后也可产生抗A(B)IgG和IgM抗体,故溶血病可有50%发生在第一胎。另外,A(B)抗原的抗原性较弱,胎、婴儿红细胞表面的反应点比成人少,故与抗体结合的也少,所以溶血病病情较轻。RH血型不合发生在孕妇RH阴性、丈夫RH阳性,再次妊娠时既有可能发生新生儿RH溶血病。RH抗原性强,只存在于RH阳性红细胞上,故溶血病罕见于第一胎。
在孕期主要表现为孕妇血清血型抗体效价异常、羊水胆红素异常增高,B超见胎儿水肿;新生儿主要表现为水中、黄疸、贫血、肝脾肿大和高胆红素血症。本病一经确诊应及时治疗。孕期主要是药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新生儿主要采用光照疗法。
孕期发现母儿血型不合,医师一般会采取下述措施:
(1)提高胎儿抵抗力:在妊娠早、中、晚期各进行l0日的综合治疗,包括25%葡萄糖40毫升加维生素Cl克,每日静脉推注1次;每日吸氧2次,每次20分钟;维生索E100毫克,每曰2次口服。
(2)口服苯巴比妥:自预产期前2周开始,口服苯巴比妥30毫克,每日3次,可加强胎肝细胞葡萄糖醛酸与胆红素的结合能力,从而减少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3)子宫内输血:在妊娠33周以前,胎儿有宫内死亡的危险时,可行子宫内输血。在胎儿腹腔内注入RH阴性并与孕妇血不凝的浓缩新鲜血(红细胞比容0.8)80~150毫升,以纠正贫血。,并可提高婴儿存活机会。
(4)血浆置换:应用血液细胞分离机将高效价抗血浆置换出来,从而降低抗体效价,减少胎儿受损程度。适用于RH血型不合、抗体效价达1:64者。
(5)适时引产:在妊娠36周后,遇下列情况应考虑引产:①RH血型不合抗体效价达l:64以上,ABO血型不合抗体效价达1:512以上时;②既往有死胎史,尤其是前胎新生儿死于溶血病者;③各种监护提示胎儿在宫内不安全;④行羊膜腔穿刺,羊水呈深黄色或胆红素含量增高。若抗体效价迅速增加,应提前引产,因妊娠33周后引产婴儿也可能存活。
母儿血型不合的孕妇要争取自然分娩,同时做好抢救新生儿的准备。胎儿娩出后立即钳住脐带。断脐时残端留5~6厘米,断端结扎,裹以无菌纱布,滴上1:5000呋喃西林液,保持湿润,以备换血。胎盘端的脐带擦清表面母血后,让脐带血自动流入消毒试管3~5毫升,做特异性抗体及血清胆红素测定,同时做血常规、血型、有核红细胞计数及溶血3项检查。胎盘须称重后送病理检验。
人流的危害知多少
慢性盆腔炎:如果流产时导致感染没有及时有效治疗,可遗留慢性盆腔炎症。有的感染表现隐匿,虽无明显症状但盆腔炎症已经形成。慢性盆腔炎可急性发作,还可导致不孕或者宫外孕。
月经不调:表现为术后月经紊乱,月经稀发,经量减少甚至闭经等。多见于多次流产、多次过度刮宫患者。临床上流产后月经不调患者屡见不鲜。
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表现为继发性、渐进性痛经,是危害育龄期妇女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据报道,至少一半以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与流产有关。它不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往往还可引起不孕和月经失调。
继发不孕:流产是导致不孕症的元凶。流产易导致盆腔炎症,影响输卵管的活性,多次流产后,尤其是多次行刮宫的患者,继发不孕的发生率更是增加。
宫外孕:有调查结果表明,宫外孕患者中,有过人流史的高达60%,其中部分原因与盆腔感染有关,盆腔炎的女性发生宫外孕危险性增加6—10倍。
妊娠期间并发症如自然或习惯性流产、前置胎盘、早产等:人工流产特别是多次刮宫可使孕育宝宝的“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或者子宫内膜炎等感染因素,容易发生上述妊娠期间并发症。其中,前置胎盘是最常见的产前出血性疾病之一,90%与流产、引产分娩等有关,病情严重时可危及母儿生命,常发生早产,产后大出血,是因产后出血切除子宫的常见原因之一。
产后出血:除了前置胎盘因素外,反复的流产和盆腔感染往往还可造成胎盘植入、胎盘粘连等,发生产后大出血,而产后出血是目前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
母儿血型不合发生率增加:当母亲为“O”型血,而胎儿为“A”型血或者“B”型血时,有可能会发生ABO母儿血型不合;当母亲为“Rh阴性”而胎儿为“Rh阳性”型血时,可能会发生Rh母儿血型不合。但是,初孕妇往往不发病,尤其是Rh母儿血型不合,而流产可致敏母亲体内产生抗体,再次妊娠时往往发病,出现母儿血型不合,出现新生儿溶血症甚至胎死宫内。
羊水穿刺应对措施
做羊水穿刺检查的时候,如果出现胎儿窘迫和母儿血型不合,应采取羊水穿刺应对措施:
1、胎儿窘迫
应针对病因,视孕周、胎儿成熟度和窘迫的严重程度决定处理。具体如下:
(1)能定期做产前检查的准妈妈,估计胎儿情况尚可,准妈妈应多取侧卧位休息,争取胎盘供血改善,延长孕周数。
(2)情况难以改善,接近足月妊娠,估计在娩出后胎儿生存机会极大的准妈妈,可考虑行剖宫产。
(3)距离足月妊娠越远,胎儿娩出后生存可能性越小,应尽量保守治疗以期延长孕周数。
2、母儿血型不合
若诊断为母儿血型不合,则应做好围生期检测与出生后新生儿的抢救准备。
夫妻血型不合与死胎
凡有过原因不明的死胎、死产或有新生儿溶血病史的孕妇,可能系由于“母儿血型不合”引起的。当然死胎还是许多原因,所以需要进一步检查证实。你们可按以下步骤检查处理:
1、夫妇同去有条件的医院或血站检验血型。如果丈夫为a型、b型或ab型,你是o型,则你怀孕时可能有abo血型不合;如丈夫是rh阳性,你是rh阴性,则有rh血型不合的可能。不过,即使夫妻血型不合,胎儿发生溶血病以至死胎者仍为少数,rh阴性孕妇,发生胎儿溶血病的机会仅为1/20。但不管可能性大小,都应进一步检查。
2、孕期测定抗体效价。你再次怀孕后28周后开始每2周测定1次,32周后每1周测定1次rh或abo血型不合抗体效价,如超过正常标准可做出母儿血型不合诊断,并可做人病情。
3、羊水检查。因单纯用抗体效价评估病情只有60%的正确性,所以有条件应在妊娠36周后,抽吸羊水商定胆红素含量,进一步判定病情,决定治疗措施的选择。
4、如果诊断为母儿血型不合,可先用保守治疗,包括:口服维生素e;菌陈蒿汤加减(菌陈蒿9克、制大黄4.5克、黄芩9克、甘草6克,每日一剂,直到分娩);于怀孕24周、30周及33周各进行10天综合治疗,每日静脉注射25%葡萄糖40毫升加维生素c1克;每日吸氧3次;预产期前2周开始口服苯巴比妥30毫克,每日3次。这些都有助于增强胎儿抵抗力。
5、越近足月,抗体产生越多,对胎儿危害越大。故怀孕36周后根据具体情况可考虑引产。
6、凡诊断母儿血型不合的孕妇,均应及早住院准备引产或分娩,因为产后新生儿还需进行一系列的抢救和治疗。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的预防有何良方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的预防方法:(1) 曾经有过多次堕胎、小产、死胎或新生儿黄疸严重者应当检查夫妇双方母儿血型及血清抗体检查,以早期确诊。(2) 对母儿血型不合孕妇,应按期做产前检查,并定期进行血清抗体滴度测定,如有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3) 孕期应禁房事,以免耗伤肾气,损及胎元。(4) 孕期应注意饮食调节,宜吃富有营养、易于消化之食物, 如有贫血应及时纠正,使气血充盛,胎有所养。
归肾丸适用于肾虚型母儿血型不合的治疗吗
肾虚型母儿血型不合的临床表现为:因母儿血型不合有多次流产、早产、死胎史。平素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小便频数,孕后诸症加重,舌质淡,苔白,脉沉弱。归肾丸具有益肾和营,固冲安胎的功效。方由菟丝子20g,补骨脂 l0g,熟地l0g,当归10g,川芎6g,白芍l0g,阿胶l0g (烊化),黄芪 15g,艾叶6g,炙甘草6g,杜仲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组成。
人流会对女性造成哪些伤害
感染:人流增加细菌感染机会,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若生殖系统原本就有炎症,则会使炎症扩散,病情加重,一旦患上输卵管炎,管腔变窄,输卵管粘膜受损甚至管腔堵塞,再想生育就很难如愿了。
子宫内膜异位或损伤:人流时负压吸宫宫内压突然减低,可使内膜组织逆入盆腔,发展成子宫内膜异位症,人流手术子宫内膜损伤或炎症,发生胎盘黏连、植入、前置等异常,诱发产前或产后出血,早产,死胎,死产,产后感染的几率也明显高于普通孕产妇。
母儿血型不合发生率增加:当母亲为“O”型血,而胎儿为“A”型血或者“B”型血时,有可能会发生ABO母儿血型不合。当母亲为“Rh阴性”而胎儿为“Rh阳性”型血时,可能会发生Rh母儿血型不合。但是,初孕妇往往不发病,尤其是Rh母儿血型不合,而人流可致敏母亲体内产生抗体,再次妊娠时往往发病,出现母儿血型不合,出现新生儿溶血症甚至胎死宫内。
宫颈和宫腔黏连:在人流过程中有可能损伤子宫颈管和子宫内膜,随后引起宫颈黏连阻塞或宫颈黏连缩小,这样精子就不能通过子宫颈管进入宫腔,或使受精卵不能着床和发育。
闭经甚至不孕: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会宫腔粘连月经减少甚至闭经。此外人流引起紧张,恐惧的心理,使身体内分泌紊乱,也会造成月经不调甚至闭经等。
在人流后不要短期内活动,因为流产后子宫内膜留下创面,如果过早地活动,很可能会延长阴道出血的时间,所以一定要有充分的休息。民间对人流后的调养有一种说法,叫“坐小月子”,从一个侧面更加说明了休息对恢复的重要性。一般来讲,流产后应该休息两周,头三天最好能卧床休息,切不可过早地从事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防止劳累过度,否则极易发生子宫脱垂。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
1、黄疸: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黄疸出现早,Rh血型不合的溶血大多数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皮肤明显黄染,并且迅速加重。ABO血型不合的溶血有40%黄疸发生在生后24小时内,有50%发生在24-48小时,还有10%可能发生在生后48小时后。新生儿溶血病除了新生儿黄疸出现早以外,血清胆红素水平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也是其特点。
2、贫血:在新生儿黄疸出现时和黄疸消退之后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主要是由于发生溶血时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所致。Rh溶血可有严重贫血,伴有肝脾大,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ABO溶血大约有1/3出现贫血。(3)胎儿水肿多见于重症Rh溶血,表现为出生时全身水肿、苍白、皮肤瘀斑、胸腔积液、腹水、心力衰竭和呼吸窘迫。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3、核黄疸: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急性胆红素脑病,进而形成核黄疸。表现为手足徐动、智力及运动发育障碍、听力障碍和牙釉质发育不良等。
血型不合导致流产之因
母儿血型不合主要有RH型和ABO型两种。当母亲血型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时,母亲可因RH致敏产生抗体,此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引起溶血。同样,当孕妇为O型血,胎儿为A或B型时,孕妇体内可产生抗A或抗B抗体,随血流进入胎儿体内就可产生溶血。由此可见,引起胎儿RH型溶血,其母亲血型一定为RH阴性,其父为RH阳性,胎儿亦RH阳性时才能发病。若父为RH阳性,胎儿为RH阴性时就不会得病。同理,ABO溶血时,孕妇必为O型,丈夫为A型、B型或AB型时,胎儿才有可能为A型或B型,从而产生溶血症。当然,如果父亲的血型为O型或A2型时,胎儿的血型就可能是O型或A2型,即使母亲为O型血,也不会引起血型不合。
RH型和ABO型血型不合产生的后果相同,都会引起胎儿溶血,但两者还有所区别。首先,RH型不相溶在我国人口中发病率很低,汉族尤为少见。ABO溶血发病率明显高,有些地区在新生儿中高达1%。其次,RH血型不合一般不发生在第一胎,这是由于第一胎怀孕时,孕妇体内产生的抗体量较少,还不足以引起胎儿发病。随着妊娠次数的增加,若不予治疗,则胎儿溶血症越趋加重,常导致流产或早产。ABO溶血症,病情较轻,较少引起胎儿死在子宫内,但它可在第一胎就得病。
血型不合带给胎儿或新生儿的危害性,已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提高,诊断血型不合的正确率大为增加。可用多种方法测定孕妇血清中有关抗体来估计胎儿的预后。
对于母儿血型不合而致发生溶血者需要从孕期开始就在医务人员监护下,采用中西药综合治疗,以降低孕妇体内的抗体,提高胎儿的生存能力,尽量延长其在子宫内的寿命,防止其过早离开母体,即流产或早产。定期测定孕妇血清中抗体的浓度,作为终止妊娠的客观指标。一般情况下,当孕妇体内RH型抗体高达1/32以上或ABO型抗体达1/512以上时,则应该考虑引产以终止妊娠,挽救小生命。当然还要综合其他病史及检查,,最后作出引产决定。血型不合的孕妇要在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分娩,尽量避免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也要在儿科医生监护下,仔细观察黄疸或贫血症状,以便尽早采取治疗措施。对最严重的溶血患儿,还可采用换血疗法,使濒于死亡的溶血儿获得新生。
至于预防母儿血型不合带来的习惯性流产,至今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为防止多次妊娠使孕妇血中抗体愈来愈高而引起血型不合的危险性,就不应该多次作人工流产,尤其是有些年轻夫妇,结婚之后不避孕,又不想要孩子,结果多次作人工流产。一旦想要孩子时,却再也保不住了。因此,避免第一胎人工流产,可以间接地减少血型不合的机率。其次,第一胎有过一死胎、死产、新生儿黄疸或原因不明性先天性脑损害者;或孕妇年龄超过35岁,或孕妇为O型,丈夫为A型、B型或AB型者,或丈夫为RH阳性,妻子为RH阴性者,妇女再次怀孕时,就要警惕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症的发生。
习惯性流产病因
环境因素(20%):
过多接触某些有害的化学物质(如砷、铅、苯、甲醛、氯丁二烯、氧化乙烯等)和物理因素(如放射线、噪音及高温等),均可引起流产。
母体因素(15%):
妊娠期患急性病、高热、细菌毒素或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严重贫血或心力衰竭、慢性肾炎或高血压、生殖器官疾病(如子宫畸形、双子宫、纵隔子宫及子宫发育不良等)、盆腔肿瘤(如子宫肌瘤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严重糖尿病未能控制、胎盘内分泌功能不足均可导致流产。
母儿血型不合(10%):
母儿血型不合是引起习惯性流产的一种原因。母儿血型不合,主要有ABO型和Rh型两大类。一旦妊娠,夫妻产前应做血型检查。如果丈夫为A型、B型或AB型,孕妇为O型,就有ABO血型不合的可能。如果丈夫是Rh阳性,孕妇是Rh阴性,就有Rh血型不合的可能。分娩可使妈妈对胎儿的血液产生抗体。初次怀孕对胎儿影响不大,分娩次数越多,胎儿、新生儿发病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常在第二胎以后发病。此类血型不合的病情重,可常见流产、死产、严重的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等。
遗传基因缺陷(25%):
染色体异常的胚胎多数结局为流产,极少数可能继续发育成胎儿,但出生后也会发生某些功能异常或合并畸形。
母儿血型不合治疗
1、一般治疗
针对孕期出现的症状给予对症处理。为了提高胎儿抵抗力,于孕早、中、晚期(即孕24、30、33周左右)各进行10天的综合治疗。包括25%葡萄糖溶液及维生素C,每日静注一次;维生素E,每日一次;氧吸入每日1次,每次20分钟。于预产期前两周开始服苯巴比妥,以加强胎儿肝细胞葡萄醛酸酶与胆红质结合的能力,减少新生儿核黄疸的发生。
2、中医治疗
茵陈蒿汤(茵陈30g、制大黄6g、黄芩15g,甘草3g),自抗体效价升高时,每天一剂煎服,直至分娩。此方有抑制抗体的作用。
3、胎儿宫内监护
定期B超检查,观察胎儿发育情况及有无水肿。如疑为溶血病或水肿胎儿,更需密切行B超检查,并在B超监护下行羊膜腔穿刺,进行诊断与治疗。
4、胎儿宫内输血
宫内输血可以挽救一部分严重溶血且胎龄过小的胎儿,藉以延长胎龄,甚至胎肺成熟再进行终止妊娠。
5、血浆换置术
Rh血型不合孕妇,在孕中期(24~26孕周),胎儿水肿未出现前,可进行血浆换置术。300ml血浆可降低一个比数的滴定度。此法比直接胎儿宫内输血,或新生儿换血安全,但需血量较多。
6、终止妊娠
妊娠越近预产期,抗体产生越多,对胎婴儿的危害也越大。原则为既防止死胎,又防止因过早终止妊娠而致早产死亡。抗体效价滴定度,胎儿胎盘功能,以及参照羊水中胆红质含量及L/S比等加以综合考虑,以选择恰当的终止妊娠日期及方法。
7、产时处理
孕妇于预产期前二周提前入院。有产科指征才行刮宫产。一般以自然分娩为原则。临产后缩短第二产程。分娩后立即断脐以减少抗体进入新生儿体内。保留脐带7~10cm以1:5000呋喃西林纱布包裹,以备插管换血用。Rh血型不合者,于产后72小时给产妇肌注抗D丙种球蛋白300μg,以防下一胎发生婴儿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