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猴头菇出菇方式

猴头菇出菇方式

猴头菇出菇方式

方法一、直立式出菇法:

样式1、将菌架层设计为宽1米、层高0.5米,上铺较厚塑膜,垫一层厚约5~10厘米肥土,将小规格菌袋从中切断,断面向下,用力使之与土层接触紧密,以便能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及水分。

样式2:在菌料装袋时即采用方底定型塑袋,出菇时可直接让其密密排于架层上,该方式省除了衬垫肥土的工序。但为了菌袋能得到额外补水也可在其底部切开大十字,或将菌袋底部环割后去掉袋底,此后同方式一。

样式3:如菌袋细长时,可直接稍倾斜立于地面,在地面上间隔80厘米打两个木桩,离地面约40厘米处横架一根竹竿或木棒,将菌袋一头进行环割后斜立于地上,上部靠在竹竿上,每排间隔约30厘米,以方便管理及采收。

方法二、卧式出菇方式:

样式1:如果是小规格菌袋可单层卧排、两头出菇,也可根据其现蕾部位随时用刀片切口,但层架须是“空心式”,使菌袋中间部位悬空,上下两面均可出菇,左右侧位因菌袋密排而不宜出菇。

样式2:如果是大规格菌袋单层、卧排于层架上,亦采取上下两面出菇方式,但由于该菌袋装料多、营养充足,故极易发生菌袋周身出菇的现象,如要求菌体肥大时可将两侧菇蕾从料表切去,即采取疏蕾方式,只允许上下面出菇,为防营养流失、浪费,可不予疏蕾,另外,两头扎口处如有菇蕾现出时,亦应解开袋口,培养出菇。

猴头菇栽培注意事项

注意一、合理选材、科学配方

栽培猴头菇的原料极为广泛,如棉籽壳、木屑、玉米芯、豆秸、野草、酒糟等,适量加入麸皮、玉米粉等辅助原料,以适当的比例配合后,猴头菇则能良好生长。若在这些培养料中加入少量的磷、钾、镁等矿物质,生长会更好。各地可根据当地的取材优势,选择经济配方:(1)木屑78%、米糠或麦麸20%、白糖和石膏各1%。(2)棉籽壳90%、石膏和白糖各1%。(3)玉米芯或豆秸粉80%、麦麸18%和白糖各1%。

上述配方任选一种,充分混合,使含水量达60%。PH值为4—6。注意:选用的材料要新鲜、无霉变、无虫蛀;拌料要均匀;装料要迅速,尽量在最短时间内进入灭菌处理阶段。

注意二、选择适宜的栽培季节

根据猴头菌的生物学特性,其菌丝体生长适温为25℃左右,养菌时间为30—40天。子实体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6—20℃。栽培一次,可收3茬,约需2个月。因此,在我们地区一般以9—11月生产为宜。各地可参照当地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生产时间。

注意三、选用合适的栽培方法

1、猴头菇袋栽法

选用15—17厘米×26—33厘米×0.04毫米低压聚乙烯筒料。将拌好的栽培料均匀装入袋中,保持松紧适宜,上下一致。袋口可套颈圈或扎紧袋口。装好后,立刻进行灭菌,常压灭菌,要求在46小时内迅速升至100℃,并保持10小时左右,火闷一夜后,趁热将料袋搬进接种室,待袋温降至28—30℃时即可开始接种。接种要在接种箱或无菌条件下进行,可采用两头接种或中间打孔接种。接好种后,移入培养室培养。

2、猴头菇瓶栽法

用罐头瓶、菌种瓶、酒瓶均可,但用酒瓶较好。如用酒瓶须将瓶颈部截去5—7厘米,将瓶刷净,装满培养料,塞好棉塞,棉塞上再包一层牛皮纸,罐头瓶用聚丙烯薄膜封口。灭菌、接种同袋栽。然后开始养菌。

注意四、培养发菌

设培养架,每层架高30—40厘米。室内事先消毒,可用3%来苏儿喷洒,或用高锰酸钾和甲醛熏蒸。每立方米采用甲醛10毫升,高锰酸钾6克,混合后产生蒸汽,关闭门窗。将已接种的瓶或袋摆在架上,室温保持20—26℃,空气相对湿度70%。25—30天左右菌丝可长满,培养菌丝时要遮光,通风良好,室内黑暗或有弱光即可。

注意五、猴头菇出菇期的管理

1、菌袋的开口

子实体培养时必须要有出菇的口子。瓶栽猴头菇,拔去棉塞或去掉牛皮纸在封口塑料薄膜中央开一直径2厘米的圆孔即可。袋栽猴头菇,去掉颈圈内的棉塞或揭去接种穴上的胶布,袋上用塑料薄膜覆盖,每2—3天将薄膜掀动一次,促使菇蕾形成。当菇蕾直径2—3厘米时,揭去薄膜。

2、菇房的控温调湿

菇房温度应保持在12—20℃之间,以18℃左右最为适宜,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每天用喷雾器向室内喷水3—4次。高温时,要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如顶部覆盖、通风换气,增加喷水等;低温时,要加强增温保温措施。

3、菇房应该适量通风

猴头菇子实体生长要求有新鲜的空气,通风良好,子实体个大、质紧,色白,生长快,产量高,菌刺长短适中,商品性好。否则,产量低,甚至会出现畸形。因此,应注意菇房的通风换气,每天定时打开通气口,高温时,多在早晚通风,每次30分钟左右;低温时,可在中午通风,经常保持菇房的空气新鲜。

4、猴头菇的光照

猴头菇子实体虽然能在黑暗条件下形成,但常会出现畸形菇。而且强光也不利于子实体的形成。一般以光照200—300勒克斯为宜。一般菇房有一定的散射光即可。

注意六、猴头菇的采收

猴头菇要在子实体完全成熟前采收。标准是:子实体大小基本长足,坚实,孢子还未散发,菌刺1—1.5厘米长即可采收。过晚采收,则肉质松、苦味重,不利加工,而且,影响下一批菇的形成。

采收时,一手压住培养料,另一手将子实体轻轻拔下或用小刀割取。采收后,及时清理料面,轻轻搔一下菌,让菌丝体复壮。在适宜条件下,过15—20天就会陆续出现二潮菇。一般可采收2—3次。从接种到采收结束大约需3个月时间.采收后保鲜不可超过12小时,少量可鲜销,量大可晒干,也可在60℃下烘干,再用双层塑料袋密封贮藏。

猴头菇出菇管理要点

猴头菇是一种木腐食用菌,是我国著名的药食两用真菌,在人工栽培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着操作规程进行管理,猴头菇在出菇时期更应加强其管理。今天学习啦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猴头菇出菇管理要点。

猴头菇出菇管理要点:幼菇管理

现蕾后,及时将封口胶带揭去,或解开扎口,其他有菇蕾的地方,用刀片将塑膜切开十字口,严格控制棚温在15~18℃,最大浮动温度范围为12~24℃,并尽量保持较稳定状态;调控空气湿度在90%~95%。

但不可对菇蕾直接喷水,否则,易造成“秃头”现象;棚内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既需要保持空气新鲜,又不可使强风吹过;调控光照强度在200~400勒克斯。

随着温度的不同,3~6天,幼菇整齐地长出并分化出菌刺,菌球直径约2~4厘米,菌刺长约1厘米,色泽一致,整齐地“披挂”在菌球上,此时应控制棚湿在88%~90%,亦不允许直接对菇体喷水,其他条件不变。

猴头菇出菇管理要点:成菇管理

进入成菇阶段后,子实体长速加决,菌球增大,菌刺亦稍有加长,该阶段可适当调控光照在500勒克斯左右,最大可至1000勒克斯。

但随着光照的增强,菌刺与菌球不能同步生长,往往显得毛刺偏长,外观来看,子实体健壮程度提高了,但至成熟时,子实体略有暗黄色泽,但转潮快,长速亦快。

该阶段可直接对子实体喷雾.但不可使用温差过大的水,以免发生生理性病害,尤其温度低于15℃时更是如此,喷水时喷雾要细,不可使菇体上沉落或聚集水珠。

随着子实体不断长大,需氧量也不断增加,应密切观察和严格控制通风情况,使棚内空气保持新鲜、无异味。

其他正常管理即可。

当子实体直径5~12厘米、菌刺长约15厘米,已基本长大,但尚未成熟时即应及时采收。

猴头菇出菇管理要点:催蕾

将完成发菌的菌袋移入菇棚层架上,采取一切措施进行催蕾,使该批菌袋尽可能一致的整齐现蕾,便于管理。

基本措施是:

接种穴封口胶带揭开一半,棚内喷灌大水,棚顶不覆草苫类遮阳物,2天后覆一层遮阳网,并打开所有通风孔。

或采取强制通风措施,持续5天左右,使菌袋自进棚后处于先湿后干、先强光后遮阳、先密闭后多氧以及温度先高后低的不利环境条件下,很快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此时可见菌袋两头及开口处有菇蕾现出,但尚不具子实体特征。

新鲜的猴头菇怎么做营养

三色猴头菇

1、用料:新新猴头菇四朵,青笋一个,红椒两个,高汤五百克,绍酒适量,盐三到四克,糖十五克左右,蚝尚未少许,鸡精一克。

2、把鲜头菇表面的细毛用剪刀剪掉,再放在清水浸泡二十四小时,取出后要反复的清洗,洗好以后把根部去掉不要,把猴头菇切成小片,放在碗里加入一部分高汤蒸和糖与绍酒以及盐,一起入蒸锅蒸制一小时。

3、把青笋切片,把红椒去籽后也切片,把猴头菇蒸好以后,去掉碗中的料汁,再向炒锅中放油烧热后把笋片和红椒片放入炒制,随后放入猴头菇,加入剩余的没汤,大火炒制五分钟,加入需要的调料出锅就可以。

鲜猴头菇炖汤

鲜猴头菇是家庭炖汤的重要食材,它可以与多种食材一起搭配,像三黄鸡、墨鱼以及排骨等,都是制和汤品的上好食材,但是在炖制以前都要把鲜猴头菇按上面的方式进么处理,如果得理不当,制出的汤品会有苦味出现,影响汤的口感与人们的食欲。

猴头菇过期吃了会中毒吗 猴头菇怎么吃

根据个人的口味爱好来进行选择。

猴头菇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能够改善胃肠道的酸碱环境,具有一定的养胃作用,不论是炒、煮、煲汤等都是可以的,建议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爱好来选择烹饪方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猴头菇本身具有一定的苦味,所以在泡发猴头菇的时候需要更换好几次水,每次换水的时候都要将猴头菇中的水分挤干净,以便除去多余的苦味物质,这样制作出来的猴头菇才会更好吃。

猴头菇苦吗

猴头菇因为生长环境和自身的生长因素,会自然产生一定的苦味,如果不经过处理或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口感,造成猴头菇“四大山珍”名不副实的误区。下面我会分步骤介绍猴头菇如何泡发的详细做法。

第一步:用清水先将猴头菇表面的赃物洗净,除去根蒂(苦味的根源之一)放入盆内,加入30°-40°的温水(用淘米水更好)浸泡3.5-4小时,直至用手捏猴头菇无硬疙瘩时即可。记住!千万不能用沸水泡发,其一,沸水的温度会使猴头菇的营养丧失,水温超过60°就会使猴头菇中活性营养成份丧失,其二,用沸水泡发会使猴头菇内部产生肉筋,影响口感,其三,用沸水泡发的猴头菇总有没泡好的感觉,用手捏里面总有小疙瘩,猴头菇的菌刺变硬不伸展,颜色总感觉不鲜亮,这是因为高温迅速将猴头菇的组织烫死,产生小凝结块的原因,记住慢工才能出细活呀。

第二步:将泡发的猴头菇捞出,用手挤出猴头菇的黄水,然后,再放一盆清水泡发15分钟左右,再挤出黄水,如此反复2-3次即可(可以用手指轻轻蘸一点猴头菇表面的水放在舌尖,感觉不出苦涩为好);

第三步:将蒸笼烧开,放入猴头菇大火10分钟,再小火蒸1个半小时,也可先放入沸水加盖煮10分钟,再用小火慢慢焖煮1个半小时,直至将猴头菇软烂为止; 此环节,记住水一定要烧开才放猴头菇,因为这样才能利用高温迅速锁住猴头菇的营养成份和味道,用水煮的方式汤汁不要丢掉,呵呵呵!!营养呀!

吃什么食物能长头发 奶汁猴头菇

材料:猴头菇、出牛奶、盐、鸡精、高汤、淀粉。

1、猴头菇洗干净,切成片,放入开水中煮熟备用。

2、锅内放入适量的纯牛奶和高汤,用盐和鸡精调味后,放入猴头菇煮开后勾芡即可。

功效:猴头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和富含矿物质的食物,营养价值及其高,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经常食用对身体有很大的益处。同时,猴头菇还有美发功效,对头发的生长有极好的促进功效。

适时栽培猴头菇

选择良种猴头菇

首先,生产用母种应性状优良,表现为生长快,均匀整齐,在适温下两星期内长满斜面。冰箱保藏时常形成原基,镜检有少量厚垣孢子,若孢子过多则产量偏低。若菌丝发黄、细弱、稀疏,表明菌种退化。生长不均、不齐,或有拮抗现象,说明菌种不纯,均不可采用。

所有原种应致密洁白,上下均匀,无菌丝间断,表面菌丝旺盛。若基质干缩,料壁脱离,颜色发暗,说明菌种老化。壁周出现各色条纹、斑点,表明菌种有杂,不能使用。其次,菌种的菌龄要适宜,一般冰箱保藏的母种、原种不超过3个月,常温(20℃)下不超过20天。若菌龄过长,则活力下降,不仅生长慢、产量低,而且抗逆性差,极易染杂。此外,还要选用适宜当地生产的优良品种。

适时栽培猴头菇

猴头菌丝体最适温度24℃左右,子实体适宜温度18~20℃。该菌对环境条件十分敏感,尤以子实体阶段对温度敏感,当气温高于25℃或低于12℃均不能形成正常子实体,表现为无刺、发黄、丛生、畸形或变红,生长停止。北方栽培以2月或9月接种,3~4月或10~11月出菇最好,南方春秋栽培可分别提前或推迟20~30天。实践证明,北方春栽不宜迟于3月中旬出菇,以免菇期遇25℃以上高温导致减产,降低品质。秋栽若气温偏低(30℃以下),可尽量提前接种,以便在气温降至12℃以下前结束出菇。

原料配置:原料配置是获得稳产高产的基础。原种、栽培种培养料可就地取材,常用配方:棉子壳87%,麦麸10%,蔗糖1%,石膏1%,木屑1%。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培养基中麦麸添加量增加,产量提高,但要有限度。棉子壳栽培,麦麸量不宜超过15%,否则不仅增加成本,而且子实体分枝松散,呈菜花状或珊瑚状,降低品质。为提高产量质量,拌料时在允许范围可尽量多加水,料水比1∶1.5~1.6较好,这样头潮菇朵大球重,色白味佳,商品质量好。

小袋栽培:实践证明,猴头菇小袋(14厘米×30厘米)加套环栽培,两端接种,出菇早、产量高。一般头潮提前2~5天,球径达8~9厘米。装袋时要外紧内松,以防基质失水影响正常出菇。此外料要装满,少留空间,以免柄过长,多耗营养。

彻底灭菌:彻底灭菌是保证制袋成品率的关键。高压灭菌小袋要求在14.7×104帕压力下保持1.5~1.8小时,大袋保持1.8~2.4小时;常压灭菌以100℃保持4小时,再保温4小时为宜,若温度不够,须延长灭菌时间。高压灭菌还须防止菌袋胀气破裂,故装料扎口不必过紧,灭菌时采用开阀加热,文火升温,缓慢排气,自然降压的方法来控制胀气。为防止袋面破洞,灭菌后将料袋趁热浸沾pH值为13的浓石灰水,这可明显提高菌袋成品率。

菇期通风保湿:猴头菇栽培管理的重点在菇期,菇期管理的关键是控温、通风、保湿。小袋栽培19~24天开始形成原基,此时应移入菇房,及时开口通风,以防原基萎缩,推迟出菇。筒栽可在菌丝扭结处用小刀开1~2厘米的十字口,以增加氧气,促进子实体分化。开口后要增大湿度,喷雾化水,使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0%~90%。

猴头菇出菇后管理

出菇后切不可向幼蕾喷水,否则水渗入袋中会造成幼菇萎缩,进而变质腐烂,要少喷勤喷,随菇体生长加快,水量增加。若温度高、通风差,要少喷或不喷,通风好、温度适宜,可多喷勤喷。子实体对二氧化碳极敏感,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1%,会刺激菇柄不断分化,形成菜花状、珊瑚状子实体,降低适口性。因此,必须加强通风,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亦可常开窗扇,确保空气清新,但不可直吹菇体,以防变色萎缩。

及时采收补水:猴头菇自现蕾到成熟一般约10天。因用途不同,采收标准不一。若鲜食、制罐或盐渍,以菌刺长0.3~0.5厘米采收最好,此时菇体内实朵重,适口性强。若刺长1厘米以上,则开始散发孢子,必然降低营养,同时菇体变软,口味下降。采时用小刀割下,留l~2厘米菇柄。为提高产量,采收第一潮菇后停水3日,通风1日,使割后菇根表面收缩,随后用竹筷在袋端打2个8~10厘米深的洞,视菌袋大小,各补水50~100毫升。24小时后控出多余水分,在适温下培养7~10天可出二潮菇。

干猴头菇怎么吃

下面我会分步骤介绍猴头菇如何泡发的详细做法。

第一步:用清水先将猴头菇表面的赃物洗净,除去根蒂(苦味的根源之一)放入盆内,加入30°-40°的温水(用淘米水更好)浸泡3.5-4小时,直至用手捏猴头菇无硬疙瘩时即可。记住!千万不能用沸水泡发。

其一,沸水的温度会使猴头菇的营养丧失,水温超过60°就会使猴头菇中活性营养成份丧失,其二,用沸水泡发会使猴头菇内部产生肉筋,影响口感,其三,用沸水泡发的猴头菇总有没泡好的感觉,用手捏里面总有小疙瘩,猴头菇的菌刺变硬不伸展,颜色总感觉不鲜亮,这是因为高温迅速将猴头菇的组织烫死,产生小凝结块的原因,记住慢工才能出细活呀。

第二步:将泡发的猴头菇捞出,用手挤出猴头菇的黄水,然后,再放一盆清水泡发15分钟左右,再挤出黄水,如此反复2-3次即可(可以用手指轻轻蘸一点猴头菇表面的水放在舌尖,感觉不出苦涩为好)。

第三步:将蒸笼烧开,放入猴头菇大火10分钟,再小火蒸1个半小时,也可先放入沸水加盖煮10分钟,再用小火慢慢焖煮1个半小时,直至将猴头菇软烂为止。

此环节,记住水一定要烧开才放猴头菇,因为这样才能利用高温迅速锁住猴头菇的营养成份和味道,用水煮的方式汤汁不要丢掉,营养呀。

干猴头菇发软是变质吗

视情况而定。

干猴头菇是由新鲜的猴头菇除去水分后制作而成的,正常情况下干猴头菇的质地按起来是比较硬的,如果干猴头菇出现了发软的现象的话,那么证明这个猴头菇已经受潮了。

受潮之后的猴头菇中含有较多的水分,很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等微生物,发生变质的情况,所以当干猴头菇变软之后建议仔细察看是否有出现变质的现象,如果还没有变质的话建议最好是尽快吃完。

猴头菇怎么吃比较好

一、猴头菇肉丸浸枸杞

材料:肉丸150克、猴头菇(水发后)250克、枸杞叶150克、鸡汤800毫升、姜(去皮拍碎)20克、白胡椒粒少许,盐、糖、米酒、生抽、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

1、肉丸洗净沥干水分备用。

2、枸杞叶洗净备用。

3、爆香拍姜,落鸡汤、猴头菇和白胡椒粒,慢火煮30分钟至猴头菇出味,然后加入肉丸和枸杞叶,中火煮至材料熟透,最后调味便成。

功效:猴头菇富含蛋白质、粗纤维等营养物质,有促进消化和治疗神经衰弱的食效。枸杞叶含有丰富的甜菜碱和多种氨基酸,与肉丸、猴头菇一起组合浸煮,营养食味皆属上乘,值得一试。

二、猴头菇木耳煮鸡

材料:光鸡800克、猴头菇(水发后)250克、木耳(水发后)100克、鸡汤800毫升、金华火腿粒10克、姜(去皮拍碎)20克、白胡椒粒少许,盐、糖、米酒、生抽、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

1、鸡斩件,以盐、糖、生抽、米酒和花生油拌匀备用。

2、爆香拍姜,落鸡汤、猴头菇、火腿粒和白胡椒粒,慢火煮30分钟至猴头菇出味,然后加入鸡件和木耳,中火煮15分钟至鸡熟,最后调味便成。

功效:猴头菇对消化不良、胃病和神经衰弱有不错的食疗功效。世人把猴头菇誉为“蘑菇之王”,视其为山珍。猴头菇与块菌、羊肚菌均属上乘菌类,这些菌富含蛋白质、粗纤维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以它们烹出浓香的汤汁,加上不同的肉类,便成为养生滋味的菜肴。

三、猴头菇焖日本豆腐

材料:猴头菇(水发后)200克、猪肉100克、日本豆腐200克、葱段15克、蒜头(去衣拍碎)15克,盐、糖、生抽、生粉、米酒、胡椒粉、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

1、猴头菇洗净切小块备用。

2、猪肉洗净切丝,以盐、生抽、生粉、花生油拌匀备用。

3、日本豆腐切小块,以平底锅两面煎香备用。

4、开锅下油,爆香拍蒜和葱段,下肉丝大火翻炒片刻,攒少许米酒,加入适量水和猴头菇、日本豆腐、生抽,调味后中火焖至材料熟透即成。

功效:中医认为,猴头菇性平味甘,有利五脏、助消化、滋补身体等功效,特别适合肠胃不好和有哮喘的人。

猴头菇变色了还能吃吗

根据情况而定。

一般新鲜猴头菇的颜色多为白色,干猴头菇的颜色则多为金黄色或黄中带白,猴头菇出现变色的情况,多考虑是由于保存不当而引起,如果猴头菇仅是变色,没有其他异常情况的话,那么还是可以继续食用的;但若是猴头菇出现了变色之外,还伴 有腐烂、发软、霉变等情况的话,就不能继续食用了,否则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

猴头菇食品推荐

1、猴头菇牛皮糖

就像这个名字一样,猴头菇牛皮糖是在牛皮糖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猴头菇磨成的粉制成的,使大家在食用牛皮糖的时候还能享受到猴头菇的滋补强身的作用,既好吃又方便携带还营养健康。

2、 猴头菇琼浆

猴头菇琼浆是一种高功能的菌物性饮品。将猴头菇细胞所含的多种营养元素提取出来,使人体更好地吸收这些营养。猴头菇琼浆采用的浆剂形式,保留了鲜猴头菇的高生物活性,使其药理的疗效更为突出。这么做解决了鲜菇的保鲜问题还使身体对猴头菇营养的实际吸收能力,增强了10倍以上。同时又不用泡发烹饪的过程,直接喝下,方便快速。猴头菇琼浆能够养护肠胃、增强人体免疫力,还能够益寿延年抗衰老。

注意干猴头菇的泡发方法

第一步:用清水先将猴头菇表面的赃物洗净,除去根蒂(苦味的根源之一)放入盆内,加入30°-40°的温水(用淘米水更好)浸泡3.5-4小时,直至用手捏猴头菇无硬疙瘩时即可。记住!千万不能用沸水泡发。

其一,沸水的温度会使猴头菇的营养丧失,水温超过60°就会使猴头菇中活性营养成份丧失,其二,用沸水泡发会使猴头菇内部产生肉筋,影响口感,其三,用沸水泡发的猴头菇总有没泡好的感觉,用手捏里面总有小疙瘩,猴头菇的菌刺变硬不伸展,颜色总感觉不鲜亮,这是因为高温迅速将猴头菇的组织烫死,产生小凝结块的原因,记住慢工才能出细活呀。

第二步:将泡发的猴头菇捞出,用手挤出猴头菇的黄水,然后,再放一盆清水泡发15分钟左右,再挤出黄水,如此反复2-3次即可(可以用手指轻轻蘸一点猴头菇表面的水放在舌尖,感觉不出苦涩为好)。

第三步:将蒸笼烧开,放入猴头菇大火10分钟,再小火蒸1个半小时,也可先放入沸水加盖煮10分钟,再用小火慢慢焖煮1个半小时,直至将猴头菇软烂为止。

此环节,记住水一定要烧开才放猴头菇,因为这样才能利用高温迅速锁住猴头菇的营养成份和味道,用水煮的方式汤汁不要丢掉,营养呀。

相关推荐

猴头的功效与作用

1.补充营养 猴头富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低聚糖、氨基酸、脂肪以及7中人体必需氨基酸物质,营养成分较为均衡,对于营养需求大的人群,食用猴头是补充营养的良好方式。 2.平衡血糖 猴头菌丝体提取物能够对抗四氧嘧啶引起的高血糖,提高糖代谢酶系的活性,从而使糖的氧化分解加快,达到降低血糖、平衡血糖的作用。 3.延缓衰老 猴头子实体的水提物和醇提物都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而且在不同的体系中有不同的活性,在体外和体内,猴头能表现很强的抗氧化和保肝作用。

猴头孕妇能吃吗 猴头孕妇怎么吃好

为了更好的保留猴头中的营养,建议孕妇将猴头煲汤食用会更好,如猴头排骨汤、猴头鸡汤、猴头乳鸽汤等,下面介绍一种比较常见的煲汤方法。 材料:猴头5颗,鸡半只,生姜3片,食盐适量。 做法: 1、将土鸡洗净,剁成块状,放入滚水中汆烫片刻。 2、捞,洗净,沥干水分备用。 3、猴头洗净,切成片备用。 4、炖锅中放入清水,下入鸡肉、猴头、姜片。 5、开大火煮沸,撇去浮沫,转小火炖煮2小时左右。 6、待食材软烂后,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猴头苦的能吃吗 猴头发苦能补救吗

如果是已经做好的猴头发现味道发苦的话,建议可以通过以下这种方式来处理: 1、先将猴头的汤汁倒掉。 2、然后将猴头用清水浸泡冲洗干净。 3、去除其根蒂部分。 4、再进行另外的烹饪即可。 5、这样可以很好的改善猴头的苦味,不过其鲜味也会下降很多。

猴头怎么处理

猴头怎么处理? 猴头最大的特点是健脾胃,它具有独特的消化道系统保护、调理和修复功能。所以,有条件的人士,可以吃猴头来做日常保健。但是,猴头不像我们平时的食用菌如香、平、草等,洗一洗,泡个半小时就能做菜了。因为猴头带有一些苦涩味,如果处理不好,你会怀疑人们口中所说的美味猴头。虽然猴头烹制前的处理稍微麻烦,如果按照步骤处理好的话,猴头的鲜美和营养价值的完全发挥会让你尝到真正的美味。 干猴头的处理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 洗涤 1.取一个深碗,里面加入适量的淘米水,使用淘米水洗涤,可以祛

猴头的泡发

首先猴头带有沙粒和一些脏东西,要先清洗干净,最好冲干净以后先在清水中泡30分钟。 下面是一些泡发的方法: 1、 将猴头加汤入笼蒸至无硬心。再用水泡发。中间要换几次水,每换一次水时,将猴头挤去水分,再入清水浸泡,以便更好的去除苦味。 2、将猴头洗净,加入清水锅中,用小火焖煮1小时,然后加入高汤或油脂,继续煮至猴头发透。 3、将猴头洗净,放在清水中浸泡30分钟,再放入沸水锅中,同时加入适量食用碱,用小火慢慢煮至猴头发透,感觉没有硬心以后,用清水将碱的味道漂洗干净就可以了。这样可以去除苦味。 4、

猴头的吃法技巧

一、泡发干猴头最重要 干猴头如果发不好就吃的话,那可就真的算是暴殄天物了。如此珍贵的食材因为加工工艺而吃起来如同嚼蜡,不单单吃的人痛苦,吃下去也不能很好的发挥猴头的效用。干猴头的泡发很关键,不然就会是一嘴的苦味,同时营养价值也就这样流失掉了。 二、干猴头怎么泡发 干猴头买来洗干净剔除背面的根蒂,之后用温水(不要用沸水)来泡发猴头,用四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直到触摸猴头没有硬块,不再有硌手的地方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之后将猴头中的水挤,在浸入水中后反复多次挤水分。之后将猴头上笼屉开蒸,蒸着1

猴头的禁忌

食用猴头的禁忌有哪些呢?众所周知,猴头营养丰富,很多人煮汤煮粥的时候都会加一点猴头进去,猴头有没有搭配禁忌呢? 1、有些人对菌类食物容易过敏,猴头属于菌类,这类人群不要食用。 2、猴头和野鸡肉同食,容易导致血。 3、猴头和白术同食,具有活血滋补的作用,体虚的人可以多吃。 4、保存猴头的时候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否则容易现发霉虫蛀的情况。 5、保存猴头的时候,不能与调味品一起放,比如酸的东西、咸的东西以及有腥味的东西。 6、已经变质的猴头是不能吃的,容易中毒。

猴头泡发的方法

猴头是这些年流行起来的一种,为了方便运输和存储,很多都是做成干猴头,那么这干猴头怎么吃呢,你知道干猴头怎么泡发吗?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干猴头的做法和泡发方法。 干猴头怎么吃:猴头排骨汤 猴头排骨汤这种类,最传统的做法还是用来炖汤的,不管是鸡汤还是鸭汤,亦或是排骨汤。 食材准备 猪排一斤,干猴头1朵,葫芦400克,食盐少许,葱姜适量。 方法步骤 1、锅中放油,烧热后倒入生姜爆香,然后放入排骨翻炒至变色; 2、炒好后 倒入高压锅中,放入葱,加入水煮开,再煮20分钟后关会; 3、猴头

如何挑选高质量的猴头

猴头在湿的情况下是白色的,只有干制后才是金黄色泽。好的猴头水分不得过13、0%。如果在购买猴头的时候,发现猴头非常的干燥,并且一碰猴头表面的毛就会往下掉,那么最好不要购买了,这种的不新鲜了。 因为我们选购时大多都是干制后的猴头,所以质量方面要选择个头均匀、干燥没有虫蛀、没有杂体型完好的猴头。大家还需要注意的就是,最好不要图便宜买那些有腐烂或者有蛀虫的猴头,这种的吃了以后不利于我们人体的健康。 品质上乘的猴头外观颜色呈金黄色,就像金丝猴的茸毛一样。有时也会有黄中带白的色泽,因为猴头的菌丝呈白

猴头莲藕骨头汤怎么做

我们在生活中适当的去吃一些猴头莲藕骨头汤是很好的,它不仅可以补充我们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这种食物对于我们的身体抵抗力是有帮助的,所以我们建议大家要多去学习一下它的制作方法。 制作步骤 1. 准备好要泡发的猴头; 2.用淹没过猴头的洗米水浸泡2小时,猴头会浮起来,可用个重物扣在碗中压一下,以便猴头能吸足水; 3. 浸泡过的猴头已经变软,用手检查下还有没有干硬的地方,有的话可以继续再泡一阵,没有就把猴头中间的硬芯挖来; 4.用清水(温水)反复揉洗猴头,这时会看见水变成黄色,倒掉再用清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