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感冒
如何治疗感冒
相信有不少人都经历过感冒带来的苦恼,感冒不是大毛病,但是感冒起来却可能要人命,因此感冒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应该及时治疗感冒。那么治疗感冒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一、对症治疗
病情较重或发热者或年老体弱者应卧床休息,忌烟,多饮水,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如有发热、头痛,可选用解热止痛片如复方阿司匹林、去痛片等口服。咽痛可用消炎喉片含服,局部雾化治疗。鼻塞、流鼻涕可用1%麻黄素滴鼻。
二、抗菌药物治疗
如有细菌感染,可选用适合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氧氟沙星。单纯的病毒感染一般可不用抗生素。
化学药物治疗病毒感染,尚不成熟。吗啉胍(ABOB)对流感病毒和呼吸道病毒有一定疗效。阿糖腺苷对腺病毒感染有一定效果。利福平能选择性抑制病毒 RNA聚合酶,对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有一定的疗效。近年发现一种人工合成的、强有力的干扰素诱导剂-聚肌胞(简称poly l:C)可使人体产生干扰素,能抑制病毒的繁殖。
三、中医治疗
采用中成药或辨证施治的原则对上呼吸道感染有其独到之处。
1.基本治疗
治法祛风解表。以手太阴、手阳明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列缺合谷大椎太阳风池
配穴风寒感冒撸?臃缑拧⒎斡幔环缛雀忻罢?加曲池、尺泽、鱼际;鼻塞者,加迎香;体虚感冒者,加足三里;咽喉疼痛者,加少商;全身酸楚者,加身柱;夹湿者,加阴陵泉;夹暑者,加委中。
操作主穴用毫针泻法。风寒感冒,大椎行灸法;风热感冒,大椎行刺络拔罐。配穴中足三里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少商、委中用点刺出血法,余穴用泻法。
方义感冒为外邪侵犯肺卫所致,太阴、阳明互为表里,故取手太阴、手阳明经列缺、合谷以祛邪解表。督脉主一身之阳气.温灸大椎可通阳散寒.刺络出血可清泻热邪。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阳维为病苦寒热”,故风池既可疏散风邪,又与太阳穴相配可清利头目。
2.其他治疗
(1)拔火罐法选大椎、身柱、大杼、肺俞,拔罐后留罐15分钟起罐,或用闪罐法。本法适用于风寒感冒。
(2)刺络拔罐法选大椎、风门、身柱、肺俞,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使其自然出血,待出血颜色转淡后,加火罐于穴位上,留罐10分钟后起罐,清洁局部并再次消毒针眼。本法适用于风热感冒。
(3)耳针法选肺、内鼻、下屏尖、额,用中、强刺激。咽痛加咽喉、扁桃体,毫针刺。
3.感冒的其他疗法
(1)敷贴疗法 取大蒜2枚捣汁拌面粉做成圆锥状,塞人鼻孔(两侧交替),每次留塞15—20分钟,每日4.5次。具有祛风散寒、宣肺通窍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
(2)外治法 取葱白、生姜各30克,食盐5克,共捣成糊状,加入适量白酒调匀,用纱布包好,涂擦胸背、肘胭窝及手足心。一般有解表散邪的功效,涂擦后15分钟左右会有汗出,感冒诸症可以解除。
(3)饮食疗法 取苏叶3-6克,生姜3克,洗净切碎,放人茶杯内,冲人沸水200~300毫升,加盖泡10分钟,再放人红糖15克搅匀,趁热饮用。具有解表散邪的功效,适用于感冒初起,恶寒、无汗、头痛者。
(4)如何巧选中成药治疗感冒
随着气温的降低,感冒的人越来越多,选用口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毒副作用小且简便不影响工作,符合阶梯用药原则。但是,面对市场上品种繁多的药品,我们切忌盲目选用,必须对症用药,否则,不仅无效,延误病情,甚至加重病情。在此,介绍几种简单的选用方法。
1)风寒性感冒。症状为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这时应该选用发散风寒的辛温解表药,如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不能选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误用会加重病情或者迁延不愈。
2)风热性感冒。症状为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宜胀,咽喉红作痛或者胀痛,或口干欲饮,咳嗽,咯痰黄稠。这时应该选用清热宣肺的辛凉解表药,如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羚翘解毒丸等,不能选用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误用会引起体温升高,咽疼加重。
3)感寒湿滞性感冒。外用风寒表症,发热严守恶寒,体温不高,头痛,内有痰湿中阻,胃脘满闷,恶心呕吐,腹痛泻下。可选用解表化湿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液或藿香正气水,不可服用保和丸、山楂丸。
4)表里双感性感冒。症状为壮热憎寒,头痛目眩,口苦口干,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这时应该选用表里双解的药物,如防风通圣丸。
5)气虚性感冒。症状为身体素虚,抵抗力低,平时易出汗,不耐风寒,身倦乏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鼻流清涕,常缠绵日久不愈,或者反复感冒。这时用一般感冒药疗效不好,应该选用补中益气丸。
这篇文章对怎样治疗感冒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大家能牢记这些方法,其实治疗感冒并不难,只要我们对症下药,配合医生的治疗,相信一定可以摆脱感冒的困扰,重新拥有健康的身体。
治疗感冒的偏方有哪些
中医治疗感冒六大偏方一
用料10克,葱白15克,白萝卜150克,红糖20克。
制法,服后微出汗,既可明显减轻症状。
功效、温中化痰。主治感冒畏寒、咳嗽痰多。
中医治疗感冒六大偏方二
用料10克,生姜10克,陈皮12克,红糖20克。
制法。
功效、燥湿化痰。主治感冒发烧、咳嗽痰多。
中医治疗感冒六大偏方三
用料10克,紫苏叶10克,生姜15克,红糖20克。
制法,每日两次。
功效、理气宽胸。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咽痛。
中医治疗感冒六大偏方四
用料15克,竹叶9克。桑叶6克,甘蔗100克,白糖20克,白萝卜120克。
制法。
功效、消炎止痛。主治感冒发烧、咽喉疼痛。
中医治疗感冒六大偏方五
用法6克,白菊花10克,竹叶10克,薄荷6克,淡豆豉10克。
制法。
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发烧头痛。
中医治疗感冒六大偏方六
用效6克,荆芥10克,山楂10克,冰糖20克。
制法,每日两次。
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全身关节痛。
中药方帮你赶走顽固感冒
马鞭草羌活治疗感冒
处方组成 马鞭草30克,青篙15克,羌活15克。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服。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止痛。用于流行性感冒。
板蓝根金银花治疗感冒
处方组成 板蓝根、金银花各20克,牛蒡子、贯众、连翘各15克,淡豆鼓、杏仁、荆芥、桔梗、前胡各10克,薄荷、苏叶各8克,甘草6克。
用法用量 每日1-2剂,水煎,分2-3次口服。
功能主治 感冒。
羌活蒲蓝汤治疗感冒
处方组成 羌活、 蒲公英、板蓝根各15-30克。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分2-3次服用。
功能主治 外散表邪,内清热毒。主要治疗流行性感冒。
加减 属于风热型口渴甚者,加石膏30克;咳嗽明显者加桔梗15克。
柴胡香薷治疗感冒
处方组成 柴胡 、香薷 、银花、连翘、厚朴、炒扁豆各10克,黄岑、焦山栀各5克,淡竹叶、藿香各10克。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先用温水浸泡30分钟,水煎,水开后10分钟即可,分3-4次温服。
功能主治 祛暑化湿,退热和中。主要治疗夏季感冒。
板蓝根黄芪液治疗感冒
处方组成 板蓝根20-30克,金银花、黄芪各10克,连翘、桔梗、黄岑各12克,蒲公英30克,芦根40克,虎仗、玄参各15克,甘草6克。
用法用量 将此方用温水浸泡20分钟,煎2次共约40分钟,滤得药液200毫升。分3次1日内服完。
功能主治 流行性感冒。
柴胡桂枝汤治疗感冒
处方组成 柴胡、桂枝各6克,黄岑9克,白芍8克,党参10克,半夏3克,生姜2片,甘草2克。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服。
功能主治 解急退热,温阳散寒。主要治疗流行性感冒。
青叶龙葵治疗感冒
处方组成 青叶30克,龙葵15克,鱼腥草15克,射干15克。
用法用量 每日2剂,每剂加水600毫升,煎至200毫升,加白糖或者蜂蜜,2次分服。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主要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
怎样治疗感冒
1、洗鼻法
西医学认为当人体受凉、淋雨等诱发因素使得呼吸道纤毛摆动频率降低,鼻粘液及其吸附的病毒、细菌以及真菌等停留在鼻腔的时间大大增长,从而使得引起感冒的病毒得以大量繁殖并侵入人体,引发感冒。因而感冒时反复用盐水冲洗鼻腔可将鼻腔中的病毒洗出,防止病毒在鼻腔中大量繁殖并不断侵入人体。此法可在2到4天内治愈感冒,且无副作用。
2、喝鸡汤
美国有两家临床医疗中心报道,喝鸡汤能抑制咽喉及呼吸道炎症,对消除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等症状极为有效。因为鸡肉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能显著增强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鸡肉中还含有某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具有增强咽部血液循环和鼻腔液分泌的作用,这对保护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病毒,加速感冒痊愈有良好的作用。
3、多食萝卜
实践证明,萝卜中的萝卜素对预防、治疗感冒有独特作用。具体做法是把甜脆多汁的萝卜切碎,压出半茶杯汁,再把生姜捣碎,榨出少量姜汁,加入萝卜汁中,然后加白糖或蜂蜜,拌匀后冲入开水当饮料喝,每日三次,连服两天,可以清热、解毒、祛寒,防治感冒。
4、糖姜茶合饮
因感冒多为外感风寒之邪,常有头痛、鼻塞、流涕及一身关节酸痛,甚至怕冷、发热等症状。可用红糖、生姜、红茶各适量,煮汤饮,每日1-2次,不仅暖身去寒,而且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
5、少吃食盐
实验证明,少吃点含钠的食盐,可提高唾液中溶菌酶的含量,保护口腔、咽喉部粘膜上皮细胞,让其分泌出更多的免疫球蛋白A及干扰素来对付感冒病毒。因此,每日吃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对防治感冒大有益处。
如何治疗感冒
1、常用对症治疗药物
1)异丙托溴铵溴化异丙托品喷雾剂
安慰剂对照试验证明对缓解流涕、打喷嚏有效,特别是病程早期第1天开始使用。主要不良反应为15%~20%患者黏液涕中带血丝。
2)伪麻黄碱
该药物主要是为了缓解鼻黏膜充血而对心脏或者是其他血管的一些微作用。并且可以减轻鼻塞还有改善睡眠的作用。
3)抗组胺药
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对减少打喷嚏和鼻溢有效,老年人有前列腺肥大者慎用。非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缺少抗胆碱能作用,效果不肯定。
4)解热镇痛剂
在发热和肌肉酸痛、头痛患者可选择。以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最常用。应避免与抗HIV药物齐夫多定同时使用。阿司匹林反复应用会增加病毒排出量,而改善症状作用轻微,不予推荐。
如何治疗感冒
1、服用中成药
(1)风寒感冒:常表现为发热较轻,不出汗,畏寒怕冷,喜欢让妈咪抱在怀里。同时,宝宝流清水鼻涕、咳嗽阵阵、痰清稀易咳出、舌苔薄白。可使用小儿感冒冲剂、午时茶、柴防冲剂等药物,剂量遵从医嘱。
(2)风热感冒:常常发热较高、汗多、口唇红、咽干痛,鼻塞有黄鼻涕,咳嗽声音重浊,痰少不易咳出,舌苔黄腻。可使用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药物,剂量遵从医嘱。
2、施行中医推拿
儿童感冒可选用推攒竹、揉太阳、清天河水三种手法进行按摩治疗。风寒感冒者加推三关;风热感冒者加推脊。其中,清天河水可宣肺清热;推攒竹、揉太阳可疏风解表,发散外邪;风寒者加推三关发汗解表,驱散风寒;风热者加推脊柱以清热解表。手法操作:
(1)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自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成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用一手握住患儿四指,使患儿掌面与前臂掌侧向上,另一手食指、中指罗纹面并拢,蘸水自手掌内劳宫穴经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止,呈单方向推100~200次左右。
(2)推攒竹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30~50次。
(3)揉太阳
【位置】眉后凹陷处。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外侧自前向后直推,推30~50次。再用中指端向耳方向揉该穴,揉30~50次。
(4)推三关
【位置】前臂外侧缘,由腕横纹至肘横纹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一手握持手,另一手以拇指外侧面或食指、中指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推100~500次。
(5)推脊柱
【位置】在后正中线上,自第1胸椎至尾椎端成一直线。
【操作】以食指、中指罗纹面着力,自上而下在脊柱穴上作直推法约100~300次左右,称推脊。
3、使用家居验方
(1)香菜根、葱根各15g,煎水后加适量冰糖代茶饮。
(2)白菜根20g、生姜3片、红糖60g一同煮水,热饮。
(3)鲜芦根30g,煮水代茶饮。
(4)咳嗽有痰的宝宝,可以用生梨煮水喝。
中医力推6大秘方治感冒
中医治疗感冒六大秘方一
制法:用料10克,葱白15克,白萝卜150克,红糖20克。服后微出汗,既可明显减轻症状。
功效:温中化痰。主治感冒畏寒、咳嗽痰多。
中医治疗感冒六大秘方二
制法:用料10克,生姜10克,陈皮12克,红糖20克。
功效:燥湿化痰。主治感冒发烧、咳嗽痰多。
中医治疗感冒六大秘方三
制法:用料10克,紫苏叶10克,生姜15克,红糖20克,每日两次。
功效:理气宽胸。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咽痛。
中医治疗感冒六大秘方四
制法:用料15克,竹叶9克。桑叶6克,甘蔗100克,白糖20克,白萝卜120克。
功效:消炎止痛。主治感冒发烧、咽喉疼痛。
中医治疗感冒六大秘方五
制法:用料6克,白菊花10克,竹叶10克,薄荷6克,淡豆豉10克。
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发烧头痛。
中医治疗感冒六大秘方六
制法:用料6克,荆芥10克,山楂10克,冰糖20克,每日两次。
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全身关节痛。
吃什么治疗感冒
1、喝鸡汤
美国有两家临床医疗中心报道,喝鸡汤能抑制咽喉及呼吸道炎症,对消除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等症状极为有效。
因为鸡肉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能显著增强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鸡肉中还含有某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具有增强咽部血液循环和鼻腔液分泌的作用,这对保护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病毒,加速感冒痊愈有良好的作用。
2、糖姜茶合饮
因感冒多为外感风寒之邪,常有头痛、鼻塞、流涕及一身关节酸痛,甚至怕冷、发热等症状。可用红糖、生姜、红茶各适量,煮汤饮,每日1-2次,不仅暖身去寒,而且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
3、香油拌蛋
将一两香油加热后打入一鲜鸡蛋,再冲进沸水搅匀,然后趁热喝下,早晚各服一次,2至3天便可治好感冒愈后的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