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 宁心安神
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 宁心安神
酸枣仁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对于一些虚烦不眠、心悸多梦的人群来说,在平时生活中可以适当地服用一些酸枣仁,可以很好地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从而可以促进人体的睡眠,提高人体的睡眠质量。
治失眠酸枣仁用生的还是熟的
熟酸枣仁功效更佳。
酸枣仁有宁心安神、助眠的作用,这是因为酸枣仁中的酸枣仁皂苷、黄酮苷以及水和醇提取物有镇静催眠的作用,而炒熟之后的酸枣仁质脆易碎,便于煎出有效成分,可增强疗效,因此治失眠更建议用炒熟的酸枣仁。
酸枣仁炒与不炒的功效
酸枣仁性味甘、酸,平,归肝、胆、心经,具有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的功效,无论是炒酸枣仁还是不炒酸枣仁都是具有其功效的,功效只是在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炒酸枣仁的最明显的功效就是宁心安神,经过炒制的酸枣仁在药效上会更为温和,并且气味焦香,偏于心、脾经,兼有醒脾的作用,所以其宁心安神的功效会比较明显一些。
而没有经过炒制的酸枣仁,其味道甘酸而润,则其收敛的作用会要比较强一些,也就是说其收敛止汗的功效会更强,比较适合有实热或者是暑湿内停以及初感风寒的人群。
酸枣仁和炒酸枣仁有什么区别
1、工艺上
酸枣仁和炒酸枣仁从本质上说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炒酸枣仁是酸枣仁经过炒制加工而来的,在中医中较为常见。
2、功效上
酸枣仁主要的功效是养肝、宁心、安神,而炒酸枣仁经过加工后,不仅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还具有清虚热生津的作用,香味也较为浓郁。
酸枣仁生的好还是熟的好
都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即可。
酸枣仁是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味甘酸性平,归肝胆心经,其中含有一定的养心补肝、宁心安神、生津之功效,适量吃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好处。
其实无论是生的还是熟的酸枣仁,其功效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先对来说,生的酸枣仁偏用于肝胆虚热之证,其收敛止汗、生津的作用强一些;而熟的酸枣仁其经过炮制了,性质变的温和,有醒脾作用,偏于心、脾经,心安神的作用比较强适宜失眠患者进行食用。
酸枣仁是熟的还是生的助眠效果好
熟的。
酸枣仁含有生物碱、黄酮和皂苷等等成分, 而这些物质有较好的镇静催眠、宁心安神、生津健脾的功效,其中生酸枣仁的功效更偏重于生津,而熟的酸枣仁安神助眠的功效会更好一些;并且酸枣仁经过炒制后,有效成分会更加有利于煎出。
酸枣仁茯苓百合茶的功效
宁心安神
酸枣仁、茯苓和百合都有宁心安神的功效,将它们搭配一起泡茶,宁心安神效果更好,适合心神不安、心烦气躁、精神恍惚、惊悸失眠的人群饮用,还能够有效的缓解头痛、抑郁、胸闷、气短等症状。。
助眠
在睡前半小时饮用一杯酸枣仁茯苓百合茶,还有帮助睡眠的作用,适合难以入睡或者入睡后多梦、半夜惊醒等睡眠质量差的人群饮用。
敛汗
酸枣仁入心经,有敛汗的作用,而百合也有一定的敛汗作用,因此易失眠盗汗、虚汗不止、气虚烦渴的人群平常也可以适量饮用酸枣仁茯苓百合茶。
酸枣叶的功效与作用 宁心安神
酸枣叶是酸枣的叶子,酸枣有较好的宁心安神的功效,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被称为“东方睡果”,酸枣叶同样具有安神,促进睡眠的作用,还有镇痛、抗惊厥的功效。
心动过速的原因及治疗 治疗心动过速的小偏方
用料:鸡蛋100个。
做法:将煮熟的鸡蛋剥去皮,取蛋黄放入铁锅内,以文火煎熬出蛋黄油约500克,每日服2次,每次1勺,连续服用。
功效:心动过速在中医属于阴亏阳浮,心肾不交。鸡蛋黄有滋阴、宁心安神的作用,熬油可治心律不齐。
用料:酸枣仁30-45克,粳米100克。
做法:把枣仁捣碎,浓煎取汁,再用粳米加水适量同煮,待米半生半熟时,兑入枣仁汁再煮为粥。晚餐时温热服食。
功效:酸枣仁宁心安神,粳米补中气、养阴生津。可用于心率失常。
酸枣仁功效 养肝养神敛汗
酸枣仁功效
性味和功用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归心、肝、胆经。功能养肝、宁心、安神、敛汗。主治虚烦不寐、心悸怔忡、自汗盗汗等证。
酸枣仁成分和药理
酸枣仁主含三萜化合物白桦脂醇、白桦脂酸和酸枣皂甙。并含黄酮类、生物碱、甾醇、蛋白质及多量脂肪油与维生素C。药理实验证明,酸枣仁的有效成分酸枣皂甙有镇静作用。生枣仁与炒枣仁同样具有镇静作用,但生者作用较弱,而久炒油枯之枣仁则失效。酸枣仁煎剂还有降温、镇痛及降低血压作用。其对实验性、烫伤性水肿及休克有治疗作用。
酸枣仁的应用和禁忌
酸枣仁有养心阴、益肝血、宁心安神作用,为滋养性安神药。用于心脏亏虚、神不守舍,证见惊恐恍惚、多梦健忘、睡卧不宁者,可与人参、朱砂等配伍。
心经气血虚损,兼有痰饮停于心下,而致惊悸不眠者,可与龙眼肉、茯苓、半夏、代赭石等同用。
与川芎、知母、茯苓等配伍,治疗肝血不足、阴虚阳亢之虚烦不眠。
与干地黄配伍,治疗骨蒸心烦不得睡卧;酸枣仁研末,竹叶煎汤调服,可治疗胆虚睡卧不安。
此外,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心失所养,以致怔忡健忘、食少不眠,多与人参、黄芪、龙眼肉、当归等同用。
心肾不足、阴亏血少、虚火易动,证见虚烦心悸、睡眠不安、口干舌燥者,皆可于对症治疗中加用酸枣仁,以增强宁心安神之效。
枣仁味甘而酸,略具收敛之性,故亦用于体虚自汗、盗汗之证,但需随证配伍滋阴养血或益气固表以及其他收涩敛汗之品。内服煎汤用量9~15克,研末吞服一次1~1.5克。炮制炒枣仁时,只宜微火炒至枣仁鼓起,不可炒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