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脑血栓常规的检查方法有几种

脑血栓常规的检查方法有几种

1、内皮素-1检测

内皮素-1(ET-1)是惟一由血管内皮合成和分泌的内皮素,ET-1有强烈的缩血管生物活性和刺激内皮细胞释放t-PA的功能,在人群分布中,老年人ET-1的血浆水平较人群为高可能是老年人易患脑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

2、凝血酶调节蛋白增高

凝血酶调节蛋白或称脑血栓调节素(thrombomodulin,TM)是一种作为凝血酶之受体,存在于内皮细胞表面的单链抗凝糖蛋白,TM与凝血酶在内皮细胞表面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特异性地使蛋白C转变为活化蛋白C(APC),TM是反映内皮细胞受损的敏感的特异分子标志物之一,血浆或内皮细胞表面TM增高,表明高凝状态和脑血栓形成。

3、血小板检查

包括血小板黏附,聚集性增高,血浆中血小板释放物含量增高,特别是α颗粒中特异蛋白质β脑血栓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增高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增高,血浆中α血小板致密颗粒的释放物5-羟色胺含量增高而血小板内浓度下降;血浆TXA2的代谢产物TXB2增高和(或)前列环素化时产物(6-酮-PGF1α)减低;都反应血小板被激活。

4、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血液流变学的改变通常应用血细胞比容(HCT),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红细胞触变性和黏弹性等指标来反映脑血栓性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脑血栓栓塞性疾病中,全血或血浆黏度增高,红细胞触变性,黏弹性往往降低。

5、CT和MRI

脑血栓常规的检查方法有几种?可以确定脑病变部位并能区别于其他脑肿瘤,脑出血等疾病,但不能对肢体动静脉脑血栓清晰显像,正确诊断。

6、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

这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利用纤维蛋白原能渗入脑血栓及借其所标的放射性核素,在体表扫描计数,局部测定值持续升高24h以上者,提示该处有脑血栓形成,本试验操作简便,灵敏度及正确性高,常用来作筛选检查,其缺点是常因肢体炎症,外科切开,溃疡,骨折,蜂窝织炎等,可出现假阳性,对急性小腿,下肢远端及腘静脉脑血栓形成有诊断价值,但对股,骼股,骼总及下腔静脉的脑血栓形成诊断灵敏度较小。

尿常规检查有什么意义

尿常规检查包括尿液一般性状检查、尿液化学检查、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三部分内容。综合分析尿常规检查是判断肾脏疾病以及肾脏功能最重要的指标。尿液一般性状包括尿量、尿色、透明度、泡沫、气味、酸碱度、比重;尿液生化检查包括尿蛋白定性、尿糖、尿酮体、尿胆原、尿胆素、尿胆红素、尿亚硝酸盐;尿沉渣镜检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上皮皮细胞、管型、盐类结晶、磺胺结晶,以及脂肪滴、粘液丝、细菌、真菌、原虫等。

正常人尿量常在500-2500ml加以,平均约1500ml。尿量超过2500ml/24小时者称为多尿,可见于大量饮水或进食含利尿作用的食物、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糖尿病、垂体性尿崩症、精神性多尿。24小时尿量少于4O0ml或每小时少于17ml者称为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1者称为无尿。少尿、无尿可见于肾前性、肾性或肾后性肾功能衰竭:

正常尿液呈淡黄色,尿色深浅取决于尿液浓缩程度、尿pH并可受某些食物和药物的影响。尿色浅淡或无色常见于大量饮水、尿崩症、糖尿病。尿色黄至橙黄可见于尿液浓缩、食用含黄色素的食物或药物,也可见于发热、失水以及其他高代谢疾病。尿液呈黄褐色、黄绿色至棕绿色除见于服用大黄、番泻叶、美鼠李皮等药物以外,还可见于肝细胞性、阻寨性或溶血性黄疽。尿液呈棕色或棕黑色可见于尿中出现正铁血红素、尿黑酸、黑色素、氢醒与儿茶酚。尿色发红可见于尿中出现红细胞、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叶琳,也可见于食用甜菜、染色素以及服用氨基比林、氨苯磺胺、苯荀二酮及大黄、山道年、番泻叶、利福平等药物。绿脓杆菌败血症时尿液可呈绿色,尿液呈乳白色则应考虑尿中有乳糜、脓、脂肪或大量盐。

尿液混浊的常见原因包括:①尿液长时间放置导致盐类析出或细菌繁殖;②血尿、脓尿、菌尿、脂质尿、乳糜尿、尿液中含大量上皮细胞时可以导致新鲜排出的尿液发生混浊。正常尿液摇晃后可有少量自色或淡黄色泡沫,尿中产生大量泡沫常见大量蛋白尿。新鲜尿有氨味提示慢性膀耽炎和慢性尿储留。大肠杆菌感染时尿液可有粪臭味,而尿液有烂苹果味提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正常尿液呈弱酸性,高蛋白饮食、酸中毒、发热、严重缺钾、痛风以及服用某些酸性药物如氯化按、维生素C等可以导致酸性尿,而碱性尿则见于进食多量蔬菜或水果,碱中毒,一型肾小管酸酸毒。产尿素酶细菌感染或污染,服用碳酸氢钠、醋唑磺胺、咪嗦类利尿剂等。

尿比重可随水摄人量,尿中蛋白、糖、尿索氮水平而变化。正常饮食情况下,抖小时内尿最高比重低于1.018、比重差小于0.009常提示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若尿比重固定在1.010 提示肾功能严重受损、肾小管功能很差。在尿中有蛋自、糖或其它溶质增加时,检测尿液晶体渗透压较尿比重能更好地反映肾小管浓缩功能。

正常人尿蛋白定性阴性。尿蛋自增加时应考虑肾小球性蛋自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组织性蛋自尿。尿糖定性在正常人为阴性。尿糖升高见于血糖增高、肾性糖尿、应激性糖尿、大量进食碳水化合物。肝硬化患者可以出现果糖尿或半乳糖尿,哺乳期妇女可出现乳糖尿,应注意与常见的葡萄糖尿鉴别。

尿酮体阳性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妊娠剧烈呕吐、子痛、剧烈活动、饥饿、应激状态所致脂肪动员加速、肝脏酮体生成增加等情况。乳糜尿常见于广泛的腹部淋巴管阻塞和/或胸导管阻寒,绝大多数由班氏丝虫病所致,极少数可由结核、肿瘤、创伤、手术、原发性淋巴管疾病、妊娠、肾孟肾炎、包虫病、疟疾所致。

正常尿液中尿胆红素、尿胆原及尿胆素阴性或弱阳性。尿胆红素阳性通常见于肝细胞性或梗阻性黄疽,而尿胆原及尿胆素阳性则可以见于肝细胞性以及溶血性黄疽。

尿液中红细胞增多也称为血尿,是各种泌尿外科疾病、内科疾病、全身性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也偶叮见于剧烈活动、高热、严寒、重体力劳动、长久站立等生理条件下。一旦发现血尿,应认真进行定位诊断和病因诊断。尿液巾白细胞增多不但可以见于肾孟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肾结核,也可以见于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以及各种肾小球肾炎。

尿液中扁平上皮细胞增多主要见于阴道分泌物污染或尿道炎;大圆形上皮细胞增多_见于膀胱炎;尾形上皮细胞见于肾盂肾炎、输尿管或膀胱颈炎症;底层移行上皮细胞来自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上皮深层,可见于结石、感染所致的上述部位损伤,小圆形上皮细胞来自肾小管立方上皮,亦称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于各种肾小管损伤的疾病。

尿液中管型包括透明管型、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脂肪管型、肾衰管型、蜡样管型等六种。正常人清晨浓缩尿中可有透明管型,在剧烈活动、高热、全身麻醉和心功能不全等尿中均可见此类管型,但尿液中透明管型增加也常见于各种肾实质病变。红细胞管型常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移植急性排异反应,以及各种肾实质出血的疾病。白细胞管型多见于肾孟肾炎,也可见于急性肾炎。上皮细胞管型常提示有肾小管病变。细颗粒管型可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而粗颗粒管型则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以及各种药物、重金属中毒所致肾小管损伤。脂肪管型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患者。肾衰管型可见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早期,慢性肾衰时如出现此类管型,提示预激状态所致脂肪动员加速、肝脏酮体生后不良。蜡样管型的出现一般提l}有长期严重的肾脏病变,如慢性肾衰、淀粉样变性肾病等。

尿液中出现肌氨酸结晶提示肌氨酸病;亮氨酸、酪氨酸结品的出现常提示肝脏内有自溶性变化,如急性黄色肛坏死。尿液中常见的尿酸、草酸钙、磷酸盐等结晶一般无临床意义,但若经常或大量出现于新鲜尿中,并伴有镜下血尿,应怀疑有结石的可能,另外,发现尿液结品对尿路结石性质的确定也有一定帮助

死精常规检查有哪些

一、精液常规检查;

二、精液细胞学检验;

三、精子功能指标测定;

四、附睾及附属性腺功能指标检查;

五、精液的微生物检验;

六、精液的免疫学检查等。

针对死精的检验流程,即应用精液染色图片进行分析,通过精子染色图片结果,视觉清楚看到生精细胞,精子形态,能够判断疾病发生的部位,明确病因,搞清楚是什么病原体所致,有所针对后病原体治疗,为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然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面分析掌握患者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即可明确患者具体病因。

死精症检查要注意,精子头过大、过小或呈圆锥形、不规则形、梨形、双头均属不正常。如果在检查出这样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脑出血和脑血栓的区别 起病情况不同

脑血栓:脑血栓常常在安静舒适的状态下发生,如休息、睡觉时发作,发病较为缓慢。

脑出血:脑出血则大多在活动状态下发生,病情发作快,病情严重。

脑血栓患者应该要做哪些检查

血尿常规、血沉、血糖、血脂及心电图应列为常规检查项目。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细胞数和蛋白多正常。脑血管造影可发现血管狭窄或闭塞的部位和程度。头颅CT扫描,在24~48小时等密度,其后病灶处可见到低密度区。磁共振(MRI),检查则可在早期发现梗塞部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PET),不仅能测定脑血流量,还能测定脑局部葡萄糖代谢及氧代谢,减低或停止、提示存在梗塞。

脑电图:两侧不对称,病灶侧呈慢波、波幅低及慢的α节律。

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狭窄、闭塞及病灶周围异常血管等。

脑超声波:病后24小时可见中线波向对侧移位。

CT扫描:梗塞部位血管分布区域出现吸收值降低的低密度区。

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体外血栓长度增加。

脑血栓这种疾病给很多读者朋友的身体健康带来了非常大的伤害,很多患者现在听到脑血栓三个字都非常的害怕,其实大家完全不用害怕,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这种疾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脑血栓的检查与诊断要怎么做:

1、血常规。脑血栓发病初期,一般无特殊变化。白细胞不高,这一点就与脑出血不同。当合并感染时,如呼吸系统或泌尿系统感染,则白细胞增高。

2、尿常规。脑血栓对尿常规并无影响。当病人有肾小动脉硬化并存时,尿常规可有异常。有慢性前列腺炎的男病人,尿中可有脓球、蛋白。尿糖检查可发现既往症状不显的糖尿病患者。

3、便常规。一般无变化,脑血栓病人检查大便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寄生虫和其他肠道疾病。大便潜血以发现胃肠道的出血。

脑血栓有哪些常规检查

1、血常规:

脑血栓发病初期,一般无特殊变化。白细胞不高,这一点就与脑出血不同。当合并感染时,如呼吸系统或泌尿系统感染,则白细胞增高。

2、尿常规:

脑血栓对尿常规并无影响。当病人有肾小动脉硬化并存时,尿常规可有异常。有慢性前列腺炎的男病人,尿中可有脓球、蛋白。尿糖检查可发现既往症状不显的糖尿病患者。

3、大便常规:

一般无变化,脑血栓病人检查大便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寄生虫和其他肠道疾病。大便潜血以发现胃肠道的出血。

4、血糖测定和糖耐量试验:

可发现糖尿病患者和糖耐邀低下病人。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脑血管病急性期,无论出血性或缺血性,有中数病人糖耐量低下。缺血性脑血管病不论在短暂脑缺血发作期间、急性期及恢复期均常有糖耐量低下,而且持续地存在。而在糖耐量低下的脑血管病人中,凝血因子VIII相关抗原、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显著高于正常,血液存在高凝状态,是促发脑血管病的原因之一。

5、脑血管造影检查可明确栓塞部位、但阴性者不能排除本病。

6、CT检查常有助于明确诊断,同时还可发现脑水肿及有无脑室受压、移位及脑疝形成等。

检查脑血栓的方法

1、脑血栓的三大常规检查:血常规,脑血栓发病初期,一般无特殊变化。白细胞不高,这一点就与脑出血不同。当合并感染时,如呼吸系统或泌尿系统感染,则白细胞增高。尿常规,脑血栓对尿常规并无影响。当病人有肾小动脉硬化并存时,尿常规可有异常。有慢性前列腺炎的男病人,尿中可有脓球、蛋白。尿糖检查可发现既往症状不显的糖尿病患者。大便常规,一般无变化,脑血栓病人检查大便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寄生虫和其他肠道疾病。大便潜血以发现胃肠道的出血。

2、脑血栓的血生化检查:血糖测定和糖耐量试验,缺血性脑血管病不论在短暂脑缺血发作期间、急性期及恢复期均常有糖耐量低下,而且持续地存在。而在糖耐量低下的脑血管病人中,凝血因子VIII相关抗原、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显著高于正常,血液存在高凝状态,是促发脑血管病的原因之一。

3、脑血栓检查还可用血脂测定:如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呈相反关系,即甘油三酯增高时HDL降低。HDL降低易促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清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的检查,及时发现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的情况。

脑血栓有哪些常规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脑血栓发病初期,一般无特殊变化。白细胞不高,这一点就与脑出血不同。当合并感染时,如呼吸系统或泌尿系统感染,则白细胞增高。

2、尿常规:脑血栓对尿常规并无影响。当病人有肾小动脉硬化并存时,尿常规可有异常。有慢性前列腺炎的男病人,尿中可有脓球、蛋白。尿糖检查可发现既往症状不显的糖尿病患者。

3、大便常规:一般无变化,脑血栓病人检查大便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寄生虫和其他肠道疾病。大便潜血以发现胃肠道的出血。

4、血糖测定和糖耐量试验:可发现糖尿病患者和糖耐邀低下病人。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脑血管病急性期,无论出血性或缺血性,有中数病人糖耐量低下。缺血性脑血管病不论在短暂脑缺血发作期间、急性期及恢复期均常有糖耐量低下,而且持续地存在。而在糖耐量低下的脑血管病人中,凝血因子VIII相关抗原、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显著高于正常,血液存在高凝状态,是促发脑血管病的原因之一。

5、脑血管造影检查可明确栓塞部位、但阴性者不能排除本病。

6、CT检查常有助于明确诊断,同时还可发现脑水肿及有无脑室受压、移位及脑疝形成等。

血常规检查有哪些指标

血红蛋白用HGB表示,单位是g/L,正常值为120-150g/L

白细胞计数用WBC表示,正常值为4×109/L-10×109/L,其中中性白细胞(NEUT%),正常时为0.5-0.7,淋巴细胞(LYM%)0.2-0.4,嗜酸细胞(MXD%)0-0.02,血小板(PLT )正常值为100×109/L-300×109/L 。

如果HGB值低于120g/L,就说明有贫血存在,应该进一步检查是什么性质的贫血,如果HGB值高于160g/L,可能是因为患有血红蛋白增高症或者血液被浓缩的缘故。

WBC代表的白细胞是人体的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相当于国家的军队,共总数的增高(超过10×109/L)时,多表明有炎症、感染存在,此时病人多有发热症状,如果白细胞总数太高在(30-50)×109/L以上,病人是于少年儿童或年青人,伴有较严重的不能解释的贫血,请不要掉以轻心,应该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检查,排除白血病的可能,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可由接受放射线,病毒感染药物及化学物质中毒等引起。

中性白细胞比例增高多意味着感染(特别是细菌感染)存在,淋巴细胞增高多见于慢性疾病及长期接受放射线照射,嗜酸性白细胞增高时,往往说明体内有过敏原存在引起的过敏,如寄生虫(蛔虫多见),过敏性炎症,过敏反应等。PLT减少时 ,可能会有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增高时,说明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

相关推荐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哪些

阴道分泌物是女性生殖系统分泌的液体,又称为白带。一般性状检查是观察阴道分泌物的颜色和性状。但实际上阴道分泌物检查在医院即白带常规检查。是妇科常见的一种检查,通过阴道ph值,阴道清洁度,阴道微生物, 胺试验,线索细胞检查这5项检查,来判断女性是否白带异常,是一项关女性生理卫生的身体检查。 阴道分泌物检查当日应穿着便于检查的衣服,长度适中的裙子是最好的选择。 检查时间应避开经期,且最好选择月经结束到排卵日之前的这段时间接受检查。白带常规检查的前一天晚上洗澡要选择淋浴。 检查前24小时内不能洗阴道内部,因为这

白癜风的常规检查哪些

1、玻片检查法用一玻璃片平压皮疹处后,逐渐减小压力,看皮疹无轻微从白色向淡红过度的现象,则不是,纯白则是。 2、皮肤病理检查即用环钻取一小块白斑皮肤,通过特殊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病变处的细微结构变化。已形成的白癜风损害主要变化是黑色素减少乃至消失,经紫外线照射的皮肤可见反应性角质增生,初期真皮表层还见噬色素细胞,病变边缘色素沉着处的表皮黑色素细胞内黑色素体增多。 3、皮肤镜检查皮肤镜是一种可以放大数十倍的偏振光皮肤显微镜,用来观察皮肤色素性疾患的利器。在白癜风皮损中可观察到毛细血管扩张、早期色素岛形成

备孕检查项目

常规:可尽早发现是否贫血,以免给宝宝生长发育带来影响。 尿常规:怀孕后肾脏负担加重,检查肾脏是否存在问题,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粪常规检查寄生虫,如果没尽早发现可能导致流产和胎儿畸形。 肝功能:母亲如果是病毒性肝炎患者,怀孕可能导致胎儿早产或死亡,肝炎病毒也会传播给孩子。 妇科检查检查可能导致胎儿流产和早产的危险。 染色体检查:可以尽早地发现一些遗传疾病和不孕症。 体格检查:对身体和生育能力进行一次综合评估。 除了常规项目的检查时候医生还会建议你做TORCH检查、口腔检查和接种风疹

阑尾炎的常规检查哪些

1.血常规 急性阑尾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增多。一般在(10~15)×109/L。随着炎症加重,白细胞数随之增加,甚至可超过20×109/L。但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受抑制的患者,白细胞数不一定增多。与白细胞数增多的同时,中性粒细胞数也增高。二者往往同时出现,但也仅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具同样重要意义。 2.尿常规阑尾远端炎症并与输尿管或膀胱相粘连,尿中也可出现少量红、白细胞。 3.超声检查 可显示盲肠后阑尾炎,因为痉挛的盲肠作为透声窗而使阑尾显示。用以排除最易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慢性胆囊炎、慢性肠系膜淋

脑梗塞的检查

1.CT检查 脑CT检查显示脑梗死病灶的大小和部位准确率66.5%~89.2%,显示初期脑出血的准确率100%。因此,早期CT检查助于鉴别诊断,可排除脑出血。当脑梗死发病在24小时内,或梗塞灶小于8毫米,或病变在脑干和小脑处,脑CT检查往往不能提供正确诊断。必要时应在短期内复查,以免延误治疗。 CT显示梗死灶为低密度,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形状及大小,较大的梗死灶可使脑室受压,变形及中线结构移位,但脑梗死起病4~6小时内,只部分病例可见边界不清的稍低密度灶,而大部分的病例在24小时后才能显示边界较清的低

尿常规检查什么意义

12小时尿沉渣计数介绍: 12小时尿沉渣计数是检查夜间12小时尿内排出的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的数目,用以了解肾脏损害及尿路疾患的程度和病情的演变情况的一种检验方法。常用于尿沉渣镜检可疑而又不典型的病人,对诊断和鉴别诊断重要作用。 12小时尿沉渣计数正常值: 红细胞:0-50万/12h。 白细胞及上皮细胞总数:100万/12h。 透明管型:5000万/12h。 12小时尿沉渣计数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尿中细胞和管型可不同程度地增高,红细胞可达1500万~4000万个,管型可达5万~1000万个,白细胞可达

脑血栓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脑脊液是流通于大脑和脊髓表面的一种清亮液体。只是在不能做CT检查临床又难以区别脑梗死与脑出血时进行,通常脑压及脑脊液常规正常。 (2)生化检查主要是查找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脂代谢紊乱、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2.辅助检查 (1)神经影像学检查 ①头部CT多数病例发病24h后头部CT逐渐显示低密度梗死灶。发病后2~15天可见均匀片状或楔形的明显低密度灶,大面积脑梗死伴脑水肿和占位效应出血性梗死呈混杂密度。但时CT不能显示脑干、小脑较小梗死灶。 ②头部MRI

脂肪瘤的常规检查哪些

确判断自己患的是否是脂肪瘤这种疾病。那么,大家通过哪些检查才能检查出这种疾病呢? 1.血生化检查 早期无特异性血生化改变,肿瘤阻塞胆管可引起血胆红素升高,伴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酶学改变。 2.肿瘤标志物检查 检查血CEACEA:癌胚抗原升高对肿瘤诊断帮助价值。 3.影像学检查 1超声:其特点是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无损伤、无放射性、可多轴面观察,并能较好地显示胰腺内部结构、胆道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局限性是视野小,受胃、肠道内气体、体型等影响,时难以观察胰腺,特别是胰尾部。检查者经验对结

白癜风的常规检查哪些

1、玻片检查法 用一玻璃片平压皮疹处后,逐渐减小压力,看皮疹无轻微从白色向淡红过度的现象,则不是,纯白则是。 2、皮肤病理检查 即用环钻取一小块白斑皮肤,通过特殊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病变处的细微结构变化。已形成的白癜风损害主要变化是黑色素减少乃至消失,经紫外线照射的皮肤可见反应性角质增生,初期真皮表层还见噬色素细胞,病变边缘色素沉着处的表皮黑色素细胞内黑色素体增多。 3、皮肤镜检查 皮肤镜是一种可以放大数十倍的偏振光皮肤显微镜,用来观察皮肤色素性疾患的利器。在白癜风皮损中可观察到毛细血管扩张、早期色素

风寒感冒的检查

本病需要做的检查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 痰液的一般性状检查, 痰液细菌涂片检查,体温测量,脉搏。 体温测量是诊断疾病时常用的检查方法,口腔测温,腋下测温和肛门测温三种。 尿常规即尿常规检查,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近年来不少人强调,负责医生应自己动手做患者尿常规检查,是利于医生发现肾脏疾病的一般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