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急性腹泻的药品
治疗急性腹泻的药品
治疗腹泻的药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抗生素、微生态制剂、肠道黏膜保护剂和收敛止泻剂。
选择一:抗菌素
痢疾、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轻度腹泻首选黄连素。黄连素口
服吸收极差,几乎只停留在胃肠道,不易透过胃肠道进入血液,不良反应较少。
推荐理由:此药物美价廉,对旅游者腹泻有良效。
用药提示:腹泻较重且伴有全身症状者应及时就医。
选择二:微生态制剂
此类药如整肠生、培菲康、金双歧、妈咪爱(婴幼儿用)乳酸菌素片、米雅等,可补充生理性肠道益生菌、维持正常肠蠕动,缓解腹泻、便秘等症状。
推荐理由:此类药物急性、慢性腹泻都可用。尤其适用于消化不良导致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症状,也可作为抗生素(氟哌酸胶囊等)治疗后期补充肠道正常菌群。
用药提示:服药水温不宜过热,也不宜与抗生素合用,如有需要合用至少要间隔两个小时以上。
选择三:止泻剂
目前最常用的止泻剂的通用名为蒙脱石散(思密达、必奇、肯特令)。此类药本身不被吸收,药物口服后附着在肠壁,减缓肠蠕动而达到止泻效果。可以用于成人及儿童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腹泻。
推荐理由:此药副作用少,安全性较高。
用药提示:有习惯性便秘者不宜使用。
选择四:药用碳片
能吸附肠内细菌及气体,防止毒物吸收而止泻。
推荐理由:此药尤其适用于中毒性腹泻,也可与其他治疗腹泻药物合用。
用药提示:因本品具有吸附性能,如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应与本品间隔两小时以上。
此外还可以选用中成药、口服补液盐等,可作为症状较轻的腹泻的治疗或辅助治疗用药。比较常用的中成药有藿香正气丸、和胃整肠丸、喇叭正露丸等,能和胃健脾、行气止泻、消胀定痛,对消化不良、呕吐泻泄有较好疗效,是居家常备良药。
拉肚子别乱吃止泻药
近期,医院腹泻患者显增。记者在门诊采访中发现,很多患者存在乱用止泻药、见泻就止的错误做法。多数急性腹泻无需止泻药,盲目止泻很多时候不仅起不到应有作用,反而会掩盖真实病情,延误治疗,加重疾病。
谢立群说,腹泻可分为两周以内的急性腹泻和超过两周的慢性腹泻。急性腹泻又分非感染性腹泻和感染性腹泻两大类。非感染性腹泻常由饮食不当或受凉等因素导致的胃肠功能失调引起,感染性腹泻则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或细菌毒素引发,如菌痢、细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肠炎等均为感染性腹泻。每年6月至9月都是急性腹泻的高发期,其中,因饮食不洁导致的感染性腹泻偏多,因过多摄入冷食、冷饮使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的非感染性腹泻也不在少数。
一拉肚子就吃止泻药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原则上讲,止泻药一般只适用于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一般不用。因为,感染性腹泻实际上是人体将部分病菌、毒素及坏死细胞排出体外的“排毒”过程。如果一出现腹泻,不分青红皂白就吃止泻药,将可能使这些毒素、病菌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滞留于体内,对病情好转不利,甚至会加重病情。特别是在感染性腹泻急性期、炎症及高烧等中毒症状较明显或脓血便较多时,更是不能服用止泻药,只有等其进入恢复期,病情明显好转,大便不带脓血仅是水分较多时,才可短时服用止泻药。此外,止泻药只是暂时改善症状,并不能去除病根,因而乱用止泻药容易掩盖病情,给大夫明确诊断带来困难。
那腹泻后就不用治疗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谢立群说,出现急性腹泻时,人们要做的,就是及时就医进行血、便等常规检查,必要时进行大便培养,以明确是感染性腹泻还是非感染性腹泻,是细菌引起的还是病毒造成的。只有明确了其具体类型,医生才会有针对性地使用止泻药、抗菌药和止痛药,达到事半功倍、治愈疾病的目的。
急性肠胃炎吃什么药
每逢节假日,人们都免不了美食的诱惑,但是节假日也往往是急性肠胃炎的高发时段,急性肠胃炎吃什么药呢?要治疗急性肠胃炎,我们首先应该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现疾病的症状之后,患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还应该重视自己的饮食,才能够从根本上治愈急性肠胃炎。
急性肠胃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多见的疾病,虽然这种疾病不是什么严重的致命疾病,但是疾病的危害性也是非常大的。急性肠胃炎吃什么药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对症下药才能够保证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效果。
治疗急性胃肠炎用药之一:易蒙停
适用于治疗急慢性腹泻,其止泻作用强而迅速。本品主要作用于肠壁,直接抑制胃肠平滑肌的收缩,抑制肠蠕动,从而达到减少排便次数的目的。服法是每日3—4次,每次2毫克,首剂服用加倍。但必须注意的是1岁以下婴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肝功能不良者忌用。
治疗急性胃肠炎用药之二:黄连素
本品抗菌谱较广,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适用于肠道细菌感染,对因食物不洁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初期及轻症患者疗效显著。
治疗急性胃肠炎用药之三:诺氟沙星
又名氟哌酸,属于抗生素。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对肠道细菌感染有显著疗效。剂量为每次0.1~0.2克,一天3~4次’空腹服用效果更好。儿童、哺乳期妇女忌用,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治疗急性胃肠炎用药之四:止泻宁
又名苯乙派喧,适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其止泻作用弱于易蒙停。口服剂量为每次2.5毫克,一天3次。肝病患者慎用。
急性肠胃炎吃什么药呢?上述的介绍已经非常清楚,但是如果发现疾病之后,大家也不要盲目的用药治疗,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最关键。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患者还应该加强饮食控制,不要暴饮暴食,避免不干净的食物。
婴儿消化不良如何用药
1、胃黏膜保护药
这种药物不但对消化道黏膜具有极强的覆盖能力,还能吸附病原体。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腹泻,尤其对儿童病毒性腹泻(例如秋季腹泻)疗效较好,因没有杀菌作用,所以不能代替抗生素。
2、助消化药
婴儿消化不良可使用助消化药,让胃肠道的消化功能运作得更好。这类药物的代表有胃蛋白酶、胰酶、多酶片、麦飞鸣(乳酶生)等。此外,宝宝出现消化不良情况时,适当服用一些副作用小的助消化中成药,如三公仔小儿七星茶、衍生开奶茶等,也能起到一定的助消化作用。
3、促胃动力药
这类药物能促进胃排空,并加强肠蠕动,爹地妈咪应该在医生的嘱咐下喂宝宝吃药。
4、止泻药
当宝宝消化不良出现腹泻症状时,可给宝宝服用止泻药,如果宝宝腹泻比较严重,家长务必第一时间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急性肠炎吃什么药
治疗急性胃肠炎用药之一:易蒙停
适用于治疗急慢性腹泻,其止泻作用强而迅速。本品主要作用于肠壁,直接抑制胃肠平滑肌的收缩,抑制肠蠕动,从而达到减少排便次数的目的。服法是每日3—4次,每次2毫克,首剂服用加倍。但必须注意的是1岁以下婴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肝功能不良者忌用。
治疗急性胃肠炎用药之二:黄连素
本品抗菌谱较广,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适用于肠道细菌感染,对因食物不洁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初期及轻症患者疗效显著。
治疗急性胃肠炎用药之三:诺氟沙星
又名氟哌酸,属于抗生素。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对肠道细菌感染有显著疗效。剂量为每次0.1~0.2克,一天3~4次’空腹服用效果更好。儿童、哺乳期妇女忌用,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治疗急性胃肠炎用药之四:止泻宁
又名苯乙派喧,适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其止泻作用弱于易蒙停。口服剂量为每次2.5毫克,一天3次。肝病患者慎用。
治疗急性胃肠炎用药之五:腹痛水
腹痛水具有温中止痛、解毒辟秽、和胃止泻的作用,主要用于胃痛、恶心、腹痛、腹胀、呕吐泄泻等症状,用于急性胃肠炎、胃痉挛等的治疗。
盛夏极易引起腹泻 三款处方有效止泻
夏季炎热,无论是幼儿还是成人,饮食稍有不当极易引发腹泻。像是过度食用冷饮冰品,或是从冰箱拿出来的食物没有加热就食用都会引起腹泻,但是因为诱发腹泻的因素不同,所以止泻药也不可乱用。中医认为,根治腹泻应找对病因,对症入药方能治根,小编今天就向大家推荐三款可缓解腹泻的处方。
急性腹泻--葛根岑连汤
葛根、黄岑、黄连炙、甘草
急性腹泻是夏季常见的疾病,治疗腹泻的药物也成为很多家庭常备药。中药治疗急性腹泻的经典方剂就是葛根芩连汤,它出自着名的中医古籍、张仲景所着的《伤寒论》,用来治疗湿热所致的腹泻和痢疾。
从葛根芩连汤的组成来讲,葛根、黄芩、黄连以清热利湿为主,并能升清止泻。所以在选用葛根芩连汤治疗腹泻时就要抓住“湿、热”两点。所谓“热”主要表现为发烧、口干、口臭,大便后肛门灼热,小便发黄等;“湿”则相对抽象一点,主要表现是大便黏腻不爽,有排不尽的感觉,医学上称之为里急后重感,或者大便里有白色脓样物,不思饮食,舌苔厚等,如果患者的病情大致符合上面所描述的症状,则可以认为是“湿热”所致的腹泻。
慢性腹泻的临床主要表现:反复发作的腹泻及腹部隐痛,其腹泻不甚剧烈,常与进食难以消化的食物或者脾胃受凉有关。
伴有食欲不振,气短乏力,面色缺乏光泽。腹泻日久则营养物质大量丢失,可以导致贫血等不良后果,因此不能等闲视之。由于久泻伤及人体正气,尤其与腹泻密切相关的脾胃更易受伤,因此慢性腹泻中有很大一部分为虚性腹泻。对于这部分病人推荐试用参苓白术丸健脾化湿进行治疗。
参苓白术丸组方中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人参、白术、扁豆等健脾益气,恢复脾胃功能;另一方面白术、茯苓等又能健脾化湿,减少腹泻次数。
肠易激综合征是慢性腹泻常见病因之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20岁—50岁为多,工作忙碌、精神紧张容易诱发本病,属于职业人士高发的疾病。
本病的特点是肠道本身无器质性病变,但肠道功能失调,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秘、黏液便,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有效的疗法,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急性胃肠炎拉肚子怎么办
补充营养是治疗急性肠胃炎腹泻的方法之一。除了腹泻之外,急性肠胃炎患者还会出现呕吐的症状。腹泻、呕吐时间长了不但会造成患者营养不良,还会造成脱水。患者可以适当的喝一些有营养的小米粥、蔬菜粥、蛋花汤等补充营养。但是在这里要提醒大家,虽然骨汤、鸡汤等营养比较丰富,但是急性肠胃炎患者肠胃虚弱,是不可以喝这么油腻的汤品的,否则会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严重脱水,还应立即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等。
服用药物也是治疗急性胃肠炎腹泻的常用方法。如果患者腹泻严重,可以服用思密达、肠炎宁、整肠生等止泻药物进行治疗。不过在服用药物之前,一定要认真、仔细的阅读药品的说明书或者询问医生。
急性肠胃炎腹泻还可以采用抗菌治疗。抗菌治疗常用的办法就是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比如克拉霉素胶囊、头孢等。但是抗生素类药物服用过多会造成药物依赖性,因此服用此类药物时,应遵循医嘱。
治疗急性肠胃炎腹泻的方法有很多,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除此之外,患者还应注意卧床休息,合理饮食等。
肠道易激惹综合症用药
1、止泻剂
此类药物作用于肠壁阿片受体,推迟胃肠传输,增加肠道吸收,减少肠道分泌,从而减少大便次数,保持大便形态。洛哌丁胺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为控制和缓解急性非特异性腹泻和炎症性肠病导致的慢性腹泻的非处方药,在IBS2D的治疗中,其也能显著改善腹泻症状,使用1d后大便次数就明显减少,有效率在95%以上,初始剂量4mg,并可根据治疗反应调整用量、疗程以保持疗效,被推荐为IBS2D患者的一线用药。洛哌丁胺仅局部作用于肠道,其不良反应包括腹胀、便秘、恶心,多为轻症,且发生率低,可自行缓解。地芬诺酯的治疗效果较洛哌丁胺差,有研究显示其可致25%的服用者出现便秘,故不宜长期服用,仅用于急性期治疗。
2、导泻剂
导泻剂分为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剂、刺激性泻剂、润滑性泻剂、选择性Ⅱ型氯离子通道激活剂等。IBS的治疗主张使用温和的轻泻药以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依耐性。其中刺激性泻剂和润滑性泻剂等传统药物因不良反应大而仅限于临时应用,不做常规用药。尽管没有被专门的实验所证实,临床实践中发现渗透性泻剂常常是安全有效的,常用于IBS 的一线治疗。容积性泻药也常用于一线治疗,但腹胀、腹痛发生率高,以及该药在大量IBS 的纤维膳食试验呈阴性结果,已经逐渐减少了它的使用。
对抗儿腹泻的妙招
夏日热,易腹泻
常见的小儿腹泻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感染性腹泻,通常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夏季天气炎热,食物容易变质,滋生大量细菌,这也是引起腹泻的原因之一。
另一类为非感染性腹泻,主要由伤食、受凉、消化不良引起,这是由小儿的生理特点决定的。夏日气温较高,小儿的消化系统随着气温的升高,会发生消化酶分泌减少、胃肠动力降低的现象;加上小儿胃肠道未发育成熟,胃酸少,杀菌能力差,如果夏天过多地进食饮料,稀释了胃酸,致使病菌很容易闯过胃酸这一关,进入肠道而引起腹泻;其次,小儿胃肠道中各种消化酶少,不利于食物消化,易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泻;第三,婴幼儿生长迅速,需要足够的营养,小儿胃肠道的负担相对较重,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看“便便”,识症状
腹泻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解大便的次数和量都增多了,少则每日3~4次,多可增加到每日10余次,同时性状也发生了改变。因此,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便便”,大致判断孩子患上的是哪类腹泻。如果大便里带有黏液和血,很可能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如果宝宝大便稀薄多泡沫,色淡,臭味少,有腹鸣腹痛,或伴有发热,则是由受凉引起的;如果宝宝拉的大便很臭,而且夹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多半属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当然,伴随出现的还会有呕吐、腹痛、发热、食欲减退等症状。
选对药,止泻才能事半功倍。面对琳琅满目的止泻药品要如何选择呢?儿童健康专家建议:
1、选用儿童专业药物。许多妈妈认为“成人止泻药剂量减半就可以治疗宝宝腹泻”,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由于年龄段不同肠胃发育度也大不一样,因此在如何“减量”上无法科学量化,剂量使用不当往往会有加重小儿肠胃负担的危险。同时建议在选购中认准绿色OTC标志,这类药品在药品安全级别中分类最高,更适合儿童使用。
2、选择适用症更广泛的药物。小儿腹泻应对因选药,如病毒性肠炎引起的腹泻,可选用肠黏膜保护剂,由伤食、受凉、消化不良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在收敛止泻的同时要配合促进消化药物,补充有益菌群,调整肠道微生态失衡。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儿童止泻药只针对某一类型腹泻,在出现多发症状时需要搭配使用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无法量化用药剂量之外,还存在药物相互排斥的危险。因此建议家长可优选适应症更广泛的药品,如度来林,能专业治疗小儿食物性腹泻、小儿受凉腹泻和小儿季节性腹泻等,其主要成分不被人体吸收,在收敛止泻的同时,能够促进肠道平衡,并补充营养,疗效更全面
急性腹泻止泻药当缓行
如果不慎吃进被细菌污染的瓜果、变质的饭菜等,很容易引起急性腹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拉肚子。
根据污染细菌的不同,临床上认为急性腹泻的诱因大致分为急性肠炎、食物中毒和细菌性痢疾三种。
急性肠炎往往起病较急,开始腹部不适,继而上腹或脐周疼痛且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剧,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有尿少、皮肤干燥甚至血压下降等现象。食用某些食物后,在短时间内同时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则称为食物中毒。如果大便呈脓血样、粘稠、量少,并有里急后重症状(即想拉大便又拉不出来),则常常是细菌性痢疾。
很多时候,人们都喜欢用一些止泄药来治疗腹泻。但实际上,在急性肠炎、食物中毒和细菌性痢疾的治疗过程中,止泻药应当缓行。因为使用止泻药后虽然可以减少大便次数,但是体内的细菌和毒素的排出也会随之减少,这样反而对身体不利。
一般来说,急性腹泻在治疗上应该首先选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另外,近年来新开发的一些微生物制剂对急性腹泻的疗效也非常不错。常用的有效药物如表所示。
在急性腹泻时,可从表列药物中选用一种或两种(症状较重者)来进行治疗。症状较轻的急性肠炎,只需用药4~5天;如果症状较重,或大便细菌培养为阳性,则需要服药7天,症状方可好转或痊愈。但症状好转后需再服药3天,不能一见好转就停药。如果在急性期不有效控制,则很容易转变成慢性肠炎或慢性菌痢,导致迁延不愈或复发。
如果病人的大便次数太多,每天达到10次以上,可临时使用止泻剂1~2次。目前常用的的止泻剂有复方苯乙哌啶、易蒙停等,选择其中一种药物,每次服1片即可。服药后肠蠕动会减弱,排便次数也随之减少,个别病人有腹胀、发热等不适反应,应注意对症治疗。
如果有失水症状,可加用口服补液盐(药店有售,主要成分是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或枸橼酸盐等),每包溶于500毫升凉开水或温开水中分次服用,代替静脉输液。如果患者呕吐、腹泻频繁,或精神较差,则应及时送医院输液。此外,患病期间宜进清淡饮食,多喝清淡的汤,鱼、肉等荤菜宜少食。
此外,有些人在受凉、疲劳、进食过多后也会引起腹泻,但并没有细菌感染,这是由于消化不良所致。一般来说,这些情况引起的腹泻症状大都比较轻,只需服用黄连素2~3天即可控制,有的只要注意休息、保暖、减少进食后,症状就会自行缓解。
急性腹泻的用药选择
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与禁忌症:
1、复方新诺明(SMZCO)每日2次,每次2片,首次剂量应加倍。易发生胃肠道刺激、皮疹、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有磺胺药过敏史者应禁用。
2、黄连素每日3次,每次0.2~0.4克。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
3、痢特灵每日3~4次,每次0.1克。少数人会出现荨麻疹、末梢神经炎等,此时应立即停药,换用其他药物。也有人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可加服维生素B1、B6以减轻副作用。
4、氟哌酸(诺氟沙星)每日3~4次,每次0.1~0.2克。主要作用于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服用后偶见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5、庆大霉素片每日3次,80-100毫克。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止泻药有哪些 未明确病因前慎用止泻药
适度的腹泻其实是一种身体的保护机制,它能把肠道内的坏死细胞和毒素排出体外,如果刚拉肚子就吃思密达、易蒙停等止泻药,可能使毒素无法充分排出而引起中毒症状。
急性腹泻一开始不要用止泻药,而感染性腹泻出现发热者非但不止泻,还要用泻药。对便次多、排水便的菌痢患者也要通便,不能止泻。
急性胃肠炎吃什么药好
肠胃炎吃什么药好。每逢节假日,人们免不了美食娱乐,也常因为饮食不加节制而引发急性胃肠炎。对于症状不严重者,患者可以在家中对症治疗。那么,急性肠胃炎用药有哪些呢?家中常备,未雨绸缪。
治疗急性胃肠炎用药之一:易蒙停
适用于治疗急慢性腹泻,其止泻作用强而迅速。本品主要作用于肠壁,直接抑制胃肠平滑肌的收缩,抑制肠蠕动,从而达到减少排便次数的目的。服法是每日3—4次,每次2毫克,首剂服用加倍。但必须注意的是1岁以下婴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肝功能不良者忌用。
治疗急性胃肠炎用药之二:黄连素
本品抗菌谱较广,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适用于肠道细菌感染,对因食物不洁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初期及轻症患者疗效显著。
治疗急性胃肠炎用药之三:诺氟沙星
又名氟哌酸,属于抗生素。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对肠道细菌感染有显著疗效。剂量为每次0.1~0.2克,一天3~4次’空腹服用效果更好。儿童、哺乳期妇女忌用,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治疗急性胃肠炎用药之四:止泻宁
又名苯乙派喧,适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其止泻作用弱于易蒙停。口服剂量为每次2.5毫克,一天3次。肝病患者慎用。
治疗急性胃肠炎用药之五:腹痛水
腹痛水具有温中止痛、解毒辟秽、和胃止泻的作用,主要用于胃痛、恶心、腹痛、腹胀、呕吐泄泻等症状,用于急性胃肠炎、胃痉挛等的治疗。
肠胃炎还需要住院吗
急性肠胃炎是现在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疾病,在治疗上,一般都是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决定治疗方案,并且,患者在接受正规专业治疗的同时,患者自身也应该注意纠正一些不良行为,比如,要注意纠正饮食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急性肠胃炎需要住院吗
1、补充水和电解质
治疗肠胃炎疾病,首先应该注意补充水和电解质,这往往都是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一般来说,这种治疗方案只需卧床休息并饮用足量的水分,比如,口服补液盐溶液就是其中之一。应该注意的是,即便是有呕吐行为的肠胃炎患者,在平时也应该注意多喝水,而若是哺乳期的婴儿应继续哺乳。
2、持续性腹泻的治疗
急性肠胃炎的患者往往都会有持续性腹泻的特点,要注意的是,若是长期的呕吐或腹泻的情况下,就会有严重脱水的情况,那么,就应该有必要进行静脉补液。必要的情况下,若是呕吐剧烈时,也可以使用止吐药。但要注意的是,一般是不建议儿童不建议使用止吐药和止泻药。
3、抗生素治疗
广告 抗生素是治疗急性肠胃炎的最常见方案之一,但要注意的是,抗生素可能会引起腹泻或促进耐药菌生长,即使胃肠炎的致病菌已经明确,抗生素通常也不建议使用。但必要的情况下,抗生素的使用也是必然的,比如,某些病原菌(如弯曲杆菌、志贺菌、霍乱弧菌等)感染或患者有旅行者腹泻的肠胃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