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切勿走入9大误区
避孕切勿走入9大误区
误区1、安全期避孕很安全
真相:“计算安全期”和“体外排精”经常被冠以自然避孕法之名,听上去不错,事实上能达到的效果却不敢恭维。要知道女性的排卵日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并不像钟表那样准确,而男子经常在射精动作开始之前就已经有精子进入女性的阴道了,这样一来糊里糊涂怀孕的机会大增,这种方法还能算安全吗?建议最好放弃此法。
误区2、偶尔来次没危险
真相:有时候命运就是这样不公平,有些人努力想要一个小宝宝未必能得到,有些人偶尔一次“邂逅”却可能开花结果,所以千万不要抱有任何的侥幸心理,健康的精子与卵子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一旦相遇便意味着一个新生命即将诞生,而如果出现非正常妊娠将更会导致非常危险的宫外孕、畸形的新生儿出生,可见每一次都不能忽视哟!
误区3、月经期就是安全期
真相:许多人都以为女性处在月经周期时不会怀孕,这并不科学,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月经期间由于子宫处于血管痉挛、血肿形成期,子宫内膜的组织成坏死、剥脱的状态,故此在过分“亲热”的时候容易导致继发感染、出血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出于对女性的爱护和体贴,请在此期间避免房事。
误区4、避孕套隔阂夫妻感情
真相:现在的避孕套可不是以前的老样子,它们不仅变得舒适、轻薄、透气,甚至兼具芬芳的气味、艳丽的色泽,集增加情趣、避孕、养护等多功能于一身,而且它还能阻隔许多通过两性之间的性交而彼此传染的疾病,比如艾滋病、淋病、梅毒、衣原体感染等。
误区5、宫内避孕器伤害子宫
真相:宫内避孕器属于长效的避孕方法,它被放置在已生育且月经周期正常的女性的子宫腔里,附着在子宫内膜处以阻碍受精卵的运输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因为它经常处于活动的状态,因此只要做到安置恰当、定期检查,它不仅不会伤害身体,某些活性宫内避孕器甚至对子宫内膜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呢。
误区6、避孕药影响未来宝宝
真相:短效避孕药高效、低毒、可靠性极高,因为一般是含有雌孕激素的复方药物,在停止使用几天之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大多就会被排出到体外了,所以此时的身体已经恢复了正常的孕育能力,只是为了达到身心最佳的状态,建议想要宝宝的女性按照说明书或遵照医嘱停用避孕药物一段时间之后再选择从容地怀孕。
误区7、口服避孕药含有影响体重和身体健康的激素
真相:口服避孕药所含有的激素是性激素,并非我们经常听说的那些长期使用会造成人免疫力下降、容易继发感染的糖皮质激素,因此服用口服避孕药不仅不会损害健康,从某种方面讲它对健康还会有良性的影响。有时候某些避孕药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导致体重的略微增加,这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很快就会消失。
误区8、口服避孕药会增加癌症的发病机会
真相:事实上恰恰相反,口服避孕药不仅能发挥避孕的功效,使用得当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只要不是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的高危人群,本身没有乳腺癌、宫颈癌的家族史,口服避孕药并不会增加这些肿瘤的发生率,而对于子宫内膜癌、卵巢癌避孕药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以降低盆腔炎的发生几率。
误区9、药物流产也是避孕妙招
真相:真正的避孕应该是防患于未然的手段,正所谓“避免怀孕”,而药物流产只是以外怀孕后亡羊补牢的办法,因此绝对不是避孕的正规途径,也不值得推荐。
治疗近视别走入4大误区
误区一:年纪还小无需治疗
弱视现象常出现在年龄较小的儿童范围内,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再大一点,可能弱视会好一些,没有必要一发现弱视就进行治疗。而且,孩子小,对美观也并不在乎。其实,弱视的治疗期是越早越好,12岁以上的孩子对弱视治疗敏感度将降低很多。
误区二:电脑验光后直接配镜
很多孩子患有近视后,立即通过电脑验光配戴眼镜。虽然这种方法使孩子用最快速度,通过矫正达到正常水平,但对于眼睛的保护却存在着一定的危机。
当确定患有近视后,孩子不仅要验光配镜,也要做相应的眼部检测,特别是首次验光配镜者,必须到正规医疗机构的眼科进行全面眼部检查,排除其他异常症状引起的视物模糊,以此来消除眼疾带来的隐患。
误区三:假性近视误作真性近视
孩子在近视初期,常常处于假性近视的阶段。这个时期矫正,是可以将近视治愈的。发现孩子出现近视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散瞳,散瞳后,如果孩子的视力恢复正常,即可断定为假性近视。这时应督促孩子注意用眼卫生。
这种用眼卫生主要指通过让眼睛休息,来保护视力。看书时间不要超过45分钟,每次间隔时应远眺,并多看向绿色的物体。这样,长时间注意,近视症状会逐渐消退。
误区四:激光手术,没太大的年龄界限
18岁以上的近视眼可考虑近视手术,而18岁以下的青少年由于眼部结构尚未完全成熟,不建议采取激光手术。同时,虽然激光近视手术的预测性、安全性、稳定性都不错,但大学生在进行激光近视手术时也必须开展严格的术前检查,一切合格后方能开展手术。
女性避孕谨防陷入误区
误区1:避孕药会导致发胖、脸上长斑。“这都是我国五六十年代老一代避孕药存在的问题。”张帝开解释说,新一代短效口服避孕药激素剂量小,不良反应也很小,甚至还具有治疗其他疾病的作用。比如达英—35能对抗雄激素、治疗痤疮,特居乐能调节女性的月经周期、减少痛经等。“有些女性吃了避孕药,身体状况更好,饭量增加,导致身体变胖,就认为是避孕药的问题。其实避孕药本身并没有这种副作用。”
误区2:紧急避孕药是性爱的“保护神”。“紧急避孕药只能偶尔使用,不能当成常规的避孕方案。”这类药物激素含量较大,如果反复使用,避孕失败率较高,还会导致内分泌失调。
误区3:宫内节育器会导致月经失调。“有些女性刚带上含铜的宫内节育器,确实会出现月经不净的现象,这是身体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国家计生委研究中心、女性临床研究室主任吴尚纯教授说,“而新型的含孕激素的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正好相反,它能有效控制月经流量,缩短出血天数,治疗月经过多、痛经等。使用后,有些女性可能两三个月都没有一次月经,也无须担心,这是因为剥落时的子宫内膜很薄,但对卵巢没有影响。”
误区4:安全套可以在性生活中途再使用。“安全套需要在阴茎勃起至软的全程中使用,因为精子通常在射精之前就会有少部分从尿道口流出,这会使避孕的成功率大大降低。”
误区5:人工流产对身体无害。“无痛人工流产可能当时不痛,但对女性的伤害很大,容易引发输卵管堵塞,影响子宫内膜功能,引起不孕。有些女性可能只做过一次流产,就被剥夺了做母亲的权利。”吴尚纯提醒说。
误区6:安全期避孕是好方法。就连专业的医生可能都掌握不了排卵日期,更何况一些女性还会出现额外排卵。这是最不安全的避孕方法了。
误区7:宫内节育器会影响生育功能。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宫内节育器会直接导致不孕症的风险增加。一般取出宫内节育器后,只需来过一次月经,就可以怀孕了。
要想改变这些,重点是加强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而进行的避孕知识普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郑建华指出,尤其是学校,不能回避性教育,要把它当作孩子的必修课,解开性的神秘面纱,让每个人都掌握科学聪明的避孕方法。
小心走入丰胸2大误区
丰胸误区一:按摩时间越长,丰胸效果越好!
胸部按摩是非常棒的一种丰胸手段。通过按摩,能够促进胸部血液以及淋巴循环,刺激激素的分泌,增强胸部弹性,起到丰胸的效果。不过很多人都盲目的以为“我越使劲,按的时间越长,它就长的越快”。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长时间过度按摩胸部,会造成肌肤松弛,严重还会出现胸部变形的情况,如果加上按摩手法不正确,类似向下按摩,不仅达不到丰胸目的,相反只会让胸部越来越小。
正解:丰胸按摩应轻、柔、准
在使用按摩手法进行丰胸时,应该顺着乳腺组织向上轻轻的划圈,而且每一次都要按摩到韧带结束,每天只需要十分钟就足够了。另外,可以搭配一些简单的丰胸运动,也是会有不错的效果。
丰胸误区二:内衣样式好看就好,管它合不合适!
我们大多时候在选择内衣的时候,都是奔着它美丽的“外表”去的,很少考虑它适不适合自己,只要感觉大小差不多就可以了。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而最直接“受害”的就是我们乳房正常的发育,过小的内衣容易导致胸部挤压变形,内衣过大又会造成胸部下垂变形,无法起到调整胸型的目的。
正解:用正确的方法对待合适的内衣
内衣要根据自己的胸型来选择,例如大小,胸托形状,而且在不同生理期,胸部的大小也是不相同的,尤其是例假前后、婚前婚后以及孕育期。
骨癌治疗要避免走入误区
骨癌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很多人对此病并不陌生,有经验的患者都知道得病之后要到正规医院中进行治疗,这样才可以保证治疗的效果。对于骨癌这样严重的疾病来说更是如此。如果选择了医术达不到的医院,很难获得满意的效果。因此骨癌治疗一定要正规,避免走入误区。
骨癌治疗最好是由有经验的大夫进行,如果大夫没有经验,往往会带来不良后果。无保肢手术经验的医师,活检入路常带有随意性,错误的活检切口和操作将改变肿瘤的临床分级,开放活检不可避免地破坏肿瘤的自然屏障,使得肿瘤细胞在正常组织内种植转移或形成微小卫星病灶,主要的血管神经束也可能受到肿瘤细胞的污染,致使最后保肢手术中无法达到肿瘤切除的安全边界,患者术后复发率也因而提高,严重时丧失保肢机会。
另外,患者不要认为只要是骨癌就要截肢,现在主要是采用保留肢体的治疗方法,肢体、骨盆恶性骨肿瘤的高位截肢、关节离断等方式已经不是治疗的首要选择,除因耽搁太久而成为晚期肿瘤者以外,80%以上的患者在早期诊断、术前综合治疗基础上,通过恶性骨肿瘤扩大切除范围,再采用不同的重建方法,可以达到保存肢体的目的,患者成活率可过 70%以上。
由此可见,要想使骨癌的治疗获得患者满意的效果,就要从一开始就选择对。不但要选对医院,而且还要选对大夫,选对治疗方法,只有这几个选择都正确了,患者的疾病治疗才会变得比较顺利。
孕妇便秘 别走入“吃”的误区
误区1:不吃肉、少吃饭、饮食清淡。
有的孕妇认为便秘是自己大鱼大肉吃得太多,转而不吃肉、少吃饭、或是吃得很素,其实这样做反而会加重便秘的症状。妈咪们有所不知,正常的饮食是保证胃肠道正常运转的基础动力,否则体内的废物很难被排出体外。
误区2:多吃香蕉缓解便秘
很多人认为香蕉是润肠的,可缓解便秘症状。但其实只有熟透的香蕉才能有缓解便秘的功能,没有熟透的香蕉多含鞣酸,会起到阻碍消化的作用,抑制胃肠蠕动。
误区3:大量喝茶
许多孕妇觉得喝茶清火能起到改善便秘的作用,其实,便秘的妈咪并不适宜多喝茶。因为茶有收敛作用,喝多了反而会加重便秘。其次,孕妈咪是不能喝浓茶的,因为茶水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和鞣酸,对胎儿的成长不利。
膳食纤维,改善便秘的关键营养素
孕妇便秘在很大程度上跟膳食纤维有关。膳食纤维存在于我们每天食用的水果、蔬菜、粗粮中,每天补充足量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壁的有效蠕动,增加便便体积和重量,使肠内物迅速通过肠道而排出体内,客观上起到通便作用。
而准妈咪们在孕期都是“大补”,甚至进行膳食定制,吃得过于精细或完全依照个人喜好进食,加上孕期独特的生理特点,就很容易造成便秘。所以孕期摄入足量的膳食纤维非常重要,如果无法保证从每天吃的食物中摄取,就需要专门补充膳食纤维。
高血压患者最容易进入的八大误区
高血压患者最容易进入的八大误区
高血压是心血管科的常见疾病之一。患者在饮食生活上存在着很多的注意事项。比如主食的选择。盐的摄入量。心理情绪对血压的影响等都是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的。另外,这些良好的生活方式也是防止高血压的重要方法。但人们在治疗高血压期间很容易走入误区使得病情没能好转,下面介绍了患者容易进入的八大误区,一起来了解下。
1.血压降下来后不一定再用药。
2.忽视血压监测和记录。目前的降压原则中十分强调个体化用药。究竟怎样才能达到“个体化”,其中一项便是坚持每日或每周定期对血压的监测并记录。
3.治病心切,喜欢作用快的降压药。
4.不用药亦可降压。
5.新药、贵药就是好药。
6.担心血压降得过低。受传统高血压防治观念的影响,对目前提出的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即135/85mmHg以下有所顾虑,担心血压会因此降得过低,对心、脑、肾供血不利,引起这些器官供血不足而诱发相应并发症。这种认识是个误区。根据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血压在理想范围内越低越好,只要平稳地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以下,既可减轻症状,也可减轻各种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7.对有并发症时应将血压降得更低认识不足。
8.对非药物疗法重视不够。
提醒高血压患者不得喝酒,喝酒同时吃药会引起血压加倍升高。
千万不要走进肠胃病的治疗误区
肠胃病患者本身的肠胃就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甚至肠胃黏膜溃烂,所以再也经不起第二次的伤害,那在肠胃病的治疗过程中就一定要避免再度刺激肠胃,因此务必要选择好医院,选择对的治疗方法,一旦走入治疗误区,那后果更加无法弥补。
肠胃病的治疗误区之一是:肠胃病患者会有得病乱求医的思想,这是很错误的,肠胃病需要慢慢治疗,不能急功求成,必须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持续治疗,自行用药有百害而无一利。另外患者必须要保持良好的精神情绪,小心不良的心态引起体内内分泌变化,加重病情。
肠胃病的治疗误区之二是:肠胃病患者忽视饮食,对饮食的不注意,那将会对治疗产生很大的阻碍,不良的饮食嗜好以及生活习惯对肠胃疾病的形成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肠胃病患者的治病意识非常薄弱,令人担忧。专家认为,患者必须要有一定的养胃护胃知识,才能减少胃病的普发率;必须重视胃病早期的治疗,争取把病情控制在萌芽状态,才能遏止胃病病情加重,反复发作。
在治疗肠胃病时,千万不要不经意间走入这两大误区,肠胃病的治疗需要患者的耐心,更需要患者的细心护理,医生在治疗上也马虎不得,要对每一位患者有高度的责任心,不含糊,不随便下结论,要把减少对患者的伤害放在第一位。
补钙莫走入误区
有人常说“我不需要补钙”,但真正出现缺钙症状的时候,体内的钙已经到了非常缺乏的地步了,再不补钙会导致更多的疾病出现。
人们常常在补钙方面存在的误区是:
没有症状就不会缺钙
早期骨质疏松无明显症状,如出现出虚汗、牙齿松动等症状时则到了骨质疏松的中晚期。骨质疏松症的危害是容易发生骨折。
血钙正常就不会缺钙
体为了维持血钙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经常在缺钙的情况下“动员”骨钙释放进入血液中,以保持血钙的稳定。因此,即使血钙正常也可能缺钙。
到老年时再补钙
补钙的原则之一是早补,最好是女性35岁、男性40岁左右开始补充钙,可提高钙储量和骨峰值。
补钙不要错过黄金年龄
年过三十的您,一定知道:女性成年后,钙质的流失每天都在发生。虽然您知道要补钙,但每天要补多少,才算刚刚好呢?
有骨质增生者不可补钙
很多人认为骨质增生是由于钙太多造成的。其实,骨质增生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缺钙,因此也应该补钙。
跟着广告走 现在的广告给人一种错觉,即全民缺钙,应该全民补钙,随便什么钙片都能补钙。这些纯属商家炒作,片面地夸大了补钙产品的功效。最好补钙方法是科学饮食,最好的补钙食品应该是奶制品、豆制品及海产品等,含钙丰富且易于吸收。
补钙越多越好 每天补钙量最好是500毫克以上,但不是多多益善。每人每日补钙超过2000毫克,将干扰铁、锌、磷吸收。
避孕莫入这些误区
误区1 节育环副作用大,能不上就不上
专家:上环实乃长效安全避孕法
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力推的是宫内节育器(俗称“节育环”)。我国节育环总体落实得不错,不过很多人并不愿意上环,现今一些80后妈妈更是排斥上环,担心上环对身体有副作用。
事实上,几乎所有妇女都适用上环避孕,只有极小部分女性会对置入的‘金属环’产生排异反应,表现为经量多,经期长,来月经时腹痛加剧,会出现腰痛腰酸等不适。这些症状通过正规就医进行干预,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上环是一项长效安全的避孕方法,可以让妇女免受意外妊娠和宫外孕的风险。它也是被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支持推荐的科学避孕方法。
误区2 靠体外射精、安全期进行避孕专家:体外射精不提倡,安全期避孕不安全
从调查数据看,体外射精、安全期避孕仍为不少人所奉行。其实这是错误的避孕,安全期、体外射精都是不科学的避孕。
安全期避孕是根据女性排卵期和精子、卵子在女性生殖道里存活时间,推算出不受孕的一段时期,于是性交就选择在这段时间里进行。专家提醒,男性的精子在女性体内最长可存活5天,因此,安全期遗留精子可能在排卵期依然活跃,导致意外妊娠的几率依然较高。
体外射精的避孕方式还是比较危险的,因为男性在性兴奋时或者是排精之前,就可能会有精液流出,精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精子,所以有致孕的可能性。大量的实践证明,体外排精是很容易失败的一种避孕措施。
误区3 事前不预防,事后忙吃紧急避孕药
专家:服紧急避孕药一年不宜超三次
还有一种错误的避孕方法也非常流行,那就是滥用乱服紧急避孕药。紧急避孕药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方法,药物剂量很大,但有效性有限,仅有74%-85%左右,仍有较高的意外妊娠风险。经常服用紧急避孕药,对身体健康肯定不好:一是避孕失败,二是容易引起月经不调。经妇科专家组论证,紧急避孕药仅限在特殊情况下偶尔使用,一年不宜超过三次。
误区4 短效避孕药会致癌不吃专家:短效口服避孕药很安全,不会催瘤
短效口服避孕药是目前有效性很高且适合育龄人群使用的常规避孕方式。该药由雌孕激素组成,两种激素共同作用,具有四重防护机制,层层防护确保精子卵子不再相遇,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避孕有效性可达到99%以上。
以往口服避孕药由于所含的孕激素具有雄激素样副作用,会引起水钠潴留,因而长期服用这些口服避孕药后,身体可能会发胖、体重增加。但目前一些新型的短效口服避孕药,已经克服了这个缺点。
诚然,子宫肌瘤的生长与激素有关,但是口服避孕药里含有的雌激素量顶多跟女性卵巢正常分泌量一样,一般不如卵巢自身分泌的量。所以,避孕药对肌瘤是安全的,子宫肌瘤患者可以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但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每年至少要做一次妇检。
走出避孕的心理误区
一、是侥幸心理。
有相当一部分青年意外怀孕 ,不是因为不知道避孕知识 ,也不是没有避孕药具 ,而是由于事前都认为“不会这么巧吧” ,放弃了该用的措施。其实具备生育能力的男女之间 ,只要是无防护措施的性生活 ,哪怕只有一次 ,都有致孕的可能。因此不要有侥幸心理。
二、是试探心理。
人在进入青春期后 ,或早或迟总会对自己的生育能力产生疑问。这些青年人面对异性朋友便产生了试一试双方有无生育能力的念头 ,于是在众多未婚人流队伍中 ,不乏这类“探索者”。青年朋友假若确实想知道自己有没有生育能力 ,只需到正规的医疗保健机构去接受检查和咨询 ,没有必要通过“试孕”来证实。
三、是消极心理。
有的青年明知自己的行为有可能导致怀孕 ,就是不愿积极地采取避孕措施 ,而是一味地“放任自流” ,男青年常以“女方未提出避孕要求”作挡箭牌 ,而最让人揪心的要算女青年了 ,据调查 ,确实有相当数量的女青年在意外怀孕前没有坚持过自己的避孕主张。因此 ,青年朋友 (特别是女性青年 )应坚决克服这种消极心理 ,不能“听天由命” ,甚至把人工流引产作为节育的唯一手段 ,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是应急心理。
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青年人在同房前大都缺乏必要的避孕准备 ,仓促之中只能采取一些临时性的避孕措施 ,如事后服用几片避孕药 ,或是常常以紧急避孕药来应付。要知道避孕药是严格按月经周期和使用说明来服用的 ,否则不仅不能保证避孕效果 ,还有可能引起月经紊乱。
五、是过慎心理。
现代青年也有对避孕持谨慎态度 ,在避孕的道路上如履薄冰 ,生怕有一点闪失。他 (她 )们虽然谨慎 ,但却不得要领 ,甚至“谨慎过头”。如有的青年对避孕药具心存疑虑 :担心一张薄薄的药膜效力太小 ,于是就加大用量 ,一次用两张甚至三张 ,结果由于过多的药膜塞入阴道后 ,有限的阴道分泌物无法将其溶化 ,反而导致避孕失败。
六、是盲从心理。
多数青年人最初使用的避孕方法是道听途说得来的 ,对其是否科学合理 ,是否适合自己都没有多想过。如用安全期、体外排精、事后排尿冲洗法避孕者大有人在 ,却不知道“安全期”内不安全 ,体外排精不可靠 ,女性生殖道并非尿道的科学道理 ,极易造成避孕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