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家庭自疗很重要
哺乳期乳腺炎家庭自疗很重要
西药治疗:
一般服用抗生素。如红霉素,成人每日口服1~2克,分3~4次服。小儿按每公斤体重30~50毫克,分3~4次服。
中药治疗:
1.初期
表现:乳房肿胀,或皮色发红,内有包块,界限不清,排乳不畅。伴恶寒发热、头痛、胸闷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数。
中成药: ①乳疮丸,每次9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②活血解毒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食疗: ①黄花菜(金针菜)鲜根60克或黄花菜(干品)25克,猪蹄1个。同放砂锅内加水清炖,不加佐料。饮汤吃肉,每天1次,连服数天。 ②炒麦芽6 0克,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3~4天。
2.成脓期
表现:乳房肿块增大,皮红疼痛,发热恶寒或高热寒战,口干喜饮水,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若发热不退,乳房硬块中央变软,按之有波动感,表示已经化脓成痈。
中成药: ①清血解毒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②醒消丸, 每次3~9克,每日1~2次,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食疗: ①甲鱼1只(约500克),炒山甲15克,炒皂角刺10克,公英15克,连翘10克。将甲鱼除去内脏、爪尾、头颈,切块放入大汤碗内。把以上五味药碾碎,分别装入纱布袋内,码在甲鱼周围,再加入葱、姜、黄酒、盐等调味品 ,加入清水没过碗内诸物,上笼蒸两小时。待甲鱼烂熟,拣去药袋,分顿食甲鱼。 ②猪蹄1只,银花30克,白芷、桔梗、漏芦、赤芍各10克,茅根15克。将药物装入纱布袋内,与猪蹄同煮汤,加盐调味,食肉饮汤。
3.溃脓期
表现:脓成已溃破或切开引流之后,留有创面,或脓出不畅,乳房肿痛, 身热,体质偏虚。舌淡苔薄白,脉弦细。
中成药: ①当归补血丸,每次9克,每日2~3次,空腹时温开水送服。 ②归脾丸,每次10克,每日3次,空腹时温开水送服。
食疗: ①北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乳鸽1只。将鸽去皮及内脏,与药同放碗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调味后饮汤食肉。2~3天炖食1次,连服4~5次。 ②蒲公英40~60克(新鲜全草60~90克),粳米50~100克。将公英洗净切碎,煎取药汁去渣,加入粳米同煮粥食。每天分2~3次食完,3~5天为1疗程。
家庭自疗:
1.按摩:先在患侧乳房上涂少许润滑油,患者用手掌由乳房四周轻轻向乳头方向按摩。但不宜用力挤压或旋转按压,应沿乳腺管方向施以正压,同时用手指轻提乳头数次。若在按摩前,做局部热敷,疗效更好。亦可用梳背按摩,先在乳房上涂抹少许润滑油,然后用烤热的木梳背轻轻按摩患病部位 ,继而向乳头方向连续推赶,使积乳推出。主要用于急性乳腺炎初期
2.敷贴:①取白菊花15克,蒲公英60克,将两药合捣烂,用温开水调匀,装纱布包中,敷于脐部,外用纱布、胶布固定,1天换药1次。②麦迪霉素1片,苯海拉明1片,三黄片1片,上药共研末,水调为糊,敷脐部,外用纱布包扎,每天换药1次。此外,还可用以下验方:初期:①用葱白、鸡蛋清、白糖各适量,先将葱白捣烂,调蛋清、白糖,烘热外敷,每天1次,连用数天。②仙人掌(去刺 )、鲜蒲公英、鲜菊花叶以2∶2∶1的比例调配,或单用仙人掌(去刺)捣烂外敷。③用50%芒硝溶液湿敷患部,每日3~4次。成脓期:①蜂房焙焦研末,加白糖少许敷患处,每天1次,连用数天。②银花、连翘各12克,白糖15克,一起捣烂,外涂患处周围,每天2次,连用3~5天。③脓肿小而浅者,用针管穿刺抽脓后,外敷金黄散,每天更换1次。溃脓后:①生虾仁捣烂,和醋炖熟,拌匀外敷。②以药捻插入疮口,药捻逐日缩短,外加敷盖金黄膏,每天换药1次,至疮口脓液排净为止。③脓已净而未收口时,用生肌散掺撒疮面,外敷生肌玉红膏,每隔3~4天换药1次。
未婚女性为何更易患乳腺炎
未婚未育女性成非哺乳期乳腺炎“新宠”,非哺乳期乳腺炎在临床上非常容易被误诊为乳腺癌。
50%患者为未婚未育女孩
临床发现,以前患乳腺炎的基本都是哺乳期妇女,现在情况大为改观,非哺乳期乳腺炎这种较“冷僻”的病发病人群已经逐渐超过了哺乳期乳腺炎。近年来,随着孕期和产褥期卫生知识的普及,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率已呈下降趋势,而非哺乳期乳腺炎则呈上升趋势。
本病发病高峰年龄在20岁~40岁,但50%以上的患者为未婚未育的年轻女性。因为人的各个生理时期均可发生乳腺炎症,所以非哺乳期乳腺炎囊括了婴儿期、青春期、绝经期和老年期,而婴儿期及青春期的乳腺炎常是体内激素失衡引起的。“我们一般所指的非哺乳期乳腺炎主要是指成人非哺乳期的乳腺炎,出现乳房肿胀、隐痛或出现结节,是一种非细菌性、有自愈过程的炎症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此病可分为三种临床类型:
急性乳房脓肿型:患者突然出现乳房痛及脓肿形成,部分病例脓肿可自行穿破、流脓。局部表现剧烈、急骤,但全身炎症反应较轻,中度发热或不发热。少数病例白细胞增多不明显。
乳房肿块型:逐渐出现乳房肿块,微痛或无痛,皮肤无红肿,肿块边界尚清楚,无发热史。此型常被误诊为乳腺癌。
慢性瘘管型:常有乳房反复炎症及疼痛史,部分病例可有手术引流史。瘘管可与乳头附近的输入管相通,经久不愈,严重者多发瘘管及乳房变形,且常有反复流脓及乳房内或在瘘管周围出现炎性肿块。
凡青、中年女性在非哺乳期出现乳房急性脓肿、炎性肿块及慢性反复发作的瘘管,经久不愈,很可能为非哺乳期乳腺炎作祟,如果使用消炎药一周后,肿物会缩小 1/3以上,基本可以排除乳腺癌可能,因为肿瘤不可能通过消炎药治疗就如此变化。据介绍,乳腺癌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病程呈进展性、肿块坚实、边界不清,常有皮肤粘连及乳头内陷,易有腋淋巴结转移,肿块局部皮肤无红肿及疼痛,不发生脓肿。以上特征常可用于二者鉴别。但个别病例,仍需依赖病理切片作最后确诊。目前,对于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常用诊断手段包括B超检查、细针穿刺活检和病理检查。
不同类型治疗迥然不同
这种病的病原诊断一直不明确,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乳腺导管扩张 在正常状态下,仅仅是人体乳腺导管开口处覆盖鳞状上皮,如果导管扩张,鳞状上皮甚至可能覆盖导管内壁,其角化碎屑和脂质分泌物阻塞管腔从而刺激管壁产生炎症反应。
乳头内陷或畸形 因导管开口的异常、狭长或扩张,继发炎症感染。
另外,外伤性脂肪坏死也是原因之一。而目前研究认为,厌氧菌的特殊感染可能也是重要病因之一。研究表示,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乳管内存在大量的致病菌,而且厌氧菌是需氧菌的两倍,以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为主,由多种菌共同致病。
哺乳期乳腺炎是什么
其实,这些都是与产妈息息相关的哦!哺乳期乳腺炎常发生于第一次分娩后,根据病变发展过程分以下两种类型:淤积性乳腺炎和化脓性乳腺炎。哺乳期乳腺炎即急性乳腺炎时乳房的化脓性感染,几乎所有病人均为初产妇,发病多在产后3-4周,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的红、肿、热、痛,局部肿块、脓肿形成,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在脓肿形成前以抗感染促进乳汁排出为主,脓肿形成后以切开引流为主。
而且,哺乳期乳腺炎多数是因乳管阻塞、乳汁淤积,细菌直接侵入所致,或细菌自乳头或乳晕的皲裂处侵入乳管并沿淋巴引流导管乳腺小叶感染。所以,要想预防哺乳期乳腺炎护理也是很重要的哦!为了健康着想,产妈多加注意啦!
哺乳期怎么进行乳房保养
其实哺乳期乳房的这些问题是很多哺乳期妈妈们的烦恼。为此,文章就这个问题来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
专家提示哺乳期妇女,为了防治或减少乳房下垂的情况,孕期哺乳穿戴胸罩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要穿合适尺码的胸罩、带支撑形的胸罩,胸罩吊带要负担大部分乳房重量,乳房要置于罩杯内,要根据乳房大小更换胸罩的型号等。
另外对于一些乳腺疾病,要及时发现,及早治疗。在哺乳期,乳腺发生细菌感染的几率非常高,产后7周内的发生率高达20%,而且可多次发生。
据了解,乳腺炎的症状多表现为乳痛、发热、流感样症状、局部红肿热痛、淤乳性肿块、脓肿等。哺乳期间,很多原因都会导致乳腺炎的发生,比如卫生条件差,婴儿口腔细菌,乳头发育不良,乳头护理不到位等等。
一般治疗产后乳腺炎的方法主要有排乳、药物、理疗、中药、手术等等。如果是乳腺脓肿,可采用超声引导抽吸及冲洗或切开排脓的方法,尽可能保留哺乳功能。
专家强调,如果有了乳腺炎的症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医生会采取正确的方法,让产妇边治疗边哺乳。
哺乳期期间,给宝宝很好的母乳是很重要的,但是母乳喂养的同时,妈妈们也要注意自己乳房保养,只有保养护理得当,才能既满足宝宝的需要,也让自己的乳房不受疾病困扰。
哺乳期乳腺炎的症状有哪些
乳腺炎是产褥期的常见病,最常见于哺乳妇女,尤其是第一次生宝宝的女性朋友。了解哺乳期乳腺炎症状有助于妈妈们及早治疗,那么哺乳期乳腺炎的症状有哪些呢?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1、急性单纯乳腺炎初期主要是乳房的胀痛,局部皮温高、压痛,出现边界不清的硬结,有触痛。
2、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出现较明显的硬结,触痛更加,同时病人可出现寒战、高热、头痛、无力、脉快等全身虚状。此时腋下可出现肿大的淋巴结,有触痛,化验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严重时可合并败血症。
3、脓肿形成。
由于治疗措施不得力或病情进一步加重,局部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大小不等的感染灶相互融合形成脓肿。
脓肿可为单房性或多房性。浅表的脓肿易被发现,而较深的脓肿波动感不明显,不易发现。如果乳腺炎病人全身症状明显,局部及全身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时,要注意进行疼痛部位的穿刺,待抽出脓液或涂片中发现白细胞来明确脓肿的诊断。
哺乳期乳腺炎是育龄女性需要面临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而且乳腺炎疾病一直以来发病率都很高,因此孕妇处于哺乳期,特别要注意以上的症状,对产后哺乳期乳腺病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很重要的。
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方案
1、局部热敷,这种哺乳期乳腺炎治疗方法促进乳汁通畅排出,若局肿胀明显者可用25%的硫酸镁湿热敷。同时嘱患者每3至4小时一次沿乳根至乳头方向按摩8至10分钟,并尽量挤净乳汁或辅以吸乳器吸出。2、局部红肿热痛明显者在哺乳期乳腺炎治疗同时予以青霉素100万u10-20ml从炎块四周封闭。每4-6小时重复。3、早期乳腺炎,症状轻微者可不停止哺乳,这是我们现在对哺乳期乳腺炎治疗方法的一个优点。4、哺乳期乳腺炎治疗对于病程在6—10天以上的慢性乳腺炎,可加用静滴青霉素类药物全身抗炎治疗,多在1—2周内治愈。
哺乳期乳腺炎还能喂奶吗
哺乳期乳腺炎是什么
很多新妈可能对于哺乳期乳腺炎是什么都不是很了解吧?其实,这些都是与产妈息息相关的哦!哺乳期乳腺炎常发生于第一次分娩后,根据病变发展过程分以下两种类型:淤积性乳腺炎和化脓性乳腺炎。哺乳期乳腺炎即急性乳腺炎时乳房的化脓性感染,几乎所有病人均为初产妇,发病多在产后3-4周,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的红、肿、热、痛,局部肿块、脓肿形成,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在脓肿形成前以抗感染促进乳汁排出为主,脓肿形成后以切开引流为主。
而且,哺乳期乳腺炎多数是因乳管阻塞、乳汁淤积,细菌直接侵入所致,或细菌自乳头或乳晕的皲裂处侵入乳管并沿淋巴引流导管乳腺小叶感染。所以,要想预防哺乳期乳腺炎护理也是很重要的哦!为了健康着想,产妈多加注意啦!
哺乳期乳腺炎的症状
之所以哺乳期乳腺炎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是因为不清晰它会有什么的症状,有些时候产妈认为偶尔乳房胀痛,是因为分娩完之后的一些小问题,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那么,一起来了解一下哺乳期乳腺炎的症状都有哪些吧?
其实,哺乳期乳腺炎在刚刚起病的时候,常有高热、寒颤等全身中毒症状,患侧乳房体积增大,局部变硬,皮肤发红,有压痛及搏动性疼痛。如果短期内局部变软,说明已有脓肿形成,需要切开引流。患侧的腋淋巴结常有肿大,白细胞计数增高。
乳房疼痛,局部出现硬块、胀痛是最初的症状;如果病情没有及时治疗,还可能出现怕冷、寒颤或体温一下子升高,有时可至39度以上。急性乳腺炎的症状每个人不一定都相同,也有不同的表现。如果出现局部发炎正在服用抗菌药物的妈妈,可能就没有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治疗的话,患病的乳房很可能会化脓,甚至会破坏内部组织,严重的还会发生乳痿。
如果有以上情况的话,就要留心了,必要时就要到医院去进行检查,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健康哦!
哺乳期乳腺炎怎么办
相信有些人是第一次当妈,所以对于分娩之后会有的一些情况并不了解,也正是这样的人群恰恰是容易发生急性乳腺炎的,急性乳腺炎的高发期是在产后的1个月内。如果,发现患上了哺乳期乳腺炎该怎么办?
早期的乳腺炎治疗以通乳为重点,抓住早期有利的治疗时机,控制病情的发展。选择中药的治疗一般以疏肝清热、通乳消肿为主。按摩通乳的方法,双手自乳房基底按摩,缓慢向乳头方向挤压推进,按摩的用力程度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尺度,在按摩同时可以轻揪乳头数次,以扩张乳头部的乳络。这种方法可以促进乳汁通畅排出。哺乳期乳腺炎治疗对于病程在6-10天以上的慢性乳腺炎,可加用静滴青霉素类药物全身抗炎治疗,多在1-2周内治愈。
中期肿块治疗重点消散肿块、避免化脓传染,很多病人失去早期治愈的有利治愈时机,形成了炎性肿块,多与早期大剂量抗菌素使用有关。中药以疏肝清热、活血消肿散结为主。可做热敷进行辅助治疗,局部热敷能起到消炎镇痛效果。若局肿胀明显者可用25%的硫酸镁湿热敷。同时患者在每3至4小时一次沿乳根至乳头方向按摩8至10分钟,并尽量挤净乳汁或辅以吸乳器吸出。
后期的的病情较为严重,重点为排脓引流、促进愈合。哺乳期乳腺炎形成脓肿者行手术切开排脓,引流后均在2周内治愈。排脓应到医院进行手术切开引流,切口要根据脓肿的位置以及考虑美容效果,选择切开方式和位置。小脓肿要使用穿刺抽吸冲洗,术后要继续使用药物,加强抗感染,促进伤口的快速愈合。
哺乳期得了乳腺炎怎么办
哺乳期女性担当着哺育宝宝的重任,保证哺乳期女性乳房健康至关重要,哺乳期乳腺炎给哺乳期女性朋友健康埋下了隐患。临床上,哺乳期乳腺炎的症状以高热、寒颤等表现为主,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产生脓肿。为了及时发现乳腺炎,哺乳期的女性朋友了解哺乳期乳腺炎的症状是非常有必要的。
哺乳期乳腺炎怎么办:
哺乳期得了乳腺炎怎么办
缺乏哺乳经验的初产妇身上容易发生急性乳腺炎,急性乳腺炎的高发期是在产后的1个月内。女性得了急性乳腺炎后,乳房疼痛,局部出现硬块、胀痛是最初的症状;如果病情没有及时治疗,还可能出现怕冷、寒颤或体温一下子升高,有时可至39度以上。
一般情况下,乳腺炎只会出现在一侧的乳房,患病的乳房疼痛明显,不能按,局部皮肤发烫、红肿,并有硬块。而同一侧的腋窝处淋巴结肿大,按压有疼痛感。如果到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高。
急性乳腺炎的症状每个人不一定都相同,也有不同的表现。如果出现局部发炎正在服用抗菌药物的妈妈,可能就没有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治疗的话,患病的乳房很可能会化脓,甚至会破坏内部组织,严重的还会发生乳痿。
哺乳期乳腺炎的症状
乳腺炎的症状会随着病情的变化而不断出现变化,哺乳期乳腺炎的症状也应该结合乳腺炎发展阶段来具体的分析。通常在哺乳期乳腺炎初起阶段:初起常有乳头皲裂,哺乳时感觉乳头刺痛,伴有乳汁郁积不畅或结块,或伴有恶寒发热,胸闷头痛,烦躁容易发脾气,食欲不振。
哺乳期乳腺炎的症状成脓阶段:患乳肿块不消或逐渐增大,局部疼痛加重,或有搏动性疼痛,甚持续性剧烈疼痛,伴有明显的触痛,皮色红,皮肤灼热,并有壮热不退,口渴思饮,恶心厌食,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
哺乳期乳腺炎的症状溃后阶段: 当急性脓肿成熟时,可自行破溃出脓,或手术切开排脓。或脓液波及其他乳络形成传囊乳痈。
患者哺乳期乳腺炎的妈妈要及时的发现哺乳期乳腺炎的症状,这样可以及时的发现有乳腺炎炎症出现。为了宝宝的健康,自己可以尽早的暂停哺乳,以免乳汁受到炎症影响,对宝宝健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