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芥菜蝼蛄防治方法

芥菜蝼蛄防治方法

芥菜蝼蛄在土中咬食萌动的种子,或咬断幼苗的根茎,造成缺苗断垄。苗大后,咬食作物根部使成乱麻状,使幼苗萎蔫而死,在表土层穿行时,形成很多隧道,使幼苗和土壤分离,失水干枯而死。

(1)农业防治。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培育壮苗;适时浇水,造成不利蝼蛄生存环境。

(2)利用黑光灯诱杀。

(3)种子处理。当前用于拌种用的药剂主要有50%辛硫磷、50%对硫 磷、20%异柳磷,其用量一般为药剂1:水30-40:种子400-500;也可用25%辛硫磷胶囊剂或25%对硫磷胶囊剂等有机磷药剂。或用种子重量 2%的35%克百威种衣剂拌种。亦能兼冶金针虫和蛴螬等地下害虫。

(4)药剂防治。可用50%辛硫磷乳油每667mL 200-250g,加水10倍,喷于25-30kg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或以同样用量的毒土撒于种沟或地面,随即耕翻,或混入厩肥中施用,或结合灌水施入;或用2%甲基异柳磷粉667mL 2-3kg拌细土25-30kg成毒土,或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或3%呋喃丹颗粒剂,或5%辛硫磷颗粒剂,或5%地亚农颗粒剂,每 667mL2.5-3kg处理土壤,都能收到良好效果。

蝼蛄类害虫种类及危害有哪些

蝼蛄属直翅目,联姑科,全世界约40种,在我国记载有6种,常见的有华北蝼蛄,非洲蝼蛄,另外还有台湾蝼蛄和普通蝼蛄。

华北蝼蛄多分布于北纬32度以北地区,非洲蝼蛄发生遍及全国,台湾蝼蛄只分布在台湾、广东、广西等地,普通蝼蛄仅新疆宵分态记载。

矮站在土中咬食刚播下的种子和发芽的种子,或把幼苗的嫩茎咬断,根茎部受害后成乱麻状,使植株发育不良或干枯而死。另外由于蜡站在近地面活动时,有隆起的隧道,使幼苗和土壤分离,固失水而枯死。

蝼蛄的药用价值

蝼蛄以干燥虫体入药,具有利尿,消肿,解毒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水肿、肝硬化腹水、慢性肾炎和尿毒症、胞衣不下,手术后尿潴留及肠和膀胱痹引起的二便不通,敷退入肉的铁钉、木竹和异物等。

中药蝼蛄:

释名: 蟪蛄、天蝼、蝼蝈、仙姑、石鼠、梧鼠、杜狗。

气味: 咸、寒、无毒。

主治: 1、水肿病(腹满,喘急,不能安卧)。用蝼蛄五枚,焙干为末,饭前用开水送服一钱,以小便通畅为效,加甘遂末一钱、商陆汁一匙,忌盐一百日。又方:不便不通者,用蝼蛄下截焙研,水磁服半钱,立通。又方:用蝼蛄一个、葡萄心七个,捣烂,露一夜,晒干,共研为末,酒送服。又方:夏季收集蝼蛄阴干,分头、腹、尾,焙过收存,治上身水肿,用头末七个;治身体中部水肿,用腹末七个;治下身水肿,用尾末七个,饭前服,酒送下。

2、大腹水肿。用蝼蛄炙热,每天吃十个。又方:用大戟、芫花、甘遂、大黄各三钱,共研为末。以蝼蛄七个,加捣烂的葱,在新瓦上焙干,去掉翅足,每个剪作左右两半。退左侧水肿时,即以虫的左侧七片焙研加上述的药末二钱,黎明时,用淡竹叶、天门冬煎激发调服。三天后,照 这种方法服虫的右侧七片。

3、鼻消水(头面乳肿较重)。用蝼蛄一个。轻粉二分半,共研为末,每次取少计,入鼻中,以黄水出尽为效。

4、石淋用痛。用蝼蛄七个、盐二两,在新瓦上焙干,研为末。每服一匙,温酒送下。

5、大小便不通。用蝼蛄、蜣螂各七个,男取虫头,女取虫身,瓦上焙焦,研为末。以樗皮煎汁送服。极效。

6、胞衣不下。用归蝼蛄一个,水煎开二十次,灌入即下。

7、牙齿疼痛。用蝼蛄一个,裹旧糟中,湿纸包好煨焦,去糟,研末敷患处

蝼蛄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化瘀,下胞衣

蝼蛄味咸,入血分,能下,性善走窜,既能活血化瘀又能消痈解毒,服用可治胞衣不下。


治疗慢性膀胱炎的偏方

偏方一

蝼蛄汤治膀胱炎

[配 方] 蝼蛄4只,鲜荷叶2片。

[制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治膀胱炎。

偏方二

茴铃汤治膀胱胀痛

[配 方] 小茴香、金铃子、泽泻、猪苓、木通、云苓各6克,牛膝 9克,桂枝3克,白术3克。

[制用法] 水煎服,1次服下。

[功 效] 治膀胱胀痛。

偏方三

金针菜治膀胱炎尿道炎

[配 方] 金针菜60克、砂糖60克。

[制用法] 加3杯水煮,熬至剩2杯的量时,喝其汁液。

[功 效] 金针菜有利尿抗炎的功能,即所谓利湿热的作用,而且它还有镇定精神的好处,能治好因尿道炎、膀胱炎引起的失眠。

蝼蛄的功效与作用 利水通便

蝼蛄性寒,味咸,走下入肾道,能利水道,入膀胱、小肠、大肠经,具有写下通便、软硬散结的功效。


毛囊炎和艾滋病有关系吗

不是一回事。毛囊炎(folliculitis)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红色毛囊丘疹[1],为毛囊部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或非化脓性炎症[2]。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记载。生于项后发际部位者称“发际疮”;生于下颌部者称“须疮”、“燕窝疮”;发于眉间者称“眉恋疮”;发于臀部者称“坐板疮”等。中医学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形状有不同的命名,如大珠疮、发际疮、羊胡子疮、蝼蛄疖、蝼蛄患、蟮拱头等。本病好发于头部、项部、臀部、肛周或身体其他部位,且有复发倾向,常多处发生,性质顽固,迁延难愈。

蝼蛄的功效与作用 痈肿恶疮

蝼蛄性寒,味咸,有消肿、解毒的功能,用治热毒炽盛,疮疡肿痛,所以可以治痈肿恶疮。


相关推荐

女性乳腺腺肿瘤的健康饮食搭配

乳腺肿瘤患者宜选择有抗癌作用的食物,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抗癌食物。(1) 饮食原则有抗癌作用的为首选食品。如海马、海龙、眼镜蛇肉、山药、蟾蜍肉、海蟹、文蛤、牡蛎、石花菜、海蒿子、芦笋、海带。辩证实施: A .卵巢功能失调着:可食用海马、海参、蛏子、乌骨鸡、蜂乳、蛤士蟆; B .增强免疫功能、抗复发:牛蒡菜、桑子、猕猴桃、芦笋、南瓜、夏皮、蟹、青鱼、大枣、洋葱、韭菜、大蒜、对虾、薏苡、菜豆、山药、蛇、

慢性痤疮样毛囊炎

毛囊炎是指葡萄球菌侵入毛囊部位所发生的化脓性炎症。引起儿童毛囊炎的主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偶尔会有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孢菌属和类大肠杆菌。毛发的牵拉,摩擦、搔抓引起的损伤,皮肤的浸渍,局部密封包扎及应用皮质激素等都是引起儿童毛囊炎的诱因,所以爸妈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皮肤护理。中医学根据毛囊炎的发病部位及形状有不同的命名,如大珠疮、发际疮、羊胡子疮、蝼蛄疖、蝼蛄患、蟮拱头等。毛囊炎好发于头部、

蝼蛄的营养价值 保肝护肝的功效

蝼蛄中含有的精氨酸,是鸟氨酸循环中的一个组成成分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的活性,有助于将血液中的氨转变为尿素而排泄出去。所以,精氨酸对高氨血症,肝脏机能障碍等均有功效。

对症下药才是治疗毛囊炎的重点

【组成】连6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银花10克,蚤休10克,连翘10克,三棵针15克,生甘草6克。【用法】先将上药用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再放火上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治法】清热解毒。【主治】坐板疮,发际疮,毛囊炎。【加减】发际疮加荆芥10克,桔梗5克。坐板疮加牛膝、蒌芍各10克。大便干者加生大黄(后下10克)。【出处】中药方剂大全。毛囊炎药物治疗的方法

紫外线照射治疗毛囊炎的方法

1、全身疗法:在皮损广泛而有明显脓头时,应给广谱抗生素治疗。如有条件可送脓液培养,并作药敏试验,这样对选择更有效的药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免疫疗法:慢性反复发作的患者,可用疖病菌苗注射,每周皮下注射一次,开始剂量为0.5毫升,第二次为1毫升,第三次为1.5毫升,以后每次为2毫升。一般注射后无不良反应,如有发热等不适,不要再增加剂量,必要时可减量或停用。3、局部疗法:皮损发作时局部忌用水洗,避免搔

天麻种植技术

天麻的生长环境:天麻生于腐殖质较多而湿润的林下,向阳灌丛及草坡亦有。须与白蘑科真菌密环菌和紫萁小菇共生,才能使种子萌芽,形成圆球茎,并生长成为健常的天麻块茎。紫萁小菇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蜜环菌为原球菌长成天麻块茎提供营养。天麻种植地的选择:宜选半阴半阳的富含有机质的缓坡地、谷沟地栽种,土质以疏松的壤土、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砂土,尤以生荒地为好。土壤PH5~6为宜。忌黏土和涝洼积水地,忌重茬。如何选天

肉豆蔻的栽培

种植技术主要采用种子繁殖,留种应选稳产、高产、粒大、种仁饱满、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树上结了的完全成熟自然裂开的果实。随采随播,或用湿沙贮藏。种子失水干燥即丧失发芽力。苗床土壤要松软肥沃,行株距10cm×5cm,穴播,种脐向下,保持荫蔽湿润,约60天发芽,至真叶将展出时蔬苗移栽。幼树要艿蔽,苗高20-30cm时定植。在春季3-4月或秋季8-10月选阴雨天种植,行株距5m×4m,穴深宽各60cm,每穴植苗

怎样快速正确区分毛囊炎和青春痘

毛囊炎系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 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记载。生于项后发际部位者称“发际疮”;生于下颌部者称“羊须疮”、“须疮”、“燕窝疮”;发于眉间者称“眉恋疮”;发于臀部者称“坐板疮”等。 中医学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形状有不同的命名,如大珠疮、发际疮、羊胡子疮、蝼蛄疖、蝼蛄患、蟮拱头等。本病好发于头部、项部、臀部、肛周或身体其他部位,且有复发倾向,常多处发生,性质顽固,迁延难愈。基本损害呈

严重的毛囊炎怎么治疗比较好

中医处方(一)【组成】甚至6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银花10克10克到10克巴黎连翘三针15克,甘草6克。【用法用量】第一水的药用量浸泡30分钟,然后把火煮30分钟,每剂煎2次。每日1剂,早晚1次。[处理]解毒。[适应症]座疮,发际疮。【加减】发际疮加荆芥10克,5克桔梗;座疮、牛膝,芍药各10克;生大黄大便干燥(10克)。【来源】中药方剂大全。中医处方(二)【组成】银花18克15克苍

对症下药才是治疗毛囊炎的重点

毛囊炎药物治疗的方法(一)【组成】连6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银花10克,蚤休10克,连翘10克,三棵针15克,生甘草6克。【用法】先将上药用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再放火上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治法】清热解毒。【主治】坐板疮,发际疮,毛囊炎。【加减】发际疮加荆芥10克,桔梗5克。坐板疮加牛膝、蒌芍各10克。大便干者加生大黄(后下10克)。【出处】中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