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梗阻的中医诊断三证型
幽门梗阻的中医诊断三证型
1、脾胃虚寒夹瘀(痉挛水肿型幽门梗阻)证候:
胃脘疼、喜暖恶寒,疼有定处,得食稍减,多食则胀满,易于呕吐 。或劳倦之后,困惫乏力,面色晄白或灰暗,甚者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质 淡或紫暗,脉濡数。
辨析:脾胃阳虚,脉络失于温养,胃不受纳,脾失运化,水食停胃,故胃 脘疼;喜暖恶寒,得食稍减,四肢不温是虚寒之象;胃脘疼有定处,拒按,舌质 紫暗者是有血瘀;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或劳倦困乏,眩晕作呕,大便溏薄 ,舌质淡,脉濡弱者乃脾阳不足之候。
2、食滞痰阻证候:
食后脘腹胀满或疼,时有上腹局限隆起,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 出宿谷不化,吐后即觉舒适,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缓无力。
辨析:脾胃虚寒,运化失司,饮食停留,湿浊凝聚,渐成积聚;食后脘腹 胀满或见肠型;吐出宿谷胀减;由于久吐伤气,不能化生输布水谷精微,则神疲 乏力,面色少华;脾胃虚寒则舌淡苔薄,脉细缓无力。是幽门梗阻的常见病症 。
3、阳衰欲脱证候:
宿食持久,吐出隔餐或隔二餐不化宿谷,量大且臭。形体消瘦,四 肢不温,起坐或略活动即头晕目眩,心慌脉速,气喘自汗,体倦乏力,面色晄 白,舌质淡,脉沉细,唇干口燥,大便不行。
辨析:久吐伤津,气血无生化之源,故形体消瘦;肾阳虚弱则四肢不温;舌 质淡,脉沉细,津亏血少甚者至极度疲乏,动则头晕目眩,脉速自汗,四肢不 温,大便不行,此阳虚欲脱之候。
幽门梗阻的中医诊断我们已经为您做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对您的幽门梗阻 治疗起到一定的帮助。也提醒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选择值得信任的专业医院,不要盲目就医。
幽门梗阻的治疗
幽门梗阻的治疗1.非手术疗法:由幽门痉挛或炎症水肿所致梗阻,应以非手术治疗,方法是:胃肠减压,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全身支持治疗。
幽门梗阻的治疗2.手术疗法:瘢痕所致幽门梗阻和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幽门梗阻应视为手术适应症。手术的目的是解除梗阻,使食物和胃液能进入小肠,从而改善全身状况。常用的手术方法有:
幽门梗阻的治疗(1)胃空肠吻合术:方法简单,近期效果好,死亡率低,但由于术后吻合溃疡发生率很高,故现在很少采用。对于老年体弱,低胃酸及全身情况极差的患者仍可考虑选用。
(2)胃大部切除术:如患者一般情况好,在我国为最常用的术式。
(3)迷走神经切断术: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部切除术或迷走神经切断加胃引流术,对青年患者较适宜。
(4)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近年有报道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及幽门扩张术,取得满意效果。幽门梗阻患者术前要作好充分准备。术前2~3天行胃肠减压,每日用温盐水洗胃,减少胃组织水肿。输血、输液及改善营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肚子胀恶心想吐是什么原因 幽门梗阻
肚子胀恶心想吐可能是幽门梗阻导致的。幽门是消化道最狭窄的部位,正常直径约1.5cm,因此容易发生梗阻。幽门梗阻患者一般都有较长胃溃疡史,患者常常会有胃胀、打嗝、恶心、反胃、呕吐、头晕、乏力、口渴、尿量减少等症状。
建议:幽门梗阻可根据溃疡病史、典型症状以及X线和胃镜检查结果,作出诊断。
幽门狭窄怎么检查
1.实验室检查
组织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2.其他辅助检查
胃镜与X线钡餐是常用的检查手段。胃镜可见胃炎改变,幽门前区溃疡,当有梗阻时幽门明显狭窄,边缘光滑。X线钡餐造影显示幽门管狭长,中段的一侧或两侧有小三角形袋状凸起,局部加压后可消失。管腔黏膜皱襞一般呈纵行排列,有时也较弯曲呈不规则形态。十二指肠壶腹基底出现新月形凹痕,为部分肥厚幽门套入所致。
4诊断
本病的诊断较为困难,如临床表现似本病时应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胃液潴留常增多,胃酸分泌多正常。胃镜及X线钡餐可帮助诊断。确诊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
5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幽门痉挛、十二指肠梗阻、贲门失弛缓症、胃扭转及其他非梗阻性呕吐相鉴别。
幽门梗塞的治疗
一般幽门梗阻的病人不宜施行紧急手术,如经过3~5天胃肠减压,病人能恢复饮食,病情逐渐好转,说明痉挛和水肿的因素得到消除,可继续观察。必要时重复钡餐检查。如减压无效则说明为瘢痕性狭窄,必须采取手术治疗。如有恶性肿瘤的证据,无疑须积极采取手术措施。
1.内科治疗
矫正失水与电解质紊乱是治疗幽门梗阻的首要问题,因为丢失胃酸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碱中毒。因此入院后可以先给生理盐水,待尿量增加,便需加入氯化钾溶液。低钾性碱中毒严重者甚至每天应补充氯化钾。水分的补充则用5%~10%葡萄糖溶液。按每天基础需要量2500ml计算,外加每天从胃管吸出的量和失水量的一部分。因此每天输入液体量,除按血生化测定结果输入适量的电解质溶液外,不足水分以葡萄糖液补充。其次,使扩张的胃经持续减压得到复原。炎症水肿消失使胃壁肌层的张力得以恢复。如梗阻为幽门痉挛或黏膜水肿所致,则于梗阻消除后,按溃疡病调节饮食和相应的药物。
2.外科治疗
经短期内科治疗无效,说明瘢痕挛缩为引起幽门梗阻的主要因素。或经检查诊断为胃溃疡,尤其是有恶变可疑者,于非手术疗法使炎症水肿消失后,应择期行手术治疗。既往所采用的单纯引流术,如幽门成形术或胃空肠吻合术,不能解决溃疡病的问题。因此现在普遍施行胃切除术或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者以选择性或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为主,而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已很少应用。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加胃窦切除术,并作胃十二指肠吻合,曾经被认为是治疗幽门梗阻最好的手术。但有时十二指肠不易游离,则作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加胃窦切除术,而后行胃空肠吻合术。近来主张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而不加幽门成形术者较多。如果溃疡位于幽门部的前壁,在作幽门成形术时应将溃疡切除;但若溃疡是在后壁,则幽门成形术不能同时切除溃疡,只有行胃窦切除才能切除溃疡,或将溃疡旷置。总之,为幽门梗阻施行手术,首要任务是解决梗阻,其次是根治溃疡病。究竟哪种术式效果好,主要应根据病情来考虑:病人的年龄、全身情况、胃酸的高低、胃炎的程度,以及溃疡所在位置。如病情不允许作复杂手术,可选择简单引流手术,以解决当务之急。
瘢痕性幽门梗阻的表现是什么
临床表现:突出症状是呕吐,定时发生在下午或晚间,量大,1000~2000Ml,宿食,不含胆汁,呕吐后自觉胃部舒适。查体见上腹膨隆,有时有胃蠕动波,可闻及“振水音”,梗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征及严重营养不良、低血钾、低氯硷中毒。X线钡餐:24h后仍有钡剂存留。诊断:据长期溃疡病史和典型胃潴留呕吐征,结核X线钡餐检查结果,可诊断。治疗:瘢痕性幽门梗阻时手术的绝对适应症。目的是解除梗阻。对胃酸高、溃疡疼痛较剧烈的年轻患者行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术或胃大部切除术;对胃酸低、全身情况差的老年患者,作胃空肠吻合术。
幽门是消化道最狭窄的部位,很容易发生阻塞,当幽门梗阻的时候,胃里的内容物不能很好的通过幽门进入肠道,在胃内积聚引发的一系列的症状,另外由于食物不能进入肠道更好的吸收,患者也会出现营养不良等全身性症状。引起幽门梗阻的原因有很多,有幽门黏膜水肿造成的,肿瘤压迫造成的,还有一种就是幽门粘膜下纤维化形成瘢痕造成的,其中瘢痕性幽门梗阻对内科治疗不太敏感,一般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有相当一部分瘢痕性幽门梗阻病人病程都比长,在发病初期的时候可能是腹部轻微疼痛,这个时候不容易引起重视,等到逐延长之后,患者身体日益消瘦,身体时常无力,还容易便秘尿少。在比严重的时候患者的精神状况会出现异常,并且有可能导致手足抽搐。
肠胀气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胃肠气胀的鉴别诊断应根据病史临床特点及有关检查诊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疾病:
(一)急性胃扩张
急性胃扩张常发生于腹部手术后的头几天腰部损伤石膏固定者;也可见于糖尿病酸中毒肺炎肝昏迷尿毒症急性胰腺炎;过量应用抗胆碱能药;或暴饮暴食后。
1临床特点①最早的症状为食欲缺乏及纳差随后出现上腹胀饱上腹及脐周胀痛;②呕吐大量的胃内容及胆汁;③电解质紊乱代谢性碱中毒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④上腹部可有胃型压痛及震水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2诊断依据①腹部手术后的早期或暴饮暴食后出现上述临床表现;②上腹部膨胀或胃型有震水声;腹平片可见到扩张的胃囊及液平面;④本病须与肠梗阻相鉴别可服少量钡剂可显示扩大的胃腔轮廓。
(二)幽门梗阻
幽门梗阻80%以上的患者为溃疡病的并发症胃窦部幽门管及十二指肠溃疡或以上部位的肿物易并发幽门梗阻。
1临床特点①具有溃疡病病史肿瘤患者可有进行性的厌食和消瘦;②上腹饱胀或胀痛;③顽固性的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酸性含有宿食或隔餐食物;④上腹可有胃型及蠕动波可有震水声常伴低钾低氮性碱中毒。
2诊断要点①典型的病史;②顽固性呕物吐物中有宿食;③上腹部有胃型蠕动波及振水声。
(三)肠梗阻
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
1临床特点 腹部绞痛恶心呕吐严重腹胀无排便无肛门排气腹部可见肠型及蠕动波麻痹性肠梗阻常伴感染中毒症状电解质紊乱低钾低氯性碱中毒机械性肠梗阻肠呜音亢进麻痹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2诊断要点①典型的临床表现;②腹部X线平片是诊断肠梗阻的重要手段立位检查可见多个高低不同的液平面小肠梗阻时可见腹部中央有梯形液平结肠梗阻时因回盲瓣阻挡膨胀可局限于结肠内麻痹性肠梗阴整个小肠及结肠均高度膨胀;平卧位腹平片不同的肠段或肠襻的黏膜皱褶形态不同有助于梗阻部位的鉴别;4胃肠钡餐检查一般禁忌但有人主张在术前由双腔胃肠减压管注入稀薄的钡剂可以确定梗阻的部位和性质检查后应立即行手术治疗。
幽门梗阻应该做哪些检查
1、胃容物抽吸
是判定有无胃潴留的简单可靠方法。如餐后4h仍能抽出胃液300ml以上,或禁食一夜后晨起可抽出胃液200ml以上,提示胃潴留存在。若胃液中混有宿食,则支持幽门梗阻诊断。
2.盐水负荷试验
抽尽胃液后,注入等渗盐水750ml,30min后再抽出全部胃内容物,若达400ml以上,可认为有幽门梗阻存在。
3.X线检查
腹部X线平片可见胀大之胃泡。如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且可了解梗阻之性质,但对有严重梗阻之患者,由于胃内有大量食物存留,影响钡剂之充盈,故常不能判明梗阻之性质。对此类患者可先行胃肠减压,待吸尽胃内容后再行钡餐检查,常有助于诊断。
4.纤维胃镜检查
纤维胃镜检查不但可确定梗阻之有无,同时可确定梗阻之性质,并可做刷洗细胞检查或活体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如胃潴留影响检查,可在直视下吸引后再行检查。
胃息肉的临床表现
本病早期或无并发症时多无临床症状。有症状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黑便,呕血较为少见。位于幽门部的带蒂息肉,可脱入幽门管或十二指肠,而出现幽门梗阻。生长于贲门附近的息肉可有吞咽困难。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通过观察发现,合并黏膜糜烂或胃溃疡者大多表现为粪潜血实验阳性或黑便。
2.其他检查
(1)内镜检查
内镜下可见黏膜表面圆形或椭圆形隆起样病变,少数呈分叶状,有蒂或无蒂,多数直径在0.5~1.0厘米之间,少数直径大于2厘米。腺瘤性息肉颜色往往较周围黏膜红,而增生性息肉则与周围黏膜相似。内镜直视下活检及组织学检查可明确其性质及类型,同时可进行治疗。
(2)X线钡餐检查
表现为充盈缺损,该法对诊断胃息肉有一定价值,但其发现率低于胃镜,适用于内镜检查有禁忌证者。
诊断
胃息肉常无临床症状,诊断较为困难,多通过X线胃钡餐造影和胃镜检查被发现。
并发症
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大多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黑便,呕血的则比较少见。
位于幽门部的带蒂息肉,可脱入幽门管或十二指肠,而出现幽门梗阻的表现。息肉生长于贲门附近时可有吞咽困难。
幽门梗阻的偏方
幽门梗阻的偏方一:鹌鹑蛋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氨基酸、脂肪酸等食物,可增加胃肠道的蠕动,从而促进缓解幽门梗阻,但由于本品含有卵磷脂丰富,不宜多吃。3-5个白水煮食。
幽门梗阻的偏方二:豆浆
含有丰富的植物性蛋白质,可增加胃肠道的蠕动,增加胃肠道能量以及蛋白质的蓄积。250毫升直接食用。
幽门梗阻的偏方三:竹荪
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素,可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促进胃肠道的排空,促进幽门梗阻的缓解。50g与排骨同炖食用。
幽门梗阻的偏方四:螺旋藻
食用螺旋藻后,螺旋藻能够迅速分解成细微粒子,紧贴在胃和十二指肠的粘膜上,形成一层保护膜,由此促进粘膜再生,修复已损伤的粘膜,使胃部倍感舒适。
幽门梗阻的偏方五:磷脂
磷脂可促进细胞活化、组织再生修复。 3.优质蛋白优质蛋白中含有全面、丰富、均衡的必需氨基酸,可以很好地解决胃部营养的滋补问题。
轻度溃疡:每日螺旋藻4粒,磷脂4粒,优质蛋白1包,每天早晨食用,以上食品一次连续食用60天。
重度溃疡:每日螺旋藻5~10粒,磷脂5~15粒,每日分两次食用,以上食品一次连续食用90~180天。
上面介绍的几种治疗幽门梗阻的偏方,基本上都是食疗方面的,而且这些食物在大家的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所以大家操作起来应该是不困难的。另外,这几种偏方在治疗幽门梗阻方面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虽然现在医学的常规治疗对于幽门梗阻并没有很大的效果,但是我们患者朋友在有偏方治疗幽门梗阻的同时,最好还是要坚持使用医院的常规治疗的。
幽门梗阻的检查有哪些
1.胃容物抽吸
是判定有无胃潴留的简单可靠方法,如餐后4h仍能抽出胃液300ml以上,或禁食一夜后晨起可抽出胃液200ml以上,提示胃潴留存在,若胃液中混有宿食,则支持幽门梗阻诊断。
2.盐水负荷试验
抽尽胃液后,注入等渗盐水750ml,30min后再抽出全部胃内容物,若达400ml以上,可认为有幽门梗阻存在。
3.X线检查
腹部X线平片可见胀大之胃泡,如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且可了解梗阻之性质,但对有严重梗阻之患者,由于胃内有大量食物存留,影响钡剂之充盈,故常不能判明梗阻之性质,对此类患者可先行胃肠减压,待吸尽胃内容后再行钡餐检查,常有助于诊断。
4.纤维胃镜检查
纤维胃镜检查不但可确定梗阻之有无,同时可确定梗阻之性质,并可做刷洗细胞检查或活体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如胃潴留影响检查,可在直视下吸引后再行检查。
胃息肉早期症状有哪些
胃息肉早期症状有哪些?
临床表现
本病早期或无并发症时多无症状。出现症状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黑便,呕血少见。位于幽门部的带蒂息肉,可脱入幽门管或十二指肠,而出现幽门梗阻的表现。息肉生长于贲门附近时可有吞咽困难。
诊断
胃息肉常无临床症状,诊断较为困难,多数是通过x线胃钡餐透视和胃镜检查被发现。胃息肉发生炎症时,则有胃炎样症状,上腹部疼痛、饱胀、恶心、嗳气、食欲不振、胃灼热、腹泻等。息肉发生在贲门部时有吞咽阻挡感。发生在幽门管时,容易出现幽门梗阻或不完全性梗阻,腹痛腹胀加重伴呕吐。息肉有溃疡或癌变时可出现黑便和呕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