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姜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燥湿化痰

姜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燥湿化痰

本品性温,可以燥湿化痰,温化寒痰的作用,对于治疗痰湿壅肺、痰白质稀、寒引咳喘、风痰眩晕分别配伍不同的中药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清半夏对于燥湿化痰的效果更甚。

泡陈皮的3个禁忌 燥湿化痰

陈皮味苦、辛,偏温性,归肺、脾经,食用后能够很好地调理脾胃,促进体内水液的代谢,并具有一定的祛湿作用,如果自身因体内寒湿过重而痰多的话,适当地用一些陈皮和山楂来泡水喝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治疗作用

慢性支气管炎不能吃什么 慢性支气管炎的推荐食谱

雪梨1个,杏仁10克,白砂糖30~50克,上3味放人容器内,隔水蒸1小时。食雪梨饮汤,每日2次。功能化痰止咳,清热生津.润肺平喘。用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肠燥便秘。

佛手、生姜、半夏各10克,砂糖适量(后加).水煎去渣,早晚分2次,加糖温服。具有止咳平喘,燥湿化談的功效。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痰湿咳嗽。

生姜怎么泡水喝 生姜半夏茶

材料

生姜、半夏。

做法

1、将生姜、半夏洗净,沥干水分;

2、将生姜、半夏放入锅中,倒入清水;

3、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15分钟;

4、倒入杯中,即可饮用。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燥湿化痰。

去寒痰的中药有哪些 半夏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为生半夏,一般用姜汁,明矾制过入药。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用法用量:煎服3-9g,一般宜炮制后用,炮制品中有姜半夏,法半夏等,其中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发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半夏曲则有化痰消食之功,竹沥半夏,能清化热痰,主治热痰,风痰之证,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其性温燥,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慎用,生品内服宜慎。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半夏夏、秋季采挖,晒干入药,炮制品有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半夏曲、竹沥半夏等。味辛,性温,有毒,归肺、脾、胃经,有良好的燥湿化痰和降逆止呕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半夏块茎含有挥发油、少量脂肪、淀粉、烟碱、生物碱等,其水煎液有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作用,并能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呕。半夏过量可引起中毒,重者可引起呼吸麻痹,故临床上内服常用炮制品,外用生品适量。

毒作用

其中所含葡萄糖醛酸的衍化物有显著的解毒作用,可使士的宁对小鼠半数致死量的值升高,对乙酰胆碱也有解毒作用。

止咳作用

用洋地黄酊给鸽静脉注射引吐法,证明口服制半夏丸、制半夏或生半夏流浸膏、姜半夏或白矾半夏混悬液、姜半夏或生夏煎剂3克/公斤,每日2--3次,连服2日均有一定的止吐作用,对于阿朴吗啡或硫酸酮所致狗的呕吐,煎剂灌胃也有一定的止吐作用,其有效成分是生物碱。

促细胞分裂作用

半夏蛋白的促细胞分裂作用亦有动物种属专一性,它促使兔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但不促使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裂。

用于痰多咳嗽

半夏性燥而功能化痰,其所化之痰,以脾不化湿,聚而成痰者为主,为治湿痰的要药,适用于痰湿壅滞、咳嗽气逆等症,常与陈皮、茯苓等配伍;治痰多咳嗽,又常与贝母配伍应用。因其性温,故又可用治寒痰,宜与白芥子、生姜等同用;因其化痰力佳,故亦可治热痰与风痰,治热痰可与瓜蒌、黄芩等配伍;致风痰,宜与天南星等同用。

用于胸脘痞闷,胸痹,结胸等症

半夏功能辛散温通、化痰、燥湿,故可用于痰内阻、胸脘痞闷病症,可配陈皮、茯苓等同用;如寒热互结,有可配黄芩、黄连、干姜等同用,可收辛开苦降、散结除痞的功效(如半夏泻心汤)。此外,又常用于胸痹疼痛,配瓜蒌、薤白等同用;治结胸症可与瓜蒌、黄连等同用。

用于瘿瘤瘰历、疮疡肿痛、梅核气等症

半夏又能化痰散结,可用以治疗痰湿结聚所致的瘿瘤、瘰历痰核、阴疽肿痛,或痰气互结的梅核气等病症。用治瘿瘤瘰历痰核,可与海藻、黄独、贝母等配用。痈疽未溃者可用生半夏配生南星等同研,调醋外敷,有散结消肿的功效。用治梅核气,可配厚朴、紫苏等同用。

用于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半夏有良好的降逆止呕功效,可用于多种呕吐症候,在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症状而予以不同的配伍。如治胃寒呕吐,可配合生姜或藿香、丁香等品;治胃热呕吐可配合黄连、竹茹等药;治妊娠呕吐,可配合灶心土等品;治胃虚呕吐,可配人参、白蜜同用。

治疗失眠

半夏治失眠远胜于酸枣仁和夜交藤合欢花之类。

姜半夏和法半夏的区别

姜半夏和法半夏都是半夏的炮制加工品,只不过姜半夏是利用鲜姜、白矾共煮干燥后得到的,而法半夏是利用甘草、石灰漂泡所制成的。

虽半夏本身具有燥湿化痰、健脾和胃的功能,但由于所采取的炮制方法不一样,在功效上也所侧重的也会不同,其中姜半夏主要侧重于降逆止呕、理气和胃,法半夏则更侧重于燥湿化痰、调理脾胃。

半夏怎么泡水 生姜半夏茶

原料

生姜、半夏。

做法

1、将生姜洗净切片,半夏洗净备用;

2、将半夏放入锅中,倒入清水;

3、用大火煮开,放入生姜片;

4、转中小煮5~10分钟,即可。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姜半夏有毒吗 燥湿化痰

姜半夏味辛性温而澡,是中医上燥湿化痰、温化寒痰的重要药材,尤其擅长于治疗脏腑湿痰病症,其症状可减咳喘声重,痰白质稀。临床上常用姜半夏搭配陈皮、茯苓同用治疗湿痰上犯清阳引起的头痛、眩晕症状。

老陈皮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燥湿化痰

老陈皮味苦辛性温,其中含有丰富的类黄酮、挥发油以及生物碱,适量吃一些具有一定燥湿化痰作用,对于治疗寒咳引起的咳嗽痰多,具有一定治疗缓解的作用。

相关推荐

4个治疗食道癌的民间偏方

1、阿胶炖肉 材料:阿胶6克,瘦猪肉100克。做法:把猪肉洗干净切块,加水适量,慢火炖至肉熟烂,再加入阿胶,加适量。吃法:喝汤,每天1次,连喝7天为一疗程。功效:食道癌患者服用可增强身体抵抗力,补血活血。 2、胡椒半夏散 材料:白胡椒、姜半夏等量,研末少许。吃法:每次2克,用温水送服,每天2~3次。功效:半夏可燥湿化痰、消痞散结,胡椒可下气、消痰、解毒。合用可以散寒,化痰止呕,对于食道癌呕吐严重的患者更加实用。 3、紫苏醋散 材料:紫苏30克,醋适量。做法:将紫苏打成细末加水1500毫升,水煮过滤取汁。加

喉咙有痰吃什么中药好

1、半夏 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外用消肿止痛。 用于湿痰、寒痰证。本品具温燥之性,能燥湿而化痰浊,且有止咳作用,为治湿痰之要药。 2、天南星 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外用消肿止痛。 用于湿痰、寒痰证。本品燥湿化痰功似半夏而温燥毒烈之性更甚,祛痰作用较强。

麦冬和半夏一起喝吗

麦冬和半夏能一起喝。 半夏性温、味辛,有降逆止呕、消肿止痛、燥湿化痰功效,常用于湿痰、寒痰症。麦冬性寒、味微苦,有润肺养阴、清火生津的作用,可用于燥热咳嗽、心烦不眠等。半夏配伍大剂量的麦冬,能够减其燥性,开胃润肺,使麦冬滋而不腻。

化痰吃什么中药

1、温化寒(湿)痰药 辛苦温燥,寒痰、湿痰。 湿痰、寒痰证,咳嗽气喘,痰清稀量多而色白为特征,还可见眩晕、肢体麻木等。 (1)半夏 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外用消肿止痛。 用于湿痰、寒痰证。本品具温燥之性,能燥湿而化痰浊,且有止咳作用,为治湿痰之要药。 (2)天南星 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外用消肿止痛。 用于湿痰、寒痰证。本品燥湿化痰功似半夏而温燥毒烈之性更甚,祛痰作用较强。

哪些果蔬皮是中药材 橘皮

1、燥湿化痰 材料:橘皮、竹茹各9克,生姜、甘草各3克,大枣5枚,水煎后分2次服。 功效:有理气健胃、燥湿化痰之功。 2、治疗失眠 材料:组成半夏、橘皮各6克,竹茹、茯苓各12克,枳实8克,甘草3克,生姜3片,红枣4枚。用量每日一剂,水煎服,15日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3天。 功效:主治治疗失眠等症。

清半夏的功效作用 治疗胸脘痞闷,胸痹,结胸等症

清半夏功能辛散温通、化痰、燥湿,配以陈皮、茯苓等同用,可治痰内阻、胸脘痞闷病症;配以黄芩、黄连、干姜等同用,可治寒热互结;配瓜蒌、薤白等同用,可用于胸痹疼痛;治结胸症,可以配瓜蒌、黄连等同用。

食管癌的中药疗法

处方一 中药:瓜蒌、浙贝、清半夏、橘红各30克,半枝莲、白术各20克,生薏苡米、露蜂房、砂仁、酒大黄各10克,黄连6克,胆南星、旋复花(包煎)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燥湿化痰、宽胸启膈,治疗食道癌痰湿凝结型。 处方二 中药:党参、北沙参、白术、丁香、广木香、白豆蔻、麦芽、青皮、陈皮、沉香、厚朴、藿香、姜半夏、桃仁、土贝母、丹参、红花、当归、蜂房、各5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功能理气化痰,活血散瘀,对食道癌有疗效。 处方三 中药:黄毛耳草、石贝穿、半枝莲、威灵仙、鬼针草、

养生偏方 治痰第一方:二陈汤

组方:半夏(汤洗七次)5两、橘红5两、白茯苓3两、甘草(炙)1两半。 功效:燥湿健脾、化痰止咳、理气和中。 方解: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和胃;橘红理气燥湿、化痰和胃;茯苓渗湿健脾化痰;生姜降逆止呕化饮,并助半夏、橘红化痰和胃,且能制半夏之毒性;而炙甘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调和诸药;乌梅味酸,收敛肺气,和甘草酸甘化阴,以防半夏、橘红、茯苓辛燥渗利之性耗伤气阴。 制法:以上组方药材,加生姜3克,乌梅1枚,用水煎服。

痰湿体质的辨证施治

1.痰湿蕴肺 证候:咳嗽反复发作,痰多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体倦,舌苔白腻,脉濡滑。治则:燥湿化痰、温肺降逆。主方: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常用药:陈皮、煮半夏、茯苓、厚朴、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等。 2.痰湿中阻 证候:腹部痞塞不舒,进食尤甚,胸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恶心呕吐,胃纳呆滞,口淡不渴,大便正常或不实,舌苔厚腻,脉沉滑。治则: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方:二陈平胃散。常用药:陈皮、煮半夏、茯苓、厚朴、苍术等。 3.痰湿蒙窍(痰蒙清窍) 证候:头重昏蒙,胸闷恶心,呕吐痰

藿香正气水的十大功效有哪些

藿香正气水由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等成分组成,具体的功效作用以其组成的药材来定,可根据下述药材的功效作用知晓: 1、苍术 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效,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等症。 2、陈皮 味辛、苦,性温,入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消化不良,呕吐,呃逆,湿痰壅滞,胸膈满闷,咳嗽痰多等症。 3、厚朴 味苦、